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的資金怎麼配置
1. 如何科學的配置資產
資產配置是指因應投資者個別的情況和投資目標,把投資分配在不同種類的資產上,如:股票、債券、房地產及現金等,在獲取理想回報之餘,把風險減至最低。
關注公眾號:一個成長患者,你我共同成長,一起實現財務自由。
2. 從當前經濟特徵,應該如何進行資產配置
分為買入並持有策略、恆定混合策略、投資組合保險策略和戰術性資產配置策略。 1、買入並持有策略是指在確定恰當的資產配置比例,構造了某個投資組合後,在諸如3-5年的適當持有期間內不改變資產配置狀態,保持這種組合。買入並持有策略是消極型長期再平衡方式,適用於有長期計劃水平並滿足於戰略性資產配置的投資者。買入並持有策略適用於資本市場環境和投資者的偏好變化不大,或者改變資產配置狀態的成本大於收益時的狀態。 2、恆定混合策略是指保持投資組合中各類資產的固定比例。恆定混合策略是假定資產的收益情況和投資者偏好沒有大的改變,因而最優投資組合的配置比例不變。恆定混合策略適用於風險承受能力較穩定的投資者。如果股票市場價格處於震盪、波動狀態之中,恆定混合策略就可能優於買入並持有策略。 3、投資組合保險策略是在將一部分資金投資於無風險資產從而保證資產組合的最低價值的前提下,將其餘資金投資於風險資產並隨著市場的變動調整風險資產和無風險資產的比例,同時不放棄資產升值潛力的一種動態調整策略。當投資組合價值因風險資產收益率的提高而上升時,風險資產的投資比例也隨之提高;反之則下降。因此,當風險資產收益率上升時,風險資產的投資比例隨之上升,如果風險資產收益繼續上升,投資組合保險策略將取得優於買人並持有策略的結果;而如果收益轉而下降,則投資組合保險策略的結果將因為風險資產比例的提高而受到更大的影響,從而劣於買入並持有策略的結果。 4、動態資產配置是根據資本市場環境及經濟條件對資產配置狀態進行動態調整,從而增加投資組合價值的積極戰略。大多數動態資產配置一般具有如下共同特徵: 1)、一般建立在一些分析工具基礎上的客觀、量化過程。這些分析工具包括回歸分析或優化決策等。 2)、資產配置主要受某種資產類別預期收益率的客觀測度驅使,因此屬於以價值為導向的過程。可能的驅動因素包括在現金收益、長期債券的到期收益率基礎上計算股票的預期收益,或按照股票市場股息貼現模型評估股票實用收益變化等。 3)、資產配置規則能夠客觀地測度出哪一種資產類別已經失去市場的注意力,並引導投資者進入不受人關注的資產類別。 4)、資產配置一般遵循"回歸均衡"的原則,這是動態資產配置中的主要利潤機制。
3. 家庭理財資產配置方案 如何配置自己的理財方案
家庭理財總逃不過一個詞,那就是「資產配置」。資產配置指資金在有計劃的安排下對資產進行配置的過程,只有做好合適的資金安排,才能在面對突如其來的風險時保住家庭財務的穩定,既不影響家庭的日常生活 ,又能在保障過程中積累財富。本篇我將以此為主題來解答家庭如何理財。
開始前向大家推薦一門對增加收入很有用的理財課程,共七天時間,學完就會感受到理財能力進步極快:限時福利!點擊加入理財訓練營,實現收入三倍增長。
對於家庭理財,每個家庭的安排都各不相同,比較合理的支出比例是:
40%的收入分配給保值或增值的資產,如房子一類的固定資產或股票基金一類的非固定資產
30%用於家庭開支,保障家人基本的生活水平;
20%用於銀行存款,防止一些生活中突然出現的支出,也可以投資一些貨幣基金增加收益。
10%可用於保險規劃,對一些可能會出現的人生風險進行一些保障。
一個家庭,可以通過構建投資、消費、儲蓄、保險這四個「賬戶」,來構建一個進攻和防守兼備的家庭財務體系,我們分別來講講:
一、投資增值的賬戶,用來追求收益。
這個賬戶關鍵在於要賺得起也要虧得起。很多家庭買股票第一年佔比30%,結果賺了很多錢,第二年就用90%的錢去買股票了,可如果中間遇到什麼需要急用錢的事情,就會導致家庭資產的各種問題了,這樣肯定是不對的。
我們可以採用50:50的簡單配置法則。
即把投資的錢五五分,一半投資於股票市場買入股票或者股票型基金,一半投資風險較低的固定收益類產品(比如貨幣基金、債券、債券基金等)。挑選基金是門技術活,不想被割韭菜就得自身實力過硬,一套完善的基金訓練課程就可以幫到你:今日僅限50個名額,點擊報名《基金訓練營》,帶你輕松穩健掘金!
二、日常開銷賬戶
可以配置1~2張信用卡用於日常消費,日常消費基本上可以被覆蓋。對於這個賬戶,任何人肯定要有的,但是最容易發生佔比過高的情況。因為這個賬戶花銷過多是很普遍的情況,所以准備其他賬戶就缺乏資金了。
三、儲蓄賬戶,即保本的錢
這個賬戶的關鍵是專屬:不可以隨便使用。很多家庭在過日子的時候都要存養老金和教育金,但經常會因為要買車或要重新裝修等原因花費掉。
重在積累,需要為長遠的財務目標,每年或每月有固定的錢進入這個賬戶。
運用基金定投來實現這個賬戶是一個比較好的方法。
四、保命賬戶,用來實現風險的管理和轉移
簡單來說,就是買保險,根據「雙十」定律,保費占家庭年收入的10%左右就可以了。
每個人不是一開始就都有四個賬戶,要通過我們對理財知識的學習,然後一點一點去完善。理財之行需要引路人,一套完善的理財課程能讓你少走彎路:點擊了解《理財訓練營》,7天開啟致富之路。
以上是我對《家庭理財資產配置方案 如何配置自己的理財方案》的回答,望採納~
點擊文中鏈接了解理財訓練營,讓你在理財的道路上事半功倍!
4. 有十萬元錢怎樣做資產配置誰能給我一套資產配置方案
先說一個公式:高風險投資產品的比例=100-你的年齡。
就是說,如果你今年20歲的話,可以將80%的資金投到高風險產品中,我們之前也說過,年輕怕什麼,大不了從頭再來;
但如果你今年已經40歲了,那投資高風險產品的比例就要控制在60%內了,畢竟,年紀越大,對風險會越來越忌憚,安穩就好。
此外,這也與你的收入相關。
如果你薪資不高,每個月付完房租或還完房貸除掉各項生活開支後,只能攢下一兩千塊,這10萬塊是你辛苦兩三年攢下的,投資還是偏保守點好;
如果你收入在節節攀升,這10萬塊對你來說,也就幾個月的事,自然就可以用它來多投資一些風險高些的產品。
投資風格保守,不太能接受本金損失的話,就投銀行理財、貨幣或債券基金這類風險小但收益也不高的,勉強能跑贏個通脹,至少本金不會受損;
投資風格穩健的,注意分配好各項投資,風險類的品種控制在20%—30%間,多投固收產品;
而風格激進的,就可適當提高你的高風險收益品種了,當然,也別就知道一把梭哈,畢竟,搬磚的滋味也還是不好受的。
如果短期內有大的用錢需求,像買房、買車、生娃等,需要用到這筆錢,那還是大部分用在風險低一些的固收產品中比較好,風險高一些或投資周期長一些的品種,盡量少投或不投;
如果這筆錢近幾年不會用到,只單純用它來投資增值的話,可多分配一些到風險高一些、投資周期長點的產品中,適當配置一些低風險的。
10萬元投資可大致這樣分配:
保險:1萬元以內,社保外搭配重疾、醫療和意外險,買消費類的,重疾稍貴點,意料和意外一年都只要幾百元;
貨幣、債券基金:2~3萬元左右,可投資貨幣、債券基金這類沒什麼風險的固收產品,收益率在4%—5%左右;
P2P:1~2萬元,可選擇較為靠譜的大平台,不追求過高的收益率,在8%-10%之間;
基金:2萬元左右,初學者可先定投低估的指數基金,了解了之後再逐漸買入行業指數或主動基金;
股票:2萬元左右,前期可適當買入分紅高、波動小、沒漲太多的藍籌股,熟悉了之後再選擇適合自己的股票操作方式;
黃金、美元:1萬元左右,可在碰到大的事件或處於明顯低點時進行買入或賣出,也可單純當做一種保值手段逢低吸入一些長拿著。
當然,這並沒有標准建議。如果你對某方面更專業些,如股票、基金等,自然可以多投這方面的;如果對一些完全不懂或沒什麼興趣,像黃金、美元等,也可不必配置,關鍵是適合自己。
最後,雖然我們說的是10萬元,但並不是非得要達到這個數才能開始的,理財意識總是越早培養得越好。
就算你現在只有幾千塊一兩萬,在努力提高賺錢能力的同時,也可以先買個股票定投個基金試一試了解一下的,這樣,當你有了10萬、100萬時,該怎麼做心中就有數了。
望採納
5. 個人資產怎樣分配理財
根據每個投資者的風險偏好不同,對投資者的資產配置也不同,這是因為不同的投資者的理財需求不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討論一下穩健型的投資者,如何進行資產配置,從而在保證資金安全性的條件下,實現資本的穩定增值。
依據不同風險承受力進行資產配置
投資者投資偏好分為五大類:謹慎型投資者、穩健型投資者、平衡型投資者、進取型投資者、激進型投資者。
理財是以實現財務的保值、增值為目的。分為公司理財、機構理財、個人理財和家庭理財等。人類的生存、生活及其它活動離不開物質基礎,與理財密切相關。根據每個投資者的風險偏好不同,對投資者的資產配置也不同,這是因為不同的投資者的理財需求不同。那麼個人理財如何分配資金呢?1、減少負債。負債會減少自己的被動收入,使可以用作花費的基數變大。所以在具體操作上自己要盡量少用信用卡,如果必須要用,記得按時還款。盡量不要借錢消費,一旦負債變成了習慣,不容易做未來規劃,也難積累到第一桶金。2、好好規劃日常開銷。規劃日常開銷是實現財務自由的第一步,如果規劃不好,一個月入10萬的人月開銷20萬,也談不了財務自由。即使還沒有錢,也要先學會合理消費,其實理論上,學生及剛工作的工薪族因為有家裡父母的補貼(這一部分也算被動收入),也是可以達到財務自由的,前提是不亂花錢,至少做到花費比月入少。3、適當投資,坐享「被動收入」。到了一定境界之後必須創造「被動收入」——只有來得不怎麼費力氣才可以談「財務自由」,那麼就一定要學會投資。要想成為一個財務自由者,需要長期連續對管理學、投資學的鑽研,需要對這兩者進行非常認真的實際運用,不懂得管理自己資產的人哪怕偶爾得到了巨額財富,也很快就會賠光。投資也是一種學問,多學習,肯定也可以在投資理財方面享受到甜頭。在生活中,理財對人們的影響越來越重要,對大部分人來說,理財的目標就是保證財務安全和實現財務自由。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也學習過很多知識,但是在個人理財規劃方面,大多是停留在記錄好收入、支出、凈收入等的記賬階段,所以制定一個合理的理財規劃是至關重要的。
6. 個人理財如何合理進行資產配置
怎麼理財是大家一直都在聊的話題,在市面上你能搜到的理財方式和理財產品是非常復雜的,今天我就簡單點把我覺得特別不錯的理財方式和理財產品給你們!
目前有一門基金課程我覺得非常不錯,推薦給大家,大神們專注基金投資多年,年化收益可達15%:僅限50人!點擊參加《基金訓練營》,跟投高收益基金!
下面進入正題
1. 股票--高收益型理財產品
券商那裡開個戶,本金也不用准備太多,就可以投身股市了。大家都明白股票的刺激性很大,因此投入資金不要超出總資產的20%,假如你是理財新手,還是不建議炒股,因為風險太高,系統學習下來很浪費時間跟精力的,不懂行情又很容易被坑。
2. 基金——安全性、收益性、流動性兼備的理財產品
由於基金的資金是放在銀行保管的,因此非常安全。比起股市的自由投資,高風險,基金的方便,穩定和有專人管理,明顯更受人們青睞。基金10元起賣,價格非常親民,投資種類也不會集中在一個品種上面,風險很低。贖回不方便,流動性差,錢被套牢,這些情況永遠不會出現在基金上。
由於很多人挑選的基金太菜了,所以收益不高,跟投那種多次在基金上有大收獲的投資達人,可以獲得比較長遠的收益:限時福利!點擊參加《基金訓練營》,高收益基金已流出。速度跟投收益可達15%!
3. 國債——門檻低,安全性高,流動性較差的理財產品
國債的優點有很多,首先它只要100元就能買;不僅年收益能達到約4%,而且還有著高安全性特點,發行的主體還是國家。國債作為長期投資不建議提前兌取,因為提現的時候會有0.1%的手續費。
總之,理財最優秀的產品還是基金,普通人理財在投資過程中普遍存在不專業、沒時間、錢不夠三個弊端。萬一投到一隻給力的基金,就能完美解決這些問題。想買高質量基金,就來報名基金訓練營:點擊參加《基金訓練營》,基金投資能躺贏!
以上是我對《個人理財如何合理進行資產配置》的回答,望採納~
點擊文中鏈接了解理財訓練營,讓你在理財的道路上事半功倍!
7. 自己在海外有部分閑置資金,想要多投資應該怎麼配置
如果說你有很多的閑置資金,那麼我有以下三種渠道給你推薦。第1種最簡單的就是把錢投資到基金裡面去,通常來講你只要長期持有基本上都能夠穩定獲利。第2種渠道就是去購買股票,不過購買股票盈利的難度可能相對較大一點,如果你沒有操作好會導致虧損。第3種就是投資於股權,不過需要你有很大的資金體量,如果資金量不夠大的話,可能沒有資格投資。
一.基金
基金主要分為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兩種。基金就是你幾十塊錢也能夠買的那種基金,它的收益通常來講比不上私募基金。他是要求你有100萬才能夠起投的一種高端基金。如果說你有100萬以上,那麼我建議你投私募基金,如果沒有就投公募基金。購買基金只要你長期持有,基本上都能夠實現穩定獲利,虧損的概率相對比較小。而且它的年化收益也能夠達到百分之十幾到二十。
大家看完,記得點贊+加關注+收藏哦。
8. 如何進行合理的資產配置
很多理財專家通過觀察和計算以後,發現,現在家庭合理資產配置的比例應該是4321,也就是說普通家庭每年40%的收入,用於供房或者其他方面的投資,然後30%的收入用於平時家庭正常生活的開支,家庭收入的20%可以用於銀行定期存款,以備生活中的不時之需,餘下的10%則應該用來購買針對疾病和養老的保險產品。當然,理財專家推薦的家庭合理化資產配置4321,也不是一個鐵的比率,每個家庭在進行自己的資產規劃時,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特別是家庭的風險屬性,也就是家庭以及個人對風險的承受能力去選擇資產配置的具體比例。不過想讓家庭合理資產配置達到一個較高的水平,只掌握合資產配置的比例還不夠,還應該明確自己家庭理財的目標,並建立適合自己的投資理財方案。
資產配置可以選擇金斧子平台,金斧子是研究與科技驅動的資產配置服務平台,致力從家庭目標與規劃出發,為客戶提供一站式的家庭財務分析、投資策略、以及跨周期、全品類、多元化的基金配置方案,服務涵蓋移動端、PC端、微信端便捷的產品搜索、基金申贖、凈值查詢、財富記賬、配置規劃、投資咨詢等,最終幫助家庭實現財富的保值、增值和傳承。
迄今為止,金斧子平台中產以及高凈值注冊用戶已突破80萬,累計為客戶配置的公募基金、陽光私募、私募股權等基金規模已超350億,超過10萬個家庭得到了專業、獨立、實時、高效的一站式資產配置建議與基金交易服務。
9. 家庭理財資產配置
家庭理財資產配置方式有:
1、第一種是最常見的。大多數人普遍追求穩定的投資和較高的回報。一般來說,大多數人最常用的家庭資產配置方法是按照家庭資產的100份來劃分分配比例。他們喜歡以穩定的資產配置方式進行投資,其中50%的資產投資於固定收益或定期保本理財產品。對於定期存款,宜選擇越來越高的存單或大額存單。國債可以以憑證形式或電子形式購買。購買國債的數量限制在50份中的15份。30份分配給不同風格的各種基金,20份投資於股票市場或貴金屬產品。這種匹配方式適用於絕大多數人。這種資產配置方式的特點是穩健,收益相對較好。缺點是對於追求高收入的人來說,他們的收入不能完全滿足他們的期望,穩定的收入也是一個不錯的分配方式。
2、二是一群敢於冒險、激進、具有豐富市場投資經驗的人。一般來說,激進的資產配置方式是不願意將資金存入低收益銀行產品的手中。通過市場多年的投資經驗,寧可將資金投入市場游戲,也不願將資金全部存入定期國債。即使是存款銀行也應該在極端時期存入流動性極強的金融產品,以便於取款和投資入市。這種資產配置方式增加了高風險高收益基金的佔比。
3、三是平衡做事,不求安逸和利益的人。這種平衡投資和分配家族資產的方法,就是攻守平衡。一般情況下,我們不會專注於市場,完全相信銀行產品的收益能力。一般將40份資產配置到銀行的非盈虧平衡理財產品,到期理財產品跟進繼續做好對接,以獲得更好的收益
拓展資料:
1)為了家庭資產的合理配置,必須明確家庭理財的總體方向和目標。在充分分析家族資產狀況、家族投資的風險承擔能力水平的基礎上,確定資產配置比例的方法。最好的資產配置方法是根據家庭需要分配資產的比例,是最好的理財方法。
2)金融產品具有三份基本屬性:盈利性、安全性和流動性。事實上,在人們對資金的實際使用以及在不同的金融產品中,這三份屬性往往有著不同的側重點。根據自身用途的需要,在相應的金融屬性較強的金融產品中配置適當的比例,這就是家庭資產配置的核心意義。家庭金融資產配置金字塔根據金融屬性的不同,分為流動性資產、證券型資產和收益性資產三類。這三類資產可以分別對應普通家庭可以投資資金的三類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