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sb解壓
⑴ 怎麼把台服語音改為國服
語音包不分版本,新語音包只是多了「新英雄語音/新皮膚語音」
如果還是使用舊的語音包,游戲也不會出現問題
只不過是使用新英雄或者是遇到新英雄時
沒有任何新英雄聲音,而新語音包是兼容舊版本的客戶端。
使用方法:
1. 下載後將文件解壓到「英雄聯盟」目錄中。(注意解壓路徑,國服和台服有些許區別)
國服路徑:「騰訊游戲\英雄聯盟」
台服路徑:「GarenaLoLTW\GameData\Apps\LoLTW」
2. 登錄游戲體驗。
適用於:台服伺服器
1、台服轉國服語音 使用方法:
1. 將文件解壓到「GameData\Apps\LoLTW」目錄。
2. 復制國服客戶端「VOBank_zh_CN.fsb」文件到「GameData\Apps\LoLTW\Game\Data\Sounds\FMOD」目錄。
(需要自行准備VOBank_zh_CN.fsb)
還原方法:
1. 下載「1107_國台_Sound_v150(En_US_英語)」並解壓到「GameData\Apps\LoLTW」目錄。
2、國服還原包
國服路徑:「騰訊游戲\英雄聯盟」
⑵ 外頻和FSB:請解釋清楚點 很多人容易混淆
CPU的主頻隨著技術進步和市場需求的提升而不斷提高,但外部設備所能承受的頻率極限與CPU核心無法相提並論,於是外頻的概念產生了。一般說來,我們現在能見到的標准外頻有100MHz、133MHz,甚至更高的166MHz,目前又有了200MHz的高外頻。CPU的工作頻率(主頻)包括兩部分:外頻與倍頻,兩者的乘積就是主頻。倍頻的全稱為倍頻系數。CPU的主頻與外頻之間存在著一個比值關系,這個比值就是倍頻系數,簡稱倍頻。倍頻可以從1.5一直到23以至更高,以0.5為一個間隔單位。外頻與倍頻相乘就是主頻,所以其中任何一項提高都可以使CPU的主頻上升。
CPU主頻、外頻和前端匯流排(FSB)頻率的單位都是Hz,目前通常是以MHz和GHz作為計量單位。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將外頻和FSB頻率混為一談,我們時常在IT媒體上可以看見一些外頻800MHz、533MHz的詞語,其實這些是把外頻和FSB給混淆了。例如Pentium 4處理器的外頻目前有100MHz和133MHz兩種,由於Intel使用了四倍傳輸技術,受益於Pentium4處理器的四倍數據傳輸(QDR,Quad data Rate)匯流排,一塊133MHz外頻的Northwood處理器將能夠以實際533MHz(133MHz×4)的前端匯流排速度傳送數據,而200MHz外頻的P4將會以800MHzr的前端匯流排速度傳送數據,AMD Athlon 64處理器基於同樣的道理,也將會以200MHz外頻支持800MHz的前端匯流排頻率。但是對於AMD Athlon XP處理器,因其前端匯流排使用雙倍數據傳輸技術(DDR,Double Date Rate),它的前端匯流排頻率為外頻的兩倍,所以外頻200MHz的Athlon XP處理器的前端匯流排頻率為400MHz。對於早期的處理器,如Pentium III,其外頻和前端匯流排頻率是相等的。
提到外頻,我們就順便再說一下PCI工作頻率。目前電腦上的硬碟、音效卡等許多部件都是採用PCI匯流排形式,並且工作在33MHz的標准工作頻率之下。PCI匯流排頻率並不是固定的,而是取決於系統匯流排速度,也就是外頻。當外頻為66MHz時,主板通過二分頻技術令PCI設備保持33MHz的工作頻率;而當外頻提高到100MHz時,三分頻技術一樣可以令PCI設備的工作頻率不超標;在採用四分頻、五分頻技術的主板上,當外頻為133MHz、166MHz時,同樣可以讓PCI設備工作在33MHz。但是如果外頻並沒有採用上述標准頻率,而是定格如75MHz、83MHz之下,則PCI匯流排依然只能用二分頻技術,從而令PCI系統的工作頻率為37.5MHz甚至是41.5MHz。這樣一來,許多部件主必須工作在非額定頻率之下,是否能夠正常運作就要取決於產品本身的質量了。此時,硬碟能否撐得住是最關鍵的,因為PCI匯流排提升後,硬碟與CPU的數據交換速度增加,極有可能導致讀寫不正常,從而產生死機。
高外頻對系統的影響呈兩面性,有利因素可歸結為兩個,一是提升CPU乃至整體系統的執行效率,二是增加系統可以獲得的內存帶寬。兩者帶來的最終結果自然是整體性能明顯提升。
因此從上面我們可以看出,外頻對系統性能起著決定性的作用:CPU的主頻由倍頻和外頻綜合決定,前端匯流排頻率根據採用的傳輸技術由外頻來決定,主板的PCI頻率由外頻和分頻倍數決定,內存子系統的數據帶寬也受外頻決定。
200MHz的高外頻CPU
目前英特爾200MHz的高外頻CPU以Northwood核心P4為主。接替Northwood的將是代號為Prescott的P4。Prescott有望在今年第四季推出,採用0.09微米工藝製造,起始頻率為3.2GHz,支持超線程技術,支持800MHz FSB,具備高達1MB L2 Cache、改良的NetBurst架構,支持「Yamhill」技術(該技術可令處理器同時支持32及64位的操作系統),能夠支持DDR-II內存來配合其極高的二級緩存數量。
AMD五月份推出兩款400MHz前端匯流排的Athlon XP3000+和3200+微處理器,採用Barton核心,實際工作頻率分別為2.1GHz、2.2GHz,均採用QuantiSpeed架構,並設有640KB的內建全速高速緩存,可以支持AMD 3DNow! Professional指令,確保多媒體應用程序可以發揮更高的效能。400MHz前端匯流排Athlon XP微處理器可與Socket A架構兼容,採用AMD的0.13微米銅導線製程技術製造。
AMD將在秋季推出萬眾期待的Athlon 64。由於AMD的CPU與英特爾的架構不同,我們不能單純地依據FSB及頻率來判斷CPU的性能。Athlon 64的核心就是ClawHammer,採用800MHz的EV6匯流排,集成1MB的二級緩存、使用0.13微米的SOI(絕緣襯底硅材料)技術。到今年下半年將發布0.09微米工藝製造的ClawHammer。Athlon 64也是AMD第一款支持x86-64的CPU,它與Intel的IA-64架構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都可能成為將來64位處理器市場的主流。
INTEL平台
●Intel的 i875(Canderwood) 晶元組為高端版本,代替E7205晶元組成為工作站級主板的首選,支持800MHz FSB,雙通道DDR400內存、串列ATA、USB2.0等等。
Springdale針對中端市場,包括三款晶元組,分別為Spingdale-G、Spingdale-PE、Spingdale-P,其中Spingdale-G(i865G)為i845GE的繼任者,它支持800MHz FSB、單雙通道DDR400內存、AGP8X、USB2.0,並整合了新的顯示核心(Intel Extreme Graphics);Spingdale-PE(i865PE)為i845PE的替代者,是去掉了顯示核心的Spingdale-G;Spingdale-P(i865P)並不支持800MHz FSB,它只能稱為i845PE晶元組的升級版。
●VIA在P4平台,由於一直得不到英特爾正式的授權,去年VIA在主板晶元組領域的日子的確過得不怎麼樣。隨著4月8日VIA與英特爾達成和解協議,VIA將重新贏得市場。針對800MHz FSB的P4,VIA將在今年推出三款晶元組,分別是PT400、PT600和PT800,取代了原來的P4X600和P4X800晶元組。
PT400從其命名可以判斷出PT400應該就是P4X400A的變身,它支持Pentum4處理器的400/533/800MHz的前端匯流排頻率,支持超線程,並支持DDR266/333/400,支持ECC內存,支持AGP 2X/4X/8X匯流排,南北橋之間通過8倍速的V-Link連接,不支持雙通道DDR。
PT600屬於P4X600改進版本,也曾稱為P4X600A,是VIA第一款支持雙通道DDR晶元組,支持Pentum4處理器的400/533/800MHz的前端匯流排頻率,支持超線程,支持雙通道的DDR266/333/400內存,支持AGP8X,USB2.0,支持內存ECC,並且將採用VIA VT8235南橋晶元(後期可能搭配新一代南橋晶元組VT8237),南北橋之間採用了8X V-link匯流排,數據傳輸率達到了533MB/s,性能將會有更進一步的提高。
PT800,也就是P4X800,將是一款引人矚目的產品,因為它除了支持800MHz 前端匯流排的Pentium4處理器,它還可以支持QBM內存和DDR-II內存(當然也支持DDR-I內存),將是一款支持內存規格最齊全的晶元組。它支持400/533/800MHz 前端匯流排的Pentium4處理器,支持超線程,支持AGP8X和8X V-Link,南橋晶元採用新一代VIA VT8237,這款南橋晶元採用了Ultra V-Link,最多支持4個Serial ATA設備,VT8237還支持RAID。此外它還有兩個ATA133 IDE介面,支持8個USB2.0埠,內建6聲道AC97音效。
●在SiS的發展藍圖上,SiS將推出SiS655FX和SiS648FX兩款產品,來對800MHz FSB P4的支持。
SiS648FX是SiS648晶元組的升級版本,功能與SiS648差不多,支持AGP 8X、USB2.0、採用矽統獨有的MuTIOL晶元組連接技術等,增加了對800MHz前端匯流排、DDR400的支持。SiS648FX將有兩個版本,分別支持單、雙通道的DDR。
SiS655FX是SiS655的升級版本,擁有SiS655的基本功能,支持超線程技術,支持AGP8X,支持雙通道DDR技術,支持復雜的DIMM內存條配置,允許用戶混用容量不同的雙通道DDR內存條(註:雙通道DDR內存條需要成對使用),配搭 SiS963南橋,支持 IEEE1394、 USB 2.0,並且支持兩個 ATA133/100/66 IDE通道。
●ALi也將推出支持800MHz前端匯流排和雙通道DDR400內存的M1681-Ⅱ晶元組。M1681-Ⅱ晶元組是目前M1681的升級版本,南橋晶元採用M1563,北橋採用第2代M1681 晶元,晶元間採用超級傳輸技術(Hypertransport數據匯流排,帶寬為1.6GB/s),支持超線程技術,全面支持最新的介面標准,如USB2.0、ATA133、PCI2.2、AGP8X,集成AC』97音效卡、10/100MB/s自適應網卡。不過由於ALi目前仍得不到英特爾的授權,M1681-Ⅱ晶元組的命運如何,還很難預料。
AMD平台
●AMD自己推出了新一代晶元組——AMD8000來支持Athlon 64。AMD8000是由三顆晶元組成:AMD-8111、AMD-8131和AMD-8151,提供兩條DDR內存插槽,支持DDR333/266/200內存,支持USB2.0、支持AGP8X等等。
AMD-8111的作用與傳統的南橋一樣,而AMD-8151晶元和傳統的北橋晶元類似,不過AMD-8151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北橋晶元,因為它沒有內存控制器(由於AMD已經將內存控制器整合到處理器中了),這個AMD-8151的作用僅僅是提供了一個AGP 8X通道,AMD-8151同處理器之間通過16位的雙向HyperTransport匯流排連接,可以提供6.4GB/s的帶寬,它同處理器之間通過16位的雙向HyperTransport匯流排進行連接,可以提供高達6.4GB/s的帶寬。同其他系統的連接匯流排則是8位的單向HyperTransport匯流排,提供了1.6GB/s的帶寬。所以用於伺服器的板卡中,廠商可以省去這塊AMD-8151晶元,直接把Athlon 64與AMD-8111南橋相連就可以構成一個完整的系統。
而AMD-8131屬於一款PCI-X控制晶元,提供了兩個獨立的PCI-X匯流排橋接模塊,這顆晶元僅僅出現於使用Opteron處理器的環境中。AMD-8131晶元以16位雙向HyperTransport匯流排同CPU通訊,帶寬為6.4GB/s,同時提供8位雙向的HyperTransport匯流排同其它設備通訊。AMD-8131晶元整合的內部PCI-X橋接模塊支持PCI-X和PCI 2.2規范,在PCI-X模式下,它可以工作在133MHz、100MHz、66MHz和33MHz的頻率下,在PCI 2.2模式下,它將會提供66MHz和33MHz的兩種工作頻率。每個橋接模塊最高可以支持5個PCI設備,當然這種配置可以混合,比如2個PCI 2.2和3個PCI-X設備。
●VIA是最早研發支持Athlon 64晶元組的廠商,其在今年將有三款相應產品推出分別為:K8HTA、K8HTB、K8UMA 。
K8HTA晶元組就是原來的K8T400晶元組,是在KT400的基礎之上研發的。採用了0.22微米工藝製造,北橋晶元同處理器之間採用了800MHz/s的Transport匯流排(因為K8處理器內部整合了內存控制器,所以K8HTA內部沒有了內存控制器,而是直接通過處理器來控制,這樣內存控制器將會工作在與處理器同頻的頻率上,這樣將會大大降低延遲),支持Athlon 64的Hyper-transport匯流排,支持DDR400/333/266/200,南橋採用VT8235,晶元之間並沒有使用HyperTransport匯流排,而是採用533MB/s的V-Link南北橋連接技術,支持AGP8X,支持HDIT,內建對Ultra ATA/133和USB2.0的支持。南橋VT8235晶元與目前的VT8233/A/C晶元有了較大變化,它開始支持8x V-link匯流排,預計以後的VT8235後續版本將會對於SATA和802.11b提供直接的支持。目前已經推出工程樣板。
K8HTB與K8HTA在功能之上相差不多,也是採用0.22微米製程進行生產,它同樣支持Athlon 64的Hyper-transport匯流排,支持DDR400/333/266/200,支持AGP 8x、USB 2.0和連接南橋、北橋的8位V-Link匯流排等等。K8HTB將在今年七月推出工程樣板。
K8UMA屬於一款整合晶元組,採用0.15微米工藝製造,其整合的Zoetrope圖形核心,內建兩個像素渲染管線和2個材質單元,支持MPEG-2解壓,採用DuoView,它支持8至64MB UMA幀緩存,核心頻率為166MHz,硬體T&L,支持DuoView雙屏顯示,顯示驅動將在VIA 4in1中集成,其它特性與K8HTA、K8HTB差不多,支持Athlon 64的Hyper-transport匯流排, 支持AGP 4X/8X匯流排,支持HDIT,採用8速的V-Link匯流排連接南北橋,支持ATA/133 IDE及USB 2.0界面,整合AC'97音效晶元,10M/100M網卡,今年十月推出工程樣板。
●矽統針對Athlon 64推出了SiS755晶元組。採用SiS755/SiS963搭配,使用了自己的南北橋晶元技術,通過妙渠(MuTIOL)連接技術可以提供高達1GB/s的數據傳輸速度和雙向16-bit數據匯流排。此外該產品支持最新的HyperTransportTM技術,SiS755內建了高性能的HyperTransportTM 兼容匯流排驅動器,並通過支持8/16通道技術,使最高數據傳輸帶寬可達6.4GB/s。這款晶元組支持AGP8X標准,最大可支持2GB DDR333/266/200規范內存。而南橋晶元SiS963的功能也相當強大,其中包括對5.1聲道AC』97 2.2音效、10/100Mb乙太網卡、IEEE1394、家用PNA 2.0和兩個ATA 133/100/66 IDE硬碟介面的支持,此外,SiS755更集成了多達6個PCI插槽和6個USB 2.0/1.1介面,完全滿足用戶對外設擴充的需求。目前支持Athlon 64的晶元組755樣本已經完成生產。
SiS760屬於一款整合晶元組,採用SiS760/SiS963方式搭配,在基本功能上與SiS755完全一致,支持最新的HyperTransportTM技術,支持AGP8X顯示卡介面,支持AC97聲效,支持ATA/133,支持ITEEE1394,支持USB2.0等等。只不過SiS760整合了SiS330(Xabre核心)圖形晶元,並集成有兩顆顯存供整合圖形核心使用。
●作為台灣晶元組三強之一的ALi,面對Athlon 64的到來,今年其也將推出一款M1687晶元組支持AMD Opteron以及Athlon 64處理器。M1687/M1563晶元組支持AMD Opteron以及Athlon 64處理器,其中M1687北橋及M1563南橋支持AGP 8X、主流的DDR內存規格及HyperTransport技術。此外,M1563南橋晶元高度集成了AC-Link主機控制器、Dual Channel ATA-133、6-ports USB 2.0主機控制器、1/10/100高速乙太網絡MAC控制器、Memory Stick、SD介面。
除了以上幾款晶元組外,NVIDIA也將在今年年末推出支持Athlon 64的Crush K8/ Crush K8G晶元組。與上面幾家廠商的晶元組不同,NVIDIA Crush K8/ Crush K8G屬於單晶元產品,正式將北橋中的所有功能整合至MCP南橋晶元之中,成為目前唯一推出單晶元Athlon 64晶元組廠家。nVIDIA Crush K8/Crush K8G晶元組單晶元將採用0.15微米製程生產,內核集成1800萬晶體管,支持AGP8X、 HyperTransport技術、USB 2.0、UDMA 133、USB 2.0、Firewire等主流特性,其中Crush K8G屬於整合型產品,集成GEFORCE4 MX圖形內核。
在前端匯流排為400MHz的Barton核心Athlon XP方面分別有SiS748和VIA的KT600支持。
⑶ 英雄聯盟的音效安裝在哪個目錄里
首先安裝FMOD Designer,解壓fsbext壓縮包到任意目錄,打開游戲目錄 X:英雄聯盟GameDATASoundsFMOD,把LoL_Audio_zh_CN.fev 和 VOBank_zh_CN.fsb
兩個文件復制
到 fsbext 文件夾中(復制fev 文件是為了方便打包完成之後的測試)。
安裝好FMOD Designer後,會關聯fev文件,雙擊 fsbext 文件夾中的 LoL_Audio_zh_CN.fev
會用FMOD Event Player打開,會看到Event Hierarchy和Categories 2個分類框,2個框框內容一樣,分類方式不同。
這里以查找一血音效First Blood並替換為自定義音效為例,
點 Categories -> 點開announcer -> female1, 下拉查找First Blood音效
雙擊 OnFirtstBlood 會播放音效試聽,好,已經知道了音效文件的相關文件名。
2提取文件操作流程(以中文語音為例)
運行
3.zh_CN_提取.bat ,會自動創建sounds_CN文件夾(英文語音是sounds_US) 和rebuild_CN.dat文件(英文語音是 rebuild_US.dat)一般來說,只需要提取一次即可。
提取完成之後,打開sounds_CN 目錄(英文語音是sounds_US),fsb文件版本不同,提取的資源數量也會不同,雖然後綴顯示為mp3
但是無法播放,用MusicPlayerEx也不行,想要提取fsb的媒體資源,需直接把fsb文件拖進MusicPlayerEx列表中,右鍵convert導出 wav/mp3/ogg即可。
在搜索欄輸入onfirstblood,會搜索到female1_OnFirstBlood_1.wav.mp3
(中文資源文件名或許會與英文資源文件名不完全一樣,英文資源firstblood,文件名是female1_OnFirstBlood_1.mp3)好,這樣就知道了一血音效firstblood的文件命名。
3接下來打包fsb文件
運行 fsbext 文件夾中的 4.zh_CN_打包.bat,這時會自動重命名VOBank_zh_CN.fsb 為 原文件_VOBank_zh_CN.fsb
打包速度比較快
打包完成之後,生成的VOBank_zh_CN.fsb 就是已替換好一血音效的新fsb文件,雙擊fsbext目錄下的 LoL_Audio_zh_CN.fev
測試,步驟如帖子開頭,找到 OnFirstBlood,雙擊試聽,如果成功播放自定義的一血音效,那麼說明替換成功,這時才可把 VOBank_zh_CN.fsb
復制回 X:英雄聯盟GameDATASoundsFMOD (注意:復制前,自行備份原文件),在游戲中就可聽到替換後的一血音效了。
重新打包會刪已生成的 VOBank_zh_CN.fsb,如需打包多個文件,打包前改名,再運行打包批處理。
如果需要繼續替換音效文件,只需把轉換好格式的文件改好名字,復制到 sounds_CN 覆蓋,再進行打包。
(英文語音包修改提示:FEV和FSB的版本要一致,FEV是引導文件,就像APE和CUE的關系,要是用半人馬的fsb和國服自帶的LoL_Audio_en_US.fev 搭配,會出現音效串聲,EZ的人,蒙多的聲之類。)
⑷ 教程:教你如何提取坦克世界的背景音樂
【一】如何提取坦克世界的背景、游戲音樂 坦克世界的背景、游戲音樂存在於游戲安裝目錄\Games\World_of_Tanks_closed_Beta\res\audio文件里*.fsb文件。 這種文件屬於軟硬不吃的類型,暴風、完美、KMP、TT全部束手無策(網上說千千靜聽可以轉換這種文件,經測試此說法純屬扯淡)。於是又翻遍網路,終於找到了Luigi Auriemma大大寫的神器——fsbext(本文最後有附件下載)。 下面就教大家怎麼把坦克世界背景、游戲音樂轉換成MP3格式的文件。 首先下載轉換工具:fsbext(見本文最下面的附件) 一:將fsbext解壓到文件夾 下面的解壓位置是為了說起來方便,解壓到什麼盤可以按個人喜好更改。這次把這東西解壓到C盤下,文件夾名稱就叫fsbext好了。 二:把你想解壓的後綴為.fsb的文件復制到這個目錄下,後面為了方便把文件名改成「1.fsb」。 三:接下來在按住開始鍵(Windows徽標鍵)的時候按下R,打開運行欄 輸入「CMD」 輸入「cd c:\fsbext」(cd 文件所在盤符:\fsbext) 輸入「fsbext -a (文件名)」, 在此就是「fsbext -a 1.fsb」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