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發展未來
㈠ Android開發的未來
開門見山的說,Android確實已經沒有了幾年前的風光,當時喊出的占據生活里的每一塊屏幕的口號,或許已經沒有多少人還記得。
從事安卓開發也有幾年的時間了,回想起最開始學習安卓的時候,老師跟我們一幫菜鳥說,學安卓的人,要有一股子「情懷」,我很喜歡這個描述。我覺得老師口中這個情懷,也應該是所有前端或者說是面向用戶的研發人員都需要的。
回歸正題。
關於安卓開發的未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各種論壇、自媒體,唱衰安卓的早已屢見不鮮,剛開始我確實還很擔心,擔心什麼時候會因為發生了什麼事失去自己的工作,准確來說,甚至我也害怕失去這個行業。
我看過很多互聯網大佬的博客,他們大多都有講過這個問題,我覺得說得也很清晰,並非是市場飽和了,而是,市場對安卓從業人員的要求更高了。這個觀點,我覺得是找到了根兒。
分析安卓開發的未來,可以先從市場對移動端的要求來說,我覺得就一個字,快。
快速開發,快速更迭。
現在的市場跟幾年前移動互聯網方興未艾的時候不一樣,那個時候真的是一個APP就可以創業。但是現在,人工智慧、大數據、大前端的趨勢下,移動端早已不再是Android和IOS的天下,小程序、公眾號、混合開發等等新技術新方式正在成為新寵,甚至還有部分企業打出「去安卓化」的口號。
那麼,相比於那些可以快速迭代優化的移動端方案,安卓真的失去了競爭力了么?我覺得不然,雖然說安卓在應用層面的發展趨於飽和,但是未來,安卓在人工智慧、與5G結合的產業,以及IOT行業,智能家居等全新的移動生態中,仍然大有可為。智慧社區、智慧物業、智慧政務、智慧景區等全新的智慧生態場景,正在逐步改變我們過去的生活方式。
手機早已不是Android的主戰場了。
除了談安卓未來的發展,我也想談談我對技術的看法。
研發工程師難以突破瓶頸的原因,未必在技術層面。經常能聽到有的人抱怨自己的工作好像是邊緣業務,總覺得自己做的工作不過是後台的一個「窗口」,好像安卓只是在做一些協助後台操作資料庫的重復性工作。
我相信應該也有人有同樣的想法吧,因為我也曾這么理解過,但是一件事改變了我的觀點。
我舉一個例子。
兩個人同時負責一個項目的研發工作,產品經理和UI出了完整的原型圖和設計圖。甲看了看,覺得沒有什麼難度,就是簡單的幾個頁面,調幾個介面的事兒,於是風風火火地開始搞。乙覺得,雖然頁面不多,功能也不算復雜,但是有幾個地方的交互產品設計得很巧妙,可能單純地實現那些交互細節都要花很長的時間。沒幾天,甲負責的模塊就做得差不多了,於是就放鬆了,等乙做完了,各自自測之後,就提交測試了。
到這里我覺得不用繼續描述,明眼人就已經知道結局。
通過這個例子我想說,研發人員要對自己的作品負責。
的確,如果說嚴格按照產品的設計去做了,哪怕是客戶用著不舒服,那也是產品經理背鍋,又或者說測試人員測完APP上線了,上線之後出了BUG,流程上也會先追究測試的責任。但是我覺得安卓研發人員需要對自己拿出手的東西有一種期許,就是用戶用著自己完成的APP的時候,會覺得,嗯,很好用。
好用。
做到「好用」這兩個字其實很難。
安卓不僅僅是安卓,學技術的本身不是為了炫技,而只是為了解決用戶的需要,急人所急,就這么簡單。對個人來說,如果可以在一個領域深耕,做到極致,努力成為這個方向的專家,那麼不存在安卓已死的論調。同時,研發工程師同樣需要產品思維,從更高的角度去思考打磨自己的作品,培養自己的「情懷」。
㈡ android開發在中國的前景怎樣
相信大家對Android的發展歷史多少都有一些了解,Android曾經是一家創立於舊金山的公司的名字,該公司於2005年8月份被Google收購,並從此踏上了飛速發展的道路。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它已經發展成了一個平台、一個生態體系。現在Android在移動領域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根據Google於2011年6月份公布的數字,現在每天激活的Android設備高達50萬台,比5月份的數據增加了10萬台!Google還透露目前已經與36家OEM廠商和215家運營商合作,共激活了超過1億台Android設備。
相比於Symbian的日落西山,以及蘋果的封閉、Windows Phone的前途未卜,Android無疑代表了當前行業發展的主流趨勢:開放平台取代了封閉平台。讓參與者均能通過自己的努力而獲益。從2008年9月公布1.0版本以來,經過近三年的跨越式發展,現在Android已經發展到了3.x版本,這是一個針對平板電腦而做了大量優化的版本,包括對更大屏幕的支持的類庫、多任務優化等。目前市場上佔主流的還是2.2版本,當然,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2.3及後續版本會得到越來越多的設備的支持。
由於Android是近幾年才開始起步的,所以有很多朋友在關注華清遠見3G Android系統開發課程時,也總是會有這樣的疑問。我一直跟帶著這種疑問的朋友說,回答這個問題,有幾個關鍵點:第一、這個市場是否足夠大(或者能發展到足夠大),這點我相信大家對於移動設備的現狀有足夠的了解,對其未來的發展不會有什麼異議;其次是你所從事的領域是否處於上升通道上?身處一個上升的通道,個人只要付出一定的努力,這個行業都會帶著你往上走,相反,如果處於一個沒落的行業,個人再努力,可能都趕不上整個行業墜落的速度。
Android這幾年的發展可謂有目共睹,就像前面所說,每天的設備激活數目就達到了50萬台;其三,是否有足夠多的大公司參與其中,或者是否成就了一些公司。行業的發展,離不開業內大公司的支持,或者,是否有公司在該領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處於這個行業的大公司,除了Google本身外,也成就了一些公司,例如Motorola移動、HTC,前者借Android咸魚翻身,後者借Android成了市值超越Nokia的公司。行業的發展如此紅火,那麼作為開發者,是否可以從中獲益呢?我們可以從「Android工程師一年經驗月薪8000元:」這則新聞來看這個行業的開發者的情況,由此可以看出,這個行業的從業人員現在有多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