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命令linux
⑴ linuxcp命令詳解
cp命令是linux下的一個文件管理命令,通常是用於復制文件或目錄,cp命令主要有兩個功能,具體介紹如下:1、能夠同時復制多個文件到一個指定的目錄中;
2、能夠將多個文件復制到一個具體的文件名或一個已經存在的目錄下。
參考例子:
復制目錄,具體命令為:
[root@linuxcool~]#cp-Rdir1dir2/
cp命令的具體語法格式為cp[參數][文件]。
參數:
-f若目標文件已存在,就會直接覆蓋原文件
-i若目標文件已存在,就會詢問是否覆蓋
-p保留源文件或目錄的所有屬性
-r遞歸復制文件和目錄
-d當復制符號連接時,將目標文件或目錄也建立為符號連接,並指向與源文件或目錄連接的原始文件或目錄
-l對源文件建立硬連接,而非復制文件
-s對源文件建立符號連接,而非復制文件
-b覆蓋已存在的文件目標前將目標文件備份
-v詳細顯示cp命令執行的操作過程
以上就是小編的分享了,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本文章基於ThinkpadE15品牌、centos7系統撰寫的。
⑵ linux如何復制文件
linux系統使用cp命令即可將一個文件夾裡面的文件復制到另外一個文件夾裡面。
這個命令相當於dos下面的命令,具體用法是:cp_r源文件目的文件,其中參數r是指連同源文件中的子目錄一同拷貝。../ 和 ./ 代表的 是上級目錄以及當前目錄。使用時的兩種情況:
1、處在當前目錄復制當前目錄下文件到別的目錄:cp文件名稱別的文件目錄路徑
例如,在orz文件夾下有兩個子文件夾a和b,a中有文件x.c,b中無文件。此時我們在a文件夾中命令如下:cpx.c../b/。
2、處在當前文件夾下復制另外文件夾下的文件到當前文件夾下:cp路徑/文件名稱./例如和上面例子一樣,命令如下:cp../a/x.c./。
(2)cp命令linux擴展閱讀:
Linux系統復制錯誤文件要刪除的命令:
命令RM是用來刪除文件的,與DOS下的RM(刪除一個空目錄)是不同的,應該注意。對於rm命令有三個常見的參數:-i、-r和-f。例如,您想刪除名為Test:Rm-ITest的文件
系統會問:RM:刪除測試?Y,文件將不會被刪除,直到你按回車。這樣做的原因是Linux沒有像DOS恢復刪除命令,或者你可以使用pcTool和其他工具來保存刪除文件,刪除文件在Linux中不能得救,因此有必要使用這個參數刪除之前讓你再次確認。
⑶ linux cp命令一個目錄復制到另一個目錄
linux復制指定目錄下的全部文件到另一個目錄中
復制指定目錄下的全部文件到另一個目錄中
文件及目錄的復制是經常要用到的。linux下進行復制的命令為cp。
假設復制源目錄 為 dir1 ,目標目錄為dir2。怎樣才能將dir1下所有文件復制到dir2下了
如果dir2目錄不存在,則可以直接使用。《Linux就該這么學》
cp -r dir1 dir2
例:cp -r /data01/sinopec/pos/. /data01/sinopec/pos-pc/
即可。
如果dir2目錄已存在,則需要使用
cp -r dir1/. dir2
如果這時使用cp -r dir1 dir2,則也會將dir1目錄復制到dir2中,明顯不符合要求。
ps:dir1、dir2改成對應的目錄路徑即可。
cp -r /home/www/xxx/statics/. /home/www/statics
⑷ linux復制文件的命令是什麼
常用的命令為# cp命令
方式一:
對文件進行:#cp object_file source_file
方式二:
對目錄下桐賣文件進行copt:#cp -r object_file source_file
補充cp的參數:
用法:
cp [選項]... [-T] 源文件 目標文件或:cp [選項]... 源豎褲文件... 目錄或:cp [選項]... -t 目錄 源文件...將源文件余輪簡復制至目標文件,或將多個源文件復制至目標目錄。
長選項必須使用的參數對於短選項時也是必需使用的。
⑸ 每天一個linux命令(cp)
功能說明:復制文件或目錄
用法:
cp [OPTION]... [-T] SOURCE DEST
cp [OPTION]... SOURCE... DIRECTORY
cp [OPTION]... -t DIRECTORY SOURCE...
補充說明:cp命令用在復制文件或目錄,如同時指定兩個以上的文件或目錄,且最後的目標是一個已經存在的目錄,則它會把前面指定的所有文件或目錄復制到該目錄中。若同時指定多個文件或目錄,而最後的目標並非是一個已存在的目錄,則會出現錯誤信息。
常用參數:
-b或--backup 刪除,覆蓋目標文件之前的備份,備份文件會在字尾加上一個備份字元串。
-f或--force 強行復制文件或目錄,不論目標文件或目錄是否已存在。
-i或--interactive 覆蓋既有文件之前先詢問用戶。
-l或--link 對源文件建立硬連接,而非復制文件。
-r 遞歸處理,將指定目錄下的文件與子目錄一並處理。
-s或--symbolic-link 對源文件建立符號連接,而非復制文件。
-S備份字尾字元串>或--suffix=備份字尾字元串> 用"-b"參數備份目標文件後,備份文件的字尾會被加上一個備份字元串,預設的備份字尾字元串是符號"~"。
-v或--verbose 顯示指令執行過程。
-t 指定目標文件夾,目標文件夾需存在。
⑹ Linux 使用 cp 命令強制覆蓋功能
我們平時在 Linux 中使用 cp 命令時,當把文件從一個目錄復制到另一個目錄,且目錄中具有同名文件時,系統會提示輸入 y 來確認是否覆蓋同名文件。
如果文件少的謹搏飢話,也無關緊要,但文件多的話,要一個一個確認簡直太累了。更要命的是,即使我們加了 -rf 參數,還是會提示。
為什麼會這樣呢?
原因就是 cp 命令被系統設置了 別名 。
我們可以查看祥返一下:
也就是說,我們平時使用的 cp 命令,實際上是 cp -i 。
那 -i 參數是什麼意思呢?
就是在覆蓋之前銀昌會給一個提示,這應該算是系統的一個保險措施。
那如果希望進行強制復制,不想一個一個輸入 y ,有什麼辦法呢?
使用原生命令:
取消別名:
這樣再使用 cp -rf 的時候就不會提示確認了。
但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完之後記得把別名恢復。
這里更推薦大家使用辦法一,因為命令簡單,而且還不會造成忘記恢復別名而帶來的風險。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如果覺得還不錯的話,歡迎 點贊 , 轉發 和 關注 ,感謝支持。
推薦閱讀:
⑺ linux命令cp命令(復制文件,遞歸復制目錄)
cp a.txt b.txt 復制文件
cp -a a.txt b.txt 復制文件的時候,同時復制原文件的屬性,這樣得到的文件會一模一樣,比如擁有相同的組,擁有者和執行許可權
cp -r ./test ./test1 遞歸復制文件夾,會將test下的所有文件都復制,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目標必須是一個目錄,不能是文件名
⑻ linux cp命令對於拷貝文件和文件夾有何區別
cp文件時候可以不用加參數,但是cp文件夾的時候必須加-R或-r。解決方法如下:
1、首先將文件復制到另一個目錄中:cp 文件名 目錄名。復制a.txt至test目錄中,則執行 cp a.txt /test 即可。
⑼ Linux cp命令怎麼使用
該命令的功能是將給出的文件或目錄拷貝到另一文件或目錄中,同MSDOS下的命令一樣,功能十分強大。
語法: cp [選項] 源文件或目錄 目標文件或目錄
說明:該命令把指定的源文件復制到目標文件或把多個源文件復制到目標目錄中。
該命令的各選項含義如下:
- a 該選項通常在拷貝目錄時使用。它保留鏈接、文件屬性,並遞歸地拷貝目錄,其作用等於dpR選項的組合。
- d 拷貝時保留鏈接。
- f 刪除已經存在的目標文件而不提示。
- i 和f選項相反,在覆蓋目標文件之前將給出提示要求用戶確認。回答y時目標文件將被覆蓋,是互動式拷貝。
- p 此時cp除復制源文件的內容外,還將把其修改時間和訪問許可權也復制到新文件中。
- r 若給出的源文件是一目錄文件,此時cp將遞歸復制該目錄下所有的子目錄和文納梁件。此時目標文件必須為一個目錄名。
- l 不作拷貝,只是鏈接文件。
需要說明的是,為防止用戶在不經意的情況下用cp命令破壞另一個文件,如用戶指定的段正目標文件名已存在,用cp命令拷貝文件後,這個文件就會被新源文件覆蓋,因此,建議用戶在使用cp命令拷貝文件時,最好使用i選項。
例子:
Cp -i file1 file2 (將文檔 file1 復製成 file2 . _i為提示確認。)
cp file1 dir1 將文檔 file1 復制到目錄 dir1 下,文件名仍為 file1.
cp /tmp/file1 . 將目錄 /tmp 下的文檔 file1復制到現行目錄下,檔名仍為 file1.
cp /tmp/file1 file2 將目錄 /tmp 下的文檔 file1現行目錄下,檔名為file2
cp -r dir1 dir2 握茄悔 (recursive ) 復制整個目錄.若目錄 dir2 不存在,則將目錄dir1,及其所有文檔和子目錄,復制到目錄 dir2 下,新目錄名稱為dir1.若目錄dir2不存在,則將dir1,及其所有文檔和子目錄,復制為目錄 dir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