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編程語言 » 資料庫sql面試題

資料庫sql面試題

發布時間: 2023-01-30 02:11:43

資料庫常見筆試面試題

資料庫常見筆試面試題

資料庫常見筆試面試題有哪些?資料庫常見筆試面試會考什麼?下面是資料庫常見面試題總結,為大家提供參考。

1、sql的表連接方式有哪些?

SQL中連接按結果集分為:內連接,外連接,交叉連接

內連接:inner join on,兩表都滿足的組合。內連接分為等值連接,不等連接,自然連接。

等值連接:兩表中相同的列都會出現在結果集中。

自然連接:兩表中具體相同列表的列會合並為同一列出現在結果集中。

外連接:分為左(外)連接,右(外)連接,全連接

左(外)連接:A left (outer) join B,以A表為基礎,A表的全部數據,B表有的組合,沒有的為null。

右(外)連接:A right(outer) join B,以B表為基礎,B表的全部數據,A表有的組合,沒有的位null。

全連接:A full (outer) join 兩表相同的組合在一起,A表有,B表沒有的數據(顯示為null),同樣B表有,A表沒有的顯示為null。

交叉連接:cross join,就是笛卡爾乘積。

2、三範式

1NF:表中的欄位都是單一屬性,不再可分。

2NF:在1NF的基礎上,表中所有的非主屬性都必須完全依賴於任意一組候選鍵,不能僅依賴於候選鍵中的某個屬性。

3NF:在2NF的基礎上,表中所有的屬性都不依賴其他非主屬性。

簡單的說就是:1NF表示每個屬性不可分割,2NF表示非主屬性不存在對主鍵的部分依賴,3NF表示不存在非主屬性對主鍵的依賴傳遞。

3、表的操作

表的創建:create table 表名 (列名1 類型 約束,列2 類型 約束…)

表的刪除: 表名

表的更改(結構的更改,不是記錄的更新):alter table 表名 add|drop 列名|約束名

插入記錄: into 表名…values…

更新記錄:表名 set 列名=值 where 條件

刪除記錄: from 表名 where 條件

4、數據的完整性

數據完整性指的是存儲在資料庫中的數據的一致性和准確性。

完整性分類:

(1)實體完整性:主鍵值必須唯一且非空。(主鍵約束)

(2) 引用完整性(也叫參照完整性):外鍵要麼為空,要麼引用主表中存在的記錄。(外鍵約束)。

(3)用戶自定義完整性:針對某一具體關系資料庫中的約束條件。

5、SQL的查詢優化

(1)從表連接的角度優化:盡量使用內連接,因為內連接是兩表都滿足的行的組合,而外連接是以其中一個表的全部為基準。

(2)盡量使用存儲過程代替臨時寫SQL語句:因為存儲過程是預先編譯好的SQL語句的集合,這樣可以減少編譯時間。

(3)從索引的角度優化:對那些常用的查詢欄位簡歷索引,這樣查詢時值進行索引掃描,不讀取數據塊。

(4)還有一些常用的select優化技巧:

(5)A.只查詢那些需要訪問的欄位,來代替select*

B、將過濾記錄越多的where語句向前移:在一個SQL語句中,如果一個where條件過濾的資料庫記錄越多,定位越准確,則該where條件越應該前移。

6、索引的作用,聚集索引與非聚集索引的區別

索引是一個資料庫對象,使用索引,可以是資料庫程序無須對整個數據進行掃描,就可以在其中找到目標數據,從而提高查找效率。索引的底層採用的是B樹。

聚集索引:根據記錄的key再表中排序數據行。

非聚集索引:獨立於記錄的結構,非聚集所以包含的`key,且每個鍵值項都有指向該簡直的數據行的指針。

聚集索引與非聚集索引的區別:

(1)聚集索引的物理存儲按索引排序,非聚集所以的物理存儲不按索引排序。

(2) 聚集索引插入,更新數據的速度比非聚集索引慢,單查詢速度更快。

(3) 聚集索引的葉級結點保存的是時間的數據項,而非聚集結點的葉級結點保存的是指向數據項的指針。

(4)一個表只能有一個聚集索引(因為只有一種排序方式),但可以有多個非聚集索引。

7、存儲過程與函數的區別

(1)函數有返回值,存儲過程沒有返回值。

(2) 因為存儲過程沒有返回值,所以不能將存儲過程的執行結果賦值給變數;函數有返回值類型,調用函數時,可以將函數的執行結果賦值給變數。也就是說,函數可以在select語句中使用,而存儲過程則不能。


;

② SQL資料庫面試題 急急急

a)select pname as '商品名',avg(qty) as 平均銷售量 from s,p,m where m.city='上海' and s.mno=m.mno and p.pno=s.pno,select p.Pno,p.pname,sum(s.qty)
from s left join p on s.pno=p.pno left join m on p.Mno=m.Mno
where m.city='上海市'
group by p.Pno,p.pname,p.city,p.color
b)、先刪除Sale表的外鍵PNO,再刪除gds表。

c)聯系:視圖(view)是在基本表之上建立的表,它的結構(即所定義的列)和內容(即所有數據行)都來自基本表,它依據基本表存在而存在。一個視圖可以對應一個基本表,也可以對應多個基本表。視圖是基本表的抽象和在邏輯意義上建立的新關系
區別:1、視圖是已經編譯好的sql語句。而表不是
2、視圖沒有實際的物理記錄。而表有。
3、表是內容,視圖是窗口
4、表只用物理空間而視圖不佔用物理空間,視圖只是邏輯概念的存在,表可以及時四對它進行修改,但視圖只能有創建的語句來修改
5、表是內模式,視圖是外模式
6、視圖是查看數據表的一種方法,可以查詢數據表中某些欄位構成的數據,只是一些SQL語句的集合。從安全的角度說,視圖可以不給用戶接觸數據表,從而不知道表結構。
7、表屬於全局模式中的表,是實表;視圖屬於局部模式的表,是虛表。
8、視圖的建立和刪除隻影響視圖本身,不影響對應的基本表。

③ sql面試題

1.
select
s.title,
count(p.id)
from
書表
s
left
join
評論
p
on
s.id=p.書表中的id
group
by
s.title
(注意:左外連接的作用是將評價數為0的書顯示出來.count(p.id)和count(*)的區別是count(p.id)不計入p.id為null的行)
2.
select
top
1
s.title,
count(p.id)
from
書表
s
left
join
評論
p
on
s.id=p.書表中的id
group
by
s.title
order
by
2
desc
(以第2列倒序排序,取第1行)

④ 一道關於sql的面試題

(1)可以,因為ProctName 比不是主鍵,也未設置為非空 update 產品表 set ProctName=null where ProctName=Pname2
(2)
update 產品表
set Price=200
from 銷售計劃表, 產品表
where 產品表.ProctId=銷售計劃表.ProctId and Customer=m and ProctName=Pname2
(3)
select 銷售計劃表. *,SalePrice=Price*Quantity
from 銷售計劃表, 產品表
where 產品表.ProctId=銷售計劃表.ProctId
(4)
select SalePrice=Price*Quantity
from 銷售計劃表, 產品表
where 產品表.ProctId=銷售計劃表.ProctId and Quantity=(
select max(Quantity)
from 銷售計劃表
)
請採納答案,支持我一下。

⑤ 資料庫經典筆試題和面試題答案

如下這些有關資料庫知識考查的經典筆試題,非常全面,對計算機專業畢業生參加筆試會很有幫助,建議大家收藏。
一、選擇題

1. 下面敘述正確的是___c___。

A、演算法的執行效率與數據的存儲結構無關

B、演算法的空間復雜度是指演算法程序中指令(或語句)的條數

C、演算法的有窮性是指演算法必須能在執行有限個步驟之後終止

D、以上三種描述都不對

2. 以下數據結構中不屬於線性數據結構的是___c___。

A、隊列B、線性表C、二叉樹D、棧

3. 在一棵二叉樹上第5層的結點數最多是__b____。2的(5-1)次方

A、8 B、16 C、32 D、15

4. 下面描述中,符合結構化程序設計風格的是___a___。

A、使用順序、選擇和重復(循環)三種基本控制結構表示程序的控制邏輯

B、模塊只有一個入口,可以有多個出口

C、注重提高程序的執行效率 D、不使用goto語句

5. 下面概念中,不屬於面向對象方法的是___d___。

A、對象 B、繼承 C、類 D、過程調用

6. 在結構化方法中,用數據流程圖(DFD)作為描述工具的軟體開發階段是___b___。

A、可行性分析 B、需求分析 C、詳細設計 D、程序編碼

7. 在軟體開發中,下面任務不屬於設計階段的是__d____。

A、數據結構設計 B、給出系統模塊結構 C、定義模塊演算法 D、定義需求並建立系統模型

8. 資料庫系統的核心是___b___。

A、數據模型 B、資料庫管理系統 C、軟體工具 D、資料庫

9. 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__c____。

A、資料庫是一個獨立的系統,不需要操作系統的支持

B、資料庫設計是指設計資料庫管理系統

C、資料庫技術的根本目標是要解決數據共享的問題

D、資料庫系統中,數據的物理結構必須與邏輯結構一致

10. 下列模式中,能夠給出資料庫物理存儲結構與物理存取方法的是___a___。

A、內模式 B、外模式 C、概念模式 D、邏輯模式

11. Visual FoxPro資料庫文件是___d___。

A、存放用戶數據的文件 B、管理資料庫對象的系統文件

C、存放用戶數據和系統的文件 D、前三種說法都對

12. SQL語句中修改表結構的命令是___c___。

A、MODIFY TABLE B、MODIFY STRUCTURE

C、ALTER TABLE D、ALTER STRUCTURE

13. 如果要創建一個數據組分組報表,第一個分組表達式是"部門",第二個分組表達式是"性別",第三個分組表達式是"基本工資",當前索引的索引表達式應當是__b____。

A、部門+性別+基本工資 B、部門+性別+STR(基本工資)

C、STR(基本工資)+性別+部門 D、性別+部門+STR(基本工資)

14. 把一個項目編譯成一個應用程序時,下面的敘述正確的是___a___。

A、所有的項目文件將組合為一個單一的應用程序文件

B、所有項目的包含文件將組合為一個單一的應用程序文件

C、所有項目排除的文件將組合為一個單一的應用程序文件

D、由用戶選定的項目文件將組合為一個單一的應用程序文件

15. 資料庫DB、資料庫系統DBS、資料庫管理系統DBMS三者之間的關系是_a___。

A、DBS包括DB和DBMS B、DBMS包括DB和DBS

C、DB包括DBS和DBMS D、DBS就是DB,也就是DBMS

16. 在"選項"對話框的"文件位置"選項卡中可以設置___b___。

A、表單的默認大小 B、默認目錄

C、日期和時間的顯示格式 D、程序代碼的顏色

17. 要控制兩個表中數據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可以設置"參照完整性",要求這兩個表_a_。

A、是同一個資料庫中的兩個表 B、不同資料庫中的兩個表

C、兩個自由表 D、一個是資料庫表另一個是自由表

18. 定位第一條記錄上的命令是___a___。

A、GO TOP B、GO BOTTOM C、GO 6 D、SKIP

19. 在關系模型中,實現"關系中不允許出現相同的元組"的約束是通過__b____。

A、候選鍵 B、主鍵 C、外鍵 D、超鍵

20. 設當前資料庫有10條記錄(記錄未進行任何索引),在下列三種情況下,當前記錄號為1時;EOF()為真時;BOF()為真時,命令?RECN()的結果分別是___a___。

A、1,11,1 B、1,10,1 C、1,11,0 D、1,10,0

21. 下列表達式中結果不是日期型的是___c___。

A、CTOD("2000/10/01") B、{^99/10/01}+365

C、VAL("2000/10/01") D、DATE()

22. 只有滿足聯接條件的記錄才包含在查詢結果中,這種聯接為___c___。

A、左聯接 B、右聯接 C、內部聯接 D、完全聯接

23. 索引欄位值不唯一,應該選擇的索引類型為___b___。

A、主索引 B、普通索引 C、候選索引 D、唯一索引

24. 執行SELECT 0選擇工作區的結果是___b___。

A、選擇了0號工作區 B、選擇了空閑的最小號工作區

C、關閉選擇的工作區 D、選擇已打開的工作區

25. 從資料庫中刪除表的命令是___a___。

A、DROP TABLE B、ALTER TABLE C、DELETE TABLE D、USE

26. DELETE FROM S WHERE 年齡>60語句的功能是__b____。

A、從S表中徹底刪除年齡大於60歲的記錄

B、S表中年齡大於60歲的記錄被加上刪除標記

C、刪除S表 D、刪除S表的年齡列 1 2

⑥ 資料庫基礎篇(三)—— SQL之數據操縱、定義

1)語法

2)兩種方式區別

方式一使用最多。它支持插入多行;支持嵌入子查詢。方式二不支持。

3)特點

①欄位類型和值類型一致或兼容,而且一一對應

②可以為空的欄位,可以不用插入值,或用null填充

③不可以為空的欄位,必須插入值

④欄位個數和值的個數必須一致

⑤欄位可以省略,但默認所有欄位,並且順序和表中的存儲順序一致

1)語法

2)栗子

1)語法

2)栗子

3)兩種方式區別

① truncate不能加where條件,而delete可以加where條件

② truncate的效率高一點

③truncate 刪除帶自增長的列的表後,如果再插入數據,數據從1開;delete 刪除帶自增長列的表後,如果再插入數據,數據從上一次的斷點處開始

④truncate刪除不能回滾,delete刪除可以回滾

1)庫的管理:

2)表的管理:

注意:對於表和庫的管理,語句理解就好。工作中最方便的是直接在Navicat中直接操作。那麼,這里重要的是復製表,它的需求通常是直接復製表的結構或數據,或者部分數據及部分結構。不需要重新再創建表結構,導數據。直接用SQL,效率會很高,且不容易出錯。

上面在創建表時,涉及到數據類型。它和Python程序語言類似,也有自己的數據類型。都是在存儲數據時,要對數據類型進行限制,保證插入數據時的准確性。分類分別是數值型、字元型、日期型。圖中標記部分為常用。

上面在創建表時涉及到約束,它是工作中非常重要的。我們從一個問題場景來看,下面是一個真實的面試題。我們第一反應是"報錯!",但是面試官想聽的是背後報錯原因及解決方案。下面,帶著問題來學習約束。

約束是一種限制,用於限製表中的數據結構,為了保證表中的數據的准確和可靠性、一致性。比如:創建用戶表時,為了保證每一個用戶唯一性,就需要進行約束。添加約束的時機分別是創建表、修改表時。SQL中有五大常用約束。如下:

①NOT NULL 非空約束,保證該欄位的值不為空。如:用戶ID

②DEFAULT 默認約束,欄位如果不插入數據也有默認值。如:性別

③UNIQUE 唯一約束,可以為空。如:商品類別

④PRIMARY KEY 主鍵,保證欄位唯一性、非空。如:ID,員工編號

⑤FOREIGN KEY 外鍵,用於限制兩個表之間的關系,用於保證該欄位的值必須來自主表的關聯列的值。如:用戶表裡有個外鍵是order_id, order_id是order的主鍵。下圖是約束在Navicat中設置的對應位置。

最後回答下上面的問題:原因是int類型的id欄位最大數據量支持到4294967295,如果超過則會報錯。解決方案:①檢查id欄位是否是主鍵②將id的類型轉換為 bigint。

好,今天學習到這里。本節內容相對上一節要簡單些。雖然簡單,但每個知識點都是工作中常用的。這篇文章主要是SQL的增刪改和表和庫的管理。明天繼續學習SQL的事務及視圖。一起加油!

⑦ SQL查詢面試題與答案

SQL查詢面試題與答案

SQL語言是一種資料庫查詢和程序設計語言,用於存取數據以及查詢、更新和管理關系資料庫系統;同時也是資料庫腳本文件的擴展名。下面是我搜集的SQL查詢面試題與答案,歡迎大家閱讀。

SQL查詢面試題與答案一

1.一道SQL語句面試題,關於group by表內容:

2005-05-09 勝

2005-05-09 勝

2005-05-09 負

2005-05-09 負

2005-05-10 勝

2005-05-10 負

2005-05-10 負

如果要生成下列結果, 該如何寫sql語句?

勝 負

2005-05-09 2 2

2005-05-10 1 2

------------------------------------------

create table #tmp(rq varchar(10),shengfu nchar(1))

insert into #tmp values('2005-05-09','勝')

insert into #tmp values('2005-05-09','勝')

insert into #tmp values('2005-05-09','負')

insert into #tmp values('2005-05-09','負')

insert into #tmp values('2005-05-10','勝')

insert into #tmp values('2005-05-10','負')

insert into #tmp values('2005-05-10','負')

1)select rq, sum(case when shengfu='勝' then 1 else 0 end)'勝',sum(case when shengfu='負' then 1 else 0 end)'負' from #tmp group by rq

2) select N.rq,N.勝,M.負 from (

select rq,勝=count(*) from #tmp where shengfu='勝'group by rq)N inner join

(select rq,負=count(*) from #tmp where shengfu='負'group by rq)M on N.rq=M.rq

3)select a.col001,a.a1 勝,b.b1 負 from

(select col001,count(col001) a1 from temp1 where col002='勝' group by col001) a,

(select col001,count(col001) b1 from temp1 where col002='負' group by col001) b

where a.col001=b.col001

2.請教一個面試中遇到的SQL語句的查詢問題

表中有A B C三列,用SQL語句實現:當A列大於B列時選擇A列否則選擇B列,當B列大於C列時選擇B列否則選擇C列。

------------------------------------------

select (case when a>b then a else b end ),

(case when b>c then b esle c end)

from table_name

3.面試題:一個日期判斷的sql語句?

請取出tb_send表中日期(SendTime欄位)為當天的所有記錄?(SendTime欄位為datetime型,包含日期與時間)

------------------------------------------

select * from tb where datediff(dd,SendTime,getdate())=0

4.有一張表,裡面有3個欄位:語文,數學,英語。其中有3條記錄分別表示語文70分,數學80分,英語58分,請用一條sql語句查詢出這三條記錄並按以下條件顯示出來(並寫出您的思路):

大於或等於80表示優秀,大於或等於60表示及格,小於60分表示不及格。

顯示格式:

語文 數學 英語

及格 優秀 不及格

------------------------------------------

select

(case when 語文>=80 then '優秀'

when 語文>=60 then '及格'

else '不及格') as 語文,

(case when 數學>=80 then '優秀'

when 數學>=60 then '及格'

else '不及格') as 數學,

(case when 英語>=80 then '優秀'

when 英語>=60 then '及格'

else '不及格') as 英語,

from table

5.在sqlserver2000中請用sql創建一張用戶臨時表和系統臨時表,裡麵包含兩個欄位ID和IDValues,類型都是int型,並解釋下兩者的區別?

------------------------------------------

用戶臨時表:create table #xx(ID int, IDValues int)

系統臨時表:create table ##xx(ID int, IDValues int)

區別:

用戶臨時表只對創建這個表的用戶的Session可見,對其他進程是不可見的.

當創建它的進程消失時這個臨時表就自動刪除.

全局臨時表對整個SQL Server實例都可見,但是所有訪問它的Session都消失的時候,它也自動刪除.

6.sqlserver2000是一種大型資料庫,他的`存儲容量只受存儲介質的限制,請問它是通過什麼方式實現這種無限容量機制的。

------------------------------------------

它的所有數據都存儲在數據文件中(*.dbf),所以只要文件夠大,SQL Server的存儲容量是可以擴大的.

SQL Server 2000 資料庫有三種類型的文件:

主要數據文件

主要數據文件是資料庫的起點,指向資料庫中文件的其它部分。每個資料庫都有一個主要數據文件。主要數據文件的推薦文件擴展名是 .mdf。

次要數據文件

次要數據文件包含除主要數據文件外的所有數據文件。有些資料庫可能沒有次要數據文件,而有些資料庫則有多個次要數據文件。次要數據文件的推薦文件擴展名是 .ndf。

日誌文件

日誌文件包含恢復資料庫所需的所有日誌信息。每個資料庫必須至少有一個日誌文件,但可以不止一個。日誌文件的推薦文件擴展名是 .ldf。

7.請用一個sql語句得出結果

從table1,table2中取出如table3所列格式數據,注意提供的數據及結果不準確,只是作為一個格式向大家請教。

如使用存儲過程也可以。

table1

月份mon 部門dep 業績yj

-------------------------------

一月份 01 10

一月份 02 10

一月份 03 5

二月份 02 8

二月份 04 9

三月份 03 8

table2

部門dep 部門名稱dname

--------------------------------

01 國內業務一部

02 國內業務二部

03 國內業務三部

04 國際業務部

table3 (result)

部門dep 一月份 二月份 三月份

--------------------------------------

01 10 null null

02 10 8 null

03 null 5 8

04 null null 9

------------------------------------------

1)

select a.部門名稱dname,b.業績yj as '一月份',c.業績yj as '二月份',d.業績yj as '三月份'

from table1 a,table2 b,table2 c,table2 d

where a.部門dep = b.部門dep and b.月份mon = '一月份' and

a.部門dep = c.部門dep and c.月份mon = '二月份' and

a.部門dep = d.部門dep and d.月份mon = '三月份' and

2)

select a.dep,

sum(case when b.mon=1 then b.yj else 0 end) as '一月份',

sum(case when b.mon=2 then b.yj else 0 end) as '二月份',

sum(case when b.mon=3 then b.yj else 0 end) as '三月份',

sum(case when b.mon=4 then b.yj else 0 end) as '四月份',

sum(case when b.mon=5 then b.yj else 0 end) as '五月份',

sum(case when b.mon=6 then b.yj else 0 end) as '六月份',

sum(case when b.mon=7 then b.yj else 0 end) as '七月份',

sum(case when b.mon=8 then b.yj else 0 end) as '八月份',

sum(case when b.mon=9 then b.yj else 0 end) as '九月份',

sum(case when b.mon=10 then b.yj else 0 end) as '十月份',

sum(case when b.mon=11 then b.yj else 0 end) as '十一月份',

sum(case when b.mon=12 then b.yj else 0 end) as '十二月份',

from table2 a left join table1 b on a.dep=b.dep

8.華為一道面試題

一個表中的Id有多個記錄,把所有這個id的記錄查出來,並顯示共有多少條記錄數。

------------------------------------------

select id, Count(*) from tb group by id having count(*)>1

select * from(select count(ID) as count from table group by ID)T where T.count>1

SQL查詢面試題與答案二

1、查詢不同老師所教不同課程平均分從高到低顯示

SELECT max(Z.T#) AS 教師ID,MAX(Z.Tname) AS 教師姓名,C.C# AS 課程ID,MAX(C.Cname) AS 課程名稱,AVG(Score) AS 平均成績

FROM SC AS T,Course AS C ,Teacher AS Z

where T.C#=C.C# and C.T#=Z.T#

GROUP BY C.C#

ORDER BY AVG(Score) DESC

2、查詢如下課程成績第 3 名到第 6 名的學生成績單:企業管理(001),馬克思(002),UML (003),資料庫(004)

[學生ID],[學生姓名],企業管理,馬克思,UML,資料庫,平均成績

SELECT DISTINCT top 3

SC.S# As 學生學號,

Student.Sname AS 學生姓名 ,

T1.score AS 企業管理,

T2.score AS 馬克思,

T3.score AS UML,

T4.score AS 資料庫,

ISNULL(T1.score,0) + ISNULL(T2.score,0) + ISNULL(T3.score,0) + ISNULL(T4.score,0) as 總分

FROM Student,SC LEFT JOIN SC AS T1

ON SC.S# = T1.S# AND T1.C# = '001'

LEFT JOIN SC AS T2

ON SC.S# = T2.S# AND T2.C# = '002'

LEFT JOIN SC AS T3

ON SC.S# = T3.S# AND T3.C# = '003'

LEFT JOIN SC AS T4

ON SC.S# = T4.S# AND T4.C# = '004'

WHERE student.S#=SC.S# and

ISNULL(T1.score,0) + ISNULL(T2.score,0) + ISNULL(T3.score,0) + ISNULL(T4.score,0)

NOT IN

(SELECT

DISTINCT

TOP 15 WITH TIES

ISNULL(T1.score,0) + ISNULL(T2.score,0) + ISNULL(T3.score,0) + ISNULL(T4.score,0)

FROM sc

LEFT JOIN sc AS T1

ON sc.S# = T1.S# AND T1.C# = 'k1'

LEFT JOIN sc AS T2

ON sc.S# = T2.S# AND T2.C# = 'k2'

LEFT JOIN sc AS T3

ON sc.S# = T3.S# AND T3.C# = 'k3'

LEFT JOIN sc AS T4

ON sc.S# = T4.S# AND T4.C# = 'k4'

ORDER BY ISNULL(T1.score,0) + ISNULL(T2.score,0) + ISNULL(T3.score,0) + ISNULL(T4.score,0) DESC);

3、統計列印各科成績,各分數段人數:課程ID,課程名稱,[100-85],[85-70],[70-60],[ <60]

SELECT SC.C# as 課程ID, Cname as 課程名稱

,SUM(CASE WHEN score BETWEEN 85 AND 100 THEN 1 ELSE 0 END) AS [100 - 85]

,SUM(CASE WHEN score BETWEEN 70 AND 85 THEN 1 ELSE 0 END) AS [85 - 70]

,SUM(CASE WHEN score BETWEEN 60 AND 70 THEN 1 ELSE 0 END) AS [70 - 60]

,SUM(CASE WHEN score < 60 THEN 1 ELSE 0 END) AS [60 -]

FROM SC,Course

where SC.C#=Course.C#

GROUP BY SC.C#,Cname;

4、查詢學生平均成績及其名次

SELECT 1+(SELECT COUNT( distinct 平均成績)

FROM (SELECT S#,AVG(score) AS 平均成績

FROM SC

GROUP BY S#

) AS T1

WHERE 平均成績 > T2.平均成績) as 名次,

S# as 學生學號,平均成績

FROM (SELECT S#,AVG(score) 平均成績

FROM SC

GROUP BY S#

) AS T2

ORDER BY 平均成績 desc;

5、查詢各科成績前三名的記錄:(不考慮成績並列情況)

SELECT t1.S# as 學生ID,t1.C# as 課程ID,Score as 分數

FROM SC t1

WHERE score IN (SELECT TOP 3 score

FROM SC

WHERE t1.C#= C#

ORDER BY score DESC

)

ORDER BY t1.C#;

6、查詢每門課程被選修的學生數

select c#,count(S#) from sc group by C#;

7、查詢出只選修了一門課程的全部學生的學號和姓名

select SC.S#,Student.Sname,count(C#) AS 選課數

from SC ,Student

where SC.S#=Student.S# group by SC.S# ,Student.Sname having count(C#)=1;

8、查詢課程編號“002”的成績比課程編號“001”課程低的所有同學的學號、姓名;

Select S#,Sname from (select Student.S#,Student.Sname,score ,(select score from SC SC_2 where SC_2.S#=Student.S# and SC_2.C#='002') score2

from Student,SC where Student.S#=SC.S# and C#='001') S_2 where score2

9、查詢所有課程成績小於60分的同學的學號、姓名;

select S#,Sname

from Student

where S# not in (select Student.S# from Student,SC where S.S#=SC.S# and score>60);

10、查詢沒有學全所有課的同學的學號、姓名;

select Student.S#,Student.Sname

from Student,SC

where Student.S#=SC.S# group by Student.S#,Student.Sname having count(C#) <(select count(C#) from Course);

11、查詢至少有一門課與學號為“1001”的同學所學相同的同學的學號和姓名;

select S#,Sname from Student,SC where Student.S#=SC.S# and C# in select C# from SC where S#='1001';

12、查詢至少學過學號為“001”同學所有一門課的其他同學學號和姓名;

select distinct SC.S#,Sname

from Student,SC

where Student.S#=SC.S# and C# in (select C# from SC where S#='001');

13、把“SC”表中“葉平”老師教的課的成績都更改為此課程的平均成績;

update SC set score=(select avg(SC_2.score)

from SC SC_2

where SC_2.C#=SC.C# ) from Course,Teacher where Course.C#=SC.C# and Course.T#=Teacher.T# and Teacher.Tname='葉平');

14、查詢和“1002”號的同學學習的課程完全相同的其他同學學號和姓名;

select S# from SC where C# in (select C# from SC where S#='1002')

group by S# having count(*)=(select count(*) from SC where S#='1002');

15、刪除學習“葉平”老師課的SC表記錄;

Delect SC

from course ,Teacher

where Course.C#=SC.C# and Course.T#= Teacher.T# and Tname='葉平';

16、向SC表中插入一些記錄,這些記錄要求符合以下條件:沒有上過編號“003”課程的同學學號、2、

號課的平均成績;

Insert SC select S#,'002',(Select avg(score)

from SC where C#='002') from Student where S# not in (Select S# from SC where C#='002');

17、按平均成績從高到低顯示所有學生的“資料庫”、“企業管理”、“英語”三門的課程成績,按如下形式顯示: 學生ID,,資料庫,企業管理,英語,有效課程數,有效平均分

SELECT S# as 學生ID

,(SELECT score FROM SC WHERE SC.S#=t.S# AND C#='004') AS 資料庫

,(SELECT score FROM SC WHERE SC.S#=t.S# AND C#='001') AS 企業管理

,(SELECT score FROM SC WHERE SC.S#=t.S# AND C#='006') AS 英語

,COUNT(*) AS 有效課程數, AVG(t.score) AS 平均成績

FROM SC AS t

GROUP BY S#

ORDER BY avg(t.score)

18、查詢各科成績最高和最低的分:以如下形式顯示:課程ID,最高分,最低分

SELECT L.C# As 課程ID,L.score AS 最高分,R.score AS 最低分

FROM SC L ,SC AS R

WHERE L.C# = R.C# and

L.score = (SELECT MAX(IL.score)

FROM SC AS IL,Student AS IM

WHERE L.C# = IL.C# and IM.S#=IL.S#

GROUP BY IL.C#)

AND

R.Score = (SELECT MIN(IR.score)

FROM SC AS IR

WHERE R.C# = IR.C#

GROUP BY IR.C#

);

19、按各科平均成績從低到高和及格率的百分數從高到低順序

SELECT t.C# AS 課程號,max(course.Cname)AS 課程名,isnull(AVG(score),0) AS 平均成績

,100 * SUM(CASE WHEN isnull(score,0)>=60 THEN 1 ELSE 0 END)/COUNT(*) AS 及格百分數

FROM SC T,Course

where t.C#=course.C#

GROUP BY t.C#

ORDER BY 100 * SUM(CASE WHEN isnull(score,0)>=60 THEN 1 ELSE 0 END)/COUNT(*) DESC

20、查詢如下課程平均成績和及格率的百分數(用"1行"顯示): 企業管理(001),馬克思(002),OO&UML (003),資料庫(004)

SELECT SUM(CASE WHEN C# ='001' THEN score ELSE 0 END)/SUM(CASE C# WHEN '001' THEN 1 ELSE 0 END) AS 企業管理平均分

,100 * SUM(CASE WHEN C# = '001' AND score >= 60 THEN 1 ELSE 0 END)/SUM(CASE WHEN C# = '001' THEN 1 ELSE 0 END) AS 企業管理及格百分數

,SUM(CASE WHEN C# = '002' THEN score ELSE 0 END)/SUM(CASE C# WHEN '002' THEN 1 ELSE 0 END) AS 馬克思平均分

,100 * SUM(CASE WHEN C# = '002' AND score >= 60 THEN 1 ELSE 0 END)/SUM(CASE WHEN C# = '002' THEN 1 ELSE 0 END) AS 馬克思及格百分數

,SUM(CASE WHEN C# = '003' THEN score ELSE 0 END)/SUM(CASE C# WHEN '003' THEN 1 ELSE 0 END) AS UML平均分

,100 * SUM(CASE WHEN C# = '003' AND score >= 60 THEN 1 ELSE 0 END)/SUM(CASE WHEN C# = '003' THEN 1 ELSE 0 END) AS UML及格百分數

,SUM(CASE WHEN C# = '004' THEN score ELSE 0 END)/SUM(CASE C# WHEN '004' THEN 1 ELSE 0 END) AS 資料庫平均分

,100 * SUM(CASE WHEN C# = '004' AND score >= 60 THEN 1 ELSE 0 END)/SUM(CASE WHEN C# = '004' THEN 1 ELSE 0 END) AS 資料庫及格百分數

FROM SC

;
熱點內容
java返回this 發布:2025-10-20 08:28:16 瀏覽:582
製作腳本網站 發布:2025-10-20 08:17:34 瀏覽:876
python中的init方法 發布:2025-10-20 08:17:33 瀏覽:571
圖案密碼什麼意思 發布:2025-10-20 08:16:56 瀏覽:757
怎麼清理微信視頻緩存 發布:2025-10-20 08:12:37 瀏覽:673
c語言編譯器怎麼看執行過程 發布:2025-10-20 08:00:32 瀏覽:1000
郵箱如何填寫發信伺服器 發布:2025-10-20 07:45:27 瀏覽:244
shell腳本入門案例 發布:2025-10-20 07:44:45 瀏覽:103
怎麼上傳照片瀏覽上傳 發布:2025-10-20 07:44:03 瀏覽:795
python股票數據獲取 發布:2025-10-20 07:39:44 瀏覽: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