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密碼管理 » httprsa加密

httprsa加密

發布時間: 2022-07-31 21:50:25

㈠ 有關於RSA演算法的問題。

第一次看公鑰的時候也沒明白,現在懂了。先解釋一下 X = Y mod Z 的含義吧:X = Y+kZ,k是整數。mod Z操作是對等號兩邊都作用的,不只是對Y作用的。

步驟3算d的方法:
d = (1 + k(p-1)(q-1)) / e , k是整數,使得d也是整數即可。

C=P^e mod r的解釋:加密過程。P的e次方除以r的余數為C。

P=C^d mod r的解釋:解密過程。把 C=P^e mod r帶入此式,用一點數論的知識就能證明其正確性了。建議網路RSA,或 http://en.wikipedia.org/wiki/RSA_(algorithm)

㈡ 尋 RSA解密,加密過程

RSA演算法是第一個能同時用於加密和數字簽名的演算法,也易於理解和操作。 RSA是被研究得最廣泛的公鑰演算法,從提出到現在已近二十年,經歷了各種攻擊的考驗,逐漸為人們接受,普遍認為是目前最優秀的公鑰方案之一。RSA的安全性依賴於大數的因子分解,但並沒有從理論上證明破譯RSA的難度與大數分解難度等價。即RSA的重大缺陷是無法從理論上把握它的保密性能如何,而且密碼學界多數人士傾向於因子分解不是NPC問題。RSA的缺點主要有:A)產生密鑰很麻煩,受到素數產生技術的限制,因而難以做到一次一密。B)分組長度太大,為保證安全性,n 至少也要 600 bits以上,使運算代價很高,尤其是速度較慢,較對稱密碼演算法慢幾個數量級;且隨著大數分解技術的發展,這個長度還在增加,不利於數據格式的標准化。目前,SET(Secure Electronic Transaction)協議中要求CA採用2048比特長的密鑰,其他實體使用1024比特的密鑰。
這種演算法1978年就出現了,它是第一個既能用於數據加密也能用於數字簽名的演算法。它易於理解和操作,也很流行。演算法的名字以發明者的名字命名:Ron Rivest, AdiShamir 和Leonard Adleman。但RSA的安全性一直未能得到理論上的證明。
RSA的安全性依賴於大數分解。公鑰和私鑰都是兩個大素數( 大於 100個十進制位)的函數。

更具體參考《密碼學》

java裡面RSA加密演算法的使用

RSA的Java實現不能一次加密很大的字元,自己處理了一下,見下面的代碼。Base64編碼類用的是一個Public domain Base64 for java http://iharder.sourceforge.net/current/java/base64/其他的保存公鑰到文件等簡單的實現,就不詳細說了,看代碼吧。==============================================import java.security.*;import java.security.spec.PKCS8EncodedKeySpec;import java.security.spec.X509EncodedKeySpec;import java.util.HashMap;import java.util.Map;import javax.crypto.*;import java.io.*;public class Encryptor {private static final String KEY_FILENAME = "c:\\mykey.dat";private static final String OTHERS_KEY_FILENAME = "c:\\Otherskey.dat";//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KEY_SIZE = 1024;//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BLOCK_SIZE = 117;//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OUTPUT_BLOCK_SIZE = 128;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KEY_SIZE = 2048; //RSA key 是多少位的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BLOCK_SIZE = 245; //一次RSA加密操作所允許的最大長度//這個值與 KEY_SIZE 已經padding方法有關。因為 1024的key的輸出是128,2048key輸出是256位元組//可能11個位元組用於保存padding信息了,所以最多可用的就只有245位元組了。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OUTPUT_BLOCK_SIZE = 256;private SecureRandom secrand;private Cipher rsaCipher;private KeyPair keys;private Map<String, Key> allUserKeys;public Encryptor() throws Exception {try {allUserKeys = new HashMap<String, Key>();secrand = new SecureRandom();//SunJCE Provider 中只支持ECB mode,試了一下只有PKCS1PADDING可以直接還原原始數據,//NOPadding導致解壓出來的都是blocksize長度的數據,還要自己處理//參見 http://java.sun.com/javase/6/docs/technotes/guides/security/SunProviders.html#SunJCEProvider////另外根據 Open-JDK-6.b17-src( http://www.docjar.com/html/api/com/sun/crypto/provider/RSACipher.java.html)// 中代碼的注釋,使用RSA來加密大量數據不是一種標準的用法。所以現有實現一次doFinal調用之進行一個RSA操作,//如果用doFinal來加密超過的一個操作所允許的長度數據將拋出異常。//根據keysize的長度,典型的1024個長度的key和PKCS1PADDING一起使用時//一次doFinal調用只能加密117個byte的數據。(NOPadding 和1024 keysize時128個位元組長度)//(2048長度的key和PKCS1PADDING 最多允許245位元組一次)//想用來加密大量數據的只能自己用其他辦法實現了。可能RSA加密速度比較慢吧,要用AES才行rsaCipher = Cipher.getInstance("RSA/ECB/PKCS1PADDING");} catch (NoSuchAlgorithm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 catch (NoSuchPadding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throw e;}ObjectInputStream in;try {in = new ObjectInputStream(new FileInputStream(KEY_FILENAME));} catch (FileNotFoundException e) {if (false == GenerateKeys()){throw e;}LoadKeys();return;}keys = (KeyPair) in.readObject();in.close();LoadKeys();}/** 生成自己的公鑰和私鑰*/private Boolean GenerateKeys() {try {KeyPairGenerator keygen = KeyPairGenerator.getInstance("RSA");// secrand = new SecureRandom();// sedSeed之後會造成 生成的密鑰都是一樣的// secrand.setSeed("chatencrptor".getBytes()); // 初始化隨機產生器//key長度至少512長度,不過好像說現在用2048才算比較安全的了keygen.initialize(KEY_SIZE, secrand); // 初始化密鑰生成器keys = keygen.generateKeyPair(); // 生成密鑰組AddKey("me", EncodeKey(keys.getPublic()));} catch (NoSuchAlgorithm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return false;}ObjectOutputStream out;try {out = new ObjectOutputStream(new FileOutputStream(KEY_FILENAME));} catch (IO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return false;}try {out.writeObject(keys);} catch (IO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return false;} finally {try {out.close();} catch (IO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return false;}}return true;}public String EncryptMessage(String toUser, String Message) throws IOException {Key pubkey = allUserKeys.get(toUser);if ( pubkey == null ){throw new IOException("NoKeyForThisUser") ;}try {//PublicKey pubkey = keys.getPublic();rsaCipher.init(Cipher.ENCRYPT_MODE, pubkey, secrand);//System.out.println(rsaCipher.getBlockSize()); 返回0,非block 加密演算法來的?//System.out.println(Message.getBytes("utf-8").length);//byte[] encryptedData = rsaCipher.doFinal(Message.getBytes("utf-8"));byte[] data = Message.getBytes("utf-8");int blocks = data.length / BLOCK_SIZE ;int lastBlockSize = data.length % BLOCK_SIZE ;byte [] encryptedData = new byte[ (lastBlockSize == 0 ? blocks : blocks + 1)* OUTPUT_BLOCK_SIZE];for (int i=0; i < blocks; i++){//int thisBlockSize = ( i + 1 ) * BLOCK_SIZE > data.length ? data.length - i * BLOCK_SIZE : BLOCK_SIZE ;rsaCipher.doFinal(data,i * BLOCK_SIZE, BLOCK_SIZE, encryptedData ,i * OUTPUT_BLOCK_SIZE);}if (lastBlockSize != 0 ){rsaCipher.doFinal(data, blocks * BLOCK_SIZE, lastBlockSize,encryptedData ,blocks * OUTPUT_BLOCK_SIZE);}//System.out.println(encrypted.length); 如果要機密的數據不足128/256位元組,加密後補全成為變為256長度的。//數量比較小時,Base64.GZIP產生的長度更長,沒什麼優勢//System.out.println(Base64.encodeBytes(encrypted,Base64.GZIP).length());//System.out.println(Base64.encodeBytes(encrypted).length());//System.out.println (rsaCipher.getOutputSize(30));//這個getOutputSize 只對 輸入小於最大的block時才能得到正確的結果。其實就是補全 數據為128/256 位元組return Base64.encodeBytes(encryptedData);} catch (InvalidKey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throw new IOException("InvalidKey") ;}catch (ShortBuffer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throw new IOException("ShortBuffer") ;}catch (UnsupportedEncoding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throw new IOException("UnsupportedEncoding") ;} catch (IllegalBlockSize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throw new IOException("IllegalBlockSize") ;} catch (BadPadding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throw new IOException("BadPadding") ;}finally {//catch 中 return 或者throw之前都會先調用一下這里}}public String DecryptMessage(String Message) throws IOException {byte[] decoded = Base64.decode(Message);PrivateKey prikey = keys.getPrivate();try {rsaCipher.init(Cipher.DECRYPT_MODE, prikey, secrand);int blocks = decoded.length / OUTPUT_BLOCK_SIZE;ByteArrayOutputStream decodedStream = new ByteArrayOutputStream(decoded.length);for (int i =0 ;i < blocks ; i ++ ){decodedStream.write (rsaCipher.doFinal(decoded,i * OUTPUT_BLOCK_SIZE, OUTPUT_BLOCK_SIZE));}return new String(decodedStream.toByteArray(), "UTF-8");} catch (InvalidKey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throw new IOException("InvalidKey");} catch (UnsupportedEncoding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throw new IOException("UnsupportedEncoding");} catch (IllegalBlockSize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throw new IOException("IllegalBlockSize");} catch (BadPadding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throw new IOException("BadPadding");} finally {// catch 中 return 或者throw之前都會先調用一下這里。}}public boolean AddKey(String user, String key) {PublicKey publickey;try {publickey = DecodePublicKey(key);} catch (Exception e) {return false;}allUserKeys.put(user, publickey);SaveKeys();return true;}private boolean LoadKeys() {BufferedReader input;try {input = new BufferedReader(new InputStreamReader(new FileInputStream(OTHERS_KEY_FILENAME)));} catch (FileNotFoundException e1) {// e1.printStackTrace();return false;}

㈣ 不用https 自己實現對 http請求的內容的 rsa 加密,這樣足夠安全嗎

建議還是完成網站https,因為網路現在開始推薦這個了,以後不用https,網站可能會被報毒不安全。

㈤ 求RSA加密解密演算法,c++源代碼

#include<iostream.h>
#include<stdio.h>
#include<math.h>
int pf_c(int m,int k);
int pf(int m1,int n1);
int gcd(int f);
int r;
int h;
void main()
{ int a,b,c,d,d1,a1,b1,c1;
cout<<"請輸入你選擇的2個大素數!"<<endl;
cin>>a1;
cin>>b1;
r=a1*b1;
c=(a1-1)*(b1-1);
c1=gcd(c);
cout<<"公開鑰為:"<<c1<<endl;
cout<<"請選擇你要的操作:1.加密 2.解密"<<endl;
cin>>a;
switch(a){
case 1: cout<<"請輸入明文:"<<endl;
cin>>b;
cout<<"密文為:"<<pf_c(b,c1)<<endl;
break;
case 2: cout<<"請輸入密文:"<<endl;
cin>>d;
d1=pf(c,c1);
cout<<"私密鑰為:"<<d1<<endl;
cout<<"明文為:"<<pf_c(d,d1)<<endl;
break;
}
getchar();
}
int pf_c(int m,int k)
{
int a,i1,a1,b[50],c1,c;
c=0;c1=1;i1=0;
do{
a=k/2;
a1=k%2;
b[i1]=a1;
k=a;
i1++;
}while(a>0);
i1--;
for(int i=i1;i>=0;i--)
{
c=2*c;
c1=(c1*c1)%r;
if(b[i]==1)
{
c=c+1;
c1=(c1*m)%r;
}
}
return c1;
}
int pf(int m1,int n1)
{
int x1=1,x2=0,x3;
int y1=0,y2=1,y3;
x3=m1;
y3=n1;
int d;
for(int i=0; ;i++)
{
int q=x3/y3;
int t1=x1-q*y1;
int t2=x2-q*y2;
int t3=x3-q*y3;
x1=y1;
x2=y2;
x3=y3;
y1=t1;
y2=t2;
y3=t3;
if(y3==1)
{
if(y2<0) d=m1+y2;
else d=y2;
break;
}
}
return d;
}
int gcd(int f)
{
int x1=1,x2=0,x3;
int y1=0,y2=1,y3;
for(int i1=2;i1<f;i1++)
{
x3=f;
y3=i1;
int q=x3/y3;
int t1=x1-q*y1;
int t2=x2-q*y2;
int t3=x3-q*y3;
x1=y1;
x2=y2;
x3=y3;
y1=t1;
y2=t2;
y3=t3;
if(y3==1)
{
return i1;
break;
}
}
}

㈥ rsa加密演算法的疑惑

什麼是RSA
RSA演算法是第一個能同時用於加密和數字簽名的演算法,也易於理解和操作。
RSA是被研究得最廣泛的公鑰演算法,從提出到現在已近二十年,經歷了各種攻擊的考驗,逐漸為人們接受,普遍認為是目前最優秀的公鑰方案之一。RSA的安全性依賴於大數的因子分解,但並沒有從理論上證明破譯RSA的難度與大數分解難度等價。即RSA的重大缺陷是無法從理論上把握它的保密性能如何,而且密碼學界多數人士傾向於因子分解不是NPC問題。
RSA的缺點主要有:A)產生密鑰很麻煩,受到素數產生技術的限制,因而難以做到一次一密。B)分組長度太大,為保證安全性,n 至少也要 600 bits以上,使運算代價很高,尤其是速度較慢,較對稱密碼演算法慢幾個數量級;且隨著大數分解技術的發展,這個長度還在增加,不利於數據格式的標准化。目前,SET(Secure Electronic Transaction)協議中要求CA採用2048比特長的密鑰,其他實體使用1024比特的密鑰。
這種演算法1978年就出現了,它是第一個既能用於數據加密也能用於數字簽名的演算法。它易於理解和操作,也很流行。演算法的名字以發明者的名字命名:Ron Rivest, AdiShamir 和Leonard Adleman。
RSA演算法是一種非對稱密碼演算法,所謂非對稱,就是指該演算法需要一對密鑰,使用其中一個加密,則需要用另一個才能解密。
RSA的演算法涉及三個參數,n、e1、e2。
其中,n是兩個大質數p、q的積,n的二進製表示時所佔用的位數,就是所謂的密鑰長度。
e1和e2是一對相關的值,e1可以任意取,但要求e1與(p-1)*(q-1)互質;再選擇e2,要求(e2*e1)mod((p-1)*(q-1))=1。
(n及e1),(n及e2)就是密鑰對。
RSA加解密的演算法完全相同,設A為明文,B為密文,則:A=B^e1 mod n;B=A^e2 mod n;
e1和e2可以互換使用,即:
A=B^e2 mod n;B=A^e1 mod n;
[編輯本段]一、RSA 的安全性
RSA的安全性依賴於大數分解,但是否等同於大數分解一直未能得到理論上的證明,因為沒有證明破解 RSA就一定需要作大數分解。假設存在一種無須分解大數的演算法,那它肯定可以修改成為大數分解演算法。目前, RSA 的一些變種演算法已被證明等價於大數分解。不管怎樣,分解n是最顯然的攻擊方法。現在,人們已能分解多個十進制位的大素數。因此,模數n 必須選大一些,因具體適用情況而定。
[編輯本段]二、RSA的速度
由於進行的都是大數計算,使得RSA最快的情況也比DES慢上倍,無論是軟體還是硬體實現。速度一直是RSA的缺陷。一般來說只用於少量數據加密。
[編輯本段]三、RSA的選擇密文攻擊
RSA在選擇密文攻擊面前很脆弱。一般攻擊者是將某一信息作一下偽裝( Blind),讓擁有私鑰的實體簽署。然後,經過計算就可得到它所想要的信息。實際上,攻擊利用的都是同一個弱點,即存在這樣一個事實:乘冪保留了輸入的乘法結構:
( XM )^d = X^d *M^d mod n
前面已經提到,這個固有的問題來自於公鑰密碼系統的最有用的特徵--每個人都能使用公鑰。但從演算法上無法解決這一問題,主要措施有兩條:一條是採用好的公鑰協議,保證工作過程中實體不對其他實體任意產生的信息解密,不對自己一無所知的信息簽名;另一條是決不對陌生人送來的隨機文檔簽名,簽名時首先使用One-Way HashFunction 對文檔作HASH處理,或
[編輯本段]四、RSA的公共模數攻擊
若系統中共有一個模數,只是不同的人擁有不同的e和d,系統將是危險的。最普遍的情況是同一信息用不同的公鑰加密,這些公鑰共模而且互質,那末該信息無需私鑰就可得到恢復。設P為信息明文,兩個加密密鑰為e1和e2,公共模數是n,則:
C1 = P^e1 mod n
C2 = P^e2 mod n
密碼分析者知道n、e1、e2、C1和C2,就能得到P。
因為e1和e2互質,故用Euclidean演算法能找到r和s,滿足:
r * e1 + s * e2 = 1
假設r為負數,需再用Euclidean演算法計算C1^(-1),則
( C1^(-1) )^(-r) * C2^s = P mod n
另外,還有其它幾種利用公共模數攻擊的方法。總之,如果知道給定模數的一對e和d,一是有利於攻擊者分解模數,一是有利於攻擊者計算出其它成對的e』和d』,而無需分解模數。解決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不要共享模數n。
RSA的小指數攻擊。 有一種提高 RSA速度的建議是使公鑰e取較小的值,這樣會使加密變得易於實現,速度有
所提高。但這樣作是不安全的,對付辦法就是e和d都取較大的值。
RSA演算法是第一個能同時用於加密和數字簽名的演算法,也易於理解和操作。RSA是被研究得最廣泛的公鑰演算法,從提出到現在已近二十年,經歷了各種攻擊的考驗,逐漸為人們接受,普遍認為是目前最優秀的公鑰方案之一。RSA的安全性依賴於大數的因子分解,但並沒有從理論上證明破譯RSA的難度與大數分解難度等價。即RSA的重大缺陷是無法從理論上把握它的保密性能如何,而且密碼學界多數人士傾向於因子分解不是NPC問題。 RSA的缺點主要有:A)產生密鑰很麻煩,受到素數產生技術的限制,因而難以做到一次一密。B)分組長度太大,為保證安全性,n 至少也要 600 bits 以上,使運算代價很高,尤其是速度較慢,較對稱密碼演算法慢幾個數量級;且隨著大數分解技術的發展,這個長度還在增加,不利於數據格式的標准化。目前,SET( Secure Electronic Transaction )協議中要求CA採用比特長的密鑰,其他實體使用比特的密鑰。
[編輯本段]五、RSA 加密演算法的缺點
)產生密鑰很麻煩,受到素數產生技術的限制,因而難以做到一次一密。
2)安全性, RSA的安全性依賴於大數的因子分解,但並沒有從理論上證明破譯RSA的難度與大數分解難度等價,而且密碼學界多數人士傾向於因子分解不是NPC問題。目前,人們已能分解140多個十進制位的大素數,這就要求使用更長的密鑰,速度更慢;另外,目前人們正在積極尋找攻擊RSA的方法,如選擇密文攻擊,一般攻擊者是將某一信息作一下偽裝(Blind),讓擁有私鑰的實體簽署。然後,經過計算就可得到它所想要的信息。實際上,攻擊利用的都是同一個弱點,即存在這樣一個事實:乘冪保留了輸入的乘法結構:
( XM )d = Xd *Md mod n
前面已經提到,這個固有的問題來自於公鑰密碼系統的最有用的特徵--每個人都能使用公鑰。但從演算法上無法解決這一問題,主要措施有兩條:一條是採用好的公鑰協議,保證工作過程中實體不對其他實體任意產生的信息解密,不對自己一無所知的信息簽名;另一條是決不對陌生人送來的隨機文檔簽名,簽名時首先使用One-Way Hash Function對文檔作HASH處理,或同時使用不同的簽名演算法。除了利用公共模數,人們還嘗試一些利用解密指數或φ(n)等等攻擊.
3)速度太慢,由於RSA 的分組長度太大,為保證安全性,n 至少也要 600 bitx以上,使運算代價很高,尤其是速度較慢,較對稱密碼演算法慢幾個數量級;且隨著大數分解技術的發展,這個長度還在增加,不利於數據格式的標准化。目前,SET(Secure Electronic Transaction)協議中要求CA採用2048比特長的密鑰,其他實體使用1024比特的密鑰。為了速度問題,目前人們廣泛使用單,公鑰密碼結合使用的方法,優缺點互補:單鑰密碼加密速度快,人們用它來加密較長的文件,然後用RSA來給文件密鑰加密,極好的解決了單鑰密碼的密鑰分發問題。
[編輯本段]六、已公開的的攻擊方法
針對RSA最流行的攻擊一般是基於大數因數分解。1999年,RSA-155(512 bits)被成功分解,花了五個月時間(約8000 MIPS 年)和224 CPU hours 在一台有3.2G中央內存的Cray C916計算機上完成 。
2002年,RSA-158也被成功因數分解。
RSA-158表示如下:

㈦ 簡述RSA演算法中密鑰的產生,數據加密和解密的過程,並簡單說明RSA演算法安全性的原理。

RSA演算法的數學原理

RSA演算法的數學原理:
先來找出三個數, p, q, r,

其中 p, q 是兩個相異的質數, r 是與 (p-1)(q-1) 互質的數。

p, q, r 這三個數便是 private key。接著, 找出m, 使得 rm == 1 mod (p-1)(q-1)..... 這個 m 一定存在, 因為 r 與 (p-1)(q-1) 互質, 用輾轉相除法就可以得到了..... 再來, 計算 n = pq....... m, n 這兩個數便是 public key。

編碼過程是, 若資料為 a, 將其看成是一個大整數, 假設 a < n.... 如果 a >= n 的話, 就將 a 表成 s 進位 (s <= n, 通常取 s = 2^t), 則每一位數均小於 n, 然後分段編碼...... 接下來, 計算 b == a^m mod n, (0 <= b < n), b 就是編碼後的資料...... 解碼的過程是, 計算 c == b^r mod pq (0 <= c < pq), 於是乎, 解碼完畢...... 等會會證明 c 和 a 其實是相等的 :) 如果第三者進行竊聽時, 他會得到幾個數: m, n(=pq), b...... 他如果要解碼的話, 必須想辦法得到 r...... 所以, 他必須先對 n 作質因數分解......... 要防止他分解, 最有效的方法是找兩個非常的大質數 p, q, 使第三者作因數分解時發生困難......... <定理> 若 p, q 是相異質數, rm == 1 mod (p-1)(q-1), a 是任意一個正整數, b == a^m mod pq, c == b^r mod pq, 則 c == a mod pq 證明的過程, 會用到費馬小定理, 敘述如下: m 是任一質數, n 是任一整數, 則 n^m == n mod m (換另一句話說, 如果 n 和 m 互質, 則 n^(m-1) == 1 mod m) 運用一些基本的群論的知識, 就可以很容易地證出費馬小定理的........ <證明> 因為 rm == 1 mod (p-1)(q-1), 所以 rm = k(p-1)(q-1) + 1, 其中 k 是整數 因為在 molo 中是 preserve 乘法的 (x == y mod z and u == v mod z => xu == yv mod z), 所以, c == b^r == (a^m)^r == a^(rm) == a^(k(p-1)(q-1)+1) mod pq 1. 如果 a 不是 p 的倍數, 也不是 q 的倍數時, 則 a^(p-1) == 1 mod p (費馬小定理) => a^(k(p-1)(q-1)) == 1 mod p a^(q-1) == 1 mod q (費馬小定理) => a^(k(p-1)(q-1)) == 1 mod q 所以 p, q 均能整除 a^(k(p-1)(q-1)) - 1 => pq | a^(k(p-1)(q-1)) - 1 即 a^(k(p-1)(q-1)) == 1 mod pq => c == a^(k(p-1)(q-1)+1) == a mod pq 2. 如果 a 是 p 的倍數, 但不是 q 的倍數時, 則 a^(q-1) == 1 mod q (費馬小定理) => a^(k(p-1)(q-1)) == 1 mod q => c == a^(k(p-1)(q-1)+1) == a mod q => q | c - a 因 p | a => c == a^(k(p-1)(q-1)+1) == 0 mod p => p | c - a 所以, pq | c - a => c == a mod pq 3. 如果 a 是 q 的倍數, 但不是 p 的倍數時, 證明同上 4. 如果 a 同時是 p 和 q 的倍數時, 則 pq | a => c == a^(k(p-1)(q-1)+1) == 0 mod pq => pq | c - a => c == a mod pq Q.E.D. 這個定理說明 a 經過編碼為 b 再經過解碼為 c 時, a == c mod n (n = pq).... 但我們在做編碼解碼時, 限制 0 <= a < n, 0 <= c < n, 所以這就是說 a 等於 c, 所以這個過程確實能做到編碼解碼的功能.....

㈧ rsa加密解密演算法

1978年就出現了這種演算法,它是第一個既能用於數據加密
也能用於數字簽名的演算法。它易於理解和操作,也很流行。算
法的名字以發明者的名字命名:Ron Rivest, AdiShamir 和
Leonard Adleman。但RSA的安全性一直未能得到理論上的證明。

RSA的安全性依賴於大數分解。公鑰和私鑰都是兩個大素數
( 大於 100個十進制位)的函數。據猜測,從一個密鑰和密文
推斷出明文的難度等同於分解兩個大素數的積。

密鑰對的產生:選擇兩個大素數,p 和q 。計算:
n = p * q
然後隨機選擇加密密鑰e,要求 e 和 ( p - 1 ) * ( q - 1 )
互質。最後,利用Euclid 演算法計算解密密鑰d, 滿足

e * d = 1 ( mod ( p - 1 ) * ( q - 1 ) )

其中n和d也要互質。數e和
n是公鑰,d是私鑰。兩個素數p和q不再需要,應該丟棄,不要讓任
何人知道。 加密信息 m(二進製表示)時,首先把m分成等長數據
塊 m1 ,m2,..., mi ,塊長s,其中 2^s <= n, s 盡可能的大。對
應的密文是:

ci = mi^e ( mod n ) ( a )

解密時作如下計算:

mi = ci^d ( mod n ) ( b )

RSA 可用於數字簽名,方案是用 ( a ) 式簽名, ( b )
式驗證。具體操作時考慮到安全性和 m信息量較大等因素,一般是先
作 HASH 運算。

RSA 的安全性。
RSA的安全性依賴於大數分解,但是否等同於大數分解一直未能得到理
論上的證明,因為沒有證明破解RSA就一定需要作大數分解。假設存在
一種無須分解大數的演算法,那它肯定可以修改成為大數分解演算法。目前,
RSA的一些變種演算法已被證明等價於大數分解。不管怎樣,分解n是最顯
然的攻擊方法。現在,人們已能分解140多個十進制位的大素數。因此,
模數n必須選大一些,因具體適用情況而定。

RSA的速度:
由於進行的都是大數計算,使得RSA最快的情況也比DES慢上100倍,無論
是軟體還是硬體實現。速度一直是RSA的缺陷。一般來說只用於少量數據
加密。

RSA的選擇密文攻擊:
RSA在選擇密文攻擊面前很脆弱。一般攻擊者是將某一信息作一下偽裝
(Blind),讓擁有私鑰的實體簽署。然後,經過計算就可得到它所想要的信
息。實際上,攻擊利用的都是同一個弱點,即存在這樣一個事實:乘冪保
留了輸入的乘法結構:

( XM )^d = X^d *M^d mod n

前面已經提到,這個固有的問題來自於公鑰密碼系統的最有用的特徵
--每個人都能使用公鑰。但從演算法上無法解決這一問題,主要措施有
兩條:一條是採用好的公鑰協議,保證工作過程中實體不對其他實體
任意產生的信息解密,不對自己一無所知的信息簽名;另一條是決不
對陌生人送來的隨機文檔簽名,簽名時首先使用One-Way HashFunction
對文檔作HASH處理,或同時使用不同的簽名演算法。在中提到了幾種不
同類型的攻擊方法。

RSA的公共模數攻擊。
若系統中共有一個模數,只是不同的人擁有不同的e和d,系統將是危險
的。最普遍的情況是同一信息用不同的公鑰加密,這些公鑰共模而且互
質,那末該信息無需私鑰就可得到恢復。設P為信息明文,兩個加密密鑰
為e1和e2,公共模數是n,則:

C1 = P^e1 mod n

C2 = P^e2 mod n

密碼分析者知道n、e1、e2、C1和C2,就能得到P。

因為e1和e2互質,故用Euclidean演算法能找到r和s,滿足:

r * e1 + s * e2 = 1

假設r為負數,需再用Euclidean演算法計算C1^(-1),則

( C1^(-1) )^(-r) * C2^s = P mod n

另外,還有其它幾種利用公共模數攻擊的方法。總之,如果知道給定模數
的一對e和d,一是有利於攻擊者分解模數,一是有利於攻擊者計算出其它
成對的e』和d』,而無需分解模數。解決辦法只有一個,那就是不要共享
模數n。

RSA的小指數攻擊。 有一種提高
RSA速度的建議是使公鑰e取較小的值,這樣會使加密變得易於實現,速度
有所提高。但這樣作是不安全的,對付辦法就是e和d都取較大的值。

RSA演算法是第一個能同時用於加密和數字簽名的演算法,也易於理解和操作。
RSA是被研究得最廣泛的公鑰演算法,從提出到現在已近二十年,經歷了各
種攻擊的考驗,逐漸為人們接受,普遍認為是目前最優秀的公鑰方案之一。
RSA的安全性依賴於大數的因子分解,但並沒有從理論上證明破譯RSA的難
度與大數分解難度等價。即RSA的重大缺陷是無法從理論上把握它的保密性
能如何,而且密碼學界多數人士傾向於因子分解不是NPC問題。

RSA的缺點主要有:
A)產生密鑰很麻煩,受到素數產生技術的限制,因而難以做到一次
一密。B)分組長度太大,為保證安全性,n 至少也要 600 bits
以上,使運算代價很高,尤其是速度較慢,較對稱密碼演算法慢幾個數量級;
且隨著大數分解技術的發展,這個長度還在增加,不利於數據格式的標准化。
目前,SET(Secure Electronic Transaction)協議中要求CA採用2048比特長
的密鑰,其他實體使用1024比特的密鑰。

㈨ 關於RSA演算法加密,麻煩高手教一下!!先謝謝了!

我寫的這個淺顯易懂,看看你就明白了。舉得有例子。

RSA演算法舉例說明
http://hi..com/lsgo/blog/item/5fd0da24d495666834a80fb8.html

知道裡面剛才回答了另個朋友的問題帖出來給你看看
http://..com/question/91261774.html?si=2
題目:用RSA演算法加密時,已經公鑰是(e=7,n=20),私鑰是(e=3,n=20),用公鑰對消息M=3加密,得到的密文是_____?
給出詳細過程。 謝謝!
答:
你所說的:
n=20
d=7 公鑰
e=3 私鑰
對M=3 進行加密
M'=M^d%n (M的d次方,然後除以n取余數)
M'=3^7%20=2187%20=7 加密後等於7

對M'=7進行解密
M=M'^e%n=7^3%20=343%20=3 解密後又變成3了

你取的兩個素數太小了,所以n太小根本起不了作用。至少要取1024位的數字

熱點內容
易語言配置怎麼取 發布:2025-05-11 20:18:23 瀏覽:364
無法初始化程序配置怎麼解決 發布:2025-05-11 20:18:22 瀏覽:13
cas源碼部署 發布:2025-05-11 20:18:20 瀏覽:206
你好呀勇士五個技能該怎麼配置 發布:2025-05-11 19:57:11 瀏覽:728
虛擬世界伺服器怎麼調中文 發布:2025-05-11 19:55:50 瀏覽:440
錄播雲伺服器配置參數 發布:2025-05-11 19:50:51 瀏覽:824
10兆光纖上傳速度 發布:2025-05-11 19:49:33 瀏覽:960
macbook怎麼看配置和內存 發布:2025-05-11 19:42:01 瀏覽:668
java圖片word 發布:2025-05-11 19:40:32 瀏覽:982
java期末考試試題及答案 發布:2025-05-11 19:40:21 瀏覽: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