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session共享php
⑴ 如何在多台web伺服器上共享session
一、將本該保存在web伺服器磁碟上的session數據保存到cookie中
即用cookie會話機制替代session會話機制,將session數據保存到客戶端瀏覽器的cookie中,這樣同一個用戶訪問同一網站時,無論負載均衡到哪台web伺服器,都不用再去伺服器請求session數據,而直接獲取客戶端cookie中的session數據。如此,同一個用戶的登錄狀態就不會丟失了。
但這樣做,有三大弊端:
把session數據放到客戶端的cookie中,一般都是重要數據(如用戶id、昵稱等),會存在安全問題,但可以將session數據加密後,再存放到cookie中,來降低安全風險。
瀏覽器對單個cookie的數據量大小限制為4K左右,因此會存在數據量的限制問題。
影響帶寬性能,降低了頁面的訪問速度。在高訪問量的情況下,用戶每次請求時,都要將客戶端cookie中的session數據發送到伺服器,要佔用較多的帶寬,進而影響訪問速度,伺服器帶寬成本增高。
二、將本該保存在web伺服器磁碟上的session數據保存到Mysql資料庫中
sessionid還是利用cookie機制存儲到客戶端,但session數據卻存放在MySQL伺服器上。(需要建立sessionid和session數據行的對應關系)
但這樣做,只適合訪問量比較小的網站。如果網站的訪問量比較大,對MySQL伺服器會造成很大壓力。因為每次用戶請求頁面(即使是刷新頁面)都要查詢MySQL資料庫中的session數據表,進而判斷用戶的登錄狀態和讀取用戶相關信息,勢必會對資料庫伺服器造成很大壓力,這樣就會降低伺服器的響應速度,影響用戶體驗。
三、將本該保存在web伺服器磁碟上的session數據保存到內存資料庫(memcache或redis)中
memcache或redis是基於內存存儲數據的,性能很高,尤其是高並發的情況下尤為合適。主要是因為從內存中讀取數據要比從磁碟讀取數據快很多。
內存資料庫還支持數據過期失效的機制,正好與session的過期機制對應,推薦使用redis內存資料庫,因為它比memcache支持更多的
數據類型,且支持內存數據備份到磁碟。
這里簡單說一下,後面兩種方法的注意要點:
如果多台web伺服器對應的是不同的域名,為了保證cookie的唯一(同一個cookie在各個域名有效),需要修改php.ini文件中的session.cookie_domain
由於後面兩種方法,屬於用戶自定義的方式管理session,而非默認的文件處理方式,故需修改php.ini中的session.save_handler=user
在開啟session之前(即調用session_start()之前),需要先調用session_set_save_handler,關於session_set_save_handler的具體用法,請參考php手冊
⑵ java學習路線是怎樣的
第一階段,Java SE基礎:
Java環境搭建、Java流程式控制制語句-for循環、switch選擇判斷、循環嵌套、數組拷貝、多維數組、final關鍵字、構造函數的調用、類的訪問許可權和路徑、面向對象高級特性、Java異常處理、Set,Map,List介面及介面實現類、Java線程、同步阻塞、JavaIO流、文件的操作,復制,讀寫,刪除等。
第二階段,JavaWeb:
MySQL安裝、管理、創建資料庫、MySQLUPDATE
查詢、Mysql高級操作、JDBC、JDBC資料庫連接操作,JDBC動態Sql處理、Servlet3.0 網頁重定向、Servlet3.0
新增的註解支持、AJAX、responseText屬性詳解等。
第三階段,Java高級框架-SSH:
Struts2異常處理、Struts2+Log4j集成、Struts2和JSON實例、Hibernate5、Hibernate集合映射、Hibernate組件映射、Spring4.0、SpringAOP+
AspectJ框架、Spring 與其它Web框架集成、Spring Hibernate支持等。
第四階段,Java高級框架-SSM:
SpringMVC、Spring MVC生成JSON數據、MyBatis、MyBatis 環境配置及入門、Mybatis set標簽、Mybatis trim標簽、Shiro、Shiro快速入門教程、Shiro Web應用等。
第五階段,SpringBoot+VUE全棧框架:
SpringBoot、全局異常處理、過濾器監聽器、EHCache緩存、SpringBoot Quartz定時任務、Vue、Vue.js 安裝、模板語法、計算屬性、事件處理器、Vue.js 自定義指令、Vue.js 路由等
第六階段,特色課程:
ActiveM環境搭建、生產者和消費者、消息持久化操作、RSA數字加密演算法、Codebar條形碼生成器、zxing二維碼生成器、HighCharts統計圖、Echarts統計圖、網路播放器ckplayer、嵌入式網路播放器,可以瀏覽器和移動端隨意使用
第七階段,互聯網框架的高級應用1:
分布式服務框架的理解,Dubbo架構設計詳解及其核心要點,框架運行原理分析、SpringData數據訪問、Lucene搜索引擎、Lucene的全文搜索伺服器介紹、索引建立方式、Solr海量數據搜索引擎、Socket網路通信、實現RMI遠程對象通訊、使用JMS消息服務、Kafka分布式消息系統、WebService與RestfulWS等
第八階段,互聯網框架的高級應用2:
Spring Security安全框架、實現Web應用安全控制、緩存應用與EhCache框架、OSCache與JBossCache框架、MyBatis與Hibernate緩存機制、NoSQL應用與SQL調優、MongoDB
NoSQL資料庫、Redis內存資料庫、實現RedisSession共享、SQL語句的優化、實現資料庫讀寫分離、WEB應用集群及性能優化、Maven項目管理工具、Web伺服器負載均衡、實現Nginx與Tomcat集群、使用LoadRunner測試工具、性能優化之內存調優、代碼優化與重構的方法等。
對java有興趣的小夥伴們,不妨先從java入門開始!B站上有很多的java教學視頻,從基礎到高級的都有,還挺不錯的,知識點講的很細致,還有完整版的學習路線圖。也可以自己去看看,下載學習試試。
⑶ SpringBoot整合SpringSeesion實現Redis緩存
使用Spring Boot開發項目時我們經常需要存儲Session,因為Session中會存一些用戶信息或者登錄信息。傳統的web服務是將session存儲在內存中的,一旦服務掛了,session也就消失了,這時候我們就需要將session存儲起來,而Redis就是用來緩存seesion的一種非關系型資料庫,我們可以通過配置或者註解的方式將Spring Boot和Redis整合。而在分布式系統中又會涉及到session共享的問題,多個服務同時部署時session需要共享,Spring Session可以幫助我們實現這一功能。將Spring Session集成到Spring Boot框架中並使用Redis進行緩存是目前非常流行的解決方案,接下來就跟著我一起學習吧。
工具/材料
IntelliJ IDEA
首先我們創建一個Spring Boot 2.x的項目,在application.properties配置文件中添加Redis的配置,Spring和Redis的整合可以參考我其他的文章,此處不再詳解。我們設置服務埠server.port為8080埠用於啟動第一個服務。
接下來我們需要在pom文件中添加spring-boot-starter-data-redis和spring-session-data-redis這兩個依賴,spring-boot-starter-data-redis用於整合Spring Boot和Redis,spring-session-data-redis集成了spring-session和spring-data-redis,提供了session與redis的整合方案。
接下來我們創建一個配置類RedisSessionConfig,這個類使用@Configuration註解表明這是一個配置類。在這個類上我們同時添加註解@EnableRedisHttpSession,表示開啟Redis的Session管理。如果需要設置失效時間可以使用@EnableRedisHttpSession(maxInactiveIntervalInSeconds = 3600)表示一小時後失效。若同時需要設置Redis的命名空間則使用@EnableRedisHttpSession(maxInactiveIntervalInSeconds=3600, redisNamespace="{spring.session.redis.namespace}") ,其中{spring.session.redis.namespace}表示從配置文件中讀取這個命名空間。
配置完成後我們寫一個測試類SessionController,在這個類中我們寫兩個方法,一個方法用於往session中存數據,一個用於從session中取數據,代碼如下圖所示,我們存取請求的url。啟動類非常簡單,一般都是通用的,我們創建一個名為SpringbootApplication的啟動類,使用main方法啟動。
接下來我們使用Postman分別請求上面兩個介面,先請求存數據介面,再請求取數據介面,結果如下圖所示,我們可以看到數據已從redis中取出。另外需要注意sessionId的值,這是session共享的關鍵。
為了驗證兩個服務是否共享了session,我們修改項目的配置文件,將服務埠server.port改為8090,然後再啟動服務。此時我們不必在請求存數據的介面,只需要修改請求埠號再一次請求取數據的介面即可。由下圖可以看到兩次請求的sessionId值相同,實現了session的共享。
以上我們完成了SpringBoot整合SpringSeesion實現Redis緩存的功能,在此我們還要推薦一個Redis的可視化工具RedisDesktopManager,我們可以配置Redis資料庫的連接,然後便可以非常直觀地查看到存儲到Redis中的session了,如下圖所示,session的命名空間是share,正是從配置文件中讀取到的。
特別提示
如果Redis伺服器是很多項目共用的,非常建議配置命名空間,否則同時打開多個項目的瀏覽器頁面可能會導致session錯亂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