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回調線程
① java語言中請寫出線程從阻塞狀態恢復到就緒狀態的三種途徑
線程從阻塞狀態恢復到就緒狀態,有三種途徑:自動恢復、用resume()方法恢復,notify方法恢復。
當編輯並運行一個Java程序時,需要同時涉及到這四種方面。使用文字編輯軟體或集成開發環境在Java源文件中定義不同的類 ,通過調用類中的方法來訪問資源系統。
把源文件編譯生成一種二進制中間碼,存儲在class文件中,然後再通過運行與操作系統平台環境相對應的Java虛擬機來運行class文件,執行編譯產生的位元組碼,調用class文件中實現的方法來滿足程序的Java API調用。
(1)java回調線程擴展閱讀:
整數型用來存儲整數數值,即沒有小數部分的數值。可以是正數,也可以是負數。整數數據在Java程序中有3種表示形式,分別為十進制、八進制和十六進制。
自增和自減是單目運算符,可以放在操作元之前,也可以放在操作元之後。操作元必須是一個整型或浮點型變數。自增、自減運算符的作用是使變數的值增1或減1。
放在操作元前面的自增、自減運算符,會先將變數的值加1或減1,然後再使該變數參與表達式的運算。放在操作元後面的自增、自減運算符,會先使變數參與表達式的運算,然後再將該變數的值加1或減1。
② Java回調以及如何獲取線程的執行結果
軟體模塊之間存在調用的介面,從調用方式來看,有同步調用、回調、非同步調用這三種方式:
同步調用是是一種阻塞式調用,調用方要等待被調用方執行完畢返回後才能獲取調用的執行結果,是一種單向調用。
回調是一種雙向調用,調用方在執行被調用方後,被調用方會調用被調用方的介面;
非同步調用是一種類似消息或者事件的機制,介面在收到某個消息或發生某事件時,會主動通知客戶方,通常使用回調來實現非同步調用。
Java回調的必須要素:
1.僱主類必須有可以被觀察者調用的方法A;
2.觀察者必須持有可以調用A的對象的引用。
在實際工作中,我們通常將方法A以interface或者內部類的形式來實現,然後把包含有A的類的對象引用傳遞到觀察者中。
Java中的線程的返回值是void,並且是一個非同步執行流,所以我們沒有直接的方法來獲取線程執行後的結果,即不能直接知道線程何時結束,以及合適去獲取線程執行任務後的結果。由於回調的存在,我們可以在線程中以回調的方式通知線程的調用者線程的結束時間,並可以將任務的結果通過回調回送到調用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