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的ifnot
① python如何判斷變數是否為none
python中判斷變數是否為none的方法:
第一種:if X is None;
第二種:if not X;
當X為None, False, 空字元串"", 0, 空列表[], 空字典{}, 空元組()這些時,not X為真,即無法分辨出他們之間的不同。
第三種:if not X is None;
在Python中,None、空列表[]、空字典{}、空元組()、0等一系列代表空和無的對象會被轉換成False。除此之外的其它對象都會被轉化成True。
更多Python知識請關注Python自學網。
② python裡面if…andnot什麼意思
一、not、and、or的含義以及優先順序對象返回結果優先順序not xif x is false,then True,else False1
x and yif x is false,then x,else y2
x or yif x is false,then y,else x3
含義:not是 「非」 ;and是 「與」 ;or是 「或」 (可以用數學去理解)
1、not True = False 或者 not False = True (非真就是假,非假即真)
2、and是一假則假,兩真為真,兩假則假
3、or是一真即真,兩假即假,兩真則真
優先順序是 not > and > or
代碼如下(示例):
x=1 #將x賦值為1
y=0 #將y賦值為0
z=0 #將z賦值為0
print(x or y and not z)
'''
輸出結果為
1
'''
小提示: 我們知道在編程語言中「非0即是True」,也就是「0為False,1為True」由於優先順序是not>and>or,所以首先執行not z(也就是not 0),
即 not 0 = not False =True =1
下一步是輪到了and,那麼 y and 1(已知y=0)即 0 and 1,也就是
False and True (假與真),我們剛剛談過and,一假即假,故
y and 1 = 0 and 1 = False = 0
最後一步按優先順序是輪到了or,即 x or 0(已知x=1),
即 1 or 0 =True or Flase =True = 1(or即「或」中,一真即真)
所以輸出結果為 1總結: 代碼運算過程為: (用數學符號表示優先順序)
{ x or [ y and (not z) ] }
二、not、and、or的使用方法
1.not
if x is false,then True,else False
如果x為False則not x 為True,否則為False
(如果x是假的,則「非假」為真,否則x是真的,則非真為假)
在編程中是 布爾運算,即返回值是True 或者 False
代碼如下(示例):
print(not 0,not 1,not True,not False)
'''
輸出結果為:
True False False True
'''
2.and
and運算後的返回結果:
從左到右計算表達式,若所有的都為真,則返回最後一個值,若存在假,返回第一個值。
簡單理解:
and的目的是找到並返回第一個False(假)或最後一個True(真) (從左往右找)(一假即假,兩真即真)
代碼如下(示例):
1、找到並返回第一個False(假)
print(1 and 2 and 0 and 4 and False)
'''
輸出結果為:
0
'''
因為and是找到第一個False(假),我們知道在計算機中,
False即為0,所以輸出結果是 0
2、找到並返回最後一個True(真)
print(1 and 2 and True and 4 and 6)
print(2 and 5 and True and 7 and True)
'''
輸出結果為:
6
True
'''
因為 1,2,True,4,6 都不是0,我們知道 非零True,所以都是 真的,那麼輸出最後一個真值,所以輸出結果為 6
因為 2,5,True,7,True 都不是0,都是真的,同理輸出最後一個真值,所以輸出結果為 True
3.or
or運算後的返回結果:
從左到右計算表達式,只要遇到真值就返回那個真值,如果表達式結束依舊沒有遇到真值,就返回最後一個假值。
③ python中的 if not 怎麼理解 定義一個函數test()返回bool值 然後 if not test() 怎麼理解這個語句
就是和test返回的值相反
例:如果test()返回True,if not test()就是False
④ python中的if not 怎麼用
python中的if not的用法說明如下:
1、if的語法為:if 條件為真:執行語句,而not是取反的意思。
2、從上面的解釋可理解為:if not 條件為真:執行語句<==>if 條件不為真:執行語句。
3、舉例:if n>3:print "True",假如n=3,就列印「True」。如果加上not,即為if not n>3:print 「True」,就有:n<=3,才會列印「True"。

(4)python的ifnot擴展閱讀:
python中的「if not 1」:
if條件語句後面需要跟隨bool類型的數據,即True或者False。然而,如果不是bool類型的數據,可以將其轉換成bool類型的數據,轉換的過程是隱式的。
在Python中,None、空列表[]、空字典{}、空元組()、0等一系列代表空和無的對象會被轉換成False。除此之外的其它對象都會被轉化成True。
在命令「if not 1」中,1便會轉換為bool類型的True。not是邏輯運算符非,not 1則恆為False。因此if語句if not 1之下的語句,永遠不會執行。
⑤ python中的not具體表示是什麼,舉個例子說一下,衷心的感謝
在python中not是邏輯判斷詞,用於布爾型True和False。
布爾"非" :如果 x 為 True,返回 False 。如果 x 為 False,它返回 True。 例如:
a = 0;
b = 1;
if not ( a and b ):
print "變數 a 和 b 都為 false,或其中一個變數為 false";
else:
print "變數 a 和 b 都為 true";
輸出結果為:變數 a 和 b 都為 false,或其中一個變數為 false。

(5)python的ifnot擴展閱讀
1、not 和 in 連接的用法:
not in ,如果在指定的序列中沒有找到值返回 True,否則返回 False。x 不在 y 序列中 , 如果 x 不在 y 序列中返回 True。例如:
b = 20;
list = [1, 2, 3, 4, 5 ];
if ( b not in list ):
print "變數 b 不在給定的列表中 list 中";
else:
print "變數 b 在給定的列表中 list 中";
2、is 和 not 連接的用法:
is not , 是判斷兩個標識符是不是引用自不同對象,x is not y, 類似id(a) != id(b)。如果引用的不是同一個對象則返回結果 True,否則返回 False。例如:
a = 20;
b = 30;
if ( a is not b ):
print "4 - a 和 b 沒有相同的標識";
else:
print "4 - a 和 b 有相同的標識";
⑥ python中if not應該怎麼理解
! 邏輯非的意思。
if是對邏輯表達式進行判斷,然後你要了解python數據類型的的邏輯表達結果,對於數字來說0是邏輯假,非0是邏輯真, 再加上not就是對這個邏輯結果再取反。
⑦ python中if not 1是什麼意思
你那個到底是數字1還是字母L?
if not xx就是「如果條件xx的結果不為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