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的date
㈠ linux系統下date函數的用法
我們在Linux系統中使用 date --help 可列印出如下信息:
默認情況下,日期的數字區域以0 填充,以下可選標記可以跟在"%"後:
在任何標記之後還允許一個可選的域寬度指定,它是一個十進制數字。
作為一個可選的修飾聲明,它可以是E,在可能的情況下使用本地環境關聯的
表示方式;或者是O,在可能的情況下使用本地環境關聯的數字元號。
date是Linux系統里自帶的一個系統命令,用來顯示當前的系統時間,不過默認顯示的結果里包括很多信息,特別是做為文件名輸出時,不是很方便,好在date命令里包含格式化輸出的選項。
我們一般使用 date -s 命令來修改系統時間
比如將系統時間設定成2011年7月13日的命令:date -s 07/13/2011
將系統時間設定成11點12分0秒的命令:date -s 11:12:00
注意:這里說的是系統時間,是linux由操作系統維護的。
在系統啟動時,Linux操作系統將時間從CMOS中讀到系統時間變數中,以後修改時間通過修改系統時間實現。為了保持系統時間與CMOS時間的一致性,Linux每隔一段時間會將系統時間寫入CMOS。由於該同步是每隔一段時間(大約是11分鍾)進行的,在我們執行 date -s 後,如果馬上重起機器,修改時間就有可能沒有被寫入CMOS,這就是問題的原因。如果要確保修改生效可以執行 clock –w 命令,強制把系統時間寫入CMOS。
㈡ Linux裡面date -d命令作用是什麼
date -d 的一下常用示例與說明:
date -d 『2 days ago』 //顯示2天以前的時間
date -d 『60 second ago』 //顯示60秒以前的時間
date -d '3 months 1 day' //顯示3月零1天以後的時間
date -d '25 Dec' +%j //顯示12月25日在當年的哪一天
date -d '1970-01-01 00:00:30 +0000' +%s //自UTC 時間 1970-01-01 00:00:00 以來所經過的秒數
㈢ Linux如何使用date命令查看當前的GMT時間
1、格林威治時間就是時間協調時間(GMT=UTC),格林威治時間和UTC時間均用秒數來計算的。
2、date命令可以藉助於-u參數來查看UTC或者GMT時間 。
㈣ linux的date命令怎麼用啊
只輸入date,顯示當前時間
-d 或 --date用來顯示某個特定日期時間,並且可以格式輸出
㈤ Linux下的date命令究竟可以干什麼
因為有個Bash腳本,想根據用戶給的日期參數(yyyymmdd格式),得到這個日期的前一天的表示。首先想到的就是date命令,網上搜了一大把,其實多數都是互相抄的,date基本用法原本就會,不能用來解決我的問題。
先說不用date命令的方法:
不嫌麻煩就多用幾個判斷,解決每月開頭、每年開頭減去一天的問題,最麻煩的是倒推到上個月最後一天,這一天究竟是28、29還是30、31,還得寫個函數。
再說date的基本用法:
date +%Y%m%d 這是格式化輸出,其他語言多數叫做strftime()
date -d "2 days ago" +%s -d可以輸入一個日期,不過大多是相對於現在時間,+%s是輸出時間戳。
date -d "2010-12-06" +%F -d可以接受ISO格式yyyy-mm-ddTHH:MM:SSZ,也可以接受日期的一些英文格式(月份英文縮寫) %F就是%Y%m%d
接著搜到的我不知道的格式用法,當然對我的問題沒有幫助:
格式字元中加-可以去掉前面的0,加_把前面的0變成一個空格,舉例:date +%-Y%-m%-d 是 2010-12-6 (6前面的0去掉了) date +%_Y%_m%_d 是 2010-12- 6 (6前面有一個空格)
最後是謎底,date可以接受的特殊-d參數:
date -d "1970-01-01 UTC 1291622912 seconds" +%s 在前面的日期上面加上這么多秒作為輸入。在我的腳本中這么用的:
㈥ Linux裡面date -d命令作用是
date命令
date命令的功能是顯示和設置系統日期和時間。
該命令的一般格式為: date [選項] 顯示時間格式(以+開頭,後面接格式)
date 設置時間格式
命令中各選項的含義分別為:
-d datestr, --date datestr 顯示由datestr描述的日期
-s datestr, --set datestr 設置datestr 描述的日期
-u, --universal 顯示或設置通用時間
㈦ date的linux命令
名稱 : date
使用許可權 : 所有使用者
使用方式 :
date [-u] [-d datestr] [-s datestr] [--utc] [--universal] [--date=datestr] [--set=datestr] [--help] [--version] [+FORMAT] [MMDDhhmm[[CC]YY][.ss]]
說明 :
date 可以用來顯示或設定系統的日期與時間,在顯示方面,使用者可以設定欲顯示的格式,格式設定為一個加號後接數個標記,其中可用的標記列表如下 :
時間方面 :
% : 印出 %
%n : 下一行
%t : 跳格
%H :小時(0..23)
%I : 小時(01..12)
%k : 小時(0..23)
%M : 分鍾(0..59)
%p : 顯示本地時段「上午」或 「下午」
%r : 直接顯示時間 (12 小時制,格式為 hh:mm:ss [AP]M)
%s : 從 1970 年 1 月 1 日 00:00:00 UTC 到目前為止的秒數
%S : 秒(00..61)
%T : 直接顯示時間 (24 小時制)
%X : 相當於 %H:%M:%S
%Z : 顯示時區
日期方面 :
%a : 星期幾 (Mon..Sun)
%A : 星期幾 (Monday..Sunday)
%b : 月份 (Jan..Dec)
%B : 月份 (January..December)
%c : 直接顯示日期與時間
%d : 日 (01..31)
%D : 直接顯示日期 (mm/dd/yy)
%h : 同 %b
%j : 一年中的第幾天 (001..366)
%m : 月份 (01..12)
%U : 一年中的第幾周 (00..53) (以 Sunday 為一周的第一天的情形)
%w : 一周中的第幾天 (0..6)
%W : 一年中的第幾周 (00..53) (以 Monday 為一周的第一天的情形)
%x : 直接顯示日期 (mm/dd/yy)
%y : 年份的最後兩位數字 (00.99)
%Y : 完整年份 (0000..9999)
若是不以加號作為開頭,則表示要設定時間,而時間格式為 MMDDhhmm[[CC]YY][.ss],其中 MM 為月份,DD 為日,hh 為小時,mm 為分鍾,CC 為年份前兩位數字,YY 為年份後兩位數字,ss 為秒數
把計 :
-d datestr : 顯示 datestr 中所設定的時間 (非系統時間)
--help : 顯示輔助訊息
-s datestr : 將系統時間設為 datestr 中所設定的時間
-u : 顯示目前的格林威治時間
--version : 顯示版本編號
例子 :
顯示時間後跳行,再顯示目前日期 :
date +%T%n%D
顯示月份與日數 :
date +%B %d
顯示日期與設定時間(12:34:56) :
date --date 12:34:56
注意 :
當你不希望出現無意義的 0 時(比如說 1999/03/07),則可以在標記中插入 - 符號,比如說 date +%-H:%-M:%-S 會把時分秒中無意義的 0 給去掉,像是原本的 08:09:04 會變為 8:9:4。另外,只有取得許可權者(比如說 root)才能設定系統時間。
當你以 root 身份更改了系統時間之後,請記得以 clock -w 來將系統時間寫入 CMOS 中,這樣下次重新開機時系統時間才會持續抱持最新的正確值。
㈧ linux怎麼通過date修改日期
Linux使用date指令修改系統時間和日期,無需重啟,保存即生效。 date命令的功能是顯示和設置系統日期和時間。 輸入date 查看目前系統時間。 修改時間需要 date -選項 修改內容。 命令中各選項的含義分別為: -d datestr, --date datestr 顯示由datestr描述的日期 -s datestr, --set datestr 設置datestr 描述的日期 -u, --universal 顯示或設置通用時間 時間域的表達式: %H 小時(00..23) %I 小時(01..12) %k 小時(0..23) %l 小時(1..12) %M 分(00..59) %p 顯示出AM或PM %r 時間(hh:mm:ss AM或PM),12小時 %s 從1970年1月1日00:00:00到目前經歷的秒數 %S 秒(00..59) %T 時間(24小時制)(hh:mm:ss) %X 顯示時間的格式(%H:%M:%S) %Z 時區 日期域 %a 星期幾的簡稱( Sun..Sat) %A 星期幾的全稱( Sunday..Saturday) %b 月的簡稱(Jan..Dec) %B 月的全稱(January..December) %c 日期和時間( Mon Nov 8 14:12:46 CST 1999) %d 一個月的第幾天(01..31) %D 日期(mm/dd/yy) %h 和%b選項相同 %j 一年的第幾天(001..366) %m 月(01..12) %w 一個星期的第幾天(0代表星期天) %W 一年的第幾個星期(00..53,星期一為第一天) %x 顯示日期的格式(mm/dd/yy) %y 年的最後兩個數字( 1999則是99) %Y 年(例如:1970,1996等)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只有超級用戶才能用date命令設置時間,一般用戶只能用date命令顯示時間。 例1:用指定的格式顯示時間。 $ date '+This date now is =>%x ,time is now =>%X ,thank you !' This date now is =>11/12/99 ,time is now =>17:53:01,thank you ! 例2:用預定的格式顯示當前的時間。 # date Fri Nov 26 15:20:18 CST 1999 例3:設置時間為下午14點36分。 # date -s 14:36:00 Fri Nov 26 14:15:00 CST 1999 例4:設置時間為1999年11月28號。 # date -s 991128 Sun Nov 28 00:00:00 CST 1999 實例:設置時間偉2008年8月8號12:00 # date -s "2008-08-08 12:00:00" 修改完後,記得執行clock -w,把系統時間寫入CMOS
㈨ linux中在vim編輯器中使用date命令
date 命令用於 顯示 或 設置系統的時間或日期。 格式:date [參數] [+日期格式] 3.1 -d, --date 參數 格式: date -d '運算規則' 作用:指定時間運算規則,date會將當前時間做指定的運算,然後輸出運算後的時間 例子: # 輸出3分鍾前的時間 (3天day、月month、年year前同理) date -d '3 minutes ago' date -d '-3 minutes' # 輸出3分鍾後的時間(3天、月、年前同理) date -d '3 minutes' # 此處時間的單復數都可以 date -d '-3 minutes' 和 date -d '-3 minute'效果一樣 3.2 -f, --file 參數 格式:date -f 文件路徑 作用:可將-d參數指定的運算規則寫入文件中,通過-f參數指定文件路徑,date命令逐行讀取該文件
㈩ linux 的date -s 完整命令是什麼
date -s 完整命令是:date --set=STRING
相關命令:clock,hwclock
date - 列印或設置系統日期和時間
以下是date 相關參數:
根據指定格式顯示當前時間或設置系統時間.
-d, --date=STRING
顯示由 STRING 指定的時間, 而不是當前時間
-f, --file=DATEFILE
顯示 DATEFILE 中每一行指定的時間, 如同將 DATEFILE 中的每行作為 --date 的參數一樣
-I, --iso-8601[=TIMESPEC] 按照 ISO-8601 的日期/時間格式輸出時間.
TIMESPEC=`date' (或者不指定時)僅輸出日期,等於 `hours', `minutes', 或`seconds' 時按照指定精度輸出日期及時間.
-r, --reference=FILE
顯示 FILE 的最後修改時間
-R, --rfc-822
根據 RFC-822 指定格式輸出日期
-s, --set=STRING
根據 STRING 設置時間
-u, --utc, --universal
顯示或設置全球時間(格林威治時間)
--help
顯示本幫助文件並退出
--version
顯示版本信息並退出
格式 FORMAT 控制著輸出格式. 僅當選項指定為全球時間時本格式才有效。 分別解釋如下:
%%
文本的 %
%a
當前區域的星期幾的簡寫 (Sun..Sat)
%A
當前區域的星期幾的全稱 (不同長度) (Sunday..Saturday)
%b
當前區域的月份的簡寫 (Jan..Dec)
%B
當前區域的月份的全稱(變長) (January..December)
%c
當前區域的日期和時間 (Sat Nov 04 12:02:33 EST 1989)
%d
(月份中的)幾號(用兩位表示) (01..31)
%D
日期(按照 月/日期/年 格式顯示) (mm/dd/yy)
%e
(月份中的)幾號(去零表示) ( 1..31)
%h
同 %b
%H
小時(按 24 小時制顯示,用兩位表示) (00..23)
%I
小時(按 12 小時制顯示,用兩位表示) (01..12)
%j
(一年中的)第幾天(用三位表示) (001..366)
%k
小時(按 24 小時制顯示,去零顯示) ( 0..23)
%l
小時(按 12 小時制顯示,去零表示) ( 1..12)
%m
月份(用兩位表示) (01..12)
%M
分鍾數(用兩位表示) (00..59)
%n
換行
%p
當前時間是上午 AM 還是下午 PM
%r
時間,按 12 小時制顯示 (hh:mm:ss [A/P]M)
%s
從 1970年1月1日0點0分0秒到現在歷經的秒數 (GNU擴充)
%S
秒數(用兩位表示)(00..60)
%t
水平方向的 tab 製表符
%T
時間,按 24 小時制顯示(hh:mm:ss)
%U
(一年中的)第幾個星期,以星期天作為一周的開始(用兩位表示) (00..53)
%V
(一年中的)第幾個星期,以星期一作為一周的開始(用兩位表示) (01..52)
%w
用數字表示星期幾 (0..6); 0 代表星期天
%W
(一年中的)第幾個星期,以星期一作為一周的開始(用兩位表示) (00..53)
%x
按照 (mm/dd/yy) 格式顯示當前日期
%X
按照 (%H:%M:%S) 格式顯示當前時間
%y
年的後兩位數字 (00..99)
%Y
年(用 4 位表示) (1970...)
%z
按照 RFC-822 中指定的數字時區顯示(如, -0500) (為非標准擴充)
%Z
時區(例如, EDT (美國東部時區)), 如果不能決定是哪個時區則為空
默認情況下,用 0 填充數據的空缺部分. GNU 的 date 命令能分辨在 `%'和數字指示之間的以下修改.
`-' (連接號) 不進行填充 `_' (下劃線) 用空格進行填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