次次梁的演算法
❶ 次梁的鋼筋計算
梁中受力鋼筋的錨固長度指受力鋼筋伸入支座的總長度,包括直線及彎折部份。
根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的規定:
在混凝土中受拉鋼筋的錨固長度L=a×(f1/f2)×d。
式中:f1為鋼筋的抗拉設計強度;
f2為混凝土的抗拉設計強度;
a為鋼筋外形系數,光面鋼筋取0.16,帶肋鋼筋取0.14;
d為鋼筋的公稱直徑。
另外,當鋼筋為HRB335級和HRB400級其直徑大於25mm時,錨固長度應再乘1.1的修正系數。
在地震區還應根據抗震等級再乘一個系數:抗震等級一、二級時系數為1.15;三級時系數為1.05;;四級時系數為1.0。
混凝土中受壓鋼筋的錨固長度為受拉鋼筋錨固長度的0.7倍。
梁中縱向受力鋼筋保護層的最小厚度不得小於鋼筋的直徑,同時C20及C20以下級別的混凝土不得小於30mm;C25及C25以上級的混凝土不得小於25mm。
❷ 鋼結構 次梁截面如何估算
鋼結構次梁截面估算可根據以下公式進行;
估算公式:Ac>=Nc/(a*fc)
其中:a----軸壓比(一級0.7、二級0.8、三級0.9,短柱減0.05)
fc---砼軸心抗壓強度設計值
Nc---估算柱軸力設計值
鋼結構是主要由鋼制材料組成的結構,是主要的建築結構類型之一。結構主要由型鋼和鋼板等製成的鋼梁、鋼柱、鋼桁架等構件組成,各構件或部件之間通常採用焊縫、螺栓或鉚釘連接。因其自重較輕,且施工簡便,廣泛應用於大型廠房、場館、超高層等領域。
❸ 次梁怎麼布置
1、有隔牆的次梁寬度應大於250mm,梁高跨度計算公式為h>l/18~ l/12,注意每根主樑上至少有兩根次梁,且按等間距排列;
2、沒有隔牆的單向板,長邊與短邊之比大於3可不設次梁;
3、沒有隔牆的雙向板,只要長度大於5m就要設置次梁。
區分主梁與次梁
1、因為次梁設置在主梁的上方,所以兩者相交處,都會在上面的梁,並且在這根梁的兩端,還會增加3個附加的箍筋,如果房樑上有箍筋加密,那這根房梁即為主梁。
2、區分主次梁,可以直接從兩者的位置來看,凡是與框架或者柱子相連,並且次梁還是作為其他梁的支點,就可以認定為主梁,而兩端都連在主樑上,這種量成為次梁。
❹ 連梁的演算法和次梁相同么,
連梁和次梁從結構計算到構造措施都是不同,你說的錨固長度也是不同,連梁錨固長度是按抗震錨固長度取的,上下鋼筋都要滿足,而框架梁只上部鋼筋要求滿足抗震錨固長度,下部鋼筋僅滿足12d即可。次樑上部鋼筋錨固長度又是另外的演算法,下部鋼筋錨固跟框架梁一樣,滿足12d的要求。
❺ 次梁和次梁相交,工程量如何算
一般是先算高的梁,算低的梁需扣除高的梁重合部位。如果兩條梁一樣高,先算哪條都可以,但要扣除重合部位。重合部位扣減原則:先算者不扣,後算者扣。
❻ 次梁自重的計算公式
次梁自重的計算公式:bc×(hy-h)×25,次梁在主梁的上部,主要起傳遞荷載的作用。在主梁和次梁的交接處,可以把主梁看成是次梁的支座(固定支座)。
次梁的鋼筋伸入主梁的長度只要滿足錨固長度的要求即可。鋼筋的錨固長度與梁的跨度無關,只與鋼筋的抗拉設計強度、混凝土的抗拉設計強度及鋼筋的直徑和外形有關
❼ 請問:廠房樓板的主梁和次梁怎麼算謝謝
既然有主梁、次梁、樓板的廠房就是個多層框架廠房,它的主梁就是框架梁,作框架分析計算彎矩、剪力。次梁、樓板按多跨連續梁、連續板 豎向荷載下,用彈性或彈塑性(無振動荷載時)理論分析計算彎矩、剪力。
❽ 次梁與主梁整體澆注在一起次梁怎麼計算
次梁除承受結構自重、抹灰荷載外,還要承受板傳來的荷載,為簡化計算通常將連續板視為簡支板,即所謂的「簡支傳力原則」。取寬度為板跨度(兩次梁中線的距離)的負荷載板作為荷載計算單元。
❾ 次梁計算
彎矩,支座反力是根據連續梁計算出來.次梁荷載也是要計算的.
❿ 預算次梁和次梁的相接處怎麼算
你問的看來不像是施工問題,似是預算時的混凝土工程量計算問題。鋼筋混凝土梁、板、柱體系都存在構件量的計算范圍劃分問題。
如套定額做預算時,定額混凝土章節說明裡有劃分規定。我見到的是,次梁計算到主梁邊。次梁斷面相同時按次梁總凈長線。斷面不同,小者計算至大者邊。柱計算到主梁底,與梁澆到一起的板計算到梁邊,但不完全都如此。定額規定很細,可看。
各省分別編制本省的定額,規定可能有不同,上述不是答案,只提供參考。
如編制工程量計價文件,可據本企業情況靈活些,畢竟盈虧是編制單位自己的事。
如只是對工程摸底,就按跨度算就是了,免得加來減去,費很大勁,結果卻無多大出入。
收到你的問題,又多少知道點,不回答就不不禮貌了。以上所說不一定適合你,仔細翻定額說明吧。要搞預算,定額總說明,各章節說明,定額子目的注釋(有時字很小),定額後的附錄都非常重要,消化吸收好可在行內說話腰桿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