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安卓系統 » android之父手機

android之父手機

發布時間: 2022-12-15 23:38:51

安卓系統鼻祖

導語:他一手打造Android系統,助力Google直追蘋果,與iOS二分移動市場的天下。卻在Android扶搖直上之時,不得不黯然離場,忍痛割愛,放手讓Android前行。

安迪·魯賓在1989年加入蘋果,成為一名開發者。魯賓在手機操作系統領域經驗豐富,他曾擔任Danger首席執行官,Danger後來開發出T-Mobile Sidekick手機。離開Danger後,魯賓成立了Android(安卓),帶領他的團隊打造了Android手機操作系統,安迪·魯賓本人也被譽為「Android之父」。

Android 系統的創始人


一周前,Google 宣布 Andy Rubin 將調離 Android,加入一項保密項目。決定一出,業界嘩然,Google 內部員工亦震驚不已。然而,Andy Rubin 的離去並非偶然,他的秉性、才能,他對 Android 的幫助與局限,都成為他離去的伏筆。

很多人猜測 Android 之所以叫 Android,是因為它聽起來和 Andy 諧音。這個猜測只對了一半——並非發音相近,Android 正是 Andy Rubin 的綽號。早在 1989 年,Andy 還為蘋果工作時,他的同事就給他起了這么個俏皮的綽號,因為 Andy 對機器人(robot)有著狂熱。直到 2008 年,Android.com 仍作為 Rubin 的個人主頁而存在。

Rubin 對 Android 的意義不言而喻。去年六月,流言紛傳他會離開 Google,轉投創業公司 CloudCar。鑒於他對 Google 的功績,以及在 CEO Larry Page 核心集團內的特殊地位,謠言擴散極快,驚慌四起。人們紛紛議論著他走後的 Google 該走向何方。Robert Scoble 甚至寫道:「Andy 這些年為 Google 做了多少事啊!」

Rubin 很快現身滅火——宣稱自己 CloudCar 只是自己在洛杉磯孵化器孵化的一家創業公司,其創始人是自己的好友。「我從未想過要離開 Google」,Rubin 在自己的 Google+ 上寫道,末尾附上「27 號的 I/O 大會見!」。去年 I/O 大會,Rubin 仍然是舞台之主,他的名字叫做 Android 同列,毫不違和。

然而周四,Page 就宣布 Rubin「決定移交 Android,開啟在 Google 內的新篇章」。Rubin 給開發者寄去郵件,表達了相同的意願:「在我內心深處,更想做一個企業家。」

Rubin 沒有離開 Google,但他將不再和 Android 有任何關聯——Android 的龐大超乎 Rubin 的可控范圍,Rubin 對 Android 亦深感疲憊。

天才之能,天才之累

十年間,Rubin 一手將 Android 從白紙上天馬行空的想法發展為世界上最受歡迎的智能手機操作系統。超過 7.5 億終端置入 Android,超過 250 億的 app 被下載,綠色的小機器人標識和被咬了一口的蘋果辨識度相當高。

然而,盛名之下,Android 卻前路難明,荊棘遍布。平板電腦市場上,Android 份額跟 iPad 相去尚遠。而 Android@Home 計劃(致力於讓開發者為家用電器開發 app),又似乎操之過急。盡管 Google 堅持開放系統理念,卻無法從中獲得實際利益,甚至讓自己的競爭對手 Samsung 搶占移動設備市場,賺得盆滿缽滿,趕超自身。

「就連微軟都比 Google 更懂得如何在 Android 基礎上藉助專利掙錢。」分析師 Michael 不無嘲諷地說道。在其它領域內,Google 也幾乎失去對 Android 的控制。Amazon 的 Kindle Fire 搭建在 Android 基礎之上,他們的實力 Amazon app store 卻在和 Google Play 競爭。

沒有人會否認 Rubin 天賦異稟。他既有建築師之才,又有嘗試不倦、勇於突破的黑客精神。進入 Google 之前,他做過蘋果的工程師、微軟的經理,又獨立創業,帶領兩支創業團隊走向成功:一是 Danger,一是後來的 Android。

「我樂於和 Andy 共事,因為他有驚人的才能。他極擅長於設定宏大的目標,哪怕早期看似痴人說夢,最終他總有能力調動小團隊,把不可能變成可能。」Google 公用建設部高級副主席 Urs Hölzle 說,「他是天才型人物,沒有他,我不認為還有誰能造就今天的 Android。」

但 Rubin 一直不願,或者說不能,讓 Android 成為 Google 的印鈔機。Samsung 製造出遠銷海外的 Android 智能機,Google 卻無法從中獲得一分利潤。「Andy 是個天生的獨舞者。他不斷奔向心中所想,無謂的人事皆不入眼。」曾與 Rubin 共事的一位業界人士說道,「但是 Android 必定會成長到某種的規模,那時它離不開團隊內部的互動、合作、協調,甚或需要強力的外部資源支撐。事實證明,Android 成長到這個階段時,Rubin 發現自己失去了掌控力。他開始舉棋不定,看不清航向。」

Danger往事

Rubin 和他創立的 Danger 被看做首台智能機之父。在互聯網泡沫泛濫的年代,他的產品一鳴驚人——網路支持的智能手機,擁有自己的 app 生態系統。他本人則更加特立獨行。工作室附近停放著他的麻雀電動車、Segway(無污染的電動兩輪代步車),以及 Pole Position 式的電子 游戲 機,還時不時地撿回屏幕顏色不同的手機。諸如 Rich Miner、Steve Perlman 甚至是 Steve Wozniak(蘋果聯合創始人)都會忍不住駐足觀看。

在 Danger 的四年中,Rubin 從未間斷過戰斗,從不喊累。「他極力掩藏自己的疲態,」Danger 時期和 Rubin 親近的一位同事說,「我曾見過他工作至深夜,幾近虛脫,第二天卻依舊換上干凈的襯衫去上班,仍能在采訪和商業會議中應對自如。」

Danger 的 科技 實力,遠遠超出它所屬時代的想像力,卻在實現商業價值方面步履維艱。「他們勉強維系著公司的生存,」Runbin 的前同事說道。直到 2003 年,Rubin 被投資人剔除出局,通信業老手、精明的生意人 Hank Nothhaft 接過權杖。

「當時我們有一個超棒的產品,即將推出市場,因此我們找來 Hank。只有他知道如何處理這么大的生意,和合夥人打好交道。」Danger 的前投資人 Rees 說,Hank 才是能帶領這家企業上一個台階的 CEO。

離開 Danger 不久,Rubin 就著手 Android 的研發。就像那句話所說,「他不會逗留太久」,Rees 回憶道。

Google歲月

2005 年,Larry Page 買下仍屬雛形的 Android,Rubin 就此加盟 Google。但 Sergey Brin 和 Eric Schmidt 一直同 Android 保持距離,他們不懂移動領域。Page 卻對 Rubin 開放移動操作系統的遠見贊賞不已。他甚至覺得 Google 可以推動全球范圍的手機革新浪潮,哪怕困難重重。

Page 堅信 Android 對 Google 意義非凡,Rubin 卻半信半疑。他感受到 Google 內部結構的鬆散,企業文化的瘋狂,以及最初的不適。就連他把限量版德國 汽車 送進修理廠,於崇尚平民主義的 Google 人而言都像炫耀之舉。

在外界看來,Google 快速收購 Android 的舉動似乎預示著他們進軍無線領域的決心,但 Google 自身不願坦露過多細節。Rubin 進入 Google 的領導層,擔任移動數字部門高級副總裁。他帶領產品研發,尋找合作夥伴,和喬布斯成為盟友。

但 Android 的諸多努力最終都不甚了了。彼時風風火火說要組建引領行業標準的 Open Handset 聯盟,最終卻被 OEM 巨頭瓜分平台。Android Update 聯盟也曾嘗試協調系統更新時間,卻以失敗告吹。Rubin 贊成的 Motorola 收購,至今無法為 Google 實現盈利。

CFO Pichette 說,Motorola 怎麼看都不符合 Google 一貫崇尚的新奇標准。而這起收購案帶來的大肆報道,又令 Google 陷入沸沸揚揚的專利訴訟中。

Google 不願透露現在有多少員工為 Android 工作,可以肯定的是,它的規模已是最初 Rubin 帶來的 8 人團隊的幾十倍。超過 200 人的 Google+ 資料填寫的是 Android 或 Google Play 員工,但真實數據可能還要更多,2010 年時就有 200 到 250 人的規模。相比之下,Rubin 離開 Danger 前管理的只是剛過 100 人的團隊,他還沒當過這支團隊的 CEO。

交出權杖

Google 對 Rubin 的去處緘默不言,但外界的揣測紛紛指向 Google X 研發實驗室。這位樂於發明東西的 Android 之父,已擁有 11 項專利權,以及一沓專利申請書。他對硬體有天生的熱愛,尤其是可以拍照的硬體。在微軟的時候,他總是偷偷走開,回到自己位於洛杉磯的實驗室,在氖燈管的照耀下敲敲打打。實驗室窗戶上的標語忽隱忽現:Robots that kill.

蘋果時期,他黑進公司系統,告知同事股票報價。在 Danger 時,他從網上收集各式各樣的圖片。「他的車上布滿了插件。他的家裡也是。」Rees 回憶道,「他喜歡可以觸摸的酷玩意兒。」

脫離 Rubin 後,Android 將被交到高級副總裁 Sundar Pichai 手中,他同時還負責 Chrome 和 Apps 兩個項目。融合 Chrome OS 和 Android 的猜想由來已久,如果真能如此,Google 就能將 PC 端和移動端的軟體統一起來,創造出類似 Pixel 這種可以觸摸的筆記本。Google 也表示這兩個操作系統未來可能融合,但目前一定不是最佳時機。

㈡ 安迪·魯賓的安卓之父

安迪·魯賓在1989年加入蘋果,成為一名開發者。魯賓在手機操作系統領域經驗豐富,他曾擔任Danger首席執行官,Danger後來開發出T-Mobile Sidekick手機。離開Danger後,魯賓成立了Android(安卓),帶領他的團隊打造了Android手機操作系統,安迪·魯賓本人也被譽為「Android之父」。
谷歌公司於2007年11月5日正式公布這個操作系統。Android發展之勢迅猛,早已超越蘋果成為美國最大的智能手機平台,。根據2014年第三季度統計數據,Android已擁有全球智能手機市場的83.6%份額,而與之相比,蘋果所佔的份額則只有12.3%。而基於Android的平板電腦也將構成對iPad的有力競爭。
Android的對手有蘋果的iOS及微軟的Windows Phone及RIM使用的黑莓OS系統。其他操作系統如微軟的Windows Mobile,手機商要向微軟繳付相當於手機成本10%的牌照費,Android則以免費開源打破某些限制,此外,手機製造商和網路運營商為保障收入,通常會限制用戶使用某些功能和服務,Android則不設限制,可以像用電腦上網一樣,享用很多服務。

㈢ 最早用Android系統的是什麼手機

2008年9月22日,谷歌正式對外發布第一款Android手機——HTC G1。上網路

㈣ Android系統從第一代到現在的第十一代,都帶來了哪些變化

時光匆匆,時間轉瞬即逝, 科技 發展的步伐,遠遠超出我們普通人的預計,從當初的通信手機到如今的智能手機,每年手機的發展都在快速的變化,從當初還可拆卸的電池,到現如今的一體機。從哪個拍張照片都模糊不清,到現如今的光學變焦。

手機的發展十分迅速,伴隨著的也是系統的快速更新,2007年11月5日,谷歌公司向外界展示了一款名為Android的操作系統。這款系統也伴隨著人們,度過了13個年頭。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太多的變化

今天小K帶大家看看,這十三年來,Android都發布了哪些版本,又經歷了哪些變化

Android的發展

2003年10月,大洋彼岸的美國,一個名叫安迪·魯賓的美國人,帶領他的團隊打造了Android手機操作系統,安迪·魯賓本人也被譽為「Android之父」。

2005年這個團隊,被全球最大的搜索引擎谷歌公司收購,Android之父安迪·魯賓成為Google公司工程部副總裁,繼續負責Android項目的開發。

2007年11月5日,谷歌公司向外界展示歷經多年研發後的Android 阿童木,即Android的測試版本,並發布了Android 阿童木的源代碼。

2008年9月,谷歌正式發布Android 1.0

2009年4月30日,谷歌正式推出了Android 1.5手機,該安卓版本被命名為Cupcake,從這里開始,安卓才算真正開始走進大眾的視野。該版本開始支持錄制和播放視頻,並支持上傳到谷歌Youtube;支持藍牙耳機,改善配對性能;最新的採用WebKit技術的瀏覽器,支持復制/貼上和頁面中搜索;GPS性能大大提高;提供屏幕上的虛擬鍵盤;主屏幕增加音樂播放器和相框widgets;應用程序可以自動隨著手機旋轉;簡訊、Gmail、日歷,瀏覽器的用戶介面大幅改進,如Gmail可以批量刪除郵件;相機啟動速度加快,拍攝圖片可以直接上傳到Picasa;來電照片顯示。

同年9月15日、10月26日,安卓先後更新1.6版本、2.1版本,開始支持更多的屏幕解析度,並先後改善了用戶使用界面,出現動態壁紙、支持vpn、可以查看應用耗電、支持相機的閃光燈、數碼變焦等

2010年5月20日,這個象徵著愛情的節日,谷歌發布了Android 2.2 Froyo,開始支持3g網路共享、Flash、App2sd功能、軟體商店、應用API介面的開發。

同年12月7日Android 2.3 Gingerbread發布,增加回收站功能、支持VP8和WebM視頻格式、支持前置攝像頭、SIP/VOIP和NFC,一鍵文字選擇和復制/粘貼、改進的電源管理系統;新的應用管理方式等。

2011年2月3日 Android 3.0 Honeycomb發布,針對平板做出優化、增強網頁瀏覽功能

同年5月11日 Android 3.1發布,全面支持Google Maps ,將Android手機系統跟平板系統再次合並、支持USB輸入設備、支持Google TV.可以支持XBOX 360無線手柄

同年7月13 Android 3.2發布,本次更新開始支持SD卡,支持7英寸平板和高通處理器以及桌面小部件自由縮放功能

同年10月19日 Android 4.0 Ice Cream Sandwich發布,此次更新開始支持截圖功能、圖片編輯功能,可以加濾鏡、加相框、進行360度全景拍攝,新增流量管理工具等

2012年6月28日 Android 4.1 Jelly Bean發布,增強通知欄、搜索優化、桌面插件自動調整大小、加強無障礙操作、語言和輸入法擴展等

同年10月30日 Android 4.2 發布,改進鎖屏功能、可用兩根手指進行旋轉和縮放顯示、專為盲人用戶設計的語音輸出和手勢模式導航功能等

2013年7月25日 Android 4.3發布

同年11月01日 Android 4.4 KitKat發布,此次更新是谷歌為了整合自家服務,力求防止安卓系統繼續碎片化、分散化進行的一次更新。

2014年6月26日 Android 5.0 Lollipop發布,這次更新並未有太多的變化,主要更新了桌面功能

同年Android 5.1發布,支持多張SIM卡

2015年9月30日 Android 6.0 Marshmallow發布,在對軟體體驗與運行性能上進行了大幅度的優化。延長了手機的續航能力

2016年8月22日 Android 7.0 Nougat 發布,提供新功能以提升性能、生產效率和安全性。進一步優化續航能力

同年Android 7.1發布,本次更新為用戶和開發人員引入了各種新功能

2017年8月22日Android 8.0 Oreo發布,本次更新更多的還是支持開發人員進行更新

同年Android 8.1 發布,優化了內存、定位服務等

2018年5月9日Android 9.0 Pie 發布,利用新的人工智慧技術,讓手機可以為用戶提供更多幫助。並且會根據用戶習慣進行自我調節

2019年Android 10 發布,提供黑夜模式,優化生物識別技術、優化應用、支持可折疊設備和 5G 網路

而隨後的Android 11 預計將在今年11月3號發布

安卓手機歷經13年,從最初的只能支持基本的通信和拍照功能,跟隨著時代 科技 的變化,增添各種新的 科技 ,讓手機成為了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件電子產品,時至今日我們手上的手機以及能夠支持面部指紋支付解鎖、更加強大的拍照功能,到可以在手機上遊玩各種 游戲 和進行各種 娛樂 ,可以在手機上觀看視頻等

這些變化從方方面面,改變了我們的生活,讓我們在這十幾年的時間進入到一個全新的智能時代,也許你感受不到什麼變化,也許你覺得自己的生活沒有什麼改變,那不妨與十幾年前時代做個對比!

最後小K 在這里 求關注!求關注!求關注!

㈤ 美國除了蘋果公司的iPhone外,還有哪些手機品牌

數碼輕松站來回答你的問題,我們所熟知的美國手機,除了iPhone手機以外,還有其它品牌的手機產品。

摩托羅拉手機就不說了,太經典了,現在已被聯想收購了。

那個除了iPhone之外,在之前可能還有一個我們對於它非常熟悉的手機品牌,摩托羅拉。不過摩托羅拉被聯想收購之後,現在的摩托羅拉它屬於聯想的產品。

其實除了iPhone之外,還有很多其他的品牌,不過我們可能比較熟悉的,還是BLU。這個品牌類似於小米,主打的是性價比,而且它所打造的手機基本上都是相對比較中低端的機型,不過在價格方面對於國內用戶來說還是稍顯偏貴,在美國手機用戶看來它的性價比還是相對較高 你會發現這款手機很多方面類似於我們相對比較中低端手機的設計風格,而且整體和現在高端的旗艦手機相比,它確實有一些落後。不過這就是美國的小米品牌,主打的是性價比。

另一個品牌就是Google,沒有錯,谷歌也發布過手機,比如Pixel 4,這款手機使用的是驍龍855處理器,2800mAh的電池,雙12200萬+1600萬的後置鏡頭,價格一般,除了原生系統,確實沒有發現它的優勢。

這樣看來,除了iphone手機能夠一枝獨秀之外,谷歌或者是blu這些品牌的表現,並沒有讓我們感覺到驚艷的情況。

現在我們的生活可以說真正離不開智能手機了,早前還有人說要放下手機,讓自己的內心靜下來。但是隨著生活和工作節奏的加快,手機已經不再是通訊工具和 游戲 機了,相反變成了我們生活的一部分。當下手機按照使用系統的不同主要分為安卓和IOS兩種,當然在早前時候還有Windows等系統,但是發展到今天基本就是安卓和IOS平分天下了。而且我們使用智能手機這么多年了,原先還能看到很多國外品牌的手機,現在在安卓手機領域真的已經不常見國外品牌了,基本上成了清一色的國產手機,真是可喜可賀啊。

回顧手機發展的 歷史 ,雖然我們現在身邊很多朋友使用的手機品牌大都相同,但是在早中期時,光是國產手機品牌就超過二百家以上,當然現在我們隨口能說出的可能就一二十款,但是在今天我們國產手機品牌仍然有七八十種。但是說起國外手機品牌的話,可能很多人連10個都說不出吧。特別是對於美國這個 科技 相當發達的國家在大家心裡也就只有蘋果手機了吧。其實在安卓手機市場還沒有今天這么白熱化的時候,美國本土手機品牌還是很多的,比如像惠普旗下的palm、戴爾、摩托羅拉、微軟等(美國人喜愛的黑莓是加拿大品牌),但是現在我們能看到的美國手機品牌卻很少,基本上大家說起手機品牌除了棒子的兩個其餘的基本都在大陸。當然美國現在還是好幾家本土手機品牌的,比如蘋果、谷歌這兩個國人還有所耳聞的品牌外,其次還有隻在南美銷售美國本土品牌BLU、做低端山寨機的YEZZ、雷蛇收購而來的NEXTBIT(去年雷蛇發布的手機就是這家公司的技術)。其他能夠見到的主要就是美國兩家電信運營商的定製手機了。 其實我們看看每個季度美國人民都購買哪些品牌的手機就可以看出端倪,比如在美國手機銷量排行榜前十名基本被蘋果和三星獨占,唯獨MOTO E4這款低端機進了前十。其他的基本都是國外品牌,比如華為、中興、LG、MOTO、TCL和旗下的阿爾卡特等品牌,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比如今年Q3季度美國手機銷量排行中主要被蘋果、三星、LG三家分了,連昔日的MOTO市場份額也越來越低。 其實美國現在手機品牌越來越少主要是輕資產模式下的結果,因為美國人力成本很高,所以單純的靠價格戰和亞洲手機品牌比拼的話完全不是對手,所以美國雖然手機品牌比較少,但是每年在手機業務上的盈利卻是最高的,且不說蘋果了,光是安卓手機領域中,安卓操作系統是谷歌的、主流手機晶元基本都被高通、博通、美光、英飛凌等美國品牌占據,所以看起來美國手機品牌很少,但是每年的手機業務利潤卻是全球最高的。

雖然目前蘋果公司的iPhone已經成為美國市場最主流的智能手機,但它卻並不是美國最早的手機品牌。

1.摩托羅拉

在蘋果公司創立之前,摩托羅拉曾經是美國市場最著名的手機品牌,不過由於此後進入智能手機的時代,摩托羅拉並沒有更好的開拓市場,也沒有研發出有競爭力的產品,因此最終被Google收購,此後由被中國的聯想品牌收購。

此前摩托羅拉被聯想定位的發展市場主要集中在海外,但目前ZUK品牌負責人常程接管聯想手機業務之後,將摩托羅拉定位為全球化發展的高端手機品牌,從而實現高品牌溢價。

2.Google

作為美國的巨頭互聯網品牌,旗下的Android系統如今已經成為全球主流的手機系統,而Google也順勢推出了自家的硬體產品,包括智能手機和筆記本電腦等產品。

3.微軟

此前微軟收購諾基亞之後,推出了幾款搭載Windows Mobile操作系統的智能手機,原本以為Windows Mobile將會成為繼iOS、Android之後的第三大手機系統,但最終微軟選擇了放棄,而諾基亞也被微軟拋棄,授權了一家芬蘭的初創公司——HDM生產Android智能手機,並使用諾基亞的商標。

除了以上幾款巨頭的手機產品之外,從去年開始備受關注,到今年開始默默無聞的還有一家初創品牌,那就是由從Google離職的Android之父——Andy Rubin打造的Essential Phone,不過這款手機的發售並不太順利,未來還能不能由第二代產品,目前也並不確定。

要說起美國的手機品牌,目前來看,最有名氣的還是蘋果。

但要說其他牌子的手機,也有好幾個。但是他們的境遇就不是那麼好。要麼倒閉,要麼被收購。

咱們就說說比較知名的美國本土品牌

第一個,咱們先說說,google公司

安卓操作系統就是由谷歌公司開發的,所以谷歌公司自己研發了nexus系列手機。並且搭載最原生的安卓手機系統,由第三方廠家代工生產。不過這款手機在國內,使用的不多。

第二個,咱們再說一說摩托羅拉

在非智能手機時代摩托羅拉可以說的是手機的一個霸主,在前幾年的智能手機市場中摩托羅拉的銷量還是不錯的,不過後來,摩托羅拉不再專注從事硬體的生產。於是就把摩托羅拉的移動業務賣給了谷歌。後來谷歌又把摩托羅拉智能手機業務賣給了聯想。當然手機市場的霸主,命運可謂一波三折。

第三個,咱們再說一說微軟

智能手機興起以後,人們對電腦的使用率是越來越低。微軟為了鞏固自己在操作系統方面的霸主地位。於是就推出了自己的WINDOWS phone手機操作系統。但是用量不盡人意,即便是後來收購了諾基亞品牌,也沒能把自己的銷量提上去。而到了現在微軟操作系統的手機基本上算是退出市場了。

國產手機曾經有一個口訣:中、華、酷、聯小米、魅族、OPPO、Vivo……那麼對於美國手機品牌廠商,除了蘋果iPhone手機,就沒有其它手機品牌廠商了嗎?

對於美國本土手機品牌,成功卓越第一名,想必蘋果當之無愧,接近萬億市值。不過,在美國依舊有幾個品牌被用戶熟知:

谷歌nexus:2005年穀歌收購了Android公司,一直致力於開發手機操作系統,不過2008年就推出了旗下G1手機,如今炒得最火手機莫非Pixel2,倘若能夠如期上市,配備高通驍龍845處理器,8G運行內存,採用類似iPhone 4一樣雙曲面玻璃,3400萬像素哈蘇鏡頭,支持4倍光學變焦,配備上虹膜識別模塊技術……不過以上均為猜測。

摩托羅拉:公司創立於1928年,世界財富百強企業之一,全球晶元製造,電子通訊領導者,曾經一度為美國驕傲企業,摩托羅拉和諾基亞一度成為了2010年之前手機界王者。不過,由於各方面原因,走了下坡路,沒有了市場份額,也沒有了一定力度企業產品宣傳研發,慢慢地淡出了人們視線。

微軟:手機界後起之秀,微軟已經將重心轉移到 Windows 10 Mobile,最近傳聞又有兩家銀行放棄了對 Windows Phone 平台提供資金方面支持。在終結了 WP 客戶端之後,巴西銀行和土耳其外國銀行將把精力放在更有前途的 Android 和 iOS 平台。 微軟也在告訴我們:我們嘗試過,雖然失敗了,但我們依舊努力前行。

在美國手機品牌中,蘋果市場佔有率最高,最被人知曉,然後就是是谷歌、摩托羅拉,微軟做手機起步晚,而且反饋較差,幾乎身邊沒有人在用。

挺多的但是一個蘋果就夠了。蘋果就夠PK全球了吧。兵不在多,在於精!

目前全球主流手機主要有蘋果,三星,華為,OV,小米,另外還有一些小眾品牌,比如一加、LG、谷歌手機,摩托羅拉、日本等品牌的。

在美國來說,由於對國產品牌的打壓,目前國產品牌手機幾乎進不去北美市場,之前中興曾有過一段輝煌業績,但後來也逐步退出。

因此,在美國來說,除了蘋果,幾乎就都是三星手機,其他還有一些小眾品牌,但沒有多少份額。

谷歌,摩托 …

有谷歌的手機,黑莓。微軟有做過手機。

㈥ android-29是安卓系統嗎什麼手機的型號

是安卓一系統的。
手機分為智能手機 和非智能手機,一般智能手機的性能比非智能手機要好,但是非智能手機比智能手機性能穩定,大多數非智能手機和智能手機使用英國ARM公司架構的CPU。智能手機的主頻較高,運行速度快,處理程序任務更快速,日常更加的方便(例如:諾基亞n81主頻有369兆赫茲);而非智能手機的主頻則比較低,運行速度也比較慢(例如:諾基亞5000主頻就是50兆赫茲)。
智能手機,是指像個人計算機一樣,具有獨立的操作系統,大多數是大屏機,而且是電容式觸摸屏,也有部分是電阻式觸摸屏,功能強大實用性高。可以由用戶自行安裝包括游戲等第三方服務商提供的程序,通過此類程序來不斷對手機的功能進行擴充,並可以通過移動通訊網路來實現無線網路接入的這樣一類手機的總稱」。從廣義上說,智能手機除了具備手機的通話功能外,還具備了PDA的大部分功能,特別是個人信息管理以及基於無線數據通信的瀏覽器和電子郵件功能。智能手機為用戶提供了足夠的屏幕尺寸和帶寬,既方便隨身攜帶,又為軟體運行和內容服務提供了廣闊的舞台。很多增值業務可以就此展開,如:股票、新聞、天氣、交通、商品、應用程序下載、音樂圖片,游戲下載等等
手機類型顧名思義就是指手機的外在類型,比較常用的分類是把手機分為直板式、折疊式(單屏、雙屏)、滑蓋式、旋轉式、側滑式等幾類。
要翻開蓋才可見到主顯示器或按鍵,且只有一個屏幕,則這種手機被稱為單屏翻蓋手機。市場上還推出了雙屏翻蓋手機,即在翻蓋上有另一個副顯示屏,這個屏幕通常不大,一般能顯示時間、信號、電池、來電號碼等功能。屏幕比較小,一般在2.2英寸或1.8英寸,處理器較慢。

㈦ 安卓是誰發明的

最初創始人是安迪. 魯賓。

後來2005年由谷歌收購,2007年htc發布了第一款安卓手機htc g1 dream。

因為安卓開源,免費,所以迅速走紅,成為當今最熱門的手機系統。

Android的Logo是由Ascender公司設計的,誕生於2010年,其設計靈感源於男女廁所門上的圖形符號,於是布洛克繪制了一個簡單的機器人。

(7)android之父手機擴展閱讀

一、系統架構

Android的系統架構和其操作系統一樣,採用了分層的架構。從架構圖看,Android分為四個層,從高層到低層分別是應用程序層、應用程序框架層、系統運行庫層和Linux內核層。

二、應用程序

Android會同一系列核心應用程序包一起發布,該應用程序包包括客戶端,SMS短消息程序,日歷,地圖,瀏覽器,聯系人管理程序等。所有的應用程序都是使用JAVA語言編寫的。

㈧ 安卓之父是誰 安卓系統介紹

  1. 安卓之父是魯賓。安卓操作系統最初是由Andy Rubin開發的,最初主要支持手機。2005年,谷歌收購並注資,吸引多家廠商組成開的手機聯盟進行發展和完善,並逐步向平板電腦等領域延伸

  2. Android是基於Linux內核(不包括GNU組件)的免費開源操作系統。主要應用於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設備,由谷歌和開放移動聯盟主導開發。Android操作系統最初由Andy Rubin開發,主要支持手機。2005年8月被谷歌收購並投資。2007年11月,谷歌與84家硬體廠商、軟體開發商和電信運營商組成開放手機聯盟,共同開發和完善Android系統。然後谷歌在Apache開源許可下發布了Android源代碼。第一款Android智能手機於2008年10月發布。Android已經逐漸擴展到平板電腦等領域,如電視、數碼相機、游戲機、智能手錶等。2011年第一季度,Android系統的全球市場份額首次超過塞班系統,位居世界第一。2013年第四季度,Android平台手機的全球市場份額已達78.1%。2013年9月24日,谷歌開發的操作系統Android在年慶祝了它的五歲生日,全球使用該系統的設備數量已經達到10億。

  3. Android系統由谷歌和開放移動聯盟主導和開發。Android是基於Linux內核(但不包括GNU組件)的免費開源操作系統。Android系統具有開放、硬體豐富、開發方便等優點。

熱點內容
內置存儲卡可以拆嗎 發布:2025-05-18 04:16:35 瀏覽:330
編譯原理課時設置 發布:2025-05-18 04:13:28 瀏覽:370
linux中進入ip地址伺服器 發布:2025-05-18 04:11:21 瀏覽:606
java用什麼軟體寫 發布:2025-05-18 03:56:19 瀏覽:27
linux配置vim編譯c 發布:2025-05-18 03:55:07 瀏覽:100
砸百鬼腳本 發布:2025-05-18 03:53:34 瀏覽:935
安卓手機如何拍視頻和蘋果一樣 發布:2025-05-18 03:40:47 瀏覽:728
為什麼安卓手機連不上蘋果7熱點 發布:2025-05-18 03:40:13 瀏覽:798
網卡訪問 發布:2025-05-18 03:35:04 瀏覽:505
接收和發送伺服器地址 發布:2025-05-18 03:33:48 瀏覽: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