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存儲配置 » raid存儲池

raid存儲池

發布時間: 2023-01-29 04:03:04

㈠ 黑群暉拔了一個硬碟一直提示存儲池錯誤怎麼處理

導致存儲池出現錯誤的原因有很多,如系統分區損壞或硬碟故障。在某些情況下,您可按下列步驟來診斷錯誤並修復問題。
註:
在此所述的修復功能僅適用於具有數據冗餘功能的 RAID 類型(如 RAID 1、RAID 5、RAID 6 等)。請注意,此功能無法修復損毀的硬碟,也無法保證能夠挽救損毀存儲空間上的數據。
對於已損毀存儲空間,建議您聯系技術支持尋求幫助。
建議使用 Synology 產品兼容性列表中的硬碟,以防止出現任何問題。使用不兼容的硬碟可能會在 Synology NAS 上降低系統性能,甚至會導致數據丟失。
系統磁區錯誤
當系統分區出現故障時,您會看到一條消息,告知您系統分區無法訪問
若要修復系統分區:
打開存儲管理器。
進入概述並單擊標記為修復的鏈接。系統應修復系統磁區。
降級的存儲池
當硬碟出現故障時,存儲池會變為降級狀態,但數據不會丟失。這只會發生在有數據冗餘功能的 RAID 類型中,如 SHR、RAID 1、RAID 5、RAID 6 和 RAID 10。
降級的存儲池可以修復,方法是以狀態良好的硬碟來替換故障硬碟並修復存儲池。
註:
用於更換的硬碟容量必須大於或等於存儲池中的最小硬碟容量。
用於更換的硬碟狀態必須為已初始化或未初始化。
SHR (Synology Hybrid RAID) 僅在特定型號上可用。
若要修復降級的存儲池:
進入存儲管理器 > 存儲池確認狀態已更改為降級。
如果是,進入 HDD/SSD 選項卡查看發生故障的硬碟。
卸下故障硬碟並用新硬碟進行替換。
註:
如果您的 Synology NAS 不支持熱交換功能,卸下和安裝任何硬碟之前請務必先關機。
用於更換的硬碟中的已有數據都將擦除。
安裝完更換硬碟後,返回到存儲池選項卡。
選擇降級的存儲池。
在操作下拉菜單中單擊修復。
選擇要添加到存儲空間的更換硬碟。然後按向導的指示完成操作。
修復存儲池
若要修復降級的存儲池,您需要用符合下列條件的硬碟來更換故障硬碟:
對於 RAID 1、RAID 5 或 RAID 6 存儲池,降級的存儲空間可用容量等於或大於存儲池中最小硬碟容量的可用硬碟來修復。
對於 SHR-1 存儲池,可用的硬碟必須符合以下條件之一:(1) 其容量必須等於或大於故障硬碟的容量;(2) 除存儲池中的最大硬碟之外,其容量必須等於或大於其餘最大硬碟的容量。
例 1:SHR-1 由 3TB、2TB、2TB 和 1TB 硬碟組成。如果 3TB 硬碟損壞,可用容量等於或大於 2TB 的可用硬碟修復。
例 2:SHR-1 由 4TB、4TB、2TB 和 2TB 硬碟組成。如果 4TB 硬碟損壞,可用容量等於或大於 4TB 的可用硬碟修復。
例 3:SHR-1 由 4TB、4TB、2TB 和 2TB 硬碟組成。如果 2TB 硬碟損壞,可用容量等於或大於 2TB 的可用硬碟修復。
對於 SHR-2 存儲池,可用的硬碟必須符合以下條件之一:(1) 其容量必須等於或大於故障硬碟的容量;(2) 除存儲池中的兩個最大硬碟之外,其容量必須等於或大於其餘最大硬碟的容量。
如果您將硬碟配置為符合上述條件的 Hot Spare,則它們將用於修復存儲池。
解決損毀的存儲池
當存儲空間狀態變更為已損毀時,您無法自行修復該存儲空間。若要解決此問題,建議聯系技術支持尋求幫助。
您聯系技術支持前:
通過 File Station、Windows 文件服務、FTP 或其他文件服務將文件復制到計算機或外接設備可搶救 Synology NAS 上的數據。
保持硬碟的排序與存儲空間損毀時相同。
請對存在問題的硬碟執行 S.M.A.R.T. 檢測。為此,請進入存儲管理器 > HDD/SSD,選擇存在問題的硬碟,然後單擊健康信息 > S.M.A.R.T.。在 S.M.A.R.T.檢測區域中,根據需要選擇快速檢測或完整檢測,然後單擊開始以運行檢測。

㈡ win10怎麼組軟raid

1.
將硬碟驅動器安裝到您的計算機中,然後將其啟動到Windows 10專業版中。
2.
在開始之前備份所有無法承受的操作系統硬碟損失。
3.
將「存儲空間」鍵入或粘貼到搜索窗口中。
4.
選擇創建新的池和存儲空間。 Windows將檢查所有驅動器並在下一個窗口中選擇它們。
5、通過選擇下拉菜單選擇Resiliency下的RAID類型。磁碟簡單池,雙向鏡像和三向鏡像與RAID 1類似,Parity與RAID 5類似。
6、如果需要,在「大小」下設置驅動器大小。它應該默認為正確的設置。
7、選擇創建存儲空間。
8、等待該過程完成,然後您應該在Windows資源管理器中看到具有正確大小的單個磁碟。
9、在「搜索窗口」框中鍵入或粘貼「管理存儲空間」以關注數組。

㈢ 家庭入門級nas有必要用raid功能嗎

不建議RAID:

1、這種設備系統性能相當一般,軟RAID是要系統開銷的,對CPU來說是雪上加霜;

2、RAID不是絕對安全的;

3、2盤位只能組R1和R2,利用空間有限,還會加重單個硬碟的負載量;

4、對重要數據自動按時備份,會比RAID方案更有價值。

家用NAS,不要組RAID!沒有特殊需要,不要用存儲池!

由於NAS目前對家用市場重視不足,系統更新後說實話沒有什麼新意。近期不少用戶詢問為什麼家庭用戶在使用NAS的時候,不要採用RAID和存儲池呢?

家庭應用,不要用存儲池,不要用RAID!不要用RAID1!不要用RAID5!不要用RAID6!重要的事情說n遍。由於RAID的設計初衷是為了提高系統可用性,保證部署在伺服器上的業務系統在存儲出現故障時,可以做到系統不下線,在線完成存儲的修復。

雖然可以在某些層面提高數據的安全性,但在硬碟故障後做數據恢復時,後續問題會更多!一般家用2-8盤位居多,大多數會用RAID1和5。RAID5的安全性爭議由來已久,那麼RAID1呢?結論還是沒有必要。以4盤位為例,文字模擬一下幾種使用情況:

1、4塊4T,組RAID5,獲得12T空間,(注,RAID5和存儲池需搭配使用)。

優點:存儲空間連續,單文件夾即可存儲12T內的資源。

缺點:磁碟性能會受到影響;在使用tr充當下載機的情況下,全盤24小時持續工作,損失全部硬碟壽命。

壞掉一塊硬碟後;如果恢復RAID,根據使用空間和零碎文件的多少,大概需要1-4天的時間。由於4塊硬碟一般同時購買又是同批次,1塊硬碟由於讀寫過多導致故障時,其他3塊磁碟的壽命也差不太多。

加上連續讀寫高發熱,高震動,在這個情況下又要連續工作很久,如果這時候再有一塊硬碟出現故障,或者遇到NAS硬體故障或者斷電,數據就完蛋了。數據完全損毀。這個後果你可以承受的了嗎?

2、4塊4T,使用存儲池,獲得16T的連續存儲空間。

故障後,你根本就不會知道你損失掉了哪些數據。家用請直接Pass掉這種使用方式。

3、推薦的方式:

全部無腦使用靜態磁碟分區 ,也有叫Basic分區的,QTS 4.3後叫靜態卷,都是一個意思,就是沒那麼多花樣和功能,每一塊硬碟自成體系,還擁有最高的性能。建議先安裝一塊硬碟,把所有需要的APP裝完之後,再安裝其他的硬碟。並且,如果使用下載功能,請將下載目錄設置在這塊硬碟。

其他的硬碟,建立多個文件夾,僅用於存儲數據。這樣一來,不論是下載時,還是調用APP時,大多數情況,僅僅這一塊硬碟在工作。其他的硬碟會處於休眠模式。

很多人又會問到NAS現在的系統就無法休眠,這個是什麼情況。根據我個人的理解來看。我所認為的休眠模式,硬碟是無法讀寫的。在你訪問其他盤上的共享目錄時,可以明顯聽到磁碟的磁頭有啟動的聲音,而且在這幾秒的啟動過程中,你是沒辦法訪問這些數據的。

這也是硬碟的某種休眠方式,可以提高硬碟的壽命,減小整機功耗,都有積極的意義。至於數據的備份方式,非常簡單。請使用系統自帶的備份軟體,混合型備份與同步中心,通過備份或者同步功能,來實現把數據存兩份的功能。

㈣ unraid多個存儲池

既然有「硬碟分區」的話題,那麼先回答多個分區合並為一個。第三方分區軟體要看具體的特性和支持,就Windows自帶的分區工具diskpart,是可以把相鄰的兩個分區合並為一個的,不過前提是前面的分區要有足夠的空間放下後面分區裡面的文件和內容。大概操作就是先拷貝文件,然後刪除後面的分區,最後擴展前面的分區。

如果是問多個物理硬碟,那麼可以通過建立RAID(硬體或者軟體)、存儲空間、或者使用DrivePool(Windows)/MergerFS(Linux)把多個硬碟/分區合並為一個分區,以4個硬碟組合為例:

JDBOD以及各種級別的RAID都是把多塊物理硬碟虛擬成一塊物理硬碟,操作系統需要對這塊物理硬碟進行分區、格式化之後才能使用。

RAID0:速度最快,容量為單盤容量×4,持續讀寫性能都是單盤性能×4。但一塊硬碟損壞會丟失全部數據。

RAID5:隨機讀寫稍慢,容量為單盤容量×(4-1),如果RAID卡性能足夠或者軟體方式啟用寫入緩存,持續讀寫性能可以達到單盤性能×(4-1),理論上單塊硬碟損壞不會丟失數據可以重建陣列,但實際案例中會出現重建失敗的情況。

RAID6:隨機讀寫更慢,容量為單盤容量×(4-2),如果RAID卡性能足夠,持續讀寫性能可以達到單盤性能×(4-2),理論上兩塊硬碟損壞不會丟失數據可以重建陣列。

RAID10:隨機讀寫性能較好,容量為單盤容量×(4÷2),持續讀寫性能圍單盤性能×(4÷2)。

JBOD:容量為單盤容量×4,讀寫性能等同於單盤,理論上單塊硬碟損壞後其它硬碟上的數據不會丟失。但實際上因為文件系統結構數據和文件可能存在跨盤存儲,單塊硬碟損壞後可能需要使用數據恢復軟體才能讀取完好硬碟上的數據,並且跨盤存儲的文件會無法恢復。

DrivePool/MergerFS:類似JBOD,但每塊硬碟都有獨立的文件系統,只是基於這些文件系統的結構合並出一個新的分區。單一硬碟損壞的話,其它硬碟上的數據都不會丟失。

Windows存儲空間:類似RAID,其中簡單空間類似RAID0,鏡像空間類似RAID10,奇偶校驗空間類似RAID5,不過性能比硬體RAID差很多。

Windows動態磁碟:類似RAID,但這是基於分區的操作,把不同磁碟上的分區組合虛擬成一個分區,不能再進行分區,但也需要格式化之後才能使用。其中條帶卷類似RAID0,RAID5卷類似RAID5,鏡像卷類似RAID1,跨區卷類似JBOD。

其它軟體模式的類似RAID的,還有*nix的madam,ZFS,flexRAID、unRAID等,就不一一介紹了。

㈤ 當創建RAID5邏輯硬碟時,如果存儲池中有7塊物理硬碟時可以允許幾塊硬碟損壞

可以最多可以同時壞2塊硬碟
還能保證你數據有效,利用率50%。

㈥ 多塊大於2T硬碟構建RAID

Ubuntu18.04系統下,2塊4T硬碟構建RAID,掛載起來並做簡單的磁碟讀寫測試。
我目前了解的Linux下構建大容量存儲池有三種方式,mdadm、LVM、ZFS。這三種之間的優劣後續繼續研究。本例使用mdadm。

mdadm創建RAID
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1346533
https://www.jianshu.com/p/f087257665d3
格式化大於2T的硬碟
https://blog.csdn.net/u012150360/article/details/81333051

通常格式化硬碟使用fdsik命令,由於單個硬碟大於2T的時候這個命令便無法使用。需要使用parted命令給硬碟標記為gpt再創建分區和格式化
1)找到需要掛載和格式化的硬碟。

2)選擇要格式的硬碟設備

3)建立GPT磁碟標簽

4)創建分區並退出parted

5)格式化硬碟

以創建RAID 0為例
1)創建raid 0 的虛擬盤md0

2)格式化虛擬盤md0

3)開機掛載,推薦使用UUID進行掛載

至此軟RAID0的構建完成。推薦測試,

參考上篇

㈦ 伺服器更換了一塊硬碟需要重新組RAID 如何操作

操作步驟具體如下:

1、首先,啟動後,MNAS將持續報警,登錄到後台管理系統,如下圖所示,然後進入下一步。

熱點內容
如何用伺服器搭建網路 發布:2025-07-18 09:36:05 瀏覽:449
迷你世界電腦版怎麼改密碼 發布:2025-07-18 09:26:41 瀏覽:50
php創建目錄 發布:2025-07-18 09:26:17 瀏覽:659
為什麼手機游戲分ios和安卓端 發布:2025-07-18 09:22:17 瀏覽:139
android數據顯示 發布:2025-07-18 09:17:27 瀏覽:527
腳本精靈天天酷跑怎麼用 發布:2025-07-18 09:00:04 瀏覽:153
android技術面試 發布:2025-07-18 08:59:55 瀏覽:966
c語言m是什麼 發布:2025-07-18 08:59:10 瀏覽:277
c語言布爾變數 發布:2025-07-18 08:54:52 瀏覽:648
linux的jdk下載 發布:2025-07-18 08:54:09 瀏覽: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