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操作系統 » 集群linux源碼

集群linux源碼

發布時間: 2023-05-14 14:52:43

1. 如何查看linux命令源代碼和函數源代碼

1. 以搜索ls命令源碼為例,先搜索命令所在包,命令如下:

lpj@lpj-linux:~$ which ls
/bin/ls

2. 用命令搜索該軟體所在包,代碼如下:

lpj@lpj-linux:~$ dpkg -S /bin/ls
coreutils: /bin/ls

3. 從上一步中可以知道ls命令的實現在包coreutils中,用apt安裝(說安裝有些歧義,主要是區分apt-get -d)該包的源代碼然後解壓,代碼如下:

sudo apt-get source coreutils
cd /usr/src/coreutils-XXX #XXX表示版本號
sudo tar zxvf coreutils-XXX.tar.gz

或者只下載源碼,然後手動打補丁再解壓,代碼如下:

sudo apt-get -d source coreutils
cd /usr/src
tar zxvf coreutils-XXX.tar.gz
gzip -d coreutils-XXX.diff.gz #這一步會生成coreutils-XXX.diff文件
patch -p0 < coreutils-XXX.diff
cd coreutils-XXX
tar zxvf coreutils-XXX.tar.gz

OK,這幾步執行完後,就可以進入/usr/src/coreutils-XXX/coreutils-XXX/src中查看各命令對應的源代碼了

2. 如何查看 linux 內核源代碼

Linux的內核源代碼可以從很多途徑得到。一般來講,在安裝的linux系統下,/usr/src/linux目錄下的東西就是內核源代碼。

對於源代碼的閱讀,要想比較順利,事先最好對源代碼的知識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對於linux內核源代碼來講,我認為,基本要求是:1、操作系統的基本知識;2、對C語言比較熟悉,最好要有匯編語言的知識和GNU C對標准C的擴展的知識的了解。另外在閱讀之前,還應該知道Linux內核源代碼的整體分布情況。我們知道現代的操作系統一般由進程管理、內存管理、文件系統、驅動程序、網路等組成。看一下Linux內核源代碼就可看出,各個目錄大致對應了這些方面。Linux內核源代碼的組成如下(假設相對於linux目錄):

arch 這個子目錄包含了此核心源代碼所支持的硬體體系結構相關的核心代碼。如對於X86平台就是i386。

include 這個目錄包括了核心的大多數include文件。另外對於每種支持的體系結構分別有一個子目錄。

init 此目錄包含核心啟動代碼。

mm 此目錄包含了所有的內存管理代碼。與具體硬體體系結構相關的內存管理代碼位於arch/*/mm目錄下,如對應於X86的就是arch/i386/mm/fault.c 。

drivers 系統中所有的設備驅動都位於此目錄中。它又進一步劃分成幾類設備驅動,每一種也有對應的子目錄,如音效卡的驅動對應於drivers/sound。

ipc 此目錄包含了核心的進程間通訊代碼。

moles 此目錄包含已建好可動態載入的模塊。

fs Linux支持的文件系統代碼。不同的文件系統有不同的子目錄對應,如ext2文件系統對應的就是ext2子目錄。

kernel 主要核心代碼。同時與處理器結構相關代碼都放在arch/*/kernel目錄下。

net 核心的網路部分代碼。裡面的每個子目錄對應於網路的一個方面。

lib 此目錄包含了核心的庫代碼。與處理器結構相關庫代碼被放在arch/*/lib/目錄下。

scripts此目錄包含用於配置核心的腳本文件。

Documentation 此目錄是一些文檔,起參考作用。

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閱讀象Linux核心代碼這樣的復雜程序令人望而生畏。它象一個越滾越大的雪球,閱讀核心某個部分經常要用到好幾個其他的相關文件,不久你將會忘記你原來在干什麼。所以沒有一個好的工具是不行的。由於大部分愛好者對於Window平台比較熟悉,並且還是常用Window系列平台,所以在此我介紹一個Window下的一個工具軟體:Source Insight。這是一個有30天免費期的軟體,可以從www.sourcedyn.com下載。安裝非常簡單,和別的安裝一樣,雙擊安裝文件名,然後按提示進行就可以了。安裝完成後,就可啟動該程序。這個軟體使用起來非常簡單,是一個閱讀源代碼的好工具。它的使用簡單介紹如下:先選擇Project菜單下的new,新建一個工程,輸入工程名,接著要求你把欲讀的源代碼加入(可以整個目錄加)後,該軟體就分析你所加的源代碼。分析完後,就可以進行閱讀了。對於打開的閱讀文件,如果想看某一變數的定義,先把游標定位於該變數,然後點擊工具條上的相應選項,該變數的定義就顯示出來。對於函數的定義與實現也可以同樣操作。別的功能在這里就不說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裝一個Source Insight,那樣你閱讀源代碼的效率會有很大提高的。怎麼樣,試試吧!

3. 如何查看 linux 內核源代碼

一般在Linux系統中的/usr/src/linux***(***代表的是內核版本,如2423)目錄下就是內核源代碼(如果沒有類似目錄,是因為還沒安裝內核代碼)。另外還可從互連網上免費下載。注意,不要總到去下載,最好使用它的鏡像如何查看 linux 內核源代碼

4. 如何最快搭建LINUX伺服器集群

1.2.並行技術
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建造四節點的小集群系統的例子,它是構建在Linux操作系統上,通過MPICH軟體包實現的,希望這個小例子能讓大家對集群系統的構建有一個最基本的了解。
2.使用MPICH構建一個四節點的集群系統
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建造四節點的小集群系統的例子,它是構建在Linux操作系統上,通過MPICH軟體包實現的,希望這個小例子能讓大家對集群系統的構建有一個最基本的了解。
2.1 所需設備
1).4台採用Pentium II處理器的PC機,每台配
置64M內存,2GB以上的硬碟,和EIDE介面的光碟驅動器。
2).5塊100M快速乙太網卡,如SMC 9332 EtherPower 10/100(其中四塊卡用於連接集群中的結點,另外一塊用於將集群中的其中的一個節點與其它網路連接。)
3).5根足夠連接集群系統中每個節點的,使用5類非屏蔽雙絞線製作的RJ45纜線
4).1個快速乙太網(100BASE-Tx)的集線器或交換機
5).1張Linux安裝盤
2.2 構建說明
對計算機硬體不熟的人,實施以下這些構建步驟會感到吃力。如果是這樣,請找一些有經驗的專業人士尋求幫助。
1. 准備好要使用的採用Pentium II處理器的PC機。確信所有的PC機都還沒有接上電源,打開PC機的機箱,在准備與網路上的其它設備連接的PC機上安裝上兩塊快速乙太網卡,在其它的 PC機上安裝上一塊快速乙太網卡。當然別忘了要加上附加的內存。確定完成後蓋上機箱,接上電源。
2. 使用4根RJ45線纜將四台PC機連到快速乙太網的集線器或交換機上。使用剩下的1根RJ45線將額外的乙太網卡(用於與其它網路相連的那塊,這樣機構就可以用上集群)連接到機構的區域網上(假定你的機構區域網也是快速乙太網),然後打開電源。
3. 使用LINUX安裝盤在每一台PC機上安裝。請確信在LINUX系統中安裝了C編譯器和C的LIB庫。當你配置TCP/IP時,建議你為四台PC分別指定為192.168.1.1、192.168.1.2、192.168.1.3、192.168.1.4。第一台PC為你的伺服器節點(擁有兩塊網卡的那台)。在這個伺服器節點上的那塊與機構區域網相連的網卡,你應該為其指定一個與機構區域網吻合的IP地址。
4.當所有PC都裝好Linux系統後,編輯每台機器的/etc/hosts文件,讓其包含以下幾行:
192.168.1.1 node1 server
192.168.1.2 node2
192.168.1.3 node3
192.168.1.4 node4
編輯每台機器的/etc/hosts.equiv文件,使其包含以下幾行:
node1
node2
node3
node4
$p#
以下的這些配置是為了讓其能使用MPICH』s p4策略去執行分布式的並行處理應用。
1. 在伺服器節點
,建一個/mirror目錄,並將其配置成為NFS伺服器,並在/etc/exports文件中增加一行:
/mirror node1(rw) node2(rw) node3(rw) node4(rw)
2. 在其他節點上,也建一個/mirror目錄,關在/etc/fstab文件中增加一行:
server:/mirror /mirror nfs rw,bg,soft 0 0
3. /mirror這個目錄從伺服器上輸出,裝載在各個客戶端,以便在各個節點間進行軟體任務的分發。
4. 在伺服器節點上,安裝MPICH。MPICH的文檔可在
5.任何一個集群用戶(你必須在每一個節點新建一個相同的用戶),必須在/mirror目錄下建一個屬於它的子目錄,如 /mirror/username,用來存放MPI程序和共享數據文件。這種情況,用戶僅僅需要在伺服器節點上編譯MPI程序,然後將編譯後的程序拷貝到在/mirror目錄下屬於它的的子目錄中,然後從他在/mirror目錄下屬於它的的子目錄下使用p4 MPI策略運行MPI程序。
2.3 MPICH安裝指南
1.如果你有gunzip,就d下載mpich.tar.gz,要不然就下載mpich.tar.Z。你可以到http://www.mcs.anl.gov/mpi/mpich/downloa下載,也可以使用匿名ftp到ftp.mcs.anl.gov的pub/mpi目錄拿。(如果你覺得這個東西太大,你可以到pub/mpi/mpisplit中取分隔成塊的幾個小包,然後用cat命令將它們合並)
2.解壓:gunzip ;c mpich.tar.gz tar xovf-(或zcat mpich.tar.Ztar xovf-)
3.進入mpich目錄
4.執行:./configure為MPICH選擇一套適合你的實際軟硬體環境的參數組,如果你對這些默認選擇的參數不滿意,可以自己進行配置(具體參見MPICH的配置文檔)。最好選擇一個指定的目錄來安裝和配置MPICH,例如:
./configure -prefix=/usr/local/mpich-1.2.0
5.執行:make >&make.log 這會花一段較長的時間,不同的硬體環境花的時間也就不同,可能從10分鍾到1個小時,甚至更多。
6.(可選)在工作站網路,或是一台單獨的工作站,編輯mpich/util/machines/machines.xxx(xxx是MPICH對你機器體系結構取的名稱,你能很容易的認出來)以反映你工作站的當地主機名。你完全可以跳過這一步。在集群中,這一步不需要。
7.(可選)編譯、運行一個簡單的測試程序:
cd examples/basic
make cpi
ln ;s ../../bin/mpirun mpirun
./mpirun ;np 4 cpi
此時,你就在你的系統上運行了一個MPI程序。
8.(可選)構建MPICH其餘的環境,為ch_p4策略使
用安全的服務會使得任何啟動速度加快,你可以執行以下命令構建:
make serv_p4
(serv_p4是一個較新的P4安全服務的版本,它包含在MPICH 1.2.0版中),nupshot程序是upshot程序的一個更快版本,但他需要tk 3.6版的源代碼。如果你有這個包,你就用以下命令可以構建它:
make nupshot
9.(可選)如果你想將MPICH安裝到一個公用的地方讓其它人使用它,你可以執行:
make install 或 bin/mpiinstall
你可以使用-prefix選項指定MPICH安裝目錄。安裝後將生成include、lib、bin、sbin、www和man目錄以及一個小小的示例目錄,
到此你可以通告所有的用戶如何編譯、執行一個MPI程序。

5. LINUX的源代碼是什麼

Linux 的源代碼就是 Linux 的源代碼……

Linux 的源代碼 != Linux 的內核源代碼。
一般所說的 Linux ,是指一整套 GNU/Linux 套件的。

6. 如何查看linux系統源碼

例如:想在Linux系統下查看cat命令工具的源碼,方法如下:

1、查看工具的路徑

$whereiscat
cat:/bin/cat/usr/share/man/man1/cat.1.gz

2、查看工具所屬的包

$dpkg-S/bin/cat
coreutils:/bin/cat
coreutils就是cat的源碼包名

3、下載工具源碼包

$sudoapt-getsourcecoreutils
[sudo]passwordforlizh:
正在讀取軟體包列表...完成
正在分析軟體包的依賴關系樹
正在讀取狀態信息...完成
需要下載10.8MB的源代碼包。
獲取:1http://mirrors.sohu.com/ubuntu/maverick/maincoreutils8.5-1ubuntu3(dsc)[1,891B]
獲取:2http://mirrors.sohu.com/ubuntu/maverick/maincoreutils8.5-1ubuntu3(tar)[10.7MB]
獲取:3http://mirrors.sohu.com/ubuntu/maverick/maincoreutils8.5-1ubuntu3(diff)[21.5kB]
下載10.8MB,耗時42秒(254kB/s)
gpgv:於2015年07月06日星期一13時49分55秒CST創建的簽名,使用RSA,鑰匙號21B2133D
gpgv:無法檢查簽名:找不到公鑰
dpkg-source:警告:對./coreutils_8.5-1ubuntu3.dsc校驗簽名失敗
dpkg-source:info:-8.5
dpkg-source:info:unpackingcoreutils_8.5.orig.tar.gz
dpkg-source:info:applyingcoreutils_8.5-1ubuntu3.diff.gz

7. Linux內核源碼如何編譯Ubuntu源代碼在哪裡呢

編譯linux內核步驟:
1、安裝內核
如果內核已經安裝(/usr/src/目錄有linux子目錄),跳過。如果沒有安裝,在光碟機中放入linux安裝光碟,找到kernel-source-2.xx.xx.rpm文件(xx代表數字,表示內核的版本號),比如RedHat linux的RPMS目錄是/RedHat/RPMS/目錄,然後使用命令rpm -ivh kernel-source-2.xx.xx.rpm安裝內核。如果沒有安裝盤,可以去各linux廠家站點或者www.kernel.org下載。
2、清除從前編譯內核時殘留的.o 文件和不必要的關聯
cd /usr/src/linux
make mrproper
3、配置內核,修改相關參數,請參考其他資料
在圖形界面下,make xconfig;字元界面下,make menuconfig。在內核配置菜單中正確設置個內核選項,保存退出
4、正確設置關聯文件
make dep
5、編譯內核
對於大內核(比如需要SCSI支持),make bzImage
對於小內核,make zImage
6、編譯模塊
make moles
7、安裝模塊
make moles_install
8、使用新內核
把/usr/src/linux/arch/i386/boot/目錄內新生成的內核文件bzImage/zImage拷貝到/boot目錄,然後修改/etc/lilo.conf文件,加一個啟動選項,使用新內核bzImage/zImage啟動。格式如下:
boot=/dev/hda
map=/boot/map
install=/boot/boot.b
prompt
timeout=50
linear
default=linux-new ### 告訴lilo預設使用新內核啟動linux ###
append="mem=256M"
image=/boot/vmlinuz-2.2.14-5.0
label=linux
read-only
root=/dev/hda5
image=/boot/bzImage(zImage)
label=linux-new
read-only
root=/dev/hda5
保留舊有的啟動選項可以保證新內核不能引導的情況,還可以進入linux進行其他操作。保存退出後,不要忘記了最重要的一步,運行/sbin/lilo,使修改生效。
9、重新生成ram磁碟
如果您的系統中的/etc/lilo.conf沒有使用了ram磁碟選項initrd,略過。如果您的系統中的/etc/lilo.conf使用了ram磁碟選項initrd,使用mkinitrd initrd-內核版本號,內核版本號命令重新生成ram磁碟文件,例如我的Redhat 6.2:
mkinitrd initrd-2.2.14-5.0 2.2.14-5.0
之後把/etc/lilo.conf中的initrd指向新生成的initrd-2.2.14-5.0文件:
initrd=/boot/initrd-2.2.14-5.0
ram磁碟能使系統性能盡可能的優化,具體參考/usr/src/linux/Documents/initrd.txt文件
10、重新啟動,OK!

8. Linux操作系統的源代碼

Linux是一個開放的,自由的類Unix操作系統,它的源代碼是公開的, 各個版本的Linux,包括從內核到許許多多的應用程序的源代碼, 以及可執行文件都可以免費從互聯網上下載。

你也可以通過光碟得到Linux系統,和一般的軟體不同的是, 你可以合法的和你的朋友分享Linux光碟。很顯然Linux光碟的價格不會很高, 第一,因為你可以免費從網上下載;第二,你可以和你的朋友合夥湊錢買一套Linux光碟, 再和你的朋友分享使用。

Linux和一般的軟體不同,是可以和你的朋友分享的。 舉個例子來說:
如果朋友家有張非常漂亮的窗子,但是這窗子是95牌的, 那麼你仿製是違法的,如果這窗子是X牌的,或者說牌子是GPL, 那麼你仿製就不違法。如果你不想違法,但又想要漂亮的窗子, 答案是選擇自由軟體。選擇Linux。

Linux准確的說,是一個系統內核,它是最初在91年, 由芬蘭的了不起的學生Linus Torvalds發起, 接著又有全世界的志願者加入進來開發的。

現在有一些軟體公司在做Linux的生意, 著名的有RedHat,SuSE以及Caldera等等, 這些公司發布自己的基於Linux內核的一整套的Linux系統: 這些整套的系統通常包括有:一個C語言及C++編譯器,Perl腳本解釋程序, 外殼Shell,圖形用戶界面X窗口系統,包括有X Server以及眾多的應用程序等等。

這些整套的Linux系統按照習慣叫做Linux發布(distribution)。 目前使用最廣泛的Linux發布是RedHat公司的RedHat Linux。 以前使用廣泛的Slackware,現在也還有許多人在使用, 我自己的第一個Linux系統就是Slackware,現在我玩的是Debian, Debian和其他的Linux發布的不同之處在於:Debian是完全由志願者開發的, 不像RedHat和SuSE,是由軟體公司所支持的。

RedHat是使用最廣泛的Linux發布,並且RedHat公司現在得到了Netscape, 以及Intel的支持,前景看好,根據一般的看法Redhat也是最容易上手的Linux發布。

SLackware和RedHat相比要稍微復雜一些,這主要是指軟體的安裝方面, 由於RedHat使用rpm打包系統,安裝新軟體簡單到只要一行命令即可。 而Slackware往往要從源代碼重新編譯,稍微費事一些。

SuSE也是基於rpm打包系統,SuSE的特別之處在於它對X窗口系統的支持非常好, SuSE的吉祥物是一隻綠色的蜥蜴,非常可愛。

Debian基於自己的Deb格式的打包系統,但是它也可以安裝rpm軟體包。

Linux可以運行在DEC公司的Alpha機上,也可以運行在Sun公司的Sparc機器上。 當然也可以運行在Intel公司的386以上的機器上。 編寫的好的源代碼可以不經修改的在各種不同的Linux平台上直接編譯安裝運行, 但是顯然,不同的硬體平台之間的可執行文件是不兼容的。 但是一個特別針對Intel機器的rpm軟體包是可以輕易的在for Intel的RedHat,SuSE,Debian, 以及Slackware上安裝運行起來的。

RedHat,SuSE,Slackware以及Debian等各個發布之間的另一個不同是, 它們都帶有自己的系統管理工具。 RedHat使用著名的控制面板+Linuxconf, Debian使用臭名昭著的dselect(為什麼說臭名昭著?因為它非常難控制, 我自己只要有可能,就盡量不碰它) Slackware使用pkgtool, SuSE也有自己的管理工具。

Linux是一個開放的操作系統,它的各個部分:內核,應用程序, 庫程序是有機的結合的。並不是固定的死死的,碰都不能碰。Linux的內核的版本號是XX.XX.XX格式的,由三個數字組成, 第一個數字是主版本好,第三個數字是輔版本號,中間的數字如果是奇數, 表示這是一個開發版的內核,如果是偶數,表示是一個相對穩定的,可靠的內核。 一般來講,除非你正在研究Linux內核,或有特別的需要, 否則不要擺弄奇數版本的內核。

今天演示的第三個部分是Linux下的軟體。常常有人抱怨Linux缺乏有效的軟體的支持, 這在一定情況下的確如此,但是另一方面也是我們對Linux了解太少, Linux平台上現在已經有了相當多的應用軟體。 並且Linux正在得到越來越多的廠家的支持。 這段時間炒的非常火的Oracle,Sybase等等大型資料庫的Linux版本就是一例。

Linux下不但有類似於PhotoShop的免費的圖像編輯軟體:gimp, 還有免費的類似於3DS的三維設計軟體:MoonLight。 並且所有這些軟體,你都可以得到源代碼。

Linux下的圖形用戶界面是基於X窗口系統的, 這也秉承了Linux的一貫傳統:開放的,有機結合的。 XFree86隻是圖形界面的伺服器,上面可以運行各種不同的窗口管理器, 現在著名的窗口管理器有AfterStep,WindowMaker,以及Enlightenment。 有的窗口管理器做得非常的漂亮,真是叫做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 另外,如果你不喜歡花哨的窗口管理器,你可以選擇wm2或者9wm, 它們只佔用非常少的系統資源,我自己經常使用的就是9wm。

有了X伺服器和一個窗口管理器,你就有了圖形用戶界面。 你就可以運行Gimp或者Moonlight了,甚至你還可以運行Doom和quake!

現在還有一批程序員正在為Linux開發免費的,開放源代碼的紅色警報。

對Linux的一個最主要的批評是:Linux缺乏支持。 坦白的說,就我自己作為一個個人用戶來講,我覺得Linux的支持非常的好。 我曾經在安裝Debian的時候遇到幾個問題, 到Debian的Mail List里發信詢問了一下,幾個小時後就得到了答案。

9. linux的源代碼

www.kernel.org里有linux的內核源代碼,人家編譯內核都要去那裡下載最新的內核代碼。至於Linux下其他軟體的源代碼,你可以去相關的地址下載。最好使用google.com,英文的,不要用中文的網路或谷歌。還有很多人寫了關於閱讀linux源代碼的書,比如趙炯寫的一本分析早期內核1.01的。
ps文件是postscript語言格式的文件,在Linux下,可以用ps2pdf轉換成pdf文件,也可以用GhostView、GSview或者RoPS直接打開。
學習linux有很多種方法,我以前看過一遍文章,不過上面的書我都沒讀過,你自己看吧。http://blog.chinaunix.net/u2/83205/showart.php?id=1918540

哦,趙炯博士的主頁:http://www.oldlinux.org/homepage/
他那本完全注釋linux源代碼: http://oldlinux.org/download/clk011c-1.9.5.pdf

呵呵,我不知道你下載的是什麼,我上面這個地址可是pdf文件,你看後綴就知道了。

10. linux內核源碼在哪

一般在Linux系統中的/usr/src/linux*.*.*(*.*.*代表的是內核版本,如2.4.23)目錄下就是內核源代碼(如果沒有類似目錄,是因為還沒安裝內核代碼)。另外還可從互連網上免費下載。注意,不要總到http://www.kernel.org/去下載,最好使用它的鏡像站點下載。請在http://www.kernel.org/mirrors/里找一個合適的下載點,再到pub/linux/kernel/v2.6/目錄下去下載2.4.23內核。
代碼目錄結構
在閱讀源碼之前,還應知道Linux內核源碼的整體分布情況。現代的操作系統一般由進程管理、內存管理、文件系統、驅動程序和網路等組成。Linux內棗慧改核源碼的各個目錄大致與此相對應,其組成如下(假設相對於Linux-2.4.23目錄):
1.arch目錄包括了所有和體系結構相關的核心代碼。它下面的每一個子目錄碧鄭都代表一種Linux支持的體系結構,例如i386就是Intel CPU及與之相兼容體系結構的子目錄。PC機一般都基於此目錄。
2.include目錄包括編譯核心所需要的大部分頭文件,例如與平台無關的頭文件在include/linux子目錄下。
3.init目錄包含核心的初始化代碼(不是系統的引導代碼),有main.c和Version.c兩個文件。這是研究核心如何工作的好起點。
4.mm目錄包含了所有的內存管理代碼。與具體硬體體系結構相關的內存管理代碼位於arch/*/mm目錄下。
5.drivers目錄中是系統中所有的設備驅動程序。它又進一步劃分成幾類設備驅動,每一種有對應的子目錄,如音效卡的驅動對應於drivers/sound。
6.ipc目錄包含了核心進程間的通信代碼。
7.moles目錄存放了已建好的、可動態載入的模塊。
8.fs目錄存放Linux支持的凳判文件系統代碼。不同的文件系統有不同的子目錄對應,如ext3文件系統對應的就是ext3子目錄。
Kernel內核管理的核心代碼放在這里。同時與處理器結構相關代碼都放在arch/*/kernel目錄下。
9.net目錄里是核心的網路部分代碼,其每個子目錄對應於網路的一個方面。
10.lib目錄包含了核心的庫代碼,不過與處理器結構相關的庫代碼被放在arch/*/lib/目錄下。
11.scripts目錄包含用於配置核心的腳本文件。
12.documentation目錄下是一些文檔,是對每個目錄作用的具體說明。
一般在每個目錄下都有一個.depend文件和一個Makefile文件。這兩個文件都是編譯時使用的輔助文件。仔細閱讀這兩個文件對弄清各個文件之間的聯系和依託關系很有幫助。另外有的目錄下還有Readme文件,它是對該目錄下文件的一些說明,同樣有利於對內核源碼的理解。
在閱讀方法或順序上,有縱向與橫向之分。所謂縱向就是順著程序的執行順序逐步進行;所謂橫向,就是按模塊進行。它們經常結合在一起進行。對於Linux啟動的代碼可順著Linux的啟動順序一步步來閱讀;對於像內存管理部分,可以單獨拿出來進行閱讀分析。實際上這是一個反復的過程,不可能讀一遍就理解。

熱點內容
c語言八進制十六進制 發布:2025-05-15 08:22:17 瀏覽:282
華為安卓如何更新鴻蒙 發布:2025-05-15 08:18:52 瀏覽:373
工商密碼器是什麼 發布:2025-05-15 08:18:50 瀏覽:751
c語言自考 發布:2025-05-15 07:52:42 瀏覽:501
壓縮的玉 發布:2025-05-15 07:51:22 瀏覽:790
android的控制項 發布:2025-05-15 07:50:36 瀏覽:553
南崗法院伺服器ip地址 發布:2025-05-15 07:46:02 瀏覽:288
實況如何退出賬號安卓 發布:2025-05-15 07:45:56 瀏覽:919
深入編譯器 發布:2025-05-15 07:41:35 瀏覽:879
電信手機號服務密碼怎麼查 發布:2025-05-15 07:40:10 瀏覽: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