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的面試題
A. python面試必備題目有哪些
Q:你做一個自我介紹吧?
旁白:其實遇到好幾家面試官都讓我做自我介紹了,該如何自我介紹陽哥估計都會背了,好玩(惡心)的是在萬達信息面試,面試了3個技術官,每個人都分別讓我做了自我介紹,尼瑪,他們3個就不會溝通一下要問我啥嗎,一個問題至於問我3遍嗎~:funk:陽哥是敢怒不敢言,畢竟在人家的地盤。
PS:自我介紹的內容就不說了,每個人都是獨特的,我就跟大家說一下應該如何自我介紹吧。
一個優良的自我介紹會給面試官留下深刻的印象,大部分情況下,所謂的面試好壞其實看的就是你給面試官留下的印象怎麼樣了,我們用俗語叫感覺。
自我介紹應該分以下幾個部分,按照一定的邏輯連貫起來。如果連貫不起來,或者不夠熟練一定在台下多背幾遍,多講幾遍,但是面試的時候不要說的跟背過似的,高境界就是讓面試官感覺你是臨場發揮的,卻又比背的都好。
1)個人基本信息(姓名、年齡、老家、居住地等)
2)自己來自哪裡(工作地點),是干什麼的(給自己一個清晰的定位,比如:我是一名Android開發工程師),擔任過什麼職務、做過什麼樣的項目
3)自己為何來貴公司面試
4)最後祝願(希望能得到貴公司的認可等等,不用太多,一兩句話就ok)
Q:介紹一下你做過的項目吧?
PS:黑馬那麼多項目,隨便准備3個就ok了。
介紹項目大概的思路如下:
1)這個項目是干什麼的(比如是一個類似網易新聞的地方新聞客戶端,或者類似美團的o2o,或者類似豌豆莢的一個應用市場,或者類似淘寶的購物平台)?解釋就是拿一個市場上耳熟能詳的應用跟自己的應用做類比,省的面試官聽的雲里霧里的。
2)自己負責了哪些模塊(功能)的職責(比如負責系統的架構,核心代碼的編寫,xx功能模塊的開發等等)
3)自己在這個項目中擔當的責任(比如,這個項目是自己獨立開發的,這個項目是和另外一個同事一起架構一起開發的,這個項目是自己負責了幾個核心模塊)
4)項目中都用到了哪些技術
5)從項目中學到了哪些東西(可以從技術方向和業務兩個方向入手)
旁白:面試官問的很多技術性問題跟之前問的都大同小異,因此這里只給出有特色且技術含量高的。陽哥正在寫面試寶典,該寶典核心內容針對的還是技術問題,陽哥會從javase基礎到javase高級,從Android基礎到Android高級以及到Android項目依次展開分析,其次也會寫一些常見的非技術性問題,敬請期待~
Q:①在Listview的優化中,我們為何使用ConvertView?②為何使用ViewHolder?③你認為哪個更能解決問題?④你認為view.inflate和view.findviewById哪個更耗時,為什麼?⑤如果這兩個AP讓你重新寫,你怎麼寫?
PS:上面的問題,陽哥認為是面試以來遇到很難的一個,也是很有技術含量的一道題。前一半問題還好回答,最後一個問題真的需要發揮想像了。
A:①使用ConvertView可以實現對view的復用,這樣大大節約了每次創建對象的時間,提升了ListView的顯示效率。②使用ViewHolder作為內部類,可以將view的子控制項封裝在ViewHolder類中,然後通過View.setTag(ViewHolder)將view和ViewHolder進行綁定,這樣我們就不用每次都調用view的findViewById(id)方法來查找控制項。③使用ConvertView解決了一大部分問題,使用ViewHolder實現了控制項換時間的問題,因為給View對象設置一個Tag本身就是佔用內存的,因此ViewHolder的使用還是需要區分不同的應用場景的, 沒有絕對的好與不好。如果內存足夠需要高效則ViewHolder建議使用,否則不建議使用。④當然是view.inflate耗時,這個函數完成的功能是把xml布局文件通過pullParser的形式給解析到內存中,需要io,需要遞歸子節點。⑤我其實還不太相信我寫出來的代碼比Google官方寫的好,如果讓我寫的話我可能會這樣考慮,當用戶在使用view.inflate的時候將多個id作為數組添加到形參中,這樣在初始化view的使用我就可以給這個view直接調用setTag方法綁定需要的子控制項。不過這個原生方法其實也應該保留共不同的需求使用。
PS:技術面試時間並不長,我回答了幾個之後,他們兩個大眼瞪小眼,A看看B問:你還有什麼問的嗎?B說我沒有,你還有嗎?A說我也沒了。那行,接下來,他們就讓我等人事了。
B. python面試題總結1-內存管理機制
(1).引用計數
(2). 垃圾回收
(3). 內存池機制
在python中每創建一個對象,對應的會有一個引用計數,當發生賦值操作如a=b,對應的b的引用計數會自動加1,當引用的對象被清除或者函數結束時,引用計數會自動減1。
在python中使用引用計數,標記清楚,分代回收三種方式進行垃圾回收。
其中,引用計數當對象的引用計數歸0時,對象會自動被清除。標記清除機制是首先遍歷所有對象,如果對象可達,就說明有變數引用它,則標記其為可達的。如果不可達,則對其進行清除。分代回收是當對象創建時被標記為第0代,經過一次垃圾回收之後,餘下的對象被標記為第1代,最高為第2代。其原理是,對象的生存期越長,月可能不是垃越。
ython語言雖然提供了對內存的垃圾收集機制,但實際上它將不用的內存放到內存池而不是返回給操作系統,所以就有了以下:
1 Pymalloc機制;這個主要是為了加速Python的執行效率,Python引入了一個內存池機制,用於管理,為了對小塊內存的申請和釋放。
2 Python中所有小於256個位元組的對象都是依靠pymalloc分配器來實現的,而稍大的對象用的則是系統的malloc。
3 對於Python對象,比如整數、浮點數和List這些,都有自己獨立的內存池,對象間並不共享他們的內存池。換句話說就是,假設你分配並且釋放了大量的整數,那麼用於緩存這些整數的內存就不能再分配給浮點數。
C. Python面試基礎題十大陷阱,你中招了嗎
我們在會碰到各種各樣的面試,有的甚至是HR專門為你設置的障礙,在python面試中也是,無論你是應聘Python web開發,爬蟲工程師,或是數據分析,還是自動化運維,這些python面試基礎題十大陷阱也許你會遇到,今天的python培訓總結出來給你以防萬一:
問題1:請問如何修改以下Python代碼,使得下面的代碼調用類A的show方法?
class A(object)
def show(self):
print 'derived show'
class B(A)
def show(self):
print 'derived show'
obj=B()
obj.show()
答:這道題的考點是類繼承,只要通過__class__ 方法指定類對象就可以了。補充的代碼如下:
obj._class_=A
obj.show()
問題2:請問如何修改以下Python代碼,使得代碼能夠運行?
class A(object):
def _init_ (self,a,b):
self._a = a
self._b = b
def myprint(self):
print 'a=',self._a,'b=',self._b
a1=A(10,20)
a1.myprint()
a1=(80)
答:此題考察得是方法對象,為了能讓對象實例能被直接調用,需要實現 __call__ 方法,補充代碼如下:
class A(object):
def _init_ (self,a,b):
self._a = a
self._b = b
def myprint(self):
print 'a=',self._a,'b=',self._b
def_call_(self,num):
print'call:',num+self._a
問題3:下面這段代碼的輸出是什麼?
class B(object):
def fn(self):
print"B fn"
def_init_(self):
print"B INIT"
class A(object):
def fn(self):
print"A fn"
def_new_(cls,a):
print"NEW",a
if a>10:
return super(A,cls)._new_(cls)
return B()
def_init_(self,a):
print "INIT",a
a1=A(5)
a1,fn()
a2=A(20)
a2,fn()
答:
NEW 5
B INIT
B fn
NEW 20
INIT 20
A fn
此題考察的是new和init的用法,使用 __new__ 方法,可以決定返回那個對象,也就是創建對象之前調用的,這個常見於於設計模式的單例、工廠模式。__init__ 是創建對象是調用的。
問題4:下面這段代碼輸出什麼?
1s=[1,2,3,4]
list1 =[i for i in ls if i>2
print list1
list2 =[1*2 for i in ls if 1>2
print list2
dicl={x: x**2 for x in(2, 4, 6)}
print dic1
dic2={x: ' item'+ str(x**2)for x in (2, 4, 6)}
print dic2
setl ={x for x in 'hello world' if x not in 'low level'}
print set1
答:
[3,4]
[6,8]
{2:4,4:16,6:36}
{2:'item4',4:'item16』,6:'item36"}set(["h",'r','d"])
此題考察的是列表和字典的生成。
問題5:下面這段代碼輸出什麼?
num= 9
def f1():
um=20
def f2():
print num
f2()
f1()
f2()
答:
9
9
此題考察全局變數和局部變數。num 不是個全局變數,所以每個函數都得到了自己的 num 拷貝,如果你想修改 num ,則必須用 global 關鍵字聲明。比如下面這樣
num=9
def f1():
global num
um=20
def f2():
print num
f2()
f1()
f2()
#prints:
#9
#20
問題6:如何使用一行代碼交換兩個變數值?
a=8
b=9
答:
(a,b)=(b,a)
問題7:如何添加代碼,使得沒有定義的方法都調用mydefault方法?
class A(object):
def_init_(self,a,b):
self.a1=a
self.b1=b
print'init'
def mydefault(self):
print'default'
a1=A(10,20)
a1.fn1()
a1.fn2()
a1.fn3()
答:
class A(object):
def_init_(self,a,b):
self.a1=a
self.b1=b
print'init'
def mydefault(self):
print'default'
def_getattr_(self,name):
return self.mydefault
a1=A(10,20)
a1.fn1()
a1.fn2()
a1.fn3()
此題的考的是Python的默認方法, 只有當沒有定義的方法調用時,才會調用方法 __getattr__。當 fn1 方法傳入參數時,我們可以給 mydefault 方法增加一個 *args 不定參數來兼容。
class A(object):
def_init_(self,a,b):
self.a1=a
self.b1=b
print'init'
def mydefault(self,*args):
print'default:'+str(args[0])
def_getattr_(self,name):
print"other fn:",name
return self.mydefault
a1=A(10,20)
a1.fn1(33)
a1.fn2('hello')
a1.fn3(10)
問題8:一個包里有三個模塊,mod1.py , mod2.py , mod3.py ,但使用 from demopack import * 導入模塊時,如何保證只有 mod1 、 mod3 被導入了。
答:在包中增加 __init__.py 文件,並在文件中增加:
_all_=['mod1','mod3']
問題9:寫一個函數,接收整數參數 n ,返回一個函數,函數返回n和參數的積。
答:
def mulby(num):
def gn(val):
return num*val
return gn
zw=mulby(7)
print(zw(9));
問題10:請問下面的代碼有什麼隱患?(Python2中)
def strtest1(num):
str='first'
for i in range(num):
str+="X"
return str
答:由於變數str是個不可變對象,每次迭代,python都會生成新的str對象來存儲新的字元串,num越大,創建的str對象越多,內存消耗越大。
D. Python 面試高頻問題:cls到底是什麼
上一篇文章介紹了什麼是python 中的self,詳情請參考:
Python面試高頻問題:self到底是什麼
簡單的說self是類(Class)實例化的對象。
面試中還有一個問題經常被提及,那就是——什麼是cls呢?
cls 是類(或子類)本身,取決於調用的是哪個類。
看下面的實例
輸出:
我們也可以通過實例的方法調用class method,例如:
同樣輸出
輸出:
使用cls 作為方法參數時,通常該方法需要由@classmethod 修飾,@classmethod修飾的方法表示的是類方法。這里需要注意cls就是一個標識,你可以把他寫成abc,bcd都是可以的,只是出於習慣寫成了cls。
既然cls是一個類,那麼我們就可以使用他來進行實例化,具體代碼如下:
輸出:
可以看到通過obj1=cls()和obj2=cls(),成功創建了兩個實例,分別是0x000000690A1E0C08和0x000000690A1E0C48,而這兩個實例的類型都是MyClass3'
另外cls 還可以在python類中的方法 __new__里實現,通常定義為:
最後我們可以簡單地總結一下self 和 cls:簡單的說self是類(Class)實例化的對象。
cls 是類(或子類)本身。我們也可以方便地理解self表示實例的,cls則表示類的!
E. 2022年Python技術類面試題總結(面試題+答案解析)
這是一位有著五年 Python 經驗的好友最近對 Python 崗位面試後的一篇經驗總結,從 Python 就業方向到 Python 面試題。
Python 就業方向 :
下面是 Python 面試知識點,總結了華為、阿里巴巴等互聯網公司 Python 常問面試題。每道題都提供參考答案,希望能夠幫助你在求職面試中脫穎而出,找到一份高薪工作。
這些面試題分為 Python 基礎和 Python高級,內容包含: 基礎語法、文件操作、模塊與包、數據類型、元類、內存管理與垃圾回收機制以及 Python 函數 等知識點。
(一) Python 基礎語法
(二) 文件操作
(三) 模塊與包
(四) 數據類型
(五)企業面試題
(一) 元類
(二)內存管理與垃圾回收機制
(三)函數
(四) 面向對象
由於篇幅有限,這份 Python 面試寶典已經被整理成了PDF文檔,有需要 Python 面試寶典全套完整文檔(面試題+答案解析)的可以 免費領取!
F. BAT面試題28:Python是如何進行內存管理的
Python的內存管理,一般從以下三個方面來說:
1)對象的引用計數機制(四增五減)
2)垃圾回收機制(手動自動,分代回收)
3)內存池機制(大m小p)
1)對象的引用計數機制
要保持追蹤內存中的對象,Python使用了引用計數這一簡單的技術。sys.getrefcount(a)可以查看a對象的引用計數,但是比正常計數大1,因為調用函數的時候傳入a,這會讓a的引用計數+1
2)垃圾回收機制
吃太多,總會變胖,Python也是這樣。當Python中的對象越來越多,它們將占據越來越大的內存。不過你不用太擔心Python的體形,它會在適當的時候「減肥」,啟動垃圾回收(garbage
collection),將沒用的對象清除
從基本原理上,當Python的某個對象的引用計數降為0時,說明沒有任何引用指向該對象,該對象就成為要被回收的垃圾了
比如某個新建對象,它被分配給某個引用,對象的引用計數變為1。如果引用被刪除,對象的引用計數為0,那麼該對象就可以被垃圾回收。
然而,減肥是個昂貴而費力的事情。垃圾回收時,Python不能進行其它的任務。頻繁的垃圾回收將大大降低Python的工作效率。如果內存中的對象不多,就沒有必要總啟動垃圾回收。
所以,Python只會在特定條件下,自動啟動垃圾回收。當Python運行時,會記錄其中分配對象(object
allocation)和取消分配對象(object deallocation)的次數。當兩者的差值高於某個閾值時,垃圾回收才會啟動。
我們可以通過gc模塊的get_threshold()方法,查看該閾值。
3)內存池機制
Python中有分為大內存和小內存:(256K為界限分大小內存)
1、大內存使用malloc進行分配
2、小內存使用內存池進行分配
python中的內存管理機制都有兩套實現,一套是針對小對象,就是大小小於256K時,pymalloc會在內存池中申請內存空間;當大於256K時,則會直接執行系統的malloc的行為來申請內存空間。
G. 面試題:你為什麼選擇python
為什麼Python比MATLAB、R語言好呢?
其實,這三種語言都很多數據分析師在用,但更推薦python,主要是有以下幾點:
1、python易學、易讀、易維護,處理速度也比R語言要快,無需把資料庫切割;
2、python勢頭猛,眾多大公司需要,市場前景廣闊;而MATLAB語言比較局限,專注於工程和科學計算方面,而且MATLAB價格貴,免費版或盜版都只能玩玩學慣用;
3、python具有豐富的擴展庫,這個是其他兩個不能比的;
python版本選擇
初學者版本選擇是很多人都會問的,我們也不會偏向某個版本,主要根據自己的所需,但建議是選擇最新版本Python3.x,這樣很多新功能和舊功能都會有的,但是目前很多第三方庫仍然不支持Python3,因為Python2.x已經停止繼續開發,不意味著不能使用。
H. python Web面試題
並生成如下數據結構:
{
'human': [{ age: 24, name: '蔡徐坤' },{ age: 21, name: '鹿晗' }],
'robot': [{ dateTime: -01-01', name: '伊娃' }],
'animal': [{ age: 3, name: '豆豆' }],
}
參考答案:
CPU密集型適合用多線程開發
6.【編碼實現】有如下數組,需要將每個字元串中排列在任意x前面的所有y替換為0,請計算並列印出每個字元串需要被替換的y的個數。
arr = ['xxyyxyyyyyxxx', 'yxxxx', 'xyyyxxyx', 'xxxx', 'xxxyyy'];
I. Python編程面試常見問題有哪些
Python編程面試題目一:python下多線程的限制以及多進程中傳遞參數的方式,以及區別
(1)python下多線程的限制以及多進程中傳遞參數的方式
python多線程有個全局解釋器鎖(global interpreter lock),這個鎖的意思是任一時間只能有一個線程使用解釋器,跟單cpu跑多個程序一個意思,大家都是輪著用的,這叫“並發”,不是“並行”。
多進程間共享數據,可以使用 multiprocessing.Value 和 multiprocessing.Array
(2)python多線程與多進程的區別
在UNIX平台上,當某個進程終結之後,該進程需要被其父進程調用wait,否則進程成為僵屍進程(Zombie)。所以,有必要對每個Process對象調用join()方法 (實際上等同於wait)。對於多線程來說,由於只有一個進程,所以不存在此必要性。
多進程應該避免共享資源。在多線程中,我們可以比較容易地共享資源,比如使用全局變數或者傳遞參數。在多進程情況下,由於每個進程有自己獨立的內存空間,以上方法並不合適。此時我們可以通過共享內存和Manager的方法來共享資源。但這樣做提高了程序的復雜度,並因為同步的需要而降低了程序的效率。
Python編程面試題目二:lambada函數
lambda 函數是一個可以接收任意多個參數(包括可選參數)並且返回單個表達式值的函數。 lambda 函數不能包含命令,它們所包含的表達式不能超過一個。不要試圖向lambda 函數中塞入太多的東西;如果你需要更復雜的東西,應該定義一個普通函數,然後想讓它多長就多長。
更多關於Python編程的技巧,干貨,資訊等內容,小編會持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