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安卓120hz不如蘋果60hz屏幕
1. 蘋果60hz為啥比120hz強
手機屏幕刷新率只有60hz時,如果看到120hz,那是假的,60hz和120hz的區別其實只是30hz和60hz的區別。
很多視頻為了表現刷新率觀感區別會處理視頻文件,展示的60hz 屏幕觀感使用的視頻其實是30fps。
展示120hz屏幕觀感其實使用的是60fps的視頻。一般手機屏幕都是60hz的。
評測中的刷新率對比只是方便觀眾理解,與任何軟體硬體都沒有關系。
靈敏速度:
1、屏幕反應速度不同。
120hz采樣率的手機屏幕反應速度更快,采樣率越高 ,屏幕反應速度越快;
2、采樣間隔時間長短不同。
單位時間內, 120hz采樣率的手機采樣間隔時間更短,得到的樣本數據更多。
我們用手指左右滑動屏幕切換桌面時、當我們用手指在微博中上下滑動查看消息時、當我們在相冊中滾動照片的預覽圖時,這種高刷新率的電競屏都能起到提升畫面流暢度的效果。
2. 蘋果60hz和安卓120hz差別大嗎
60hz跟120hz操作上滾動動畫會有區別,相當於在同一段動畫上插入更多幀圖像顯得更加流暢,你可以理解為特效上的區別,比如上劃翻看文字,120hz滾動畫面更清晰,60hz比較模糊,120hz慣性滑動動作持續時間也更持久。這個過程通過60幀攝像機錄下來,錄像機只是記錄下來這個特效,雖然幀數是60,但是120的特效畫面表現是和60hz有區別的,所以你看到的是特效區別,而不是真正的流暢度的區別。
3. 刷新率是不是夠用就好同樣60Hz,為什麼蘋果手機遠比安卓更流暢
大概是從2020年開始,越來越多安卓機開始配備高刷新率屏幕,刷新率也從默認的60Hz,逐漸提升到90Hz以上,甚至連很多千元機的刷新率也達到了120Hz。
反觀蘋果陣營,iPhone一直沒有太大動靜,無論是iPhone 12還是iPhone 13,仍然選用了60Hz刷新率,但視覺體驗卻一點也不差!這是為何?莫非安卓機採用的高刷新率只是一個噱頭?
一直以來,很多人心中都有一個疑問:「屏幕刷新率真的很重要嗎?」答案是肯定的。假如該參數越高,意味著屏幕顯示的圖像(畫面)穩定性就越高。但由於刷新率與解析度兩者相互制約,因此只有在高解析度下達到高刷新率才能稱其為視覺體驗出色。
如果將一塊60Hz的普刷屏以及120Hz的高刷屏擺在一起,同時滑動頁面,你會發現後者更加絲滑,殘影幾乎消失。
如果把120hz高刷屏和144Hz電競屏擺在一起,同時觀看一個視頻或者瀏覽網頁,它們之間的差距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因為肉眼的視覺識別范圍有限,所以手機屏幕從60Hz到120Hz是一次質的飛躍,但從120Hz屏幕升級至144Hz電競屏,感知差別並不大。
iPhone 13 Pro系列的高刷新率在今年終於千呼萬喚始出來,外觀設計方面,新品採用了超瓷晶面板,支持120Hz ProMotion技術。
從市場反饋能夠看出,iPhone 13 Pro系列大受好評,很多消費者都是沖著高刷新率去的。既然提高屏幕刷新率對蘋果來說是有好處的,為什麼工程師團隊不早點給產品「安排」呢?
首先,iPhone已經擁有規格較高的屏幕,就拿去年發布的iPhone 12來說,全系列標配OLED三星訂制屏幕。雖然沒有高刷新率加持,但無論是畫面觀感還是色彩還原程度,都已經達到業界頂尖水準,蘋果用不著通過提高刷新率的方式來給自己加碼。
另一方面,iPhone擁有基於底層語言優化的iOS,再配合A系列晶元,得以突破算力瓶頸。所以即便iPhone沒有高刷新率,但它的操作體驗本就很流暢。對於蘋果來說,與其花心思研究屏幕,倒不如在系統更新方面下功夫。
之所以蘋果遲遲未上高刷新率,那是因為iPhone具有很多優勢。比如強悍的性能、流暢的系統、簡單的UI交互界面等。如果過早給產品加入高刷新率,恐怕會與公司戰略相違背。
今年的蘋果做了一次大膽嘗試,120Hz的ProMotion技術讓iPhone終於有了期待已久的高刷新率。客觀來看,自從加入高刷新率後,iPhone 13 Pro系列似乎沒有短板,整機的綜合體驗再次升級。對於這次改變,不知符合你心中的預期嗎?
4. 難怪蘋果手機60Hz刷新率比安卓手機的120Hz還流暢,這幾點很重要
近年來安卓手機廠商開始追求 高刷新率的屏幕 ,從60Hz到90Hz再到120Hz,甚至144Hz,但無論是iPhone11還是iPhone12仍然保持著60Hz屏幕刷新率,視覺觀感一點都不差!這是為什麼呢? 真的像安卓廠商說的那樣屏幕刷新率越高越好?
簡單來說就是屏幕上每1秒鍾刷新圖像的次數,例如:120Hz就是指屏幕上1秒鍾可以刷新120張圖像,而 屏幕刷新率也會直接影響到畫面卡不卡頓 。
高刷新率能給我們帶來不一樣的視覺體驗,特別是在滑動、切換頁面時,從60Hz更換至120Hz,屏幕最顯著的效果就是 所展現的幀數和信息越多,畫面也就更流暢 。
而屏幕刷新率越低,圖像顯示閃爍和抖動的就越厲害,眼睛疲勞感就會越強,有時還會引起眼睛酸痛、頭暈等。
從理論上來說,手機刷新率是越高越好,但在實際應用中, 屏幕刷新率也是受多重因素的影響。
製造成本高、表現更豐富的AMOLED屏,肯定會比LCD屏幕更好, 一般OLED屏會配置高刷新率, 而LCD屏就算配置高刷新率,也可能會因為屏幕本身問題,而比不上刷新率低一點的AMOLED屏。
120Hz相比60Hz的高刷新率,需要更高的功率才能驅動,才能夠更加的流暢,但也意味 屏幕更耗電,對手機續航會造成更大的壓力。
而且配備了高刷新率屏幕的手機,電池也基本都達到了4000mAh以上,不過廠商也都會在顯示設置中增加可手動切換刷新率數值的選項,將更流暢的畫面和更省電選擇權留給用戶。
高刷新的流暢度還取決於廠商的校準、軟體和硬體級別的優化、SoC性能、屏幕采樣率等。如果屏幕采樣率跟不上,進行觸控操作時就會有明顯的延遲,體驗大打折扣,也就是說必須有足夠的性能支撐才能達到最好的高刷新率屏幕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想體驗到高刷新率的流暢,除了屏幕達到要求之外,手機處理器和軟體也需要達到標准,才能更好地適配。
PC顯示器可通過超頻提升屏幕刷新率, 手機同有機會通過刷機來對屏幕進行超頻。
比如,小米9和Redmi K20/K20 Pro在開機進入TWRP模式,刷入修改的image文件,可以分別將屏幕刷新率超頻到最高83Hz和75Hz。
只是,這種方式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不建議普通用戶嘗試。如果你真的非常在意屏幕刷新率,建議直接購買標配90Hz或更高刷新率的手機。
這是因為iPhone擁有規格較高的屏幕,去年發布的iPhone12,全系機型標配OLED三星定製屏幕,無論是色彩顯示效果還是畫面觀感,都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
其次iPhone有iOS系統和蘋果A系處理器的加持,流暢度極佳。iOS系統採用了非線性動畫的設計,它的系統動效本來就很流暢。
對於手機卡頓這個問題,很多人都表示無法忍受,而高刷新率又直接影響到手機的流暢程度,所以高刷新率絕對是大勢所趨。
你對高刷新率是怎麼看的呢?歡迎評論區留言互動。
5. 為什麼蘋果手機屏幕60hz,玩游戲卻感覺比90hz的安卓手機流暢很多
因為蘋果手機和安卓手機的系統不同。
iOS和安卓的開發機制不同,iOS的Objective-C編程語言,它最大的好處在於可以直接被機器所「理解」,運行效率高。而安卓是通過虛擬機來運行的,需要佔用大量的內存去編譯,因此效率自然就變低了。
另外iOS採用的是「智能後台」的策略,當你把APP切換到後台時,iOS系統會決定是否將APP「凍結」,從而節省電量和性能,全力保障前台APP流暢運行。
另外從系統優先順序來說,iOS也是優先響應觸摸的,而且從iPhone X開始採用了120Hz的觸控采樣率,因此綜合以上種種因素,iPhone使用起來會更加「跟手「。
(5)為什麼安卓120hz不如蘋果60hz屏幕擴展閱讀;
安卓系統內核
Android 是運行於Linux kernel之上,但並不是GNU/Linux。因為在一般GNU/Linux 里支持的功能,Android 大都沒有支持,包括Cairo、X11、Alsa、FFmpeg、GTK、Pango及Glibc等都被移除掉了。Android又以Bionic 取代Glibc、以Skia 取代Cairo、再以opencore取代FFmpeg等等。
Android 為了達到商業應用,必須移除被GNU GPL授權證所約束的部份,例如Android將驅動程序移到 Userspace,使得Linux driver 與 Linux kernel徹底分開。
Bionic/Libc/Kernel/ 並非標準的Kernel header files。Android 的 Kernel header 是利用工具由 Linux Kernel header 所產生的,這樣做是為了保留常數、數據結構與宏。
Android 的 Linux kernel控制包括安全(Security),存儲器管理(Memory Management),程序管理(Process Management),網路堆棧(Network Stack),驅動程序模型(Driver Model)等。
下載Android源碼之前,先要安裝其構建工具 Repo來初始化源碼。Repo 是 Android 用來輔助Git工作的一個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