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機遠離對安卓開發有什麼用
① 安卓系統為什麼一定要藉助虛擬機來達到不同cpu的通用目的
藉助虛擬機,最大的好處是簡化了開發,比如安卓運行在x86之上和arm之上,只要安卓大版本一樣,那麼app的開發就是完全一樣的(除了個別用到具體硬體特性的功能),這對於開發人員非常有利,因為不需要考慮不同硬體帶來的差異,高通和華為海思這種同為arm的就更不在話下;
適配不同的硬體,主要問題是驅動程序的問題,這是在虛擬機這一層之下的,不至於說系統全部重寫,但你可以了解一下編寫驅動的難度,能寫驅動的人水平跟在虛擬機寫app的人的水平完全不在一個等級;
你的問法有問題,應該說是適配不同硬體,cpu只是其中一種硬體,其他的零部件都要去適配,就是2裡面說的寫驅動,安卓=linux內核+java虛擬機,不藉助虛擬機也可以做到適配不同硬體,但是,第一,這就不是安卓了,第二,無法做到app快速簡潔開發了,而且,安卓的體積會很恐怖,因為需要集成常見硬體的驅動,這個就好比是現在的windows,也是因為驅動不同,所以不同廠商,甚至同廠商不同型號手機的rom是無法通用的。
② 安卓虛擬機干什麼
安卓虛擬機是一種工具,專為開發者設計,用於模擬安卓設備環境。它的主要功能是為應用程序的開發提供一個測試平台。通過它,程序員可以編寫安卓應用,並在虛擬的安卓設備環境中預覽和調試程序,確保應用在實際手機上的運行效果。在開發過程中,虛擬機就像一個虛擬的安卓手機,無需真機,即可實時查看和調整應用的功能和界面。因此,對於開發者來說,安卓虛擬機是必不可少的輔助工具,幫助他們優化和發布高質量的安卓應用。
簡單來說,安卓虛擬機就像是為開發者打造的一個虛擬實驗室,讓他們在其中構建、測試並優化安卓應用,而無需頻繁地使用實物手機進行實驗。這樣既節省了成本,又提高了開發效率。
③ 安卓虛擬機干什麼用的
安卓虛擬機用於模擬安卓操作系統環境。
安卓虛擬機的主要功能如下:
1. 模擬運行安卓應用:安卓虛擬機可以在計算機上模擬安卓系統的運行環境,使得開發者可以在計算機上測試安卓應用,這對於應用開發過程中的調試和測試非常有用。同時,用戶也可以在虛擬機上體驗不同的安卓應用和游戲。
2. 開發測試:開發者可以使用安卓虛擬機來模擬不同的設備和系統版本,從而在不同的環境下測試應用的表現。這對於確保應用在各種安卓設備上的兼容性和穩定性至關重要。
3. 安全隔離:安卓虛擬機可以提供安全隔離的環境,這意味著用戶可以在虛擬機中運行未知來源的應用而不會擔心它們可能對主機系統造成損害。此外,它還可以用於測試含有惡意代碼的應用,從而檢測其潛在風險。
4. 多任務處理:通過安卓虛擬機,用戶可以同時運行多個安卓系統或應用,實現多任務處理。這對於需要同時使用多個應用或測試不同版本應用的場景非常便利。
綜上所述,安卓虛擬機在計算機上模擬了一個完整的安卓系統環境,用於應用開發、測試、運行以及多任務處理等多種場景。由於其強大的功能,安卓虛擬機在移動應用開發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對於開發者來說,它是一個不可或缺的工具;對於普通用戶來說,它提供了一種便捷的方式來體驗和應用各種安卓應用和游戲。
④ 為什麼Android不可以繞開虛擬機直接運行
安卓是谷歌將它從開源linux上改造而來,依舊保持開源特性。為了應用開發者更多地開發安卓程序,自然也就保留了linux上的虛擬機機制。同時,安卓的目標是手機等移動終端,這些設備的處理器五花百門,而且開源安卓也會被各種深入定製,這同樣導致了安卓依然沿用了虛擬機機制來保持高兼容性。當然,這些華為研發了方舟編譯器,讓系統直接運行機器碼,以此來消除虛擬機帶來的弊端。
安卓系統最早並不是谷歌研發出來的,而是一家名叫Android的初創公司研發的。這家公司成立22個月後,就把原始Android雛形系統以4千萬美元的價格賣給了谷歌。 這個雛形原本就基於linux系統研發而來,自然裡面也還是沿用了linux的虛擬機機制。
谷歌拿到系統後,自己繼續研發Android系統,在2007年還集合了84家當時一流的硬體廠商組成研發聯盟。整個研發依然還是基於linux開源系統,但它解決了商業化的一個大難題。那就是,linux是開源系統,是有GPL開源協議的。很多硬體廠家為了適配該系統,必須將在上面研發的驅動程序公開,一旦公開驅動程序代碼就相當於公開了自己的硬體設計。而谷歌研發的Android系統解決了這個問題,它將驅動程序放置到了userspace裡面,並讓它可以通過l內核訪問硬體。同時,公開介面就可以讓硬體廠商編寫驅動程序。硬體廠商只需要提供驅動程序即可,不需要公開源代碼了。
這么多硬體廠商一起研發,自然就會 面臨一個問題就是每個廠商的硬體都不同。這對Android生態發展來說是個必須解決的兼容性問題。最好的辦法依然是沿用linux的虛擬機機制 ,這樣Android的軟體作者就無需針對不同硬體重新開發軟體。只需要一次開發就可以在安卓系統上的虛擬機中運行。
安卓的虛擬機機制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兼容性的問題,但是這種邊解釋邊執行的方式,也降低了軟體的運行效率。這些年,華為在這方面的研發上花了大功夫,成功研製出了「方舟」編譯器。該編譯器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而誕生的。如果軟體作者採用方舟編譯器重新編譯自己的程序。它的軟體就可以以機器碼的形式在安卓系統上高效運行,並且方舟編譯器還會對程序進行優化。按照華為方面的數據顯示, 使用華為方舟編譯器編譯後的程序,操作流暢度提升24%,系統響應速度提升44%,第三方應用操作流暢度提升60%!
Android沒有繞開虛擬機直接運行,是因為從它研發之初為了保持高兼容性,不得不沿用了虛擬機的機制。但在這些年,華為研發了「方舟」編譯器,就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通過方舟編譯器編譯後的程序可以直接以機器碼的形式在安卓系統上運行,效率大大提高。
為了多點兒面試題[機智]
當初設計android的時候,設計人員只是軟體工程師,無法針對某個CPU(目前有的CPU框架intel,arm,mips,rsicv等)去開發。最好的是,我針對所有CPU都支持。
跨平台,是指java語言編寫的程序,一次編譯後,可以在多個系統平台上運行。
因為機器針對不同機器語言,有不同執行邏輯。
就好比二進制000100,在arm裡面是調用加法器,而riscv是調用乘法器一樣。所以,需要給這些不同平台請個翻譯。而虛擬機就是起到翻譯作用。
這樣雖然增加了消耗(例如執行同樣代碼,時間消耗上,c明顯由於java),但是可以某種意義上,把軟體,物理硬體分開了。軟體重點設計自己app,而硬體不斷增加CPU性能。
因為上層應用是 建立在 java 庫的基礎上,運行 java 庫 需要 java 虛擬機,調試模式,可以登錄到系統里,直接運行linux 命令,也可以下載運行 c程序。
啥叫Android不可以繞開虛擬機直接運行?Android本質上是Linux的變種,它本身就是應用APP的虛擬機容器,Android源碼針對硬體平台編譯之後,就是直接在CPU上運行的機器碼了,它的運行並不依賴於其他的虛擬機。
APP是JAVA打包的,倒是需要在Android的JVM里運行,畢竟要考慮跨平台嘛。
ActivityThread.java就是一個應用程序,有main方法,是一個進程,就是靠虛擬機,沒有這個就沒有app。咋繞開,繞開就得不用這個,得從內部更換成別的,都更換了那就不是簡單的事情了
因為java代碼必須編譯成機器語言才行,這時候就要接助虛擬機
在問為什麼前,先問下是什麼?Android是可以不依賴虛擬機運行的,只需要改一下重新編譯就好了。
系統就是這么設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