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編程軟體 » 腳本七步法

腳本七步法

發布時間: 2022-12-25 01:13:49

1. 腳本法的簡介

在一般環境分析中,以及包括產業環境在內的整個外部環境分析中,是否存在一些相對具有操作性的方法,這是理論界和企業實踐中十分關注的一個重要課題。國際上許多大型企業在嘗試並長期實踐的一種方法就是腳本法。一般認為,荷蘭皇家殼牌公司(Royal Dutch / S
hell)於60年代末首先使用基於腳本的戰略規劃,並獲得成功,並由該公司的沃克(Pierre Wack)於1971年正式提出。近年來關於腳本法的理論研究也引起了許多學者的關注,出現了一些研究成果。據介紹,目前國際上有80%的大公司運用腳本法或類似的做法。 腳本法又稱前景描述法、情景分析法,是假定某種現象或某種趨勢將持續到未來的前提下,對預測對象可能出現的情況或引起的後果作出預測的方法。通常用來對預測對象的未來發展作出種種設想或預計,是一種直觀的定性預測方法。腳本法,是在推測的基礎上,對可能的未來情景加以描述,同時將一些有關聯的單獨預測集形成一個總體的綜合預測。 情景分析就是就某一主體或某一主題所處的宏觀環境進行分析的一種特殊研究方法。概括地說,情景分析的整個過程是通過對環境的研究,識別影響研究主體或主題發展的外部因素,模擬外部因素可能發生的多種交叉情景分析和預測各種可能前景。
腳本法的作用:
(1)分析環境和形成決策;
(2)提高組織的戰略適應能力;
(3)提高團隊的總體能力,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
腳本法的特點:
(1)在了解內部環境的基礎上;
(2)定性分析加定量分析;
(3)需要主觀想像力;
(4)承認結果的多樣性

2. 腳本法的優缺點

腳本法的優點是,使戰略能夠適應備用的環境腳本,同時開闊管理者的思路,擴展視野,提高它們對環境威脅的警惕,同時不失對長期機遇的把握。即使實際情況並沒有發生所預期的情
況,至少可以建立組織接受不確定性和實施戰略變化的心理准備。 1、識別影響企業的外部直接因素和間接因素。通常,直接因素是產業環境因素,間接因素是一般環境因素。但對特定的企業的特定時期,有些一般環境因素也有可能是直接因素。
2、識別直接因素和間接因素的變化趨勢。這是七步腳本法最重要的核心步驟,也是最困難的步驟。每種因素一般列出三種可能的變化趨勢,其中,第一種是基本趨勢,後兩種是相反的兩種趨勢。直接因素的基本趨勢根據影響它的間接因素的基本趨勢預測。直接因素的兩種相反的趨勢根據間接因素的兩種趨勢進行分析、預測,它們之間不是簡單的對應關系,需要開動腦筋設想未來,是分析的難點和重點。 3、評價間接因素各趨勢的發生概率。基本趨勢的概率自然比較大,重點是分析其他兩種相反的變化趨勢的發生概率。
4、評價直接因素各趨勢的發生概率。同樣,基本趨勢的概率大,重點是分析其他兩種相反的變化趨勢的發生概率。
5、評價直接因素各變化趨勢的戰略重要性。
6.根據各直接因素趨勢的發生概率和戰略重要性,繪出環境腳本矩陣。
7.依據戰略上重要而發生概率大的直接因素變化趨勢形成的環境腳本(下圖右上角虛框內的直接因素變化趨勢組)制定基本戰略方案;依據戰略上重要而可能性不大的直接因素變化趨勢形成的環境腳本(下圖右下角虛框內的直接因素變化趨勢組)制定備用戰略方案。在此過程中,需要對環境腳本進行一致性檢驗。 對於戰略上不重要的兩個環境腳本(下圖的左上角和左下角),無論發生概率大還是小,在戰略管理中都可以不於考慮。 例如,影響某企業的間接因素可以用a、b、c、d……表示,這些因素可以包括諸如國民生產總值、銀行利率、人口數量、消費者收入分布等等,每個企業都需要通過掃描確定。其不同的下標數字也表示不同的變化趨勢,例如a1表示國民生產總值上升,是基本趨勢,a2、a3分別表示國民生產總值不變和下降兩種相反的變化趨勢。直接因素例如包括:A成本;B競爭水平和性質;C市場價格;D日間服務;E擴展機會;F需求。A至F不同的下標數字表示不同的變化趨勢。例如,A1表示成本不變,是基本趨勢,A2 、A3表示成本的上升和下降這兩種相反的趨勢。
顯然,七步腳本法的關鍵是正確地識別對企業有重要影響的直接和間接因素,正確地識別各自的變化趨勢,正確地評價各自的發生概率和戰略重要性。如下圖所示。
關於如何識別和判斷間接因素的各種變化如何影響、決定了直接因素的各種變化,是腳本分析最關鍵的內容。但目前對此尚沒有研究出一種令人信服的可操作更強的方法,只有藉助於宏觀經濟學等學科的研究和預測,需要依靠戰略分析者和戰略決策者的正確分析和判斷。七步腳本法只是提供一個分析的步驟、思路和分析表單,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對環境的分析和把握,但不能代替戰略分析與戰略決策。
案例:荷蘭皇家殼牌公司基於腳本的戰略規劃 殼牌公司以重視戰略規劃著稱。其戰略規劃有兩個特點。第一,高度參與。不是由高層專家孤立地提出沒有彈性的10年計劃,而主要是為各經營單位提出課題。第二,採用腳本法,提出一系列的「如果怎樣」的或然課題。該公司70年代成功地預測了因OPEC的出現而導致的原油價格上漲和80年代由於OPEC石油供應配額協議的破裂而導致的原油價格的下跌。
80年代初,每桶原油價格在30$左右,該產業的成本是每桶11$,因此多數石油公司是盈利的。對未來的分析,一般看好,有的公司預測到90年代將上漲到每桶50$。殼牌公司分析了一系列未來腳本。其中之一是:OPEC石油供應配額協定破裂,石油充斥,每桶降至15$。1984年,公司對各下屬公司提出的課題是,如果這一情況發生,我們該怎麼辦?
殼牌公司根據自己認定的或然情況,圍繞核心業務實施了以下降低成本的變革,包括採用領先的開采技術,大量投資於提煉設備,該設備具有成本效率和取消低利潤的服務站等。其它石油公司(如Exxon公司等)未改善核心業務的效率,而是實施多樣化。到1986年1月殼牌公司完成上述變革時,原油價格為27$/桶。但與此同時,OPEC生產配額協議失敗,北海和阿拉斯加出現新的石油產量,與此同時,需求下降。2月1日,原由的價格為17$/桶,4月則降至10$/桶。
結果是,1988年,殼牌公司的資產凈收益率為8.4%,該產業主要公司(Exxon,BP,Chevron,Mobil,Texaco等)的平均收益率為3.8% 。至1989年,殼牌公司的主要變革方向是低成本,改進精練,原油開采成本低於2$/桶,同事強化市場營銷。

3. 游戲腳本製作教程 都有什麼方法

1、製作教程都是按照以下的操作步驟進行,要寫游戲腳本就得用到游戲腳本開發工具,沒有游戲腳本開發工具來寫游戲腳本是比較困難的,目前國內比較好的並且又是免費的游戲腳本開發工具就是TC簡單程序開發工具,它是國內首款免費多線程的圖形界面腳本製作開發工具軟體,支持中英文雙語言編寫腳本程序,可以說TC開腳本界先河 ,是免費腳本開發製作工具的首選。

2、對於簡單的游戲腳本來說,按鍵靈是最方便的,學習起來也比較容易上手,基本上幾天就能學的差不多,目前也有pc版本和安卓版的,圖文教程去論壇找,視頻教程可以去各大視頻網站搜索。

4. 編寫腳本的基本方法

腳本英文為Script。實際上腳本就是程序,一般都是有應用程序提供的編程語言。應用程序包括瀏覽器(JavaScript、VBScript)、多媒體創作工具,應用程序的宏和創作系統的批處理語言也可以歸入腳本之類。腳本同我們平時使用的VB、C語言的區別主要是:
1、腳本語法比較簡單,比較容易掌握;
2、腳本與應用程序密切相關,所以包括相對應用程序自身的功能;
3、腳本一般不具備通用性,所能處理的問題范圍有限。

腳本,英文名為Script,簡單地說,腳本就是指通過記事本程序或其它文本編輯器(如Windows Script Editor,EditPlus等)創建,並保存為特定擴展名(如.reg , .vbs, .js, .inf等)的文件,對於注冊表腳本文件就是利用特定的格式編輯的.reg文件;對於VBScript腳本編程語言來說,腳本文件擴展名就是.vbs;對於JScript腳本編程語言來說,腳本文件擴展名就是.js;另外,.wsf格式是Microsoft定義的一種腳本文件格式,即Window Script File.

具體地說,腳本通過利用應用程序或工具的規則和語法來表達指令,以控制應用程序(包括注冊表程序)中各種元素的反應,也可以由簡單的控制結構(例如循環語句和If/Then語句)組成,這些應用程序或工具包括網頁瀏覽器(支持VBScript,Jscript),多媒體製作工具,應用程序的宏(比如Office的宏)以及我們熟悉的注冊表工具(regedit.exe)等.操作系統中的批處理也可以歸入腳本之列,批處理程序也經常由Windows環境中的"腳本"替換,所以又稱腳本是"Windows時代的批處理".

腳本的作用在每一種應用程序中起的作用都是不一樣的,比如在網頁中可以實現各種動態效果,各種特效處理,實現各種HTML不能實現的功能.而在Office組件中,我們會經常看到"宏"這個工具,它其實就是一系列命令和指令可以實現任務執行的自動化.

腳本多以「vbs」、「bat」結尾。可以用「記事本」或「按鍵精靈」編輯

5. 怎麼寫視頻腳本

對於短視頻創作團隊來說,腳本是提高效率,保證主題,節省溝通成本的重要工具。創作腳本則要先明確主題,再一步步細化,直至形成能保證視頻順利拍攝的詳細腳本。寫視頻腳本如下:

1、每個短篇故事視頻必須有它想要表達的主題。主題是為夢想而奮斗的困難,或者說是長途戀愛的艱難。我們必須先有主題表達,然後才能開始短視頻創作,因為所有的工作將圍繞這個主題。

4、受眾群體:這是文案在寫之前首先要明白的是受眾群體,受眾群體的年齡段、職業歸屬、家庭緯度、愛好、消費能力等情況,總之對於觀眾的畫像越明確越好,比如說受眾是中老年人,然後你把宣傳片做成游戲畫面主題,顯然符合你的觀眾的認知是第一位的,所以,首先要明白給誰看,我們要做的東西是客戶想看的。

(5)腳本七步法擴展閱讀:

腳本的作用有2個:

1、提高視頻拍攝效率:腳本其實就是短視頻的拍攝提綱、框架。短視頻腳本模板有了這個提綱和框架,就相當於是給後續的拍攝、剪輯、道具准備等做了一個流程指導。就像寫文章一樣,讀書的時候,老師都會建議寫文章之前先列一個提綱,然後根據提綱去拓展創作。這樣寫起來思路更清晰,效率也更快。

2、提高視頻拍攝質量:雖然短視頻大多都是在15秒左右,最長也不會超過30秒。想要基礎流量高,轉化率高,必須精雕細琢每一個視頻裡面出現的細節。包括景別、場景布置,演員服化道准備,台詞設計,表情;還有音樂的配合,最後剪輯效果的呈現等等。這些都是需要腳本來呈現的。

6. shell腳本書寫方法

在shell學習過程中,感覺挺有用的一份比較,略整理分享給大家。

首先,shell的作用

用戶的登陸shell 登陸後默認的shell程序是: /bin/bash

不同的shell內部指令,運行環境會有所區別

常見的shell有

/bin/sh

/bin/bash

/sbin/nologin

1.編寫腳本代碼:

使用vi編輯器,每行一條Linux命令,按照順序執行

2.然後賦予腳本文件可執行的屬性

3.執行腳本文件的三種方法

./chao.sh

sh /chao.sh

source /chao.sh

更完善的腳本構成

注釋信息

可執行語句

重定向操作

類型 操作符 用途

重定向輸入 < 從指定文件讀取而不是從鍵盤輸入

重定向輸出 > 將輸出文件保存到指定文件(覆蓋原有內容)

>> 將輸出文件保存到指定文件(覆蓋原有內容)

標准錯誤輸出 2> 將錯誤信息保存到指定的文件(覆蓋原有內容)

2>> 將錯誤信息保存到指定的文件

混合輸出 &> 將標准輸出,標准錯誤的內容保存到同一文件中

管道操作符號「|」

將左側的命令輸出結果,作為右側命令的處理對象

shell變數的作用

為靈活管理Linux系統提供的特定參數,有兩層意思

變數名:使用固定的名稱,由系統預設或用戶定義

變數值: 能夠根據用戶設置,系統環境的變化而變化

變數的類型

自定義變數:由用戶自己定義,修改和使用

環境變數: 由系統維護,用於設置工作環境

位置變數: 通過命令行給腳本程序傳遞參數

預定義變數:BASH中內置的一類變數,不能直接修改

定義一個新的變數

格式: 變數名=變數值

變數名以字母或下劃線開頭,區分大小寫,建議全大寫

查看變數的值: echo $變數名

賦值時使用引號:

雙引號:允許使用$符引用其他變數值

單引號: 禁止引用其他變數值,$視為普通字元

反撇號:命令替換,提取命令執行後的輸出結果

將鍵盤輸入內容為變數賦值

格式: read [-p "提示信息"] 變數名

設置變數的作用范圍

export 變數名

export 變數名=變數值

兩種格式可以混合使用

整數變數的運算:

expr 變數1 運算符 變數2 [運算符 變數3]

常見的運算符

加法運算符 +

減法運算符: -

乘法運算符:\*

除法運算符: /

取余運算:%

整數變數的運算(2)

((變數=變數運算符變數));

等號後面的變數可以是具體數值

例子:

((a=a+3));

環境變數:

由系統提前創建,用來設置用戶的工作環境

配置文件: /etc/profile ~/.bash_profile

常見環境變數的舉例

位置變數:

表示為$n, n為1~9之間的數字

預定義變數:

/etc/passwd /etc/shadow

例如一些服務的內置用戶名或密碼

如apache的啟動用戶就是預定義變數

條件測試操作

測試特定的 表達式是否成立,當條件成立時,測試語句的返回值為0,否則為其他數值

格式 : test 條件表達式

應用實例:

test -z 進行測試的時候 字元串長度為0的時候 結果才返回1

如果變數數值為0 返回0

條件測試操作

[ 操作符 文件或目錄]

[5] 部分是判斷表達式,-d表示判斷是否是目錄

&&是」邏輯與「操作符,只有&&前面的判斷成立,後面的語句才會執行

-b的意思是判斷 後面的路徑是否是一個目錄

echo $? 表示對剛剛執行的表達式進行判斷

0表示成立,1表示不成立

-e filename 如果 filename存在,則為真 [ -e /var/log/syslog ]

-d filename 如果 filename為目錄,則為真 [ -d /tmp/mydir ]

-f filename 如果 filename為常規文件,則為真 [ -f /usr/bin/grep ]

-L filename 如果 filename為符號鏈接,則為真 [ -L /usr/bin/grep ]

-r filename 如果 filename可讀,則為真 [ -r /var/log/syslog ]

-w filename 如果 filename可寫,則為真 [ -w /var/mytmp.txt ]

-x filename 如果 filename可執行,則為真 [ -L /usr/bin/grep ]

filename1-nt filename2 如果 filename1比 filename2新,則為真 [ /tmp/install/etc/services -nt /etc/services ]

filename1-ot filename2 如果 filename1比 filename2舊,則為真 [ /boot/bzImage -ot arch/i386/boot/bzImage ]

字元串比較運算符 (請注意引號的使用,這是防止空格擾亂代碼的好方法)

-z string 如果 string長度為零,則為真 [ -z "$myvar" ]

-n string 如果 string長度非零,則為真 [ -n "$myvar" ]

string1= string2 如果 string1與 string2相同,則為真 [ "$myvar" = "one two three" ]

string1!= string2 如果 string1與 string2不同,則為真 [ "$myvar" != "one two three" ]

算術比較運算符

num1-eq num2 等於 [ 3 -eq $mynum ]

num1-ne num2 不等於 [ 3 -ne $mynum ]

num1-lt num2 小於 [ 3 -lt $mynum ]

num1-le num2 小於或等於 [ 3 -le $mynum ]

num1-gt num2 大於 [ 3 -gt $mynum ]

num1-ge num2 大於或等於 [ 3 -ge $mynum ]

整數值比較

格式: [ 整數1 操作符 整數2 ]

字元串比較

格式1: [ 字元串1 = 字元串2 ]

[ 字元串1 != 字元串2 ]

格式2: [ -z 字元串 ]

邏輯測試:

格式1: [ 表達式1 ] 操作符 [ 表達式2 ]

格式2: 命令1 操作符 命令2

if語句的結構

while語句的語法結構

7. 腳本法的步驟

管理學者David Mercer(1995)提出了簡化的腳本法(Simpler Scenarios),給出了一個相對清晰的腳本法的步驟。 作者認為,大公司進行環境分析的趨勢是,讓更多的直線管理者參與到戰略分析和生成之中,一般建議組成6—8人的團隊。殼牌公司是組成10人團隊。最極端的做法是讓全體員工都參與到這一過程中。如果人數太多,則應當按照上述規模劃成小的團隊。這些團隊的任務是分析並提出重要的環境腳本,供戰略生成者使用。
腳本分析是在充分獲取環境信息的基礎上進行的。從簡化的角度,包括以下六個步驟。結合David Mercer的論述和本教材作者及其他學者的研究,各步驟有如下內容。 即通過敏感性分析和時間跨度分析,識別確定決定企業未來產業環境的一般環境以及產業環境自身的重要因素及其重要的變化。這些因素也稱為驅動因素(Drivers),在定量分析中則稱為變數(Variables)。應只選擇最重要的而且是不確定變化環境因素因素進入腳本。可預見的因素在腳本中不必考慮,因為它們不會被忽視。
在此過程中,最困難的方面是讓團隊的參加者擺脫原有觀念,向現有的觀念挑戰,包括現在尚沒有出現的異常變化。運用頭腦風暴(Braintsorming)方法可以發現不明顯的、漸變的和潛在的重要因素,從而把握其重要事件(Events,即重要的不確定變化)。 從理論上並沒有為什麼要減少到2-3個腳本的理由,只是出於實踐的需要。實踐中,管理者往往最多從六七個腳本中選三個腳本。殼牌公司20年前的實際做法是,只從中選一個腳本並進行集中研究。結果,殼牌公司的計劃人員就將腳本減少到兩個。這實際上需要發現兩三個「容器」,將所有的主題(因素及其事件)都能合理地納入到這兩三個「容器之中」。要便於使用者使用這些環境因素和事件組。要保證所有重要的事件都在腳本之中,並且各事件在腳本中的重要性序列沒有改變,並被分別地考慮。在此過程中,需要進一步識別真正重要的因素和事件,同時需要重新監測這兩三個腳本的可行性,進行一致性檢驗,需要團隊充分的分析和爭論。
需要強調的是,這兩三個腳本之間應當是互相補充的,也就是沒有優劣之分、積極與消極之分。只有這樣,對戰略生成者才有意義,因為對於明顯優劣的腳本,誰都知道應該怎麼做。理想的情況是,它們不應當是明顯對立的,否則會影響使用者的採用。因此,應當選用中性的標題。例如,20世紀90年代殼牌公司的兩個腳本是「可持續世界」(Sustainable World)和「全球商貿主義」(Global Merchantilism)。在殼牌公司的做法中,兩個腳本要求有同樣的發生概率,兩個腳本含蓋了所有重要的因素事件。 識別每個腳本對未來有深遠影響的事項。在此過程中,戰略生成者需要承擔主要的決策責任。
「角色試演」可以提高對問題的認識。通過模擬式的角色試演,明確每一個腳本對所涉及的重要組織(例如,對本企業及其某部門、對競爭者、對政府等)的關鍵問題。從而,使從上到下參與腳本分析的企業組織成員能夠明確每個腳本,並明確需要他們作出什麼反映。應當將這些內容形成一個表單以便於溝通。這一過程也服務於參與者進一步重復上述過程和爭論,從而達成共識。
上述內容只是一般的腳本分析步驟,事實上沒有標準的腳本。企業可以根據需要發展出多種腳本系列,也可以根據使用腳本的不同組織層級,將腳本分解為更適合他們使用的分層級的不同腳本,當然同時與總腳本保持一致。例如殼牌公司有各國家的腳本供當地公司使用。
在描述環境腳本的基礎上,形成戰略腳本,即形成備選的戰略方案。殼牌公司的做法是,通過戰略腳本的形式形成戰略。戰略腳本的內容是,給出不同的可供選擇的戰略框架,這些戰略處理著不同的環境腳本包含著的不同的事件。

8. 七步寫作法-1.寫作熱身

(1)

寫作到底是怎麼回事?

    在不會寫作之前,寫作真的是件讓人頭疼的事情,可是寫作到底是怎麼回事呢?簡單說來就是把想說的東西寫下來,想說的東西是種意識,也是我們人類表達的第一道閥門,先有想法,才能在大腦里醞釀出語言,有了語言,才能表達成文字。

    每個人都有想法,把自己的想法寫下來就是一篇文章,你看到落葉,有了點傷春悲秋的感慨,把感慨記錄下來,就是一篇散文;今天你編了一個「如果我中了500萬……」的段子講給朋友聽,把這個段子記錄下來,就是一個小說。寫作來源於生活,來源於感受,來源於思考,這是寫作者都必須經歷的過程。

    對於寫作者來說什麼樣的文章算是好文章呢?能准確表達出自己想法的文章就是好文章,然而,每個人的基礎、背景不同,學習寫作的出發點不同,這樣,就很難用一個標准去要求所有人,回到寫作本源,寫作就是把想法變成語言,再把語言變成文字,所以只要能順利地完成這兩個步驟,就實現了寫作的目標,寫出的就是好文章。至於文章的深度,文章的文采,那是語言轉化成文字的問題,是個人知識水平和表達能力的問題。要解決這兩個問題,需要通過其他手段,比如多看書、多思考、多與人交流等。這些都需要長期的積累。

    寫作既是表達思想的渠道,又是鍛煉思維的方法,也是鍛煉知識儲備和表達能力的捷徑。所以寫作就是寫我所想,把腦袋裡的一個念頭、想法寫出來,寫清楚,這就是寫作的本質。

(2)

  寫作到底有什麼用?

    寫作,可以理解成「寫文章+創作」寫和作是分開的,寫是基方法,作品才是最終目標。我們在動筆之前一定要有個目標,不然很難寫出滿意的作品,就像出門如果不知道去哪裡,這一路上一定會無數次停下來糾結。

    有人說,我寫作是為了賺錢,可以出版自己的作品賺錢。說透一點,賺錢其實是寫作的副產品。首先你寫的東西的有人看,有人看才可能出版和銷售賺錢。為什麼會有人看?因為你寫的東西滿足別人某些方面閱讀的需求。這也就是滿足自己或他人閱讀需求的問題。

1.記錄

    因為時光不可逆轉,記憶不可永恆,很多人選擇記錄已經發生或者正在發生的事情,記錄自己的是日記或筆記,記錄別人的,是傳記或回憶錄;記錄事情的是故事和傳說;而記錄時代的,是歷史或者史詩。記錄是對紛繁資料的匯總,也是對腦袋裡凌亂想法的梳理。很多記錄保留了第一手的資料,

    所以也是非常寶貴的。

2.表態

    人們通過評論和表態,明確自己的立場和態度,加強跟外界的溝通。以表態為目標的寫作首先要弄清楚事實;其次要觀點鮮明,一針見血;最後要條理清晰。

3.抒情

    這種寫作它不是為了具體的事,而是為了表達某種情感,通常都是以詩歌和散文為主,例如,唐代大詩人杜甫登上泰山,心裡激昂澎湃,寫下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現代人工作節奏快,社會活動多,生活壓力大,每天都有很多感慨無處表達。通過寫作把情感和感受融入文章里,更容易引起其他人的共鳴。

4.說明

    向不懂的人解釋清楚一件事,這就是說明。老師給學生講怎麼寫作是說明;產品使用書是說明等等。說明就是用簡單明了的文字把問題解釋清楚。

5.應用

    還有一類寫作,是用在特別的場景之下,比如報告、計劃、批示、通知等,這類文章一般是用來處理公私事務的工具。常見的有書信、啟示、通知、電報、新聞、廣播稿、申請書等,應用性文章用來說明事實,解決實際問題,因為這種特徵,它強調信息的簡練、准確、條理。應用文一般都有固定的格式,尊重格式,往裡填充具體內容即可。

    寫作目標決定了寫作要達到的效果,比如記錄要如實還原資料,表態要讓人信服,抒情要讓人感動,說明要讓人得到有效信息,而應用則是讓信息處理的更准確高效。

    五種寫作目標正好對應著五種文體。記錄對應著記敘文,表達對應著議論文,抒情對應著散文,說明對應著說明文,應用對應著應用文。五大寫作目標其實就是常見的五種寫作文體的目標。

    所以我們得出一個便捷的找到寫作目標的方法:每次寫作前,要先想好,到底是寫成記敘文還是議論文,是寫成抒情散文還是寫成說明文或者議論文?確定寫作文體,也就幫你框定了寫作的目標。

(3)

你寫的東西有人看嗎?

    說起「讀者」很多人覺得那是作家的事,只有作家的文章才有讀者,不是嗎?自己隨便寫的文章談什麼讀者?其實不然,任何作者都有讀者,只是有時候人們容易忽略而已。舉個最基本的例子,一個人寫日子,寫完後鎖在抽屜里,只自己偶爾翻開讀一讀,那很明顯,他自己就是讀者。所以說,任何寫作者都有他的讀者存在,只是有時候沒有發現。

    既然寫作者都有讀者,那是否在寫作過程中自high還是和讀者在一起high?

寫作是為了傳播某種信息或感受,但相同的內容,寫作的模式不同,方法是截然不同的。例如「我今天心情很不好,我好煩!"這一句話顯然和大多數人沒有什麼關系,而把它改變成」我要大聲對這個人說,滾!」就很有煽動性。所以,有些內容天然具備一對一傳播的特質,而有些內容能引發更多的共鳴,引起更多人的興趣。

    所以,在任何寫作前,都要先問問自己,到底是寫給特定的人,還是寫給一群人?把這個問題搞清楚了,也就決定了作者是自high還是和讀者一起high。如果要和讀者一起high,可以從這些文字入手,首先是熱點話題,以文章帶動讀者參與話題討論,引發共鳴;其次是一般性的情緒,比如孤單,受委屈、憤恨、快樂、期待等,用文章說出讀者心裡想說的話;再次是傳達有趣、有用的信息、讓讀者看完後獲得效用;最後是傳遞某種價值觀的文章,讓讀者受到感染。通常這些文章能把作者的情緒傳達給讀者,帶動讀者一起High.

(4)

克服寫作的四大難題

    曾經我也是一個特別害怕寫作的人,寫作不能帶給我快樂,不知道有什麼好寫的,開個頭就寫不下去了,堅持寫下去就會寫的亂七八糟,自己心裡明明有話,但就是表達不出來,寫的東西總是跟自己的期待差別很遠。

    看起來,解決寫作的問題就是解決遇到的這些痛苦的問題,總結下也就這四個問題正好也對應著寫作中的四個環節——素材、敘事方法、語言邏輯、寫作套路。所以從這四方面下功夫,或許能找到緩解寫作痛苦的辦法。

    學習寫作的第一步就是積累素材。有一句話叫「讀寫不分家」,多讀書、注意日常的積累可以幫助寫作者積累寫作素材。一旦肚子里有貨,就不太會出現「不知道有什麼可寫」的情況了。

  把事情講清楚是寫作最基本的要求。不管是什麼文體都是希望通過文字表達清楚意思。如何把事情講清楚,就需要用到寫作技巧,叫作敘述方法。敘述方法有三種,分別是故事敘述法、邏輯敘述法和發散敘述法。故事敘述法是按照時間和事情發展的順序講清楚一件事;邏輯敘述法是用先總結再分別展開的順序描述一件事;發散敘述法是找到一個入口,腦洞大開聯想到後面的結果或者跟事情有關的所有內容。敘事方法是支撐文章的脈絡,也是打開寫作大門的鑰匙,學會敘述方法,就基本不會出現「開了頭但寫不下去」的困境。

(5)

學好寫作,走遍天下都不怕

回答上面這個問題,一要看應用 場景,二要看個人傾向。寫作在不同的場景里有不同的呈現形式,也因為個體偏好的不同,有不同的發展路徑。對於寫作者來說,堅持寫作有四個進階發展方向:

一、個人表達

  我們大部分人寫作都是為了個人表達,個人表達有很多類型,包括記錄生活、梳理思路、記讀書筆記、個人創作等。個人表達的內容需要貼近生活、貼近創作者本身特質。個人表達式寫作可以是自己獨享的,也可以分享給大家。現在各種社交媒體工具這么發達,都變成了寫作者交流的工具,很多以個人角度寫的文章,體現了個人水平,展示了個人風格,很能引起大家的共鳴。

二、品牌塑造

    這里只說個人的品牌塑造。普通人和小公司如何通過好的內容來塑造品牌呢?其實這個過程跟寫作的過程是一模一樣的。品牌塑造和好的寫作都需要研究目標讀者/用戶是誰?寫作/傳播的目標是什麼?講什麼內容?用什麼方式講?包括講的技巧,講的套路。解決了這些問題,品牌塑造才會有的放矢,成功的概率會提高很多。

    傳統媒體時代,企業整個營銷部門加上廣告公司的配合才能完成品牌塑造。到了新媒體時代,好內容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出來,也許幾個人就可以完成這一工作。甚至對個人來說,如果掌握了基本方法,通過寫作,一個人就可以經營自己的品牌。

三、虛構創作

    虛構寫作是寫作的一個重需求要分支,像小說、戲劇都是虛構寫作。目前社會對虛構創作的需求非常大,除了常規的故事、小說外、還有小視頻、網劇、電視劇、電影的腳本、話劇、舞台劇的劇本以及其他虛構創作的內容。虛構創作來源於生活,需要作者有較多的閱歷和較深的生活體驗;同時虛構創作又要高於生活,需要作者掌握敘事技巧,有深度挖局和二次創作的能力。

四、寫作療愈

    寫作療愈中的「寫作」有很多形式。比如最簡單的羅列事實寫作,把很多看起來困難的事情全部羅列下來,就會發現也許並不復雜。比如,分析式寫作,把每一個可能的情況做好壞兩方面的分析,用寫作輔助思考,很快就能找到解決的辦法。再比如歸納式寫作,根據輕重緩急梳理事件,逐條總結,也有助於梳理思路。還有宣洩式寫作,把困擾自己的事情記錄下來,這本身就是一種排解的過程。而且在寫作的過程中,因為專注在寫作中也會降低焦慮;另外,還有透射式寫作,把眼前無法解決的問題編進一個小故事裡,藉由自己設計的故事情節發展,找到最終解決的辦法。所以,藉助寫作進行心靈休養和療愈,是安全易行又便捷的方法。

    以上的四種進階出路最後都只能歸入一點,那就是:所有的寫作技巧,都是讓你更准確地定義自己。不管是哪種進階,寫作都不是讓寫作者成為另外一個人,而是表達最真實的自己。

    找到最真實的自己也是寫作者的終極目標。個人表達是為了說出自己,品牌塑造是為了展示自己,虛擬創作是為了投射自己,寫作治癒是為了安撫自己。總之,當寫作從「工具」進階到「技能」之後,寫作這件事會越來越貼近它本來的面目,也會跟寫作者有更好的融合。

    對於寫作者來說,寫作最終也會從工具、技能變成一種體驗。熟練掌握工具和技能的寫作者會把每一次寫作當做探索——每一次涉獵新話題、嘗試新方法的寫作不亞於一次未知目的地的旅行。這種體驗帶來的新鮮感和興奮感也會成為寫作者不斷堅持的最好動力。

熱點內容
壓縮長抱枕 發布:2025-07-18 16:13:38 瀏覽:503
如何使用wifi熱點配置網路 發布:2025-07-18 16:06:25 瀏覽:968
android軟鍵盤數字 發布:2025-07-18 16:03:18 瀏覽:610
三菱plc編程軟體官網 發布:2025-07-18 15:59:59 瀏覽:436
gse源碼 發布:2025-07-18 15:58:15 瀏覽:626
編譯鏈c語言執行速度 發布:2025-07-18 15:52:51 瀏覽:554
在線編程課程 發布:2025-07-18 15:46:56 瀏覽:172
生兔子演算法循環 發布:2025-07-18 15:44:32 瀏覽:46
背包規劃演算法 發布:2025-07-18 15:44:27 瀏覽:109
微信安卓手機哪裡設置鈴聲 發布:2025-07-18 15:36:54 瀏覽: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