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籠配置方式有哪些
Ⅰ 養雞常用什麼樣的雞籠
由於籠養雞具有較多的優點,目前國內外採用籠養的越來越多。製造雞籠的材料多用鐵絲、鋼材,有的農村專業戶也可採用軟木條自製雞籠。常用的雞籠類型有下列幾種:
(1)雛雞籠 常用雛雞籠有四層八格,寬180厘米,深 45厘米,高165厘米;可飼養15~40日齡雛雞80~120隻。每格雞籠寬87厘米,深45厘米,高24厘米,可容納雛雞15隻左右(圖11)。
圖12 產蛋雞籠示意圖(單位:厘米)
農村專業戶如就地取材,自製雞籠,應本著經濟適用的原則,根據不同日齡的雞進行設計,但要做到結實耐用,便於清潔和消毒。
Ⅱ 雞舍的跨度多少合適
雞舍的跨度大小取決於雞舍屋頂的形式、雞舍的類型和飼養方式等條件。籠養雞舍要根據安裝雞籠的組數和排列方式,並留出適當的通道後,再決定雞舍的跨度。可按下列公式計算: 雞舍凈跨度=雞籠寬度×雞籠列數十走道寬度×走道數雞舍總跨度=雞舍凈跨度+前後牆厚度之和例:某籠養蛋雞舍內雞籠按四列五走道排列,每組(即每列)籠下寬度2.1米,走道寬0.8米。 則:雞舍凈跨度=21×4+0.8×5=124米雞舍總跨度=124+024×2=12.88米目前,常見的雞舍跨度為:開放式雞舍6~9米;密閉式雞舍12~15米。
Ⅲ 產蛋雞的飼養管理方式有哪些怎樣選擇合適的飼養方式
產蛋雞的飼養管理方式主要分為平養和籠養兩大類。
平養設備投資少,操作簡便,但勞動生產率較低。平養又有地面平養、離地平養和混合平養等形式。地面平養是將蛋雞直接飼養在鋪有一定厚度墊料的地面上,每平方米地面可飼養5~6隻雞。離地平養是將蛋雞飼養在離地面10厘米左右的金屬網或板條上,每平方米面積可飼養8~9隻雞。混合平養是採用網上和厚墊料地面結合平養,兩者的分配比例是1/3∶2/3。一般墊料地面設在兩側,網狀或柵狀平面設在中間,高出地面45厘米,每平方米面積可養6~8隻雞。
籠養設備投資與技術要求高,但比平養具有較多的優點。
籠養又有高床平置式籠養、全階梯式籠養、半階梯式籠養、疊層式籠養等形式。高床平置式籠養是將雞籠一層層平豎在離地面高2米的床架上,下設積糞坑。雞籠一側裝有飼槽、飲水器、集蛋帶等裝置。
全階梯式籠養即雞籠像樓梯似的分2~3層上下擺設,不重疊,不用承糞板,籠底下設糞坑,雞糞直落坑內。
半階梯式籠養是每兩層雞籠有1/3~1/4重疊,重疊部分的雞籠下裝有承糞板,底層和上層雞籠的雞糞可直接落入糞溝內。
全重疊式是各層雞籠在一條直線上重疊安置,每層籠下有承糞板或清糞傳送帶,除底層籠的雞糞可直接落入糞溝外,其餘均要經常刮糞。
蛋雞生產者主要是根據自己的經濟條件、規模大小等選擇合適的飼養方式。經濟狀況較好或者勞力較少、且有一定規模的養殖場,宜選擇籠養或離地平養方式;規模小或經濟條件較差的養殖戶,可選擇投資少、操作較簡便的地面平養方式。
Ⅳ 標准化雞舍養多少只雞
一、農戶在雞舍建設上存在的誤區
隨著新農村建設及支持畜牧業發展政策的實施,蛋雞養殖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徑之一。
近年來,隨著養殖業的快速發展,政府對獸醫生物安全工作給予了高度重視,各種免疫落實到位。為什麼在這種情況下,仍有80%以上蛋雞養殖戶受疾病困擾?究其原因,與雞舍建設不合理、飼養設備簡易、雞舍通風條件差等有關,雞群長期處於惡劣環境中,體質和抗病力下降,從而對外界病原的易感性增強,導致一些疾病的頻繁發生。農戶在雞舍建設上存在以下誤區:
誤區一:什麼樣的環境都能養雞
場地選擇時不考慮防疫隔離條件,雞舍建在院內或養殖高度密集區,不利於防疫隔離的要求。
誤區二:什麼樣的場房都能養雞
場房簡陋,飼養條件差,隔熱、保溫條件差,雞群長期處於應激狀態,造成體質變差,抵抗力降低。
誤區三:什麼樣的設備都能養雞
雞只佔籠面積小,採食、飲水空間不能保證,造成雞群發育不均勻,營養攝取不夠,體質差,容易感染疾病。
誤區四:什麼樣的通風條件都能養雞
雞舍設計不合理,通風與保溫矛盾突出。特別在冬季,冬春、秋冬季節轉化時表現更明顯,是這些季節雞群容易發生傳染病的主要原因。
鑒於此,峪口禽業在大量市場調查的基礎上,結合30多年雞舍建設經驗,特推薦一套適合當前農戶養殖現狀的「起步階段」、「中等規模飼養階段」、「大規模飼養階段」等三種雞舍建設模式,供處於不同養殖階段、不同養殖規模的養殖戶參考。
二、起步階段蛋雞舍建設|存欄2000-5000隻
適合於剛進入養雞行業或有2-3年養殖經驗的農戶,推薦飼養規模為2000-5000隻。
一、雞舍建設的基本規劃
1、場址選擇:避開養殖密集區,水質較好。
2、飼養模式:「育雛育成」和「產蛋」兩階段籠養。
3、雞舍建築:
2000-3000隻飼養規模推薦採用:半開放式雞舍;兩列三層全階梯式飼養;水泥地面;牆面白水泥批白;自然通風,設天窗、地窗;人工或機械清糞;人工喂料。
5000隻飼養規模推薦採用:密閉式雞舍;三列三層全階梯式飼養;水泥地面;牆面白水泥批白;機械通風;人工或機械清糞;人工或機械喂料。
4、雞舍土建
1)、牆體:包括牆面厚度和牆體高度。牆體厚度:南方地區厚度24牆體;
北方地區37牆或24牆加10厘米厚保溫層(圖1)。
牆體高度:高出最上層雞籠1-1.5米;一般高度為2.6-3.0米。說明:
a、基礎埋深應在地凍線以下,圖中數值為參考值;
b、牆體高度見剖面圖;
c、山牆按370厚實心牆施工;
d、蛋雞舍外標高為-0.500,育雛舍為-0.300。
2)、屋頂:推薦使用彩鋼保溫板或石棉瓦+泡沫板+塑料布。南方地區採用石棉瓦+泡沫板+塑料布(圖2);北方地區採用10-15厘米厚彩鋼板或石棉瓦+泡沫板+塑料布(圖3)。二、2000-3000隻規模蛋雞舍具體設計及設備選型
Ⅳ 常用雞籠的類型有哪些
由於籠養雞具有較多的優點,目前國內外採用籠養的越來越多。製造雞籠的材料多用鐵絲、鋼材,有的農村專業戶也可採用軟木條自製雞籠。常用的雞籠類型有下列幾種:
(1)雛雞籠 常用雛雞籠有四層八格,寬180厘米,深 45厘米,高165厘米;可飼養15~40日齡雛雞80~120隻。每格雞籠寬87厘米,深45厘米,高24厘米,可容納雛雞15隻左右(圖11)。
圖12 產蛋雞籠示意圖(單位:厘米)
農村專業戶如就地取材,自製雞籠,應本著經濟適用的原則,根據不同日齡的雞進行設計,但要做到結實耐用,便於清潔和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