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密碼管理 » 訪問學者李娟

訪問學者李娟

發布時間: 2022-08-01 06:10:30

❶ 莫言教寫作,可不可行

這是源自搜狐的一篇文章,原文如下:
1.「創意寫作」引發的爭論
北京大學因為招收「創意寫作」專業碩士研究生而引發的爭論硝煙尚未散盡,據媒體報道,北京師范大學又新增「文學創作」碩士專業。「創意寫作」「文學創作」之類的培養模式究竟有何特殊?與目前存在的相關專業有何差別?
帶著這些疑問,本文作者從陝西師范大學中文系碩士研究生李娟了解到,現在漢語言文學專業課程主要分為三大部分:一部分是語言方面的,包括古代漢語、現代漢語、語言學概論等課程;一部分是文學方面的,包括古代文學、現當代文學、西方文學、比較文學等課程,還有一部分是理論方面的,包括文學理論、美學理論等課程。選修課很多,也大都是偏重於鑒賞性質的。
「現在中文系在專業設置上對寫作是輕視的。很多人只要聽說你是中文系的,就會覺得你的寫作功底應該很強,隨便什麼小說、詩歌、散文都能信手拈來。但這其實是一種誤解。」李娟告訴本文作者,在大一的時候,學校開過一門基礎寫作的課程,但主要是教大家寫公文、通知、啟事等,並沒有深層次的挖掘,介紹寫作技巧、故事創意構思等內容。
貴州大學中文系大四學生方妍(化名)的情況與李娟的情況類似。「大二下學期的時候,學校開設過一門『應用寫作』的課程,主要介紹公文、文案的寫作。雖然有這門課,但是因為內容多、課程少,所以教得不多,講得很簡略。有時候即便會提到寫作技巧,也基本是隨口帶過。」
本文作者接觸的其他幾名中文系學生,也基本是這種情況。學校並非不教寫作,而是把寫作置於一個相對較低的位置,而且並沒有從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層面重視起來。
在這樣的背景下,北大、復旦等高校開設寫作相關課程可以視為大學重視人文學科、重視學生人文素養的一次回歸。
2.「創意寫作」的前世今生
與國內高校在「創意寫作」前仍然處於「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相比,美國高校「創意寫作」專業的歷史非常悠久,在專業設置上相對系統、科學,從「創意寫作」課堂上也走出了很多文學「牛人」。
「創意寫作」的概念最早誕生於愛荷華大學。1897年愛荷華大學成立了「作家工作坊」,主要以探討詩歌寫作技巧為目的,此為「創意寫作」的雛形。1936年,愛荷華大學正式啟動了「創意寫作系統」計劃。文學院開始提供寫作方面的固定課程,由駐校作家提供寫作指導。這些駐校作家也就是取得學位的固定作家教師。除了這些常年駐校的「固定」教師,文學院還不定期地邀請訪問學者和客座教授等人來校「流動」進行短期教學。愛荷華大學每年都邀請作家來訪,教授詩歌和小說寫作,詩人羅伯特·弗羅斯特等人在校停留過幾周,給學生們作講座,帶來了寫作學新的理念。他們認為創作可以教學,他們以自身的工作經歷給學生以信心和啟發。
迄今為止,全美已經擁有超過720個「創意寫作」系統,幾乎都是由仍在創作中的作家擔任教職。林林總總的「創意寫作」工作坊培養了相當多的優秀作家,很多世界知名的作家大都受過「創意寫作」訓練。美國戰後普利策獎獲獎者多數出身於「創意寫作」訓練班,美國當代知名作家幾乎都有創意寫作學位,許多作家甚至受聘於大學講授創意寫作。理查德·耶茨、理查德·福特、張愛玲、嚴歌苓等都曾學習過創意寫作。
作家能不能教出來?這個問題在美國也一直存在爭議。但美國並沒有因為質疑而停下開展「創意寫作」教育的步伐,文學創作因而得到了蓬勃的發展。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可寫作可以被教授。
《泰晤士高等教育》2013年5月2日刊載了英國巴斯思帕大學教授費伊·威爾登的文章《勸信:不是教授寫作內容而是教授寫作方法》,文中表達了對「創意寫作」課程的支持。威爾登認為,沒有一個知名作家生來就具備才華橫溢的寫作能力。許多優秀作家是從記者和評論人做起的,而後真正開始了自己的寫作生涯。他們在青年時代便開始接觸寫作,並從同輩或導師那裡學習寫作技巧,不斷從別人的評論甚至拒絕中學習如何掌控文字。而實際上,這樣一個過程恰是學習「創意寫作」的過程。
威爾登說,寫作可以被教授,也需要有人來教授。對普通人來說,無論是書寫一份聲明還是宣傳冊、公司報告,都需要接受一定的培訓。他們可以從培訓中學習如何行文簡潔、邏輯清晰,如何擬定標題等。創意寫作課程也是如此,雖然教師不能控制學生的想法,但可以教他們如何思考。教師通過這一課程可以幫助學生了解詞語的功能,以及如何有效運用詞語使文章更有說服力等。
這或許是美國高校「創意寫作」能夠開花結果的原因。實際上不僅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以色列、墨西哥、韓國、菲律賓等國也開始效仿美國,在大學設立創意寫作專業。
3.「創意寫作」如何適應本土?
創意貧瘠為文化大患,缺乏創意向來是文藝創作中經常會遇到的難題。歐美等發達國家高校重視對學生「創意」的培養,所以「創意寫作」課程能夠走進課堂,並且取得了驕人的成就。以英國為例,自上世紀70年代兩位作家馬爾科姆·布雷德伯里和安格斯·威爾遜[附1]在東英吉利大學開設了英國大學的第一個「創意寫作」碩士課程後,如今「創意寫作」在英國各大高校生根發芽,甚至成了一些學校的「王牌」課程,如東英吉利大學該課程在2011年甚至獲得英國高等教育最高獎——女王周年紀念獎,這種榮耀簡直超過了電影人獲得奧斯卡。
在課程設置上,國外也自有體系。比如卡迪夫大學,在課程設置上為時一年,全日制授課著重強調個人的書面寫作,提高學生的創意寫作技巧與實踐能力。學生將參加培訓,完成創意寫作課題,參加各種精英會議,同時也將獲得小團體創意寫作教學的經驗。教授會組織各種類似於「文學之旅」的活動,帶領學生參加寫作培訓活動、訪問作家等。
作為一種「舶來品」,「創意寫作」要走進中國高校課堂必然會面臨各種問題。由於教育環境不同,高校在引進時不能完全套用歐美模式,必須結合自身特色,在課程設置、教學方式等方面有所變通。
長久以來,文學創作被看作是一種天賦,而這種天賦是不能被學校培養的,大學中文系也形成了「不培養作家」的傳統。然而,在寫作「大眾化」時代,每個人都是潛在的作家,高校提供寫作技巧培訓就顯得很有必要了。美國著名作家多蘿西婭·布蘭德說過,寫作確實存在一種神奇的魔力,而且這種魔力可以傳授。高校理應成為這個時代傳道授業的「魔法師」。

❷ 演員陳道明的妻子

演員陳道明的妻子杜憲(1954年-),女,1954年9月23日出生於北京,著名影視演員陳道明的妻子。杜憲是知名的媒體人,曾任中國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節目播音員、節目編輯,鳳凰衛視節目主持人
探究的一般過程是從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開始的,發現問題後,根據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對問題的答案作出假設.設計探究的方案,包括選擇材料、設計方法步驟等.按照探究方案進行探究,得到結果,再分析所得的結果與假設是否相符,從而得出結論.並不是所有的問題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確的結論.有時,由於探究的方法不夠完善,也可能得出錯誤的結論.因此,在得出結論後,還需要對整個探究過程進行反思.探究實驗的一般方法步驟:提出問題、做出假設、制定計劃、實施計劃、得出結論、表達和交流.
科學探究常用的方法有觀察法、實驗法、調查法和資料分析法等.
觀察是科學探究的一種基本方法.科學觀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藉助放大鏡、顯微鏡等儀器,或利用照相機、錄像機、攝像機等工具,有時還需要測量.科學的觀察要有明確的目的;觀察時要全面、細致、實事求是,並及時記錄下來;要有計劃、要耐心;要積極思考,及時記錄;要交流看法、進行討論.實驗方案的設計要緊緊圍繞提出的問題和假設來進行.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外,其它條件都相同的實驗,叫做對照實驗.一般步驟:發現並提出問題;收集與問題相關的信息;作出假設;設計實驗方案;實施實驗並記錄;分析實驗現象;得出結論.調查是科學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調查時首先要明確調查目的和調查對象,制訂合理的調查方案.調查過程中有時因為調查的范圍很大,就要選取一部分調查對象作為樣本.調查過程中要如實記錄.對調查的結果要進行整理和分析,有時要用數學方法進行統計.收集和分析資料也是科學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收集資料的途徑有多種.去圖書管查閱書刊報紙,拜訪有關人士,上網收索.其中資料的形式包括文字、圖片、數據以及音像資料等.對獲得的資料要進行整理和分析,從中尋找答案和探究線索

❸ 《我們的黃金時代單讀15》epub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我們的黃金時代》(吳琦 主編)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GNg36A8kpEnInQE1XP67MQ

密碼:xig5

書名:我們的黃金時代

作者:吳琦 主編

豆瓣評分:7.2

出版社:理想國 | 台海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7-8-1

頁數:390

內容簡介:

1. 阿乙、顏歌、雙雪濤、文珍、李靜睿、李娟、鄒波、劉子超、雲也退……《單讀》視野中最好的一批青年作家,首次集體發聲——《單讀》始終關注年輕、活躍的新聲音,這一輯,我們將首次集體介紹這個華麗的、完整的新作家陣容。其中包括:在國內風頭正勁、並闖入國際文壇的小說家阿乙、顏歌、雙雪濤、文珍、李靜睿;在非虛構、散文方面早早樹立高度個人風格的李娟、鄒波、劉子超、雲也退,他們也是最具國際化潛質的一代非虛構作者;評論家范曄、張定浩、包慧怡奠定了這一代作者的審美高度,寫出了我們時代最好的文學批評;出版人彭倫、譯者陸大鵬在海外作品譯介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貢獻,通過他們,我們得以閱讀更廣闊的世界;畫家王頃,大器晚成,進入創作爆發期,是國內藝術界最具潛力的一座寶藏。無一例外,他們的足跡和視野,跨越了國界、語言和創作媒介的邊界,始終在個人化與公共性的張力之中推進,沒有放棄發言,持續地為《單讀》這個中文世界裡的「全球青年思想策源地」輸血。

2.獨家刊載學者王德威訪談,探秘年輕一代作家的寫作與命運——哈佛大學東亞語言文明系講座教授、台灣文學批評學者王德威與《單讀》探討了國內年輕一代寫作者的處境。相較前輩,青年作家在生活上是幸運的,全球化讓各種經驗唾手可得,而文學中民族與世界的議題如何平衡處置?王德威仍然用讀者的態度謙卑地看待作家的創作,關注著青年作家寫作中的個人印記和對當下生活的感知。

3.兩屆單向街•書店文學獎得主全部亮相,共同創造「我們的黃金時代」——單向街•書店文學獎已經持續兩年,作為中文世界第一個以獨立書店為標桿的文學獎項,它搜尋著這個時代中最敏銳的感受者,發掘最具活力的文字。本輯《單讀》收錄了2015年、2016年兩屆單向街•書店文學獎年度青年作家的作品:張定浩的詩已經深入人心,這次他以批評家的身份講述關於穆旦詩歌的解讀誤區,李靜睿的最新小說作品也將同時發布;兩屆單向街•書店文學獎年度文學翻譯包慧怡、陸大鵬也分別寄來了他們的詩作與隨筆;2015年年度旅行作家劉子超的最新譯稿,也搶先在《單讀》試讀……這將是一次少有的機會,系統地檢閱他們的文學歷險。

4. 裝幀改版,智識青年們的摯愛書——單向空間和理想國聯手出版的《單讀》一直是智識青年們的摯愛書。此次繼續全新改版的設計,封面和裝幀設計復歸傳統,回到一張報紙的製作工藝,增加了燙金工藝,同時保持著一本雜志的廣泛趣味和一冊圖書的內容深度。整個封面由一張報紙折疊而成,正面是整本書的精選內容和詞句;背面展開則是畫家王頃出人意料的攝影作品,也可作為一張獨立海報收藏。

「在過去和未來兩大黑暗間,以不斷熄滅的現在,舉起了泥土,思想和榮耀。」 ——穆旦

經常有人使用「黃金時代」的提法,有的人是真心這么認為,而有的人是持有反諷之意。這次《單讀》在當下的情形之下,重提這個概念,則是出於我們對於「黃金時代」的另一重理解——在焦慮之際保持清醒,在沉默之時嘗試發聲,在混亂之地繼續潛行,既然我們遭遇的是一個充滿變革的時代,那麼我們就去擁抱變革,既然所有人都說可能性已經幾乎窮盡,那我們就偏要試試還有沒有另一種可能,既然我們周圍仍有成千上萬的年輕人熱愛寫作、閱讀和思考,那麼誰又能否認,這不是他們的黃金時代呢?尤其,我們不再期待誰的獎賞,甚至不期待鼓勵,我們等待迎接批評、諷刺和漠視。因為,如果我們一再在過去與未來之間迷路,那麼唯有站在現在的泥土中,重新舉起希望的火炬,是時候從悲觀中清醒,讓寫作重新振奮起來。

本輯《單讀》以特刊形式,收錄國內最好的新生代、中生代作家的文章,包括兩屆單向街•書店文學獎大獎得主的作品。其中包括阿乙、顏歌、文珍、李靜睿等新銳小說家的短篇,這一代最優秀的青年學者張定浩、范曄等人的文學評論,李娟、雲也退的隨筆,鄒波的非虛構作品,包慧怡的詩歌和藝術家王頃的攝影,以及譯者彭倫、陸大鵬、劉子超在人文歷史和旅行文學方面的最新作品。每一個門類的作者與選文,都竭力標注出最新一代作者創造力的水準線,提供豐富、多元的視角,以及深度與可讀性兼具的文本。希望在大眾文化的戰場中,以更加積極的面貌,引發更多的思想爭鳴。

作者簡介:

阿乙:江西瑞昌人,生於1976年。「人民文學中篇小說獎」、「蒲松齡短篇小說獎」、「林斤瀾短篇小說獎」得主。出版有短篇小說集《灰故事》、《鳥,看見我了》、《春天在哪裡》,中篇小說《下面,我該幹些什麼》、《模範青年》,隨筆集《寡人》、《陽光猛烈,萬物顯形》,近期出版精選小說合集《五百萬漢字》。作品已被翻譯成多國語言。

顏歌:青年小說家。1994年開始發表作品,曾在《收獲》、《人民文學》、《作家》等雜志發表小說、散文多篇,至今出版《關河》、《異獸志》、《五月女王》等十一部作品(集)。2011—2012年在美國杜克大學做訪問學者時,完成個人第五部長篇小說《我們家》,小說在《收獲》雜志2012年第五期發表,獲得第十一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新人獎。

文珍:中山大學金融本科,北京大學文學創作與研究方向碩士。發表小說散文若干,歷獲第五屆「老舍文學獎」、 第二屆「西湖•新銳文學獎」等。出版小說集《十一味愛》、《我們夜裡在美術館談戀愛》、《柒》。

李靜睿:出生於四川自貢,南京大學新聞系畢業,曾做八年法律記者,現專業寫作。第二屆「單向街•書店文學獎」年度青年作家,出版有短篇小說集《北方大道》、《小城故事》、隨筆集《願你的道路漫長》、長篇小說《微小的命運》。

雙雪濤:沈陽人,曾在銀行工作多年,現自由寫作。2011年小說處女作《翅鬼》獲首屆「華文世界電影小說獎」首獎,首度入圍台北文學獎的大陸作家,後出版作品包括《聾啞時代》、《平原上的摩西》,近期有短篇小說集《飛行家》出版。

包慧怡:1985年生於上海,都柏林大學英語系中世紀文學博士,復旦大學英文系講師。研究中古英語宗教詩及中世紀感官史,著重8—15世紀手抄本中的圖文互動。著有散文集《翡翠島編年》。出版譯作十一種,包括伊麗莎白•畢肖普《唯有孤獨恆常如新》、西爾維亞•普拉斯《愛麗爾》、瑪格麗特•阿特伍德《好骨頭》、保羅•奧斯特《隱者》等。獲首屆「書店文學獎」、「詩東西PEW評論獎」,曾任2014年都柏林市駐市譯者、聖三一學院客席講師。

王頃:畫家,攝影師,1968 年出生於河南,1996 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現執教於天津美術學院新媒體藝術學院。在河南、大理、連州、台北、北京、香港多次舉辦個展。

李娟:籍貫四川樂至縣,1979年出生於新疆奎屯,1999年開始寫作。長期居住在新疆阿泰勒地區,與母親、外婆等親人一起,以開小賣部、做裁縫等為生,跟隨放牧的哈薩克族人流轉在廣袤的北疆阿爾泰山區。曾在《南方周末》、《文匯報》等開設專欄,出版有個人散文集《九篇雪》、《阿勒泰的角落》、《走夜路請放聲歌唱》,非虛構長篇《冬牧場》及「羊道」三部曲。曾獲「人民文學獎」、「上海文學獎」、「朱自清散文獎」、「天山文藝獎」等。

伊恩•弗萊明(Ian Fleming):英國小說家,生於倫敦,先後畢業於伊頓公學和皇家軍事學院,後又前往德國慕尼黑和瑞士日內瓦學習語言。曾在路透社莫斯科記者站工作,後來回到英國從事金融和股票方面的工作。「二戰」期間擔任英國海軍情報局局長的私人秘書,後來成為《太陽報》國際版經理。1952年,已經退役的弗萊明開始根據自己的間諜經驗創作007系列小說,取得巨大的成功,被多次改編成電影,經久不衰。

劉子超:作家、譯者、媒體人,1984年生於北京,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曾任中德媒體使者、牛津大學訪問學者。著有旅行文學作品《午夜降臨前抵達》,獲2015年「書店文學獎」。

雲也退:作家,書評人,2013年「騰訊大家」年度致敬作家。近期有原創作品《自由與愛之地:入以色列記》出版,並譯有愛德華•薩義德《開端》、托尼•朱特《責任的重負》等。

彭倫:編輯,加盟「99讀書人」,著有圖書《格蘭塔•英國最佳青年小說家》,譯有圖書《天才的編輯》、《我與蘭登書屋:貝內特•瑟夫回憶錄》等。

陸大鵬:英德譯者,熱愛一切 long ago 和 far away 的東西。代表譯作「地中海史詩三部曲」、《阿拉伯的勞倫斯》。

鄒波:專欄作家。現居加拿大,曾任《經濟觀察報》設計總監、《生活》雜志采訪部主任等職,出版有《書與畫像》、《現實即彎路》等。

范曄:大學教師,譯者,馬爾克斯授權中文正式版《百年孤獨》的譯者,還譯有西語詩人聖胡安•德拉•克魯斯•塞爾努達、阿萊克桑德雷、希梅內斯等人的詩作,阿根廷作家科塔薩爾的小說等。

張定浩:筆名waits,1976年生於安徽,現供職於上海某雜志。著有隨筆集《既見君子:過去時代的詩與人》、文論集《批評的准備》、譯著《我:六次非演講》等。2016年憑借詩集《我喜愛一切不徹底的事物》獲首屆「書店文學獎」。

❹ 溫州大學學前教育導師哪個好

導師李娟、宋佔美都很好。
兩位導師的具體介紹如下。1、李娟博士,溫州大學學前教育系主任,專業負責人,溫大特聘教授,溫州市幼兒園課程改革專家委員會委員,呼倫貝爾市幼兒園課程改革專家委員會委員。主持國家級課題1項,出版專著1本,譯著1本,教材3本。2、宋佔美,博士,教授,溫州大學教育學院學前教育學學科帶頭人,學前教育專業碩士點負責人、碩士生導師。美國北卡大學教堂山分校、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訪問學者,國家虛擬模擬實驗教學項目「嬰兒啼哭辨析與適宜性保教虛擬模擬」負責人。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國家精品課程主講教師,國家本科教學團隊核心成員,山東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平台學前教育與兒童發展研究中心負責人,被評為山東省本科高校教學名師、山東省優秀教師、山東省高校十大師德標兵提名獎,曾獲山東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山東省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熱點內容
金山快盤拒絕訪問 發布:2025-07-05 07:42:29 瀏覽:247
新款賓士c級買哪個配置好 發布:2025-07-05 07:41:46 瀏覽:286
android長寬比 發布:2025-07-05 07:34:11 瀏覽:682
買新車有哪些隨車必須配置的東西 發布:2025-07-05 07:26:26 瀏覽:932
刷機的時候為什麼要密碼 發布:2025-07-05 07:25:43 瀏覽:433
快速計演算法怎麼算 發布:2025-07-05 07:08:12 瀏覽:141
php判斷數組長度 發布:2025-07-05 07:07:26 瀏覽:149
蘋果電腦取消共享文件夾 發布:2025-07-05 07:06:00 瀏覽:352
機器學習演算法應用 發布:2025-07-05 07:01:17 瀏覽:36
萬能解壓縮王 發布:2025-07-05 06:51:56 瀏覽: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