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頁查詢的sql語句oracle
『壹』 用oracle在mybatis中分頁sql怎麼寫
(1)
select *
    from  (select a.*, rownum rnum
     from (select id, data
     from t  order by id, rowid) a
    )
   where rnum >= 148 and rnum<=151;
或者
(2)
select *
    from  (select a.*, rownum rnum
     from (select id, data
     from t  order by id, rowid) a
    where rownum <= 151 )
   where rnum >= 148;
最近在開發中同事說第(1)種效率不好,而第(2)種在只有唯一值(列)的時間才能正常排序,以前一直用第(1)種,今天同事找到如下的方式,解決了 第(2)種唯一值(列)排序的問題,如下:
(3)
select *
    from  (select a.*, rownum rnum
     from (select id, data
     from t  order by id, rowid) a
    where rownum <= 151 )
   where rnum >= 148;
『貳』 在oracle資料庫中的分頁SQL語句怎麼寫
前提:
分頁參數:size = 20 page = 2;
沒有order by的查詢;
嵌套子查詢,兩次篩選(推薦使用)。
SQL語句:
SELECT *
FROM (SELECT ROWNUM AS rowno, t.*
FROM DONORINFO t
WHERE t.BIRTHDAY BETWEEN TO_DATE ('19800101', 'yyyymmdd')
AND TO_DATE ('20060731', 'yyyymmdd')
AND ROWNUM <= 20*2) table_alias
WHERE table_alias.rowno > 20*(2-1);

(2)分頁查詢的sql語句oracle擴展閱讀:
rownum總是從1開始的,第一條不滿足去掉的話,第二條的rownum 又成了1。依此類推,所以永遠沒有不滿足條件的記錄。
可以這樣理解:rownum是一個序列,是Oracle資料庫從數據文件或緩沖區中讀取數據的順序。它取得第一條記錄則rownum值為1,第二條為2。
依次類推:當使用「>、>=、=、between...and」這些條件時,從緩沖區或數據文件中得到的第一條記錄的rownum為1,不符合sql語句的條件,會被刪除,接著取下條。下條的rownum還會是1,又被刪除,依次類推,便沒有了數據。
『叄』 oracle如何寫分頁sql語句
Oracle中實現分頁的SQL語句通常需要使用子查詢和ROWNUM偽列,或者使用Oracle 12c及以上版本提供的OFFSET FETCH子句。
以下是兩種實現分頁的SQL語句方式:
使用ROWNUM偽列:
這種方式適用於Oracle 11g及以下版本。
需要注意的是,ROWNUM是在結果集生成時動態分配的,因此在子查詢中需要先用一個別名對內部查詢結果進行引用,然後在外層查詢中通過ROWNUM進行過濾。
示例:markdownsqlSELECT * FROM t WHERE ROWNUM <= 20) WHERE rnum > 10;這里,內部的`SELECT * FROM tables ORDER BY some_column`首先按某個列排序,然後通過`ROWNUM <= 20`限制結果集的大小。外部查詢再從中篩選出`rnum > 10`的記錄,即實現了分頁。2. **使用`OFFSET FETCH`子句**: 這種方式適用於Oracle 12c及以上版本。 `OFFSET FETCH`子句提供了一種更直觀、簡潔的方式來實現分頁。 示例:markdownsqlSELECT * FROM tablesORDER BY some_columnOFFSET 10 ROWS FETCH NEXT 10 ROWS ONLY;
這里,ORDER BY some_column指定了排序的列,OFFSET 10 ROWS表示跳過前10條記錄,FETCH NEXT 10 ROWS ONLY表示接下來獲取10條記錄,從而實現了分頁。
總結: 在Oracle 11g及以下版本中,可以使用ROWNUM偽列結合子查詢來實現分頁。 在Oracle 12c及以上版本中,推薦使用OFFSET FETCH子句來實現分頁,因為它更加直觀和簡潔。
『肆』 用SQL寫出分頁查詢
SELECT * FROM
(
SELECT A.*, ROWNUM RN
FROM (SELECT * FROM TABLE_NAME) A --不排序
WHERE ROWNUM <= 40
)
WHERE RN >= 21;
SELECT *
FROM (SELECT a.*, row_number() over(ORDER BY 1) rn--假排序,速度同上
FROM t1 a)
WHERE rn BETWEEN 21 AND 40;
SELECT *
FROM (SELECT a.*, row_number() over(ORDER BY c1) rn --真實排序,無法比較速度
FROM t1 a)
WHERE rn BETWEEN 21 AND 40;
Oracle的分頁查詢語句基本上可以按照本文給出的格式來進行套用。
分頁查詢格式:
SELECT * FROM
(
SELECT A.*, ROWNUM RN
FROM (SELECT * FROM TABLE_NAME) A
WHERE ROWNUM <= 40
)
WHERE RN >= 21
其中最內層的查詢SELECT * FROM TABLE_NAME表示不進行翻頁的原始查詢語句。ROWNUM <= 40和RN >= 21控制分頁查詢的每頁的范圍。
上面給出的這個分頁查詢語句,在大多數情況擁有較高的效率。分頁的目的就是控制輸出結果集大小,將結果盡快的返回。在上面的分頁查詢語句中,這種考慮主要體現在WHERE ROWNUM <= 40這句上。
選擇第21 到40條記錄存在兩種方法,一種是上面例子中展示的在查詢的第二層通過ROWNUM <= 40來控制最大值,在查詢的最外層控制最小值。而另一種方式是去掉查詢第二層的WHERE ROWNUM <= 40語句,在查詢的最外層控制分頁的最小值和最大值。這是,查詢語句如下:
SELECT * FROM
(
SELECT A.*, ROWNUM RN
FROM (SELECT * FROM TABLE_NAME) A
)
WHERE RN BETWEEN 21 AND 40
對比這兩種寫法,絕大多數的情況下,第一個查詢的效率比第二個高得多。
這是由於CBO 優化模式下,Oracle可以將外層的查詢條件推到內層查詢中,以提高內層查詢的執行效率。對於第一個查詢語句,第二層的查詢條件WHERE ROWNUM <= 40就可以被Oracle推入到內層查詢中,這樣Oracle查詢的結果一旦超過了ROWNUM限制條件,就終止查詢將結果返回了。
而第二個查詢語句,由於查詢條件BETWEEN 21 AND 40是存在於查詢的第三層,而Oracle無法將第三層的查詢條件推到最內層(即使推到最內層也沒有意義,因為最內層查詢不知道RN代表什麼)。因此,對於第二個查詢語句,Oracle最內層返回給中間層的是所有滿足條件的數據,而中間層返回給最外層的也是所有數據。數據的過濾在最外層完成,顯然這個效率要比第一個查詢低得多。
上面分析的查詢不僅僅是針對單表的簡單查詢,對於最內層查詢是復雜的多表聯合查詢或最內層查詢包含排序的情況一樣有效。
這里就不對包含排序的查詢進行說明了,下一篇文章會通過例子來詳細說明。下面簡單討論一下多表聯合的情況。對於最常見的等值表連接查詢,CBO 一般可能會採用兩種連接方式NESTED LOOP和HASH JOIN(MERGE JOIN效率比HASH JOIN效率低,一般CBO不會考慮)。在這里,由於使用了分頁,因此指定了一個返回的最大記錄數,NESTED LOOP在返回記錄數超過最大值時可以馬上停止並將結果返回給中間層,而HASH JOIN必須處理完所有結果集(MERGE JOIN也是)。那麼在大部分的情況下,對於分頁查詢選擇NESTED LOOP作為查詢的連接方法具有較高的效率(分頁查詢的時候絕大部分的情況是查詢前幾頁的數據,越靠後面的頁數訪問幾率越小)。
因此,如果不介意在系統中使用HINT的話,可以將分頁的查詢語句改寫為:
SELECT * FROM
(
SELECT A.*, ROWNUM RN
FROM (SELECT * FROM TABLE_NAME) A
WHERE ROWNUM <= 40
)
WHERE RN >= 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