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手機120hz怎麼體驗
① 難怪蘋果手機60Hz刷新率比安卓手機的120Hz還流暢,這幾點很重要
近年來安卓手機廠商開始追求 高刷新率的屏幕 ,從60Hz到90Hz再到120Hz,甚至144Hz,但無論是iPhone11還是iPhone12仍然保持著60Hz屏幕刷新率,視覺觀感一點都不差!這是為什麼呢? 真的像安卓廠商說的那樣屏幕刷新率越高越好?
簡單來說就是屏幕上每1秒鍾刷新圖像的次數,例如:120Hz就是指屏幕上1秒鍾可以刷新120張圖像,而 屏幕刷新率也會直接影響到畫面卡不卡頓 。
高刷新率能給我們帶來不一樣的視覺體驗,特別是在滑動、切換頁面時,從60Hz更換至120Hz,屏幕最顯著的效果就是 所展現的幀數和信息越多,畫面也就更流暢 。
而屏幕刷新率越低,圖像顯示閃爍和抖動的就越厲害,眼睛疲勞感就會越強,有時還會引起眼睛酸痛、頭暈等。
從理論上來說,手機刷新率是越高越好,但在實際應用中, 屏幕刷新率也是受多重因素的影響。
製造成本高、表現更豐富的AMOLED屏,肯定會比LCD屏幕更好, 一般OLED屏會配置高刷新率, 而LCD屏就算配置高刷新率,也可能會因為屏幕本身問題,而比不上刷新率低一點的AMOLED屏。
120Hz相比60Hz的高刷新率,需要更高的功率才能驅動,才能夠更加的流暢,但也意味 屏幕更耗電,對手機續航會造成更大的壓力。
而且配備了高刷新率屏幕的手機,電池也基本都達到了4000mAh以上,不過廠商也都會在顯示設置中增加可手動切換刷新率數值的選項,將更流暢的畫面和更省電選擇權留給用戶。
高刷新的流暢度還取決於廠商的校準、軟體和硬體級別的優化、SoC性能、屏幕采樣率等。如果屏幕采樣率跟不上,進行觸控操作時就會有明顯的延遲,體驗大打折扣,也就是說必須有足夠的性能支撐才能達到最好的高刷新率屏幕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想體驗到高刷新率的流暢,除了屏幕達到要求之外,手機處理器和軟體也需要達到標准,才能更好地適配。
PC顯示器可通過超頻提升屏幕刷新率, 手機同有機會通過刷機來對屏幕進行超頻。
比如,小米9和Redmi K20/K20 Pro在開機進入TWRP模式,刷入修改的image文件,可以分別將屏幕刷新率超頻到最高83Hz和75Hz。
只是,這種方式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不建議普通用戶嘗試。如果你真的非常在意屏幕刷新率,建議直接購買標配90Hz或更高刷新率的手機。
這是因為iPhone擁有規格較高的屏幕,去年發布的iPhone12,全系機型標配OLED三星定製屏幕,無論是色彩顯示效果還是畫面觀感,都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
其次iPhone有iOS系統和蘋果A系處理器的加持,流暢度極佳。iOS系統採用了非線性動畫的設計,它的系統動效本來就很流暢。
對於手機卡頓這個問題,很多人都表示無法忍受,而高刷新率又直接影響到手機的流暢程度,所以高刷新率絕對是大勢所趨。
你對高刷新率是怎麼看的呢?歡迎評論區留言互動。
② 蘋果120Hz和安卓的120Hz有什麼不同
題主的疑問,估計也是大多數用戶的疑問
iPhone 13 Pro&max都上了 「120Hz自適應刷新率」的屏幕 ,可能大多數的安卓用戶會調侃「120Hz屏刷新率,不都是各種旗艦玩剩的東西嗎?有什麼值得驚訝的?是非常高深的技術嗎?還是說什麼新鮮玩意?哪怕再厲害的技術,不是很多國產手機都有了嗎?
①最高120Hz屏幕刷新率是一個什麼概念?②安卓的120Hz高刷新很普遍嗎?為啥沒有人針對這個點來炒?③這個屏幕有什麼特點嗎?④和安卓的120Hz有什麼不同嗎?
120Hz屏幕刷新率是什麼概念?
先上圖,從左往右,60Hz~165Hz
說實話,通過這五部手機的GIF圖,我看到的東西,我不懂去如何描述。1X倍速的情況,我看到得差不了太多,右邊得回更連貫;0.5X倍速情況下,畫面流暢、畫面連貫、及色彩呈現得情況刷新率更高的明顯要更好一點。
這個是刷微博圖,不同屏刷率在微博內容刷新時候的不同呈現。從這個GIF看到的感覺可能明顯一點,120Hz率刷新率的屏幕內容顯示會更快。
Hz是赫茲,頻率的單位;屏幕刷新率:指每秒屏幕被刷新的次數,刷新率越高,所顯示畫面的穩定性越好。但是同時屏幕刷新率與屏幕的解析度也會相互制約。去評價一塊屏幕的好壞,除了考慮材質、工藝等; 只有在高解析度下的高刷新才算得上是一塊好屏幕 。
回到前面說的,簡單了解大致為每秒刷新屏幕120次概念。
搭載120Hz高刷新屏幕很普遍嗎?
是的
目前市面上將近有431款手機(不完全統計),其實120Hz在2 019年很多手機拿這個做噱頭, 以至於 2020年大部分手機都上120hz。 所以目前大部分出來的旗艦機120Hz的高屏幕刷新率基本是必配。
其中搭載120Hz關注度較高的有:華為P50系列、IQOO8系列、VIVO X70系列、OPPO FINDX3 PRO、一加9 PRO、榮耀50 、榮耀Magic 3 pro、小米11、MIX4等。我就不一一去系數,確實非常普遍,但是這個東西並不廉價。
這也是為什麼,之前有很多人評論問,」怎麼有些品牌賣著賣著就把自己當回事了,越賣越貴了「
確實就是在這樣, 畢竟屏幕刷新率越高,造價成本也越高 。
蘋果120Hz自適屏有什麼特點?
最高刷新率120Hz應該在很多的安卓旗艦機都有這樣的標注,但是很多的屏幕使用的OLED的屏幕,無論前綴多了AM、或者Super AM ;又或者後綴多了(E3、E4、柔性)等,總歸還是普通的OLED屏幕;而蘋果搭載的 LTPO技術的OLED屏幕
我也不是非常了解,所以科普了一下
LTPO:Low Temperature Polycrystalline Oxide,即低溫多晶氧化物。可以說是OLED主流LTPS與IGZO方案方案的結合體。
LTPO又成為未來技術,是目前最優秀的顯示屏之一,三星的大部分大杯旗艦都搭載這樣的屏幕技術。
而LTPO的屏幕刷新率是在 低頻能夠達到10Hz ;而大多數其他的屏幕 只能夠在20Hz到30Hz之間 。
自適應 :是一中演算法技術,自適應就是在處理和分析過程中,根據處理數據的數據特徵自動調整處理方法、處理順序、處理參數、邊界條件或約束條件,使其與處理數據、統計分布特徵、結構特徵相適應,以取得最佳的處理效果的過程。
特點:
和安卓旗艦120Hz有什麼不同?
蘋果120Hz自適應,大概是可以根據不同的使用情況,自動調節Hz。
而安卓也又能調節的,但是相對固定的頻率調節。
簡單理解就是蘋果的是10Hz~120Hz區間,自由調節,會更靈活流暢;而安卓的120Hz的智能調整,可能是例如10Hz到20Hz,然後30Hz到40Hz,像檔位一樣,調節到幾檔就幾檔,相對固定。
A15搭配120Hz自適應的蘋果
iPhone 13 搭載 A15 處理器,150 億晶體管,6 核 CPU,有哪些值得關注的信息?
150億的晶體管、6核CPU+5核GPU+16核神經網路下的蘋果,確實在拍照、攝影、屏幕顯示、 游戲 畫面等等都非常出色。這是一個整機的概念。
而很多時候,我們看到很多手機品牌在做宣傳,可能會做單個技術噱頭的宣傳。但是多年的用機感受,蘋果確實綜合使用下來整體感受非常不錯的。也有蘋果的我個人覺得劣勢點,雖然大家都說蘋果就是故意擠牙膏,每年擠出來一點。
這些我自己使用蘋果手機遇到的問題,電池容量太小,使用時間久了,掉電很快,充電效率很低,而且打 游戲 或者長時間觀影會發熱,偶爾會屏幕死機的現象。不過整體來說,蘋果還是日常使用不會卡的,而且是使用3-4年都不怎麼會卡的機。
廢話分割
其實蘋果每年出來都會引起轟動,我記得前不久知乎有個話題帶有調查會不會買蘋果13,投票結果帶概是20多%說會買,70%多說不買。但是完全不影響京東預購售罄, 不得不說蘋果還是很強的 。
不過大家聚焦到蘋果,也可以看看8-9月期間發布的旗艦機,我覺得也是非常值得嘗試的。因為從硬體參數和性能來看都非常出色。而且我覺得如果想有 一部高 游戲 性能的手機, 蘋果不是首選。我建議可以考慮IQOO8 PRO或者 VIVO X70 PRO+。因為我在日常使用過程中,還是非常擔心到處找電,也非常煩手機發熱的問題。所以條件允許,其實多配個 游戲 機也是不錯的選擇。
我是
@裴不了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