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碟是一種什麼存儲器
Ⅰ 硬碟屬於什麼存儲器 是ROM ,EAM 還是內存儲器或外存儲器
ROM是只讀存儲器;EAM是資產管理系統(你說的應該是RAM,是隨機存儲器);內存儲器包括ROM和RAM,顧名思義就是我們常說的「內存」。
從分類上來說,硬碟是外存儲器。
Ⅱ 什麼叫硬碟
問題一:什麼是硬碟 硬碟概述
硬碟是電腦主要的存儲媒介之一,由一個或者多個鋁制或者玻璃制的碟片組成。這些碟片外覆蓋有鐵磁性材料。絕大多數硬碟都是固定硬碟,被永久性地密封固定在硬碟驅動器中。
硬碟發展
從第一塊硬碟RAMAC的問世到現在單碟容量高達250GB多的硬碟,硬碟也經歷了幾代的發展,以下是其發展歷史。
1.1956年9月,IBM的一個工程小組向世界展示了第一台磁碟存儲系統IBM 350 RAMAC(Random Access Method of Accounting and Control),其磁頭可以直接移動到碟片上的任何一塊存儲區域,從而成功地實現了隨機存儲,這套系統的總容量只有5MB,共使用了50個直徑為24英寸的磁碟,這些碟片表面塗有一層磁性物質,它們被疊起來固定在一起,繞著同一個軸旋轉。此款RAMAC當時主要應用於飛機預約、自動銀行、醫學診斷及太空領域。
2.1968年IBM公司首次提出「溫徹斯特/Winchester」技術,探討對硬碟技術做重大改造的可能性。「溫徹斯特」技術的精隋是:「密封、固定並高速旋轉的鍍磁碟片,磁頭沿碟片徑向移動,磁頭懸浮在高速轉動的碟片上方,而不與碟片直接接觸」,這也是現代絕大多數硬碟的原型。
3.1973年IBM公司製造出第一台採用「溫徹期特」技術的硬碟,從此硬碟技術的發展有了正確的結構基礎。它的容量為60MB,轉速略低於3000RPM,採用4張14英寸碟片,存儲密度為每平方英寸1.7MB。
4.1979年,IBM再次發明了薄膜磁頭,為進一步減小硬碟體積、增大容量、提高讀寫速度提供了可能。
5.80年代末期IBM發明的MR(Magneto Resistive)磁阻是對硬碟技術發展的又一項重大貢獻,這種磁頭在讀取數據時對信號變化相當敏感,使得碟片的存儲密度比以往每英寸20MB提高了數十倍。
6.1991年IBM生產的3.5英寸的硬碟使用了MR磁頭,使硬碟的容量首次達到了1GB,從此硬碟容量開始進入了GB數量級。
7.1999年9月7日,Maxtor宣布了首塊單碟容量高達10.2GB的ATA硬碟,從而把硬碟的容量引入了一個新的里程碑。
8.2000年2月23日,希捷發布了轉速高達15,000RPM的Cheetah X15系列硬碟,其平均尋道時間僅3.9ms,它也是到目前為止轉速最高的硬碟;其性能相當於閱讀一整部Shakespeare只花.15秒。此系列產品的內部數據傳輸率高達48MB/s,數據緩存為4~16MB,支持Ultra160/m SCSI及Fibre Channel(光纖通道) ,這將硬碟外部數據傳輸率提高到了160MB~200MB/s。總得來說,希捷的此款(捷豹)Cheetah X15系列將硬碟的性能提升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
9.2000年3月16日,硬碟領域又有新突破,第一款「玻璃硬碟」問世,這就是IBM推出的Deskstar 75GXP及Deskstar 40GV,此兩款硬碟均使用玻璃取代傳統的鋁作為碟片材料,這能為硬碟帶來更大的平滑性及更高的堅固性。另外玻璃材料在高轉速時具有更高的穩定性。此外Deskstar 75GXP系列產品的最高容量達75GB,而Deskstar 40GV的數據存儲密度則高達14.3 十億數據位/每平方英寸,這再次刷新數據存儲密度世界記錄。
10.以下是近年來關於硬碟價格的趣味數字
1995年 200MB~400MB 大於4000元/GB
1996年 1.2GB~2.1GB 1500元~2000......>>
問題二:硬碟是指什麼 硬碟屬於計算機外存儲器,是處種存儲容量巨大的設備。作用是用來存儲計算機運行時需要的數據。平常我們點開我的電腦中顯示的C: D: E:。。。就是硬碟上的分區。
問題三:什麼叫高清硬碟? 在容量,功耗,散熱量,穩定性等方面比較適合高清家庭影院的需求
參數具體看,沒什麼特別的
依你這個硬碟型號s福3500321cs,一個一個說含義:
st 希捷
3 3.5寸,也就是台式機硬碟
500 容量500G
3 32M緩存
2 兩碟,也就是單碟250G
1 OEM產品
cs 所謂的HD高清硬碟
另外AS是串口的意思
另外,轉速另有表示方法,7200.12,7200轉每分
問題四:磁碟是什麼意思?是硬碟嗎? 磁碟並非硬碟。
磁碟是計算機的外部存儲器中也採用了類似磁帶的裝置,比較常用的一種叫磁碟,將圓形的磁性碟片裝在一個方的密封盒子里,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防止磁碟表面劃傷,導致數據丟失。
文件系統:曾將圓形的磁性碟片裝在一個方形的密封盒子里。有了磁碟之後,人們使用計算機就方便多了,不但可以把數據處理結果存放在磁碟中,還可以把很多輸入到計算機中的數據存儲到磁碟中,這樣這些數據可以反復使用,避免了重復勞動。可是不久之後,人們又發現了另一個問題:人們要存儲到磁碟上的內容越來越多,眾多的信息存儲在一起,很不方便。這樣就導致了文件系統的產生。
問題五:什麼叫固態硬碟,什麼叫液態硬碟? 固態硬碟就是全電子的,採用集成電路存儲技術,使用存儲晶元加上定址控制器來組成的硬碟,類似於U盤技術,沒有任何機械運動部件。
相對應的,就是傳統的機械硬碟,採用高速旋轉的磁碟來存儲數據,通過磁頭來讀寫,類似於早期的軟盤工作方式。至於旋轉的磁碟採用什麼軸承,那不是固不固態的問題。如果說潤滑油膜,那從廣義上說,只要是跑軸套的都可以認為是液態軸承了。所以不存在什麼液態硬碟之說。
問題六:硬碟 藍盤和綠盤都是什麼意思 西部數據的硬碟一般分成3種。
藍盤,就是硬碟表面的標簽是藍色的;綠盤就是硬碟表面的標簽是綠色的;黑盤就是硬碟表面的標簽是黑色的(這個一般是我們配置好一點的電腦用的盤)。
藍盤:普通硬碟,適合家用。優點是性能較強,價格較低,性價比高;缺點是聲音比綠盤略響,性能比黑盤略差。
綠盤:節能盤,適合大容量存儲。採用IntelliPower技術,轉速為5400轉。優勢是安靜、價格低;缺點是性能差,延遲高,壽命短。
黑盤:高端盤,適合游戲愛好者使用。優勢是性能強,低延遲,大緩存;缺點是價格高,聲音較響。
問題七:硬碟人是什麼意思 該詞由中國論壇社區KDS(寬頻山)中的上海本地用戶發明。因該論壇有網站欄位屏蔽系統,「外地人」,「WDR」等欄位相繼被屏蔽後,用戶們便使用「VVDR」,「***」,「西部數據人」,「西數人」,「硬碟人」等名詞。因為西部數據硬碟縮寫WD與外地拼音縮寫相合 故有以西數人說法 代替外地人 以至日後發展為硬碟人發展歷程: 外地人-WDR-VVDR-***-西部數據人-西數人-硬碟人外地人是指暫時離開常住地的短期遷移人口。可以按外地人的出行規律分為定期和非定期外地人。因此外地人一般僅是相對於本地人而言的,不帶有歧視含義。從外地人到硬碟人的演變只是對於網路屏蔽措施的諷刺。
問題八:硬碟紅盤綠盤藍盤是什麼意思 綠盤,藍盤、黑盤和紅盤是西部數據根據旗下所產硬碟的特點所做的分類,通俗點講:所謂的黑盤、藍盤、綠盤、紅盤就是指的西部數據硬碟上貼的那張紙,是黑色、藍色、綠色、或紅色。
黑盤:高性能,大緩存,速度快。代號:LS WD Caviar Black。主要適用於企業,吞吐量大的伺服器,高性能計算應用,諸如多媒體視頻和相片編輯,高性能游戲機。
高速緩存:32 MB
容量:1TB;750GB;640GB;500GB
藍盤:普通硬碟,適合家用。優點是性能較強,價格較低,性價比高;缺點是聲音比綠盤略響,性能比黑盤略差。
高速緩存大小:2 MB;8 MB;16MB
容量:40 GB 到 750 GB
福綠盤:SATA 硬碟,發熱量更低、更安靜、更環保。節能盤,適合大容量存儲;採用IntelliPower技術,轉速為5400轉。優勢是安靜、價格低;缺點是性能差,延遲高,壽命短。
高速緩存大小:32 MB;16 MB;64MB
容量:2 TB;1.5TB;1TB;808GB;750GB;500GB
紅盤:西數新推出的針對NAS市場的硬碟,面向的是擁有1 至5 個硬碟位的家庭或小型企業NAS用戶。性能特性與綠盤比較接近,功耗較低、噪音較小、能夠適應長時間的連續工作,擁有特色技術NASware,這技術讓其兼容性更加出色,無論是針對NAS或是RAID都能夠擁有突出的兼容性表現。
高速緩存大小:64MB
容量:1T、2T、3T
問題九:什麼是硬碟,是指C、D、E、F盤嗎? 對,就是C、D、E、F盤。
硬碟是一種主要的電腦存儲媒介,由一個或者多個鋁制或者玻璃制的碟片組成。這些碟片外覆蓋有鐵磁性材料。絕大多數硬碟都是固定硬碟,被永久性地密封固定在硬碟驅動器中。不過,現在可移動硬碟越來越普及,種類也越來越多。
ke./view/4480
Ⅲ 硬碟屬於什麼存儲器
硬碟屬於外設存儲器。
外儲存器是指除計算機內存及CPU緩存以外的儲存器,此類儲存器一般斷電後仍然能保存數據。常見的外存儲器有硬碟、軟盤、光碟、U盤等。
硬碟是計算機中最重要的存儲器之一。計算機需要正常運行所需的大部分軟體都存儲在硬碟上。因為硬碟存儲的容量較大,區別於內存、光碟。硬碟是電腦上使用使用堅硬的旋轉碟片為基礎的存儲設備。它在平整的磁性表面存儲和檢索數字數據。
(3)硬碟是一種什麼存儲器擴展閱讀:
計算機的存儲類型,在計算機的組成結構中,存儲器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計算機所用存儲器都屬於半導體材質范疇,它賦予計算機記憶功能,用來存儲程序和數據。
存儲器的種類很多,按其用途可分為主存儲器(又叫「內存儲器」,簡稱「內存」)和輔助存儲器(又稱「外存儲器」,簡稱「外存」)。外存簡單來說就是日常所說的「存儲」,主要分為固態硬碟跟機械硬碟。內存是可以進行高速讀寫的儲存器,包括常見的內存條、顯卡內存(又叫「顯存」)。
計算機正常工作時,CPU所需的數據從機械硬碟或者固態硬碟中被調取,暫時存放在內存中,CPU從內存中把數據取出並進行處理,處理好之後再放回到內存中,在被需要時,計算機從內存中被調用這些數據,用於圖像顯示或者高性能計算等。
Ⅳ 硬碟屬於什麼存儲器
數據存儲器。
作為計算機系統的數據存儲器,容量是硬碟最主要的參數。硬碟的容量以兆位元組(MB)或千兆位元組(GB)為單位,1GB=1024MB,1TB=1024GB。但硬碟廠商在標稱硬碟容量時通常取1G=1000MB,在BIOS中或在格式化硬碟時看到的容量會比廠家的標稱值要小。
硬碟的容量指標還包括硬碟的單碟容量。所謂單碟容量為硬碟單片碟片的容量,單碟容量越大,單位成本越低,平均訪問時間也越短。
(4)硬碟是一種什麼存儲器擴展閱讀
硬碟為一種採用磁介質的數據存儲設備,數據存儲在密封於潔凈的硬碟驅動器內腔的若干個磁碟片上。
這些碟片一般在以的片基表面塗上磁性介質所形成,在磁碟片的每一面上,以轉動軸為軸心、以一定的磁密度為間隔的若干個同心圓就被劃分成磁軌(track),每個磁軌又被劃分為若干個扇區(sector),數據就按扇區存放在硬碟上。
在每一面上都相應地有一個讀寫磁頭(head),所以不同磁頭的所有相同位置的磁軌就構成了所謂的柱面(cylinder)。傳統的硬碟讀寫都是以柱面、磁頭、扇區為定址方式的(CHS定址)。
硬碟在上電後保持高速旋轉,位於磁頭臂上的磁頭懸浮在磁碟表面,可以通過步進電機在不同柱面之間移動,對不同的柱面進行讀寫。
Ⅳ 硬碟屬於主存儲器還是輔助存儲器
硬碟屬於輔助存儲器。
存儲器的種類很多,按其用途可分為主存儲器和輔助存儲器,主存儲器又稱內存儲器(簡稱內存),輔助存儲器又稱外存儲器(簡稱外存)。
內存儲器最突出的特點是存取速度快,但是容量小、價格貴;外存儲器的特點是容量大、價格低,但是存取速度慢。內存儲器用於存放那些立即要用的程序和數據;外存儲器用於存放暫時不用的程序和數據。內存儲器和外存儲器之間常常頻繁地交換信息。
外存通常是磁性介質或光碟,像硬碟,軟盤,磁帶,CD等,能長期保存信息,並且不依賴於電來保存信息,但是由機械部件帶動,速度與CPU相比就顯得慢的多。
(5)硬碟是一種什麼存儲器擴展閱讀:
主存儲器(內存)與輔助存儲器(外存)的區別:
1、易失性VS非易失性。
內存,例如隨機存取內存(RAM),是具有易失性的。這意味著當系統斷電時,數據就會丟失。與之相反,外部存儲是非易失性的,因此即使沒有電源,它也能保存數據。
2、性能和容量。
在大多數情況下,外存比內存的速度慢得多。而與外存不同的是,RAM直接通過更寬更快的匯流排連接到CPU。
3、存儲時長區別
內存斷電後不保留,外存能長期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