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件管理 » 壓縮礱糠

壓縮礱糠

發布時間: 2023-03-21 06:05:28

A. 盆栽植物在什麼季節換土怎麼換那些土有什麼特別的配方

般來說,兩年換盆一次,抗寒力強的如月季、黃楊等可在2月進行。抗寒力差的如迎春、梅花等可在3月進行。抗寒力最差的如米蘭、含笑等可在4月進行。 換盆時把盆中花苗脫出來,既要保持完好土團,又不能損壞盆子,也不能用花鍬來挖掘使根受傷。脫盆前應讓盆土干一些。 結合換盆,應將植株適量修剪,剪去病枝、枯枝、重疊枝、衰弱枝。對過分衰弱的植株應進行大幅度修剪,有時甚至從基部剪去,促其萌發健壯枝條。 換盆時所用新盆如為新購未用過的花盆,要在清水中浸泡1-2日,讓它充分吸水後才可使用。如未使用過的花盆,因基透氣性能減弱,且易留有病菌和蟲卵,因此,應將其浸泡在清水中里里外外刷洗干凈,然後在沸水中浸泡10分鍾,然後撈出放在通風地方晾乾使用。此項工作應在脫盆前完成。 換盆時所用新盆應比原盆略大一些,檢查盆底排水孔,小盆底孔直徑1厘米-2厘米足夠,大盆必須3厘米-4厘米,塵告不夠大的要將其擴大。將花盆和底孔用一塊瓦片蓋掉一半,再把另一塊碎片搭在上面,形成「蓋而不堵,擋而不死」,以便於通氣排水。如栽植杜鵑、山茶、蘭派隱明花、大麗菊、菊花等喜排水良好的植株,盆底還要多墊一些碎瓦片,以增強排水透氣的性能。在碎瓦片上鋪一層碎爛泥和基肥約2厘米-3厘米,再敷上一層細末或培養土。將花卉根部設在花盆中央扶正。在根部四周加添盆土,將一半時用手將盆土壓實,再繼續加添盆土直至距盆口尚餘2厘米-3厘米,以利今後澆水施肥。10天左右,然後逐漸放到向陽處。 【選盆】 陶盆吸水性很好,水澆多了問題也不大,可以緩解澆水過多引起的負作用,但陶盆吸水後重,要求花架結實。 紫砂盆透氣性介於瓦盆和瓷盆之間,一般養仙肉多用紫砂盆。紫砂盆需要特別注意盆壁的薄厚程度,越是薄壁的紫砂盆透氣性越強,盆壁老厚那種的透氣性和瓷盆差不多。 一般而言,仙肉植物的根系不是十分發達,很多仙肉都只有須根,將一個根系很淺的品種種在一個較深的盆中只會對其生長不利,因為下部根系達不到的盆土會將水分保留很長時間,使盆土粘滯。土壤過多水分一時揮發蒸騰不了,容易導致腐爛。所以要本著「寧小勿大,寧淺勿深」的原則選盆,最好用半高比例或扁平盆。 只有那些有塊莖或有主根的仙肉品種需要較深的盆土,在標准盆或深盆中會生長地很好。 大中型球選盆要求球徑和盆徑基本相當,或者盆徑略大於球徑一兩公分,小球最好多株混栽。栽培土壤深度最多是球徑兩倍,就是說球徑5cm,土壤深度10cm就行,對於大球而言則可以更淺一些。越是大球,所消耗的水分和養分則越少,盆土過多不但沒用而且容易導致腐爛。花盆過深就要在底部多加非土壤填充物做排水層,可安排水物顆粒大小放幾層,最大的放最底層。排水物放好後先放粗粒配料再放細粒配料,放上植株後一邊加土一邊把植株略往上提使根舒展,土不要一次加得太滿,沿盆邊攜塌將土均勻搗實,最後把盆輕墩幾下使盆土平整。 【配土】 煤渣是普遍用的一種配料,但幾乎所有的爐渣都含硫,多肉植物對硫不過敏,硫有殺菌和滅蟲的效果。從多年的種植對比來看,用煤渣的植物要比不用的抗性更強,不容易產生根腐病和根粉蚧。用的煤渣以充分燃燒後的顆粒原煤渣為上(是否含有未充分燃燒的煤無關緊要),蜂窩煤渣為次.蜂窩煤渣中有大量的土,如果要用應該要粉碎後過篩。煤渣用前過水,以去掉粉灰和鹼性。 使用雞蛋殼,蛋殼比例在1/4,效果很好。蛋殼是一種很好的透氣利水植料,對增加土壤透氣性很有用,當然也能增加鈣含量。蛋殼要碾碎成2-3mm。 植料里一般是園土約佔1/4,沙子約佔1/3。但園土和沙子都有微塵,還有磚粒、蛭石、珍珠岩、蘭石、爐渣這些在使用前定要篩掉微塵,反復清洗。 植料成份並不是非要按專家所列的那些東西不可,也並不是要單一的成份,而是成份越多越雜越好。如磚粒、蛭石、珍珠岩、蘭石、爐渣這些手上都有的話,那就各種都用,總量控制在1/3左右就行。再比如雞蛋殼、蚌殼、骨粉、舊石灰、碳化稻殼等一些含鈣質的東西也都有,那就各種都用一些,總量控制在10-20%左右就行。不同的植料有不同的物理功能和不同的營養成分,用的雜一些比單一成份肯定要好。 無論哪種配料,使用前最起碼都要在陽光下爆曬幾日才可使用。 【配土基質】 土壤應是疏鬆透氣、排水良好、具一定團粒結構、能提供植物生長期所需養分的砂質壤土。 下面是一些多肉植物的常用基質: 一、有機植料 ⒈腐葉土:可選用市場上出售的君子蘭土,也可自行收集落羽杉或櫸樹葉堆漚發酵,用時消毒。 ⒉泥炭:為埋藏在地下上千年的湖沼植物,現以吉林、黑龍江出產的較好。優質泥炭色褐,有機質含量高,纖維度好,質地疏鬆,手感不粘,吸附力強,PH值呈微酸性。 ⒊木屑:透水、保水性強,但因本身含碳量高,含氮量低,一般不單獨使用,可混入一些含氮化合物如豆餅等堆制發酵。 ⒋礱糠灰:富含鉀肥,PH值微鹼性。要選擇深黑色的,不能發白,且要結構均勻,不能太細。 ⒌蛇木屑:經過處理後的一種蕨類植物(桫欏)莖干。質硬色褐,不易腐爛。排水佳且具一定肥力,是近幾年流行的栽培基質。 ⒍山泥:黃山泥:有機質含量低,排水一般;紅山泥:有機質含量高,澆水後土壤粘重,干後易板結;黑山泥:有機質含量高,排水良好且澆水後不易板結。一般採用黑山泥。 ⒎仙土:常用的蘭花栽培基質。但實踐證明用於多肉類也相當不錯。其特點是:養分全,排水良好,無污染,無雜草種子。盆栽一年後團粒結構還是很好。 二、無機植料 ⒈蛭石:一種形似蜂窩狀結構的金色輕質材料,保水保溫性強,透氣佳且無病菌。作扦插基質成活率高,但本身無肥力,宜混合其他基質使用。長期栽培後容易破壞其結構。用過的蛭石要篩選後再使用。 ⒉珍珠岩:一種含鋁硅酸鹽的火山石,經高溫加熱膨脹而成輕質材料。透水佳,通氣性好。但有效含水量低,常作添加補充材料。 ⒊椰糠:棕櫚纖維,質地疏鬆,保水力尤強。常用來扦插。市場上多見的是經壓縮處理後呈小塊狀的椰糠,也叫「膨脹土」。用時先用水浸開。 ⒋塘基石:高溫燒制而成,常放盆底或與其他基質混合。如與其他植料混合,顆粒不能過大,0.2cm左右即可。 ⒌植金石:是植蘭基質,比塘基石更有優勢,富含各種礦物質,用於栽培多肉類效果顯著,可代替上者,但價格稍貴。 ⒍沙:應選不含鹽分的,顆粒不宜過細。用前先要淘洗、篩選,並和其他基質混合使用。透水性好,含氧量高,早晚溫差大,適合多肉類的要求。 其他無機植料有火山石、煤餅等。此外,配製培養土時還常用到一些輔助材料,如含鈣材料貝殼粉、鈣寶等。還有一些基肥如雞糞、牛糞等。配製時要注意有機植料和無機植料的合理搭配,避免過細、過小的粉塵。 【土壤配製】 無論選擇哪種植料、如何配製,都要滿足植物的基本要求,並要考慮各方面情況,靈活把握。 ①根據栽培場地來配製:如地栽和盆栽的土壤就有所不同。地栽的要更多地考慮排水環節,應增加排水性強的材料,如沙礫。而盆栽要在保證疏鬆透氣的原則上適當補充有機質。如是在南陽台上栽植,還要考慮比較乾燥、光照充足的特點,適當加些保水性強的基質,如蛭石、椰糠等。 ②根據不同種類來配製:不同種類在土壤配製上可能「大相徑庭」。比如附生種類需要一定的腐殖質,而一些原產地土壤貧瘠、根系不發達的陸生種類,對腐殖質的要求就沒前者高。不光是不同科的種類所需土壤不同,就連同科不同屬的種類對土壤要求也不一樣。拿百合科的中國蘆薈和卧牛來說,前者系蘆薈屬,習性強健,生長快,可在盆底加上充足的基肥。而後者為沙魚掌屬植物,生長緩慢,基本上不需要基肥。 ③根據不同栽培地區來配製:北方氣候於燥,對土壤的保濕能力有一定要求;南方雨水充沛,空氣濕度高,對土壤的排水性和通氣性要求更高。 ④根據不同生長階段來配製:幼苗期根系不發達,有機質含量要稍少,土壤以輕質材料配合一些細沙為主,以後再慢慢增加有機質含量。 其實,土壤配製並不是簡單的幾條大道理就能說清楚的。下面幾個配方可供參考: 1) 植金石8份+仙土2份+少許貝殼粉(適合栽培生石花)。 2) 粗沙10份+木屑2份+基肥1份+園土1份(適宜地栽使用)。 3) 腐葉土1份+泥炭1份+粗沙2份+輕質材料1份+少許基肥(適合栽培附生類)。 4) 塘基石3份+仙土2份+輕質材料1份+泥炭1份(適合栽培十二卷硬葉系品種)。 5) 園土2份+腐葉土1份+粗沙4份+輕質材料1份+礱糠灰半份(適合栽培普通陸生類)。 景天類配土,覺得泥炭土或草炭土的比例可以稍大些,附註以腐植土、河沙、珍珠岩、蛭石等,為了有利於生根和健壯生長,土中加適量稻殼炭,骨粉、滅菌靈等;澆水要據天氣和植物生長情況決定,見干見濕。重點關心那些長勢好的去管理。那些長勢不好的大多數其實是在休眠期,當然以少管為妙。 配土:蜂窩煤渣過篩後+園土+仙土+沙+骨粉+貝殼粉+蛋殼+陶粒+蘭石+活性炭,篩去微塵種植。全光照養護,澆水見干見濕。盆底加腐熟雞糞。盆要小,土要少要疏鬆。土干透後幾天再澆,多曬。盛夏少澆,景天科多肉,多半夏季要休眠或半休眠。 金琥這類強刺球,普通花泥+煤球灰+骨粉即可,澆水嘛,一個月澆一次就可以了。 球類:普通花泥+煤球灰(經篩選後成顆粒狀的)+蛭石+適量骨粉 有粗大肉質根的多肉類(如玉扇):蘭石+仙土+適量骨粉 其餘多肉類:普通花泥+腐葉土+蛇木+蛭石+適量骨粉 混合好的植料放入一不銹鋼容器中,倒入雨水使土濕潤,然後將容器封口後在火上加熱一段時間,確保殺死昆蟲,幼蟲,蟲卵,但一些有易的土壤微生物會存活下來,特別是那些靠孢子繁殖的。 【繁殖】 葉插生根後得等葉片枯萎後,芽長大後再移。等苗長到兩三CM再說,葉插時要用大盆,不能噴霧,土幹了就澆,不要澆到它們身上。 砍頭適宜在每年的四月份中旬,下面留三到四片葉子就行,然後把砍下來的晾上五天,再扦插。 很多多肉類植物可以用利刀從莖上切枝扦插來繁殖,任何用於切割植物體的工具都要事先用酒精消毒。 最佳的切割部位,如莖干有節的在節下,或莖上葉柄或新芽基部的下方。注意採取扦插用枝時不要破壞母本株形的美觀,最好隔一個莖節以上再采枝。將插枝栽入經高溫消毒的砂質介質中,可以是純沙、粗砂或蛭石。有時扦插枝切下就可以直接栽上,也可先晾上一兩天,讓傷口組織癒合,避免真菌感染。 很多多肉植物只需要一片葉子,就可以用扦插得到一個新植株。如景天科天錦章屬、石蓮花屬、虎尾蘭及許多附生性仙人掌科植物。鯊魚掌屬植物有時也可以通過插葉繁殖。取下的葉片晾幾天,使傷口封閉並產生癒合組織,然後將葉片放入繁殖用盆,只使其葉片基部接觸到栽培基質,感覺這樣比把葉片的下部插入基質效果更好,不易腐爛。過一段時間就能觀察到新根生出,隨後新芽新葉也會出現。 扦插最好在生長期開始時進行,通常在春天,當然冬型植物除外。扦插好後放置在通風良好,光線明亮,室溫20℃的場所,但要避開陽光。將扦插苗放入能保持合適濕度的封閉環境中直至生根也是一個不錯的辦法,簡便的方法是在一個大花盆上套上一個大的聚乙烯塑料袋,或者切取一個干凈的透明塑料瓶的上半部分倒扣在尺寸相當的花盆上。扦插苗的澆水寧少勿多,直到能觀察到明顯的生長後再加大澆水量。 分株繁殖:很多多肉類植物是叢生的,或有粗大的塊根,它們可以通過分株繁殖。從盆中取出植株後,盡量去除掉盆土,分株操作的具體方法要看植株的生長類型。如蘿摩科,景天科,仙人掌科中的多頭品種,可在倒盆時分株,生長良好並已獨立生根的仔株可分離後單獨上盆。 側芽繁殖:很多仙人掌和多肉類植物會在成株的基部長出側芽或仔球,通常很容易摘下或切下,晾乾放置幾天後可分別上盆。這樣做對母株也有好處,這些側芽或仔球要消耗母株不少養料。有些植物會在葉片邊緣、花葶上萌出櫱芽,也可摘下培植。 【養護】 ①關於上盆。大部分人認為新買的仙肉上盆前要剪根,剪根有利於促進根系的分支和發育。剪好後在根繫上噴一次高錳酸鉀或者多菌靈、托布津之類的殺菌葯物,放置一段時間(至少得一星期)再上盆。上盆時要記著濕土干栽。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在植株的根莖部(球體以下不長須根的那一段)不要埋土,用一些石子填住最好。因為這個部位是不吸收水分和營養的,也是最容易腐爛的部位,只填石子不埋土,有利於通風透氣。 ②關於換土。換土是每年必須的,特別是對中小植株而言更是如此,仙肉栽培有「動一動,長一長」的經驗之談,就是說換土的重要性。換盆時把根部土壤抖干凈,去掉一些腐爛根系、枯根及一些枯葉,不去掉的話會滋生細菌,影響植株生長。還有就是檢查根部有沒有寄生介殼蟲或是其他什麼害蟲,去舊土時可用一根小細棍試探著進行。基本上不要過多的人為修剪老根,用手把那些乾枯的須根扯掉重新種回去就可以了。然後濕土干栽,正確做法是一般換盆五天後再澆水。以利於根系傷口的癒合。一般在三月底,多肉快要打破休眠時換盆。為多刺的仙人球倒盆時,為了防止刺折斷,一個好方法是裹上一圈報紙或軟紙巾,再用橡皮筋或細繩扎住。如果打開時紙與長刺糾纏在一起,把紙弄濕就可方便除去,小紙屑可用鑷子摘除。 ③關於澆水。澆水和花盆質地和大小、植株品種和大小、植料配製成份、當地氣候特點都有著密切的關系。 天氣比較好時,應該澆少量的水,這類不是到了冬天就絕對的停水,那是錯誤的,只能是澆少量的水,保持根部不萎縮。只是到了0℃以下才停水的。主要怕夏天。只要太陽出來,氣溫達到5℃以上,就可以澆一點點水,等氣溫保持在8℃以上,就可正常澆水了。水嘛就用自來水晾幾天就行。 只要不跌破10℃,照常給水,不幹不澆。晚上10℃以下,白天10℃以上,晴朗,開始控水控肥,全天10℃以下,停水停肥。噴灑時間宜在中午溫度最高的時候。 下面是我個人覺得比較實用的兩種方法: 一、竹簽判斷法:即將竹簽(或牙簽)插入盆土2/3的深度,要澆水的時候,拔出竹簽,看看土壤部分的干濕度情況。這種方法對休眠和半休眠或者要進入休眠和半休眠期的植物澆水,很有幫助。 二、表層土干濕判斷法:一般地說,表層土發白,就可以澆水了,這就是「不幹不澆、干透澆透」的原則。所謂的干透,就是指表層土發白,但是撥開表層土,依然可以看見濕氣。對於生長期的仙肉,這樣的判斷方法就可以了。習性強健的,可以馬上澆水,對相對怕水的,等兩天再澆水。 還有端盆法,即手感好的朋友,可以端下盆,覺得盆輕了,就可澆水,塑料盆種的仙肉,用土也以泥碳等輕質材料為主的,澆水後和乾燥份量還是較明顯的。敲盆法,即用手指輕敲盆壁,發出空心聲音,就說明土幹了。 判斷了土壤的濕度,就要澆水了。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用坐盆法是最好的。一般情況下,盆浸入水中二分之一的深度,只要15秒鍾就夠了,千萬不要看到表層土出現濕氣再拿出來。越是疏鬆透氣的土,時間可以越少,因為虹吸作用強。這種澆水方法的好處在於,可以保證土壤的上部比下部相對干,不容易爛根。因為植物的根尖分為根冠區、生長區、生長娶和根毛區,只有根毛是吸收水份的主要部位,抗濕能力最強,而根毛區之上的老根已經失去吸水的功能,主要起傳輸水份養料和固定的作用,抗濕能力差,爛根往往都是從這里開始的。 ④關於施肥。如果每年換土,換盆後的肥力已經足夠植株一年生長的了,不需要施肥了。要施就施一點「21金維他」(化成水澆,濃度要淡),以補充微量元素,效果不錯的。 ⑤栽培仙肉的總原則,就是要做到「兩勤一懶」,眼勤腦勤手懶!眼勤就是要多觀察細觀察,腦勤就是要多分析多思考多學習,手懶就是要剋制想澆水的慾望,剋制想動植株的慾望。放置植株的地方不要經常變換,不然會弄得植株在不斷的適應環境,沒有精力生長發育。 ------------------------------------------------------------------------------------------------ 手工剔除紅蜘蛛,成本低廉,取材方便,效果極佳。 材料:牙簽一根,雙面膠少量。 方法:將雙面膠剪成0.5-1CM見方的小塊,平放在桌面;取牙簽一根,將一頭按在膠面上使其固定,然後向一個方向輕搓牙簽使雙面膠裹在牙簽一頭;這樣就製成了一個簡單的微型「粘塵輥」。將有紅蜘蛛病害的植株置於明亮光線下,(因害蟲太小,光線不好根本看不清),然後用「粘塵輥」在球體上滾動,紅蜘蛛絕難逃走,由於「粘塵輥」很細小,可以靈活的穿梭與棱、刺之間,讓紅蜘蛛無處藏身。當一個「粘塵輥」粘滿害蟲後,可以稍適休息,然後重新製作一個。此法適用於病害初期,球體未受大面積侵害時使用,效果不錯的

B. 多肉小苗到成型要多長時間怎麼養

多肉小苗到成型要多長時間怎麼養?

一、土壤

多肉植物對土壤的基本要求
疏鬆透氣,排水、保水性好,含一定量的腐殖質,顆粒度適中,沒有過細的塵土,呈弱酸性或中性(少數種類可以為微鹼性)。
【配土】 煤渣是普遍用的一種配料,但幾乎所有的爐渣都含硫,多肉植物對硫不過敏,硫有殺菌和滅蟲的效果。從多年的種植對比來看,用煤渣的植物要比不用的抗性更強,不容易產生根腐病和根粉蚧。用的煤渣以充分燃燒後的顆粒原煤渣為上(是否含有未充分燃燒的煤無關緊要),蜂窩煤渣為次。蜂窩煤渣中有大量的土,如果要用應該要粉碎後過篩。煤渣用前過水,以去掉粉灰和鹼性。 使用雞蛋殼,蛋殼比例在1/4,效果很好。蛋殼是一種很好的透氣利水植料,對增加土壤透氣性很有用,當然也能增加鈣含量。蛋殼要碾碎成2-3mm。 植料里一般是園土約佔1/4,沙子約佔1/3。但園土和沙子都有微塵,還有磚粒、蛭石、珍珠岩、蘭石、爐渣這些在使用前定要篩掉微塵,反復清洗。 植料成份並不是非要按專家所列的那些東西不可,也並不是要單一的成份,而是成份越多越雜越好。如磚粒、蛭石、珍珠岩、蘭石、爐渣這些手上都有的話,那就各種都用,總量控制在1/3左右就行。再比如雞蛋殼、蚌殼、骨粉、舊石灰、碳化稻殼等一些含鈣質的東西也都有,那就各種都用一些,總量控制在10-20%左右就行。不同的植料有不同的物理功能和不同的營養成分,用的雜一些比單一成份肯定要好。 無論哪種配料,使用前最起碼都要在陽光下爆曬幾日才可使用。

多肉植物怎麼養

【配土基質】
對多肉植物來說,市場上出售的培養土大多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有經驗的愛好者多自行配製。什麼樣的培養土算優質呢?簡單說,應是疏鬆透氣、排水良好、具一定團粒結構、能提供植物生長期所需養分的砂質壤土。配製時要注意有機植料和無機植料的合理搭配,避免過細、過小的粉塵。下面是一些多肉植物的常用基質:

1、有機植料
①腐葉土:可選用市場上出售的君子蘭土,也可自行收集落羽杉或櫸樹葉堆漚發酵,用時消毒。
②泥炭:為埋藏在地下上千年的湖沼植物,現以吉林、黑龍江出產的較好。優質泥炭色褐,有機質含量高,纖維度好,質地疏鬆森舉,手感不粘,吸附力強,PH值呈微酸性。
③木屑:透水、保水性強,但因本身含碳量高,含氮量低,一般不單獨使用,可混入一些含氮化合物如豆餅等堆制發酵。
④礱糠灰:富含鉀肥,PH值微鹼性。要選擇深黑色的,不能發白,且要結構均勻,不能太細。
⑤蛇木屑:經過處理後的一種蕨類植物(桫欏)莖干。質硬色褐,不易腐爛。排水佳且具一定肥力,是近幾年流行的栽培基質。
⑥山泥:黃山泥:有機質含量低,排水一般;紅山泥:有機質含量高,澆水後土壤粘重,干後易板結;黑山泥:有機質含量高,排水良好且澆水後不易板結。一般採用黑山泥。
⑦仙土:常用的蘭花栽培基質。但實踐證明用於多肉類也相當不錯。其此辯碧特點是:養分全,排水良好,無污染,無雜草種子。盆栽一年後團粒結構還是很好。

2、無機植料

①蛭石:一種形似蜂窩灶岩狀結構的金色輕質材料,保水保溫性強,透氣佳且無病菌。作扦插基質成活率高,但本身無肥力,宜混合其他基質使用。長期栽培後容易破壞其結構。用過的蛭石要篩選後再使用。
②珍珠岩:一種含鋁硅酸鹽的火山石,經高溫加熱膨脹而成輕質材料。透水佳,通氣性好。但有效含水量低,常作添加補充材料。
③椰糠:棕櫚纖維,質地疏鬆,保水力尤強。常用來扦插。市場上多見的是經壓縮處理後呈小塊狀的椰糠,也叫「膨脹土」。用時先用水浸開。
④塘基石:高溫燒制而成,常放盆底或與其他基質混合。如與其他植料混合,顆粒不能過大,0.2cm左右即可。
⑤植金石:是植蘭基質,比塘基石更有優勢,富含各種礦物質,用於栽培多肉類效果顯著,可代替上者,但價格稍貴。
⑥:應選不含鹽分的,顆粒不宜過細。用前先要淘洗、篩選,並和其他基質混合使用。透水性好,含氧量高,早晚溫差大,適合多肉類的要求。 其他無機植料有火山石、煤餅等。此外,配製培養土時還常用到一些輔助材料,如含鈣材料貝殼粉、鈣寶等。還有一些基肥如雞糞、牛糞等。配製時要注意有機植料和無機植料的合理搭配,避免過細、過小的粉塵。

【土壤配製】 無論選擇哪種植料、如何配製,都要滿足植物的基本要求,並要考慮各方面情況,靈活把握。

①根據栽培場地來配製:如地栽和盆栽的土壤就有所不同。地栽的要更多地考慮排水環節,應增加排水性強的材料,如沙礫。而盆栽要在保證疏鬆透氣的原則上適當補充有機質。如是在南陽台上栽植,還要考慮比較乾燥、光照充足的特點,適當加些保水性強的基質,如蛭石、椰糠等。

②根據不同種類來配製:不同種類在土壤配製上可能「大相徑庭」。比如附生種類需要一定的腐殖質,而一些原產地土壤貧瘠、根系不發達的陸生種類,對腐殖質的要求就沒前者高。不光是不同科的種類所需土壤不同,就連同科不同屬的種類對土壤要求也不一樣。拿百合科的中國蘆薈和卧牛來說,前者系蘆薈屬,習性強健,生長快,可在盆底加上充足的基肥。而後者為沙魚掌屬植物,生長緩慢,基本上不需要基肥。

③根據不同栽培地區來配製:北方氣候於燥,對土壤的保濕能力有一定要求;南方雨水充沛,空氣濕度高,對土壤的排水性和通氣性要求更高。

④根據不同生長階段來配製:幼苗期根系不發達,有機質含量要稍少,土壤以輕質材料配合一些細沙為主,以後再慢慢增加有機質含量。

其實,土壤配製並不是簡單的幾條大道理就能說清楚的。下面幾個配方可供參考:

1) 植金石8份+仙土2份+少許貝殼粉(適合栽培生石花)。
2) 粗沙10份+木屑2份+基肥1份+園土1份(適宜地栽使用)。
3) 腐葉土1份+泥炭1份+粗沙2份+輕質材料1份+少許基肥(適合栽培附生類)。
4) 塘基石3份+仙土2份+輕質材料1份+泥炭1份(適合栽培十二卷硬葉系品種)。
5) 園土2份+腐葉土1份+粗沙4份+輕質材料1份+礱糠灰半份(適合栽培普通陸生類)。

景天類配土,覺得泥炭土或草炭土的比例可以稍大些,附註以腐植土、河沙、珍珠岩、蛭石等,為了有利於生根和健壯生長,土中加適量稻殼炭,骨粉、滅菌靈等;澆水要據天氣和植物生長情況決定,見干見濕。重點關心那些長勢好的去管理。那些長勢不好的大多數其實是在休眠期,當然以少管為妙。

配土:蜂窩煤渣過篩後+園土+仙土+沙+骨粉+貝殼粉+蛋殼+陶粒+蘭石+活性炭,篩去微塵種植。全光照養護,澆水見干見濕。盆底加腐熟雞糞。盆要小,土要少要疏鬆。土干透後幾天再澆,多曬。盛夏少澆,景天科多肉,多半夏季要休眠或半休眠。 [來源:www.jingyanshu.com]

金琥這類強刺球,普通花泥+煤球灰+骨粉即可,澆水嘛,一個月澆一次就可以了。
球類:普通花泥+煤球灰(經篩選後成顆粒狀的)+蛭石+適量骨粉
有粗大肉質根的多肉類(如玉扇):蘭石+仙土+適量骨粉
其餘多肉類:普通花泥+腐葉土+蛇木+蛭石+適量骨粉

混合好的植料放入一不銹鋼容器中,倒入雨水使土濕潤,然後將容器封口後在火上加熱一段時間,確保殺死昆蟲,幼蟲,蟲卵,但一些有易的土壤微生物會存活下來,特別是那些靠孢子繁殖的。

【選盆】 陶盆吸水性很好,水澆多了問題也不大,可以緩解澆水過多引起的負作用,但陶盆吸水後重,要求花架結實。 紫砂盆透氣性介於瓦盆和瓷盆之間,一般養仙肉多用紫砂盆。紫砂盆需要特別注意盆壁的薄厚程度,越是薄壁的紫砂盆透氣性越強,盆壁老厚那種的透氣性和瓷盆差不多。

一般而言,仙肉植物的根系不是十分發達,很多仙肉都只有須根,將一個根系很淺的品種種在一個較深的盆中只會對其生長不利,因為下部根系達不到的盆土會將水分保留很長時間,使盆土粘滯。土壤過多水分一時揮發蒸騰不了,容易導致腐爛。所以要本著「寧小勿大,寧淺勿深」的原則選盆,最好用半高比例或扁平盆。 只有那些有塊莖或有主根的仙肉品種需要較深的盆土,在標准盆或深盆中會生長地很好。 大中型球選盆要求球徑和盆徑基本相當,或者盆徑略大於球徑一兩公分,小球最好多株混栽。栽培土壤深度最多是球徑兩倍,就是說球徑5cm,土壤深度10cm就行,對於大球而言則可以更淺一些。越是大球,所消耗的水分和養分則越少,盆土過多不但沒用而且容易導致腐爛。花盆過深就要在底部多加非土壤填充物做排水層,可安排水物顆粒大小放幾層,最大的放最底層。排水物放好後先放粗粒配料再放細粒配料,放上植株後一邊加土一邊把植株略往上提使根舒展,土不要一次加得太滿,沿盆邊將土均勻搗實,最後把盆輕墩幾下使盆土平整。

【換盆】
由於多肉植物多是在人工栽培的條件下成長,根系被局限在花盆中,很難自由伸展,經過一段時間的生長,根系充滿整個花盆,不利於排水、透氣。而且花盆中的土壤有限,在經過根系的不斷吸收和一次次澆水後,養分流失殆盡,培養土也由原來的團粒狀變成粉末狀。另外,根系在吸收養分的過程中,也不斷排泄酸性代謝物,使土壤酸化,這些很不利於植物的生長,因此當植物生長到一定階段後就必須翻盆換土。根據品種的不同和植株的大小每1~2年或3年換一次(有些品種的小苗甚至可1年移栽數次,即所謂的動一動,大一大)。對於大多數品種而言,一般在3月中下旬進行換盆,並結合換盆進行分株養殖。了解更多:多肉植物換盆指南

多肉植物怎麼養

二、澆水
多肉植物必須適時補充水分以供生長發育之需,而決不是像某些人認為的「寧干勿濕」。當然對地栽植株,澆水次數可以少一些。大多數多肉植物和自根栽培的仙人球類,澆水很難掌握,主要表現在澆水的適時性上。

要掌握多肉植物在澆水技術,首先要了解各個種類的休眠習性。休眠期多澆水易致植株腐爛,如夏季休眠的生石花等夏季澆水,則植株即刻腐爛:冬季休眠的仙人球類,若冬季澆水,會造成根系腐爛或易受凍,雖然它在冬季不一定腐爛,但一到春天就會腐爛。

其次要仔細觀察各植株的生長情況,有的人一看到有些植株葉色發紅、葉尖和老葉乾枯就認為缺水。其實光線太強,盆土長期缺水,根系被破壞,根頸處腐爛,根頸處被蟲咬後又自動修復結疤而造成水分輸送不暢等都可能出現這種現象。因此,熟悉植株的生長情況對掌握澆水技術很有幫助,一般生長特別旺盛的植株和開花孕蕾期的植株,對水分的要求較高,對它們的澆水盡量應適時:而一些生長基本停滯的老齡大球,則澆水次數要少。

最後澆水要考慮氣溫、空氣濕度、溫室通風情況、盆的大小與材質、根有沒有下伸到砂床上等情況,其目的是為了幫助判斷盆內是否缺水。在其他盆花栽培時一般可根據表面盆土是否發白來決定澆水與否,但在多肉植物中據此判斷會造成差錯,因為多肉植物的培養土中一般混有砂、蛭石、輕石、貝殼粉等物質,容易造成盆土表面發白。特別在這些物質比例較大的情況下,往往澆過水後第二天盆土表面已發白,而這時下面盆土根本不缺水。有的專家指出當盆土表面1厘米處已乾燥而下部盆土仍濕潤的狀態下,多肉植物根的吸收達到最大值,如果按常規,一見盆土發白就澆水,那就會造成澆水過量,影響植株的生長。

澆水的時間夏天以清晨為好,冬天應在晴朗天氣的午前進行,春秋則早晚均可。一般情況下不要從頂部淋水,否則時間一長球體上會有難看的斑點,毛柱類種類的毛易污染粘結,翠花掌等生長點處積水會造成腐爛。池塘水淋在植株上易孽生藻類,好似長了青苔一樣很難看。一般情況下,澆水都必須澆足,為此必須經常鬆土,使盆土易均勻地吸足水。對於正在生長的冬型種和中間型植株,應保持盆土濕潤而不積水,澆水做到干透澆透,既不能積水,也不能過於乾燥。夏型種可適當澆些水,但不要過量。如果遇到陰雨天或溫度突然降低,則停止澆水。

究竟如何控制澆水的量

這個問題的來源,我覺得主要是沒有定量的經驗。很多書上的描述,不外乎「要嚴格控制澆水」、「可以多澆水」、「保持乾燥」、「宜干不宜濕」等等,這樣的描述,每個人的理解都肯定不一樣,有的朋友理解的「干」和另一位朋友理解的不一樣,所以一個澆水了,一個沒有澆水,於是結果自然就不一樣了。雖然定量分析會犯教條主義的錯誤,但是對大家在成為養花高手的過程中,減少損失應該是有幫助的。下面是我覺得比較實用的兩種經驗,以前也說過,這里再集中說一下:

一、竹簽判斷法:即將竹簽(或牙簽)插入盆土三分之二的深度,要澆水的時候,拔出竹簽,看看土壤部分的干濕度情況。這種方法對休眠和半休眠或者要進入休眠和半休眠期的植物澆水,很有幫助;

二、表層土干濕判斷法:一般地說,表層土發白,就可以澆水了,這就是「不幹不澆、干透澆透」的原則。所謂的干透,就是指表層土發白,但是撥開表層土,依然可以看見濕氣。對於生長期的仙肉,這樣的判斷方法就可以了。習性強健的,可以馬上澆水,對相對怕水的,等兩天再澆水。

其他的還有端盆法,即手感好的朋友,可以端一下盆,覺得盆輕了,就可以澆水,用塑料盆種的仙肉,用土也以泥碳等輕質材料為主的,澆水後和乾燥的份量還是比較明顯的。敲盆法,即用手指輕敲盆壁,發出空心的聲音,就說明土幹了。

判斷了土壤的濕度,就要澆水了。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用坐盆法是最好的。一般情況下,盆浸入水中二分之一的深度,只要15秒鍾就夠了,千萬不要看到表層土出現濕氣再拿出來。越是疏鬆透氣的土,時間可以越少,因為虹吸作用強。這種澆水方法的好處在於,可以保證土壤的上部比下部相對干,不容易爛根。因為植物的根尖分為根冠區、生長區、生長娶和根毛區,只有根毛是吸收水份的主要部位,抗濕能力最強,而根毛區之上的老根已經失去吸水的功能,主要起傳輸水份養料和固定的作用,抗濕能力差,爛根往往都是從這里開始的。

多肉植物怎麼養

三、空氣濕度

有些仙肉迷常常會發現這樣的問題:自己剛從花市淘來的仙肉寶貝沒過幾天就已經看不見剛「入駐」時的神氣勁了。雖然自己愛護有佳,但這些小東西非常不給面子。這可急壞了他的主人了。孰不知這個問題可以說是每個仙肉迷都會遇到的一個問題,也常常難倒一部分愛好者。但稍有一些經驗的栽培者都知道這其實是一個空氣濕度的問題。

如果你是在北方乾燥地區的仙友;如果你的栽培場所是自家的露天陽台,或窗檯。這一點就尤為重要。那麼為啥會出現上述的問題呢?空氣濕度又為啥這么重要呢?這里我們可以一起分析一下:花市的多肉植物都是花圃里生產出來的,這樣的植物都在大棚里長大,而大棚多數時間都是封閉栽培因而裡面的空氣濕度相對較高,這樣栽培的植物個體飽滿,且極富生氣。然而在它被購買後,由於多數地區的家庭栽培場所常常達不到這樣的條件,所以就會出現上述的問題了。那麼也有些仙友會問:這些多肉植物大多的原產地環境較惡劣,年降水量極少且乾燥,那麼它們又是怎麼利用空氣濕度的呢?我們首先排除雨季時較高的空氣濕度。這些原產地在太陽落山前的幾個小時溫度較高(尤其是中午)。但到了晚上溫度又會急劇下降。這樣一冷一熱空氣就會凝結成霧氣。在黎明時尤為顯著。這也是它們吸收水分的一種途徑,此時正是它們最開心的時候。現在回過頭來看我們大多數的栽培場所的條件還不夠。這里還不包括一些要求更高的附生類品種和一部分鳳梨科的植物。

正是因為栽培場所的條件限制,許多植株出現了褪色,葉尖枯焦、干癟、植株提前老化等現象。而這一點在大棚種植中是看不到的。雖不致死但觀賞性卻會大打折扣。最行之有效的辦法很簡單即:用細嘴噴壺噴霧。也有多數愛好者會用一次性的塑料杯倒扣在盆上(多在春冬兩季)。或者選擇在玻璃缸內栽培,在底部鋪上一層粗紗,可以不時在上面撒水這樣即可增加濕度,又不會使盆內常常「水滿金山」。總之空氣濕度的調節要從多方面考慮包括種類、季節、生長階段等,絕對不能一概而論。濕度過高植株易腐爛且易引發介殼蟲;濕度過低植株觀賞性會打折扣且易引發紅蜘蛛。

1 各個季節的空氣濕度的要求:生長期保持一定的空氣濕度是相當重要的。當植株進入生長期時此時空氣濕度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原產在熱帶雨林的種類要求更是嚴格。一些富有顏色變化的園藝品種如能保持相當的空氣濕度,則顏色更艷麗。可以說基本上大多數品種在此時都需要一定的濕度。而在休眠期空氣濕度的把握則要相當謹慎,首當其沖的就是一些夏眠的肉質程度較高的品種。舉個例子在上海的夏天就屬於典型的「濕熱」天氣。番杏科的高度肉質的品鍾就相當容易腐爛。生石花、帝玉這些老品種在夏天如何渡夏往往是愛好者最頭痛的問題。同樣冬季休眠的品種也要保持一定的乾燥度。這一點在溫度低於5度後要引起相當的重視。當溫度繼續下降之0度或更低。此時若是濕度偏高往往是致命的而且可以在一夜之間就能致死。不過北方的大多數城市冬天多較乾燥。這種「濕冷」的氣候在我國的一些南方城市較常見。

2 小苗階段的空氣濕度:小苗期的空氣濕度尤為重要,它的意義要超過土壤的濕度。因為在苗期會有一個「蹲苗」的過程。這樣控制土壤中的水分目的是促生新根,這時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可以使其不會因蹲苗而缺水。一般苗期對空氣濕度的要求較其他生長階段要高,但此時的空氣濕度也是最難掌握的。實踐證明種子越小,苗相對也較小,其抗性較差,往往不能耐高濕。典型有番杏科的多數品種,景天科的一部分品種(四季海棠最為突出)為代表。等成型後這樣的現象就會大大好轉,空氣濕度的問題也不會那麼突出。

3 無性繁殖對空氣濕度的要求:家庭常用的無性繁殖有兩種扦插、嫁接。扦插:植物器官在剛從母體上分離的幾天里均要保持乾燥。這樣的時間段要根據品種而定。少則4、5天多則一個月,待傷口完全乾燥後可插在基質上。此時可以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在這一點上主要分成兩派:一派主張創造高燥的環境,這樣能在較短時間內生根,但消耗較大。另一派主張創造潮濕的環境,這樣的方法對扦插的個體消耗較小。而在嫁接方面的觀點則較為統一,在剛完成嫁接的頭兩個星期都要保持乾燥、通風,過高的濕度對嫁接的成活率是有影響的。

4 對於某些塊根類品種如:龜甲龍、苦瓜類、笑布袋等。在原產地它們的表面 往往呈不規則開裂,多凹凸不平。但在人工栽培環境下,尤其是從實生苗開始馴養時它們凹凸不平的表面卻變的很不明顯。但原因不僅僅是濕度的問題,它是一個全方位的問題。這點也是一些有經驗的愛好者用來判斷野生與人工栽培的輔助依據。

三、施肥

冬型種和中間型植株每20天左右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或復合肥。施肥時間可在天氣晴朗的上午,並注意肥液不要濺到植株上。夏型種則不必施肥。

四、溫度
溫度在15~28最適宜,溫度在 5~35是植株忍受極限。

五、繁殖

葉插生根後得等葉片枯萎後,芽長大後再移。等苗長到兩三cm再說,葉插時要用大盆,不能噴霧,土幹了就澆,不要澆到它們身上。
砍頭適宜在每年的四月份中旬,下面留三到四片葉子就行,然後把砍下來的晾上五天,再扦插。

很多多肉類植物可以用利刀從莖上切枝扦插來繁殖,任何用於切割植物體的工具都要事先用酒精消毒。了解更多: 多肉植物枝插繁殖方法

最佳的切割部位,如莖干有節的在節下,或莖上葉柄或新芽基部的下方。注意採取扦插用枝時不要破壞母本株形的美觀,最好隔一個莖節以上再采枝。將插枝栽入經高溫消毒的砂質介質中,可以是純沙、粗砂或蛭石。有時扦插枝切下就可以直接栽上,也可先晾上一兩天,讓傷口組織癒合,避免真菌感染。

很多多肉植物只需要一片葉子,就可以用扦插得到一個新植株。如景天科天錦章屬、石蓮花屬、虎尾蘭及許多附生性仙人掌科植物。鯊魚掌屬植物有時也可以通過插葉繁殖。取下的葉片晾幾天,使傷口封閉並產生癒合組織,然後將葉片放入繁殖用盆,只使其葉片基部接觸到栽培基質,感覺這樣比把葉片的下部插入基質效果更好,不易腐爛。過一段時間就能觀察到新根生出,隨後新芽新葉也會出現。

扦插最好在生長期開始時進行,通常在春天,當然冬型植物除外。扦插好後放置在通風良好,光線明亮,室溫20℃的場所,但要避開陽光。將扦插苗放入能保持合適濕度的封閉環境中直至生根也是一個不錯的辦法,簡便的方法是在一個大花盆上套上一個大的聚乙烯塑料袋,或者切取一個干凈的透明塑料瓶的上半部分倒扣在尺寸相當的花盆上。扦插苗的澆水寧少勿多,直到能觀察到明顯的生長後再加大澆水量。

分株繁殖:很多多肉類植物是叢生的,或有粗大的塊根,它們可以通過分株繁殖。從盆中取出植株後,盡量去除掉盆土,分株操作的具體方法要看植株的生長類型。如蘿摩科,景天科,仙人掌科中的多頭品種,可在倒盆時分株,生長良好並已獨立生根的仔株可分離後單獨上盆。

側芽繁殖:很多仙人掌和多肉類植物會在成株的基部長出側芽或仔球,通常很容易摘下或切下,晾乾放置幾天後可分別上盆。這樣做對母株也有好處,這些側芽或仔球要消耗母株不少養料。有些植物會在葉片邊緣、花葶上萌出櫱芽,也可摘下培植。

六、病蟲害防治
1.紅蜘蛛
主要危害蘿藦科、大戟科、菊科、百合科的多肉植物。以口器吮吸幼嫩莖葉的汁液,被害葉出現黃褐色斑痕或枯黃脫落,這種瘢痕永留不褪,一般來說可以看看葉背面是不是有蜘蛛網,還有很小的紅色/白色/暗色的蟲子,如果有通常就是紅蜘蛛了。

防治手段可以通過加大環境濕度,減少和避免蔓延,可用40%三氯殺蟎醇1000-1500倍液吸殺,或者阿維菌素。

紅蜘蛛清除方法
手工剔除紅蜘蛛,成本低廉,取材方便,效果極佳。
材料:牙簽一根,雙面膠少量。
方法:將雙面膠剪成0.5-1CM見方的小塊,平放在桌面;取牙簽一根,將一頭按在膠面上使其固定,然後向一個方向輕搓牙簽使雙面膠裹在牙簽一頭;這樣就製成了一個簡單的微型「粘塵輥」。將有紅蜘蛛病害的植株置於明亮光線下,(因害蟲太小,光線不好根本看不清),然後用「粘塵輥」在球體上滾動,紅蜘蛛絕難逃走,由於「粘塵輥」很細小,可以靈活的穿梭與棱、刺之間,讓紅蜘蛛無處藏身。當一個「粘塵輥」粘滿害蟲後,可以稍適休息,然後重新製作一個。此法適用於病害初期,球體未受大面積侵害時使用,效果不錯的。

2.介殼蟲
危害面很廣,常危害葉片排列緊湊的龍舌蘭屬、十二二卷屬等多肉植物,吸食莖葉汁液,導致位株生長不良,嚴重時出現枯萎死亡。它的高發期比紅蜘蛛早,常常在早春時即已大量繁殖。但它危害也有易控制的地方,即它往往只集中在少數植株上,有時候一株上布滿介殼蟲,鄰近的一株卻一隻也沒有。
防治手段:數量少時,可用毛刷驅除。此外,也可用速撲殺800-1000倍液噴殺。在培養土中混以一定量的呋喃丹有預防作用,但葯效只有3個月。

3.粉虱
危害面不大,較多地發生在大戟科的彩雲閣、虎刺梅、玉麒麟、帝錦等灌木狀多肉植物,在葉背刺吸汁液,造成葉片發黃,脫落,同時誘發煤污病,莖葉上會有大片難看的黑粉,直接影響植株的觀賞價值。
防治手段:改善環境通風外,發生初期可用40%氧化樂果乳油1000-2000倍液噴殺,還可用馬拉松500倍液或樂果混敵敵畏1000倍液噴殺,噴葯2天後再用強力水流將死蟲連同黑粉一起沖刷掉。

腐爛處理

腐爛是多肉植物常出現的一種疾病,通常是由於澆水過多或養殖環境過於濕潤而引起的真菌感染。有些蟲子比如粉蚧也會引起腐爛,尤其是根粉蚧。這些害蟲吸食植物汁液時造成的傷口會引起真菌感染。

腐爛的表現形式很多,而且當你發現的時候往往已經晚了。要時刻警惕植物上褪色的區域,以及變軟、變糊狀的莖和葉子。

一旦多肉植物上有地方褪色並變軟發糊就是爛了,爛了就要立刻切掉,刀具和人手前後都要消毒以免傳染其他植株,真菌性感染的話要用殺菌劑噴灑植株,傷口必須完全乾燥後才能入土。

腐爛有許多種,簡要介紹如下:
冠部腐爛:植物內部腐爛,導致植株倒下;
莖部腐爛(主要是大戟科):就是莖部腐爛了,通常出現於莖的底部;
莖部斑點狀腐爛:由桔蝽(Orange stink bugs)引起;
真菌性腐爛:植株上出現棕色的、水呼呼的污漬;
番杏腐爛:發生於枝幹
黑腐病:常發生於棉蚜或根粉感染之後。
多肉植物腐爛了的治療手段
在處理腐爛的植株時務必保持器具的干凈無菌,在碰其他植株之前務必仔細洗手。
冠部腐爛:用鋒利的刀子削去感染部分,然後往傷口裡塞入碎木炭和硫磺,傷口應當完全乾燥。
頸部腐爛:切掉腐爛的部分,剩下的就當做是枝插吧。記得要在傷口完全乾燥後才能入土。
真菌性腐爛:用干凈的刀子切掉受損部分,覆上硫磺。用苯來特(譯者註:一種殺菌劑)和代森錳鋅的混合溶劑噴灑植株。
黑腐病:用干凈的刀子切掉感染部分,苯來特噴灑,覆以硫磺。
沒有上述葯劑的用一些平常用的消毒殺菌的葯物也湊合。最重要的是要把腐爛的部位切除,然後將植株放在通風處,等傷口乾燥癒合,只要切除了,以多肉植物的頑強個性一般都得以存活,一些較難培育的品種不在此列。

C. 盆栽植物在什麼季節換土怎麼換那些土有什麼特別的配方

盆栽植物在春季和秋季換土。春季換盆,主要在3-5月期間進行,秋季花盆,主要是在9-11月進行。但對於少數植物而言,冬季的12月至來年2月期間也是可以進行換盆換土的。

對於南方地區而言,冬季相對較為暖和,通常在2-3月期間換盆換土;對於北方地區而言,冬季往往比較寒冷,通常可以延後到來年3-4月期間進行換盆換土。

土可以使用普通的花土加上腐葉,換土的具體方法:

1、盆底墊瓦

准備一個花盆,鋪一層瓦片,放瓦片的目的是提高排水性,避免花土堵住排水孔,還能提高透氣性。讓根部辯空所在的環境更加通透,避免因積水或者不透氣造成爛根。

(3)壓縮礱糠擴展閱讀:

換盆換土的時間往往因盆栽花卉植物的品種、時下所處的季節和植株的生長狀態來決定。通常在驚蟄或清明期間,盆栽花卉植物出現萌發之際,但又尚未進入生長旺盛時節,往往適合換盆。

如果過早換盆,容易對植株造成較大影響,主要是怕傷根;如果換盆過晚,花卉植物又進入了生長旺盛時期,液灶喊換盆也容易造成傷根。所以,過早或過晚換盆都容易因傷根而影響植株的生長。

D. 無土栽培

一、無土栽培是在植物礦質營養學研究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門新興科學技術.它不用天然土壤,完全用化學溶液(營養液)栽培植物。
二、無土栽培的優點
無土栽培之所以能迅速在全世界范圍內發展,是因為這種新的栽培技術與常規土壤比較有許多優點。
(一)產量高、品質好
無土栽培能充分發揮作物的生產潛力,與土壤栽培相比,產量可以成倍或幾十倍地提高。

(二)、無土栽培不但省水,而且省肥,一般統計認為土栽培養分損失比率約50%左右,我國農村由於科學施肥技術水分低,肥料利用率更低,僅30-40%,一半多的養分都損失了,在土壤中肥料溶解和被植物吸收利的過程很復雜,不僅有很多損失,而且各種營養元素的損失不同,使土壤溶液中各元素間很難維持平衡。而無土栽培中,作物所需要的各種營養元素,是人為配製成營養液施用的,不僅不會損失,而且保持平衡,根據作物種類以及同一作物的不同生育階段,科學地供應養分,所以作物生長發育健壯,生長勢強,增產潛力可充分發揮出來。
(三)清潔衛生
無土栽培施用的是無機肥料,沒有臭味,也不需要堆肥場地。土栽培施有機肥,肥料分解發酵,產生臭味污染環境,還會使很多害蟲的卵孳生,危害作物,無土栽培則不存在這些問題。尤其室內種花,更要求清潔衛生,一些高級旅館或賓館,過去施用有機花肥,污染環境,是個難以解決的問題,無土養花便迎刃而解。
(四)省力省工、易於管理
無土栽培不需要中耕、翻地、鋤草等作業,省力省工。澆水追肥同時解決,由供液系統定時定量供給,管理十分方便。土培澆水時,要一個個地開和堵畦口,是一項勞動強度很大的作業,無土栽培則只需開啟和關閉供液系統的閥門,大大減輕了勞動強度。一些發達國家,已進入微電腦控制時代,供液及營養液成分的調控,完全用計算機控制,幾乎與工業生產的方式相似。
(五)避免土壤連作障礙
設施栽培中,土壤極少受自然雨水的淋溶,水分養分運動方向是自下而上。土壤水分蒸發和作物蒸騰,使土壤中的礦質元素由土壤下層移向表層,常年累月、年復一年,土壤表層積聚了很多鹽分,對作物有危害作用。尤其是設施栽培態螞中的溫室栽培,一經建設好,就不易搬動,土壤鹽分積聚後,以及多年栽培相同作物,造成土壤養分平衡,發生連作障礙,一直是個難以解決的問題。在萬不得已情況下,只能用耗工費力的」客土」方法解決。而應用無土栽培後,特別是採用水培,則從根本上解決了此問題。土傳病害也是設施栽培的難點,土壤消毒,不僅困難而且消耗大量能源,成本可觀,且難以消毒徹底。若用葯劑消毒既缺乏高效葯品,同時葯劑有害成分的殘留還危害健康,污染環境。無土栽培則是避免或從根本上杜絕土傳病害的有效方法。
(六)不受地區限制、充分利用空間
無土栽培使作物徹底脫離了土壤環境,因而也就擺脫了土地的約束。耕地被認為是有限的、最寶貴的、又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資源,尤其對一些耕地缺乏的地區和國家,無土栽培就更有特殊意義。無土栽培進入生領域後,地球上許多沙漠、荒原或難以耕種的地區,都可採用無土栽培方法加以利用。例如在中東和墨西哥,人們在海濱沙灘上建立起了很多塑料溫室,與海水淡化系統相結合,採用無土栽培技術,生產新鮮蔬菜,成為沙漠中的綠洲,這為解決地球上許多貧瘠地區人民生活的困難,帶來了福音。
此外,無土栽培還不受空間限制,可以利用城市樓房的平面屋頂種菜種花,無形中擴大了栽培面積。據1986年的衛星測定,北京市就有平面屋頂16000多畝,如果充分利用起來,可以產生很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七)有利於實現農業現代化
無土栽培使農業生產擺脫了自然環境的制約,可以按照人的意志進行生產,所以是一種受控農業的生產方式。較大程度地按數量化指標進行耕作,有利於實現機械化、自動化,從而逐步走向工業化的生產方式。
三、無土栽培的類型和方式
無土栽培的方式方法多種多樣,不同國家、不同地區由於科學技術發達水平不同,當地資源條件不同,自然環境也千差萬別,所以採用的無土栽培類型和方式方法各異。
目前比較普遍的分類方法,是根據作物根系的固定方法來區分。大體上可以分為無基質(也稱介質)栽培和有基質栽培兩大類。

(一)水培
水培是帆派埋指植物根系直接與營養液接觸,不用基質的栽培方法。最早的水培是將植物根系浸入營養液中生長,這種方式會出現缺O2現象,影響根系呼吸,嚴重羨手時造成料根死亡。為了解決供O2 問題,英國Cooper在1973年提出了營養液膜法的水培方式,簡稱」NFT」(Nutrient Film Technique)。它的原理是使一層很薄的營養液(0.5-1厘米)層,不斷循環流經作物根系,既保證不斷供給作物水分和養分,又不斷供給根系新鮮O2。NFT法栽培作物,灌溉技術大大簡化,不必每天計算作物需水量,營養元素均衡供給。根系與土壤隔離,可避免各種土傳病害,也無需進行土壤消毒。
(二)霧(氣)培
又稱氣增或霧氣培。它是將營養液壓縮成氣霧狀而直接噴到作物的根繫上,根系懸掛於容器的空間內部。通常是用聚丙烯泡沫塑料板,其上按一定距離鑽孔,於孔中栽培作物。兩塊泡沫板斜搭成三角形,形成空間,供液管道在三角形空間內通過,向懸垂下來的根繫上噴霧。一般每間隔2-3分鍾噴霧幾秒鍾,營養液循環利用,同時保證作物根系有充足的氧氣。但此方法設備費用太高,需要消耗大量電能,且不能停電,沒有緩沖的餘地,目前還只限於科學研究應用,未進行大面積生產。
(三)基質栽培
基質栽培是無土栽培中推廣面積最大的一種方式。它是將作物的根系固定在有機或無機的基質中,通過滴灌或細流灌溉的方法,供給作物營養液。栽培基質可以裝入塑料袋內,或鋪於栽培溝或槽內。基質栽培的營養液是不循環的,稱為開路系統,這可以避免病害通過營養液的循環而傳播。
基質栽培緩沖能力強,不存在水分、養分與供O2之間的矛盾,且設備較水增和霧培簡單,甚至可不需要動力,所以投資少、成本低,生產中普遍採用。從我國現狀出發,基質栽培是最有現實意義的一種方式。
歐洲許多國家目前應用較多的基質是岩棉(rockwool),它是由60%的輝綠岩,20%石灰石和20%的焦碳混合後,在1600℃的高溫下煅燒熔化,再噴成直徑為0.005毫米的纖維,而後冷卻壓成板塊或各種形狀。岩棉的優點是可形成系列產品(岩棉栓、塊、板等),使用搬運方便,並可進行消毒後多次使用。但是使用幾年後就不能再利用,廢岩棉的處理比較困難,在使用岩棉栽培面積最大的荷蘭,已形成公害。所以,日本現在有些人主張開發利用有機基質,使用後可翻入土壤中做肥料而不污染環境。
四、無土栽培技術要點
不論採用何種類型的無土栽培,幾個最基本的環節必須掌握,無土栽培時營養液必須溶解在水中,然後供給植物根系。基質栽培時,營養液澆在基質中,而後被作物根系吸收。所以對水質、營養液和所用的基質的理化性狀,必須有所了解。
(一)水質
水質與營養液的配製有密切關系。水質標準的主要指標是電導度(EC),pH值和有害物質含量是否超標。
電導度(EC)是溶液含鹽濃度的指標,通常用毫西門子(mS)表示。各種作物耐鹽性不同,耐鹽性強的(EC=10mS)如甜菜、菠菜、甘藍類。耐鹽中等(EC=4mS),如黃瓜、菜豆、甜椒等。無土栽培對水質要求嚴格,尤其是水培,因為它不象土栽培具有緩沖能力,所以許多元素含量都比土壤栽培允許的濃度標准低,否則就會發生毒害,一些農田用水不一定適合無土栽培,收集雨水做無土栽培,是很好的方法。無土栽培的水,pH值不要太高或太低,因為一般作物對營養液pH值的要求從中性為好,如果水質本身pH值偏低,就要用酸或鹼進行調整,既浪費葯品又費時費工。
(二)營養液
營養液是無土栽培的關鍵,不同作物要求不同的營養液配方。目前世界上發表的配方很多,但大同小異,因為最初的配方本源於對土壤浸提液的化學成分分析。營養液配方中,差別最大的是其中氮和鉀的比例。

配製營養液要考慮到化學試劑的純度和成本,生產上可以使用化肥以降低成本。配製的方法是先配出母液(原源),再進行稀釋,可以節省容器便於保存。需將含鈣的物質單獨盛在一容器內,使用時將母液稀釋後再與含鈣物質的稀釋液相混合,盡量避免形成沉澱。營養液的pH值要經過測定,必須調整到適於作物生育的PH值范圍,水增時尤其要注意pH值的調整,以免發生毒害。
(三)基質的理化性狀
用於無土栽培的基質種類很多,已在表4-4-3中列舉,可供參考。可根據當地基質來源,因地制宜地加以選擇,盡量選用原料豐富易得、價格低廉、理化性狀好的材料做為無土栽培的基質。無土栽培對基質的要求是:
1.具有一定大小的固形物質。這會影響基質是否具有良好的物理性狀。基質顆粒大小會影響容量。孔隙度、空氣和水的含量。按著粒徑大小可分為五級、即:1毫米;1-5毫米;5-10毫米;10-20毫米;20-50毫米。可以根據栽培作物種類、根系生長特點、當地資狀況加以選擇。
2.具有良好的物理性質。基質必須疏鬆,保水保肥又透氣。南京農業大學吳志行等研究認為,對蔬菜作物比較理想的基質,其粒徑最好以0.5-10毫米,總孔隙度>55%,容重為0.1-0.8克•厘米-3,空氣容積為25-30%,基質的水氣比為1:4。
3.具有穩定的化學性狀,本身不含有害成分,不使營養液發生變化。基質的化學性狀主要指以下幾方面:
PH值:反應基質的酸鹼度,非常重要。它會影響營養液的pH值及成分變化。PH=6-7被認為是理想的基質。
電導度(EC):反映已經電離的鹽類溶液濃度,直接影響營養液的成分和作物根系對各種元素的吸收。
緩沖能力:反映基對肥料迅速改變pH值的緩沖能力,要求緩沖能力越強越好。
鹽基代換量:是指在pH=7時測定的可替換的陽離子含量。一般有機機質如樹皮、鋸未、草炭等可代換的物質多;無機基質中蛭石可代換物質較多,而其它惰性基質則可代換物質就很少。
4.要求基質取材方便,來源廣泛,價格低廉。浙江農科院園藝研究所選用南方農村廣 為存在的礱糠灰(農村家庭飯用的燃料廢渣),做無土栽培基質,栽培番茄,效果良好,大幅度降低了成本。
在無土栽培中,基質的作用是固定和支持作物;吸附營養液;增強根系的透氣性。基質是十分重要的材料,直接關系栽培的成敗。基質栽培時,一定要按上述幾個方面嚴格選擇。北京農業大學園藝系通過1986-1987年的試驗研究,在黃瓜基質栽培時,營養液與基質之間存在著顯著的交互作用,互為影響又互相補充。所以水培時的營養液配方,在基質栽培時,特別是使用有機基質時,會受基質本身元素成分含量、可代換程度等等因素的影響,而使配方的栽培效果發生變化,這是應當加以考慮的問題,不能生搬硬套。
(四)供液系統
無土栽培供液方式很多,有營養液膜(NFT)灌溉法、漫灌法、雙壁管式灌溉系統、滴灌系統、虹吸法、噴霧法和人工澆灌等。歸納起來可以分為循環水(閉路系統)和非循環水(開路系統)兩大類。目前生產中應用較多的是營養液膜法和滴灌法。
1. 營養液膜法(NET)
(1)備三個母液貯液灌(槽)。一個盛硝酸鈣母液,一個盛其它營養元素的母液,另一個盛磷酸或硝酸,用以調節營養液的pH。
(2)貯液槽。貯存稀釋後的營養液,用泵將其液由栽培床高的一端的送入,由低的一端迴流。液槽大小與栽培面積有關,一般1000平方米要求貯液槽容量為4-5噸。貯液槽的另一個作用就是回收由迴流管路流回的營養液。
(3)過濾裝置。在營養液的進水口和出水口要求安裝過濾器,以保證營養液清潔,不會造成供液系統堵塞。
2. 滴灌系統的灌溉方法
(1)備兩個濃縮的營養液罐,存放母液。一個液罐中含有鈣元素,另一個是不含鈣的其它元素。
(2)濃酸罐。用業調節營養液的PH。
(3)貯液槽。用來盛按要求稀釋好的營養液。一般300-400平方米的面積,貯液槽的容積1-1.5噸即可。貯液槽的高度與供液距離有關,只要高於1米,就可供30-40米的距離。如果用泵抽,則貯液槽高度不受限制。甚至可在地下設置。
(4)管路系統。用各種直徑的黑色塑料管,不能用白色,以避免藻類的孳生。
(5)滴頭。固定在作物根際附近的供液裝置,常用的有孔口式滴頭和線性發絲管。孔口式滴頭在低壓供液系統中流量不太均勻,發絲管比較均勻。但共同的問題是易堵塞,所以在貯液槽的進出口處,也必須安裝過濾器,濾出雜質。
五、無土栽培前景展望
從歷史上來看,農業文明標志,就是人類對作物生長發育的干預和控製程度。實踐證明,對作物地上部分的環境條件的控制,比較容易做到,但對地下部分的控制(根系的控制),在常規土培條件下很困難的。無土栽培技術的出現,使人類獲得了包括無機營養條件在內的,對作物生長全部環境條件進行精密控制的能力,從而使得農業生產有可能徹底擺脫自然條件的制約,完全按照人的願望,向著自動化、機械化和工廠化的生產方式發展。這將會使農作物的產量得以幾倍、幾十倍甚至成百倍地增長。
從資源的角度看,耕地是一種極為寶貴的、不可再生的資源。由於無土栽培可以將許多不可耕地加以開發利用,所以使得不能再生的耕地資源得到了擴展和補充,這對於緩和及解決地球上日益嚴重的耕地問題,有著深遠的意義。無土栽培不但可使地球上許多荒漠變成綠洲,而且在不久的將來,海洋、太空也將成為新的開發利用領域。美國已將無土栽培列為國該國本世紀要發展的十大高技術交流會上,就是關於宇宙空間植物栽培的研究報告,那隻能是無土栽培。因而無土栽培技術在日本,已被許多科學家做為研究」宇宙農場」的有力手段,人們稱為太空時代的農業,已經不再是不可思議的問題。
水資源的問題,也是世界上日益嚴重地威脅人類的生存發展的大問題。不僅在乾旱地區,就是在發達的人口稠密的大城市,水資源緊缺也越來越突出。隨著人口的不斷增長,各種水資源被超量開采,某些地區已近枯竭。所以控制農業用水是節水的措施之一,而無土栽培,避免了水分大量的滲漏和流失,使得難以再生的水資源得到補償。它必將成為節水型農業、旱區農業的必由之路。
誠然,無土栽培技術在走向實用化的進程中也存在不少問題。突出的問題是成本高、一次性投資大;同時還要求較高的管理水平,管理人員必須具備一定的科學知識,這也不是任何地方都能做到的。
從理論上講,進一步研究礦質營養狀況的生理指標,減少管理上的盲目性,也是有待解決的問題。此外,無土栽培中的病蟲防治,基質和營養液的消毒,廢棄基質的處理等等,也需進一步研究解決。
無土栽培在我國剛剛起步,還未廣泛用於生產,特別是設施條件,供液系統工程本身,還未形成專門生產行業。由於種種因素限制,使得栽培技術與農業工程技術還不能協調同步,致使無土栽培技術在我國發展的速度,不如發達國家那樣迅速。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提高,更重要的是這項新技術本身固有的種種優越性,已向人們顯示了無限廣闊的發展前景。
營養液的配製 各國科學家先後研製出數百種營養液配方,其中,荷格倫特(Hoagland)營養液是一種應用比較廣泛的營養液。

荷格倫特營養液的配方如下:

1.大量元素 每升培養液中加入的毫升數

KH2PO4 1 mol 1

KNO3 1 mol 5

Ca(NO3)2 1 mol 5

MgSO4 1 mol 2

2.微量元素 每升培養液中加入的克數

H3BO3 2.86

MnCl2·4H2O 1.81

ZnSO4·7H2O 0.22

CuSO4·5H2O 0.08

H2MoO4·H2O 0.02

3.每升培養液中加入1 mL FeEDTA溶液(即乙二胺四乙酸鐵鹽溶液)。

通常應當先配出各種鹽類的濃縮液。注意避免濃縮液中出現沉澱。使用時按一定的比例加水稀釋到要求的濃度。採用循環供液時,營養液中的礦質元素被植物體吸收後,應當及時進行調節,使營養液仍舊符合原配方的要求。

營養液的特點 任何一種營養液都應當具備以下三個特點。第一,包括所有的必需的礦質元素。對某些植物還可以增加有關的元素。例如,禾本科植物的營養液中可以加入適量的Si。第二,是均衡的營養液,也就是礦質元素之間要有適宜的濃度比例。第三,具有適宜的pH范圍。

pH的控制 營養液的pH與植物對礦質元素的吸收以及生長發育都有著密切的關系。根吸收陰離子以後往往引起營養液的pH升高,根吸收陽離子以後往往引起營養液的pH降低。多數植物在pH偏低時有利於對陰離子的吸收,在pH偏高時有利於對陽離子的吸收。對於多數植物來說,pH為5~7時是適宜的。當營養液的pH超出適宜的范圍時,需要用鹼液或酸液重新調整營養液的pH,或者更換營養液。

氧的調節除了水稻等少數植物以外,大多數植物對根系缺氧是十分敏感的。營養液供氧不足會影響根系的正常生長,進而影響根對礦質元素的吸收,甚至使根系腐爛死亡。一般情況下,水中氧的溶解度不高,並且隨著水溫的上升而下降。在水中氧含量低的情況下,根系吸收K+、Ca2+等礦質元素的數量就會明顯減少。可以採取營養液流動供應、營養液通氣、營養液噴霧和更新營養液等方法解決根系供氧。

E. 壓縮性營養土如何弄膨脹

應該先把壓縮的營養土搞鬆散一點,適當均勻噴上一些水,這樣尺和培養土吸收水分後就會慢慢膨脹松軟,便就可以使用了。

這種營養土壓縮的原因,就是土裡面的水分較少便於運輸和儲存。同時拌入的營養成分在水分較少的情況下不宜揮發,保證在使用時吸收一定的水分後才會發揮作用,確保營養土的質量。

特點:

1、營養、具有良好的土壤生態環境,能滿足作物健康成長。亂談

2、保水保肥能力強,能提高植物陵陪盯成活率。

3、簡化操作,方便管理。

4、適用植物:花卉植物,觀葉植物,蔬果作物,多肉植物,木和灌木/草坪。

熱點內容
遊程編碼c語言 發布:2025-05-16 21:26:51 瀏覽:586
帝來哪個配置值得購買 發布:2025-05-16 21:12:29 瀏覽:462
什麼是nodejs前端伺服器 發布:2025-05-16 21:12:17 瀏覽:405
編譯選項立即綁定未定義符號 發布:2025-05-16 20:55:13 瀏覽:906
linuxmysql慢日誌 發布:2025-05-16 20:47:58 瀏覽:271
村兩委有哪些配置 發布:2025-05-16 20:34:47 瀏覽:293
我的世界有什麼伺服器好玩的 發布:2025-05-16 20:28:57 瀏覽:484
c語言按位與運算 發布:2025-05-16 20:24:10 瀏覽:755
蘋果手機如何修改密碼安全 發布:2025-05-16 20:23:34 瀏覽:194
圖片文字識別演算法 發布:2025-05-16 20:21:54 瀏覽: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