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皮島怎麼清除緩存
A. 冷酷的性能怪獸 小米游戲本2019款深度體驗
小米進入PC市場後,先後推出了多個產品線,其中小米筆記本Air、小米筆記本Pro等都可以稱得上銷量口碑雙豐收的爆款。唯獨2018年初推出的小米游戲本的市場表現不溫不火,其實這也不難理解,畢竟當下的游戲本市場可以稱之為「血海」,要求一家新入廠商短期內站穩腳跟也是不現實的。
不過小米也沒有放棄,一年後,隨著英特爾和英偉達推出了全新的9代酷睿和RTX20系顯卡,搭載全新配置的小米游戲本2019款也在8月份的ChinaJoy展會上亮相,很多米粉都對小米的新款游戲本有很高的期待,筆者現在已經拿到了小米游戲本2019款的高配版(i7/16GB/512GB/RTX2060),這款備受矚目的新品的體驗究竟如何?快來通過以下的評測來了解一下吧!
"一.簡潔的外觀設計
相比於前代產品,2019款小米游戲本的模具基本沒有變化,A面採用了金屬噴砂工藝打造,觀感和觸感都非常不錯。
而延續了正面無LOGO的極簡造型,給予了用戶極大的自由定製空間。
大多數人對游戲本的第一印象就是「傻大黑粗」,市場上很多游戲本雖然性能非常強大,但帶來的缺陷就是非常厚重,讓用戶購買時糾結不已。小米則致力於平衡這個問題,小米游戲本2019款在金屬上蓋後,整機的厚度保持在2.3厘米左右,厚度控制的非常不錯,裝入電腦包中也不顯得擁擠。
隱藏式轉軸增強了機身的整體性,帶來了高度適中的懸浮式屏幕,減少用戶長期使用電腦所產生的疲勞。
打開機身,小米游戲本2019款的屏幕映入眼簾,我們可以看到這是一塊15.6寸的窄邊框全面屏,頂部邊框相對較寬,這應該是為了保留前置攝像頭的緣故。此外,這塊屏幕支持144Hz高刷新率,可減少游戲對戰中的畫面延遲,帶來更強的競技體驗。
"二.功能豐富的背光鍵盤
小米游戲本2019款的鍵盤也延續了之前的設計,支持4分區獨立背光,可通過小米游戲盒子在默認、呼吸、波浪、炫彩等四種模式中進行切換,還自由調節顏色、亮度、持續時間等,可玩性非常高。
鍵盤左上角頂部有一顆獨立的「龍卷風」按鍵,用戶可手動開啟疾速模式,增強散熱,以釋放最大性能。
鍵盤左側還擁有5個獨立的可編程按鍵,可通過小米游戲盒子來進行各種快捷設置,非常方便。但帶來的缺點是新上手的用戶容易誤觸。
此外,這款鍵盤最大可支持30鍵無沖,避免游戲中的卡鍵現象,讓激烈對戰時的連招操作更為流暢。而1.8mm的高鍵程設計,則帶來了較強的回饋手感。
"三.較強的機身拓展性
介面方面,小米游戲本2019款可謂是非常豐富,機身左側有兩個USB3.0介面、一個耳麥介面、一個麥克風介面。
機身右側,擁有一個USB3.0介面和一個3合1讀卡器。
而機身頂部。除了必備的電源介面外,也提供了千兆網口、USB3.0介面、HDMI2.0介面等。
數量豐富、功能繁多的介面,提供了極強的連接性和拓展性,結合簡潔的機身設計,小米游戲本2019款也可做為一款高性能商務本使用,以滿足各種復雜的工作需求。
"四.機身拆解——冷酷的散熱系統
如果列舉小米游戲本2019款的亮點,除了全新升級的強悍硬體配置以外,超強的散熱系統也不得不說。外擴式機身設計,大幅度提升了散熱面積,後置和機身兩側提供了4個出風口,可讓熱量快速排出。
而機身底部的進風區面積非常大,採用了開口率46%的不銹鋼進封板,可讓冷空氣快速流入機身。
下面進行機身拆解,值得注意的是,小米游戲本2019款機身背部的螺絲共有9顆,一顆隱藏在腳墊下,拆機之前需要格外注意。
拿掉後蓋後,小米游戲本2019款的機身內部結構映入眼簾,仔細觀察後,我們可以看到走線和做工都比較精細,處於中等偏上水平。左下角預留了一個2.5寸SATA硬碟位,用戶可自由加裝大容量機械硬碟或SATA介面固態硬碟,以獲得更大的存儲空間。
內置了3+2大直徑加粗熱管,並採用創新性很強的包圍式布局,快速將CPU和GPU的熱量傳導到風扇上。
風扇採用了獨特S形渦輪金屬扇葉和12V台機級別馬達驅動,通過開啟疾速模式,可快速釋放熱量。
兩根8GB DDR4 2666MHz高頻內存,組成雙通道。最高可支持拓展至32GB。
內置一顆512GB的東芝M2介面固態,支持NVMe協議。
" 五.理論性能測試
相比前代產品,小米游戲本2019款的硬體配置全面升級,搭載了第九代英特爾酷睿i7-9750H處理器和RTX 2060 6G獨顯的強悍組合,下面先通過專業評測軟體來進行理論性能測試。為保證最大性能,測試期間均開啟疾速模式。
首先是處理器測試,i9-9750H擁有6核心12線程,採用14nm++製程打造,相比於第八代酷睿i7-8750H的基礎頻率和單核最大睿頻都更高,最高可達4.5GHz。經過AIDA64查看,小米游戲本2019款的CPU PL1設定在了60W,PL2設定在了90W,較高的功耗牆設置可讓CPU更好的發揮性能。
在CPU-Z測試中,單核成績為500.1,多線程成績為3538.5,開啟疾速模式後性能釋放完全的i7-9750H和桌面版i7-8700K成績非常接近。
使用CINEBENCH R15進行渲染能力測試,單核成績為191cb、多核成績為1179cb;在最新款R20測試中,單核得分為619pxs、多核得分為3344pxs。通過這個成績來看,我們也可以了解到i7-9750H的理論性能確實非常強大,而小米游戲本2019款強悍的散熱能力也保證了處理器性能的最大化釋放,減少了高負載運行時所產生的降頻現象。
國際象棋測試,小米游戲本2019款的得分為20802,是P3 1.0GHz的43.34倍。
使用7ZIP測試處理器的解壓縮能力,總體評分為35160MIPS,使用率評分為3195MIPS。
運行WinRAR中的性能基準測試,最大速率為16712KB/秒。
小米游戲本2019款搭載了RTX 2060顯卡,基於第12代TURING架構打造,支持光線追蹤和DLSS技術。擁有1920個流處理器、6GB GDDR6顯存,位寬192bit,基礎頻率為1110MHz,Boost頻率為1335MHz。
我們使用3DMark進行測試,並分別記錄綜合得分和顯卡圖形分數。
Fire Strike為DirectX 11基準測試,小米游戲本2019款的顯卡分數為16352,綜合得分為14820
Fire Strike Extreme測試2K解析度下的DirectX 11游戲性能,小米游戲本的顯卡分數為7421,綜合得分為7213
Fire Strike Ultra同樣測試DirectX 11場景,但將解析度提升至4K。此次測試中顯卡得分為3450,綜合得分為3614
Time Spy是DirectX 12基準測試,使用的解析度為2560×1440。小米游戲本2019款顯卡得分6245,綜合得分6295
Time Spy Extreme使用和Time Spy一樣的測試場景,但將渲染解析度提高到4K UHD,壓力更大。這項測試中小米游戲本的顯卡得分為2882,綜合得分為2870。
分數匯總:
作為RTX20系列顯卡,RTX2060相比於GTX1660Ti、GTX1660、GTX1650等,除了性能更強以外,支持光線追蹤和DLSS也是重要的亮點。通過3DMark自帶的Port Royal光線追蹤測試,小米游戲本的得分為3393,基本發揮出了移動版RTX 2060的性能。
而在NVIDIA DLSS功能測試中,開啟DLSS前的幀數為15.70FPS,開啟DLSS後幀數上升到23.44FPS,提升了50%左右。雖然目前支持DLSS技術的游戲較少,但隨著未來游戲產業的發展,DLSS這項技術會有越來越大的用武之地。
小米游戲本採用了兩根8GB DDR4 2666MHz內存組成雙通道,通過AIDA64自帶的內存與緩存測試,讀取速度為37571MB/s、寫入速度為36315MB/s、復制速度為32734MB/s,延遲為56.8ns,成績令人滿意。
我們最後再來看一下硬碟,使用CrystalDiskMark進行測試,讀取速度為3275MB/s,寫入速度為3940MB/s;在AS SSD Benchmark測試中,讀取速度為2678MB/s,寫入速度2441MB/s。這樣的讀取和寫入速度已經達到了消費級中高端固態硬碟的水準,不會成為整機運行時的瓶頸。
"六.流行網游測試
測試完理論性能,我們再測試一下小米游戲本的游戲體驗,首先是網游測試。
《反恐精英:全球攻勢》(簡稱CS:GO)是一款由VALVE開發的第一人稱射擊游戲,繼承了CS1.5 CS1.6的玩法並升級了引擎和畫面,是一款經久不衰的競技游戲。
測試期間將畫質開至最高,並關閉垂直同步。
運行18分鍾人機對戰後,通過游戲加加的幀率統計,小米游戲本2019款運行CSGO的平均幀數高達149FPS,最高幀數為197FPS,效果非常流暢,期間也沒有出現大幅度的掉幀現象,極高的幀率也讓小米游戲本2019款自帶的144Hz高刷新率電競屏有了用武之地。
刀塔2也被稱作DOTA2,由DOTA的地圖核心製作者IceFrog
(冰蛙)聯手美國
Valve
公司研發的一款游戲,脫離了上一代作品
DOTA
所依賴的《魔獸爭霸Ⅲ》引擎,並繼承了原作DotA一百多位的英雄與核心玩法。
測試期間將畫質選擇為效果最好,並使用VulKan進行渲染。
運行20分鍾後,根據游戲加加統計,平均幀率為123.41FPS,效果也很不錯。
《絕地求生》(PUBG)是一款戰術競技型射擊類沙盒游戲。該游戲中,玩家需要在游戲地圖上收集各種資源,並在不斷縮小的安全區域內對抗其他玩家,讓自己生存到最後。因為其新穎的游戲玩法及真實的對戰體驗,獲得了眾多玩家們的追捧,一舉成為2017、2018年的現象級游戲,同時也引領了「戰術競技類游戲」的發展潮流。
選擇1080P解析度,並將畫質調整為超高,禁用垂直同步。在訓練場中模擬實戰。
進入訓練場後,小米游戲本2019款的幀數非常穩定,可保持在130FPS左右。
《堡壘之夜》是一款第三人稱射擊游戲,已登陸PlayStation4,XBOXOne,NintendoSwitch,PC,IOS,Android等多個平台。在PVP模式空降行動(吃雞模式)中,玩家將扮演一名參與選拔的青年,與其他對手競爭,決出最後的贏家,是戰術競技類游戲的後起之秀。
在1080P解析度下,將畫面質量調整為史詩級,並關閉幀率限制。測試場景為嗨皮島模式。
運行20分鍾後,游戲幀數可穩定在120FPS左右。
《守望先鋒》(Overwatch,簡稱OW) 是由暴雪娛樂公司
開發的一款第一人稱射擊游戲,於2016年5月24日全球上市,中國大陸地區由
網易公司
代理。
游戲以未來地球為背景,講述人類、守望先鋒成員和智能機械的恩怨糾葛。游戲現有28位英雄(截止到2018年7月25日),每一位英雄都有各自標志性的武器和技能。
測試期間,將圖像質量調節為超高,並開啟16倍材質過濾。場景為訓練場。
游戲加加統計的平均幀數為89FPS,雖然相比前幾個游戲略有降低,但依舊超過了60FPS,並且幀數的穩定性也非常不錯。當然,如果將畫質設定略微調低,則可享受到更加流暢的游戲體驗。
"七.單機大作體驗
之前的測試中,我們可以看到小米游戲本2019版運行當下的網游可以說是毫無壓力,不過對於購買中高端游戲本的玩家群體來說,有不少人非常偏愛3A單機大作。對此,我們再使用《古墓麗影暗影》《孤島驚魂5》《孤島驚魂新曙光》《僵屍世界大戰》《F1 2017》《刺客信條奧德賽》《刺客信條起源》等多款3A大作來全面衡量小米游戲本2019款的游戲性能。
《古墓麗影:暗影(Shadow of the Tomb Raider)》是一款由Eidos Montreal工作室製作的動作冒險游戲, 本作將會是重啟版《古墓麗影
》的系列第三作。
開啟高畫質後,並運行游戲內自帶的Benchmark,小米游戲本的平均幀數為91FPS
《刺客信條:奧德賽》(Assassin's Creed Odyssey)是一款由育碧魁北克工作室開發,育碧
發行的動作游戲,是《
刺客信條
》的第八部主系列作品,也是2017年游戲《
刺客信條:起源
》的續作。
在1080P解析度下,開啟普通高畫質,運行游戲自帶的Benchmark,平均幀數為66FPS,最高幀數為117FPS
《F1 2017》是一款由Codemasters製作發行的賽車競速游戲,本作為《F1》系列賽車游戲的正統續作。玩家可以在游戲駕駛過去30年內,F1中一些標志性的賽車。同時游戲在總冠軍模式中將引進更多玩法,游戲的在線和離線模式也將有更多的特色。
開啟最高畫質,運行游戲內自帶的Benchmark,測試場景為「澳大利亞」,平均幀率為104FPS,最高幀率為124FPS,最低幀率也有83FPS
《孤島驚魂5》是一款由育碧
(Ubisoft)製作的第一人稱射擊
游戲
。該游戲於2018年3月27日正式發售。
在1080P解析度下,開啟普通高畫質,運行游戲內自帶的Benchmark,平均幀數為97FPS、最高幀數為109FPS、最低幀數88FPS
《僵屍世界大戰》是Saber Interactive製作發行的一款四人合作游戲,合作戰役的劇情和任務圍繞世界上的獨特生存者展開,地點包括紐約、莫斯科、耶路撒冷和東京。玩家可以有策略地利用陷阱、障礙物和周邊環境來生存下去,並且使用多種武器輸出強大攻擊來對抗一波又一波蜂擁而至的僵屍。
《刺客信條:起源》(Assassin's Creed Origins)是一部由育碧蒙特利爾工作室
開發、
育碧
發行的動作冒險游戲。本作是《
刺客信條
》主系列的第七部作品,也是系列首次把時間線推前到刺客信條初代以前。
在1080P解析度下,選擇普通高畫質,運行游戲內自帶的Benchmark,平均幀數為79FPS,幀數得分為9239,性能令人滿意。當然也可開啟最高特效來感受更強大的視覺體驗,不過要犧牲游戲幀數。
《孤島驚魂:新曙光(Far Cry: New Dawn)》的故事發生在核爆發生的17年之後,新的文明在混沌中重生,一個全新的世界即將形成。蒙大拿州的希望鎮,倖存者們分化成了不同的團體,而每一個團體都有著屬於自己的生存法則。在全新的世界秩序下,以雙胞胎姐妹米琪和露為首的殘暴的攔路強盜正為了掠奪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而在四處燒殺搶掠。倖存者們正在守護他們的土地,對抗攔路強盜們的無情屠戮。
和《孤島驚魂5》的畫面設置相同,運行游戲內自帶的Benchmark,平均幀數為84FPS
可以看到,無論是運行當下的流行網游,還是3A大作,小米游戲本2019款都可以做到流暢運行。在高畫質的情況下,運行這7款3A大作的Benchmark場景,平均幀都保持在了60FPS以上,足以證明i7-9750H+RTX 2060的組合確實非常強悍。
"八.烤機及溫度測試
為了進一步檢測小米游戲本2019款的散熱能力,我們使用AIDA64進行烤機測試。FPU烤機24分鍾後,CPU頻率穩定在了2.9GHz,電壓為0.96V,功耗保持在了PL1的60W左右,核心溫度為79℃。
考慮到日常使用中的負載遠小於烤機,這個結果也足以證明小米游戲本2019款的散熱能力足以讓i7-9750H在高頻下保持穩定運行。
我們在使用FURMARK對顯卡進行壓力測試,測試結果GPU的最高溫度為59℃,平均幀率為92FPS,熱量控制也基本令人滿意。
烤機過程中通過紅外測溫儀,我們可以看到小米游戲本2019款的整機發熱比較均勻,溫度最高區域為鍵盤頂部的50.2℃,這也處於一個可接受的溫度,不會因為過熱導致游戲時燙手。
"九.總結
相比於上代產品,小米游戲本2019款在處理器和顯卡兩個關鍵部件上完成了升級,同時保留了強悍的散熱系統,強悍的游戲表現足以稱得上「冷酷的性能怪獸」!
這款小米游戲本2019款高配版(i7/16GB/512GB/RTX2060)的售價為8999元,除此之外還有兩個型號,i5/8GB/512GB/GTX1660Tii7/16GB/512GB/GTX1660Ti兩個定位相對偏低的產品,售價分別為7499元、8599元。結合強悍的散熱系統、絢麗的背光鍵盤、豐富的介面配備,小米游戲本2019款在7K到9K這個價位段的競爭力還是非常高的。
8月16日,小米筆記本在全平台開啟發售,感興趣的玩家不妨去關注下。
B. AMD RX640相當於N卡的哪個型號
一、前言:目前為止能效比最優秀的A卡
僅僅還在2年前,採用台積電12nm工藝的RTX 20系GPU在能效比方面依然能夠輕松戰勝AMD的 RX 6000 GPU,要知道後者可是台積電7nn製程工藝,而安培的12nm工藝其實就是台積電16nm工藝的馬甲。
僅僅只過了1年,2020年11月,AMD發布了全新的RNDA2架構GPU,多少年來第一次在能效比方面實現了對NVIDIA的反超。RX 6800 XT僅需要270W不到的功耗就能在性能上持平320W的RTX 3080。
9個月之後的今天,RX 6600 XT正式發布,按照AMD的說法,這是目前為止能效比最優秀的A卡。
論能效比,所有的N卡在它面前都將被碾壓。
RX 6600 XT仍然採用RDNA 2架構,不過核心從RX 6700 XT的Navi 22換成了規模稍小Navi 23,原生32組計算單元(2048個流處理器)、32個光錐單元,加速頻率達到了2589MHz,相比於RX 6900 XT/6800 XT高出足有300MHz之多。整卡功耗160W,其中GPU核心功耗是145W)。
顯存搭配128-bit 8GB GDDR6,顯存頻率16GHz,帶寬256GB/s。這個數字甚至比不上RX 5600 XT的336GB/s
為了彌補顯存帶寬的不足,RX 6600 XT仍然集成有特色高速緩存(Infinity Cache),不過容量從RX 6800的128MB爆減至32MB。要知道128MB只能勉強應付2K解析度,32MB的話聊勝於無吧。在1080P解析度下可以達到50%的緩存命中率,這對於游戲的幀率多少還是會有一些幫助。
2K解析度的話,30%不到的緩存命中率聊勝於無。至於4K解析度就別想了,32MB 的Infinity Cache的緩存命中率不足20%,基本上沒啥作用了。
以上是公版RX 6600 XT的規格參數,而實際上市面上AMD並不會將公版推向零售市場,因而此次首測我們使用的是華碩ROG STRIX RX 6600 XT GAMING,這塊顯卡加速頻率為2607MHz,比公版的2589MHz略微高了18MHz。其他TDP在內的參數都與公版基本一致。
二、華碩ROG STRIX RX 6600 XT GAMING顯卡圖賞
RX 6600 XT公版不發售,本次首發評測採用的是華碩ROG STRIX RX 6600 XT GAMING。包裝盒是典型的華碩風格,敗家之眼光彩奪目。
顯卡很短,整卡長度不足24cm,可以輕松塞進絕大部分小機箱中。
正面是2個92mm的滾珠軸承軸流風扇,支持智能啟停技術,低負載下自動停轉。
背面是全尺寸的金屬背板,對於這種級別的卡非常難得。
底部視角圖,可以看到4條6mm熱管。
頂部視角圖,單8pin供電介面。ROG STRIX LOGO支持神光同步。
尾部視角,可以看到密集的散熱鰭片。
2.5槽厚度,3個DP 1.4與一個HDMI 2.1介面。
拆下來的風扇。
散熱器採用了大面積的銅底設計外加4條6mm的U型熱管,有點像Arctic Twin Turbo 二代。
散熱器另一面。
8+2相供電電路在非公RX 6600 XT中算是高配了,畢竟TDP只有160W,另外供電電路使用了SAP Ⅱ超合金電感 + 60A DrMOS的設計。
背部有大量鉭電容。
8相核心供電。
2相顯存供電。
Navi 23核心,晶元面積237mm2,擁有110個晶體管。
三、測試平台:i9-11900K + MEG Z590 ACE戰神板黃金組合
以往都是用的i9-10900K處理器,此次換成了i9-11900K。測試的時候在BIOS設置中關閉一切影響性能的選項,開啟ABT,全核頻率5.1GHz。
微星MEG Z590 ACE戰神主板,16+2+1相數字供電,每相供電都配備一顆90A DrMOS。配合微星優秀的BIOS,基本上可以算是最好的Z590主板之一。
芝奇皇家戟F4-4000C15D 8GBx4套裝,不僅擁有4000MHz的頻率,15-16-16-36的時序也是低的嚇人,比絕大部分3000MHz頻率的內存都要低,不過默認電壓1.5V也算是比較高的了。
不過我們在測試的時候會將內存設置為3600MHz Gear1模式,時序依舊是15-16-16-36。
長江存儲致鈦PC005 Active 512GB SSD,順序讀寫速度分別為3500MB/s,2900MB/s。不依賴模擬SLC緩存也能保持550MB/s的穩定寫入速度,同時壽命遠遠高於市面上絕大多數TLC SSD。
酷冷至尊P360 ARGB水冷散熱器,應該是市面上顏值最高也最易安裝的水冷散熱器,可以很輕松的壓制5.1GHz的i9-11900K處理器。
XPG CORE REACTOR 850 GOLD電源,全模塊化設計,單路12V輸出電流70.8A,12V輸出功率達到了850W。
120mm FDB液體動態軸承風扇。
華碩玩家國度PG27UQ ROG 27英寸IPS電競顯示器。
4K UHD(3840*2160)解析度、4ms響應時間、144Hz刷新率、G-Sync 技術、IPS+量子點面板、10bit色彩、Display HDR1000認證。依舊是目前市面上頂級的電競顯示器。
四、理論性能:恐怖的2.6GHz運行頻率
1、3DMark
在2K解析度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測試中,RX 6600 XT圖形分數達到了13138分,核心溫度最高64℃,最大風扇轉速2197RPM,核心運行最高頻率為2603MHz,顯卡最大功耗達到146W。
在3DMark Fire Strike Ultra測試中,RX 6600 XT圖形分數為6552分,核心溫度最高64度,Hot Spot最高可達79度,最高風扇轉速2367RPM,核心運行最高頻率為2603MHz,顯卡最大功耗達到了146W。
3DMark Fire Strike比較偏向於A卡,RX 6600 XT在2個解析度下的得分都比RTX 3060多了20%以上。
和RX 5700 XT相比,在2K解析度下落後1%,4K解析度下則會領先2%。
PS: 3DMark Fire Strike的測試結果給人一種不太準的感覺-_-!
2、3DMark Time Spy
在3DMark Time Spy測試中,RX 6600 XT圖形分數達到了9503分,核心溫度最高63℃,Hot Spot最高79度,核心運行最高頻率為2551MHz,顯卡最大功耗達146W。
4K解析度3DMark Time Spy Extreme測試中,RX 6600 XT圖形分數為4480分,核心溫度最高63℃,風扇轉速2224RPM,核心運行最高頻率為2577MHz,顯卡最大功耗達到了147W。
在3DMark Time Spy測試中,2K解析度下,RX 6600 XT僅比RX 5700 XT快了2%,比RTX 3060 Ti快了8%。
4K解析度下,RX 6600 XT比RX 5700 XT快了7%,比RTX 3060快了8%。
五、游戲性能:1080P解析度下表現亮眼 4K解析度完全頂不住
1、APEX英雄
2、使命召喚16:戰區
3、GTA V
4、刺客信條:奧德賽
5、德軍總部:新血脈
6、地平線:零之曙光
7、孤島驚魂5
8、古墓麗影:暗影
9、絕地求生
10、微軟模擬飛行2020
11、賽博朋克2077
12、死亡擱淺
13、巫師3
14、無主之地3
15、戰地5
16、戰爭機器5
數據匯總如下:
在1080P解析度下,ROG STRIX RX 6600 XT的性能與RTX 2080非常接近,僅僅是稍微落後了2%。
和對位的RTX 3060相比,ROG STRIX RX 6600 XT幾乎在所有的游戲測試中都強於後者(除了萬年GTA V),整體領先幅度達到了8%。
到了2K解析度,ROG STRIX RX 6600 XT仍有一戰的能力,比RTX 3060快了4%,比起上代的RX 5700 XT略微快了1%。
在4K解析度下,ROG STRIX RX 6600 XT的成績實在是慘不忍睹,相比RTX 3060和RX 5700 XT分別落後了6%和4%。32MB Infinity Cache應付1080P解析度勉強還可以,對於4K解析度實在是無能為力。
六、SAM效能對比:遠強於NVIDIA Resizable BAR
在游戲運行的時候,CPU是不能一次性訪問全部顯存的,比如RX 6700 XT有12GB顯存,而CPU只能訪問其中的256MB,於是有大量數據會回到內存後給CPU處理器完成,再轉移到顯存,此時不僅浪費了帶寬也造成了無謂的資源浪費。
Smart Access Memory (SAM)可以讓AMD 400/500系列晶元組在搭載銳龍5000/3000 CPU和RDNA2 RX 6000 GPU的時候,CPU可以完整訪問全部顯存,而且帶寬還是PCIe 4.0的速度,理論上最多可以讓游戲性能提升13%以上。
在NVIDIA顯卡上,類似的技術直接叫做Resizable BAR,而且桌面顯卡暫時只能支持RTX 3060,以及新出的RTX 3070 Ti,RTX 30系列其他型號需要官方釋出BIOS之後才能支持。
本次我們將會對比Smart Access Memory (SAM)與Resizable BAR的效能,A/N參戰的分別是RX 6600 XT和RTX 3060,測試的游戲就是前面全部的16款游戲,測試的解析度為1920*1080。
1、APEX英雄
在《APEX英雄》中,開啟SAM之後,RX 6600 XT的幀率降低了1%,這是A卡位數不多的幀率沒有提升的游戲之一,1%的差異甚至可以看作是誤差。
開啟Resizable BAR之後,RTX 3060在這個游戲中的幀率下降了8%。
2、使命召喚:戰區
3、GTA V
4、刺客信條:奧德賽
5、古墓麗影:暗影
6、絕地求生
7、微軟模擬飛行2020
8、賽博朋克2077
9、巫師3
10、戰地5
11、戰爭機器5
雖然開啟Resizable BAR之後,理論上RTX 3060可以提升8%的性能,但實際上,我們所測試的16款游戲,僅有《無主之地3》能獲得1%的提升,其他15款游戲的幀率都有不同幅度的下跌,平均性能下降了5%。
Smart Access Memory (SAM)則完全相反,RX 6600 XT 僅在《APEX英雄》和《孤島驚魂5》中出現了1%的幀率下降,如此差距將其看作誤差也未嘗不可。其他14款游戲的幀率或多或少能有一些提升,平均提升幅度為3%。
七、超頻測試:實際運行頻率可達到2770MHz
NVIDIA新一代的安培GPU屬於出廠灰燼版,幾乎沒有超頻潛力,但如下在AMD各種黑科技的加持下,使得RDNA2 GPU擁有驚人的超頻潛力!
我們知道RX 6800 XT可以超頻到2.7GHz,而RX 6900 XT則能達到2.8GHz,現在來看看RX 6600 XT會有怎樣的表現。
在電壓方面,RX 6800默認電壓是1.025V、RX 6800 XT是1.15V、RX 6900 XT的電壓提升到了1.175V、RX 6700 XT則繼續提升到了1.2V,RX 6600 XT的默認電壓是1.15V,與RX 6800 XT相同。
RX 6600 XT在驅動中心最多可以拉到2850MHz,不過實際運行要達到這個頻率是非常難的。
顯存可以從16GHz輕松超頻到17.2GHz。
超頻之後運行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最高頻率可以達到2776MHz,多數情況下能夠穩定在2750MHz,比默頻時的運行頻率高150MHz左右。最高溫度61℃,熱點溫度(Hot Spot)也只有76度,最高功耗168W。
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的圖形得分是14080,比默頻的13138高了942分,提升幅度大約為7%。
如果想要更高的超頻幅度,可以嘗試破解電壓與功耗限制。
在1080P解析度下測試了《古墓麗影:暗影》在超頻後的幀率表現,131FPS的幀率比默頻的124FPS提升了7幀,提升幅度約為6%。
八、光追性能測試:AMD還需努力
以下測試均是在2K解析度下運行,並開啟最高畫質。
1、堡壘之夜
為了盡量避免變數干擾,我們選擇了嗨皮島的一個單人場景進行測試。
RX 6600 XT在開啟DXR技術之後,幀率會從101FPS掉到30FPS,跌幅為70%;而RTX 3060 Ti在開啟DXR之後,幀率從106FPS降為50FPS,跌幅為53%。
2、古墓麗影:暗影
在2K解析度下,RX 6600 XT開啟DXR技術之後,幀率從81FPS掉到了38FPS,下降幅度為53%。而RTX 30系GPU在開啟光追之後幀率下跌幅度不到40%。
3、控制
RX 6600 XT在開啟DXR技術之後,幀率下降了535%。相比之下,RTX 3060 Ti在開啟DXR技術之後,幀率只下降了39%。
九、功耗與溫度測試:眼前一亮
1、溫度測試:
使用Furmark來對RX 6600 XT進行烤機測試,測試是室溫為31度。
Furmark的參數設定為1920*1080解析度、0AA。運行37分鍾之後,RX 6600 XT的溫度穩定在61度,Hot Sport溫度是75度,運行頻率則為2245Hz,GPU功耗144W,風扇轉速2019RPM。
2、功耗測試:
我們使用酷冷至尊V850金牌電源重新測試了所有顯卡的功耗,分別測試待機、游戲以及FurMark烤機時整機功耗表現。
RX 6600 XT的功耗表現的確是讓人眼前一亮,在性能強於RTX 3060的情況下,其烤機功耗比後者低了52W,游戲功耗也要低40多瓦。
AMD RDNA2的待機功耗一直都低於同時代的N卡,RX 6600 XT同樣也是。在我們的超頻平台上,整機功耗是80W,比RTX 3060的整機功耗低了6W。
十、總結:性價比遠超表象
1、游戲性能
32M Infinity Cache無限緩存沒什麼好說的,就算是1080P解析度下也僅有50%左右的命中率,2K解析度下暴跌至30%,4K解析度下連20%命中率都沒。在這種情況下,128Bit顯存位寬對於4K解析度而言堪稱災難。
1080P解析度下,RX 6600 XT的性能基本上等同於RTX 2080,比RTX 3060要強了8%,比上代的RX 5700 XT要強了4%。
2K解析度也能一戰,此時RX 6600 XT依舊比RTX 3060強了4%,比RX 5700 XT快了1%。
4K解析度就不說什麼了,RX 6600 XT在這個解析度下幀率非常難看,整體性能比RTX 3060還要差了6%。
不過AMD對這塊顯卡的定位就是1080P解析度,在這個解析度下,RX 6600 XT的表現堪稱神卡。
2、能效比
30年河東,30年河西!在RDNA2出現之前,能效比是N卡的代名詞。如今在RX 6600 XT面前,所有的N卡的能效比都不值一提。
RX 6600 XT在整機功耗比RTX 3060低了20%的情況下,性能還要強了10%。
3、SAM與Resizable BAR的效能的差異
在AMD推出SAM技術之後,NVIDAI也亦步亦趨推出了Resizable BAR技術,可是Resizable BAR的效能只能用慘絕人寰來形容。
我們所測試16款游戲,SAM只在《APEX》與《孤島驚魂5》中出現了幀率下降的情況(2款游戲都都是降低了1%),其他14款游戲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提升,整體而言,SAM對於RX 6700 XT的性能增益可以達到3%。
而NVIDIA這邊,開啟Resizable BAR之後,只有《無主之地3》出現了1%的性能提升,其他15款游戲的幀率都有不同幅度的下跌。
因此,對於A卡而言,是放心大膽的開啟SAM技術,而N卡則建議關閉Resizable BAR。如果算上SAM帶來的幀率提升,RX 6600 XT實際性能要比RTX 3060強了11%左右。
4、超頻
也許是三星8nm工藝的鍋,RTX 30 GPU不論是超頻能力還是實際運行頻率甚至都不如5年前採用台積電16nm的RTX 10 GPU。
而A卡在頻率上的提升非常激進,14nm時代GCN構架的RX 500 GPU運行頻率很難超過1.5GHz,如果採用台積電7nm製程工藝的RDNA2 GPU在默頻下運行頻率就可以超過2.6GHz,超頻後甚至可以沖擊2.8GHz,實在是讓人嘆為觀止。
5、實時光線追蹤
目前的所有的A開在開啟光追之後,性能下降幅度要遠高於對手。比如RX 6600 XT基本上要降低60%左右,而新一代的安培GPU在開啟光追之後性能下降幅度不足40%。
在實時光線追蹤這一塊,AMD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不過索尼以及微軟的次世代主機都採用了RDNA2構架,AMD相信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光追游戲針對RDNA 2架構進行優化,因此在光追性能方面RDNA 2架構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和潛力。
RX 6600 XT的官方建議零售價是2999元,這看上去要比RTX 3060的2499貴了不少,不過雖然RX 6600 XT的性能看上去只比後者高了8%,但在加上了SAM技術帶來的增幅之後,這個數字應該是11%。
另外,在功耗方面,RX 6600 XT對於RTX 3060可以用碾壓來形容,更低更低功耗可以降低主機的噪音以及散熱支出。在這些看不見的地方,RX 6600 XT能帶來更舒適的使用體驗。
再考慮到實際上非公的RTX 3060售價基本上都在3000元以上(鎖算力版本),對比之下,RX 6600 XT其實是一塊更優秀的顯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