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方舟編譯器開源成功嗎
① 方舟編譯器開源能給華為和谷歌談判增加多少籌碼
華為和美國的這次對峙已經過去了好久,在這個過程中,經歷了很多令人出乎意料的變化,如今,谷歌正式對外宣布,禁止華為的Mate30系列和新產品使用谷歌旗下的所有程序和服務。這場對峙已經持續了一百多天的時間,最後我們還是看清了谷歌的真面目,在國內,谷歌的應用和服務所佔份額其實非常少,因此這對華為造成的影響其實並不大,唯一有影響的是華為的海外市場。
華為也宣布,目前鴻蒙系統將運用到萬物互聯網上,而且也只能用於這個領域,因為鴻蒙採用的是微構架的形式,可以兼容安卓系統,保證系統運行更加流暢,在榮耀智慧屏上,能實現兩秒開機。不過生態方面的搭建依然非常重要,現在是一個沒有解決的難題,在最後的時間里,基本上是不可能在Mate上進行搭建了。
② 華為方舟編譯器,是不是做的太過分了
安卓7.0之後,谷歌也意識到了程序佔地方、開機慢的問題,怎麼辦?谷歌發現,人們使用一個程序,不可能用所有的功能。那麼只編譯一部分常用的是不是就效率高了呢?所以這時候其實是把JIT又拉回到安卓上來,並且安裝的時候也不用全編譯,直接裝就是了,速度當然快了。這其實就是中間層、JIT、AOT一起來,並且根據用戶的習慣,把它常用的程序的常用功能代碼解釋好了存起來,用戶再用也飛快。
現在安卓手機的一大特色就是內存越來越大,6GB都是老人機的配置了。這除了程序大以外還有安卓的程序運行產生垃圾多有關系。那麼清理垃圾呢?則需要暫停程序,也就會頓一下,即所謂的「卡」。華為方舟編譯器則是利用程序多線程運行的特點。打個比方,您現在正在用的「中關村在線」這個APP用了AB兩個線程,在華為的P30手機中,那麼線程A運行的時候,B在清理垃圾,然後A線程清理垃圾的時候B線程在運行,程序運行不中斷,垃圾處理不停,做到了又連貫、又節約系統資源。
③ 華為自創的方舟編譯器開源程序里沒有微信,是不是說明以後搭載鴻蒙的華為手機不能安裝微信了
前幾天,華為方舟開源網站正式上線,目前,支付寶、美團、淘寶、拼多多、頭條、抖音等45款主流應用已加入,騰訊系有QQ,全民K歌,獨獨沒有微信!作為全國用戶數第一大應用,微信的缺席讓人無比擔憂。的確,微信曾與華為鬧過矛盾,此前微信想要用戶的指紋信息,希望能上傳到微信伺服器,結果華為不允許,理由是不安全,華為只允許將用戶數據存到加密晶元里,這導致微信很不開心。但一碼歸一碼,華為微信的矛盾屬於小范圍的「商業觀念」之爭,而方舟的運用則是大格局裡的大是大非!
並且是完全可以運用在手機上的,還可以兼容全部安卓應用,因此就算以後真的出了鴻蒙系統的手機,大家也完全沒有必要擔心會沒有微信用。再加上華為這么大體量的公司,如果真的沒有它也會想辦法去解決這個問題的,不可能說萬事都沒有準備齊全就去發布一款新操作系統的手機對不對
④ 華為方舟編輯器開源的背後究竟是什麼在支撐
8月29日20:40分,華為EMUI在微博發布一條消息:#方舟編輯器#開源准備就緒,8月31日show you the code!此次方舟編輯器的正式開源,似乎也代表著鴻蒙操作系統推向市場的重要一步。
對於受到他國的打壓,華為也考慮到了這個巨大的風險,這個供應風險也被華為列入了2018年的供應業務連續性計劃。梁華表示:「在業務連續性管理上,我們是按照這套機制來管理的,包括從采購、製造、服務、供應、服務和市場等各個環節來講。」
之前,任正非也有表示過:「我們在最先進的產品上都有能力自己管理自己」。在九腦匯學院小編看來,正是華為的這種管理制度,才會支撐起華為一輪又一輪的發展。
⑤ 華為方舟編譯器究竟是黑科技還是噱頭
這是面向開發者的應用,普通人用不上,而且現在還沒有公布代碼,不知道樓上怎麼用上的。
就事論事,只從技術層面講,就現在的宣傳方式做實現,這種技術費力不討好,
如果一個「嚇人「的技術在國內搜索引擎裡面能搜到大量報道 ,而在谷歌上只能搜到少數軟文,而在各大英文技術社交論壇基本沒人討論,難道不覺得很奇怪嗎
以下是搜到的一個帖子,就一個回復,看看就好了。
評論一家公司的技術都要如此小心翼翼,否則就會受到無數的謾罵,難道不覺得奇怪嗎?
⑥ 小米手機會不會用華為的方舟編譯器
答案是不會!至少小米手機短期內不會使用方舟編譯器。首先,方舟編譯器開源的,它只是一個編譯工具,主要給開發人員使用,理論上只要編譯好APP之後,就可以在所有Android核心的手機上運行。不過由於目前方舟編譯器還只是部分開源,工具鏈和運行時庫還沒有公布完整的代碼,所以小米的開發人員現在想用也用不了,只有等方舟編譯器繼續開源、完善之後,小米等其它手機廠商才能夠使用。
如果未來方舟編譯器能夠進一步完善,比如真的和宣傳的那樣,大大提高系統的流暢度和應用的打開速度,讓用戶感受到切切所說的變化。甚至在同一價位、相同的配置,華為手機如果能夠做到比其它友商競品更快、更流暢。那麼方舟編譯器以及相關技術也自然會受到其它廠商的重視,甚至直接拿去使用也是有可能的。所以華為想要推廣方舟編譯器,關鍵還是在於要給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用戶的口碑上來了,其它友商自然也會選擇和華為合作。
⑦ 華為的鴻蒙系統有可能成為第四大操作系統嗎
華為絕對有可能成為第四大操作系統,我們在分析可能性之前,先來目前四大操作系統是哪些,與鴻蒙比較有何優劣勢。
目前按照市場份額來說,分別是安卓、windows、ios、macOs;
安卓是谷歌打造的一款移動端操作系統,目前市場佔有率39%。
從消費者角度來看,安卓系統我們已經非常熟悉了,國內除了iphone,其他手機基本安裝的基於安卓的系統。
安卓是開源的,只要遵守協議,任何人都可以拿到源碼,進行二次開發。
這也是安卓市場佔有率高的原因。
windows是微軟旗下的桌面操作系統,目前市場佔有率35%。
對於windows,基本上玩過電腦的應該都知道。
有意思的是,windows的市場佔有率有一部分是靠盜版支撐的。
windows現在也在擁抱開源,並且有意將系統往微內核方向發展,之前有報道,已經建立了一條基於手機的windows 10操作系統的分支。
ios是蘋果旗下的手機操作系統,目前市場佔有率13.87%。
ios系統基本是用於蘋果自己的設備上,市場佔有率基於自己的出貨量。
從近年來看,ios的出貨量有所下降,但採取降價策略後,出貨量有所回升。
這是閉源生態的弊端。
macOs是蘋果旗下的桌面操作系統,目前市場佔有率5.92%。
macOs也是基本上只用於蘋果自家電腦上,由於macOs灰常滴貴,所以並沒有到人手一本的地步,市場佔有率略低。
這里提下linux系統,論市場佔有率只有0.77%,但如果論影響力的話,絕對是排名前三的操作系統。
2019年華為在東莞的開發者大會上,發布了鴻蒙操作系統,目前國內市場份額0.1%,國際市場份額目前還沒找到數據。
鴻蒙系統與安卓一樣,也是基於開源的linux系統開發的。
與安卓不同的是,鴻蒙是採用微內核的架構,並且面向多終端設備,比如手機、平板、電視、智能 汽車 、可穿戴設備等。
目前已有多個設備搭載鴻蒙操作系統,新發布的榮耀智慧屏就是搭載的鴻蒙系統。
鴻蒙系統是開源的,雖然目前大多是華為自加設備搭載,但隨著開源的推進,相信會有更多的設備搭載鴻蒙系統。
我們先看看鴻蒙的優勢:
鴻蒙OS的「分布式OS架構」和「分布式軟匯流排技術」通過公共通信平台,分布式數據管理,分布式能力調度和虛擬外設四大能力,將相應分布式應用的底層技術實現難度對應用開發者屏蔽,使開發者能夠聚焦自身業務邏輯,像開發同一終端一樣開發跨終端分布式應用,也使最終消費者享受到強大的跨終端業務協同能力為各使用場景帶來的無縫體驗。
鴻蒙 OS通過使用確定時延引擎和高性能IPC兩大技術解決現有系統性能不足的問題。確定時延引擎可在任務執行前分配系統中任務執行優先順序及時限進行調度處理,優先順序高的任務資源將優先保障調度,應用響應時延降低25.7%。鴻蒙微內核結構小巧的特性使IPC(進程間通信)性能大大提高,進程通信效率較現有系統提升5倍。
鴻蒙OS採用全新的微內核設計,擁有更強的安全特性和低時延等特點。微內核設計的基本思想是簡化內核功能,在內核之外的用戶態盡可能多地實現系統服務,同時加入相互之間的安全保護。微內核只提供最基礎的服務,比如多進程調度和多進程通信等。
鴻蒙OS將微內核技術應用於可信執行環境(TEE),通過形式化方法,重塑可信安全。形式化方法是利用數學方法,從源頭驗證系統正確,無漏洞的有效手段。傳統驗證方法如功能驗證,模擬攻擊等只能在選擇的有限場景進行驗證,而形式化方法可通過數據模型驗證所有軟體運行路徑。 鴻蒙OS首次將形式化方法用於終端TEE,顯著提升安全等級。同時由於鴻蒙OS微內核的代碼量只有Linux宏內核的千分之一,其受攻擊幾率也大幅降低。
鴻蒙OS憑借多終端開發IDE,多語言統一編譯,分布式架構Kit提供屏幕布局控制項以及交互的自動適配,支持控制項拖拽,面向預覽的可視化編程,從而使開發者可以基於同一工程高效構建多端自動運行App,實現真正的一次開發,多端部署,在跨設備之間實現共享生態。華為方舟編譯器是首個取代Android虛擬機模式的靜態編譯器,可供開發者在開發環境中一次性將高級語言編譯為機器碼。此外,方舟編譯器未來將支持多語言統一編譯,可大幅提高開發效率。
鴻蒙作為後起之秀,在結合前幾大操作系統優勢的同時,再結合業務場景而開發的,如果生態建設起來了,成為前三大操作系統也不是不可能!
從市場份額來看,排名第四的是macOS,佔比5.92%。
macOS只有蘋果自己的電腦搭載,所有市場份額基於mac電腦的出貨量。
很顯然,華為旗下的設備出貨量遠遠大於mac出貨量的,只是華為的設備由於某些原因大多還沒搭載鴻蒙。目前只搭載了所有出貨量的0.03%。
所以一旦華為開始規模性的搭載鴻蒙系統,超越macOS系統,就是一個季度的事。
目前華為已經在智慧屏上面搭載鴻蒙系統,今年鴻蒙系統將會用於創新國產PC、手錶/手環、車機等設備。
2021年會有鴻蒙OS 3.0,主要用於音箱、耳機。2022年用於VR眼鏡等更多設備。
據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oint推算,華為到年底國內市場份額達到5%,全球市場份額將達到2%。
從市場佔有率前三個系統的發展來看,都不是靠擠占其他系統來提升市場佔有率的,比如安卓系統,依靠移動互聯網時代占據領先地位。
鴻蒙是屬於物聯網時代的,可以依靠物聯網時代,占據領先地位。
當然安卓和windows也在布局物聯網,但貌似還沒想清楚具體場景,從目前安卓的版本更新來看,也只是在 探索 。而華為旗下有多種物聯網設備,也有很多應用場景,從這一點來看,已經處於領先了!
HMS之於鴻蒙,相當於GMS之於安卓,可以說是系統的靈魂了。
谷歌安卓是免費開源的,主要用GMS來收取廣告費。
華為服務1月份在歐洲發布HMS Core4.0,華為海外設備最新機型將全面搭載華為服務。
華為已經投入10億美元來進行HMS生態建設,目前覆蓋170個國家/地區和6億用戶,注冊開發者超130萬,超過5.5萬個APP正在使用HMS服務。
目前HMS想要全面取代GMS,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但是這段路必須要走,而且得走的小心仔細。
對HMS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看我寫的另一篇文章https://www.toutiao.com/i6799505263851209227/
未來是物聯網的時代,而華為鴻蒙系統正是為物聯網而生的,對比其他系統,有著天然的優勢。而且鴻蒙系統充分結合5G技術,在用戶體驗方面將會得到巨大的提升。期待鴻蒙生態的完善,那時我或許會轉型成為鴻蒙開發者!
國產之路,雖然艱難,但終將崛起!
根據題主的問題,先給出我的答案,一共有兩點:
1. 第四大操作系統一定會出現,而且就在近幾年;
2. 鴻蒙系統很有可能成為第四大操作系統,即使不是,鴻蒙也一定會有一定的市場份額。
上述論點我們可以從以下4個方面一起來探討和分析。
首先列舉一下Facebook幾個比較有名的收購案例:
Oculus是一家做VR的公司,而Facebook是一家社交屬性的公司,所以它收購WhatsApp和instgram可以理解,但是為什麼要收購Oculus呢?我們回想一下,從桌面互聯網時代到移動互聯網時代,誕生了三大操作系統--Windows、Android、IOS,到現在依然是我們日常辦公和生活的主要操作系統。因此,當年FB對於Oculus的收購,並不是小扎看好它的產品,而是因為那幾年VR領域的火熱,讓他押寶於下一代操作系統,這才是扎克伯格的野心,他要做下一代操作系統,或者說要統一VR平台的操作系統。
為什麼說OS這么重要,我們可以先簡單回顧一下過去幾十年,全球OS的發展歷程。
下面這張表,我基本整理了一下從1970年到現在的一個發展軌跡,產品一列是指當時的主流產品形態,硬體一列是指晶元等半導體元器件,軟體一列主要是指OS。所以我們可以看得出來,從70年到現在基本上每隔10年左右是一次OS的變革,那麼每個抓住機會的公司也就基本上會主宰接下來10年的發展。
然後下表中最後一行就是2010年,也就是我們經歷的移動互聯網時代,這個大家都很熟悉了,基本上目前也是安卓和IOS兩個陣營。而到今天為止,移動互聯網也走過了10年,那麼這個時候或者節點上,大家都很清晰,下一代操作系統又該來了,所以每個人都想搶占這個機會。
目前手機終端的操作系統市場由谷歌的安卓和蘋果的IOS瓜分,當然微軟的windows phone幾乎已經從人們的記憶中刪除,從市場佔有率和用戶數量來看,windows phone是失敗的。盡管這樣,它還是第三。那麼第四大手持終端操作系統可能是誰呢?極有可能就是鴻蒙OS。
從2019年4月份開始,美國制裁華為,華為被列入了實體清單。本來人們會以為華為會像中興一樣無奈的去談判,但是令人吃驚的是,華為的整個表現卻出人意料,步步為營,對於美國的打壓政策,華為見招拆招,每一步都化險為夷,每一個坑都能跳過,表現驚艷。從晶元到軟體框架,不落下風。
美國政府先是禁止華為使用谷歌的服務框架GMS,華為就推出了自己的服務HMS,並建立了開發者聯盟、上線開發環境,拉攏開發者。所推出的方舟編譯器功能強大,簡化了開發者的難度、減小了代碼工作量,用方舟編譯一下就可以兼容鴻蒙系統。並在2019年8月9日發布了鴻蒙OS,宣布開源。鴻蒙OS首先在華為智慧屏上實現了搭載。
但是手機終端目前還沒有上鴻蒙OS。先上智慧屏,應該是華為的一種攻擊策略,在生態未健全的情況下,避開和安卓、蘋果IOS正面交鋒,反而從智慧屏上改進完善鴻蒙OS,並同時加快HMS的開發以及軟體生態的建設。等到HMS構建成熟、生態完善後順勢在手持終端推出鴻蒙OS,便可一夜之間向華為手機、榮耀手機用戶推送鴻蒙OS,讓谷歌措手不及。
在美國政府的政策打壓之下,我們看到了華為生命的頑強和強大的技術儲備,相信華為一直在默默的研發自己的系統,政策的打壓無形之中堅定了華為開發系統的決心、加快了系統發布的步伐。有傳言華為P40將會搭載鴻蒙OS,這一消息是否屬實,我們拭目以待,但毫無疑問的是,鴻蒙OS一定會成為第四大操作系統。
早在2019年8月份,華為就推出了鴻蒙系統,其實鴻蒙系統早在2012年華為就開始了研發,因為一些大家懂得原因,華為不得不將自己的操作系統拿出來,雖然目前搭載鴻蒙系統的設備比較少,至今搭載鴻蒙系統的手機也沒有正式上市,可是鴻蒙系統一直在華為的籌備當中,不斷的在發展,搭載的設備也會越來越多。
鴻蒙系統是一個基於微內核進行開發的分布式操作系統,由於採用的是微內核,鴻蒙系統比較輕便,可以搭載於多種設備, 比如手機、智能手錶、智慧屏、耳機、平板電腦、電腦、路由器等設備 ,目前鴻蒙系統已經在華為智慧屏、華為路由AX3系列與 汽車 得到了使用。
很多人說鴻蒙系統只是套了殼的安卓系統,其實並不是這樣的。 鴻蒙系統是基於微內核開發的,安卓是基於Linux系統進行開發的,所以二者不存在的任何關系 ,就像是安卓系統與蘋果IOS的關系。
按正常的道理來講,兩個不同的操作系統之間不會存在相互兼容彼此的軟體。但是華為做到了,因為華為知道如果不去兼容安卓的應用,開發者就要為鴻蒙系統單獨開發應用,在初期,很少人使用鴻蒙系統,開發者基於利益的關系,幾乎不可能為鴻蒙系統開發專門的應用,所以鴻蒙系統很難得到發展。
所以華為開發了「方舟編譯器」, 方舟編譯器可以將高級語言轉換為二進制代碼,通俗來講就是可以將安卓應用轉換為鴻蒙系統可以使用的應用,相當於安卓系統與鴻蒙系統之間的一個翻譯官。
目前方舟編譯器已經對外界進行了開源,開發者只需要將現有的安卓應用放到方舟編譯器上重新進行編譯,這時生成的軟體安裝鴻蒙系統就可以使用了。
為應對谷歌禁止華為使用GMS,推出了HMS,即華為移動服務。 華為移動服務包括華為應用市場、華為瀏覽器、華為郵件服務、華為地圖等基礎軟體以及華為服務框架。 目前已經有5.5萬個應用適配了HMS,華為地圖與華為瀏覽器也在測試當中,很快就會對消費者進行推送,華為郵件服務也在內部進行測試。
同時印度當地的手機操作系統InsOS正在與華為進行商談合作事宜,合作一旦達成,華為便可將印度40萬個應用程序納入HMS的生態當中。
華為在2019年的手機銷量為2.4億部,已經連續好幾年手機銷量都位於全球前三,2019也超過蘋果成為了全球第二大手機廠商,華為在電腦、智慧屏領域也在逐步發力。
按照華為現在的體量,在手機操作系統很有可能成為前三。
當然有可能,比較困難也是真的。
不過華為向來是能打硬仗的,挺看好華為。
這個問題可能本身就存在問題,華為推出鴻蒙系統前智能手機操作系統有安卓及iOS這兩大系統,不存在有第三個(即使有也遠遠達不到與安卓及iOS並稱三大的程度),所以你的問題是不是應該為:華為的鴻蒙系統有可能成為與安卓及iOS並列的第三大系統嗎?
答案是可能,而且是很有可能。
給出判斷依據前我們先來分析一下安卓及iOS兩大系統,
一、時機
iOS出現在3G高速發展的時候,iOS及蘋果手機的發布重新定義了智能手機及人機交互,加上3G的快速普及4G的快速跟進,用戶數據流量及網速有了保證,消費者迅速接受。
安卓的出現比iOS慢,iOS的封閉性及蘋果自用性給安卓留下了極大的發展空間,有了iOS的啟發安卓少走了不少彎路,安卓選擇開原,除蘋果外的大多數廠商快速上了安卓的車,消費者有了更多的選擇。
二、系統特色
iOS的流暢、簡潔、美觀、安全、不吃硬體的特點是其迅速被消費者接受。
安卓的開源、可玩性深受發燒友喜愛,不同手機廠商的定製UI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安卓系統迅速擴大地盤。
三、用戶基數及軟體生態
手機系統能否成功(用戶基數)很大取決於這個系統的軟體生態豐富程度,軟體生態的豐富程度很大程度取決於這個手機系統的用戶基數,兩者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系統用戶基數大才能吸引更多的開發者開發適配系統的軟體,更多的適配系統的軟體極大的豐富了系統軟體生態,豐富的系統軟體生態更能吸引消費者購買手機。
蘋果的硬體業界巔峰,與iOS完美匹配,絲般順滑,銷量迅速攀升,蘋果用戶基數越來越大,更有利於App Store生態的推廣及豐富,蘋果手機的用戶基數每年上億的銷量迅速累積,App Store軟體從幾十萬到百萬級發展。
蘋果的封閉,塞班的千古,微軟的陽痿給安卓留出了巨大的蛋糕,加上安卓開源,安卓廣收門徒系統份額達到80%上下,安卓系統的適配App數量很快達到百萬級甚至超過蘋果。
當一個系統的用戶數以億計適配App數以百萬計的時候這個系統肯定是成功的。
所以我們如何定義鴻蒙系統成功的標准呢?當鴻蒙系統的用戶基數達到億級及適配App超過百萬的時候就可以認為是成功了並成為繼安卓iOS後的第三大系統。
現在我們來分析鴻蒙為什麼能成功
一、時機
5G時代來臨,面向萬物互聯的下一代操作系統亟需開發,目前谷歌及蘋果均有開發下一代操作系統的計劃,鴻蒙正是基於萬物互聯的下一代操作系統,是適應5G應用的操作系統,目前谷歌及蘋果的下一代操作系統仍在開發之中,鴻蒙可以說是佔了先機,從時機上來說鴻蒙系統是可能成功的。
二、系統特色
鴻蒙系統是基於微內核設計的面向萬物互聯的下一代操作系統,打通了手機、平板、電腦、 汽車 、電視、音響等硬體,可以相互調用硬體。針對華為自家的晶元可以做到更好的軟硬匹配,類似於iOS的軟硬完美匹配,使鴻蒙系統更加絲般順滑更加解約硬體開支。確定時延的設計使得鴻蒙系統在工業應用方面也大有作為。鴻蒙系統是基於5G應用設計開發的微內核操作系統,適應5G時代的消費端應用及工業應用,從系統特色來說鴻蒙是可能成功的。
三、用戶基數及軟體生態
華為手機的銷量2019年達到了2.4億僅次於三星居世界第二,其中海外銷量約1億,數億級的用戶基數是鴻蒙系統推廣的堅實基本盤,是吸引開發者進駐鴻蒙的巨大乳酪。
HMS生態圈的推廣,HMS是鴻蒙能否成功的關鍵,HMS gallery已經發布,吸引了眾多開發者,目前HMS的注冊開發者已超過百萬,海外主流的社交App如臉書系得已確認入住,這是海外推廣能否成功的關鍵。同時華為投入10億美金巨資推廣HMS吸引各國開發者,與海外生態合作引入巨量App入駐HMS如與印度InsOS合作引進其40萬App入駐HMS。
鴻蒙系統前期採用兼容安卓的策略可以極大降低HMS生態建設的風險,可以爭取相當時間的過渡發展期。方舟編譯器助力開發者現有安卓生態軟體適配鴻蒙系統,是開發者開發適配鴻蒙App的高效工具。
以上,華為的鴻蒙系統有可能成為繼安卓及iOS後的第三大系統。
鴻蒙系統的發布,稱得上是華為公司 歷史 上的重要里程碑。它較大程度上改善了華為一貫以來以「硬體技術 「主打的對外品牌形象,成功地讓外界用戶看到了華為在軟體系統開發層面上也擁有非常強大的底蘊和資本,軟硬結合,才能克敵制勝。
對此,知名市場調研機構Counterpoint也給出了自己的看法。它發布最新報告稱,華為自主操作系統鴻蒙將在2020年取得2%的市場份額,超越Linux成為全球第五大操作系統。同時,還表示預計在2019年年底,華為鴻蒙會在中國市場份額達到0.1%,明年底達到0.5%,在華為今年所有出貨設備當中,搭載鴻蒙OS的設備比例會達到0.03%。
從8月9日正式發布到如今,華為鴻蒙系統可以說剛剛誕生還不足兩個月,權威市場機構就預測它在明年會成為全球第五大操作系統,你敢相信嗎?
從報告中給出的數據統計顯示,當前全球操作系統份額中,谷歌Android最高,佔比高達39%;微軟Windows次之,達到35%;蘋果iOS系統以13.87%排在第三位;蘋果MacOS系統以5.92%排在第四位;Linux則居第五,佔比則為0.77%,與前面幾個份額差距頗為明顯。
因此,僅從數額上來看,華為鴻蒙的確有超過Linux的實力,畢竟在它的背後有華為大量的硬體設備作為支撐。在之前的8月10日,榮耀就已經率先發布智慧屏系列,成為了首批搭載鴻蒙操作系統的智能電視終端,出貨量和受歡迎程度極為火爆。
緊隨其後,華為也發布了更為高端的華為智慧屏系列電視新品,同樣搭載了鴻蒙系統1.0版本,僅僅從這款設備的出貨量來看,鴻蒙系統的確會在不久的將來超過Linux成為全球第五大操作系統。
最後,根據華為在開發者大會上放出的HarmonyOS鴻蒙規劃時間路程,預計在2020年,也就是明年將發布2.0版本,並應用在創新國產PC、手錶/手環、車機等終端設備身上,那麼這也就意味著的鴻蒙的市場份額將進一步提高,或許追趕上全球前四大操作系統都非常有可能,大家覺得呢?
鴻蒙現在還沒出來呢!怎麼會是第四大系統呢?
短時間內幾乎不太可能,研發一個手機操作系統對於國內來說並不難。重要的是構建手機操作系統生態。比如蘋果的ios上有無數的app,安卓上面也有無數的手機app. 有了系統以後還要推廣到市場上有用戶使用,制定很多的標准。比如硬體標准晶元,攝像頭等。
總而言之:研發一個操作系統對華為來說並不難,要重新打造一個手機生態卻很難。
幾乎不可能,這是一個系統性全局性的項目。可不是你想當然而然
⑧ 華為自創的方舟編譯器已經開始開源,為什麼參與的應用里沒有微信
華為的方舟編譯器正式開源,並且正式上線了方舟編譯器的官方網站。通過該網站可以下載方舟編譯器、查看快速入門文檔、查看方舟編譯器的源代碼。當然,本次並未將方舟編譯器的所有源碼對外開放,開放的是方舟編譯器的框架部分源碼。後期,華為官方將會開放更多的源代碼,包括編譯器框架的前端、後端代碼。方舟編譯器公布了45個合作夥伴,用戶體量較大的微信並不在合作夥伴當中,不禁令人浮想聯翩!
微信無論是從廣告的盈利模式、三方軟體合作的接入模式、小程序的應用擴展模式均會給騰訊帶來較高的業務收入。對於這樣一款核心級產品,騰訊暫時還沒有意向與其他廠商展開合作。並且通過QQ、郵箱、瀏覽器等軟體的加入,已經足夠表明騰訊對於華為方舟編譯器的支持。
⑨ 如果華為推出國產系統,得到市場認可的成功率有多大
我覺得華為推出國產操作系統,得到市場認可的成功概率為100%。尤其是在美帝傾舉國之力無恥打壓和制裁華為之際,所有有情懷的國人均會對華為鼎力相助。為什麼這么說呢?
因為華為挺起了民族的脊樑。一個珠江漁村邊的小作坊,能在不到30的時間里問鼎界通訊業的第一,而且能在5G的競爭中獨步天下,最少領先所有對手6~12個月。而手機業務也在5年時間內(從M7算起)問鼎榜眼,並能在明年底大概率會折冠。美帝為此夜不能寐,想打斷這根脊樑,稍有良知與情懷的國人能答應嗎?顯然不會!
因為華為足以書寫民族的光輝未來。華為人的足跡踏遍了全球的繁華都市、尋常巷陌及窮鄉僻壤。其領先全球的5G技術將為我國在萬物互聯與人工智慧提供最強勁的支撐。而為備戰無恥的美帝打壓,華為人更是奮戰整個春節。正是因為華為人的豪邁奮斗,才使得華為在令球5G領域競爭中一騎絕塵!
因為華為勇於擔當。華為在可恥的美帝打壓下,既沒有求助於國家,也沒有道德綁架民眾,而僅僅憑一己之力,便風輕雲淡地獨自應對美帝的蠻狠打壓。
谷歌配合美帝打壓華為,因而華為開發的鴻蒙操作系統即將橫空出世。華為憑借其深厚的技術積淀、國內廣闊的市場,註定會三槍將安卓挑於馬下。
與華為風雨同舟,期盼鴻蒙橫空出世!
鴻蒙成功率百分之百!
一、相信華為,能把5G做得世界搖搖領先,鴻蒙糸統水平肯定高於安卓糸統很多!因為任總是個精益求精的大家!
二、通過這次美國打壓,認識了美國貪婪兇殘的本質!美國可以傾全國之力打壓華為,也可以打壓其他任何中國企業!中國企業必將團結起來支持華為鴻蒙!
三、中國要走獨立自主的發展道路,不再受蠻夷欺負,中國政府必將強力推行鴻蒙系統!中國人民愛國必將全力支持!
四、特郎普的橫蠻、不講理,不招人待見,幾乎全世界都討厭他,世界愛好和平的多數會站在中國華為一邊!鴻蒙一定會火起來!ye!ye!ye!
華為推出「鴻蒙」操作系統,占盡了「天時地利人和」,加上華為的技術,我覺得市場認可的成功率為100%,下文具體說一說「鴻蒙」操作系統的優勢。
華為的「鴻蒙」操作系統兼容目前所有的安卓應用 ,並且經過華為編譯器編譯之後,應用的流暢度提升了60%,華為的鴻蒙操作系統至少成功了一半。兼容安卓應用,我們就不用擔心「生態」的問題,對於我們普通老百姓,能安裝微信、淘寶、支付寶等常用應用就行了,並不需要google的GSM授權。
根據相關消息透漏,華為開發的鴻蒙操作系統並不是底層安卓系統的二次開發(區別於阿里YunOS),而是 重新開發的新系統,是面向5G和物聯網的下一代操作系統,採用了微內核的設計 ,而安卓基於linux宏內核設計。華為的「鴻蒙」操作系統直接對標谷歌正在研發的Fuchsia新系統。
前段時間時間,華為發布的方舟編譯器和EROFS文件系統,可以說是華為操作系統的"前奏",解決了編譯器和文件系統的問題,性能要優於傳統的安卓編譯器和傳統的EXT4文件系統。由於谷歌的禁用,華為不得不提前發布「鴻蒙」操作系統。
這里簡單解釋一下微內核和宏內核。
宏內核 :安卓系統基於宏內核,宏內核包含了操作系統大部分的功能,這些模塊具有最高的許可權,如果一個模塊出錯,那麼系統就會崩潰。 好處是開發難度低,壞處是系統穩定性差 。
微內核 :鴻蒙操作系統採用了微內核,微內核僅僅保留了操作系統必要的功能,比如任務管理、內存分配等,其他模塊不具有最高許可權,即便出錯,也不會造成系統崩潰。 好處是系統穩定性高,壞處是開發難度大。
根據余承東的說法, 華為的「鴻蒙」操作系統打通了手機、平板、電腦、智能穿戴設備,形成一個統一的操作系統,實現了不同設備的無縫連接 。華為的操作系統面向下一代的5G網路和物聯網技術。
關於跨平台的支持,可以從華為的「一碰傳」看到一些端倪,我現在使用的mate 20升級到公測版的EMUI 9.1之後,與華為筆記本傳輸照片和視頻,1G的文件,只需要幾秒鍾,擺脫了有線的限制。
總之,華為的鴻蒙操作系統兼容安卓應用,解決了生態問題,經華為編譯器編譯後的應用流暢度提升60%,同時支持跨平台,加上目前的大環境,我覺得華為的「鴻蒙」操作系統100%能夠成功。
在5月份美國大肆打壓華為之前,任正非、余承東都曾透露過說, 華為已經有了自主研發的電腦和手機操作系統了,只不過是用於不時之需,並沒有考慮過直接投入市場。那樣會對市場造成很大沖擊,不利於良性發展。這是華為的格局,不得不對此敬佩任老,敬佩華為。 假如當時研發完成就投入市場的話,可能國產系統成功率極低,但現在卻不同了。
美國以舉國之力打壓華為,阻礙華為5G技術的發展。這是由於華為的5G目前處於世界領先水平,用任正非的話說,別人兩三年根本追趕不上。然而這次美國對華為的打壓,同時也波及到了華為的手機業務, 谷歌因為要響應「美國指令」,現已停止與華為的部分合作,這就導致華為手機的海外用戶受到了影響,從長遠考慮,誰都不知道這次 科技 戰會持續多久,也沒人知道會如何收場,但有備無患的策略,以及為了將來的發展,所以,華為不得不推出自研系統。 這也是華為自研系統出世的最好時機了。
上面我們也說了,因為5G所以華為遭到美國打壓。接下來的5G時代,對各個國家的 科技 影響也是很大的。就拿手機來說吧,安卓系統是4G時代的手機系統,然而5G要實現萬物互聯,安卓系統是做不到的。所以,現在谷歌內部也在研發新的基於5G物聯網的手機操作系統,名字叫做Fuchsia,可以實現手機、電腦、智能設備之間的連接。這句話大家聽著有沒有覺得耳熟?之前余承東也曾透露過華為新系統可以實現這一點。那就是說,華為的新系統應該就是基於5G物聯網的手機系統了。
相比於5G物聯網手機操作系統,華為會比谷歌更有優勢。因為華為的5G技術較為領先,所以,在新系統的開發進度方面,華為的鴻蒙系統會比谷歌的Fuchsia更早問世。因為有些5G相關的技術谷歌目前還無法解決。
因為美國的這一系列舉措,對於華為所帶來的打擊的確是很大的,然而卻大大的加強了國人對華為的支持。在國內來說,截止目前為止,咱們先不說有多少有實力的企業、個人出來支持華為,但有誰見過一個出來唱反調的嗎?它們很多企業和個人沒有說話,但絕不會反對這一點是肯定的。畢竟作為企業來講,為了自身的發展很多時候不適合隨便說話,這些我們應該給予理解。但我相信,當華為國產系統發布後,它們的應用、服務也都會支持華為,這是趨勢,因為用戶支持華為,它們這些企業也不會和用戶背道而馳吧?真是那樣,損失的也是它們自己。而對於海外用戶,因為目前手機系統影響到了它們使用,那麼如果華為推出替換方案,相信它們也是支持的。更何況,這次美國對華為的打壓,並非出於正義,外國人對老美也是反感的。
所以說,華為新系統的推出,會在市場上引起很大反響。國人會支持,所以,國內企業也會給予支持,它們也不願脫離自己的用戶的。在國外也同樣會支持,因為現在的華為都有美國總統「代言」了,這影響力能小嗎?當然,他們是因為要解決目前的系統問題,同時也會對於新系統有所期待的!
這是美國在自殺!
主動把市場讓給華為,如果一起競爭,華為還需費些時日,現在華為可以放開手腳,不用瞻前顧後,中華民族也肯定舉全國之力幫助華為渡過難關。
這是中華民族與世界最大的霸權的被動應戰,本來我們還沒長大,但是美國愣是說我們威脅了他,要扼殺我們於搖籃之下,我們必須讓自己提前長大,必須扛起祖國的大梁和人民的期望,我們不要做待宰的羔羊,我們要像一頭憤怒的雄獅,不管對手多麼強大,我們都一定要將他撕的粉碎!
既然你拱手相讓,那我們也不客氣了,再想踏上我們這塊土地,你們就做夢去吧!
當我們在自己的土地上取得成功並養精蓄銳以後,我們肯定會踏遍世界每個角落,到時我們會唯獨把你晾在一旁,看你到時何般模樣!
都支持兼容安卓,還支持新的,估計國人覺得更劃算。如果華為開源OS,免費給友商用,加上美國如果繼續打壓,國家或許就出手強制使用的話,那就國內必然火。海外因為兼容安卓,估計不會完全不行,但因為被禁用service,估計一大半新小白用戶會流失,但稍微懂的人都可以自行安裝第三方軟體來玩service的應用。所以國內或許會火起來,至少IT圈的人估計都視它為一個新的商機。誰都希望在這么大基數使用的機器上,能佔有席位。向安卓應用,都是紅海了,新的OS意味著新的藍海,這個賭注,我想很多IT人士願意跟進
現狀從來都是准備被打破的,被秦統一又如何,三國鼎立又怎樣,該變天還變天,身為一個族民能不能帶點種,懷疑質疑不認可,每個人都是這個死樣子,還指望能變天嗎,別說生態不生態,有這種不自信的心態,就已經輸在起跑線上了,現代LG三星是怎樣被韓國人養大的,去網路網路,區區那數千萬人的棒子企業都可以引領世界,我們泱泱十數億人口憑什麼要落人後。不說廢話,你有心支持就實際行動共赴之,不計後果,就是一心去做。你不支持或者只會在邊上敲字的,就請滾遠點,因為你的行動對 歷史 創造不了任何價值。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這才符合我大中華不斷發展的需要。媽的,看來又該看一遍《亮劍》了!
如果華為推出國產系統,得到市場的機率有多大。
鴻蒙系統剛出來,肯定相對要簡單,簡單不打緊,最主要的是,安卓已使用多年,人們已習慣於此。
人們首先的是認識,應用,熟練,習慣這是即定規律,要培養此規律,還須一個過程。這須要國家來定奪,其實已不需要國家來宣傳,原因很簡單,因為鴻蒙系統是通用系統,聚大成者,它把所有操作系統都融入了進去,包括安卓,蘋果,Web。也就是說,國產系統是最先進,也就是未來發展的主攻方向。
它現在只是簡單,陌生而已,時間長了,一樣為人們所認同,喜愛。
我們又把話說回來,要是美國不允許國人使用安卓呢?(美國人不會這么苕),你還是要用國產,以後的手機,平板,還有其它的工程,都是這系統,不用也得用。
興趣是一點點積累起來,習慣,也就喜歡,況且有十四億國人,還怕發展不起來。等著瞧。
鴻蒙面世的那一天,我相信,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會初試!
強大如華為者,一個連美帝國主義都怕的民營企業,國人初試是何等的榮光與傲嬌?
當我們習慣了iOS與安卓系統,當我們討厭了它們毫無創新的時候,我們就要去用華為的鴻蒙,只為它暢聯萬物,應運而生!
方舟也好,鴻蒙也好,一個偉大的創新時代正向我們迎面走來!
用鴻蒙,迎接人類 歷史 新紀元……
這涉及到國家意志問題,只有國家意志才能幫助國產操作系統在更大范圍內推廣普及。操作系統絕不能掌控在美國人手裡,華為操作系統普及需要國家意志的體現。最近網傳中央政府采購要求電腦必須安裝華為操作系統,結果被聯想等有外企背景的企業給否決了,這就是中國最大的問題。尤其是在當下中美貿易戰之時,操作系統事關國家安全,而負責中央政府采購的官員,要麼就是無知,要麼就是被人買通,要麼就是漢奸,若有一點良知,一點常識,一點愛國的情懷,一點危機感和安全感,就應該堅持所有采購的電腦,供應方必須按政府要求加裝華為操作系統。看來漢奸無處不在,且越處高位越可怕,這些漢奸不只在企業,更重要的是,要防止漢奸必須舉國應對。只有在政府采購時並強制加裝華為操作系統,華為操作系統的生態才能藉此機會發展起來,從而徹底擺脫美國的控制,讓中國自己的操作系統不斷發展壯大。現在正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