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8代有什麼配置
⑴ 想配台電腦 求各路大神指點 想要8代i7 16G內存 240G固態 GTX 1060顯卡
你好
配置單如下
cpu
i5
4590散片¥1100
主板
技嘉b85m-d3h¥499元
顯卡
內存
威剛ddr3
1600
4gb¥229元
硬碟
希捷1t¥319元
電源
航嘉jumper400¥229元
機箱
100元
散熱器
州風神玄冰300¥77元
大約2500
只能這樣
⑵ 什麼是電腦八代機
先先講八代機之前先給你說明一個情況:以下只針對CPU為第八代的Intel品牌的機器,它的命名法則大家都比較熟悉;AMD等其它品牌先不做考慮;
通常大家所指的幾代都是指CPU是第幾代的;
通常在I3,I5,I7系列的CPU中第一個數字代表的就是第幾代的;比如說I7-4790,代表的就是第四代的CPU(標准電壓版CPU,桌面級,常用於台式機);I7-7700HQ,代表的是第七代CPU(標准電壓版CPU,移動版,常用於各種筆記本,游戲本居多);I7-8850U,代表第八代的CPU(低電壓版CPU,移動版,常用於筆記本,商務為主,省電,較輕便於攜帶)
通常大家說的什麼八代機都不是標準的說法。
⑶ 筆記本i58八代處理器打游戲怎麼樣
筆記本的八代i5不知道你說的是哪一款,而且也不知道你要玩的是什麼游戲,這個沒法給你正面的回答,簡單給你說下吧!
所以,不光不知道你的處理器具體型號,也不知道你的顯卡型號和內存大小。如果你是游戲本的話,顯卡應該性能還可以,如果是輕薄本這一類的,犧牲性能來減輕體積的,性能配置可能會閹割。
不過一般的游戲應該還玩得轉,至少騰訊全家桶是沒問題的。大型的,像吃雞一類的,非常吃顯卡性能的,可能就很勉強或者根本玩不了。
⑷ 筆記本電腦處理器8代和9代有什麼區別
英特爾最近的幾條產品線其實有點令人肝膽困惑,多個代碼名稱和體系結構分散在不同的系列中。目前用於超極本電腦的U系列晶元仍然是第8代,代號為「Whiskey Lake」,而較新的H系列晶元則升級到了第9代,成為了「Coffee Lake」系列更新的一部分,與目前的台式處理器一樣。
英特爾的第9代筆記本處理器基本上延續了「牙膏廠」的特色,因此沒有什麼太值得興奮的新內容。酷睿i5處理器仍然是四核心、八個線程的配置,而庫虧i7仍然是六核心,12線程的組合,同時這些處理器仍然停留在14納米的工藝上。當然集成顯卡也一樣,如果你很在意這種方面因素的話。
英特爾主要的改進方向取決於處理器。對於酷睿i5型號來說,我們得到了非常溫和的主頻速度提升幅度。9300H只比基礎版和超頻版主頻高出了100Mhz赫茲,而9400H甚至沒有得到基準主頻的增加,只是增加了100Mhz的提升。8MB的L3緩存依然保持不變。
對於酷睿i7來說,緩存方面確實從之前的9MB增加到了12MB,而9750H的主頻提升速度比主流的8750H要快得多:從2.2GHz的基礎主頻和4.1GHz的超頻水平,分別提升到了2.6GHz和4.5GHz。所以這是一個400MHz幅度的全面增長。另一方面,9850H是更溫和提升,沒有基礎主頻增加,只是在超頻方面有300MHz的額外提升
⑸ 問下,我電腦配置cpui5八代 8G內存 顯卡Rq 200 2G的可以玩電腦版和平精英么
沒問題的,內存偏小,顯卡偏差。但畫質設置低一點,抗鋸齒,陰影等等功能關了,可以玩的。但游戲體驗差一些。
⑹ 求大神配i5 8代電腦主機配置單
cpu上八代i5沒問題,內存上兩個8G的,品牌都差不多現在,主要是保換新的,金邦,
金士頓
都可以,金士頓假的稍微多點需要注意下,主板B360的就行,要不就Z370更好了華碩的主板
挺好的
,是不是簡板,問題不大,但是簡板價錢會便宜點,別讓人糊弄了,固態256的個人推東芝的,用過非常好,不推薦
金泰克
,有時候會突然就斷線了,崩潰了都。電源選長城的或者
航嘉
的,瓦數夠就可以了,顯卡選個1060ti,6g的
影馳
的,再選個機箱,就可以了,顯示器選個AOC的吧,ips屏,窄邊框的都可以,尺寸不要太大,最大32的,太大的話就太累了,最好選個24的或者27的。
⑺ 8代i3、i5、i7處理器的用途有哪些區別嗎如何配搭主板
你這個問的問題有點多,我們來一個個的回答。在回答你這幾個問題前,我們先來看看8代處理器的詳細參數,這樣才能更好的知道自己需要什麼級別的CPU。當然其實目前首先應該是9代了,而且不是8代哦。
一,i3、i5、i7處理器的推薦?
i3 8100 處理器算是八代里入門級的處理器,4核4線程,3.6主頻,性能還算不錯,適合辦公應用以及 游戲 等家用。雖說它是i3系列,但和上一代比,它比i5 7400還要好,所以你也可以把它當成七代的i5哦。
8400 是八代i5的代表,曾經900元左右的價格,讓AMD1600都無法招架,最熱門的處理器之一。不過後面漲價太瘋了,一度接近2000元大關,現在不值得購買。它是6核6線程,基頻是2.8,定位就是intel的中端,主流的電腦配置很多選的就是它了,不管你是玩大型 游戲 ,還是辦公與設計,它好像是無所不能。
i7 8700K 定位高端,6核12線程,在沒有9代的時候,它就是intel桌面級最高端的處理器了,而且它的主頻非常高,只要有錢就用了。關於性價比,高端一直都不是很講究性價比的,除了 游戲 ,很多專業設計的電腦都是這個CPU,因為設計要求太高,即便是8400都會嫌慢。
二,如何選擇性價比高,適合自己的處理器?
這個問題對於我來說,就是一個問題。因為性價比不光指的是性能,價格,還有質量和適合。只有適合自己的電腦才能談性價比,如果不適合自己,性價比說得再多都沒用。
我們配電腦,主要用途不外乎三種,一是辦公,二是 游戲 ,三是設計。
1,辦公類高性價比處理器
8100首選,因為價格便宜,帶核顯,省錢夠用。再往上就是浪費了;
2, 游戲 類高性價比處理器
8400就可以了,如果是現在的話,絕對選9400F了,因為玩 游戲 都要另外去配一個顯卡,所以要不要核顯不重要,直接選9400F就行,性能更強,價格更便宜。如果非要八代的話,那就只有8400了,夠用,而且基本上沒有什麼 游戲 這個U帶不動的。
3,設計類高性價比處理器
這種可以選8400或8700及8700K,一般來說如果是建模可以直接選8700K,如果是渲染可以選8700,如果預算不太夠,那就選8400也是可以的。設計類還是要看你的使用程度,不同的使用程序和不同的軟體,要求都是不一樣的,這個要按需而配吧。
三,如何搭配主板?
1,如果你是8100處理器,最適合的主板就是 H310 型號主板了,也是最便宜的型號了;
2, 如果你是8400處理器,最適合的是 B360 主板,或者用H310也是可以的,省錢;
3, 如果你是8700處理器,最適合省錢的也是B360主板,因為沒有帶K,B360就行了;
4, 如果你是8700K處理器,還是建議用Z370主板,支持更好,還可以裝win7系統。
另外,現在都是用的都是9代處理器了, 目前8代就是8700性價比還高 ,有一定的市場,其它8代的產品基本上沒有什麼人會選擇了,在價格更低性能更強的9代面前,8代已是過去式。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關注玩電腦,教你玩電腦。
長話短說題主問8代i3、i5、i7處理器的用途有哪些區別嗎?如何配搭主板?
關於這個問題我一直認為均衡搭配最合理,根據自己用途選擇CPU和主板,八代CPU酷睿系列有i3 i5 i7 i9,i3定位於八代酷睿系列入門級CPU,i5定位酷睿系列中端CPU i7 定位酷睿系列高端CPU,i9 定位酷睿旗艦CPU關於這個i9家用就算了沒必要處理器性能過剩,其中後綴帶K的CPU為可超頻CPU比如 8350K 8600k 8700K等。。。。
然後在來看看八代主板有那些;H310 B360 H370 Z370,其中H310定位入門級,B360定位中端主板當年裝機主流主板,H370定位中高端主板,Z370定位當年高端主板,這裡面除了Z370支持超頻外,其他型號主板都不支持超頻,關於這個超頻必須CPU支持超頻,也就是帶K CPU另外也需要主板支持超頻也就是開頭字母帶Z的,要兩個條件同時滿足才行;
現在我們在來說搭配;
八代酷睿不帶K i3 建議搭配H310或者B 360;如i3 8100搭配B360。
八代酷睿不帶K i5 建議搭配B360或者H370;如i5 8400搭配B360。
八代酷睿不帶K i7 建議搭配B360或者H370;如 i7 8700搭配B360。
八代酷睿i5 i7帶K 建議搭配Z370;如i7 8700K搭配Z370。
首先八代有賽揚、奔騰、酷睿這三個,其中賽揚G4900、奔騰G5400、奔騰G5500都屬於低端CPU,Core i3 8100、Core i3 8350K屬於入門級別,Core i5 8400、8500、8600、8600K都屬於中高端,Core i7 8700以及i7 8700K都屬於高端型號。
奔騰/賽揚: 像賽揚G4900、奔騰G5400、G5500隻需要搭配一個H310主板即可不需要B360這樣有點浪費。
Core i3: i3 8100最理想的主板搭配是H310主板或者B360主板,哪些魔改的H110不建議買。如果是i3 8350K這里只建議搭配Z370主板,因為帶K是可以超頻的如果不用Z370那和咸魚有啥區別。
Core i5: i5 8400、i5 8500、i5 8600都是鎖定倍頻從而不能超頻的主板,搭配B360/H370主板最合適至於H310不建議搭配,i5 8600K其實可以定位高端CPU的,建議搭配供電數11相或者更多的Z370主板。i5 8600K的超頻潛力很大。
Core i7: i7 8700搭配不縮水的B360主板或者稍微高點的H370主板,睿頻高達4.6Ghz這是AMD不能比的,i7 8700K只建議搭配不低於1300的Z370主板,因為很多人買i7 8700K都是為了超頻如果超頻到5.0Ghz會有10-15%的性能提升。
注意:除了i3 8350K以外例如i5 8600K或者i7 8700K超頻建議使用不低於600的240mm水冷散熱器,如果不喜歡水冷可以用貓頭鷹NH-D15或者九州風神 阿薩辛高端風冷散熱器。
在英特爾八代桌面處理器定位中,賽揚和奔騰屬於入門級,I3屬於低端級,I5屬於中端級,I7屬於高端級,I9屬於旗艦級處理器。除了I9,全系列內置HD核顯。
其中I5-8600K和I7-8700K屬於可超頻處理器。搭配Z370可超頻主板,顯卡隨意。
如果非土豪並且想攢一台主流主機,那麼8代I5完全夠用了。推薦其中的I5-8400。深水寶散片現在價格為1110。 主板肯定是B360晶元組主板啦。一般建議B360M(小板)即可。推薦幾款主板給你。
價格為京東自營價,如果去深水寶老店會比較便宜。這幾塊主板主要推薦微星B360M迫擊炮。目前這款主板在深水寶價格為699元,贈送一個酷冷至尊T400熱管散熱器。
如果要性價比高一點的主板,推薦一款性價比非常高的B360M主板,影馳B360M M.2主板。
8代i3-8100/8350K(高效辦公/大型3D 游戲 )
i3-8100可以選擇H310,但是可以 選擇一塊更具性價比的影馳B360M-M.2 ,到手價不超過400元,雖然說採用同德系設計,但是便宜啊!如果玩 游戲 拖動顯卡的話建議到GTX1060系列止步;i3-8350K就別去折騰了,目前來說玩超頻就8700K值得上手,i3你超到天上去也不如一塊8400來的爽快。
8代i5-8400/8500/8600K(高效辦公/特效3D 游戲 )
8代i5首推i5-8400,前段時間漲價,現在價格慢慢回暖,不到1100即可到手一塊i5-8400散片;這里我 推薦i5-8400可以選擇微星軍火庫系列B360迫擊炮 ,迫擊炮的口碑和用料以及拓展等等都非常優秀,當然最求性價比依然可以選擇影馳的B360;i5-8400雖然說拖動GTX1080沒問題,但是我建議拉到GTX1070Ti就該止步了,買得起如此高端的顯卡也不差個8700;而i5-8600K是我一直都不看好的CPU,有些人就說了,可以超頻提升性能,其實i5-8600K你超到天上都好,一張8700就能讓8600K閉嘴。
8代i7-8700/8700K(想怎樣就怎樣)
說實話,i7-8700K這串東西讓我看起來都心曠神怡,超頻高端玩家的最愛,一塊Z370當然是必備的了,8700K買個B360就是浪費,而網上許多整機便是如此,內存頻率被主板徹底鎖死,超頻無意義;當然對於超頻沒興趣的而對於CPU性能要求也高的可以選擇i7-8700即可,i7-8700主板的搭配方案可以和i5-8400一樣。
8代i3、i5、i7可以說是intel劃時代的一代產品了,為啥就因為AMD發布了Ryzen之後,intel終於不在擠牙膏式的發布產品了,可以說這一代的性能提升幅度最大,不論是從核心數和線程數都有了質的飛躍。從性能上8代I3可以對標7代的i5了,八代的i5能對標上一代的i7依次類推。並且每一款的主頻都很高,玩 游戲 都不在話下。下面我就通過詳細對比一下各自的區別來分析八代CPU個系列主要的用途。
一、從參數上分析
首先我們來從參數上分析,八代的U採用的是14納米製程,從I3到I7cpu的最高頻率分別是4Ghz、4.1ghz和4.7Ghz,L3的三級緩存分別為3MB、6MB和8MB,功耗基本是95W左右。介面都是1151的介面。從參數來分析即可得知i3系列基本是辦公影音兼具影視功能,只不過八代的I3性能已經更為強勁,因此可以說即使配備8代的I3也可以暢玩主流 游戲 。I3系列比較配置多的是I3 8100可能更多一點,配置的主板可以選擇H310或者B360M 系列的主板但是我一般建議選擇B360晶元系列主板,因為要考慮到以後有升級需求因此B360晶元搭載I5系列晶元組可能更為妥當。
其次來看下8代I5系列,比較推薦的是i5 8400或者是8500,一般建議I5主板搭配B360/H370主板,這樣更能發揮I5的性能。I5定位主要是中大型 游戲 及一般設計人員,尤其是八代的核心數已經升級到6核心,因此不論是入門級的制圖和簡單的後期渲染,基本可以應付了,對於 游戲 來說八代I5已經足以夠用,在極限幀速率上已經不能成為 游戲 幀速率瓶頸。
最後來看下八代I7系列CPU,比較推薦的是 I7 8700如果你不是一個超頻玩家的話可以不用買帶K的後綴CPU,可以說I7 8700這款CPU不論是三級緩存還是核心數都是 歷史 以來非常出色一款CPU,即使應對我們做後期渲染和制圖的工作人員來說也基本能應付,至於 游戲 可以說市面所有主流 游戲 都不在其話下。只是價格略高。和其最好的搭配主板晶元組當然是Z系列了,Z370絕對是其最佳搭檔,搭配此款主板可以以後在升級帶K的CPU進行超頻使用。
總的來說這三款CPU中還是i7性能最強,而且有著多線程的超級加持,處理文件什麼的會有更大的優勢,如果你更注重性能與體驗,應優先考慮i5/i7。整機預算大概在8000元左右的,可選Core i7 8700K;整機預算在6000-8000元,可考慮Core i5 8600K;整機預算在5000元內,可以選擇i3 8350K,畢竟性能基本和上一代的i5 持平了。
酷睿i3、i5和i7之間最大的區別自然就是性能和價格,而且它們之間幾乎就是按照核心線程數量和主頻的不同來劃分的,此外還有帶K的不鎖倍頻版本,一般來說,酷睿i3因為只有四核心四線程,規格對於大部分辦公和家庭用戶來說都是夠用的,因為價格只有幾百元,所以非常適合用來組裝辦公和普通家用電腦。
而酷睿i5屬於中端主流級別的CPU,像八代酷睿的i5-8400就是一款6核6線程CPU,這個規格的產品已經擁有不俗的性能,不管是辦公家用還是玩 游戲 ,哪怕是處理一些較為復雜的內容創作也是可以勝任的,酷睿i5的價格一般在1000-2000元之間,不同型號的區別一般是主頻高低與是否鎖倍頻。
至於酷睿i7處理器就是高端的存在了,價格都在2000元以上,i7-8700就是一款支持超線程,6核12線程的CPU,這類產品可以勝任i5的所有應用,並且在多任務表現和支持多線程的應用中表現更好,但是對於大多數用戶乃至 游戲 玩家來說就有點過剩了,更適合生產力創作者提高效率使用。
此外還有i5-8600K和i7-8700K這樣的不鎖倍頻CPU,它們是專門為超頻玩家設計的產品,可以配合更好的散熱器超頻到更高的頻率來提高性能,當然超頻也是有風險的,對於一般用戶來說並不推薦。
要知道每一款CPU的用途,或者說是使用場合以及區別,我們要先了解其官方給他們每款CPU自身的定位,這樣才能結合咱們自己的使用需求來選擇。下面就來講講8代CPU每個型號的區別以及應用場合:
一、酷睿 i3
英特爾的每一代酷睿 i3,都定位在入門級,這個入門級我們可以用在哪些場合?
如果你僅僅是需要一台輕度辦公或者放在家裡應付一些影音功能,完全可以選擇它,自帶集顯也會給你省下顯卡不必要的開支。
如果你想用這款CPU來玩兒 游戲 ,想要獲得良好的 游戲 體驗,這款CPU並不適合你。
如果你想用這款CPU來進行一些大型軟體的辦公,可能會延長你的工作時間,辦公過程也會讓你不那麼愉快,比如運行各種三維建模、零件編程、機械設計類的軟體。
在官網可以查看,屬於8代i3的一共有8款產品,提供有2核心與4核心,主頻之間的差別不是很大,如果僅僅是用於上述列舉的第一種情況,完全可以選擇其中一款性價比最高的就好。
二、酷睿 i5
酷睿 i5在英特爾的陣營中一般處於中端地位,用它來做什麼才能恰到好處?
要先說明的是i3能乾的它都能幹,i3不能乾的一部分它能幹。咱們看看哪些i3不能乾的它能幹呢?
首先,你能用 酷睿i5 玩兒一般的 游戲 ,就是較大型的 游戲 配合比較好的顯卡,也能讓你流暢玩耍,但僅僅是流暢,想要獲得最佳的 游戲 體驗,抱歉,這個型號的CPU很難做到。
其次,之前列舉到那些大型辦公軟體,它比i3更出色,配合大內存以及專業圖形顯卡,這類軟體一般都能流暢運行。但是面對視頻渲染等工作,它一樣顯得有氣無力。
所以,這個型號的CPU,兼顧了辦公和 娛樂 ,如果本身不玩兒什麼大型的 游戲 ,不做視頻渲染之類要求CPU多核心多線程大緩存的,完全可以選擇它。
順便插一點,i3播放4K類視頻,當溫度起來後,體驗並不好,正好i5可以壓制它。
三、酷睿 i7
民間戲稱的「愛妻」處理器,它與i5比較是更高的主頻,更大的緩存、更多的核心和線程數等優勢。作為英特爾陣營高端處理器,成了玩兒 游戲 必不可少的標配,如果你是各種大型 游戲 發燒友,但是預算沒有達到發燒的級別,那選它就准沒錯了。不論是工作還是 游戲 ,只要搭配專業的顯卡,它總能給你驚喜。
四、酷睿 i9
題主並沒有提這個型號,但是既然都說到了,也就自帶提一嘴。這玩意兒屬於土豪的數碼新寵了,除了壕以外,自身能力也不容小覷。
但是第八代只發布了一款用於筆記本的 i9 8950HK,桌面級可供選擇的有7代和9代。這款CPU沒啥說的,要辦公要 游戲 必然說游刃有餘,你自己高興就好。
其實一台電腦性能的高低,不光要看CPU,與之相關的主板、內存、顯卡、固態往往綜合起來決定了一台電腦整體的性能。我們在自己DIY裝機時,盡量多看看每款硬體的評測,在搭配時,盡量中端配中端,高端配高端。別低一個檔次的配高一個檔次的,如此搭配不能盡情發揮硬體性能。
感謝你的閱讀,要是上述回答有不恰當的地方歡迎批評指正。
性價比最高的主板就華擎太極。搭配就看你選不選1080ti,選1080ti就上8700k吧,其他自己看需求配吧,電源一定要選好點。話說11系也馬上出了。無論是買新款,還是買打折的10系,都是可以的。
八代i3搭配H110(刷過BIOS的價格最便宜)H310全是最佳搭配,不差錢就B360高一個等級的主板,用途么家用 辦公算是不錯的處理器了,再配個1050TI以上的顯卡吃雞也沒問題的
八代I5就推薦用B360主板了 都是屬於中間的,i3能辦的i5都很輕松,性能上要好於i3不少畢竟差價好幾百呢
八代i7也可以上B360主板,不過一般上到i7處理器了也不差那三百二百的差價上Z370大板吧 帶K的處理器上Z370都支持超頻,性能也是杠杠的。
三款處理器差價都比較大,性能差距也擺在那,具體還是看需求來選,當然不差錢另說。
⑻ 8代i7,16g運行內存,256固態硬碟,1050獨顯2g打游戲lol會不會卡
肯定不卡的
看你屏幕是多少刷新率的,這套硬體 1080P解析度最高畫質滿足144HZ刷新都是可以的,
120幀以上很輕鬆了
跑60HZ的屏幕性能都明顯是過剩的,
⑼ 筆記本處理器英特爾8代4115u四核怎麼樣
4415U雖然隸屬於金牌奔騰系列,不過它採用的依然是KabyLake-U的架構,採用14納米工藝、雙核四線程配置,主頻為主頻是2.3GHz,不支持睿頻,擁有2MB三級緩存以及15w的TDP,此外還集成了英特爾HD Graphics 610的核芯顯卡,支持DirectX 12。
4415U最大支持32GB內存以及雙通道,支持類型包括DDR4-2133MHz、LPDDR3-1866MHz、DDR3-1600MHz,這有利於4415U搭載各種類型的產品。
從上面的參數圖可以看出,金牌奔騰4415U其實可以算是酷睿i3-7100U的減配版,三級緩存減少到2MB,主頻再降0.1GHz,即使如此4415U的CPU運算能力還是相當不錯的,畢竟它的定位是3000元以下的筆記本電腦,還是有一定的性價比的。
但是4415U的核芯顯卡降低為HD Graphics 610,最高頻率從1000MHz降低為950MHz,而且最關鍵的是EU單元從24個降低到12個,直接砍掉了一半,圖形性能降低的太多,看來這才是4415U劃入奔騰系列的最主要原因。畢竟同屬金牌奔騰系列的4410Y、4415Y都配備了HD 615核芯顯卡,擁有24個EU單元。
4415U性能測試:
上面說到金牌奔騰4415U算是酷睿i3-7100U的低配版,那麼我們對它的CPU性能還是有一定期待的。
CPU-Z是一款用來檢測CPU參數的軟體,它不僅可以顯示處理器的型號、工藝和功耗水平等信息,對於內存、主板等其他一些硬體的信息也是有所顯示,同時它還能簡單的測試CPU的運算性能。從上圖中我們可以看到,4415U的性能比起第四代酷睿桌面級的i3-4150低了20%-30%左右。這個怎麼說呢,中間隔了3代產品,又跨越了移動端和桌面端平台,從市場定位來說,4451U的性能表現還算不錯,不過從性能來說英特爾這個牙膏擠的確實有點慢。
接下來對金牌奔騰4415U的性能進行測試,測試機配備的8GB DDR4-2133MHz單通道內存。首先使用最常用的兩款CINEBENCH軟體進行測試,CINEBENCH對CPU的運算和渲染能力可以給出比較直觀的量化評價,並且可以將單核和多核性能分開測試。
在最基本的CINEBENCH R11.5測試中,奔騰4415U單核得分1.12,多核得分2.75,整體來說與酷睿i3-7100U的差距比較小。到了測試環境要求更加先進的CINEBENCH R15中,奔騰4415U的單核得分98,多核得分233,與主頻稍高的酷睿i3-7100U差距依然不大,多核得分差距也僅有10%左右。
Geekbench 4是一款跨平台CPU性能測試軟體,可以比較有效的對比X86和ARM架構的CPU性能,相比之前的Geekbench 3來說,新的Geekbench 4的測試更為復雜,也更注重整數運算能力。在這項測試中,奔騰4415U的表現依然與前面的測試相同,與酷睿i3-7100U的差距並不大。
通過測試來看,總的來說金牌奔騰4415U的CPU性能確實與酷睿i3-7100U相差不多,大概在5%-10%左右,對於主要定位3000元級以下的筆記本產品來說,還是比較有性價比的。但我們同時也要注意,奔騰4415U的性能與2017主流輕薄本所搭載的酷睿i7-7200U有著比較大的差距,大概只有後者70%的性能,而且隨著英特爾第8代酷睿低壓CPU的全面普及,新一代主流低壓處理器i5-8250U的性能提升是非常巨大的,奔騰4415U與它的性能差距將會非常大。
HD Graphics 610 GPU性能簡述
與CPU性能相當可觀的情況對比的是,金牌奔騰4415U集成的HD Graphics 610核芯顯卡就比較尷尬了,與酷睿i3-7100U集成的HD 620核芯顯卡相比,雖然主頻僅降低了0.5GHz,但是HD 610的GT1核心之前全部是配備在超低功耗CPU的核芯顯卡上,只有12個EU單元,圖形性能比HD620降低了不少。
這里轉載來自Notebookcheck的測試數據,在目前最常用的3DMark圖形性能測試軟體中,HD 610的Performance模式圖形得分為880,Fire Strike模式圖形得分為880分,得分只有HD 620的70%左右,差距明顯。
以HD610的參數和性能來看,看看高清視頻之類是沒有問題的,但是要想玩游戲,還是需要考慮獨立顯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