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密碼管理 » 南京大學訪問學者

南京大學訪問學者

發布時間: 2022-06-29 05:11:59

❶ 55歲南大近代史教授陳蘊茜病逝,她患了什麼病

我國學術界一個著名的泰斗隕落,在五十五歲的英年早逝,這是非常令人惋惜的。

這個學術界著名的學者,就是我國著名的歷史學家,南京大學歷史學院暨學衡研究院的教授,博士生導師陳蘊茜,由於因病治療無效,於2020年7月22日在南京最終逝世,享年55歲!

現在,請允許為這個學者的逝去默哀三分鍾,然後再繼續看這個學者生平的經歷。

陳蘊茜教授的代表著作就是《崇拜與記憶:孫中山符號的建構與傳播》(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全書大約60萬余字,論述嚴密、視角新穎、構思精巧,從不同側面對孫中山符號的建構與傳播、崇拜孫中山的形成與發展做了深入地探討,藉此研究民國時候精英與民眾、國家與社會的多元復雜的關系。在研究孫中山符號的過程中,也揭示了國民黨權力技術的靈活性、多樣性與控制性;以及中國由傳統農業社會轉向現代民主國家的過程中,國家權力的現代性建構。該書在學術界上引起了巨大的反響,也是研究民國社會代表性著作!

陳蘊茜教授熱愛生活、溫潤如玉、待人真誠,不僅是優秀學者,也是好教師、好妻子、好學者。她的逝世,也是歷史學界的巨大損失,留給了她的家人、學生、同事、朋友無限遺憾。最後,祝福陳蘊茜教授一路走好!

❷ 南大近代史教授陳蘊茜的個人簡介是怎樣的

陳蘊茜(1965年6月-2020年7月22日),畢業於南京大學歷史系,先後獲學士、碩士學位,後在職獲得博士學位,曾為哈佛大學暨哈佛燕京學社(Harvard-Yenching Institute)訪問學者、匹茲堡大學短期訪問學者,並赴日本、德國、澳大利亞、波蘭、以色列及台灣、香港等地的高校和科研機構進行學術交流。

2020年7月22日,因病醫治無效在南京逝世,享年55歲。

(2)南京大學訪問學者擴展閱讀:

人物經歷:

留校任教,後在職獲得博士學位。現為中國近現代史專業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新世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

曾為美國哈佛大學訪問學者和匹茲堡大學短期訪問學者,並赴日本、德國、澳大利亞、波蘭、以色列台灣、香港的高校及科研機構進行學術交流。

現同時擔任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級研究院院長助理和兼職研究員,建築與規劃學院兼職教授。

❸ 袁廣達的人物經歷

1976年09月—1978年07月,南京市六合縣八百中學高中。
1981年08月-1983年07月,連雲港財經學校財務會計專業中專。
1986年06月-1996年06月,南京大學經濟管理專業大專(在職自學)。
1998年08月-2001年07月,江蘇省委黨校工商管理專業(在職)本科(在職學習)。
1998年09月—2000年06月,南京大學企業管理專業(財務會計方向)研究生班(在職)學習。
2004年09月—2007年01月,北京工商大學會計學專業本科(在職學習)。
2006年11月5-12日,上海國家會計學院新會計准則師資培訓班。
2009年1月- ,南京大學財務與會計研究院高級訪問學者。 1979年08月-1981年03月,南京市六合縣馬山中學語文教師。
1983年08月-1987年09月,南京氣象學院財務科,助理會計師。
1987年09月-1989年09月,南京氣象學院院長辦公室,審計師。
1989年10月-1991年08月,南京氣象學院財務處,審計師,兼任財務大檢查辦主任。
1991年09月-2002年08月,南京氣象學院監察審計室,審計師,主任審計員(實職)兼財務大檢查辦主任。
1992年03月-2000年12月,南京氣院學院社會科學系副教授,高級審計師。
2001年01月-2006年06月,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經濟貿易系,副教授、高級審計師。
2006年07月-2010年10月,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高級審計師。

❹ 如何評價南京大學顏世安教授

很有實力的一位教授。

顏世安,1956年生,1983年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畢業,1986年南京大學歷史系碩士研究生畢業,留系任教。南京大學歷史學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南京大學中國思想家研究中心兼職教授。

哈佛大學燕京學社訪問學者,台灣大學高等人文社科研究院客座研究員。研究領域為先秦史、先秦思想史。獲寶鋼優秀教師獎,政府特殊津貼。

1997年獲南京大學歷史系博士學位。2000年任教授,2001年任博士生導師。2003年任南京大學思想家研究中心兼職教授。

1998-1999年度美國哈佛大學燕京學社訪問學者,2005年10至11月香港中文大學中國哲學與文化研究中心訪問學者,2009年9至12月台灣大學高等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客座研究員。曾在中央電視台《讀書時間》欄目介紹莊子,《百家講壇》欄目講老子。

道家思想研究在國內外有一定影響,莊子研究的論文和專著曾獲第一屆全國優秀社科論文獎三等獎(1994年),江蘇省第七屆社科優秀成果獎二等獎(2001年)。

2004至2006年連續三年被浦口的本科生評為「我最喜愛的老師」。2006年評為南京大學教學名師,同年獲寶鋼優秀教師獎。2009年獲國務院特殊津貼。

這些都是他的成就和實力的展現。

❺ 鄭正的人物簡介

教授/博士生導師
2009年至今 復旦大學特聘教授,復旦大學流域污染控制研究中心主任
2004-2008年 南京大學環境學院院長
1999-2004年 南京大學環境工程系主任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環境科學與工程學科評議組成員
國家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科技重大專項湖泊主題專家組成員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
個人經歷 1978-1982年,南京大學學習; 1982年-1984年,白求恩醫科大學工作,助教; 1984年-1998年,江蘇省農科院,助研至研究員; 1994年,日本原子能所和高崎輻照株式會社,訪問學者; 1998年-1999年,美國邁阿密大學污染控制實驗室,高級訪問學者 1999-2008年 南京大學,其中1999-2004年任南京大學環境工程系主任,2004-2008年任南京大學環境學院院長; 2009年至今,復旦大學,特聘教授。

❻ 楊金才的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

楊金才,文學博士,1998年畢業於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南京大學外國文學研究所所長、《當代外國文學》主編。長期從事英美文學、美國研究、比較文學、現當代西方文論的教學與研究。先後赴美國、澳大利亞、愛爾蘭、希臘、瑞典和奧地利等國家學習、訪問研究,曾為美國哈佛大學訪問研究生(1996-1998)、澳中理事會研究基金訪問學者(2002)、香港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亞聯董研究基金訪問研究員(2000)和Starr研究基金訪問研究員(2004)。已經發表學術論文80多篇、專著2部,兼任美國國際麥爾維爾研究會會員、全國美國文學研究會常務理事、英國文學學會常務理事、中美比較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江蘇省外國文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和江蘇省比較文學學會常務理事等。 主要研究方向:現當代西方文論、英美文學、比較文學和英語國家社會與文化等。

❼ 王志遠的人物生平

1944年8月2日,王志遠出生在溧陽別橋鎮橋東 。
1957年,王志遠考上了溧陽省中。
1963年考入南京化工學院。曾先後在錦州葯廠和遼寧省石油化工設計院工作。
1978年考入北京師范大學研究生院環境科學研究所。由於當時沒有環境毒理方向,由教育部特聘美國軍事健康科學大學的國際知名致癌機理專家楊憲桂教授(Dr.S.K.Yang)為學術研究導師。
畢業後曾在勞動人事部勞動保護科學研究所從事「職業與癌研究」。於八十年代中期赴美,擔任訪問學者。先後在凱斯西方儲備大學、羅格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和美國健康基金會繼續從事腫瘤與茶葉,腫瘤與中葯的研究。
由於1981年前,中國沒有學位制度。為有利於課題申請和學術交流活動,1992年,Rutgers大學葯學院腫瘤研究所主任A.康尼教授(Allan. Conney),以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的身份,聯合數位在腫瘤研究領域在不同院校任職的教授,向美國學位認證機構推薦,授予了王志遠「同等與美國大學所授予的博士(化學.毒理)學位」。哥倫比亞大學認證此博士學位,於1995年直接聘為研究副教授,從事腫瘤防治研究。
也相繼被美國健康基金會聘為高級研究員和擔任總裁科學顧問,協調組織跨學科的攻關課題。也曾擔任美國新澤西理工大學客座研究教授和生物信息與系統研究中心副主任。
考慮到「茶葉與癌症」是關繫到世界人民健康共同的重要課題,1988年,經原人事部部長趙東宛特批,中國大使館照會美國政府,同意王志遠不必回國服務,留在美國,完成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的課題,繼續從事科學研究。
2000年改變身份,加入美國國籍。

❽ 南京大學有哪些名人啊

中共中央表彰的23位兩彈一星功勛中的任新民、黃緯祿、錢驥、朱光亞、程開甲、趙九章是南大校友。截至2014年24位國家最高科技獎得主中閔恩澤、吳良鏞、劉東生、張存浩、程開甲是南大校友。

獲得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的閔乃本、王德寶、秦仁昌、馮康、侯先光等是南大畢業生,截至2012年2月,南大是唯一獲得該獎的內地高校。歷年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數居全國第3位。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自1994年設立至2014年,南大有137位本科畢業生、113位碩博畢業生獲得該基金,為全國高校之首。

當然還有許多如中國第一架超音速噴氣式戰斗機設計師陸孝彭。研製中國第一台超音速擴散氟化氫激光器的張存浩。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總設計師錢驥。復旦經濟學院首任院長陳觀烈等等。

❾ 南京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中美文化研究中心的聯合證書項目

跨語言、跨文化、跨學科是聯合證書項目的突出特點。中外學生共同學習、生活,中外教授聯合執教、相互切磋,以及與國際教育體制接軌的管理制度等特徵,構成了「中心」迄今在全國仍屬獨一無二的運行模式。
學生將在跨語言環境里迅速提高運用目標語言(中國學生使用英語、國際學生使用漢語)討論問題的能力。中國學生由美國教授用英語教學,國際學生則由中國教授用漢語教學。學生也可以選修少量母語課程,這對學生從不同文化和不同視角理解問題具有獨特的意義。
中美文化研究中心的教學為學生深入理解某一領域提供系統地指導,介紹有關領域的基本理論、主要爭議問題、最新學術進展等方面的知識,為學生未來的工作和繼續研究提供堅實的基礎。 1、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商學院為中美中心證書班學生提供優先錄取的機會。該院承認中美中心的學分,如證書項目結業的學生被該院錄取,中心所有學分可以在該院減免一個學期的課程。
2、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高級國際政治研究院每兩年為有中美中心學習經歷的南京大學博士研究生提供一個訪問學者的名額(費用自籌)。 中美中心就業辦公室為學生提供全面的一對一求職輔導和培訓,學生可以享受到南京大學和霍普金斯大學的就業資源,包括職業能力測試、簡歷輔導、面試技巧培訓等。「中心」還有完善的校友網路,校友們提供了很多內部推薦機會。
「職業發展日」是「中心」最有特色的活動之一,來自各個行業、各個領域的領軍人物同「中心」學生面對面交流,給學生最直觀、真實的經驗介紹。 1、具有大學本科學歷並獲學士學位者(包括應屆本科畢業生)、正在攻讀碩士或博士學位者。
2、能以英語作為工作語言,具有較好的聽說讀寫能力。
3、年齡在四十歲以下。

❿ 南京大學林閩鋼不帶研究生嗎

林閩鋼現為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社會保障系教授/博導,是帶研究生的。
林閩鋼,1967年生,籍貫福建省福州市。自1989年7月起先後畢業於華中師范大學、南京大學社會學系,獲得法學學士、法學碩士(社會學專業)、法學博士(社會學專業)學位。2002年受United Board for Christian Higher Ecation in Asia資助到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作訪問學者;2012年10-12月,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HU)訪問學者。現為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社會保障系教授。

熱點內容
和存儲字長 發布:2025-05-15 21:54:09 瀏覽:514
用什麼寫c語言 發布:2025-05-15 21:35:56 瀏覽:418
linux讀取u盤 發布:2025-05-15 21:32:13 瀏覽:508
c語言dos 發布:2025-05-15 21:18:17 瀏覽:664
sci編譯英文 發布:2025-05-15 21:16:57 瀏覽:383
大貓如何設置密碼 發布:2025-05-15 21:15:32 瀏覽:765
什麼叫蘋果版的和安卓版的手機 發布:2025-05-15 21:05:18 瀏覽:254
編程找點 發布:2025-05-15 20:43:10 瀏覽:588
php上傳臨時文件夾 發布:2025-05-15 20:43:00 瀏覽:658
impala資料庫 發布:2025-05-15 20:42:12 瀏覽: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