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研國產存儲
A. 國內有哪些是基於ceph自研的存儲廠商
目前國內各廠商都瞄向了ceph,大型廠商如騰訊、華為已經開始布局ceph。其他像XSKY、元核雲、杉岩這種存儲廠商也是基於ceph在做的。
B. 了不起的國產科技巨頭!解決晶元、存儲難題,「去美化」已成定局
1997年,金一南去美國學習一位美國人接待了他,金一南發現這個美國人家裡的衣帽間掛著很多襯衫。於是金一南好奇地發問:你買這么多襯衫能穿完嗎?沒想到這位美國人表示:穿不完就扔掉啊,反正這些襯衫是中國製造的,非常便宜扔掉也不心疼。
從這件事情中也能看出,老美為什麼不顧一切的打壓華為、打壓中國 科技 企業了。當年我們用8億支襯衫才能換老美一架波音飛機,現在我們能造大飛機了,老美能不著急嗎?所以想要讓我們國家強大,發展高 科技 趕超老美是唯一的途徑!
在經歷了華為事件之後,國產手機廠商紛紛崛起!小米、OPPO、vivo都開啟了自研晶元的道路,OPPO研發了馬里納亞晶元,vivo研發了V1影像晶元,而小米2017年推出了自研的澎湃S1晶元,後來又陸續推出了澎湃C1 ISP晶元、澎湃P1快充晶元。
在即將發布的小米12S系列上,將搭載小米最新自研的澎湃G1電池管理晶元。一直以來電源管理晶元都被美國德州儀器公司所壟斷,小米自研的這顆G1晶元不僅可以檢測電池狀態,提升續航預測精準度,而且可以精細化管理電池能量,延長手機續航!
安卓手機越用越卡,是很多人入手蘋果的原因。其實這跟安卓手機存儲老化速度衰減有關系。在小米12S系列上,小米還搭載了全新自研的FBO煥新存儲技術,它可以自動檢測整理手機存儲碎片,連續用4年的時間電池壽命沒有衰減!這項技術已經被納入到了UFS 4.0 國際快閃記憶體標准!小米的黑 科技 已經獲得了國際標準的認可,未來安卓手機越用越卡的問題將會被徹底解決!
其他配置上,小米12S系列依然是安卓最高端的存在。驍龍8+處理器、120W的快充和50W的無線充電、頂級2K LTPO屏幕支持微棱鏡技術,小米12S系列的續航對比上代提升了15%,而且發熱和功耗問題徹底被解決。還有IMX989 1英寸超大底感測器,以及徠卡光學鏡頭的加持,各方面配置全面拉滿。
隨著巨額研發投入的不斷推進,小米的自研技術也正在加速落地。雖然在最核心的手機SOC方面還無法實現完全自研,但是澎湃系列晶元的場景正在不斷被拓寬,未來一定會研發、製造出屬於自己的手機處理器,小米「去美化」已經成為定局!
C. 7.4GB/s!國產高端晶元首次持平,長江存儲發布頂級國產SSD晶元
2021年12月29日晚,長江存儲將原廠SSD品牌更名為「致態」,並正式發布了旗下首款PCle4.0 SSD PC硬碟,代號「致態Ti Pro7000」。長江存儲表示:「致態」系列將致力於打造高性能、高品質、面向消費者的三維快閃記憶體系統產品。
半導體行業的高景氣帶動了旗下產業鏈的發展,英特爾NAND業務被SK海力士收購後,快閃記憶體晶元市場被三星、SK海力士、美光壟斷。市場壟斷意味著產品的定價,以及對市場的把控權全部掌握在這三家企業的手中,這很容易造成快閃記憶體晶元市場的畸形發展。這對於全球快閃記憶體市場,對於國產半導體來說顯然不是一件好事。
事實上,我們有不少企業具備半導體晶元自主研發能力,面向消費者市場發布的產品也很多。但受技術、設備的影響,中企面向消費者發布的產品,大多都定位在中低端市場。高端晶元並不多,近些年除了華為的麒麟、鯤鵬系列;其它廠商研發的,面向於消費者使用的高端晶元幾乎沒有。
作為國內快閃記憶體市場中的「佼佼者」,長江存儲肩負重擔,砥礪前行。NAND快閃記憶體工藝進化到第三代,旗下的致態系列原廠SSD先後發布的PC005 Active(M.2)、SC001Active(SATA)、木星10(移動SSD)其性能和性價比均位於第一梯隊。為了解決我們在高端快閃記憶體市場中,被國外企業左右的問題。長江存儲推出了旗下首款PCle4.0 SSD,「致態Ti Pro7000」。
「致態Ti Pro7000」的性能和表現如何呢?據了解,「致態Ti Pro7000」搭載英韌 科技 Rainier IG5236主控制器,採用12納米工藝打造,固態形態為M.2 2280。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提高晶元在高負荷下的運行效率,長江存儲特意調整了封裝,並增大了晶元的有效散熱面積。
此外,「致態Ti Pro7000」擁有可拆卸式散熱片。該散熱片是採用鋁製成的,厚度5毫米並覆蓋0.5毫米導熱膠,最高降溫可達30攝氏度,且完美兼容PS5。快閃記憶體則是採用長江存儲自家研製的X tacking2.0架構的三代NAND,可供消費者選擇的容量有512G、1TB、2TB,與之相匹配的緩存分別是1GB、1GB、2GB容量的三星DDR4。
性能則是「致態Ti Pro7000」的最大亮點。據了解,「致態Ti Pro7000」的讀寫速度最高可達7.4GB/s,4K隨機讀寫最高可達105萬IOPS。即便是最低型號的512GB容量版本,也能夠達到6.9GB/s和70萬IOPS。質保是五年,平均故障間隔時間在150萬小時左右,型號從小到大的寫入壽命分別是300TBW、600TBW、1200TBW。
目前「致態Ti Pro7000」已在各大購物平台預售,512GB版本的活動到手價為699元,1TB版本的活動到手價為1099元。「致態Ti Pro7000」的推出,打破了三星、東芝等國外快閃記憶體晶元廠商的市場壟斷,一定程度上制衡了國外廠商的快閃記憶體價格。如今我們有了自己的高端快閃記憶體晶元,國外企業再也不能肆意而為地抬升價格或者故意囤貨。
在半導體晶元高端市場中,長江存儲助力國產半導體克服了又一項難題。期待長江存儲今後能有更多、更好的表現。對於長江存儲推出的「致態Ti Pro7000」,大夥有什麼想說的呢?
D. 國產PCIe4.0 SSD要來了,國產存儲即將走向高端
最近筆者看到一個新聞:嘉合勁威已推出國產晶元方案的PCIe4.0 SSD,採用 英韌 主控,搭配長江存儲快閃記憶體晶元。那麼問題來了,什麼是PCIe 4.0 SSD呢?PCIe 4.0 SSD實現國產化的意義又有多大呢?別急,下面筆者就來分析一下!
PCI-Express (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 express) 是一種高速串列計算機擴展匯流排標准,旨在替代舊的PCI,PCI-X和AGP匯流排標准。
所謂匯流排(Bus)是計算機各種功能部件之間傳送信息的公共通信干線,它是由導線組成的傳輸線束, 按照計算機所傳輸的信息種類,計算機的匯流排可以劃分為 數據匯流排、地址匯流排和控制匯流排,分別用來傳輸數據、數據地址和控制信號 。
匯流排是一種內部結構,它是cpu、內存、輸入、輸出設備傳遞信息的公用通道,主機的各個部件通過匯流排相連接,外部設備通過相應的介面電路再與匯流排相連接,從而形成了計算機硬體系統 。擴展匯流排(Expansion Bus)就是外部設備和計算機主機進行數據通信的匯流排,PCIe就是擴展匯流排的一種,它既是通道,也是介面,通常我們可以在計算機主板上看到PCIe插槽,這些插槽可以用來接入顯卡、音效卡、無線網卡、SSD等,它還可以通過轉接卡變成USB口或者雷電介面等等。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PCIe的路線圖:自發布至今,PCIe協議已經從1.0升級到4.0了。
PCIe 4.0 相對PCIe 3.0 的升級主要在於將頻率和帶寬都直接翻倍,分別達到了16.0GHz和64GB/s。
目前PCIe 3.0仍為市場主流,但AMD及INTEL均已支持PCIe 4.0,所以市場上也開始出現支持PCIe 4.0的主板及SSD等產品。
SSD是固態驅動器(Solid State Disk或Solid State Drive)的簡稱,俗稱固態硬碟。SSD由控制單元和存儲單元(FLASH晶元、DRAM晶元)組成。
SSD的速度非常快,較傳統機械硬碟提升非常明顯,尤其當系統安裝在SSD上後開機啟動速度會比裝在機械硬碟上快很多。比如我家一台電腦過去開機需要45秒甚至更久,換SSD後開機僅需11秒!而 游戲 放在SSD里也能減少讀條時間和顯示模型時卡頓等問題,體驗得到大幅度提升,日常辦公軟體或者大型工具軟體比如著名的PS在SSD上的響應速度也遠較機械硬碟上靈敏,所以現在的電腦,無論是品牌機還是DIY裝機,基本上都會配備一塊SSD。
前面說過,PCIe 3.0目前還是市場主流,所以目前的主流SSD一般也只支持PCIe 3.0,但是三星、西部數據、希捷、海盜船、威剛等廠商都已發布了支持PCIe 4.0的SSD。這些產品性能提升確實非常明顯,以西部數據SN850為例,它的最高連續讀取速度7000MB/s,最高連續寫入速度為5300MB/s,而只支持PCIe 3.0的同門前輩SN750讀取速度為3100MB/S,寫入速度為1600MB/s,差距非常明顯。同時PCIe 4.0 SSD在4K小文件讀寫性能和延遲上都提升明顯,這一特性使得它在 游戲 表現上更為亮眼。
不過,PCIe 4.0 SSD目前也有一個明顯缺點:價格太貴了!
以前面提到的西部數據SN750和SN850為例,1T版的SN750價格只有850的一半左右,如果選擇定價更為親民的SN550,價格差距甚至可以擴大到三倍!
近幾年來,國產存儲進步飛快,相繼實現了DDR4內存國產化和SSD國產化,作為國產存儲排頭兵的嘉合勁威,也在前不久官宣已經完成PCIe 4.0 SSD的國產晶元方案適配,預計春節後量產光威、阿斯嘉特PCIe 4.0 SSD!
待量產實現後,國產SSD競爭力將大增,進一步打破國外品牌對高端市場的壟斷,過去那種隨意提價、缺貨的現象勢必大幅減少。考慮到國產存儲在價格上相對國外品牌一般都有較為明顯的優勢,國內裝機市場上新一代CPU和主板的銷量也有望得到刺激,畢竟想用上PCIe 4.0 SSD也需要CPU和主板支持。如此一來,PCIe 3.0 SSD價格很可能迎來一波下跌,畢竟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不降價就得死在沙灘上了。
我個人非常期待國產PCIe 4.0 SSD,也非常希望國內廠商能藉此走向高端,進一波打破歐美在高端存儲市場上的壟斷。
E. 介紹幾個國產資料庫
【優炫資料庫UXDB】企業級安全可信資料庫,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是自主可控國產資料庫軟體,符合ANSISQL國際標准,提供完善的數據存儲與數據管理功能,具有眾多優異的產品特性,可滿足各類信息化業務需求。
優炫資料庫UXDB支持結構化、半結構化、非結構化等多種數據類型;適用於事務型和分析型應用場景;提供行式存儲和列式存儲兩種數據組織形式;同時支持多種部署方式,包括:一主多備模式、讀寫分離模式、共享存儲模式、大規模並行計算集群模式,以及雲部署。
產品已完成與主流國產晶元、操作系統、中間件,以及應用軟體的適配,滿足我國政府、軍工、金融、能源、製造、醫療等各行業應用需求。可以網路搜索,獲得更多相關信息
F. 國內做分布式存儲研發的公司有哪些
做過一些集成項目,國內集群NAS(分布式文件系統)這塊了解一些,隨便說說,僅限於通用集群NAS。宣傳自研集群NAS的公司不少,OEM居多,做研發的不多,完全自研就更少了。列一些接觸過,完全自研,產品化程度相對高一些的吧。大一點的,華為 (oceanstor 9000),曙光(parastor)。市場上見的比較多了。小一點的,龍存,這個算是老牌子了。聚存,這個知道的人不多。基於ceph的公司這幾年不少,用過其中一家的東西,塊這塊還行,文件這塊還需要時間。分布式存儲其實是一個比較大的領域。有分布式資料庫、分布式文件系統、分布式塊(ServerSAN)、分布式對象存儲之類。做的公司挺多,不過真正都自己的代碼的挺少,很多都是開源改的。分布式數據來說一般互聯網公司用的多,像阿里,騰訊、網路都有自己分布式資料庫。國內做分布式文件系統來說,數中科院的一幫人做的最早。從中科院出來人基本的分為三家,曙光,龍存,達沃。這三家基本都屬於自研並且應用時間都在國內來說時間最久了。也有像華為、淘寶、網路、騰訊的文件系統。
G. 可以具體介紹一下VMware替代解決方案嗎
VMware替代解決方案是指在現有的VMware業務環境下,通過現代化的技術手段,實現平穩國產化平穩替代,使傳統的VMware集群在向國產安全架構的演進過程中,從上層網路到底層存儲,再到用戶業務負載,均可實現按需按計劃的遷移過渡。
華雲數據擁有軟體定義計算、存儲、網路、安全等基礎核心組件,提供包括超融合、虛擬化、私有雲、混合雲、桌面雲等諸多產品和服務。在實現VMware平穩遷移替代中,具有產品覆蓋齊全、全面硬體利舊、無縫即時遷移、支持全芯全棧等優勢⌄幫助遷移VMware遷移至國產化-局部替代-完全替代,實現持續平滑替代和升級,構建安全、經濟、高效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