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局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❶ 王學東的簡介
王學東 ,研究員,原中央編譯局副局長,中央編譯局政黨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學會會長,北京市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學會副會長,中國科學社會主義學會世界社會主義專業委員會副會長,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會主義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翻譯協會副會長,中國國際交流協會理事,中央編譯局博士後工作站博士後合作導師,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
性別:男
出生日期:1953年8月31日
出生地:北京
籍貫:山西黎城
民族:漢族
工作單位:中央編譯局世界社會主義研究所
職務:副局長 職稱:研究員
專業方向:國際共運史與世界社會主義
學習和工作經歷:
1969—1978 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3師18團9營87連 知青 副指導員
1978—1982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專業 本科生 法學學士
1982—1985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專業 研究生 法學碩士
1985— 中央編譯局世界社會主義研究所 所長 研究員
培訓經歷:
1992.3—1992.7 中共中央黨校中直機關分校幹部進修班 學員
1992.9—1993.1 上海同濟大學留德預備部 學員
1993.4—1994.4 德國不來梅大學歷史系 進修生
1998.7—1999.1 德國艾伯特基金會社會和現代史研究中心 訪問學者
2002.3—2002.7 中共中央黨校進修部進修二班 學員
社會兼職:
中國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學會 副會長
中國科社學會世界社會主義專業委員會 副會長
北京市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史學會 副會長
中國社科院世界社會主義研究中心 研究員
❷ 博士後工作站什麼情況下會被撤銷
1985年開始實行的,目的是吸引、培養和使用高層次優秀人才。博士後制度是指在國內的高等學校和科研,或大型、高新技術、人員創業園和科研生產型事業單位里設置一些特殊職位,挑選獲得博士學位的優秀年輕人員到這里,在規定的期限內從事科學研究工作。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是指在高等學校或科研院所的某個一級學科範圍內,經批准設立的可以招收博士後研究人員組織。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是指在、科研生產型事業單位和特殊的區域內,經批准可以招收和培養博士後研究人員的組織。博士後研究人員是指經批准並在全國博士後管理委員會辦公室注冊,在流動站或工作站里從事博士後科研工作的人員。具有以下幾個特點:1、「博士後」表明的是一種經歷。博士是最高學位,不能把「博士後」看成比博士更高一級的學位,對博士後研究人員不能再授予其它任何名義的學位稱號,同時「博士後」也不是專業技術或行政職務。2、博士後研究人員主要從事科學研究,而這種科研工作往往具有探索、開拓、創新性質。3、博士後研究人員是國家正式工作人員,而不再是學生。他們在博士後研究期間要與其他正式職工一樣計算工齡,除享受國家規定的待遇外,還享受同本單位正式職工一樣的各種待遇。4、對設站單位來講,博士後是有期限的工作人員,不列入正式編制,工作期滿後必須流動出站,在其獲得固定工作崗位前,實際上處於流動狀態。申請設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須按學科、專業目錄中的一級學科申報,並具備以下基本條件:1、具有授予博士學位的學科、專業和一定數量的博士生指導教師,並已培養出取得博士學位的人員;2、具有較強的科研實力和較高的學術水平,承擔著高水平的研究項目,科研工作處於國內前列;3、具有必需的科研條件和科研經費,並能為博士後研究人員提供必要的生活條件。申請設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的大型、特大型或集團,科研生產型事業單位,具有一定規模的高新技術,高新技術開發區,經濟技術開發區、人員創業園區等單位須具備以下一些基本條件:1、具有國家級技術中心或健全的研究與開發,有高水平的科技人員隊伍和高水平的科研項目;2、具有較強的經濟技術實力,重視人才工作,能為博士後研究人員提供較好的科研條件和必要的生活條件。取得博士學位、品學兼優、身體健康、年齡一般在四十歲以下的人員,可以申請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委託代培、定向培養博士和在職人員、現役軍人,申請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須徵得有關單位同意。在職人員不得申請兼職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設站單位培養的博士,一般不得申請進本單位同一個一級學科的流動站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
❸ 博士後研究人員進站有什麼條件需要提交哪些材料
(1)博士後研究人員進站需具備以下條件
①申請人必須獲得博士學位、品學兼優、身體健康、年齡一般在40歲以下。
②申請人首先向有意向的設站單位提出申請,並根據各設站單位的具體招收要求提供審核材料。
③如申請的進站單位為工作站單位,應區分其是否具有獨立招收資格,如不具備獨立招收博士後研究人員資格,還應同時向流動站單位提出聯合招收的請求。
④所申請的單位初審合格後,報省院士和博士後工作辦公室核准並注冊。
⑤博士後本人流動期間,在博士後設站單位落常住戶口;博士後期滿分配工作後,其本人及配偶、子女在接收單位落常住戶口。
除經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博士後管理部門批準的特殊情況外,申請人不得進入授予其博士學位的單位同一個一級學科的流動站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
(2)申報材料(所需材料均需一式4份,聯合招收需一式5份)
申請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的人員進站需遞交的材料:
①博士後申請表;
②專家推薦信;
③博士學位證書和畢業證書復印件(暫未拿到證書者可請學位授予部門出具決定授予學位的書面證明和已通過博士論文答辯的決議書復印件,獲學位證書後須及時補交證書復印件);
④培養單位證明或有關用人單位同意做博士後的意見(屬於國家統招統分的博士畢業生,須由博士培養單位的有關主管部門提供書面證明;凡屬委託、在職、定向培養和現役軍人及其他已有確定工作單位的申請人,須提交原工作單位或有關用人單位人事部門同意本人做博士後的意見,並註明對其出站後分配去向的意見);
⑤本人身份證或護照復印件;
⑥在國(境)外獲得博士學位的申請者,需提供《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外使(領)館教育處(組)推薦意見》、《留學博士回國做博士後意向書》(最好再附一些能反映本人目前研究工作情況的論文資料)。
⑦申請到企業博士後工作站做博士後,還需遞交下列材料:《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招收博士後研究項目立項表》;《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研究項目指導小組考核意見表》;《聯合培養博士後研究人員協議書》。
❹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跟博士後工作站的區別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是指在高等學校或科研院所的某個一級學科範圍內,經批准設立的可以招收博士後研究人員組織。
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是指在企業、科研生產型事業單位和特殊的區域機構內,經批准可以招收和培養博士後研究人員的組織。
❺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與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有什麼區別
主要區別是,性質不同、設立條件不同、意義不同,具體如下:
一、性質不同
1、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是指在高等學校或科研院所的某個一級學科範圍內,經批准設立的可以招收博士後研究人員的組織。
2、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是指在企業、科研生產型事業單位和特殊的區域性機構內,經批准可以招收和培養博士後研究人員的組織。
二、設立條件不同
1、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申請設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須按學科、專業目錄中的一級學科申報,並具備以下基本條件:
①、具有授予博士學位的學科、專業和一定數量的博士生指導教師,並已培養出取得博士學位的人員。
②、具有較強的科研實力和較高的學術水平,承擔著高水平的研究項目,科研工作處於國內前列。③、具有必需的科研條件和科研經費,並能為博士後研究人員提供必要的生活條件。
2、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申請設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的大型、特大型企業或企業集團,科研生產型事業單位,具有一定規模的高新技術企業,高新技術開發區,經濟技術開發區、留學人員創業園區等單位須具備以下一些基本條件:
①、具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或健全的研究與開發機構,有高水平的科技人員隊伍和高水平的科研項目。
②、具有較強的經濟技術實力,重視人才工作,能為博士後研究人員提供較好的科研條件和必要的生活條件。
三、意義不同
1、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為中國高層次優秀人才的培養做出了貢獻。
2、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為我國的高技術人才與企業搭起了橋梁,是產、學、研相結合的新路子。
❻ 黑龍江大學研究生院的學術研究
黑龍江大學擁有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國家級培育「2011計劃」協同創新中心,國家級國際聯合研究中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百所重點研究基地等眾多國家級部委級科研平台以及黑龍江省重點實驗室3個、黑龍江省高校重點實驗室5個、黑龍江省工程(研發)中心3個、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還建有黑龍江省級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13個,此外,黑龍江大學還建有黑龍江大學俄羅斯研究院、黑龍江大學教育科學研究所等60餘個校級科研機構。現已基本構成多學科、立體化、完整均衡的科研創新發展體系。 機 構 類 型機 構 名 稱研究生院對應學科(培養層次) 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光纖感測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 電子科學與技術(博士後流動站) 「2011計劃」協同創新中心 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協同創新中心 哲學(博士後流動站) 外國語言文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國家級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國家級催化技術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化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黑龍江大學俄羅斯語言文學與文化研究中心 外國語言文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功能無機材料化學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化 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農業微生物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農業資源與環境(博士後工作站) 中央其他部委
重點研究基地 中共中央編譯局黑龍江大學文化發展戰略研究基地 中國語言文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馬克思主義理論(博士後流動站)
農業部
重點研究機構 國家糖料作物改良中心 植物保護
農業工程
農業資源與環境
(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農業部甜菜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 作物遺傳改良國家重點實驗室東北開放合作基地 中國農業科學院黑龍江科技示範基地 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黑龍江大學中俄聯合催化重點實驗室 化學工程與技術(一級學科碩士點) 黑龍江大學中法燃料電池聯合重點實驗室
黑龍江省重點
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黑龍江省哲學研究基地 哲 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黑龍江省俄語語言文學研究基地 外國語言文學(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黑龍江省重點實驗室
(高校實驗室) 資料庫與並行計算黑龍江省重點實驗室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軟體工程
(一級學科碩士點) 寒區植物基因工程與微生物發酵黑龍江省重點實驗室 農業工程、植物保護
(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光電與能源環境材料黑龍江省重點實驗室 化學工程與技術(一級學科碩士點) 電子工程黑龍江省高校重點實驗室 信息與通信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 功能材料重點實驗室 材料科學與技術(黑龍江省重點學科) 分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 生物學
(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微生物重點實驗室 2001年-2015年,學校共獲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9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39項,連續多年被SCI、EI、CSSCI收錄的論文均達到1700餘篇,共取得各類科研成果23000餘項,其中有1000餘項成果獲國家、部委、省級的獎勵,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1項,中國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優秀成果獎21項。
該校博士生導師李錫胤教授、潘國民教授主持編撰的《俄漢詳解大詞典》獲國家圖書獎,並作為國禮贈送給俄羅斯國家領導人。
❼ 科研單位博士後工作站每年的什麼時候可以申請具體步驟呢
正常都是在11月份左右開始申報。
具體步驟:
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1.申請應具備的重要條件:
(1)具備獨立法人資格,經營或運行狀況良好;
(2)具有一定規模,並具有專門的研究與開發機構;
(3)擁有高水平的研究隊伍,具有創新理論和創新技術的博士後科研項目;
(4)能為博士後人員提供較好的科研條件和必要的生活條件。
溫馨提示:建有省級以上研發和技術中心,承擔國家重大項目的單位可優先設立工作站。
❽ 博士後工作站是啥意思啊
博士後科研工作站(以下簡稱工作站)是指在企業、科研生產型事業單位和特殊的區域性機構內,經批准可以招收和培養博士後研究人員的組織,為高技術人才與企業搭起了橋梁,是產、學、研相結合的新路子。
流動站的設立,由擬設站單位提出申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事部門或國務院有關部委及直屬機構人事部門審核匯總後報人社部。經專家評審委員會評審,由人社部和全國博士後管理委員會審核批准。
(8)編譯局博士後科研工作站擴展閱讀
博士後工作站申報設立條件
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申請設立流動站,應當具備以下基本條件:
1、具有相應學科的博士學位授予權,並已培養出一屆以上的博士畢業生;
2、具有一定數量的博士生指導教師;
3、具有較強的科研實力和較高的學術水平,承擔國家重大研究項目,科研工作處於國內前列,博士後研究項目具有理論或技術創新性;
4、具有必需的科研條件和科研經費,並能為博士後人員提供必要的生活條件。
❾ 博士後工作站是干什麼的
博士後
釋義
指獲得博士學位後,在高等院校或研究機構從事一定時期研究工作的階段;也指在博士後流動站進行專題研究的人員。
博士後很容易形成誤解,就是「博士後是博士以上的學位」實際上博士後站是一種工作站,具有流動性。凡符合條件的博士可在國家認證地博士後流動站申請成為博士後,期間做相應地研究項目,期滿了以後可以出站。為進一步完善我國的博士後制度,激勵廣大博士後研究人員奮發努力,在科研工作中做出更大成績,全國博士後管委會第十三次會議研究決定,給期滿出站,並且工作達到一定標準的博士後(一般為兩年)研究人員頒發《博士後證書》。所以說"博士後"其實是一種工作,而擁有"博士"學位是申請成為"博士後"必要條件。
博士後指的是一些新近獲得博士學位的人,在他成為正式的專職研究人員之前,經過競爭而獲得有關部門提供的津貼,在一所水平較高的研究機構做一段研究工作,以取得科研經驗。一般稱這些人為博士後研究人員,簡稱「博士後」。
博士後實際上只是獲得博士學位後的一段經歷,它不是學位也不是職稱。他是又一段研究工作。在西方發達國家,一般是不能馬上找到工作或是教授那裡特別需要才經歷這段工作。當然他對適應將來的研究工作非常有好處,這段時間並沒有固定的限制,有的題目大所需時間就長。職稱是我們中國的說法,國外只有職務這一說。
不是學歷而是職稱
日益激烈的科技競爭,使人才特別是青年高級研究人才的培養備受各國重視,博士後制度成為許多國家造就拔尖人才的重要途徑。
獲得博士學位後在高等院校或研究機構從事研究工作並繼續深造的階段.也指博士後研究人員.
1876年,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設立了一項研究基金,用以資助優秀的青年學者在較好的研究條件下從事科學研究工作。由於在最初基金資助的20人中有4人已經獲得了博士學位,故人們稱之為「博士後」。
1983年至1984年,諾貝爾獲獎得者、華裔物理學家李政道先生兩次致信鄧小平同志,建議中國實行博士後制度。1984年5月,鄧小平同志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了李政道,並仔細聽取其關於實施博士後制度的一件和方案,當即表示:「這是一個新的方法,是培養使用科技人才的制度。」次年7月,國務院批准了設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試行博士後制度的方案——博士後制度在我國正式確立。
自1985年在中科院和北大、清華、復旦首批設立流動站以來,目前,全國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都建立了流動站。如今,全國343個高等院校和科研研究所設立了1363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專業覆蓋工學、理學、農學、法學12等國學科門類的86個1級學科;在企業中建立了1018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全國現已累計招收博士後研究人員逾3.2萬人,在站博士後研究人員逾1.2萬人。博士後工作已納入制度化、規范化的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