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平均演算法
Ⅰ 平均演算法是怎麼算的
其計算公式如下:
MA =(C1 + C2 + C3 + ... + Cn)的/ N
[注釋] C:一天的收盤價N:移動平均周期移動
>平均法:「平均」是指最近n天,該行的收盤價的算術平均值; 「移動」是指在計算中,始終採用的價格數據的最後n天。因此,數組(最近n天的收市價格)隨著交易日的新變化,一天一天起的平均值。在計算均線,最近n天的通常是收盤價。新陣列的收市價每日補充說,和第n +1個收市價著倒計時被摘了下來,然後,再由新n的總和計算,得到的平均值(n天平均值)的新的一天。
Ⅱ 用三種方法求平均數
1、平均數=(a1+a2+…+an)/n
2、算術平均數
算術平均數是指在一組數據中所有數據之和再除以數據的個數,它是反映數據集中趨勢的一項指標。公式為:平均數=(a1+a2+…+an)/n
3、加權平均數
若n個數x1,x2,……xn的權分別為w1,w2,……wn,則這n個數的加權平均數是(X1W1+X2W2+……+XnWn)/(W1+W2+……+Wn)
平均數非常明顯的優點之一是,它能夠利用所有數據的特徵,而且比較好算。另外,在數學上,平均數是使誤差平方和達到最小的統計量,也就是說利用平均數代表數據,可以使二次損失最小。
因此,平均數在數學中是一個常用的統計量。但是平均數也有不足之處,正是因為它利用了所有數據的信息,平均數容易受極端數據的影響。
(2)三平均演算法擴展閱讀
一、很多題目中都不止存在一組平均數關系,而是有多組平均數關系,各組之間的數量切不可混淆。例如涉及男生女生平均分數的題目,全班總分數、全班人數、全班平均分是一組數量。
而男生總分數、男生人數、男生平均分是另外一組數量,女生總分數、女生人數、女生平均分則是第三組數量,這三組數量之間要注意不能混淆來計算。
二、不能簡單地用兩個平均數的平均來求第三個平均數。例如不能用「男生平均分」加上「女生平均分」除以2來求全班平均分,而是要嚴格按照平均數的定義,用「總數量÷總份數」來求平均數。這是一個常見錯誤,要特別注意。
三、涉及多組平均數的題目,往往各組的數量之間是有聯系的,利用各組之間的數量關系是解題的往往是解題的關鍵。例如在上面提到的全班、男生、女生這三組平均分關系中,還存在「全班人數=男生人數+女生人數」、「全班總分=男生總分+女生總分」這些數量關系,要善於利用。
Ⅲ 三個數怎麼算平均值
這里如果第三個數可以小於零那麼題目就沒有問題五個數的平均數是90
那麼五個數之和就是450對吧然後前面三個數平均值是42
那麼前面三個數之和就是3*42=126後面三個數平均值是41
那麼後面三個數之和就是3*41=123而前面三個數加上後面三個數
想想
是不是多了一個第三個數
假設每個數依次是a,b,c,d,e那麼a+b+c=126
c+d+e=123
那麼a+b+c+c+d+e=a+b+c+d+e+c
所以c=126+123-450=-201
Ⅳ 怎麼算平均數 平均數的演算法
1、平均數是統計學中最常用的統計量,是表示一組數據集中趨勢的量數,是指在一組數據中所有數據之和再除以這組數據的個數。它是反映數據集中趨勢的一項指標。平均數的求法有直接求法、基數求法等。
2、直接求法:利用公式求出平均數,這是由「均分」思想產生的方法。總數量÷總份數=平均數。
3、基數求法:利用公式求平均數。這里是選設各數中最小者為基數,它是由「補差」思想產生的方法。基數+各數與基數的差÷總份數=平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