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件管理 » linux伺服器查看ftp大小

linux伺服器查看ftp大小

發布時間: 2023-01-07 15:22:25

linux下用ftp命令連接到ftp伺服器應該如何查看伺服器上的目錄文件數

1.Linux下啟動ftp

ls -l 普通文件就是以 - 開頭,文件夾以 d 開頭,grep 後面接正則表達式:^- 以 - 開頭的匹配。

(1)linux伺服器查看ftp大小擴展閱讀:

1.查看當前目錄下的文件數量(不包含子目錄中的文件):

ls -l|grep "^-"| wc -l

2. 查看當前目錄下的文件數量(包含子目錄中的文件):

ls -lR|grep "^-"| wc -l

3.查看當前目錄下的文件夾目錄個數,(不包含子目錄中的目錄):

ls -l|grep "^d"| wc -l

4.查詢當前路徑下的指定前綴名的目錄下的所有文件數量 例如:統計所有以「20161124」開頭的目錄下的全部文件數量:

ls -lR 20161124*/|grep "^-"| wc -l

⑵ 如何看linux伺服器總磁碟空間

Ubuntu 查看文件以及磁碟空間大小管理

(1)查看文件大小

查看當前文件夾下所有文件大小(包括子文件夾)

-sh

# -h
15M ./package
16K ./.fontconfig
4.0K ./.cache
5.1M ./.rpmdb
20M .

查看指定文件夾下所有文件大小(包括子文件夾)

# -h ftp
3.8G ftp/sanya/doc
3.8G ftp/sanya
4.0K ftp/testftp/doc
1.4M ftp/testftp
875M ftp/platform/doc/002-錄像
27M ftp/platform/doc/001-PDF
5.2M ftp/platform/doc/BBFlash
1.2G ftp/platform/doc/003-錄音
2.1G ftp/platform/doc
2.1G ftp/platform
4.0K ftp/pmo/doc
20K ftp/pmo
36M ftp/uf/doc/innovate-201207
36M ftp/uf/doc
36M ftp/uf
446M ftp/code/doc
446M ftp/code
6.3G ftp

查看指定文件大小

# -h ./package/compat-libstdc++-33-3.2.3-69.el6.x86_64.rpm
184K ./package/compat-libstdc++-33-3.2.3-69.el6.x86_64.rpm

查看指定文件夾大小

# -hs ftp
6.3G ftp

用法: [選項]... [文件]...
或: [選項]... --files0-from=F
計算每個文件的磁碟用量,目錄則取總用量。

長選項必須使用的參數對於短選項時也是必需使用的。
-a, --all 輸出所有文件的磁碟用量,不僅僅是目錄
--apparent-size 顯示表面用量,而並非是磁碟用量;雖然表面用量通常會
小一些,但有時它會因為稀疏文件間的"洞"、內部碎
片、非直接引用的塊等原因而變大。
-B, --block-size=大小 使用指定位元組數的塊
-b, --bytes 等於--apparent-size --block-size=1
-c, --total 顯示總計信息
-D, --dereference-args 解除命令行中列出的符號連接
--files0-from=F 計算文件F 中以NUL 結尾的文件名對應佔用的磁碟空間
如果F 的值是"-",則從標准輸入讀入文件名
-H 等於--dereference-args (-D)
-h, --human-readable 以可讀性較好的方式顯示尺寸(例如:1K 234M 2G)
--si 類似-h,但在計算時使用1000 為基底而非1024
-k 等於--block-size=1K
-l, --count-links 如果是硬連接,就多次計算其尺寸
-m 等於--block-size=1M
-L, --dereference 找出任何符號鏈接指示的真正目的地
-P, --no-dereference 不跟隨任何符號鏈接(默認)
-0, --null 將每個空行視作0 位元組而非換行符
-S, --separate-dirs 不包括子目錄的佔用量
-s, --summarize 只分別計算命令列中每個參數所佔的總用量
-x, --one-file-system 跳過處於不同文件系統之上的目錄
-X, --exclude-from=文件 排除與指定文件中描述的模式相符的文件
--exclude=PATTERN 排除與PATTERN 中描述的模式相符的文件
--max-depth=N 顯示目錄總計(與--all 一起使用計算文件)
當N 為指定數值時計算深度為N;
--max-depth=0 等於--summarize
--time 顯示目錄或該目錄子目錄下所有文件的最後修改時間
--time=WORD 顯示WORD 時間,而非修改時間:
atime,access,use,ctime 或status
--time-style=樣式 按照指定樣式顯示時間(樣式解釋規則同"date"命令):
full-iso,long-iso,iso,+FORMAT
--help 顯示此幫助信息並退出
--version 顯示版本信息並退出

[大小]可以是以下的單位(單位前可加上整數):
kB 1000,K 1024,MB 1000000,M 1048576,還有 G、T、P、E、Z、Y。

請向報告 的錯誤
GNU coreutils 項目主頁:<http://www.gnu.org/software/coreutils/>
GNU 軟體一般性幫助:<http://www.gnu.org/gethelp/>
請向<http://translationproject.org/team/zh_CN.html> 報告 的翻譯錯誤

(2)Ubuntu 查看磁碟空間大小命令

df -h Df命令是linux系統以磁碟分區為單位查看文件系統,可以加上參數查看磁碟剩餘空間信息,命令格式: df -hl 顯示格式為: 文件系統 容量 已用 可用 已用% 掛載點 Filesystem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dev/hda2 45G 19G 24G 44% / /dev/hda1 494

df -h

Df命令是linux系統以磁碟分區為單位查看文件系統,可以加上參數查看磁碟剩餘空間信息,命令格式:

df -hl

顯示格式為:

文件系統 容量 已用 可用 已用% 掛載點

Filesystem Size Used Avail Use% Mounted on

/dev/hda2 45G 19G 24G 44% /

/dev/hda1 494M 19M 450M 4% /boot

/dev/hda6 4.9G 2.2G 2.5G 47% /home

/dev/hda5 9.7G 2.9G 6.4G 31% /opt

none 1009M 0 1009M 0% /dev/shm

/dev/hda3 9.7G 7.2G 2.1G 78% /usr/local

/dev/hdb2 75G 75G 0 100% /

/dev/hdb2 75G 75G 0 100% /

以上面的輸出為例,表示的意思為:

HD硬碟介面的第二個硬碟(b),第二個分區(2),容量是75G,用了75G,可用是0,因此利用率是100%, 被掛載到根分區目錄上(/)。

下面是相關命令的解釋:

df -hl 查看磁碟剩餘空間

df -h 查看每個根路徑的分區大小

-sh [目錄名] 返回該目錄的大小

-sm [文件夾] 返回該文件夾總M數

更多功能可以輸入一下命令查看:

df --help

--help
(責任編輯:admin)

(3)刪除日誌文件

今天一看,公司的linux 伺服器沒放什麼東西,但是已經使用了50%了,一查看原來是日誌文件太大了,於是就手動刪除了,

這個比較快
sudo /dev/null > /var/log/**.log

下面這個可以推薦使用

sudo find /var/log/ -type f -mtime +30 -exec rm -f {} \;
刪除30天之前的舊文件

⑶ 查看linux伺服器是否開啟ftp服務的方法

1、連接上相應的linux主機,進入到等待輸入shell指令的linux命令行狀態下。

⑷ Linux 怎麼查看FTP服務安裝沒有

linux查看ftp服務是否安裝,用到的工具:xshell,步驟如下:

  1. 登錄linux伺服器,執行以下兩條命令:

ps-aux|grepftpd
netstat-na|grep21

輸出:

[root@ebs-18307~]#ps-aux|grepftpd
root4740.00.0153652852?SsMar060:00pure-ftpd(SERVER)
root155560.00.0112648976pts/0S+11:130:00grep--color=autoftpd
[root@ebs-18307~]#netstat-na|grep21
tcp00211.149.155.84:8061.158.167.19:61072SYN_RECV
tcp000.0.0.0:210.0.0.0:*LISTEN
tcp052211.149.155.84:22000106.114.77.228:30522ESTABLISHED
tcp00211.149.155.84:80218.31.113.112:60611TIME_WAIT
tcp00211.149.155.84:80120.76.25.49:65426TIME_WAIT
tcp00211.149.155.84:80218.31.113.112:60648TIME_WAIT
tcp00211.149.155.84:80211.149.175.214:39829TIME_WAIT
tcp00211.149.155.84:80218.31.113.112:60681TIME_WAIT
tcp00211.149.155.84:80218.31.113.112:60630TIME_WAIT
tcp00211.149.155.84:80218.31.113.112:60642TIME_WAIT
tcp00211.149.155.84:80218.31.113.112:60672TIME_WAIT
tcp00211.149.155.84:80218.31.113.112:60636TIME_WAIT
tcp00211.149.155.84:80218.31.113.112:60646TIME_WAIT
tcp00211.149.155.84:80218.31.113.112:60638TIME_WAIT
tcp00211.149.155.84:80218.31.113.112:60626TIME_WAIT
tcp00211.149.155.84:80110.74.194.66:15815TIME_WAIT
tcp00211.149.155.84:80218.31.113.112:60644TIME_WAIT
tcp00211.149.155.84:80218.31.113.112:60670TIME_WAIT
tcp00211.149.155.84:80218.31.113.112:60632TIME_WAIT
tcp00211.149.155.84:80218.31.113.112:60628TIME_WAIT
tcp00211.149.155.84:80218.31.113.112:60634TIME_WAIT
tcp00211.149.155.84:80218.31.113.112:60640TIME_WAIT
tcp00211.149.155.84:80218.31.113.112:60624TIME_WAIT
tcp600:::21:::*LISTEN
unix3[]STREAMCONNECTED12100/var/run/dbus/system_bus_socket
unix2[]DGRAM12124
unix3[]STREAMCONNECTED12122/var/run/dbus/system_bus_socket
unix2[]DGRAM12101
unix3[]STREAMCONNECTED12121

說明:從代碼上可以分析到,演示linux伺服器安裝了pure-ftpd,開啟了21埠。

效果圖:

注意事項:ftp埠默認是21,可以更改。

⑸ Linux FTP伺服器的配置

vsftpd是UNIX類操作系統上運行的伺服器名稱,它的名字代表「very secure FTP daemon」,安全性是其設計與開發的一個重要目標。它可運行在Linux、Solaris等系統中,支持很多其他的FTP 伺服器不支持的特徵:

?? 非常高的安全性需求
?? 帶寬限制
?? 良好的可伸縮性
?? 創建虛擬用戶的可能性
?? 分配虛擬IP地址的可能性
一、vsftpd的啟動
#service vsftpd start
如果允許用戶匿名訪問,需創建用戶ftp和目錄/var/ftp
# mkdir /var/ftp
# useradd –d /var/ftp ftp

二、vsftpd的配置
Vsftpd的配置文件存放在/etc/vsftpd/vsftpd.conf 我們可根據實際數要對如下信息進行配置:
1. 連接選項
☆監聽地址和控制埠
(1) listen_address=ip address
定義主機在哪個IP 地址上監聽FTP請求。即在哪個IP地址上提供FTP服務。

(2) listen_port=port_value
指定FTP伺服器監聽的埠號。默認值為21。

2. 性能與負載控制
☆超時選項
(1) idle_session_timeout=
空閑用戶會話的超時時間,若是超過這段時間沒有數據的傳送或是指令的輸入,則會被迫斷線。默認值是300s

(2) accept_timeout=numerical value
接受建立聯機的超時設定。默認值為60s

☆負載選項
(1) max_clients= numerical value
定義FTP伺服器最大的兵法連接數。當超過此連接數時,伺服器拒絕客戶端連接。默認值為0,表示不限最大連接數。

(2) max_per_ip= numerical value
定義每個IP地址最大的並發連接數目。超過這個數目將會拒絕連接。此選項的設置將會影響到網際快車、迅雷之類的多線程下載軟體。默認值為0,表示不限制。

(3) anon_max_rate=value
設定匿名用戶的最大數據傳輸速度,以B/s為單位。默認無。

(4) local_max_rate=value
設定用戶的最大數據傳輸速度。以B/s為單位。默認無。此選項對所有的用戶都生效。

3. 用戶選項
vsftpd的用戶分為3類:匿名用戶、本地用戶(local user)及虛擬用戶(guest)
☆ 匿名用戶
(1) anonymous_enable=YES|NO
控制是否允許匿名用戶登錄

(2) ftp_username=
匿名用戶使用的系統用戶名。默認情況下,值為ftp

(3) no_anon_password= YES|NO
控制匿名用戶登錄時是否需要密碼。

(4) anon_root=
設定匿名用戶的根目錄,即匿名用戶登錄後,被定位到此目錄下。主配置文件中默認無此項,默認值為/var/ftp/

(5) anon_world_readable_only= YES|NO
控制是否只允許匿名用戶下載可閱讀的文檔。YES,只允許匿名用戶下載可閱讀的文件。NO,允許匿名用戶瀏覽整個伺服器的文件系統。

(6) anon_upload_enable= YES|NO
控制是否允許匿名用戶上傳文件。除了這個參數外,匿名用戶要能上傳文件,還需要兩個條件,write_enable參數為YES;在文件系統上,FTP匿名用戶對某個目錄有寫許可權。

(7) anon_mkdir_wirte_enable= YES|NO
控制是否允許匿名用戶創建新目錄。在文件系統上,FTP匿名用戶必須對新目錄的上層目錄擁有寫許可權。

(8) anon_other_write_enbale= YES|NO
控制匿名用戶是否擁有除了上傳和新建目錄之外的其他許可權。如刪除、更名等。

(9) chown_uploads= YES|NO
是否修改匿名用戶所上傳文件的所有權。YES,匿名用戶上傳得文件所有權改為另一個不同的用戶所有,用戶由chown_username參數指定。

(10) chown_username=whoever
指定擁有匿名用戶上傳文件所有權的用戶。

☆本地用戶
(1) local_enable= YES|NO
控制vsftpd所在的系統的用戶是否可以登錄vsftpd。

(2) local_root=
定義本地用戶的根目錄。當本地用戶登錄時,將被更換到此目錄下。

☆虛擬用戶
(1) guest_enable= YES|NO
啟動此功能將所有匿名登入者都視為guest

(2) guest_username=
定義vsftpd的guest用戶在系統中的用戶名。

4. 安全措施
☆用戶登錄控制
(1) /etc/vsftpd.ftpusers
Vsftpd禁止列在此文件中的用戶登錄FTP伺服器。此機制是默認設置的。

(2) userlist_enable= YES|NO
此選項激活後,vsftpd將讀取userlist_file參數所指定的文件中的用戶列表。

(3) userlist_file=/etc/vsftpd.user_list
指出userlist_enable選項生效後,被讀取的包含用戶列表的文件。默認值是/etc/vsftpd.user_list

(4) userlist_deny= YES|NO
決定禁止還是只允許由userlist_file指定文件中的用戶登錄FTP伺服器。userlist_enable選項啟動後才能生效。默認值為YES,禁止文中的用戶登錄,同時不向這些用戶發出輸入口令的指令。NO,只允許在文中的用戶登錄FTP伺服器。

☆目錄訪問控制
(1) chroot_list_enable= YES|NO
鎖定某些用戶在自己的目錄中,而不可以轉到系統的其他目錄。

(2) chroot_list_file=/etc/vsftpd/chroot_list
指定被鎖定在主目錄的用戶的列表文件。

(3) chroot_local_users= YES|NO
將本地用戶鎖定在主目中。

三、vsftpd伺服器的配置實例:
基於IP的虛擬FTP伺服器配置
假設伺服器有兩個IP地址,192.168.1.199和192.168.1.200。vsftpd是建立在192.168.1.199上的。現在在192.168.1.200上再提供一個虛擬FTP伺服器。
☆創建虛擬FTP伺服器根目錄
# mkdir –p /var/ftp2/pub
確保/var/ftp2和/var/ftp2/pub目錄的所有者和組均為root,掩碼為755
# chmod 755 /var/ftp2 # chmod 755 /var/ftp2/pub
# chown –R root /var/ftp2 # chown –R : root /var/ftp2

☆ 增加虛擬FTP伺服器的匿名用戶帳號ftp2
# useradd –d /var/ftp2 –M ftp2

☆ 創建虛擬FTP伺服器的配置文件
復制原來的vsftpd.conf作為虛擬FTP伺服器的配置文件,並修改相關參數
# cp /etc/vsftpd/vsftpd.conf /etc/vsftpd/vsftpd2.conf
# vi /etc/vsftpd/vsftpd2.conf
添加或修改參數:
Listen=YES
Listen_address=192.168.1.200
ftp_username=ftp2
anon_root=/var/ftp2

並可參考vsftpd的配置部分的說明做其他配置,如:
??允許匿名用戶上傳文件
Write_enable=YES
Anon_world_readable_only=NO
Anon_upload_enable=YES
Anon_mkdir_write_enable=YES

創建匿名用戶上傳文件的目錄,並設置許可權:
# mkdir /var/ftp/incoming # chmod o+w /var/ftp/incoming

??取消寫許可權
Write_enable=NO
Anon_upload_enable=NO
Anon_mkdir_write_enable=NO
Anon_other_write_enable=NO

??限制下載速度為80KB/s
Anon_max_rate=8000

??控制並發數,以及每個IP地址的並發數
Max_clients=100
Max_per_ip=3

☆啟動虛擬FTP伺服器
# /usr/sbin/vsftpd /etc/vsftpd/vsftpd2.comf &

⑹ linux伺服器中某個文件ftp怎麼設置

配置ftp有三種模式,但是這里字數有限,下面這個是匿名的。詳細的你可以看下最後那個連接

vsftpd服務程序中匿名開放是一種最不安全的驗證模式,任何人都可以無需密碼驗證就登陸到FTP服務端主機,這種模式一般只用來保存不重要的公開文件,尤其是在生產環境中更要注意不放敏感文件,當然也非常推薦用咱們第八章中學習的防火牆管理工具(例如Tcp_wrappers)將vsftpd服務程序的允許訪問主機范圍設置為企業內網,這樣還算能夠保證基本的安全性。

vsftpd服務程序默認已經開啟了匿名訪問模式,咱們需要做的就是進一步允許匿名用戶的上傳、下載文件的許可權,以及讓匿名用戶能夠創建、刪除、更名文件的許可權,這些許可權對於匿名用戶來講非常的危險,咱們只是為了練習Linux系統中vsftpd服務程序的配置能力,十分不推薦在生產環境中使用,匿名用戶的許可權參數及介紹:

參數
作用

anonymous_enable=YES
允許匿名訪問模式。

anon_umask=022
匿名用戶上傳文件的umask值。

anon_upload_enable=YES
允許匿名用戶上傳文件

anon_mkdir_write_enable=YES
允許匿名用戶創建目錄

anon_other_write_enable=YES
允許匿名用戶修改目錄名或刪除目錄
[root@linuxprobe ~]# vim /etc/vsftpd/vsftpd.conf
anonymous_enable=YES
anon_umask=022
anon_upload_enable=YES
anon_mkdir_write_enable=YES
anon_other_write_enable=YES
local_enable=YES
write_enable=YES
local_umask=022
dirmessage_enable=YES
xferlog_enable=YES
connect_from_port_20=YES
xferlog_std_format=YES
listen=NO
listen_ipv6=YES
pam_service_name=vsftpd
userlist_enable=YES
tcp_wrappers=YES

確認參數填寫正確後保存並退出vsftpd服務程序的主配置文件,還需要重啟vsftpd服務程序來讓新的配置服務參數生效,並且同學們在生產環境中或者紅帽RHCSA、RHCE、RHCA認證考試中也請記得一定要把配置過的服務程序加入到開機啟動項中,以保證下次伺服器重啟後依然能夠為用戶正常提供ftp文件傳輸服務:
[root@linuxprobe ~]# systemctl restart vsftpd
[root@linuxprobe ~]# systemctl enable vsftpd
ln -s '/usr/lib/systemd/system/vsftpd.service' '/etc/systemd/system/multi-user.target.wants/vsftpd.service

這樣咱們就可以在客戶端上面使用ftp命令連接到遠程的FTP伺服器上面了,FTP服務的匿名開放模式的帳號統一為anonymous,密碼為空。匿名模式登陸到FTP伺服器後默認所在位置為/var/ftp目錄,咱們可以切換至裡面的pub目錄中,然後嘗試創建一個新的目錄文件來檢驗是否已經有了寫入許可權:
[root@linuxprobe ~]# ftp 192.168.10.10
Connected to 192.168.10.10 (192.168.10.10).
220 (vsFTPd 3.0.2)
Name (192.168.10.10:root): anonymous
331 Please specify the password.
Password:此處敲擊回車即可
230 Login successful.
Remote system type is UNIX.
Using binary mode to transfer files.
ftp> cd pub
250 Directory successfully changed.
ftp> mkdir files
550 Permission denied.

剛剛咱們已經把iptables防火牆策略清空,而且也在vsftpd服務程序的主配置文件中添加了允許匿名用戶創建目錄和寫入文件的許可權,那麼為什麼還會被拒絕呢?建議同學們先不要往下面看,思考後用自己的方法嘗試解決下這個問題,長期這樣您的Linux系統排錯能力就一定會練出來的。

回想起前面操作的細節,咱們FTP服務的匿名開放模式是默認登陸到了/var/ftp目錄中,查看下這個目錄的許可權後才發現原來只有root管理員用戶才有寫入許可權的,怪不得會提示寫入出錯呢,咱們只需要把目錄的所有者身份改成系統帳戶ftp即可,這樣就應該可以了吧~
[root@linuxprobe ~]# ls -ld /var/ftp/pub
drwxr-xr-x. 3 root root 16 Jul 13 14:38 /var/ftp/pub
[root@linuxprobe ~]# chown -Rf ftp /var/ftp/pub
[root@linuxprobe ~]# ls -ld /var/ftp/pub
drwxr-xr-x. 3 ftp root 16 Jul 13 14:38 /var/ftp/pub
[root@linuxprobe ~]# ftp 192.168.10.10
Connected to 192.168.10.10 (192.168.10.10).
220 (vsFTPd 3.0.2)
Name (192.168.10.10:root): anonymous
331 Please specify the password.
Password:此處敲擊回車即可
230 Login successful.
Remote system type is UNIX.
Using binary mode to transfer files.
ftp> cd pub
250 Directory successfully changed.
ftp> mkdir files
550 Create directory operation failed.

又報錯了!!此時再次使用ftp命令登入到FTP伺服器主機後依然會提示寫入操作失敗,但細心的同學一定發現報錯信息已經產生了變化,在剛剛沒有寫入許可權的時候提示說許可權拒絕(Permission denied.)所以咱們懷疑是許可權的問題,但現在是提示創建目錄的操作失敗(Create directory operation failed.)那麼咱們同學應該也能馬上意識到是SELinux服務在限制這個操作了吧,查看下所有與ftp相關的SELinux域策略有那些吧:
[root@linuxprobe ~]# getsebool -a | grep ftp
ftp_home_dir --> off
ftpd_anon_write --> off
ftpd_connect_all_unreserved --> off
ftpd_connect_db --> off
ftpd_full_access --> off
ftpd_use_cifs --> off
ftpd_use_fusefs --> off
ftpd_use_nfs --> off
ftpd_use_passive_mode --> off
httpd_can_connect_ftp --> off
httpd_enable_ftp_server --> off
sftpd_anon_write --> off
sftpd_enable_homedirs --> off
sftpd_full_access --> off
sftpd_write_ssh_home --> off
tftp_anon_write --> off
tftp_home_dir --> off

根據策略的名稱和經驗可以猜測出是哪一條規則策略,咱們在設置的時候請記得使用-P參數來讓配置過的策略永久生效,保證在伺服器重啟後依然能夠順利寫入文件,咱們可以分別嘗試下創建目錄文件、對文件進行改名以及刪除目錄文件等等操作。最後,恭喜同學們完成了這個實驗課程,建議您在進行一次實驗課程前還原虛擬機到最初始的狀態,以免多個配置參數之間產生沖突。
[root@linuxprobe ~]# setsebool -P ftpd_full_access=on
[root@linuxprobe ~]# ftp 192.168.10.10
Connected to 192.168.10.10 (192.168.10.10).
220 (vsFTPd 3.0.2)
Name (192.168.10.10:root): anonymous
331 Please specify the password.
Password:此處敲擊回車即可
230 Login successful.
Remote system type is UNIX.
Using binary mode to transfer files.
ftp> cd pub
250 Directory successfully changed.
ftp> mkdir files
257 "/pub/files" created
ftp> rename files database
350 Ready for RNTO.
250 Rename successful.
ftp> rmdir database
250 Remove directory operation successful.
ftp> exit
221 Goodbye.

樓主可以看下http://www.linuxprobe.com/chapter-11.html#112_Vsftpd查看下詳情,有圖會比較方便理解

⑺ linux下能否查看所有ftp 用戶,怎麼操作

1、首先,連接相應linux主機,進入到linux命令行狀態下,等待輸入shell指令。

⑻ linux伺服器怎麼配置ftp

方法/步驟
1
用在線安裝
yum install vsftpd pam* db4*-y

使用命令將vsftp配置為系統服務
chkconfig --level 35 vsftpd on

2
配置vsftpd服務的宿主
useradd vsftpdadmin -s /sbin/nologin -M
這個vsftpdadmin只是用來替換root的,並不需要登錄
3
建立ftp虛擬宿主帳戶
useradd vsftpuser -s /sbin/nologin -M
這ftpuser只個虛擬帳戶的宿主,本身是不用登錄的
4
配置vsftpd.conf 配置之前要先備份一下原來的
vi /etc/vsftpd/vsftpd.conf
anonymous_enable=YES --> anonymous_enable=NO //不允許匿名用戶訪問,默認是允許。
chroot_list_enable=YES --> chroot_list_enable=YES //不允許FTP用戶離開自己主目錄
增加
#設定虛擬用戶個人Vsftp的配置文件存放路徑。也就是說,這個被指定的目錄里,將存放每個Vsftp虛擬用戶個性的配置文件,一個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是這些配置文件名必須和虛擬用戶名相同。
user_config_dir=/etc/vsftpd/vconf/userlocal
#這一步非常重要,要記住這一步。一會要根據這個配置新建文件夾

#修改埠號
ftp_data_port=4040
reverse_lookup_enable=NO

pasv_enable=yes
pasv_min_port=48790
pasv_max_port=48800
listen_port=48796 #埠可以根據你自己實際情況配置,也可以用默認埠。但是為了安全考慮根據自己實際情況配置
5
建立虛擬用戶文件
mkdir /etc/vsftpd/vconf
touch /etc/vsftpd/vonf/vir_user
6
建立虛擬用戶
vi /etc/vsftpd/vonf/vir_user
virtualuser //用戶名
12345678 //密碼
7
生成資料庫
db_load -T -t hash -f /etc/vsftpd/vconf/vir_user /etc/vsftpd/vconf/vir_user.db
8
設置資料庫文件訪問許可權
chmod 600 /etc/vsftpd/vconf/vir_user
chmod 600 /etc/vsftpd/vconf/vir_user.db
9
修改/etc/pam.d/vsftpd
auth sufficient pam_userdb.so db=/etc/vsftpd/vconf/vir_user
account sufficient pam_userdb.so db=/etc/vsftpd/vconf/vir_user
(要想同時使用系統用戶和虛擬用戶,就需要把required改成sufficient)
10
根據第四步配置的user_config_dir=/etc/vsftpd/vconf/userlocal
新建userlocal文件夾
mkdir /etc/vsftpd/vconf/userlocal
11
根據第六步建立的用戶名建立一個文件
例如第六步建立的帳號是virtualuser,則新建一個virtualuser文件
touch /etc/vsftpd/conf/userlocal/virtualuser
12
編輯該用戶訪問的文件路徑
vi /etc/vsftpd/conf/userlocal/virtualuser
輸入如下
local_root= //需要指定的網站根目錄,例如www..com所在文件夾為/www/
anonymous_enable=NO #禁止匿名用戶訪問
write_enable=YES #開啟寫許可權
local_umask=022 #上傳後文件的許可權掩碼
anon_upload_enable=NO #關閉匿名下載
anon_mkdir_write_enable=NO #關閉匿名創建文件夾
idle_session_timeout=60 #會話自動關閉時間 60是因分鍾
data_connection_timeout=120 #數據延遲時間
max_clients=10 #最大連接數
max_per_ip=5 #同一個ip同時允許5個IP聯機
local_max_rate=1048576 #實體用戶傳輸速度限制,單位B/s。0代表不限制
13
配置就此完成,重啟vsftpd服務:service vsftpd restart。
查看系統埠狀態:netstas -tulnp。如果能看到48796埠正在被vsftpd調用說明啟動成功。

⑼ Linux下如何獲取FTP文件名和大小

path='' #這里的$1,換成你需要的路徑名,或者你不換,通過shell的參數傳入
for dirlist in $(find ${path} -name *.xml)
do
echo ${dirlist}
查找,刪除,比較都在這做
done

熱點內容
雲資料庫架構 發布:2025-08-29 06:17:39 瀏覽:835
u盤插電腦文件夾為空 發布:2025-08-29 06:17:29 瀏覽:975
均線的演算法 發布:2025-08-29 06:08:56 瀏覽:304
需要加密 發布:2025-08-29 06:08:56 瀏覽:431
伺服器斷電mysql無法啟動如何預防 發布:2025-08-29 06:06:18 瀏覽:130
http會編譯php么 發布:2025-08-29 06:02:04 瀏覽:73
怎麼看別人qq加密相冊 發布:2025-08-29 05:53:39 瀏覽:913
wi解壓 發布:2025-08-29 05:51:54 瀏覽:397
dnf格藍迪腳本 發布:2025-08-29 05:42:00 瀏覽:920
伺服器是一個電腦嗎 發布:2025-08-29 05:35:47 瀏覽: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