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和聲怎麼配置和弦
① 一般為流行歌曲配和聲怎麼配
為旋律配和聲的一般程序是:
1.通過分析旋律,明確旋律的調、調式和簡單的曲式結構。
2.確定從旋律開始至結束的每一個音的和弦配置。
當然這並不意味著必須按音符的先後次序去選擇和弦。人們通常是首先在旋律的開端、樂句的結束,以及那些最富於和聲暗示的旋律片斷上開始工作。
這些部位的和聲設計,有似於一個建築物的骨架,會產生全局性的影響。骨架搭好之後,再根據已有的和聲條件,去為那些尚未有明確選擇的「中間地帶」作和聲填充。
和弦選擇,是為旋律配和聲的最重要的、同時也是最困難的一個環節。一個旋律音往往可能有多種選擇,隨著學習進程中和聲材料的積累,這個問題會越來越復雜。與和弦選擇直接相關的,還有和聲節奏、和聲風格等方面的問題,必須花大力量加以解決。
還有就是和聲的低音設計,低音是四部和聲的「第二旋律」,應力求流暢、完整和富於個性。低音線條必須在和弦選擇方案所規定的范圍內活動,同時還要受到教學進度的嚴格限制,但這正是鍛煉自由寫作能力的有效途徑。
適當的跳進(不超過八度)可以增添線條的活力,但不宜使用同一方向的連續跳進(以四、五度分割八度所構成的同方向跳進不在禁止之列)。 填寫內聲部要以平穩、流暢為主,這是四部和聲兩個內聲部進行的基本原則。
此外,還必須考慮到和弦音重復與省略的正確性,合理的排列,聲部的音域限制,避免各種不良的進行(平行八、五度,聲部交叉,聲部超越,四部同向)等問題。
有時候,往往會因為某一聲部進行上的困難,而不得不對已有的低音設計、和弦選擇方案作局部的甚至是較大范圍的調整。
(1)流行和聲怎麼配置和弦擴展閱讀:
在調性音樂中,和聲同時具有功能性與色彩性的意義。和聲的功能,是指各和弦在調性內所具有的穩定或不穩定的作用、它們的運動與傾向特性、彼此之間的邏輯聯系等。和聲的功能與調性密切相關,離開了調性或取消了調性,和聲也就失去了它的功能意義。
和聲的色彩,是指各種和弦結構、和聲位置、織體寫法與和聲進行等所具有的音響效果。和聲的色彩是和聲表現作用的主要因素,無論在調性音樂或非調性音樂中,它都具有重要意義。
② 流行音樂中,如何給旋律配上好聽的和聲進行
和聲編配必須首先考慮和弦與其對應旋律的合理性,旋律的構成必須是和弦音或可用擴展音為主(旋律音中的主要部分應為和弦音而不是擴展音)。對於整段和聲進行的安排,首先要考慮和聲節奏,其次考慮終止式安排,也要考慮一些常用的和聲樂句連接方式。在流行音樂中,編配和聲具體應用時以使用三和弦為主,可以加入七和弦,也可以加入附屬和弦、擴展屬和弦、替代屬和弦、相關Ⅱ級小和弦、過渡和弦等。
除此之外,要多注意和弦間的移動關系及根音的安排,有的和弦可以安排轉位或以其他可用擴展音為最低音。在所有的和聲安排中,純五度下行為最好,其次根音保持不變、根音級進等都要多運用。
不過,最重要的還是要符合我們的情感需要,即要多聽聲響效果,多做調整,直到符合需要為止。
③ 給歌曲配置和弦的技巧
給歌曲配置和弦的技巧
給歌曲配置和弦的技巧?大調式的歌曲和小調式的歌曲在吉它和弦的選用上有不同的要求。對於那些已經入門而又遇到瓶頸的朋友來說,給歌曲配和弦是一道不得不跨的門檻,下面分享給歌曲配置和弦的技巧?
給歌曲配置和弦的技巧1
一、確定調式調性,把握歌曲基本情緒
我們給一首歌配和弦,首先要非常熟悉這首歌,看看歌曲是什麼調,是不是在你的音域范圍之內,如果不是,將它調整到適合你自己的調,從而確定歌曲的調性,即是C調呢還是G調呢或者其它什麼調,這是最基本的工作;然後,看看歌曲是大調式的還是小調式的,全曲的情緒是溫柔委婉的,還是高亢激烈的。這樣,你對全曲就有了一個大概的印象。
二、配好曲子和樂句的開始和中止處
接著來看歌曲的開始和終止。開始和終止處一般應配上主和弦,因為主和弦最穩定,可以起到明確的開始、結束作用。比如C大調應配C和弦,A小調應配Am和弦。然後來看每個樂句的起始和終止處。
一個樂句可以是完整的一句歌詞,也可以是情緒的一個小段,我們完全可以將其看成是一段微型面完整的歌曲,因此在它的開始和結束處要有較為明確的表示,但因其只是整首歌曲的一部分,這種表示應比整首歌曲的起、止處稍弱,所以可以配一些半終止式的和弦,即前面講過的副和弦,當然配主和弦也是可以的。這樣,歌曲的基本骨架就搭好了。
三、確定每小節主要音,配上相應和弦
下面從歌曲的第一小節開始,看看該小節裡面哪幾個音最多,哪幾個音的時值最長,找出含有這幾音最多的和弦作為該小節的和弦。比如對歌曲《九百九十九朵玫瑰》第一小節:該小節1和6就佔了音數的一半,且加起來的時值最長,那麼1和6是主要音,如果是C調的話,則可以配上Am和弦:,即A小調的主和弦。要說明的一點是,確定和弦時,時值的長度要優先於音數的多少,這個道理是顯面易見的。比如這樣一個小節:|1--75|,7和5佔了兩個音,是否該配G和弦:呢?不是的,因為從時值上看仍然是1佔得時間長,所以應配以含1的和弦,如C和弦:1、3、5等。按照這個基本原則可以初步為所有小節確定和弦。
四、用和弦的傾向性優化和弦進行
通過上面兩步,歌曲和弦的大致面貌已經出來了。但還不夠,我們還要用和弦的傾向性來優化和弦的'進行。首先,可以在全曲和樂句的終止的前使用屬七和弦,以達到更加明確的終止效果。在歌曲的其它部位的主和弦前也可以用上屬和弦和屬七和弦。以C大調為例,在C前用上G或G7,可以達到完美的終止效果。
五、用副屬和弦和離調和弦做修飾
以上幾步的基礎上我們還可以根據歌曲的具體情況,進一步用副副屬和弦和離調和弦進一步美化和聲。比如在A弦前可以嘗試使用E或E7和弦,很可能會有非常美妙的音響效果。但並不是所有歌曲都可以用副屬和弦和離調和弦來修飾的,搞不好的話會有畫蛇添足之嫌,要慎用。
給歌曲配置和弦的技巧2
一、什麼是和弦
照一定度數關系排列起來的一組音,稱為和弦。和弦中的各音之間是一般三度關系,但也有不按三度關系的。不同的和弦具有不同的色彩屬性,可以達到不同的聲音效果,這使得和弦的配置成為音樂理論中十分重要的一項內容。和弦一般是三和弦,其從低到高三個音分別稱為根音、三音、五音。如果是七和弦的話,就多了個七音。
和弦的不同功能屬性是由組成和弦的各音之音的關系決定的。
二、和弦的分類及功能
(一)按音程分
1、三和弦:由三個音組成,各音之間是三度關系。又可分為大三和弦,其第一、三音之間是大三度,三、五音之間是小三度,如C和弦:1、3、5;小三和弦,三個音之間均為小三度,如Am:
2、七和弦:由四個音組成,各音之間也是三度關系。如C7:1、3、5、7。還可細分為大七和弦、小七和弦等,不再詳述。
3、九和弦:在七和弦基礎上再疊加一個三度音。用得不多,不再詳述。
(二)按功能分
這種分法直接關繫到歌曲編配,故加以詳細說明(為便於說明,均以大家接觸最多的C調為例):
1、主和弦
三和弦的一種,只有過是依其功能命名。是在和弦體系中起主導作用的和弦。它是和曲子的主幹音(參見:主幹音)緊密相關的,確定整個曲子的基調。如以C大調為例,其主和弦即C和弦:1、3、5;而A小調的主和弦為Am和弦。
2、屬和弦
和弦的一種,從其功能來看,對主和弦起附屬作用,故名屬和弦。其根音是主和弦根音的上行純四度(四度音中只有一個半音程,這樣的音程稱為純四度,因其音響效果是最和諧的,如1到4,在其1、2、3、4四度音程中,只有3、4間是半音)。如C調而言,主音是1,其上行純四度是5,即G,則屬和弦為G和弦:。屬和弦有傾向主和弦的特性,這在和弦配置中十分有用,在下面的配置方法中會進一步講解。
3、屬七和弦
在屬和弦的頂部再疊加一個小三度音即成屬七和弦。如G7和弦:。屬七和弦比屬和弦具更加強烈的傾向主和弦的特性。
4、下屬和弦
也是三和弦的一種。其根音是主和弦根音的下行純四度關系。對C大調而言,下屬和弦為F和弦:。
5、副屬和弦
是指除大小三和弦和及屬七和弦之外,並且由自然音階中的音構成的和弦。如C調的F7和弦:。在不太重要的地方用副屬和弦代替主和弦,會有意想不到的獨特效果。
6、離調和弦
此種和弦中含有自然音階的升降音。如C調的E和弦:3、#5、7,其中#5音是升降音。離調和弦可以大大豐富曲子的色彩。 民謠編配預備之三:和弦之間的基本關系
一、四度傾向性
從和聲學上講,和弦之間是有傾向關系的,主和弦傾向於下屬和弦,屬和弦傾向行主和弦。仍以C調為例,C傾向於F,G傾向C,那麼在和弦配置中我們可以採用C--F,G--C的聯接,這種進行是很順的,聽起來很舒服。其本質原因是由於根音的傾向性。
C的根音是1,F的根音是4,二者是純四度關系,1傾向4,則C傾向F。可以這么說,所有和弦都傾向以其根音上方純四度為根音的那個和弦。那麼規律性就馬上出來了:A--D,E7--A,A7--D等等。
二、三度傾向性
同四度傾向性類似,三度也存在傾向性,但這種傾向性比四度傾向性要弱很多。如C--Em,Dm--F等等。
正是和弦間的這種傾向性,以及傾向性的強弱的不同使的歌曲的和弦編配有了起伏的變化,使的曲子的和弦行進體現出運動性,不致於單調。需要說明的是傾向性並不是絕對的,在具體編配中往往有打破規律的做法,這要視具體情況而定。
三、和弦基本體系
相互之間有傾向性的和弦構成了一個和弦體系。比如C大調的和弦體系是以C和弦、G和弦、F和弦為主要骨架的,這三個和弦就可以完成對C大調調歌曲的主要支撐,其中C為主和弦,G為屬和弦,F為下屬和弦;同樣,Am和弦、Em和弦和Dm三個弦構成了A小調的和弦骨架。
對於一首歌曲而言,僅用這三個和弦就完全可承擔全部的和弦編配任務!當初Gman初學吉它彈唱時,經常是這樣三個和弦一配到底,效果還不錯呢。當然,要將歌曲編配得更為豐富,還需要其它和弦的配合,但掌握了這三個和弦的運用,和弦配置的基本功就會了,簡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