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3文件寫
⑴ 如何使用python3讀寫INI配置文件
ini文件簡介
ini是我們常見到的配置文件格式之一。
ini是微軟Windows操作系統中的文件擴展名(也常用在其他系統)。
INI是英文「初始化(Initial)」的縮寫。正如該術語所表示的,INI文件被用來對操作系統或特定程序初始化或進行參數設置。
網路
通過它,可以將經常需要改變的參數保存起來(而且還可讀),使程序更加的靈活。
我先給出一個ini文件的示例。
[School]
ip = 10.15.40.123
mask = 255.255.255.0
gateway = 10.15.40.1
dns = 211.82.96.1
[Match]
ip = 172.17.29.120
mask = 255.255.255.0
gateway = 172.17.29.1
dns = 0.0.0.0
這個配置文件中保存的是不同場合下的IP設置參數。
下面將以生成和讀取這個配置文件為例,進行講解。
Python(v3)讀取方法
首先,Python讀取ini配置需要用到ConfigParser包,所以要先載入它。
import configparser
之後我們需要載入配置文件。
config=configparser.ConfigParser()
#IpConfig.ini可以是一個不存在的文件,意味著准備新建配置文件。
config.read("IpConfig.ini")
接下來,我們可以使用configparser.add_section()向配置文件中添加一個Section。
#添加節School
config.add_section("School")
注意:如果文件中已經存在相應的項目,則不能再增加同名的節。
然後可以使用configparser.set()在節School中增加新的參數。
#添加新的IP地址參數
config.set("School","IP","192.168.1.120")
config.set("School","Mask","255.255.255.0")
config.set("School","Gateway","192.168.1.1")
config.set("School","DNS","211.82.96.1")
你可以以同樣的方式增加其它幾項。
#由於ini文件中可能有同名項,所以做了異常處理
try:
config.add_section("Match")
config.set("Match","IP","172.17.29.120")
config.set("Match","Mask","255.255.255.0")
config.set("Match","Gateway","172.17.29.1")
config.set("Match","DNS","0.0.0.0")
except configparser.DuplicateSectionError:
print("Section 'Match' already exists")
增加完所有需要的項目後,要記得使用configparser.write()進行寫入操作。
config.write(open("IpConfig.ini", "w"))
以上就是寫入配置文件的過程。
接下來我們使用configparser.get()讀取剛才寫入配置文件中的參數。讀取之前要記得讀取ini文件。
ip=config.get("School","IP")
mask=config.get("School","mask")
gateway=config.get("School","Gateway")
dns=config.get("School","DNS")
print((ip,mask+"\n"+gateway,dns))
完整示例
下面是一個完整的示常式序,他將生成一個IpConfig.ini的配置文件,再讀取文件中的數據,輸出到屏幕上。
# -*- coding: utf-8 -*-
import configparser
#讀取配置文件
config=configparser.ConfigParser()
config.read("IpConfig.ini")
#寫入宿舍配置文件
try:
config.add_section("School")
config.set("School","IP","10.15.40.123")
config.set("School","Mask","255.255.255.0")
config.set("School","Gateway","10.15.40.1")
config.set("School","DNS","211.82.96.1")
except configparser.DuplicateSectionError:
print("Section 'School' already exists")
#寫入比賽配置文件
try:
config.add_section("Match")
config.set("Match","IP","172.17.29.120")
config.set("Match","Mask","255.255.255.0")
config.set("Match","Gateway","172.17.29.1")
config.set("Match","DNS","0.0.0.0")
except configparser.DuplicateSectionError:
print("Section 'Match' already exists")
#寫入配置文件
config.write(open("IpConfig.ini", "w"))
ip=config.get("School","IP")
mask=config.get("School","mask")
gateway=config.get("School","Gateway")
dns=config.get("School","DNS")
print((ip,mask+"\n"+gateway,dns))
總結
Python讀取ini文件還是十分簡單的,這里我給出的只是一些簡單的使用方法,如果想用更高級的功能,比如和注釋有關的功能。可以參考Pyhton官方文檔
⑵ python3實現comtrade格式解析詳解
本文以Python3為開發環境,深入解析comtrade格式文件,詳細步驟如下。
首先,確保使用Python3版本。因其在處理文件與字元串時更為簡便,且對於中文與字元編碼的支持較好。
解析的目標文件包括cfg配置文件與dat數據文件,這兩類文件在國內應用廣泛。
針對非變采樣率模式,且格式版本為1999的comtrade文件進行解析。
dat文件採用二進制格式,文件處理前需要准備。
讀取並解析cfg配置文件,將內容存儲至cfg變數中,文件內容按照行分隔,以便進行逐行解析。
從配置信息中,可以獲取通道數量以及模擬量通道的詳細參數,包括讀取頻率。
根據獲取信息計算采樣頻率與采樣長度,完成cfg文件的初步解析。
進入dat文件處理階段,注意其模式設置為bytes模式,讀取到dat變數的是bytes數據流。
計算dat文件的總長度,以便後續處理。
comtrade格式的dat文件中,數據按包形式組織,每個包對應一個采樣點,計算包的長度。
數據包包含整型與短整型,利用struct.unpack函數進行轉換。根據模擬量個數與數字量格式,生成相應的format_str字元串。
所有采樣點對應的所有數據被保存在MONI_CYD變數中,至此,所有數據讀取完畢,完成後續數據的二次處理。
⑶ Python3文件重命名
因為你沒有「E:/tensorflow/初賽訓練數據/test/callreason」該目錄
你應該在代碼里加入對目錄的判定
具體代碼如下
#-*-coding:utf-8-*-
#coding=utf-8
importos
ul=r"E:/tensorflow/初賽訓練數據/test/callreason"
folder=os.path.exists(ul)
ifnotfolder:#判斷是否存在文件夾如果不存在則創建為文件夾
os.makedirs(ul)
filenamelist=os.listdir(ul)
foryinrange(len(filenamelist)):
f=open(ul+'/'+filenamelist[y],"r",encoding='utf-8')
modname=f.readline()
f.close()
newurl=ul+"/"+modname[:-1]+".txt"
os.rename(os.path.join(ul,filenamelist[y]),newurl)
print("執行成功")
執行結果<注意紅色框里的代碼,這就是需要你加入的代碼,用於判斷目錄是否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