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碼和筆記
❶ MyBatisPlus快速入門源碼筆記共享,拿走吧你
為什麼要學習它呢?
答:MyBatisPlus可以節省我們大量工作時間,所有的CRUD代碼它都可以自動化完成!
優點:
1. 易於上手和掌握。
2. sql寫在xml里,便於統一管理和優化。
3. 解除sql與程序代碼的耦合。
4. 提供映射標簽,支持對象與資料庫的orm欄位關系映射
5. 提供對象關系映射標簽,支持對象關系組建維護
6. 提供xml標簽,支持編寫動態sql。
MyBatis Plus(簡稱 MP)是一個 MyBatis的增強工具,在 MyBatis 的基礎上只做增強不做改變,為簡化開發、提高效率而生。
就像 魂斗羅 中的 1P、2P,基友搭配,效率翻倍。
特性:
無侵入 :只做增強不做改變,引入它不會對現有工程產生影響,如絲般順滑。
損耗小 :啟動即會自動注入基本 CURD,性能基本無損耗,直接面向對象操作 強大的 CRUD 操作 :內置通用 Mapper、通用 Service,僅僅通過少量配置即可實現單表大部分 CRUD 操作,更有強大的條件構造器,滿足各類使用需求 支持 Lambda 形式調用 :通過 Lambda 表達式,方便地編寫各類查詢條件,無需再擔心欄位寫錯。
支持組件自動生成 :支持多達 4 種主鍵策略(內含分布式唯一 ID 生成器 Sequence),可自由配置,完美解決主鍵問題。
支持 ActiveRecord 模式 :支持 ActiveRecord 形式調用,實體類只需繼承 Model 類即可進行強大的 CRUD 操作。
支持自定義全局通用操作 :支持全局通用方法注入( Write once, use anywhere )。
內置代碼生成器 :採用代碼或者 Maven 插件可快速生成 Mapper 、 Model 、 Service 、 Controller 層代碼,支持模板引擎,更有超多自定義配置等您來使用 內置分頁插件 :基於 MyBatis 物理分頁,開發者無需關心具體操作,配置好插件之後,寫分頁等同於普通 List查詢。
分頁插件支持多種資料庫 :支持 MySQL、MariaDB、Oracle、DB2、H2、HSQL、SQLite、Postgre、SQLServer 等多種資料庫。
內置性能分析插件 :可輸出 Sql 語句以及其執行時間,建議開發測試時啟用該功能,能快速揪出慢查詢。
內置全局攔截插件 :提供全表 delete 、 update 操作智能分析阻斷,也可自定義攔截規則,預防誤操作。
1.1 、引入mybatis-plus相關maven依賴
引入mybatis-plus在spring boot中的場景啟動器
ps:切記不可再在pom.xml文件中引入mybatis與mybatis-spring的maven依賴,這一點,mybatis-plus的官方文檔中已經說明的很清楚了.
1.2、創建數據表
(1)SQL語句
(2) 數據表結構
1.3、 創建java bean
根據數據表新建相關實體類
1 package com.example.demo.pojo
1.4、 配置application.proprties
數據源使用druid
ps:在進行crud實驗之前,簡單對mybatis與mybatis-plus做一個簡單的對比
2.1、mybatis與mybatis-plus實現方式對比
(1)提出問題: 假設我們已存在一張 tbl_employee 表,且已有對應的實體類 Employee,實現 tbl_employee 表的 CRUD操作我們需要做什麼呢?
(2)實現方式: 基於 Mybatis 需要編寫 EmployeeMapper 介面,並手動編寫 CRUD 方法 提供 EmployeeMapper.xml 映射文件,並手動編寫每個方法對應的 SQL 語句. 基於 Mybatis-plus 只需要創建 EmployeeMapper 介面, 並繼承BaseMapper 介面.這就是使用 mybatis-plus 需要完成的所有操作,甚至不需要創建 SQL 映射文件。
2.2、BaseMapper介面介紹
(1)如何理解核心介面BaseMapper?
在使用Mybatis-Plus時,核心操作類是BaseMapper介面,其最終也是利用的Mybatis介面編程的實現機制,其默認提供了一系列的增刪改查的基礎方法,並且開發人員對於這些基礎操作不需要寫SQL進行處理操作(Mybatis提供的機制就是需要開發人員在mapper.xml中提供sql語句),那樣我們可以猜測肯定是Mybatis-Plus完成了BaseMapper介面提供的方法的SQL語句的生成操作。
(2)BaseMapper介面為我們定義了哪些方法?
BaseMapper介面源碼:
(3) mybatis-plus中常用的註解 1
由於我們的數據表名於實體類的類名不一致,並且實體類於數據表還存在欄位名不對應的情況,因此我們需要引入mybatis-plus的註解.
編寫EmployeeMapper介面繼承BaseMapper介面
准備考試環境:
(1)插入
(2)修改
控制台列印出的sql語句
如果我們不設置實體類的email與gender屬性,結果是怎樣的呢?
控制台sql語句:
顯然,mybatis-plus為我們做了非空判斷,空值的話,默認不更新對應的欄位.想一想,這是不是類似於mybatis中的動態sql呢?
這種處理效果又會帶來什麼好處呢?
(3)查詢
selectById方法
selectBatchIds方法
ps:發現該方法底層使用的竟然是sql的in關鍵字
selectByMap方法
(4)刪除
3、不得不提的條件構造器---Wrapper
3.1.wrapper及其子類介紹
(1)Wrapper :條件構造抽象類,最頂端父類,抽象類中提供3個方法以及其他方法.
❷ 看源代碼時,你喜歡怎麼做筆記
不要一上來就啃源代碼,去搜索和代碼對應的『代碼架構圖』和『開發者手冊』,後者會提供代碼的設計思路和很多概念的說明,還會將代碼中的注釋進行整理匯總,非常有用。當我看了2天的代碼,即將要崩潰時。找到了『數據流圖』和『開發者手冊』。在LinuxCNC的根目錄下有directory.map,是為代碼的組織框架,根據這個,可以快速定位到核心的代碼所在的文件夾。 LinuxCNC的核心代碼有2個文件夾,每個又包含有幾十個c文件和h文件。切忌一開始就將精力放在細節上,開始我通過c文件的名字尋找我覺得重要的代碼,然後逐行逐字地看,花了很多時間,完全摸不著方向,挫敗感很強。 後來經師兄的提醒,逐個看c文件,只關注『函數名』和是否為內部函數,『頭文件、變數、輸入參數、輸出參數』都忽略掉,並根據注釋或函數名大致確定每個函數的功能,整理成文檔。 經過第4部,就能知道哪些c文件是核心,哪些函數是核心中的核心,然後從某一個函數開始,跟蹤到無法跟蹤下去為止,可以用『樹狀結構』記錄這些調用關系,經過這步後會對代碼整個的操作流程有個整體的認識。這個過程當中需要留意源碼中的注釋,那是很多前輩的智慧,他們將思考、疑問、心得都寫下來,今天看到了一句注釋『This is the brains of the operation.』,激動啊。因為還不清楚『數據結構』,所以這時的認識很籠統。 從核心c文件包含的頭文件開始,梳理『數據結構』,LinuxCNC裡面有大量的結構體,建議將重要的『數據結構』整理出來。 接下來goto第5步,不過要挖的細一些,碰到不懂的『數據結構』,goto第6步,有啥新心得體會都記錄下來,until你覺得看懂了源代碼。 ps,看源碼是一個來回跳轉的過程,需要一個好的工具,至少得具有『語法高亮』『宏、變數、函數列表』以及強大的跳轉功能,我用的是Vi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