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存儲配置 » 山地車選哪個配置好

山地車選哪個配置好

發布時間: 2022-09-28 03:02:24

⑴ 關於山地自行車配置的推薦。

美利達2013領航者530(27速油剎) 2012捷安特770D(中控一體大牙、前後軸承)這兩款在我看來了,5000元以內這個級別都極具殺傷力,不過稍微超LZ預算了,領航者530差不多要2600左右,捷安特770D盡管價位上合領航者差不多,但水分還是很大的,基本上2300左右可以搞定,淘Bao上也有,LZ可以關注一下這兩款,不建議LZ看2000元以下的,真的沒什麼太好的貨,咬咬牙也不差那三四百塊了,上捷安特770D吧,你絕對不會失望。

⑵ 山地車買什麼樣的比較好

購買適合自己的山地車,要從三個方面來判斷,分別是車身、功能、價格,下面來具體進行介紹:

1、車身

從車身開始,首先查看車架的尺寸,然後根據騎手的身體選擇合適的車架, 腳踩在踏板上,坐在自行車座椅上,雙腿自然下垂,腳可以靈活踩踏,並且可以自由伸展,最好有額外的空間。

2、功能

從功能開始,購買自行車時,應根據不同的道路選擇,以滿足不同的騎行目標和不同的騎行環境。 目前,公路自行車和山地自行車(越野自行車)是市場上最主要的,您可以根據需要進行選擇。

3、價格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是否購買自行車,價格越低,性能越差。 這是不可避免的特徵。 廉價的越野車不能在山區公路上越野。 由於它們的性能較差,安全性成為問題。

山地車購買注意事項

在選擇購買山地自行車時,一定要先想明白購買山地車的主要用途,如果只是用來帶步或偶而旅遊,建議選購一輛中檔15速左右的山地車,因為速比越高,出現問題的可能性就越大,而且襠位多的山地車在城市街道有很多根本用不上。

在選購山地車時,如果是整車購買,一定要注意整車裝配是否合諧,變速器各檔位轉換是否流暢,各焊介面焊點是否平滑,有沒有砂眼,零配件是否齊全。如果在商場現拆箱組裝,那就要看組裝工人技術了,組裝水平的高低對整車性能影響很大。有條件的話,應選擇技術熟練的裝配工現場組裝。

⑶ 新手如何挑選山地車 挑選山地車技巧分享

1、車架。論通用性,鋼架是個非常好的選擇,具有良好的彈性和適用性,一旦發生損壞,任何一個小縣城,或者是汽車修理店,都可以得到解決。只是現在重量適中,結實耐用的鋼架子已經非常難買到了。雖然鋁合金架一旦損壞就只能找特種焊接的地方來修理,但因為輕量,廉價,一直在運動自行車市場上大行其道,而其強度也隨著工藝的提高,達到了一定的標准,所以鋁合金架子,也是不錯的選擇。如果選擇鋁合金架子,請盡量選擇帶補強的,對於一些抽管較多,重量較輕的要慎重選擇,它們不一定會在焊接相連的地方開裂,但是很有可能在抽管的地方受到意外的撞擊後開裂。碳和鈦以及其他材料暫時不予討論。提醒你注意的是,不少架子出廠後,後尾鉤的螺絲都沒有鎖緊,一定記得擰緊,否則,後爪鉤脫落很麻煩。

2、前叉。選擇軟叉還是硬叉,一直是困擾很多人的問題。硬叉顯然效率更高,重量更輕,但是遇到顛簸路面,震的手臂發麻也是常有的事情。軟叉可以很大程度上減輕來自地面的震動,但是自然犧牲了效率,且重量較重,一旦發生故障,維修也很困難,這也是不爭的事實。所以應該根據長途沿途情況來與針對性的選擇,如果主要是在平坦公路上跑,硬叉完全可以勝任,如果路況非常差,軟叉是必須的。選擇一根質量不錯的帶鎖死的避震前叉是個好主意。如果要裝前貨架或擋泥板的話,一定要注意購買的叉子是否有對應的螺絲孔。

3、碗組。現在的碗組質量都比較好了,哪怕是最普及的VP,正常使用也很少有損壞的,但是需要提醒你注意的是:安裝好碗組後,一定記得固定好碗組蓋上的固定螺絲,鎖的太緊,轉向發皺,影響操控。太鬆了,碗組很容易被來自地面的震動導致變形損壞,架子頭管就很容易在叉子的攪動下裂開,那損失就更大了。另外,跑一定公里數後,就記得把車上所有應該鎖緊的螺絲檢查一下。

4、車把。毫無疑問,蝴蝶把是最佳選擇。缺點是偏重,但是考慮到其對舒適性的大大改善,可以隨意選擇握把姿勢,能有效的緩解長途中上半身的疲勞,這點重量上的付出是完全值得的。理論上來說,燕把比直把應該有更好的彈性,但是實際使用中,我並沒有特別強烈的感覺到這一點,這2種把用來跑長途也是可以的,加裝副把效果更好,但總的重量也自然接近蝴蝶把了。

5、把立。選擇可調角度把立。其效果不僅僅是可以調整角度,其實也有效的調整了上管等效長度,能夠更好的適應路況的變化,做有針對性的調整。只是這種把立結構稍微復雜一點,重量也要重很多,市場上可選擇的不多。實在買不到,找個尺寸合適,強度足夠的把立也行。

6、座桿。是否該選擇減震座桿?這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減震往往帶來的是騎行效率的降低,所以很多人不太喜歡,但是長途旅行舒適第一,效率其次,放棄了舒適性,往往會讓人難以忍受,而最後被迫放棄計劃。減震座桿可以有效緩解長途顛簸,值得考慮。現在幾乎所有的品牌山地車上,都把減震座桿做為標准配置,相信是有自己的道理的。

7、把套。蝴蝶把自然要選擇那種長長的把套了,那樣你就可以用任何一種你喜歡的姿勢趴在車上。其他車把也可以根據需要選擇。海綿的把套不是特別耐用,很容易破,但是吸汗,硅膠的硬一些,但是握持感很好,也比較耐用。可根據個人喜好或大家的共同推薦來購買。長途旅行,帶一對備用把套是非常有必要的,畢竟東西也很輕便。

8、貨架。長途旅行時,山地車可以通過安裝前後貨架來達到大量負重的目的。貨架一定要結實,且負重能力強。必須是在後三角上用螺絲固定的那種,通過座桿固定的那種長途旅行非常不可取,不僅不能大量負重,而且對騎行影響很大,非常容易失控,還容易導致座桿斷裂或車架變形。不少前叉還有配套的螺絲孔,可以安裝前貨架,能進一步的提高車子的負載能力。

9、

10、輪胎。或許你喜歡1.50的光頭胎帶來的高速感覺,或許你喜歡2.35甚至更寬的胎帶來的抓地力,但是長途旅行,這些都不是最好的選擇。26X1.95的內外胎是最常見,也是最通用的選擇,內胎應考慮美嘴的,法嘴的適用性太差,另外,准備兩個美嘴轉英嘴(大街上最常見的那種氣嘴)的轉接環,這樣,隨便找人借個氣筒斗可以打氣了,尤其是在你沒有氣筒或工具不能用的情況下。700C絕對不是一個是好的選擇,試問:一旦你的輪胎出了任何狀況,在大街上隨便找一個修車攤,能拿得出700C的內外胎嗎?長途旅行事事難料,在偉大的中國廣袤的土地上穿行,選擇 26寸輪胎的山地車,絕對是最穩妥的選擇。

11、牙盤。寬大的褲腳是非常容易被牙盤刮到的,甚至卷進去,所以,帶護盤的牙盤是個不錯的選擇(帶護盤的牙盤多見於一些低端入門產品,有的牙盤也可以額外安裝護盤,只是不太容易買到),但並不強求,因為你完全可以用一根束腿帶來達到同樣的效果。個人非常推薦在牙盤上多加投資,強度好的牙盤可以顯著的提高效率,而且很少變形和快速磨損,需要提醒你的是:牙盤上如果有盤釘的話,一定要記得自己再鎖緊一次,而且長途途中最好定期檢查一下,這是非常容易松動的地方,當你發現的時候,往往螺絲已經丟失,而丟失了一個,其他的也會跟風,旅途難免半途而廢。

12、腳踏。非自鎖腳踏較好,如果使用自鎖,推薦自己准備修補件,開拓者的培林腳踏就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是請一定注意,第一次上腳踏一定要上緊,否則在大腿的驅動下,松動的腳踏會損壞曲柄上的螺紋,最後螺絲孔損壞變形,腳踏和牙盤都會報廢,長途騎行也就變成戶外徒步了。

13、剎車。毫無疑問,V剎是個不錯的選擇,如果沿途道路非常泥濘,甚至可以考慮吊剎(當然,現在好的吊剎不是很好買到)。我沒有說公路的夾器,因為我前面已經說過,跑長途最好還是用山地車,不推薦碟剎是因為不好維護,我有朋友的車在長途中,受到輕微的碰撞,就導致碟片變形了,騎行非常費力,後來只好拆掉,慢行,才勉強對付回來。

14、車圈。一定要購買雙層圈,至於是刀圈還是平圈看個人喜歡,長途旅行的話可以選擇平圈,強度不一定比刀圈差太多,但彈性好一點,能非常有限的緩解一些路途的顛簸,現在基本都是鋁合金的車圈了,越貴的圈不一定越好,只是可能更輕量而已,便宜的圈不一定強度不好,只是厚重一點而已。根據我的經驗,只要圈編制的好,只要特別便宜、質量太差的圈,都可以支撐很長時間不發生較明顯的偏擺。

15、鏈條。首先鏈條要和其他零件配套,雖然9速的鏈條可以用在7-8速上,但 9-10速的鏈條往往更薄,沒有8速的來的皮實。還有一個小秘訣可以告訴你的是,萬一鏈條斷了或壞了,把損壞的那幾節拆下,在修車攤找一段國產變速車的鏈條裝上,也可以支撐一段時間,足夠有時間找到新的修補零件。越專業的東西,針對性越強,通用性就越差。

16、坐墊。人在旅途,舒適第一,效率其次,各個廠家都有不少的旅行坐墊,大家可以針對自己的情況選擇,需要提醒你注意的是:坐墊並非越寬大越厚越好,坐墊要舒服,關鍵要看坐墊表面對人盆骨的支撐如何,過於寬大的坐墊,甚至會摩擦大腿內側皮膚,導致擦傷。太軟的坐墊,沒有很好的支撐力,人也很容易疲勞,軟硬適中,有很好的彈性,並且對臀部有很好的支撐,才是一個好坐墊。

⑷ 山地車什麼樣的配置算好

山地車配置沒有什麼標准了。
看你的需求了。比如
專業自行車收
業余愛好者
還看
用途
XC
AM
DH
什麼的分類很多。
能達到專業標準的應該在萬元左右了。甚至更高
選車還是選擇適合自己的
正常騎行不上山不越野的
1000-2000的就不錯
稍微愛好自行車的。3000-6000
差不多了
發燒友
6000+
到不等了
好的配置
以XC
為例子
最好的
碳纖維架子
+
XTR(或者
XX
X0
)+
FOX
(或者其他)+
至少XT級別的輪組
+
馬牌
米其林
的真空胎
+
頂級油剎
+
碳纖維
把組三件套
至少也要幾萬了。。
這樣的配置大部分人是用不上的。
希望能幫助到你
如果你有需求可以追問會繼續為你解答

⑸ 如何選擇適當的山地車(3)

在變速系統的搭配上,同樣變速級數的零件搭配肯定沒問題,而不同系列型號的搭配就要注意兼容,一般來說9速的系統不能使用8速系統的鏈條,撥鏈器有可能可以使用,最好避免,應為9速系統的齒片、鏈條等都是超薄的。而7速和8速的兼容性就好很多。選擇零件的范圍也大很多。

SHIMANO個等級套件的詳細區別

截至現在(2017年2月)SHIMANO各等級套件的型號為

山地:TOURNEY;ALTUS;Acera(M340);ALIVIO(M410);Deore(M530 碟剎為M535);Deore LX(M580 碟剎為M585);Deore XT(M760 碟剎為M765);XTR(M970 碟剎為M975);另外還有HONE(M600;SAINT(M800)

公路用套件:2200,SORA(3300),TIAGRA(4500),105(5600),Ultegra(6600),DURA-ACE(7800) 詳細比較只討論這些最新的型號,從每個零件的細節開始比較,看完了就會明白,各個等級到底差在哪裡。

山地: TOURNEY嚴格來說不算完整的一套套件,它的定位是入門運動支持6/7速 Acera和ALTUS沒有顯著的區別,價格也相差很小,可以簡單的理解為同一層次,Acera主要配置8速,而Acera和ALTUS主要配置7速(其實他們都可以同時兼容7速和8速),相對TOURNEY來說,增加了8速的支持, Acera的後撥連接銷其中有一個軸套上有氟塗層,阻力更小更耐磨些。

ALIVIO同為8速套件,現在的M410已經是很完整的套件,除了含有Acera的特性,相對Acera高級之處在於

1.後撥使用了寬連接,有兩個連接銷採用了氟塗層

2.前撥使用了寬連接

3.變速手柄的形式從Acera和ALTUS的EZ FIRE PLUS變為了更高級的RAPIDFIRE PLUS

4.曲柄開始採用OCTALINK花鍵連接

5.這個等級的花鼓開始使用鋁快拆

6.配套的HG50飛輪鍍鉻

Deore 從Deore開始,全部採用了MEGA 9系統,全為9速了,Deore除了含有ALIVIO的特性,相對ALIVIO的高級之處在於

1.後撥導輪使用不銹鋼螺釘,鉻化鋼軸承,接片樞軸有O型環密封,並且開始採用低位標准型設計

2.花鼓軸擋採用超級拋光,軸碗採用滾筒拋光,雙層迷宮密封

3.9速HG飛輪 HG50-9採用鍍鎳鋼材質

4.M530和M535的手柄都採用了雙控手柄

5.前撥連接鋼鍍鋅,鏈罩為鋼鍍鉻

6.曲柄採用中空HOLLOW TECH一代技術曲柄,OCTALINK八角花鍵連接,不銹鋼螺絲。大齒片和中齒片為鋁材質,小齒片為鋼材質,曲柄臂為鋁材質

7.HG53鏈條使用灰色/棕色鋼材質

Deore LX 除了含有Deore的特性,相對Deore的高級之處在於

1.後撥材質更硬更薄些,相應的採用了靜電著色

2.花鼓軸碗採用非滾筒拋光

3.M580飛輪採用了珍珠白處理的鋼材質

4.HG73鏈條採用了灰色/灰色鋼材質

5.曲柄採用了一體式中軸和HOLLOW TECH II中空二代技術,曲柄臂為鍛造鋁材質

Deore XT 除了含有Deore LX的特性,相對Deore LX高級之處在於

1.後撥張力輪採用密封軸承,接片樞軸雙O型環密封,導板樞軸也有O型環密封,4個連接銷全部有氟塗層,內外導板全部採用鋁材質。

2.曲柄臂採用高硬度鍛造鋁,大齒片採用7075鋁材質切削,中齒片和小齒片都是高硬鋁,螺釘全為鋁材質

3.飛輪採用合金支架

XTR除了含有Deore XT的特性,相對於XT的高級之處在於

1.XTR全新改款,M970多處大變動,詳見隨處可見的M970介紹,這里就不重復了。

2.後撥的導輪和張力輪全部採用密封軸承,各連接都採用超硬冷鑄鋁,陽極電鍍著色

3.花鼓的檔和碗全部採用超級拋光,並且使用不銹鋼滾珠,花鼓殼使用高硬鋁,M970/975新改進後花鼓密封,新型4棘爪間隙更小,軸心使用鈦合金。

4.飛輪採用超硬合金支架,最大4片齒片為鈦合金

5.7701鏈條採用鍍鋅合金材質

6.曲柄採用超硬冷鑄鋁,大齒片和小齒片是7075鋁切削,中齒片為鈦合金符合材料,螺絲全部超硬鋁

運動自行車的零配件無論是在使用設計上還是在搭配上都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涉及其中的原理和細節部分完全可以成為一門學問。但是有一個不變的准則:適合自己。如果不適合自己,那麼無論是多麼高檔的零件,都不能發揮它的原有的作用。很遺憾,在全世界的運動自行車上面,裝的最多的就是一個小日本公司—shimano禧馬諾---生產的零部件,這個公司也奇怪,從來不產整車和車架及前叉一類的東西,只做除此之外的其他自行車零件,比如變速、傳動和剎車系統。

在2000——3000的車當中。變速系統正解為ALIVIO套件:8速,包括:指撥(帶剎把,可以省去買剎把的錢)、前撥、後撥。也能選擇一個可支持9速的後撥,選Deore或者Deore LX。因為有老鳥說,用一個9速的後撥,等以後升級的時候就可以不用換後撥了。可是個人覺得以後換9速的東西,要換的東西還是很多的。牙盤啊、飛輪、鏈條,所以建議大家不要自己再動腦筋配置,廠家都給你安排好,況且ALIVIO的後撥也不是很貴,以後換了也不會心痛。用套件也不會導致可能出現的不兼容問題,因為是同一個公司生產一般都是兼容的。所以只有唯一的一個選擇SHIMANO品牌ALIVIO型號410套件。不要再選其他的。3000的車考慮9速的東西也是可以的,但還是不建議。省下的米可以再買點其他的東西。因為騎車最主要的還是看人,而不是車。

(歡迎大家對我上面所寫的這段話做無聊得拍磚,雞蛋裡面原來沒有骨頭,可是誰能保證孵出來的小雞也沒有骨頭呢)

運動系統:在公路車當中,輪子也被喻為公路車的靈魂,其實在山地車當中也是這樣的。因為車車都是靠滾得,無論什麼車都要靠輪子。運動系統就包括車的中軸、前後軸、壓盤、飛輪、鏈條、鋼圈、內外胎。主要配件還是覺得可以考慮小日本SHIMANO的東西。也有人建議用其他品牌的產品,但還是覺得用小日本的比較科學。因為用它東西的人最多,也沒有什麼問題。絕對是價格實惠,使用合理的東西。其他的品牌總是會有價格因素在裡面。不是說用其他的不可以。

中軸:shimano UN51 或者以下的型號(更便宜的選擇也是很多,例如選VP的產品,但這個東西不容易壞,也不貴,買個好點的。還是值得)

前後軸:可以選用Deore(推薦)、Deore LX(效果更好)、 Deore XT(相當不錯的東西,就是價格有點高)的東西。還有JOY就是九裕的東西,價格和Deore XT東西差的不多,價格和性能有少許差別,這里就不詳細說了。但是推薦體重大的人用JOY的東西。Deore XT是軸承結構的。JOY是培林結構的。

花鼓就是一般說的車軸,車軲轆。 花鼓現在流行軸承的。其實我們用的花鼓一直都是軸承的-------滾珠軸承。只不過彈子,球道(軸碗軸檔)是自己組合到一起去的。而現在的稱呼的軸承花鼓,使用的是成品軸承。我也曾經迷信軸承花鼓,不過後來漸漸發現軸承花鼓並不是那麼完美。至少在一些中低等檔次的花鼓上,發現軸承花鼓由於其採用的是普通的滾珠軸承,在垂直球道面方向上,表現非常好,但對於側向的壓力,因為球道是對稱設計,以中線為著力重點,所以會引起輕度的變形,表現出來就是輪子的側向受力下不穩定。我認為只有專門設計的軸承,用滾針和滾珠結合的,可能才可以比較完美的解決這個問題。例如shimano最高檔踏腳的軸承設計。我想這也許就是shimano一直還是用傳統的彈子的方案的原因吧不過以上的都是我個人的猜測阿。實際裝車時,一般以鍛煉為主的,用軸承花鼓是不會有多大問題的,反而可以延長花鼓的使用壽命阿。培林據說可以換,但JOY的內部東西還是日本的。關於軸承是很復雜的問題,這里就不多說了。大家有興趣可以自己去查資料。

壓盤:shimano 牙盤 型號m341(這個東西不容易壞,結實耐用就好)

飛輪:shimano HG508 也就是8段的飛輪

鏈條:shimano IG51

鋼圈:太陽 型號CR18 配普通不銹鋼鋼絲。騎1個月以後去校正。半年後再校一次可以保證用很長的時間。(也可以選雙星的東西)

輪胎:買一副馬牌外胎,幾乎可以適用於所有路面。再買副正新光頭胎。內胎選正新的就可以。

座位:自行車diy看來很好,其實裡面有很多學問。挑選搭配不好,反而多花錢,騎的還不舒服。以下主要對於普通山地車而言,對於落山車,公路車,土坡等有不同的地方。裝車,首先挑選合適尺寸的架子很重要。這包括了選擇車架,把立鞍立把橫鞍座。 具體說,山地車架的大小尺寸寬容度大一些,相對容易挑選。 高度:以裝上輪子後,跨立車架上,上管距檔部距離一拳以上。按我的經驗十厘米的話安全感最強。因為如果用避震叉的話,這個高度會減小一些。除了高度,長度非常重要。有很多人說山地車趴著騎,太累。其實是長度不對。過長地車架會使得上身趴的過低,而手臂又往前伸,不能有效的支撐身體,所以就很累。最佳的距離是能夠使你上身和手臂的夾角成90度或稍小。當然稍大一些也可以,但肯定會累一些的。這樣腰和手臂都不容易疲勞。至於車架長度的調整可以通過合適長度的把立調節,以及不同寬度的把橫。第三個就是鞍座的位置。鞍座前後調節也可以改善車架的長度。但是對這個調節的作用顯然對腹部和腰部的調節作用更大。舒適與否很大程度取決於鞍座的位置。太靠後的鞍座(比如用一些向後延伸的座管)會使得腿和腰過於折疊,一方面腰部容易疼痛,一方面不容易用力。而將鞍座的前端向後離中軸10厘米時比較舒服的位置。跑長途可以稍微前移一點。在車架方面,除了上面主要的,還有一些小細節。比如鞍座的形狀,車把的類型鞍座的形狀:有人以為寬大柔軟的舒服。其實不然。不是越軟越好。過軟的坐墊會讓你的pp陷進去,到時候pp就磨的痛痛的了。不然也會把小dd壓得麻麻的。這些就是太軟的坐墊惹的禍。還有鞍座的角度。按照書上說是水平比較好。其實稍微向前傾斜,前端稍向下會更好。利用坐骨支撐pp,而不是整個pp壓在坐墊上。我的坐墊就是看上去非常小,而且有點硬的那種。不過卻很舒服,很少pp痛。還有車把的類型。主要兩種。直把:適合裝上付把,跑長途,以及林間穿越。 是經典的山地穿越類型。燕把:適合復雜的地形,對車把控制能力要求高的場合。但是對於燕把,一般寬度都比較大,對於身材矮小一些的是個難度,很可能用直把會更舒服。而且上坡、發力以及長時間騎行手部姿勢的調整和休息比不上直把+付把。

1.買個100+的座位。對男孩而言,這很重要。對女孩而言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買個相對更寬一些的座位。因為骨骼關系,更寬的座位,對身體的支撐更好。

2.像立把、橫把、副把、坐桿、受價格限制。用普通的就可以了,這里所說的普通是不用選超輕的東西,超輕的東西還是貴的。價格當然還是在幾十塊一樣,比街邊小攤上是要貴一點。

3.買個40——100的腳蹬,不贊成上PD(自鎖踏板)或者打蛋器,或許現在有很多的人都在用上面我所說的那兩個東西。上了那個東西,以後就得穿騎行鞋,會摔跤。但有人說過,我玩DH(速度下降)用自鎖早死了。誰能保證在越野的過程中沒有危險,當危險來臨的時候,腳依然和單車連在一起不能分開,自己不能對自己安全起到保護作用的時候。哈哈個人怕死,還是覺得不要上PD。在騎車的過程中有時候覺得有PD的確要好,但出於安全。還是不要用了。我不相信自己。對於這個2000——3000的預算。推薦VP這個品牌的PD踏板。價格要低一些1XX。

4.這是個很重要的問題。頭盔、頭盔、頭盔、頭盔、頭盔是保證生命的東西,一定要戴著,還有手套,推薦戴。還有騎行服,騎行褲。

車裝好以後就是保養和一般的適用問題了:

所有的軸承絕對不要去動。哪怕是加潤滑油也是不要的。注意愛護,最好避免高壓水沖洗。需要清潔的是鏈條,壓盤,飛輪,清潔這些還是很花功夫的,大家慢慢練。用布浸漬煤油(俗名水火油)擦拭就可以。鏈條最好要有洗鏈器,否則清洗起來很麻煩。洗鏈器可以租借,或者幾個人拼錢買一個。可以給鏈條上清機油,或者專業潤滑油。少量,上油也很重要。上油的方法,自己去查。

如何選擇適當的山地車 [篇2]

1.車架

第一步就是車架了,車架如同人的骨架,重要性不言而喻。有關這方面的文章很多,還有各式各樣的計算公式。這里提到的是我個人的理解和體會。

一般廠商都會提供車架的幾何尺寸圖

有關山地車架尺寸,有人看重水平上管長度(tt值)。也有人著眼立管的cc值或ct值。沒錯,這些數據都很重要,但不是第一位要考慮的因素。

挑選山地車架的第一要素是叫standover height的概念。它是個什麼概念呢?它指的是你跨騎在車上時,從地面到車架上管(胯部正下方那一點)頂部的距離。對應的一個概念是standover height clearance,指的就是你的胯部到上管頂部的空隙距離,也叫安全距離。保持跨下有一定的安全距離是很重要的,理解也容易,因為山地車不是在平坦的路面騎行的,摔車是很正常的事。當要失去控制的時候,大家都會迅速的伸腳支撐路面試圖不要摔倒,如果沒有一定的安全距離,這時車架的上管就可能會傷到跨部,後果可想而知。

有一個簡單的看車架的standover height是否太大的方法。穿上你騎行時用的鞋,跨騎在車上,在你腳後跟的位置進行彈跳,如果你的胯部能碰到車架,那麼這車架對你來說就太大了。

當然,僅僅達到碰不到是不夠的,那麼多大的安全距離算合適呢?這方面的標准也很多,和你的騎行環境也有關系,這里只列出其中一種,有一定的上下浮動是可以的:

如果你只在平整的`路面騎行,從不進行off-road的騎行,安全距離最小可以是2英寸(5cm);

如果你有不平整的路面,最小應該是3英寸(7.5cm);

越野以上的話,至少應該是4英寸(10cm),或者更大。

實際上不一定要達到這么嚴格,尤其對於一些個頭較小的車友來說,要找那麼小的車架有時是很難的。而且同一個車架,使用不同行程的避震前叉,不同寬度的輪胎,都會影響到這個值。我個人認為,保持個6cm左右的下限是可以接受的,雖然不那麼完美。必要時,可能需要犧牲大行程前叉和肥胎的選擇,不過對於標準的xc而言,對前叉行程和輪胎的寬度要求本來就不是很大。

按上述標准選擇的車架,你可能會覺得小,其實是很正常的,你覺得小那是因為以前的大了。有人說山地車架要比一般的車架小兩三號,就是同一個道理。

這個時候,你再來考慮車架的tt值、ct值和cc值,你會發現它們都在合理的范圍內,至少不會大。有人說,按這個標準的架子太小了,需要把座桿拔得老高,擔心會不會斷裂。其實,由於山地車架基本都是壓縮架,座桿都需要較長,市面上35cm、41cm長度的座桿很多就是這個原因,長度增加意味重量增加,在對重量克克計較的自行車上,可以縮短的話,決沒人願意加長的,廠家不是傻瓜。只要不超過它的安全線,體重不超過設計規格,那就不應該有問題,當然質量不過關的產品不在討論之列。

立管同尺寸的車架,上管尺寸是不完全相同的,也就是tt值不同,那麼該選擇多大的tt值呢?這個跟把立的長度有關,需要接合下面關於把立選擇部分進行。

尺寸是選擇車架的第一步,接下來才應該涉及車架材料、車架品牌、車架價格、硬尾軟尾等方面。有關這些方面,可接合自己的喜好和承受能力進行選擇。切忌本末倒置,要知道,無論多貴多漂亮的車架,如果尺寸於你不合適,那又有什麼用呢?我們買它是拿來運動的,給我們帶來健康的。當然,買來收藏那是另一回事。

2.把立

把立,也就是俗稱的龍頭,把立主要的參數有長度(沿著把立桿從中心到中心的長度)、角度、能否正反裝等。

把立和車架搭配起來,一起構成了總上管長度。注意該長度不一定等於「車架上管tt值+把立長度」,因為把立有角度的存在,而且正反裝會導致不同的高度,從而影響整個上管長度,實際還需要測量來獲得。

在車架standover確定後,總上管長度應該就是尺寸中最需要琢磨的參數了。這個長度多少算合適呢?一方面取決於你的身體尺寸,另一方面取決於使用方式。下面慢慢敘述:

首先不能太短,要保證上半身可以完美的伸展,沒有縮成一團的感覺;要保證車把和你的膝蓋有一定的安全距離,即使在站立踩踏時,膝蓋也不會撞到車把。這算是一個底線吧。

其次,看使用方式。總上管越長,上身就越伸展,越容易發力,但帶來的問題就是重心前移,操控性能下降。相反,上管較短時,你就能夠挺直上身,獲得良好的操控性和視野,當然發力就沒那麼自如了。除了水平方面的長度,在垂直方面,把立和座墊的高度差同樣有影響。座墊高度相對是容易確定的(後面會涉及),把立可以通過使用前叉墊環,甚至反裝來調整和座墊的高度差。把立越低,越容易發力,操控性也越差,對脖子和手臂的壓力也越大;反過來則剛好相反。

綜上,確定上管長度,依賴於很多因素。也許你覺得很抽象,仍然不知如何下手,沒錯,事實確實如此,對於初學者來說更是如此!盡管有各種各樣的計算公式,但從來沒有哪個公式能適用於所有人,只相信公式純粹是機械和教條。那怎麼辦呢?不少老手都習慣用一個詞:舒服。憑感覺,怎麼舒服怎麼來!這話說起來容易,但對初學者來說毫無意義!我們知道,人是一種適應力很強的動物,開始不舒服的姿勢,適應後也會舒服的;開始很舒服的姿勢,不一定就是尺寸合適的姿勢。所以,跟初學者談舒服,說了等於沒說,這是需要在一定的騎行經驗基礎上才談得上的。

那總得有個解決方法啊?不得已,雖然不能依賴計算公式,但是,對初學者而言,我個人覺得,還是得從公式入手,機械就機械吧,就機械這么一次,好歹是一個起點啊!這里列出其中一種公式:

測量數據t:水平站立,襠部到鎖骨之間v字槽底部的距離。如圖:

測量數據a:水平站立,平伸手臂、掌心向前,測量從虎口到肋骨所在平面的距離。如圖:

上管總長度=(t+a)/2+8。

很明顯,這個公式是有缺陷的,主要就是那個數字8。該公式根據人的上身長度、手臂長度和一個調整值(數字8)來獲得上管總長度,思路本沒錯,但顯然,不同身材所需的調整值應該是不同的,一個簡單的固定值8當然沒有說服力。

之所以採用這個有問題的公式,僅僅是為初學者提供一個基點,實屬無奈之舉。初學者可以此開始,隨著騎行經驗的積累和交流,再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調整。

至此,解決了一個大問題,但還沒完。在總上管長度確定之後,下一步就需要琢磨車架和把立如何搭配來構成總長度的問題了。

同樣與騎行方式有關。長把立短車架的組合,使得重心相對前移,有利於爬坡,尤其爬陡坡時有助於壓住車頭,防止前輪翹起,但同時降低了下坡性能。短把立長車架的組合則剛好相反。

不過,就xc而言,勝敗的關鍵在爬坡,而不是平路沖刺及下坡技巧,所以使用長把立還是大有人在。對於業餘人士而言,我們需要一個能兼顧上坡和下坡的折中點。這個長度是多少呢?引用一個數據:100-125mm左右,把立長度在這個范圍比較合適。

至於把立角度,則根據你需要的座墊把立高度差來選擇。對於初學者而言,可以先把座墊和把立調到同一高度,之後根據自己的需要和身體柔韌程度慢慢調整。不要立馬像專業車手那樣把車把調得很低。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慢慢來吧!

在通過墊環已經無法調低把立時,可以將把立反裝,這樣還能降低點距離,當然,前提是這個把立的角度不是零,而且可以反裝!

這些問題確定後,車架的tt值范圍也就可以定了。車架、把立,兩者要接合起來一起挑選。

3.曲柄長度

老實說,對曲柄長度我了解不是很多,只知道身高(腿長)的用長點的曲柄,個矮(腿短)的用短點的曲柄,頻率型的車手也可以選擇較短的曲柄。雖然有不少公式,根據跨長(腿長)推算出合適的曲柄長度,但是意義不大,因為在國內,能買到的產品基本都是170~175mm這個范圍內的,選擇餘地很小。

所以,個高的朋友可以試試175的曲柄,一般的朋友就從170開始吧,以後根據自己的情況(頻率型/力量型)再進行調整。但個矮(腿短)的朋友,嘗試長曲柄時還是要慎重些,因為過長的曲柄,會使膝蓋彎曲程度過大,時間長了恐怕不利。

4.座墊

俗話說:「一分錢一分貨」,但在座墊的選擇上,這句話失去了作用,貴的座墊不一定就適合,便宜的座墊不見得就難受。沒辦法,誰讓我們的屁股都不一樣呢?所以,選擇座墊最好是當場試騎,沒條件的話也只有多多試驗了。

雖然沒有好的方法幫助挑選,但不能因此放鬆對座墊的要求。由於座墊的特殊性,長久以來,一直是自行車反對者們的矛頭所在,雖然有些混淆視聽,但也從側面說明了不合適座墊可能會帶來的後果。

對於初學者而言,在挑選座墊時要注意的是,不要一味的以舒服為標准。舒服往往與效率是成反比的,舒服有時也與健康背道而馳,正所謂「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開始可以選擇中等硬度、中等寬度的座墊,一開始可能會不舒服,但前面說過,人是適應力很強的動物,經過一段時間可能就適應了。有體驗以後再根據自己的情況,挑選更合適的座墊。

5.踏板

踏板方面的內容不是很多,要注意的是正確的蹬踏位置,要用前腳掌來蹬,而不是腳心。至於有些用腳心蹬踏有助於按摩穴位之類的說法,跟養生有關,這里談的是運動,是不同的。有條件的使用專用的騎行鞋,這類鞋底比較硬,有利於力量的傳遞,不要穿鞋底太軟的鞋騎車。

踏板分普通踏板和自鎖踏板,自鎖踏板需要搭配專門的騎行鞋才能使用。

讓初學者一來就上自鎖,是需要勇氣的;不過自鎖的優越性又那麼誘人,尤其可以校正初學者不合理的蹬踏習慣。為此,折中的方案是使用兩用腳踏,也就是一面帶鎖一面沒有,可以兼顧兩種需要,用來入門比較合適,當然性能上就要損失些了。好在這種腳踏不算太貴,熟練以後可以選擇更專業的腳踏。

6.車把

車把有兩種,直把和燕把。由於xc比賽以爬坡為主,所以直把使用比較廣泛,使用燕把的也多是角度較小的小燕把。當然,我們業餘人士不一定要照搬專業比賽的做法,這個可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有條件多感受下不同車把的區別,選擇自己合適的。

車把都有長度。一般來說,窄的車把容易發力,但操控不佳;寬的剛好相反。別看歐美專業車手人高馬大的,往往還嫌標准車把太寬,截短不說,兩邊還裝上副把,這跟xc爬坡為主有很大關系。當然,這么說,不是要初學者跟風去截把,我們需要折中,同時也說明標准寬度的車把是足夠使用了,沒必要刻意去找更長的車把。

另外,可以的話,盡量裝上副把,它可以在爬坡的時候給你巨大的幫助,摔車的時候還能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對於初學者來說,沒必要在重量上太計較。

7.前叉

前叉在一輛xc中,算是科技含量數一數二的部件了,地位非常重要。在這里對具體的技術細節不做討論,還是圍繞尺寸這個主題來敘述。

當車架廠商把車架造出來後,對應著車架的幾何尺寸(可參看車架部分那張幾何圖),前叉的長度也就是一個常值了。這里的長度是指前叉的叉肩到輪軸心的距離,即英文中的axle to race的距離。我們知道車架有不同的尺寸,而前叉是沒有的,就一個尺寸。所以前叉長度的變化,影響的是全部的車架。

各個品牌車架的角度基本是一致的,因為這是科學研究的結果,不是廠商自個隨意捏造的,比如立管角度73,頭管角度71等,不同尺寸的車架會有一定的上下浮動。為了維持車架這個角度,前叉的長度就不能太長和太短。但由於避震前叉的長度是可變化的,加上sag(預壓)的存在(即擺放時和人坐在上面時前叉的長度是不一樣的,不同體重的人影響的長度也是不同的),所以前叉的長度不容易獲得一個定值,不過范圍應該在44-46cm之間,上浮不會太大。對應到具體的xc叉,基本上是那些行程80左右的產品,如rockshox的sid,fox的80系列等。

不少人偏愛大行程的前叉,確實,長行程可以提高我們的通過能力,下坡也更有樂趣。但大行程前叉帶來的問題是車架角度的變化和車首高度的增加,從而降低了爬坡性能。這也是為什麼在爬坡為主的xc比賽中,使用的都是清一色的短行程前叉的緣故。當然我們業餘人士不一定就要按這個標准去做,可以適當的使用稍長的產品,只是不要太離譜就行。

⑹ 2021年山地車品牌入門推薦選購,捷安特不同型號的選購建議

31公里這么遠的路程如果一直騎公路車腰和前臂會很累,所以建議入手個山地車吧,1000以下可供選擇的山地不多,無非歐也和atx6系列的,我推薦atx660型號:ATX660
【尺寸】:26*17M-19M
【車架】:08』新款GIANT
鋁合金圓管硬模車架;硬模LOGO
【前叉】:TGS鋁肩避震前叉
【變速系統】:SHIMANO
21S
【花鼓】:鋁合金花鼓
【車圈】:鋁合金雙層車圈
【輪胎】:KENDA26*2.1輪胎
【曲柄】:Sugino,
鋁合金
【鏈條】:KMC,防銹靜聲功能
【車匣】:鋁合金夾器
【其他】:車首管LOGO
3D設計硬模成型外加鋁;SHIMANO
EF29一體變把;
鋁合金零部件;VELO抑菌把套;專用後置式停車架
ATX660作為專業山地變速車的入門車型具備以下特性:
1、重量輕,作為山地車,重量輕是必須的,便於攜帶,。
2、變速系統十分靈活有效。使用的SHIMANO21速變速系統是名牌變速系統,特色是安全可靠。
3、前減震系統非常有效,騎行60公里,上上下下的路,基本不會有前臂的疲勞與酸痛的感覺。
4、整車設計比較實用合理,比如:座位的高低設計僅使用一個卡子,調整起來非常方便快捷。
5、捷安特專業賽車的品質保證,各部件都做足了量,的確有專業風范。

⑺ 一萬到兩萬之間組裝山地車性價比好些的配置。

好吧,應你要求給你此價位可以選擇的東東~~~這些東西性價比都可以~~樓主還是應自己搭配
架子 硬尾 捷安特XTC FR(這個架子很好看,個人很喜歡~~~)
XTC team(很經典的架子)
XTC alliance (這個是帶碳纖維的哦)
美利達HFS或者TFS
MOSSO(峰大)695TB7(仿碳)
FUTURiSM 7046
軟尾 捷安特anthem或者trance或者reign
MOSSO 651
輪組 馬維克Crossride輪組
XXF DX-seven
DT SWISS E2200
DT SWISS X1800
DT SWISS tricon
SLR(這個很不錯哦)
如果自編的話可以選擇馬維克317,SUN single track,SUN MTX29/39,WTB speed disc
WTB SX24(輪圈)
HOPE 花鼓,喬森120響(非常騷,聲音響)
套件的話一般就是shimano XT了,當然SRAM X9/X0也行
前叉的話選擇范圍很廣 建議選擇ROCKSHOX SID/REBA
FOX F100RLC
FOX FLOAT RL
FOX TALAS
剎車 avid cr/e9(別買J3,熱衰減很嚴重) shimano XT
把組的話可以選擇RACEFACE next
FSA(這個容易買到仿品,樓主請注意)
腳踏維格MG1
外胎瑪吉斯
啊~~~答完啦~~望採納~~~(能追加點分更好(*^__^*) )

⑻ 山地自行車有哪些配置,什麼養的配置比較好,怎麼看

山地車的配置不復雜,主要有:車架、輪組、調速器、中軸。
這么說吧,如果你自己對車不太懂的話,不建議你自己買部件裝配自行車,還是買整車的好。雖然整車在同等價格下的配置比自己買部件裝配的車貴一些,但是起碼車的質量有保障(自己買部件被商家坑的機會很大)。國內的名牌山地車,比如捷安特、永久、鳳凰、美利達都有不錯的口碑。如果是代步、上下班、或者周末想和朋友出去兜兜風的,價格在三五千的也可以應付了。
當然,如果你不缺錢的話,捷安特也有頂級配置的,一萬到三四萬的都有。

⑼ 山地車入門應該挑哪一個

看你個人用途和路況。很多人就是騎鋪裝路面(柏油/水泥馬路/磚路);通勤、買菜、游騎、最多是中長途旅騎。有時上下馬路牙子,貌似XC(越野)的過一過人工的公園草地或小樹林。這類,娛樂級的硬尾山地車都足夠,捷安特有ATX系列,按配置、幾何設計和操控性能細分為ATX600、700、800三個子系,價格一千幾到兩千多不等。其中頂級是ATX860,車架設計引入了高一等的XTC800系的特點,騎行運動感和越野能力強一些。 XC級硬尾XTC800系列,入門型是xtc800,頂級是XTC880,因為「XTC」所以騎行圈內綽號「小天才」,是捷安特入門級里人氣zui高的系列,即能壓馬路,也能輕越野(鄉間坑窪土路、樹林中的野路,山野中的自然坑窪草地等),價格三千幾到五千。 ATX830性價比高,兩千幾,具有一些XTC800系的優點,多方面比ATX600和700又強不少。 XTC800系列足夠入門的越野玩家和普通群體使用了(這是捷安特的XC級硬尾山地車中的入門級,上面還有XTC SLR 27.5系、全新規格和設計的XTC SLR 29系、碳架的XTC ADV 27.5系、全新規格的碳架XTC ADV PRO 29系和XTC ADV SL 29系——最後這個ADV SL 29系是捷安特目前的XC級硬尾旗艦,給XC的發燒級愛好者、業余級和專業級選手用的,價格一萬多起步到三四萬)。

ATX830

熱點內容
個人加密 發布:2024-04-26 03:01:23 瀏覽:519
linuxusbgadget 發布:2024-04-26 02:52:54 瀏覽:303
我的世界空島世界伺服器地址 發布:2024-04-26 01:39:08 瀏覽:248
尼爾機械紀元加密 發布:2024-04-26 01:37:11 瀏覽:867
在控制台輸出sql語句 發布:2024-04-26 01:08:12 瀏覽:432
動畫java 發布:2024-04-26 01:02:40 瀏覽:12
得力文件夾5302 發布:2024-04-26 00:21:32 瀏覽:91
您的個人文件夾 發布:2024-04-26 00:03:12 瀏覽:68
睿雲伺服器功能介紹 發布:2024-04-25 23:59:51 瀏覽:571
標致5008怎麼連接安卓 發布:2024-04-25 23:25:08 瀏覽: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