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編程指令
A. 西門子PLC s7-200型比較編程指令的使用方法
具體使用方法如下:
1、比較指令用於兩個操作數按一定條件的比較。操作數可以是整數,也可以是實數(浮點數)。在梯形圖中用帶參數和運算符的觸點表示比較指令,比較條件滿足時,觸點閉合,否則斷開。梯形圖程序中,比較觸點可以裝入,也可以串聯或並聯。
B. plc中常用指令
PLC常用的指令有觸點指令(比如常開觸點,常閉觸點,上升沿,下降沿等)、定時器指令、計數器指令、四則運算指令(比如整數的加減乘除等)、移位指令(比如左移位、循環左移等)。
望採納。。。。。。
C. plc指令表與解釋是什麼
plc指令表與解釋是一種工業控制計算機。其軟體必然是通過編程語言來編輯的,目前PLC常用的編程語言有梯形圖,指令語句表和順序功能圖,功能塊圖和結構文本高級語言則存在於某些PLC中。
plc指令表與解釋特點
指令語句表也叫助記符或列表,是基於字母符號的一種語言類似於計算機的匯編語言,這種編程語言是用一系列操作指令組成的語句表將控制流程描述出來,並通過編程器或者編程軟體送到PLC中去,指令語句表是由若干條語句組成的程序,語句是程序的最小單元。
一個操作功能是由一條或若干條語句來完成的,PLC的操作指令系統比計算機的匯編語言簡單很多,但表達形式類似也是由地址操作碼和操作數三部分組成,關於FX2N的具體操作指令待講解程序編制時再作介紹。
D. 三菱plc編程口訣是什麼
三菱plc編程口訣如下:
1、位置控制指令,每次回原點或者開始的瞬間清零當前位置。
2、位置控制在回到原始位置的時候,一定要用回原點指令,不可以走數據。
3、位置控制時,最好用脈沖+方向控制,盡量不要使用雙脈沖。
4、有用到上升沿或下降沿的時候,觸點必須放在輸出線圈的後面。
三菱PLC 的常用指令
LDI:取反指令,即從左母線開始,取用常閉觸頭。
OR:或指令,即常開觸頭的並聯指令。
OUT:線圈得電指令。適用於輸出繼電器和輔助繼電器。
LDP: 取脈沖上升沿。
LDF :取脈沖下降沿。
ANI :與反轉。
ANDP: 與脈沖上升沿。
ANDF :與脈沖下降沿。
E. PLC編程中TON指令是什麼意思
延時導通的意思。
T-ON的作用就是當定時器的IN引腳條件滿足時,定時器開始計時,當計時時間大於等於「PT乘以時基」的時間值時,定時器後邊的指令才開始運行。
當計時器的計時值大於0且小於「PT乘以時基」的時間值時,只要IN的條件斷開,定時器都會停止計時,當IN再次滿足時,定時器又重新從頭開始計時。
工作原理:
PLC是採用「順序掃描,不斷循環」的方式進行工作的。即在PLC運行時,CPU根據用戶按控制要求編制好並存於用戶存儲器中的程序,按指令步序號(或地址號)作周期性循環掃描,如無跳轉指令,則從第一條指令開始逐條順序執行用戶程序,直至程序結束,然後重新返回第一條指令,開始下一輪新的掃描,在每次掃描過程中,還要完成對輸入信號的采樣和對輸出狀態的刷新等工作。
PLC的一個掃描周期必經輸入采樣、程序執行和輸出刷新三個階段。
PLC在輸入采樣階段:首先以掃描方式按順序將所有暫存在輸入鎖存器中的輸入端子的通斷狀態或輸入數據讀入,並將其寫入各對應的輸入狀態寄存器中,即刷新輸入,隨即關閉輸入埠,進入程序執行階段。
PLC在程序執行階段:按用戶程序指令存放的先後順序掃描執行每條指令,經相應的運算和處理後,其結果再寫入輸出狀態寄存器中,輸出狀態寄存器中所有的內容隨著程序的執行而改變。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PLC編程
F. PLC編程 (指令語句)
PLC的用戶程序是設計人員根據控制系統的工藝控制要求,通過PLC編程語言的編制設計的。根據國際電工委員會制定的工業控制編程語言標准(IEC1131-3)。PLC的編程語言包括以下五種:梯形圖語言(LD)、指令表語言(IL)、功能模塊圖語言(FBD)、順序功能流程圖語言(SFC)及結構化文本語言(ST)。
1、梯形圖語言(LD)
梯形圖語言是PLC程序設計中最常用的編程語言。它是與繼電器線路類似的一種編程語言。由於電氣設計人員對繼電器控制較為熟悉,因此,梯形圖編程語言得到了廣泛的歡迎和應用。
梯形圖編程語言的特點是:與電氣操作原理圖相對應,具有直觀性和對應性;與原有繼電器控制相一致,電氣設計人員易於掌握。
梯形圖編程語言與原有的繼電器控制的不同點是,梯形圖中的能流不是實際意義的電流,內部的繼電器也不是實際存在的繼電器,應用時,需要與原有繼電器控制的概念區別對待。
2、指令表語言(IL)
指令表編程語言是與匯編語言類似的一種助記符編程語言,和匯編語言一樣由操作碼和操作數組成。在無計算機的情況下,適合採用PLC手持編程器對用戶程序進行編制。同時,指令表編程語言與梯形圖編程語言圖一一對應,在PLC編程軟體下可以相互轉換。圖3就是與圖2PLC梯形圖對應的指令表。
指令表表編程語言的特點是:採用助記符來表示操作功能,具有容易記憶,便於掌握;在手持編程器的鍵盤上採用助記符表示,便於操作,可在無計算機的場合進行編程設計;與梯形圖有一一對應關系。其特點與梯形圖語言基本一致。
3、功能模塊圖語言(FBD)
功能模塊圖語言是與數字邏輯電路類似的一種PLC編程語言。採用功能模塊圖的形式來表示模塊所具有的功能,不同的功能模塊有不同的功能。圖4是對應圖1交流非同步電動機直接啟動的功能模塊圖編程語言的表達方式。
功能模塊圖編程語言的特點:功能模塊圖程序設計語言的特點是:以功能模塊為單位,分析理解控制方案簡單容易;功能模塊是用圖形的形式表達功能,直觀性強,對於具有數字邏輯電路基礎的設計人員很容易掌握的編程;對規模大、控制邏輯關系復雜的控制系統,由於功能模塊圖能夠清楚表達功能關系,使編程調試時間大大減少。
4、 順序功能流程圖語言(SFC)
順序功能流程圖語言是為了滿足順序邏輯控制而設計的編程語言。編程時將順序流程動作的過程分成步和轉換條件,根據轉移條件對控制系統的功能流程順序進行分配,一步一步的按照順序動作。每一步代表一個控制功能任務,用方框表示。在方框內含有用於完成相應控制功能任務的梯形圖邏輯。這種編程語言使程序結構清晰,易於閱讀及維護,大大減輕編程的工作量,縮短編程和調試時間。用於系統的規模校大,程序關系較復雜的場合。順序功能流程圖編程語言的特點:以功能為主線,按照功能流程的順序分配,條理清楚,便於對用戶程序理解;避免梯形圖或其他語言不能順序動作的缺陷,同時也避免了用梯形圖語言對順序動作編程時,由於機械互鎖造成用戶程序結構復雜、難以理解的缺陷;用戶程序掃描時間也大大縮短。
5、結構化文本語言(ST)
結構化文本語言是用結構化的描述文本來描述程序的一種編程語言。它是類似於高級語言的一種編程語言。在大中型的PLC系統中,常採用結構化文本來描述控制系統中各個變數的關系。主要用於其他編程語言較難實現的用戶程序編制。
結構化文本編程語言採用計算機的描述方式來描述系統中各種變數之間的各種運算關系,完成所需的功能或操作。大多數PLC製造商採用的結構化文本編程語言與BASIC語言、PASCAL語言或C語言等高級語言相類似,但為了應用方便,在語句的表達方法及語句的種類等方面都進行了簡化。
結構化文本編程語言的特點:採用高級語言進行編程,可以完成較復雜的控制運算;需要有一定的計算機高級語言的知識和編程技巧,對工程設計人員要求較高。直觀性和操作性較差。
不同型號的PLC編程軟體對以上五種編程語言的支持種類是不同的,早期的PLC僅僅支持梯形圖編程語言和指令表編程語言。目前的PLC對梯形圖(LD)、指令表(STL)、功能模塊圖(FBD)編程語言都以支持。比如,SIMATIC STEP7 MicroWIN V3.2。
在PLC控制系統設計中,要求設計人員不但對PLC的硬體性能了解外,也要了解PLC對編程語言支持的種類。
G. PLC編程口訣有哪些
plc編程口訣如下:
1、位置控制指令,每次回原點或者開始的瞬間清零當前位置。
2、位置控制在回到原始位置的時候,一定要用回原點指令,不可以走數據。
3、位置控制時,最好用脈沖+方向控制,盡量不要使用雙脈沖。
4、有用到上升沿或下降沿的時候,觸點必須放在輸出線圈的後面。
5、僅有兩個取值,0或1、ON或OFF。
特點:
PLC由繼電控制引入微處理技術後發展而來的,可方便及可靠地用於開關量控制。由於模擬量可轉換成數字量,數字量只是多位的開關量,故經轉換後的模擬量,PLC也完全可以可靠地進行處理控制。
PLC脈沖量的控制目的主要是位置控制、運動控制、軌跡控制等。例如:脈沖數在角度控制中的應用。步進電機驅動器的細分是每圈10000,要求步進電機旋轉90度。那麼所要動作的脈沖數值=10000/(360/90)=2500。
H. plc mov指令是什麼呢
plcmov指令如下:
首先這里的PLC是編程,MOV是指令。所以在編程中,MOV是移動指令的意,MOV是plc數據傳輸最常用的指令,主要用於傳送數據。更加具體的說,MOV指令將源操作數的數據傳送到目標元件中,即[S.]→[D.]。
PLC的特點:
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PLC),一種具有微處理器的用於自動化控制的數字運算控制器,可以將控制指令隨時載入內存進行儲存與執行。可編程式控制制器由CPU、指令及數據內存、輸入/輸出介面、電源、數字模擬轉換等功能單元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