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操作系統 » linuxddns

linuxddns

發布時間: 2022-12-27 16:31:04

Ⅰ 遠程安裝linux操作系統的方法

遠程安裝Linux操作系統的方法

Linux這個詞本身只表示Linux內核,但實際上人們已經習慣了用Linux來形容整個基於Linux內核,並且使用GNU 工程各種工具和資料庫的操作系統。下面是我收集的關於遠程安裝Linux操作系統的方法,希望大家認真閱讀!

一、引言

一般情況下,我們都是利用軟碟機或光碟機引導Linux後,再通過本地的光碟機安裝Linux。但是,這種安裝方法在以下的幾種情況下就不能適用:

無軟碟機和光碟機:很多公司為了節省成本,計算機一般都不帶光碟機或軟碟機,這樣就無法通過本地安裝Linux;

非標準的軟碟機和光碟機:雖然筆記本都會配置光碟機,但是並不一定都是標準的IDE設備,有些是通過USB介面,有些是通過1394介面(例如Samsung的Q10)。在Linux安裝時所引導的Linux內核一般都不會帶這些介面的驅動,所以也無法通過本地安裝Linux;

另外,在一些場合,如機房中,有大量的計算機需要同時安裝Linux,如果通過光碟機的方式一個個安裝,不僅效率低,也不利於維護。

筆者在工作過程中,就遇到過第二種情況。一台Samsung的Q10筆記本需要安裝Redhat Linux 8.0,但是通過光碟機引導後發現,安裝程序無法訪問光碟。針對這個問題,筆者經過查閱資料和摸索,找到了在Q10上安裝Linux的方法。在下面的討論中,如不做特別聲明,都將以Q10為例,介紹如何通過PXE Bootrom來遠程安裝Linux。

二、基本原理

1) 什麼是PXE

PXE(Pre-boot Execution Environment)是由Intel設計的協議,它可以使計算機通過網路啟動。協議分為client和server兩端,PXE client在網卡的ROM中,當計算機引導時,BIOS把PXE client調入內存執行,並顯示出命令菜單,經用戶選擇後,PXE client將放置在遠端的操作系統通過網路下載到本地運行。

PXE協議的成功運行需要解決以下兩個問題:

既然是通過網路傳輸,那麼計算機在啟動時,它的IP地址由誰來配置;

通過什麼協議下載Linux內核和根文件系統

對於第一個問題,可以通過DHCP Server解決,由DHCP server來給PXE client分配一個IP地址,DHCP Server是用來給DHCP Client動態分配IP地址的協議,不過由於這里是給PXE Client分配IP地址,所以在配置DHCP Server時,需要增加相應的PXE特有配置。

至於第二個問題,在PXE client所在的ROM中,已經存在了Tftp Client。PXE Client使用TFTP Client,通過TFTP協議到TFTP Server上下載所需的文件。

這樣,PXE協議運行的條件就具備了,下面我們就來看看PXE協議的工作過程。

在上圖中,PXE client是需要安裝Linux的計算機,TFTP Server和DHCP Server運行在另外一台Linux Server上。Bootstrap文件、配置文件、Linux內核以及Linux根文件系統都放置在Linux Server上TFTP伺服器的根目錄下。

PXE client在工作過程中,需要三個二進制文件:bootstrap、Linux 內核和Linux根文件系統。Bootstrap文件是可執行程序,它向用戶提供簡單的控制界面,並根據用戶的選擇,下載合適的Linux內核以及Linux根文件系統。

三、步驟

有了前面的背景知識,接下來就可以正式操作了,下面按照順序給出了操作步驟:

1) 配置DHCP Server

選用ISC dhcp-3.0,DHCP Server的配置文件是/etc/dhcpd.conf,配置文件的內容如下:

option space PXE;

option PXE.mtftp-ip code 1 = ip-address;

option PXE.mtftp-cport code 2 = unsigned integer 16;

option PXE.mtftp-sport code 3 = unsigned integer 16;

option PXE.mtftp-tmout code 4 = unsigned integer 8;

option PXE.mtftp-delay code 5 = unsigned integer 8;

option PXE.discovery-control code 6 = unsigned integer 8;

option PXE.discovery-mcast-addr code 7 = ip-address;

class "pxeclients" {

match if substring (option vendor-class-identifier, 0, 9) = "PXEClient";

option vendor-class-identifier "PXEClient";

vendor-option-space PXE;

# At least one of the vendor-specific PXE options must be set in

# order for the client boot ROMs to realize that we are a PXE-compliant

# server. We set the MCAST IP address to 0.0.0.0 to tell the boot ROM

# that we can't provide multicast TFTP (address 0.0.0.0 means no

# address).

option PXE.mtftp-ip 0.0.0.0;

# This is the name of the file the boot ROMs should download.

filename "pxelinux.0";

# This is the name of the server they should get it from.

next-server 192.168.0.1;

}

ddns-update-style interim;

ignore client-updates;

default-lease-time 1200;

max-lease-time 9200;

option subnet-mask 255.255.255.0;

option broadcast-address 192.168.0.255;

option routers 192.168.0.254;

option domain-name-servers 192.168.0.1,192.168.0.2;

option domain-name "mydomain.org";

subnet 192.168.0.0 netmask 255.255.255.0 {

range 192.168.0.10 192.168.0.100;

}

host q10 {

hardware ethernet 00:00:F0:6B:38:5B;

fixed-address 192.168.0.22;

}

dhcpd.conf配置文件中幾個關鍵部分說明如下:host q10{…}定義了筆記本Q10網卡的MAC地址與IP地址的'對應關系,表明DHCP Server為Q10分配一個固定的IP:192.168.0.22;filename ""指定bootstrap的文件名;netx-server指定TFTP Server的地址。其它的配置請讀者參考DHCP Server的手冊。

2) 配置TFTP server

選用tftp-hpa,TFTP Server的配置文件是/etc/xinetd.d/tftp,配置文件的內容如下:

service tftp

{

socket_type = dgram

protocol = udp

wait = yes

user = root

server = /usr/sbin/in.tftpd

server_args = -u nobody -s /tftpboot

disable = no

per_source = 11

cps = 100 2

}

這里制定了/tftpboot為TFTP Server的根目錄位置。

3) 配置bootstrap

bootstrap文件在dhcpd.conf中被指定為pxelinux.0文件,放置在/tftpboot。Linux內核以及Linux根文件系統也放置在/tftpboot。pxelinux.0在執行過程中,要讀配置文件,所有的配置文件都放在/tftpboot/pxelinux.cfg/目錄下。由於PXElinux具有為不同的PXE Client提供不同的Linux內核以及根文件系統的功能,所以要通過不同的配置文件名來區分出不同的PXE Client的需求。比如一個PXE Client由DHCP Server分配的IP地址為192.168.0.22,那麼相對應的配置文件名為/tftpboot/pxelinux.cfg/C0A80016(註:C0A80016為IP地址192.168.0.22的十六進製表示)。如果找不到,就按照順序C0A80016-> C0A8001-> C0A800-> C0A80-> C0A8-> C0A-> C0-> C->default查找配置文件。

/tftpboot/pxelinux.cft/C0A80001配置文件的具體內容如下:

DEFAULT install

PROMPT 1

LABEL install

KERNEL vmlinuz

APPEND initrd=initrd.img devfs=nomount ramdisk_size=16384

此配置文件指定了Linux內核以及根文件系統的名稱,並給內核傳遞了一些參數,其中ramdisk_size參數要非常注意,它指定Linux內核啟動後建立ramdisk的大小,如果設置太小,Linux的安裝過程就可能無法進行。

4) 製作Linux內核/根文件系統

因為需要通過網路安裝,所有選擇Redhat Linux 8.0安裝盤(disk #1)中E:imagesootnet.img(光碟機的盤符為E:)。bootnet.img包括Linux內核、Linux根文件系統(有安裝程序在內)。用bootnet.img製作一張引導軟盤,方法在DOS命令行運行E:dosutils awrite E:imagesootnet.img,根據提示製作。製作完畢後,將引導軟盤中的vmlinuz(Linux內核)和initrd.img(Linux根文件系統)拷貝到Linux Server的/tftpboot下。

5) 啟動DHCP Server/TFTP Server

在Linux Server上,運行service dhcpd start和service xinetd restart。

6) 啟動Q10

Q10加電後,在出現Samsung公司徽標時,在左下角會提示用戶按F12進入網路引導。按F12後,Q10進入網路引導過程。首先通過DHCP Server獲得了IP地址,然後下載並執行bootstrap文件pxelinux.0;在執行中,讀入配置文件/tftpboot/pxelinux.cfg/C0A80016。此時屏幕上出現boot:,敲入install,就進入了Redhat Linux 8.0的網路安裝界面,一切OK!

四、結束語

雖然以上的討論是針對Samsung Q10筆記本,但是工作原理和安裝方法對於其它類型的計算機也是適用的,不過要記住,計算機的網卡中必須要有BootROM--PXE Client。同時,PXE協議也可作為無盤Linux技術,用於引導放置在遠程的Linux。實際上,只要根據需要,在Pxelinux的配置文件的APPEND選項中,為Linux內核傳進需要mount的文件系統的位置參數即可。

;

Ⅱ Linux下如何安裝DHCP服務和使用

DHCP基於客戶/伺服器模式。當DHCP客戶端啟動時,它會自動與DHCP伺服器通信,由DHCP伺服器為DHCP客戶端供給自動分配IP地址的服務。
當然高等的DHCP,不光只是分配地址這么簡單,今天我們的課程只是架設一個普通的DHCP的伺服器, client端能獲取到上網必須的網路配置信息
安裝了DHCP服務軟體的伺服器稱為DHCP伺服器,而啟用了DHCP功效的客戶機稱為DHCP客戶端,DHCP伺服器是以地址租約的方法為DHCP客戶端供給服務的,它有以下兩種方法:
限定租期 和 永久租用
學DHCP伺服器,就一定要知道DHCP伺服器的工作原理:
DHCPDISCOVER(DHCP發明)
DHCPOFFER(DHCP供給)
DHCPREQUEST(DHCP請求)
DHCPACK(DHCP確認)
這個4個步驟,是client獲取IP地址必經的步驟
DHCP供給的時候,伺服器已經給client分配了IP地址,第二部分分給client的IP地址是臨時的,client得到這個IP地址後,會發出DHCP請求,請求租用這個地址,伺服器收到請求後,就會正式把這個地址分配給client,繼而向client發送DHCP確認。
這個四步主要是應對同一網路多個DHCP伺服器
後台過程:dhcpd
腳本:/etc/rc.d/init.d/dhcpd
使用埠:67
所需RPM包:dhcp
相關RPM包:
dhcp-devel-3.0.5-7.el5.i386.rpm
dhcpv6-0.10-33.el5.i386.rpm
dhcpv6_client-0.10-33.el5.i386.rpm
配置文件:/etc/dhcpd.conf
日誌:/var/log/xferlog
再提示一點吧,網路啟動方法也叫bootpc,這樣獲取的IP地址是不會受伺服器的租期111ttt.com的,它永遠有效
好了,我們先安裝DHCP伺服器
一、下載或從光碟上找到DHCP服務安裝包。
二、安裝(dhcp*代表其安裝包名稱):
# rpm -ivh dhcp*
三、配置DHCP文件:
復制/usr/share/doc/dhcp*/dhcpd.conf.sample 到/etc目錄下,更名為:dhcpd.conf
# cp /usr/share/doc/dhcp*/dhcpd.conf.sample /etc/dhcpd.conf
當然,也可以先vi /etc/dhcpd.conf,然後在末行模式運行以下命令:
r /usr/share/doc/dhcp*/dhcpd.conf.sample
這樣這個dhcpd.conf.sample文件的內容就導進來了。
打開dhcpd.conf,要修改的幾個地方:
subnet 後面接的是你所定義的網段,要與本機的IP地址同網段,
每一語句以分號「;」結尾,不要忘記。
例如:我的IP是「192.168.2.11」,下面是我的配置文件:
ddns-update-style interim;
ignore client-updates;
subnet 192.168.2.0 netmask 255.255.255.0 {
option routers 192.168.2.1;
option subnet-mask 255.255.255.0;
option nis-domain "domain.org";
option domain-name "domain.org";
option domain-name-servers 192.168.2.1;
option time-offset -18000;
range dynamic-bootp 192.168.2.100 192.168.2.254
default-lease-time 21600;
max-lease-time 43200;
filename "/pxelinux.0";
next-server 192.168.2.11;
host ns {
next-server marvin.redhat.com;
hardware ethernet 12:34:56:78:AB:CD;
fixed-address 207.175.42.254;
}
}
四、詳細註解:
ddns-update-style interim; #定義所支持的DNS動態更新類型(必選),一般我們設置成關閉,
#interim和none都是關閉的意思
allow/ignore client-updates; #允許/疏忽客戶機更新DNS記載
allow/deny unknown-clients; #是否動態分配IP給未知的使用者
allow/deny bootp; #是否響應激活查詢
allow/deny booting; #是否響應使用者查詢
subnet 192.168.2.0 netmask 255.255.255.0 { #設置子網聲明
# --- default gateway
option routers 192.168.2.1; #設置預設網關為192.168.2.1
option subnet-mask 255.255.255.0; #設置客戶端的子網掩碼
option nis-domain "domain.org"; #為客戶設置NIS域
option domain-name "domain.org"; #為客戶設置域名
option domain-name-servers 192.168.2.1; #為客戶設置域名伺服器
option time-offset -18000; # Eastern Standard Time #為客戶端指定格林威治時間偏移時間,單位秒,
# 該選項可以在全局配置、局部配置均可使用
# option ntp-servers 192.168.2.1; #NTP是時間伺服器
# option netbios-name-servers 192.168.2.1; 設置wins伺服器
# --- Selects point-to-point node (default is hybrid). Don't change this unless
# -- you understand Netbios very well
# option netbios-node-type 2; #設置netbios節點類型 我不清楚這個netbios節點是什麼東西
range dynamic-bootp 192.168.2.28 192.168.2.254; #設置動態的地址池
default-lease-time 21600; #設置預設的地址租期
max-lease-time 43200; #設置客戶端最長的地址租期
# we want the nameserver to appear at a fixed address
filename "/pxelinux.0"; #開始啟動文件的名稱,應用於無盤安裝,可以是tftp的相對或絕對路徑
next-server 192.168.2.11; #This is the name of the server they should get it from
#tftp伺服器,可以和dhcp伺服器不在同一機器上,一般是PXE網路使用此參數
#設置主機聲明
host ns {
next-server marvin.redhat.com; #設置由於定義伺服器從引導文件中裝入的主機名,用於無盤站
hardware ethernet 12:34:56:78:AB:CD; #指定dhcp客戶的mac地址
fixed-address 207.175.42.254; #給指定的mac地址分配ip
}
}
五、配置好dhcpd.conf文件後就可以啟動dhcp服務了:
# service dhcpd restart
這時可以用「netstat -nlutp」命令查看dhcp服務是否有啟動。
六、其它相關文件:
1、這個文件/var/lib/dhcpd/dhcpd.leases,可以看到被租出去的IP地址和相關信息。
2、這個文件/etc/sysconfig/dhcpd是指定DHCP伺服器111ttt.com的網卡,如果只有一個網卡,一般不用設置
DHCPDARGS=eth0 或者是eth1 ,如果全部111ttt.com就不用管。
3、這個文件/etc/sysconfig/dhcrelay就是設置DHCP中繼的文件,大家打開瞧一下吧。
interfaces 就是來自這個埠的dhcpdiscover(請求)都會轉發到後面的DHCPSERVERS伺服器。
設置了DHCP中繼,需要啟動中繼服務:service dhcrelay start
七、在linux客戶機下面,你可以手動配置你的dhcp:
觀察你的網路配置文件,如果你沒有設置為自動啟動聯網,則要修改你的網路配置文件。
# vi /etc/sysconfig/network
添加「NETWORKING=yes」(讓引導的時候啟動聯網)
或者使用
# @echo 「NETWORKING=yes」> /etc/sysconfig/network
然後再修改你的網卡配置文件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es/ifcfg-eth0 文件應該包括這幾行:
DEVICE=eth0
BOOTPROTO=dhcp
ONBOOT=yes

Ⅲ 請教LINUX怎麼配置主備DHCP伺服器

第一節:安裝軟體包
用命令行安裝軟體包(在第5張光碟上)或直接「添加刪除程序--網路伺服器」,只要安裝dhcp-3.0.1-59.EL4.i386.rpm:

第二節:配置DHCP雙機負載均衡
目前DHCP-Failover(雖然叫failover,但實際上是雙機同時在工作)僅支持最多兩個節點。配置文件和單機配置一樣,依然是/etc/dhcpd.conf;但出於方便管理的目的,在部署時,我們把地址池的配置放在/etc/dhcpd.master文件中,然後在/etc/dhcpd.conf中調用。
主節點的/etc/dhcpd.conf:
authoritative;
ddns-update-style interim;
ignore client-updates;
one-lease-per-client true;
failover peer "dhcp" {
primary;
address 10.14.0.9;
port 520;
peer address 10.14.0.13;
peer port 519;
max-response-delay 60;
max-unacked-updates 10;
mclt 600;
split 128;
load balance max seconds 3;
}
include "/etc/dhcpd.master";
次節點的/etc/dhcpd.conf:
authoritative;
ddns-update-style interim;
ignore client-updates;
one-lease-per-client true;
failover peer "dhcp" {
secondary;
address 10.14.0.13;
port 519;
peer address 10.14.0.9;
peer port 520;
max-response-delay 60;
max-unacked-updates 10;
}
include "/etc/dhcpd.master";

【注意】
1、兩台dhcp server的時間必須同步,可用ntp
2、Dhcp Failover的互相監聽地址可以採用專用網卡互相直連做心跳的方式,甚至心跳卡可以考慮雙網卡綁定!從而使監聽和網路數據流分開,即使網路中斷亦不會因此導致dhcp雙機中斷,如下所示:
這種時候Failover專用介面所在網段,可在地址池中定義一個空池,不做任何地址分配操作:
subnet x.x.x.x netmask 255.255.255.248 {
}

本文列出的配置是採用心跳和數據網卡混用的方式。
/etc/dhcpd.conf

主控伺服器
authoritative;
ddns-update-style interim;
ignore client-updates;
one-lease-per-client true;
failover peer "dhcp" {
primary;
address 10.14.0.9;
port 520;
peer address 10.14.0.13;
peer port 519;
max-response-delay 60;

max-unacked-updates 20;
mclt 3600;
split 128;
load balance max seconds 3;
}
include "/etc/dhcpd.master";
說明
說明這是正式(官方)伺服器,而非測試用
動態DNS的更新方式,有3種1
不允許客戶機更新DNS記錄
每一個客戶機對應一個租約信息(文件)2
指定本機所屬failover域的識別碼為dhcp
指定本機為主控伺服器
指定本機的監聽地址
指定本機的監聽埠
對端的監聽地址
對端的監聽埠
最大無響應時間 60秒,如果地址池很多這個時間可加大3
在得到對端響應之前,最多連續發送20個消息
雙機聯系中斷時所分配的地址的租約時間,3600秒
負載分擔比例,取值0-256,128為平均分擔負載

地址池文件

【注1】這個style參數必須是interim(推薦)、ad-hoc或者none
【注2】假如這個標志配置成true(enabled),當一個客戶端發送一個DHCPREQUEST信息來租用租約時,伺服器會自動釋放任何這個客戶的任何其他租約。伺服器假定當一個客戶端發送DHCPREQUEST信息時,他已忘記任何他沒有在 DHCPREQUEST中提到的租約,例如,客戶端只是個簡單的網路介面,不能記住原來擁有而現在不用的租約。這些假定都是沒有確保,而且不可證實的,因此小心使用這個語句。
【注3】如果這個值不夠大,會發生地址池還未同步結束,就產生連接中斷現象。在擁有近1萬個地址池時,這個值被設為180。
/etc/dhcpd.master
兩個節點的地址池配置必須保持完全一致。

option domain-name-servers 10.14.0.9,10.14.0.13;
default-lease-time 21600;
max-lease-time 43200;

subnet 10.14.0.8 netmask 255.255.255.248 {
option routers 10.14.0.14;
pool {
failover peer "dhcp";
range 10.14.0.11 10.14.0.12;
deny dynamic bootp clients;
}
}

#shuniu
subnet 10.0.0.0 netmask 255.255.224.0 {
option routers 10.0.31.254;
pool {
failover peer "dhcp";
range 10.0.0.1 10.0.31.250;
deny dynamic bootp clients;
}
}
......
有多少個網段就有多少個地址池,一個個配置下去。
域名伺服器
默認租約時間(6小時)
最大租約時間

定義子網/掩碼
定義子網的網關
地址池
屬於名為 dhcp 的failover組
地址范圍,可多條range
拒絕bootp客戶端

第三節:管理操作

在兩個節點依次啟動dhcp服務,先主後備。

# service dhcpd start

配置自動啟動

# chkconfig dhcpd on

驗證

# netstat -anutp | grep dhcpd
udp 0 0 0.0.0.0:67 0.0.0.0:* 6581/dhcpd

查看地址租借信息

# cat /var/lib/dhcp/dhcpd.leases
3.1、租約文件
dhcpd每次都會把所有的租借信息寫到/var/lib/dhcpd.leases文件中,上一次的租借文件被改名成dhcpd.leases~
3.2、地址池同步
每次重啟DHCP服務時,雙機都會自動執行地址池同步操作。
在次伺服器上:
# service dhcpd congrestart
3.3、查看日誌信息
凡是有任何和DHCP伺服器的地址分配有關的故障,都可以通過查看日誌文件分析出原因並得以處理。
# tail -f /var/log/messages
其他的故障絕大部分是由於作為中轉的DHCP-RELAY設備配置有問題導致。
3.4、簡要故障
1、某台伺服器無法為某個網段的客戶機提供地址租借服務
有時會由於某種原因導致雙機地址池無法合理分配,比如主伺服器掌控了某個地址池的所有地址,這時需要先停止兩個節點的dhcp服務,刪除兩個節點的地址租約文件,然後依次重啟服務。
2、無法形成雙機
請注意兩個節點的時間是否一致,如果時間差距太大,比如2分鍾,兩台dhcp伺服器將無法形成集群。可通過配置ntp保持兩個節點的時間同步。

Ⅳ 怎麼在linux安裝dhcp

一.首先了解DHCP的概念
DHCP是實現主機IP地址DNS等動態配置的網路協議.
DNCP可以在多種操作系統中實現,包括最常用的LINUX系統和WINDOWS系統
DHCP網路服務的結構中具有伺服器和客戶機兩個角色
DHCP伺服器用於為網路中所有的DHCP客戶機提供網路配置信息,在同一網路中,
DHCP伺服器通常是唯一存在在.
網路中的任何主機都可以配置成為DHCP客戶機,向DHCP伺服器發出配置請求並按照伺服器返回的信息進行網路配置
二.DHCP伺服器能夠提供的網路配置信息
1.網路介面的IP地址和子網掩碼.
2.網路介面的IP地址對應的網路地址和廣播地址
3.默認網關地址
4.DNS伺服器地址
三.DHCP伺服器的配置
1.安裝DHCP伺服器軟體(在RHEL4系統的安裝光碟中包括RPM格式的DHCP伺服器軟體包,包文件的名稱是dhcp-3.0.1-12_EL.i386.rpm),在RHEL4的第4安裝光碟中,在同一張安裝盤中還包括與DHCP相關的其它軟體包
# cd /media/cdrom/rehat/rpms/
#ks -l dhcp*
dhcp-3.0.1-12_EL.i386,rpm在REL4中沒有被默認安裝,需要手動安裝
#rpm -qa | grep dhcp
#rpm -ivh dhcp-3.0.1-12_EL.i386.rpm
2.其中/usr/sbin/dhcpd 是DHCP伺服器的執行文件,/etc/rc.d/init.d/dhcpd是DHCP伺服器的啟動腳本,雖然文件名都是DHCPD,但是文件位於不同的目錄,功能也不一樣.
DHCPD.CONF配置文件以及建立配置文件和配置文件的格式
#ls /etc/dhcp*
#vi /etc/dhcpd.conf
如:
subnet 192.168.1.0 netmask 255.255.255.0 {
range 192.168.1.100 192.168.1.200;
}
3.全局設置
全局設置是DHCPD.CONF配置文件中不包括在任何聲明中的配置項(參數或選項),
作用於整個配置文件.當聲明中沒有相應的配置項時將使用全局配置項的設置,當聲明
中有相應的設置項時將使用本聲明中設置,而不採用全局設置項的值.
DHCP.CONF配置文件中常用的全局設置如下:
1) ddns-update-style參數用來設置DHCP伺服器與DNS伺服器的動態信息更新模式.
2) 默認租約時間使用default-lease-time參數設置,參數值的單位是秒.
3) 最大租約時間使用max-lease-time參數設置,參數值的單位是秒.
4) 主機所在域的名稱使用domain-name先項進行設置,設置的域名將與主機名稱一起組成
主機全名
5)DNS伺服器地址使用domain-name-servers選項進行設置,設置的值為DHCP客戶端需要使用的DNS伺服器的IP地址.
6)使用subnet聲明設置子網屬性
subnet 是DHCP.CONF文件中最常用的聲明,用於在子網中設置動態分配的地址的網路屬性,subnet聲明中可包括其他的參數.就不再說了.
4.DHCP伺服器的啟動與停止及重起\和DHCP服務的狀態
#service dhcpd start
#service dhcpd stop
#service dhcpd restart
#service dhcpd status
三.DHCP配置實例

默認租約時間為21600S
最大租約時間為43200S
區域網內所有主機動的域名為abc.com
客戶機使用的DNS伺服器的IP地址是192.168.1.1
聲明在子網192.168.1.0/24中用於動態分配的IP地址范圍是192.168.1.100~~~192.168.1.200所分配的子網掩碼是255.255.255.0默認網關是192.168.1.1
在子網192.168.1.0/24中有名為server01的伺服器主機,需要的固定分配IP地址是192.168.1.1,
#vi /etc/dhcpd.conf
ddns-update-style interim;
default-lease-time 21600;
max-lease-time 43200;
option domaion-name "abc.com;
option domain-name-servers 192.168.1.1;
subnet 192.168.1.0 netmask 255.255.255.0 {
range 192.168.1.100 192.168.1.200;
option subnet-mask 255.255.255.0;
option routers 192.168.1.1;
host server01 {
hardware ethernet bo:co:c3:22:46:81;
fixed-address 192.168.1.11;
}
}

Ⅳ 誰知道linux中如何配置DHCP

  1. 准備好PE維護U盤、映像總裁軟體(網路中可搜索下載)。首先使用安裝命令進行安裝DHCP伺服器包dhcp3-server,安裝完成後,編輯/etc/default/isc-dhcp-server使用INTERFACES選項定義DHCPD響應DHCP請求所使用的介面。

Ⅵ Linux下如何安裝DHCP服務和使用

dhcpd服務程序是Linux系統中用於提供DHCP動態主機地址管理協議的服務,確認yum倉庫配置妥當後就可以直接安裝了,DHCP動態主機地址管理服務功能雖然十分豐富強大,但dhcpd服務程序的配置步驟卻十分簡單,很大程度上降低了Linux系統實現DHCP動態主機地址管理服務的門檻:
[root@linuxprobe ~]# yum install dhcp
Loaded plugins: langpacks, proct-id, subscription-manager
This system is not registered to Red Hat Subscription Management. You can use subscription-manager to register.
rhel | 4.1 kB 00:00
Resolving Dependencies
--> Running transaction check
---> Package dhcp.x86_64 12:4.2.5-27.el7 will be installed
--> Finished Dependency Resolution
Dependencies Resolved
================================================================================
Package Arch Version Repository Size
================================================================================
Installing:
dhcp x86_64 12:4.2.5-27.el7 rhel 506 k
Transaction Summary
================================================================================
Install 1 Package
Total download size: 506 k
Installed size: 1.4 M
Is this ok [y/d/N]: y
Downloading packages:
Running transaction check
Running transaction test
Transaction test succeeded
Running transaction
Installing : 12:dhcp-4.2.5-27.el7.x86_64 1/1
Verifying : 12:dhcp-4.2.5-27.el7.x86_64 1/1
Installed:
dhcp.x86_64 12:4.2.5-27.el7
Complete!

是的,您沒有看錯!打開dhcpd服務程序的主配置文件發現只有3行注釋語句,大意是告訴咱們配置文件需要全部由自己來寫,如果不熟悉的話可以看下第2行中的參考示例文件,再或者買本劉遄老師的《Linux就該這么學》自學書籍吧~哈哈,最後一句是玩笑了。如圖14-2所示,一個標準的DHCP配置文件應該包括全局配置參數、子網網段聲明、地址配置選項以及地址配置參數:
[root@linuxprobe ~]# cat /etc/dhcp/dhcpd.conf
# DHCP Server Configuration file.
# see /usr/share/doc/dhcp*/dhcpd.conf.example
# see dhcpd.conf(5) man page

圖14-2 dhcpd服務程序配置文件參數結構解析

全局配置參數用於定義DHCP服務的整體運行參數,而子網網段聲明用於配置整個子網段的地址屬性,dhcpd服務程序配置文件的參數比較多,劉遄老師為同學們挑選了最常用參數。並逐一進行了簡單介紹,為接下來實驗打下基礎:

參數
作用

ddns-update-style 類型
定義DDNS服務動態更新的類型,類型包括:
none(不支持動態更新),interim(互動更新模式)與ad-hoc(特殊更新模式)。

allow/ignore client-updates
允許/忽略客戶機更新DNS記錄。

default-lease-time 21600
默認超時時間。

max-lease-time 43200
最大超時時間。

option domain-name-servers 8.8.8.8
定義DNS伺服器地址。

option domain-name "domain.org"
定義DNS域名。

range
定義用於分配的IP地址池。

option subnet-mask
定義客戶機的子網掩碼。

option routers
定義客戶機的網關地址。

broadcase-address 廣播地址
定義客戶機的廣播地址。

ntp-server IP地址
定義客戶機的網路時間伺服器(NTP)。

nis-servers IP地址
定義客戶機的NIS域伺服器的地址。

hardware 硬體類型 MAC地址
指定網卡介面的類型與MAC地址。

server-name 主機名
通知DHCP客戶機伺服器的主機名。

fixed-address IP地址
將某個固定IP地址分配給指定主機。

time-offset 偏移差
指定客戶機與格林尼治時間的偏移差。
DHCP這部分在http://www.linuxprobe.com/chapter-14.html#142_dhcpd這篇里講的非常詳細!建議看看

Ⅶ Cloudflare配置動態dns(ddns)

  最近因為一些事情,不敢再使用國內的dns解析商,故轉而使用國外的dns解析商;本來想使用dns.he.net提供的服務,但是對一些免費的域名(tk\ml\cf)不友好,故換為Cloudflare的dns解析,具體地域名申請、域名解析操作這類教程,網上已經有很多,在此不做更多的說明,重點說說關於DDNS的操作。
  Cloudflare提供了功能強大的api,根據自身的網路拓撲結構,可以很方便的更新公網IP到dns解析服務上。如果你的公網ip在電腦上(即通過PPPoE撥號上網),ddns的方法就很多了,可以使用Python腳本,使用requests、json這兩個庫,就可以搞定ddns配置,如果是在路由上,就要使用Linux shell來實現,在此將腳本列出並作以說明

  特別地,參數ipl(ip local)是通過本地命令獲得的公網ip地址,參數ip則是通過外網來確定的公網ip。公網ip的判斷是基於自身網路的情況,如多撥後擁有多個公網ip,做負載均衡的時候的nat配置,則需要通過參數ipl來制定通過哪一個公網IP訪問

Ⅷ linux伺服器DHCP配置問題

僅僅懸賞5分,還要截圖,這樣有人回答才怪了,我直接給你貼出來例子,然後照做吧,一看就是linux課後作業。

今天來說一下在RHEL5.4中搭建DHCP的過程,DHCP伺服器的主要作用就是為客戶機分配IP地址,搭建DHCP伺服器的具體步驟如下:
一、首先確定你的系統中已經安裝好DHCP包,如果安裝好了,那麼就可以繼續下一步配置了,相反,就得到相應的網站去下載最新版本。可以使用命令「rpm-qa|grepdhcpd」來查看DHCP軟體包是否安裝上了。如果沒有安裝好,那麼可以把系統光碟掛載到系統裡面,然後使用命令」rpm-vihdhcp-*」來安裝DHCP軟體包。
二、配置DHCP伺服器的IP地址,可以使用VI編輯器來編輯"/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來配置IP地址,如:要給eth0配置一個192.168.0.1的IP地址,那麼這個配置文件可以這么改:
DEVICE=eth0//為此網卡配置的IP地址;
BOOTPROTO=static//這個網卡介面是靜態IP地址還是動態IP地址,靜態為static,動態為dhcp;
HWADDR=00:0C:29:3A:E3:B7//此網卡的MAC地址;
IPADDR=192.168.0.1//靜態IP地址;
NETMASK=255.255.255.0//上面IP地址的子網掩碼;
三、配置好IP地址後,使用命令「servicenetworkrestart」來重啟網路服務以使IP地址生效。
四、IP地址弄好後,然後就是修改DHCP服務的配置文件,默認DHCP的主配置文件存放在目錄「/etc/dhcpd.conf"里,當我們第一次編輯此配置文件時,配置文件里會提示我們可以參考「/usr/share/doc/dhcp*/dhcpd.conf.sample「幫助文件,我們只要使用命令」cp/usr/share/doc/dhcp*/dhcpd.conf.sample/etc/dhcpd.conf「把那個幫助文件拷到etc下面進行覆蓋,然後再進行配置。
注意:那個*是指DHCP軟體包的版本號,而不是通配符。
五、到這一步就可以對配置文件進行修改來實現DHCP服務的運用了。在修改之前我們首先來看一下這個文件中的一些參數各代表什麼意義:
1.聲明:
DHCP配置文件中的declaration(聲明),用來描述dhcpd伺服器中對網路布局的劃分,是網路設置的邏輯范圍,常用的聲明具體如下:
shared-network:用來告知是否為一些子網路分享相同網路。
subnet:描述一個IP地址是否屬於該子網。
range:用來提供動態分配IP地址的范圍。
host:需要進行特別設置的主機,如為LAN中的某個列印機伺服器配置一個固定的IP地址。
group:為一組參數提供聲明。
allowunknown-clients;denyunknown-clent:是否動態分配IP地址給未知的使用者。
allowbooting;denybooting:是否響應使用者查詢。
filename:開始啟動文件的名稱,應用於無盤工作站。
next-server:設置伺服器從引導文件中裝入主機名,應用於無盤工作站。
2.參數:
ddns-update-style:配置DHCP-DNS為互動更新模式。
default-lease-time:指定默認的租約時間的長度,單位為秒。
max-lease-time:設置最大租約時間長度,單位同樣為秒。
hardware:設置網卡介面類型和MAC地址。
server-name:告知DHCP客戶服務使用的IP地址。
get-lease-hostnamesflag:檢查客戶端使用的IP地址。
fixed-addressip地址:分配給客戶端一個固定的IP地址。
authritative:拒絕不正確的IP地址的要求。
3.選項:
subnet-mask:為客戶端設定子網掩碼。
domain-name:為客戶端指明DNS名稱。
domain-name-server:為客戶端指定DNS伺服器的IP地址。
hostname:為客戶端指定主機名稱。
routers:為客戶端設定默認網關。
broadcast-address:為客戶端設定廣播地址。
ntp-server:為客戶端設定網路時間伺服器IP地址。
time-offset:為客戶端設定和格林威治時間的偏移時間,單位為秒。
六、弄明白各個參數及選項的作用後,我們就可以搭建DHCP伺服器了,下面以一個簡單的實例來演示如何搭建一個DHCP伺服器。
假設一個公司的區域網絡,在該網路中需要使用DHCP伺服器,要求對DHCP伺服器進行以下設置:
1.網路中IP地址的網段為:192.168.1.0。
2.子網掩碼為:255.255.255.0
3.動態分配的IP地址區間為:192.168.1.100-192.168.1.254。
4.DNS伺服器的IP地址為:192.168.1.10。
5.默認網關為:192.168.1.11。
6.公司的列印機伺服器IP地址要求為固定IP:192.168.1.5。
根據以上條件,修改/etc/dhcpd.conf配置文件的內容如下:
ddns-update-stylenone;
ignoreclient-updates;

subnet192.168.1.0netmask255.255.255.0{
optionrouters192.168.1.11;
optionsubnet-mask255.255.255.0;
optiondomain-name"liwei.com";
optiondomain-name-server192.168.1.10;

range192.168.1.100192.168.1.254;
default-lease-time21600;
max-lease-time43200;

hostprint{
hardwareethernet00:0C:12:0F:1D:CE;//列印伺服器的MAC地址;
fixed-address192.168.1.5;
}
}
七、上面就是根據實例中公司的需求來修改的配置文件,修改好後退出。然後建立客戶租約文件,因為運行DHCP伺服器程序還需要一個名為dhcpd.leases的客戶租約文件,在這個文件中保存了所有已經分配出去的IP地址。dhcpd.leases文件默認位於/var/lib/dhcpd目錄中,通過RPM包安裝的DHCP伺服器程序,默認有這個文件,如果不是RPM包安裝的,而是tar包等安裝的,那麼就必須手動創建這么一個文件,不然DHCP服務啟動不起來。
八、啟動dhcpd服務,配置客戶端。可以使用servicedhcpdrestart來重啟dhcpd服務。客戶端配置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linux客戶端,另一種是windows客戶端,當然也許還有別的客戶端類型,不過應該不多,linux客戶端中需要手動修改/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配置文件,把選項BOOTPROTO=dhcp改成這樣,然後重啟一個網路服務。而在windows客戶端里有兩種方法,一是在配置IP地址那裡選擇自動獲得,二是在開始——》運行里輸入cmd命令,在打開的終端中輸入命令:ipconfig/release,然後再輸入ipconfig/renew來自動獲得IP地址。當然做這些之前得保證客戶機到DHCP伺服器的網路是互通的。
九、做完上面這些後,你的DHCP伺服器一般就可以使用了,如果不可以使用,那麼根據出錯的提示來進行排錯。

Ⅸ Linux下配置DNS的問題

昨天我剛剛吧DNS配置成功
/etc/named.conf:100 這代表第100行有錯誤
如果只要求LINUX解析的話 只用在NAMED.CONF中配置3段
不過我現在只配置了正向所以只用2段就可以了
options {
directory "/var/named";
};
這個位置簡化的太少了
在就是正向和反向映像解析庫里的東西要填好。
應為書在學校里我單詞都是對著書打所以……少的幾個單詞……

如果需要的話我27號在去學校看下書在來補充

我的QQ是1023007289 現在也在功LINUX 可以一起交流下

Ⅹ linux系統下如何建DDNS服務

linux系統下搭建DDNS服務
記住把 dhcp 和 bind, bind-utils 裝上就行了。
配置:
一 生成密鑰
# dnssec-keygen -a HMAC-MD5 -b 128 -n USER DHCP_UPDATER
這時當前目錄下會生成Kdhcp_updater.+xxx+xxxxx.key及.private兩個文件
# cat Kdhcp_updater.+xxx+xxxxx.key
DHCP_UPDATER. IN KEY 0 2 157 qSSpjerAuaPE/X3JJyxSww==
其中qSSpjerAuaPE/X3JJyxSww==下面要用到的。
參數說明:
上述dnssec-keygen命令的功能就是生成更新密鑰,其中參數-a HMAC-MD5是指密鑰的生成演算法採用HMAC-MD5;參數-b 128是指密鑰的位數為128位;參數-n USER DHCP_UPDATER是指密鑰的用戶為DHCP_UPDATER
二、DHCP的配置:
配置DHCP server 時很簡單,可以參考 /usr/share/doc/dhcp-x.xx/dhcpd.conf.sample來做。也可以先把這個文件cp 到 /etc/dhcpd.conf,然後根據自己的需要做適當修改。下面貼出我的一個/etc/dhcpd.conf,供大家參考:
ddns-update-style interim;
ignore client-updates;
max-lease-time 604800;
default-lease-time 86400;
key DHCP_UPDATER {
algorithm HMAC-MD5;
secret qSSpjerAuaPE/X3JJyxSww==;
};
zone shcto.com. {
primary 127.0.0.1;
key DHCP_UPDATER;
}
zone 160.230.10.in-addr.arpa. {
primary 127.0.0.1;
key DHCP_UPDATER;
}
subnet 10.230.160.0 netmask 255.255.255.0 {
range 10.230.160.30 10.230.160.230;
# --- default gateway
option routers 10.230.160.254;
option subnet-mask 255.255.255.0;
option broadcast-address 10.230.160.255;
# --- option nis-domain "domain.org";
option domain-name "shcto.com";
option domain-name-servers 10.230.128.33,10.230.128.34;
}
幾個要注意的地方:
1. 'ddns-update-style'
這個就是動態DNS的更新方式,有幾個選項,我用的是interim,可以用 man dhcpd.conf找到另外的幾個選項。
2. 'ignore client-updates'
這個選項是不允許客戶機更新DNS記錄。當然,也可能允許,但會有一點問題。
3. 'key DHCP_UPDATER'
這個是更新DNS的KEY,是必須的。其中algorithm 後的是生成key的演算法,key的生成是用 'dnssec-keygen -a HMAC-MD5 -b 128 -n USER DHCP_UPDATER'。
4. 'zone'
要更新的zone,如果是本機就是DNS server,primay 就寫127.0.0.1,要是其它機器是DNS server, 就寫那台機器的IP。
別的都是一般DNS該有的了,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有 range 那一行,不然就分不了IP啦。
配好以後,可以啟動一下試試, service dhcpd start,如果沒問題,把dhcpd改成開機就啟動,chkconfig --level 2345 dhcpd on。
三、bind(named)的配置。
# rpm -qa | gerp bind
看有沒有bind-xx及bind-chroot-xx理論上chroot可以提高安全性但設置時繁瑣一點
# rpm -qa | gerp caching-name
看caching-nameserver是否也已經裝了,這個不裝的話就要自己寫named.ca等幾個文件了

######################3named.conf參考範例:
// generated by named-bootconf.pl
options {
directory "/var/named";
/*
* If there is a firewall between you and nameservers you want
* to talk to, you might need to uncomment the query-source
* directive below. Previous versions of BIND always asked
* questions using port 53, but BIND 8.1 uses an unprivileged
* port by default.
*/
forward first;
forwarders { 202.99.224.8; 202.99.224.67; 202.106.0.20; };

// query-source address * port 53;
};
//
// a caching only nameserver config
//
controls {
inet 127.0.0.1 allow { localhost; } keys { rndckey; };
};
key DHCP_UPDATER {
algorithm HMAC-MD5;
secret qSSpjerAuaPE/X3JJyxSww==;
};
zone "." IN {
type hint;
file "named.ca";
};
zone "localhost" IN {
type master;
file "localhost.zone";
allow-update { none; };
};
zone "0.0.127.in-addr.arpa" IN {
type master;
file "named.local";
allow-update { none; };
};
zone "160.230.10.in-addr.arpa" IN {
type master;
file "named.160.230.10";
allow-update { key DHCP_UPDATER; };
};
zone "shcto.com" IN {
type master;
file "named.shcto.com";
allow-update { key DHCP_UPDATER; };
};
include "/etc/rndc.key";
/var/named/
區域文件
$TTL 86400
$ORIGIN shcto.com.
@ IN SOA NS1.shcto.com. root.NS1.shcto.com. (
2007121001;
28800;
14400;
3600000;
86400);
IN NS NS1.shcto.com.
IN MX 0 mail.shcto.com.
mail IN A 10.230.129.40
webserver IN A 10.230.128.36
www IN CNAME webserver
smbserver IN A 10.230.128.33
ftp IN CNAME smbserver
named.128.230.10
$TTL 86400
@ IN SOA NS1.shcto.com. root.mail.shcto.com.(
2007121001;
28800;
14400;
3600000;
86400);
IN NS NS1.shcto.com.
40 IN PTR mail.shcto.com.
33 IN PTR smbserver.shcto.com.
80 IN PTR webserver.shcto.com.

其中多了的是
key DHCP_UPDATER {
algorithm HMAC-MD5;
secret qhB++OR5yWo8BTXwk/m4ng;
};
這就是更新dns要用的key,必須和dhcpd.conf里的一樣。
還有就是每個 zone 都可以用 key 來update了。
這樣就行了。然後啟動一下試試吧。
你就可以ping 機器名來找你同事的機器了。

四。測試(主要講講LINUX)
在客戶機上加入一個文件/etc/dhclient.conf內容如下
send fqdn.fqdn "test"; //test為本機的hostname
send fqdn.encoded on;
send fqdn.server-update off;
運行dhclient或重新啟動
正常的話DNS伺服器主機的/var/named/chroot/var/named下會多出一個以jnl結尾的

熱點內容
sqlserver位置 發布:2025-05-10 22:27:31 瀏覽:716
pythonsae 發布:2025-05-10 21:59:30 瀏覽:964
rdp演算法 發布:2025-05-10 21:46:40 瀏覽:918
c語言求素數的方法 發布:2025-05-10 21:46:39 瀏覽:764
戰地5配置最低怎麼設置 發布:2025-05-10 21:44:12 瀏覽:674
microsoftsql2012 發布:2025-05-10 21:43:33 瀏覽:428
電腦買個游戲伺服器 發布:2025-05-10 21:25:15 瀏覽:241
機櫃存儲空間 發布:2025-05-10 21:25:07 瀏覽:267
安卓手機如何修改首屏 發布:2025-05-10 21:17:59 瀏覽:959
緩存關聯替換 發布:2025-05-10 20:56:34 瀏覽: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