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柱的演算法
Ⅰ 電源變壓器繞制的基本計算方法
簡易演算法:S 電源變壓器矽鋼片橫截面積。所謂橫截面積,不論是E形殼式結構,或是E形芯式結構(包括C形結構),均是指繞組所包裹的那段芯柱的橫斷面(矩形)面積。
通常把同時屬於一次和二次的那部分繞組稱為公共繞組,自耦變壓器的其餘部分稱為串聯繞組,同容量的自耦變壓器與普通變壓器相比,不但尺寸小,而且效率高,並且變壓器容量越大。
電壓越高。這個優點就越加突出。因此隨著電力系統的發展、電壓等級的提高和輸送容量的增大,自藕變壓器由於其容量大、損耗小、造價低而得到廣泛應用。
工作原理:
1、是輸出和輸入共用一組線圈的特殊變壓器.升壓和降壓用不同的抽頭來實現.比共用線圈少的部分抽頭電壓就降低.比共用線圈多的部分抽頭電壓就升高.
2、其實原理和普通變壓器一樣的,只不過他的原線圈就是它的副線圈```一般的變壓器是左邊一個原線圈通過電磁感應,使右邊的副線圈產生電壓,自耦變壓器是自己影響自己。
3、自耦變壓器是只有一個繞組的變壓器,當作為降壓變壓器使用時,從繞組中抽出一部分線匝作為二次繞組;當作為升壓變壓器使用時,外施電壓只加在繞組的—部分線匝上。
Ⅱ 混凝土體積法計算方法,我是菜鳥仔細點交交謝謝
體積法是用密度算的,重量法是按重量,骨料裡面都有個堆積密度,所以才有孔隙率,和最佳繼配的概念,重量法算配合比只是方便一些,但是它考慮的面很小,體積法那考慮的多點,當你的骨料的堆積密度變小,就代表的你的空隙率變大,實際生產中你不能保證車車上的骨料都一樣所以用量會有一點的偏差。
Ⅲ 多層小砌塊房屋的芯柱應符合哪些構造要求
1小砌塊房屋芯柱截面不宜小於 120mm×120mm。
2芯柱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於 Cb20。
3芯柱的豎向插筋應貫通牆身且與圈樑連接;插筋不應小於 1φ12,6、7 度時超過五層,8 度時超過四層和 9 度時,插筋不應小於 1φ14。
4芯柱應伸入室外地面下 500mm 或與埋深小於 500mm 的基礎圈樑相連。
5為提高牆體抗震受剪承載力而設置的芯柱,宜在牆體內均勻布置,最大凈距不宜大於 2.0m。
6多層小砌塊房屋牆體交接處或芯柱與牆體連接處應設置拉結鋼筋網片,網片可採用直徑 4mm 的鋼筋點焊而成,沿牆高間距不大於 600mm,並應沿牆體水平通長設置。6、7 度時底部 1/3 樓層,8 度時底部 1/2 樓層,9 度時全部樓層,上述拉結鋼筋網片沿牆高間距不大於 400mm。
Ⅳ 框支柱與框架柱的區別
框支柱與框架柱的區別是:
框支梁與框支柱用於轉換層,如下部為框架結構,上部為剪力牆結構,支撐上部結構的樑柱為框支柱和框支梁。
框與柱與框架柱的區別也就是所用部位不同,然後結構設計時所考慮的也就不盡相同了。芯柱呢,在砌體規范及結構設計中有定義的。 芯柱是牆體砌築完成後施工的柱,按芯柱平面圖布置芯柱,芯柱截面不小於120xl20mm,芯柱沿房屋上下貫通,並與各層圈樑整體現澆,芯柱內豎向鋼筋按設計,一般1Φ16;芯柱鋼筋應與基礎梁或基礎的預埋鋼筋搭接,上、下樓層的鋼筋在圈樑上部搭接,搭接長度為40d;每層牆體砌築完畢後,砌築砂漿必須達到一定強度(強度平均值≥1.0MPa)後,方可澆灌芯柱砼,每一層的芯柱必須在一天內灌注完畢;在灌芯柱前,必須清除砌塊孔洞內凸出的砂漿,與砌塊底部的毛邊,以便於澆灌芯拄砼和避免形成「頸縮」現象;每層砌第一皮時,芯柱位置應採用清掃孔的砌炔(K422D)砌築。澆注芯柱砼前,必須清除孔洞內落地灰和其它雜物,用高壓風或水沖凈孔洞。校正銅筋位置並綁扎或焊接牢固,封好清掃口;芯柱砼應在砌完一個樓層高度後,實行定量連續澆灌、分層搗實。澆灌前,孔洞部先注入5cm厚與芯柱砼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漿,然後定量灌注,每澆灌40-50cm高度搗實一次,宜採用小直徑的(hz-30)振搗,搗實方法最好採用振動器上附加震管套,套在芯柱鋼筋上的震筋搗實法;澆灌後的混凝土面應低於最上一皮小砌塊表面4-5cm。
對於芯柱,如果按照砌體規范上的定義,是這樣的:在砌塊內部空腹中插入鋼筋並澆築砼後形成的砌體內部的鋼筋砼小柱。
框支柱是框架樑上的柱,用於轉換層上層。
框支柱與框架柱的區別在於框架柱與基礎相連,框支柱與框架梁相連 因為建築功能的要求,下部大空間,上部部分豎向構件不能直接連續貫通落地,而通過水平轉換結構與下部豎向構件連接。當布置的轉換梁支撐的上部結構為剪力牆的時候,轉換梁叫框支梁,支撐框支梁的就是框支柱。
Ⅳ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芯柱設置的一般規定有哪些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芯柱設置的一般規定如下:
對於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砌體,宜在牆體的下列部位設置芯柱:在外牆轉角、樓梯間四角的縱橫交接牆交接處的3個孔洞,宜設置素混凝土芯柱;5層及5層以上房屋,應在上述部位設置鋼筋混凝土芯柱。芯柱的構造要求有如下幾項內容。
(1)芯柱截面不宜小於120mm×120mm,宜用不低於C20的細石混凝土澆築。
(2)鋼筋混凝土芯柱每孔內插豎筋不應小於1Φ10,底部應伸入室內地面下500mm或與基礎梁錨固,頂部與屋蓋圈樑錨固。
(3)在鋼筋混凝土芯柱處,沿牆高每隔600mm應設置Φ4鋼筋網片拉接,每邊深入牆體不小於600mm,如圖2-4所示。
(4)芯柱應沿房屋的全高貫通,並與各層圈樑整體現澆。
Ⅵ 建築中芯柱和構造柱的區別是什麼
芯柱定義:
是指在砌塊內部空腔中插入豎向鋼筋並澆灌混凝土後形成的砌體內部的鋼筋混凝土小柱(不插入鋼筋的稱為素混凝土芯柱),分為砌塊芯柱和框架柱芯柱兩種。
構造柱定義:
在砌體房屋牆體的規定部位,按構造配筋,並按先砌牆後澆灌混凝土柱的施工順序製成的混凝土柱,通常稱為混凝土構造柱,簡稱構造柱。
區別:
1.在砌體結構中,芯柱是砌塊的空心部分插入鋼筋後,澆灌混凝土形成的;構造柱是牆體上間隔一定距離設置的混凝土柱子,按構造要求配筋不計算,可提高砌體結構的抗震性能.
2.構造柱:是先立鋼筋,混凝土可以等牆體砌築完畢後再澆築。
3.芯柱:就是柱中柱,承受豎向構件,是為了提高整體穩定性。
Ⅶ 建築中的芯柱如何設置,同時設置芯柱的目的何在芯柱和裝飾柱有何區別
芯柱是輕型砌塊牆體內為加強連接,加強抗震性能而設置的,特別適用於用輕型砌塊承重的房屋,做法是將空心砌塊上下打通然後下鋼筋籠子再澆灌混凝土,通常設在牆體轉角和內外牆交接處及部分縱橫牆交接處,目的就是加強連接,提高建築整體性近而提高抗震性能,(通過芯柱與輕牆體內加緊帶及圈樑和框架梁等連接),作用同磚混工程的構造柱。
裝飾柱是純裝飾性的,通常用在外牆外。
我是這么理解的,也是這么做的,當然外牆附壁柱子不但可以是裝飾柱,也可以做成承重柱 的。
我認為芯柱就是指配置與牆體內部的,外部的不叫「芯柱」。
在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3-2002中「芯柱」是這樣定義的:「在砌體內部空腔中插入豎向鋼筋並澆灌混凝土後形成的砌體內部的鋼筋混凝土小柱」。
Ⅷ 建築結構構件中的芯柱是什麼柱起到什麼作用
顧名思義
就是柱子中間的柱子
其構造和其他柱子基本類似,也會有主筋箍筋,只不過是被包在一個柱子的內部
其作用可以增強整體柱子的抗剪抗彎能力
Ⅸ 建築中的芯柱含義
在砌塊內部空腔中插入豎向鋼筋並澆灌混凝土後形成的砌體內部的鋼筋混凝土小柱。
芯柱就是在框架柱截面中部三分之一左右的核心部位配置附加縱向鋼筋及箍筋而形成的內部加強區域。在周期反復水平荷載作用下,這種柱具有良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能夠有效地改善鋼筋混凝土柱在高軸壓比情況下的抗震性能。
為了便於梁筋通過,芯柱邊長不宜小於柱邊長或直徑的1/3,且不宜小於250mm。
芯柱的作用:彎矩對核心鋼筋的影響小,用周邊鋼筋抵抗彎矩的作用,即使混凝土保護層開裂剝落後,周邊鋼筋和混凝土的粘結削弱,而核心鋼筋和混凝土之間仍具有良好的粘結,核心鋼筋不會發生壓曲;即使外圍混凝土失效,核心鋼筋形成的芯柱仍能抵抗豎向荷載,防止大震情況下結構的倒塌。對高層建築大柱網的底部若干層柱的截面尺寸往往由於軸壓比限值控制,而縱向鋼筋僅為構造配筋;因此,這些柱採用核心配筋形成芯柱後往往能合理地縮小柱的截面尺寸。
Ⅹ 芯柱和構造柱的區別,芯柱和構造柱的區別知識
構造柱在砌體房屋牆體的規定部位,按構造配筋,並按先砌牆後澆灌混凝土柱的施工順序製成的混凝土柱,通常稱為混凝土構造柱,簡稱構造柱; 芯柱指的是在砌塊內部空腔中插入豎向鋼筋並澆灌混凝土後形成的砌體內部的鋼筋混凝土小柱。構造柱指現場牆裡面澆灌柱子。芯柱指搬一根柱子放在牆里構造柱先把鋼筋要先綁紮起來,混凝土可以等牆砌完後再澆築。芯柱是指在多層砌塊砌體中,在砌塊孔洞中澆注混凝土而形成的柱。
芯柱是承重豎向構件,構造柱為提高整體穩定性作用.
芯柱與砌體共同承受荷載作用,在結構上要與砌體一道參與受力計算,構造柱僅是構造需要設置的,按標准圖集或規范設置,不參加受力計算。
構造柱的主要作用有一下三點:
1、構造柱能夠提高砌體的受剪承載力10%~30%左右,提高幅度與牆體高寬比、豎向壓力和開洞情況有關;
2、構造柱主要是對砌體起約束作用,使之有較高的變形能力;
3、構造柱應當設置在震害較重、連接構造比較薄弱和易於應力集中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