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編程軟體 » 張飛故事腳本

張飛故事腳本

發布時間: 2023-03-23 20:35:24

① 張飛的故事

關於張飛的故事1:九澗七窪槐抱楊

江陵普濟有一個叫候家土當 的村子,村頭有一棵千年古槐,古槐的肚子里,長著一棵白楊樹,就象老婆婆懷里抱著個孫娃,這棵怪樹的附近,有九條水澗和七個水窪。

傳說,張飛有一次行軍路過這里,士兵們舌干口渴,就往村裡去討水喝。張飛怕打擾老百姓,大吼一聲:“站住!就地飲水!”士兵們心裡直叫苦,這里黃土焦枯,蛤蟆尿都沒有一泡,哪來的水?只見張飛手執丈八蛇矛,在地上一劃,劃出一條裝滿清水的深澗,張飛連劃九下,就成了九條深澗。他又用蛇矛在地上跺了幾跺,跺出了七個水窪。

士兵們喝飽水後,未讓戰馬喝。這時,張飛的戰馬被栓在槐樹上,見人在喝水,饞勁大發,一個勁地想喝水,張飛只顧望著士兵們飲水,根本沒看到它。戰馬急了,繞著槐樹打轉,把槐樹扭得象根麻花,裂了好多道口子。張飛一看,活生生的樹被糟踏成這般模樣,心中甚是不忍,狠狠打了戰馬幾鞭子。他怕槐樹歪倒,順手拔起了一棵楊樹,插進槐樹肚子里,又割斷戰馬韁繩,將槐楊捆在一起,還捧了幾捧清水,澆在槐樹根底下。說也怪,這棵被扭斷的槐樹和肚子里的楊樹後來一起都活了,一直長到現在。

後人就把這地方叫做“九澗七窪槐抱楊”。

關於張飛的故事2:蘆花盪

荊州城南的長江岸邊,原是一望無際的蘆葦盪。三國時代,張飛活捉周瑜的`故事就發生在這里。

劉備向東吳借得荊州後,總是不還,惹得周瑜特別生氣。他想,自己是東吳堂堂 正正的都督,手中有千軍萬馬,心中有千條妙計,連劉備借去的荊州都不能施計討回,豈不讓世人笑話!想來想去,最後想出了一條“明取西川,暗奪荊州”之計。

一天, 隸按照周瑜的囑咐,前來荊州拜見劉備。他寒喧一番後,便開門見山說道:“我此次拜訪瞎譽,主要是告知周都督要興師攻打西川,想借荊州作為通道,望主公到時出城勞軍。”坐在劉備身邊的諸葛亮聽後,鵝毛扇子一搖,就識破了周瑜的詭計。他立即笑著畜產品道:“荊州本是東吳地方,哪有不借道之禮呢?再說劉皇叔舅哥的兵來了,又是周都督親自掛帥出征,主公自然出城慰勞。”魯隸聽完這番話,歡喜得連忙告辭,向周瑜如實稟報。

周瑜大喜過望,認為劉備已經上鉤,便親自率五萬精兵趕到荊州城下。可他哪知道,魯隸離開荊州後,諸葛亮就作了布置。這時,出城迎接的不是劉備,而是立馬橫刀的趙子龍。周瑜正疑或不解,趙子龍冷冷一笑,當場揭穿了他的陰謀詭計。周瑜見陰謀敗露,調轉馬頭就走,誰知早已埋伏在城外的關公沖殺出來。周瑜哪料到這一著,一時驚嚇異常,猛地從坐騎上掉下來摔得個仰面朝天。磨鍵段關羽拍馬趕到,用青龍偃月刀抵到周瑜胸前,大聲說道:“周瑜小兒,你那‘明取西川,暗奪荊州’的鬼把戲,早已被軍師看出。本將看你是劉皇叔的大媒人,就饒你一死吧!”周瑜一聽,又惱又羞,連忙叫士兵攙扶他躲進江邊的蘆花盪。可是,剛進蘆花盪,只聽得殺聲四起,為首一位大將威風凜凜站在他面前,周瑜抬頭一看,這位大將軍不是別人,而是手握丈八蛇矛的猛張飛。他明知不是張飛的對手,但又不甘受辱,仍硬著頭皮迎戰,不上五個回合,就被張飛活捉。張飛言道:“我奉劉皇叔之命,在此等候,果然來了。但軍師叫我只可活捉,不可傷命,為什麼?其一念你抗曹有功;其二念你做媒有情;其三念你借荊州有義,故而留你小命,讓你活著回去,向孫權回報。”說完,就把亮帶周瑜送到江邊戰船上。周瑜來到船上,氣得站立不穩,仰天大呼:“蒼天呀蒼天,既生瑜何生亮!真氣煞我也。”當場就吐血如注,回到巴丘,血越吐越多,無救而亡。

關於張飛的故事3:張飛送油

公安縣城南有一條瓦池小河,長約三十多里,河水碧綠清亮,四季長流。傳說在三國時期,有一年夏天,沿河一帶發了蝗蟲,田裡減產,戶戶鍋里斷了油。莊稼人不吃油,眼枯舌燥,脖縮腿軟,干起活來沒力氣。張飛當時正在公安屯墾練兵,知道了這件事,就親自裝了一船食油,給當地老百姓送來。

好消息很快傳遍沿河兩岸,老百姓奔走相告,百里方圓的人都趕到河邊來接油。果然,油船從上游順流而下,越來越靠近了。張飛站在船頭上,用手遮陽一望,哎呀!我的天哪,只見小河兩岸,密密麻麻象螞蟻搬家似的,到處人挨人、人擠人,有的拿壺,有的提桶子,有的端盆子,還有的把水缸也抬來了。他一看這個架勢,心裡就犯了愁,嘴裡嘀咕:“我只送一船油來了,這么多人怎麼個分法呢?”身邊有個人順口打哇哇地說:“要是滿河是油,那就夠分了。”這本是一句無心的話,卻叫張飛陡然開了竅。他二話沒說,從腰間拔出佩刀,通!通!通!就把船底捅了幾個大窟窿。頓時,河水就灌進了艙,油船往水底沉。身邊的人急得直跳腳:“將軍,你這演的是什麼把戲呀!”張飛捋著鬍子哈哈大笑:“沉了油船,不是滿河都淌油了嗎?”

不一會,船里的油全部漫了出來,浮在水面上,順流而下,黃亮黃亮,真好像是滿河都淌著油一樣。百姓見了,都紛紛趕到河邊去舀,你一盆他一壺,全都裝得滿滿的。

說來也怪,挑回去的竟然全是味香色純的好油,老百姓高興得不知說什麼才好。後來就在岸上修了一座張飛廟,把張飛送油的地方叫做“油江口”。

關於張飛的故事4:臘年洲

在荊州對岸的長江邊上,有一個長長的土洲,約莫十來里長,名叫臘年洲。很久以前,每年夏天,不管洪水多大,臘年洲也不會被淹沒,這是怎麼回事呢?

傳說三國時候,關公與九仙女打賭築城比賽的消息,被住守在公安的張飛知道後,便忙趕去支援關公。他提著一擔裝滿土的箢箕,趕至長江邊,看到有隻船靠在岸邊,也不管三七二十一,縱身跳上船大聲喊道:“勞船老大,快送我張飛過江。”那老頭一聽說是張飛,先嚇了一大跳,又一看他雙手提兩只裝滿泥土的箢箕,便連忙把歇在船邊的孫子喊來幫忙搖櫓。

這時正是嚴冬季節,寒風刺骨,加上又是夜晚,伸手不見五指,所以走得很慢。張飛心急如焚,連聲喝道:“把船快點駕,誤了我的大事,我就要砍你們的頭。”那爺孫倆一聽越發心慌意亂。不巧的是,老天爺也故意作對,在船離岸不遠,西北風猛颳起來,船一顛一簸,起伏陡增,張飛兩手緊緊抓住箢箕,眼睛直盯著江北,急得在船上亂跌腳。這樣一來,使得有隻箢箕的土突然崩了一塊下去,正好倒在小孫子搖的櫓上,一下子連土帶櫓落進了江里。孫子慌了,忙問:“爺爺!要不要下水把櫓撈上來?”張飛一聽大吼:“休管什麼櫓不櫓!快點駕船過江!”爺爺和孫子豈敢再吱聲,只得拚命駕一隻槳,一直駕到下半夜,船才到北岸。張飛道了一聲謝,留下過渡錢,提著箢箕直奔荊州東門去了。

卻說那箢箕上崩下來的土塊,把櫓壓沉到江底後,很快就在沉下去的地方冒出一個洲子來,形狀和一隻長櫓差不多。因為那櫓和土塊是那年臘月里沉入江中的,所以老百姓便把它叫做“臘年洲”。

② 關於張飛的5個簡潔故事情節

1、怒打督郵

朝廷派下來巡視的貪官督郵到處搜刮民脂民膏,劉備宅心仁厚不忍殘害百姓滿足督郵的私慾,因此被責罵。張飛不忍兄長受辱,百姓遭殃,將此等貪官污吏綁在樹上,用樹枝抽打,是為怒打督郵,為民揚眉吐氣。

2、痛失徐州

劉備與關羽討伐袁術,臨行前囑咐其不要貪杯誤事,但是張飛不聽。恰逢呂布寄居小沛,張飛勸酒又得罪了呂布的女婿曹豹,所以里應外合,張飛酒醉,徐州失守。

3、飛橋斷喝

曹操軍隊追擊劉備,一日一夜後,追到了當陽長阪,劉備命令張飛率領二十名騎兵斷後。張飛憑借一條河水,破壞了橋梁,瞪著眼睛,拿著長矛,大喊:我是張益德,過來決一死戰。敵人沒有敢上前決斗的人。保證了劉備的逃脫。

4、義釋嚴顏

張飛、諸葛亮、趙雲等領荊州兵入川增援。大軍到達江州,守將嚴顏據守不降,張飛將其攻破,生擒嚴顏,張飛對嚴顏喝到:「大軍到來,你怎麼不投降還敢與我大戰!」嚴顏說孝培:「我們這里只有斷頭將軍,沒有投降將軍!」張飛大怒,令牽下去斬首,嚴顏面不改色大聲說道:「斬首就斬首,你發的什麼怒!」嚴顏拒降的豪氣感動了張飛,張飛將其釋放,並將其引為上賓。

5、命犯小人

劉備為關羽報仇,出兵伐吳,讓張飛從閬中出兵在江州江州。因為張飛敬愛君子但從不體恤士卒,劉備常常告誡張飛:「你經常鞭打健兒,但之後還讓他們在你左右侍奉,這是取禍之道。」果然,張飛臨出兵前,被其麾下將蔽粗領張達、范強謀殺,並將張飛的首級去投奔孫權。

(2)張飛故事腳本擴展閱讀:

據明代卓爾昌《畫髓元詮》記載,張飛不但喜歡畫美人,書法上更是擅長草書。《丹鉛總錄》中記載,涪陵有一刁斗銘,上面的銘文就是張飛所寫。 而張飛所佩戴的刀以及立馬銘上的字,也都是張飛所銘刻。元代畫家吳鎮曾作詩對張飛的書法進行了高度評價,說魏國的鍾繇、吳國的皇象在書法上的造詣恐怕都難及張飛。據傳,張飛還會作詩賦,他迅游真多山時,有感而發,寫下了《真多山游記》。

但是,《三國志》中提及蜀人善書畫者,僅一諸葛瞻。之後迄明初之各類書畫著錄,其重要而見諸《四庫全書》者,如《采古來能書人名》、《書品》、《文字志》、《書斷》、《述書賦》、《法書要錄》、《歷代名畫記》、《墨藪》、《宣和書譜》、《書小史》宏慎鎮、《圖繪寳鑒》、《書史會要》,凡此諸書中皆未見張飛。而傳世諸法帖亦罕及張飛之作品。因此,蔡東洲指出諸種所謂張飛作品盡屬明人之偽作,張飛儒雅化為明人之「功勞」,惟在辨偽上猶可申論。

此外,傳說為張飛所作的《真多山游記》,詩中的「玉爐三澗雪」實為改編自《西江月》的詞牌名,始創於全真教始祖王重陽,帶有後起內丹思想,並非漢末魏晉之道教,應為後世偽作。

③ 三國演義里張飛的故事300字左右(求兩個)

姓張名飛字翼德,涿郡(今在河北涿州)人,與劉備、關羽桃園結義,因年紀最小而排行老三,遂隨劉備起兵。此人生的身長八尺、豹頭環慧橋眼、燕頷虎須、面似黑炭、雄壯威武(真好似煙熏的太歲,火燎的金剛)武藝超群,手持丈八蛇矛槍,胯下烏騅馬,屬萬人之敵。生性魯莽勇猛,嫉惡如仇,性烈嗜酒,有膽有識。劉備入川後,封張飛為五虎上將右將軍,後劉備稱帝,張飛官至蜀漢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封西鄉侯。
張飛事跡:因其嫉惡如仇,劉備做縣令時,弊碧凳張飛曾怒鞭督郵;諸侯聯盟打董卓時,張飛於虎牢關曾獨戰董卓大將呂布,八十回合不分勝負;劉備逃江陵兵敗之時,張飛於當陽領20鐵騎軍以拒曹軍83萬,張飛讓騎兵馬尾拴上樹枝於樹林中反復狂奔揚起塵煙以作疑兵之計,再加其雄壯威武,果然唬退了曹操83萬大軍,可見其膽識過人;隨劉備入川時,一路上戰績突出,曾計擒川中名將嚴顏,嚴顏寧死不屈,張飛敬重其為人,將嚴顏待為賓客,故租旅嚴顏歸順劉備;出奇兵破曹軍大將張郃,劫糧草刺傷曹軍大將許褚,皆見其智勇雙全之處。
張飛一生忠義雙全,忠於劉備,義於桃園。二哥關羽死後,報仇心切,故酒後常鞭打部下,後為部下范疆、張達於夜間殺害。

④ 關於張飛的小故事

1、張飛送油

公安縣城南有一條瓦池小河,長約三十多里,河水碧綠清亮,四季長流。傳說在三國時期,有一年夏天,沿河一納猜頌帶發了蝗蟲,田裡減產,戶戶鍋里斷了油。

莊稼人不吃油,眼枯舌燥,脖縮腿軟,干起活來沒力氣。張飛當時正在公安屯墾練兵,知道了這件事,就親自裝了一船食油,給當地老百姓送來。

好消息很快傳遍沿河兩岸,老百姓奔走相告,百里方圓的人都趕到河邊來接油。果然,油船從上游順流而下,越來越靠近了。張飛站在船頭上,用手遮陽一望,哎呀!我的天哪,只見小河兩岸,密密麻麻象螞蟻搬家似的,到處人挨人、兆橋人擠人,有的拿壺,有的提桶子,有的端盆子,還有的把水缸也抬來了。

他一看這個架勢,心裡就犯了愁,嘴裡嘀咕:「我只送一船油來了,這么多人怎麼個分法呢?」身邊有個人順口打哇哇地說:「要是滿河是油,那就夠分了。」

這本是一句無心的話,卻叫張飛陡然開了竅。他二話沒說,從腰間拔出佩刀,通!通!通!就把船底捅了幾個大窟窿。頓時,河水就灌進了艙,油船往水底沉。

身邊的人急得直跳腳:「將軍,你這演的是什麼把戲呀!」張飛捋著鬍子哈哈大笑:「沉了油船,不是滿河都淌油了嗎?」

不一會,船里的油全部漫了出來,浮在水面上,順流而下,黃亮黃亮,真好像是滿河都淌著油一樣。百姓見了,都紛紛趕到河邊去舀,你一盆他一壺,全都裝得滿滿的。

說來也怪,挑回去的竟然全是味香色純的好油,老百姓高興得不知說什麼才好。後來就在岸上修了一座張飛廟,把張飛送油的地方叫做「油江口」。

2、劉巴輕視

張飛曾經到劉巴處就宿,劉巴卻不理會張飛,使張飛十分惱怒。諸葛亮對劉巴說:「張飛雖是武人,但他非常仰慕先生你。主公正召集文武人才,以成就一番大事業。先生你雖然天性清高,但也應該放低一些格調吧。」

劉巴回答道:「大丈夫處世,當交四海英雄,怎麼能教我去和一介武夫交談?」劉備聽聞後異常憤怒。

東吳的張昭也曾和孫權談論此事,張昭認為劉巴心胸過於狹隘,不應如此抗拒張飛。孫權則說道:「若讓劉子初隨世俗沉浮,為了取悅玄德而結交張飛,怎麼能稱得上是高士呢?

3、據水斷橋

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曹操揮師南下,劉表病死,劉琮投降。劉備得知後南逃,數十萬百姓相隨,曹操派遣曹純率領虎豹騎急追一日一夜,於當陽長坂追到劉備,劉備軍被擊潰,只率領諸葛亮、張飛、趙雲等數十騎逃走,曹操大獲人馬輜重。

慌亂間又不見了趙雲,劉備乃派張飛去斷後,張飛召集二十餘騎立於當陽橋上,曹軍大眾至,張飛據水斷橋。

曹操軍都害怕張飛的勇猛,雖然看見張飛人少,但也沒有人敢上,劉備軍因此獲安,而後趙雲又救出了劉備的妻子甘夫人和兒子劉禪,與劉備匯合,此時關羽從水道前來接援,張飛與劉備等前往江夏。

赤壁之戰後,劉備將張飛借給周瑜攻打南郡,圍攻一年後,南郡守將曹仁潰逃。劉備佔領荊州後任命張飛為宜都太守、征虜將軍,封新亭侯,後轉到南郡。

4、臘年洲

在荊州對岸的長江邊上,有一個長長的土洲,約莫十來里長,名叫臘年洲。很久以前,每年夏天,不管洪水多大,臘年洲也不會被淹沒,這是怎麼回事呢?

傳說三國時候,關公與九仙女打賭築城比賽的消息,被住守在公安的張飛知道後,便忙趕去支援關公。他提著一擔裝滿土的箢箕,趕至長江邊,看到有隻船靠在岸邊,也不管三七二十一,縱身跳上船大聲喊道:「勞船老大,快送我張飛過江。」

那老頭一聽說是張飛,先嚇了一大跳,又一看他雙手提兩只裝滿泥土的箢箕,便連忙把歇在船邊的孫子喊來幫忙搖櫓。

這時正是嚴冬季節,寒風刺骨,加上又是夜晚,伸手不見五指,所以走得很慢。張飛心急如焚,連聲喝道:「把船快點駕,誤了我的大事,我就要砍你們的頭。」

那爺孫倆一聽越發心慌意亂。不巧的是,老天爺也故意作對,在船離岸不遠,西北風猛颳起來,船一顛一簸,起伏陡增,張飛兩手緊緊抓住箢箕,眼睛直盯著江北,急得在船上亂跌腳。

這樣一來,使得有隻箢箕的土突然崩了一塊下去,正好倒在小孫洞鄭子搖的櫓上,一下子連土帶櫓落進了江里。孫子慌了,忙問:「爺爺!要不要下水把櫓撈上來?」

張飛一聽大吼:「休管什麼櫓不櫓!快點駕船過江!」爺爺和孫子豈敢再吱聲,只得拚命駕一隻槳,一直駕到下半夜,船才到北岸。張飛道了一聲謝,留下過渡錢,提著箢箕直奔荊州東門去了。

卻說那箢箕上崩下來的土塊,把櫓壓沉到江底後,很快就在沉下去的地方冒出一個洲子來,形狀和一隻長櫓差不多。因為那櫓和土塊是那年臘月里沉入江中的,所以老百姓便把它叫做「臘年洲」。

5、武都之戰

公元218年(建安二十三年),張飛與馬超奉命攻打武都,並率領吳蘭、雷銅兵臨沮水,想要藉此攻打武都、陰平兩郡,但被曹休識破計謀,最終被曹洪、曹休、曹真、張既等人聯手擊破,蜀軍作戰失利,吳蘭、雷銅、任夔等將領先後戰死。

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黃忠於定軍山斬殺夏侯淵,三月,曹操親提大軍來爭漢中,劉備據守,趙雲又在漢水截取曹軍糧草,五月,曹操撤出漢中,漢中為劉備所據有。秋七月,劉備稱漢中王,拜張飛為右將軍,假節。十二月,關羽被孫權所殺。

⑤ 張飛的故事

張飛(?-221年),字益德,幽州涿郡人氏,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年少時與關羽投靠劉備,三人恩如兄弟。劉備被公孫瓚表為平原相後劉備以其為別部司馬。袁術討劉備,劉備以張飛守下邳,但他與陶謙舊部曹豹發生沖突,招致丹楊兵開門引呂布破徐州。娶十三、四歲的夏侯氏為妻。曹操降荊州後引騎追擊,劉備於長阪敗逃,張飛引二十餘騎,拆水斷橋,終退曹軍。從征赤壁和南郡之戰,後被封為宜都太守、征虜將軍、新亭侯。入蜀討劉璋,於江州擒巴郡嚴顏,再定德陽、巴西等地。劉備得益州後賜張飛金五百斤,銀千斤,錢五千萬,錦千匹,兼領巴西太守。引軍迂迴至張郃軍背後,於瓦口擊敗他。漢中之戰時屯下辯,但友軍吳蘭為曹洪所破,被迫退走。劉備為漢中王,拜為右將軍,假節。劉備稱帝,封張飛為車騎將軍,兼任司隸校尉,進封為西鄉侯。劉備准備伐吳,張飛本率萬人從中匯合,但為帳下將張達、范強所殺,他們持其首順流而奔孫權。後主時代追謚為「桓侯」。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張飛以其勇猛、魯莽、嫉惡如仇而著稱,雖然此形象主要來源於小說和戲劇等民間藝術,但已深入人心。

獻帝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劉備投靠公孫瓚後被其調派至青州,統屬於他所私署的青州刺史田楷,作戰有功,被表為青州的平原相。劉備也用關羽、張飛為別部司馬,分管部屬。劉備和他倆睡覺也在一起,恩義之情如同兄弟。稠人廣坐之處,整日在人前侍立劉備左右,跟隨劉備驅馳征戰,不避艱險。

興平元年【公元194年】為曹操所攻的徐州牧陶謙向田楷求援,田楷遣劉備將兵數千相助。

建安元年【196年】袁術進攻已接替陶謙的劉備,劉備派司馬張飛守下邳,自率軍抵抗袁術。兩軍相持一個多月,各有勝負。陶謙的舊部、下邳國相曹豹與張飛關系不好,被張飛殺死,下邳城中大亂。袁術寫信給呂布,勸他襲下邳,許以軍糧援助,呂布便東襲下邳。劉備的中郎將、丹楊許耽率丹楊兵打開城門,迎接呂布。呂布軍放火,破張飛軍,呂布俘虜了劉備的妻子兒女以及官員、將領們的家屬。劉備投靠曹操。

建安四年拿雀【199年】劉備從征呂布後,隨曹操還許,曹操拜張飛為中郎將。曹操遣劉備、朱靈、路招邀擊欲北投袁紹的袁術,大軍未至時袁術已病死。事後朱靈等人還,劉備襲破曹操的徐州,殺死刺史車胄。

建安五年【200年】曹操東征,劉備戰敗逃奔袁紹。同年,夏侯淵所養當時十三、四歲的亡弟之女出城拾柴時為張飛所得,娶為妻。

建安六年【201年】劉備於汝南又為曹操所趕後投奔荊州的劉表。

建安十三年【208年】劉表死後,其子劉琮向曹操投降,劉備從樊城准備南渡漢水,另外派關羽率幾百艘戰船到江陵會合。曹操從襄陽率五千虎豹騎,一日一夜走三百里追到當陽長阪。劉備聽說曹操突然來到,就拋下妻子和兒女逃跑,讓張飛帶領二十騎抵擋追兵。張飛拆毀橋梁後立在河邊,怒目圓睜橫握長矛,說:「我就是張益德,你們可以過來決一生死!」敵人全都不敢靠近,因而劉備等人才得以抄近路趕赴漢滲模津,和關羽的水軍匯合至劉琦的夏口。孫權派兵三萬與劉備抵禦曹操,曹操於赤壁敗北後率軍退回。劉備南徵收荊南四郡。

建安十四年【209年】周瑜圍攻曹仁、徐晃守的江陵,劉備建議周瑜給其借兵二千,讓他與張飛各領一千入夏水以截曹仁之後。周瑜同意,最終也攻破江陵。其後劉備封拜元勛,封張飛為宜都太守(也就是曹操於建安十三年從南郡所分出的臨江郡,後為劉備改名),征虜將軍,新亭侯。不久又轉在南郡。

建安十六年【211年】劉備入蜀,張飛與諸葛亮和關羽守荊州。孫權聽說劉備西征益州之後,便派了大消喊早批舟船欲接孫夫人回去,她想帶劉禪一起歸吳。幸得趙雲與張飛一起帶兵在長江截住東吳船隊,並成功奪回劉禪。《穆皇後傳》注引的《漢晉春秋》卻只說諸葛亮令趙雲截住孫夫人迎回劉禪,沒提及張飛。但《雲別傳》敍述這事,恐怕史無其事,又或者是連同孫夫人也一起截回。只因《穆皇後傳》和《華陽國志》明確指出孫夫人還吳是劉備破成都、定益州後的事,也就是建安十九年的事,那就代表諸葛亮、張飛和趙雲他們三人已不在荊州。所以就算《通鑒》引錄這段《雲別傳》也不代表是事實,只因《通鑒》也曾引錄《襄陽記》中「南方不敢復反」這樣的錯誤、非史實之句子,諸葛亮軍退出後不久南中再有叛亂,其後還有劉胄、興古獠。)

建安十九年【214年】諸葛亮、張飛、趙雲等逆江而上,入蜀增援攻劉璋,張飛和諸葛亮等人分別平定了沿江各郡縣。來到江州,打敗了巴郡太守巴西趙筰,活捉了將軍巴郡嚴顏。(漢制同郡人不可能出任當地首長,故從《華陽國志》所述,巴郡太守為趙筰、嚴顏只為將軍)張飛責問嚴顏說:「大軍來到這里,你為什麼不投降而竟敢抵抗?」嚴顏回答:「你們毫不講理,侵佔我們的州郡,我們州中只有斷頭將軍,沒有投降將軍。」張飛非常生氣,命令身邊的人把他拉下去砍頭,嚴顏面不改色說:「砍頭就砍頭,發甚麼火呢!」張飛欽佩他的勇敢,就放了他,並讓他做賓客。張飛接著攻巴西,巴西功曹龔諶迎張飛。所到之處都取得了勝利,和劉備在成都會合。(《張裔傳》說他於德陽陌下為張飛所敗,但《華陽國志》則說飛攻巴西、亮定德陽。常璩是知道張裔於德陽為張飛所敗的,但還是改成諸葛亮必有所據,也許是張飛和諸葛亮合攻德陽後他才分攻巴西,但霍峻此時僅數百人被劉璋將扶禁等萬人所圍,情勢極為危急,其後扶禁戰敗,最合理的解釋是張飛救援合破,個人本傳不提及己方有援兵合破敵人,不僅僅只是霍峻一人。合肥新城之戰時,滿寵其實有曹睿統大軍救援,孫權才自退,但《滿寵傳》壓根沒有提及。救葭萌遠比張飛和諸葛亮合攻德陽更優先,所以也許正如《法正傳》中,法寫給劉璋的信那樣把整個入蜀援軍泛指為張飛軍,那《張裔傳》中的張飛實則為張飛軍,即入蜀援軍中的諸葛亮軍。至於信中另外提及的張益德攻資中,是諸葛亮單獨沿江所破的可能性更大。)劉備定成都得益州後,賜張飛金五百斤,銀千斤,錢五千萬,錦千匹。張飛兼任巴西太守。與關羽和馬超並稱爪牙。

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打敗張魯,留下夏侯淵、張郃守漢川,以巴七姓夷王朴胡為巴東太守、賨邑侯杜濩為巴西太守、袁約為巴郡太守。張郃另率軍南下,把巴東、巴西二郡的百姓遷移到漢中,進至巴郡宕渠之蒙頭(、盪石),和張飛的軍隊相持五十多天。張飛率精兵一萬多人,從另一條路攔擊張邰的軍隊同他交戰,山路狹窄,張郃軍前後不能相互援救,張飛便於瓦口(《華陽國志》則記錄為陽石,有可能就是盪石。據任乃強認為,瓦口即清水河與長坪河的會口,陽石為附近的山,三個地名同為一地)就打敗了張郃。張郃丟掉戰馬攀援高山,只同部下十幾個人從偏僻的小路撤走,引軍回到南鄭,巴地得以安寧。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劉備遣張飛、馬超、吳蘭等屯下辯;曹操遣曹洪、曹休拒之。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張飛駐軍固山,聲稱要切斷曹軍的後路。曹洪等人狐疑,曹休卻認為:「若張飛等人確實要斷後路,應是隱蔽行軍,而現在卻先大造聲勢,那就是實際上他們做不到。所以我軍應趁敵人尚未集結,迅速攻擊吳蘭,吳蘭被擊敗,張飛自然退走。」曹洪聽從,進軍擊敗吳蘭軍,斬其將任夔等。三月,張飛、馬超撤退。陰平氐人強端斬吳蘭。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劉備得漢中後,張飛上表聯名支持劉備自為漢中王,劉備還治成都後,當得重將以鎮漢川,眾人以為必是張飛,張飛亦以為理應這樣,但劉備拔魏延為督漢中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一軍盡驚。劉備封張飛為右將軍,假節。

章武元年【221年】封張飛為車騎將軍,兼任司隸校尉,進封為西鄉侯,劉備頒布策命說:「朕承接帝王天命,繼承偉大的功業,鏟除暴虐,平定禍亂,還沒有使天下完全恢復秩序。現在賊寇為害,人民遭受災難痛苦,思念漢朝的人,像鶴一樣仲長脖子盼望著漢朝復興。朕因此很憂傷,坐在席位上也不安穩,吃飯也沒有滋味,整頓軍隊宣讀誓辭,要稟承上天之意懲罰賊寇。因為你忠誠剛毅,比得上召虎,遠近聞名,因而特別頒布詔命,提高你的官職,晉封你的爵位,兼管京城地區。希望你奮揚上天的威嚴,用德行來安撫人民,征伐除減叛亂的賊寇,來符合朕的心意。《詩經》上不是說『不要為害,不要操之過急,以王國作為准則。』、『軍事行動迅速敏捷,就會賜給你福祿。』能不努力嗎!」當初,張飛雄壯威猛,僅次於關羽,魏國的謀士大臣程昱等人都稱贊為張飛萬人敵。張飛尊敬喜愛有地位、有名望的人,卻不愛護體恤上兵和平民百姓。張飛就因傾慕劉巴而數次到他的家拜訪,但劉巴因他為兵而瞧不起他,不與他交談。劉備曾告誡他:「你用刑殺人已經過多,又經常鞭打上兵,卻還讓他們留在身邊,這是會招來災禍的做法。」張飛仍然不改正。劉備東征伐吳,張飛准備率軍一萬,從閬中出發到江州和劉備會合。六月,部隊即將出發前,張飛軍營帳下的將領張達、范強刺殺了張飛,拿著他的人頭,順江而下投奔了孫權。張飛軍營的都督上奏表報告劉備,劉備聽說張飛的都督有奏表送來,就說:「唉!張飛死了。」

景耀三年【260年】蜀漢追封他的謚號為桓侯。張飛的長子張苞,很早就死了。次子張紹繼承爵位,官做到侍中尚書僕射。兩個女兒也嫁予後主劉禪,史稱敬哀皇後和張皇後。

劉備在鄉間糾集人馬參與平定黃巾之亂,年少時的張飛便和關羽一起加入。劉備、關羽比他年紀大幾歲,張飛對待他們像對待兄長一樣。張飛也是個武將,勇猛異常,雖有其粗的一面,可不是個一味粗魯的莽漢,張飛喜好結交文人雅士,自己能寫會畫,是古代武將中第一位書畫家。現今四川東部渠縣的八蒙山摩崖石刻《張飛立馬銘》,就是他留下的真跡,史載當年張飛據守巴西時,魏將張郃自漢中率大軍前來進攻,在八蒙山一帶的宕渠、蒙頭、盪石與張飛相拒五十餘日。張飛率精卒萬餘人,從他道截住郃軍交戰。山道狹窄,郃軍前後不得相救,逼得張郃棄馬沿山間小路逃遁,身邊只有十餘人相隨,回南鄭。經此一戰,巴西地區從此安定,劉備才得以在益州立足。這是一場關繫到蜀國安危存亡的關鍵之戰。張飛大破張郃後,設宴歡慶勝利,乘著酒興用長矛在石壁上鑿下兩行隸書:「漢將軍飛,大破賊首張郃於八蒙,立馬勒銘。

張飛會作畫,見清代《歷代畫征錄》記載:「張飛,涿州人,善畫美人。」原來張飛小時候就性情剛強,脾氣暴躁,他父親給他請了幾位老師,都被他氣走了。他舅舅特地推薦了一個叫王養年的先生來教他。王老先生做過朝廷將官,兼有文武之才,鑒於朝政腐敗棄官回鄉,以教書為生。張飛對這位先生十分敬佩,在其指點下練文習武,十三歲時就練出一身好武藝,同時通過讀書明白不少道理,越發對世道不滿,立志要盪平天下救百姓。王先生擔心張飛惹出禍來,於是想出一個辦法:教張飛練書法、畫美人,以有助於融化他的剛烈性格。三年下來,張飛的書畫果然大有長進,特別是他的書法別具一格,大受鄉人稱贊。

張飛年少時受過一定的文化陶冶,所以他粗中有細,並非只有匹夫之勇,平時還喜好結交文人雅士。《零陵先賢傳》記載說:「張飛嘗就劉巴宿,巴不與語,飛遂忿感。」諸葛亮為此對劉巴說:「張飛雖實武人,敬慕足下。主公今方收合文武,以定大事;足下雖天素高亮,宜少降意也。」劉巴說:「大丈夫處世,當交四海英雄,如何與兵子共語乎?」張飛造訪劉巴,想在劉巴處住宿,以便相互交談,本抱著一片誠意。正如諸葛亮所說,完全是出於敬慕劉巴,可劉巴不領情,竟然不予理睬,擺出一副高傲姿態,難怪張飛忿恨。劉巴拒絕張飛住宿連腔也不答,關鍵在於張飛是員武將。張飛在劉備集團的地位不低,也算是個英雄,可在劉巴眼裡只是個「兵子」,沒有共同語言,不屑與之交往。這太有些自命不凡,也太沒有大局觀念。諸葛亮對劉巴說的那番話,包含兩層意思:一是說張飛造訪求宿在於「敬慕足下」,你不該拒絕;二是說劉備「今方收合文武,以定大事」,從有利事業出發你也應該屈尊答應,少擺架子,其用意是很深的。實際上,是對劉巴不遵禮儀、不顧大局、不講團結的一種批評。張飛「愛敬君子」吃了劉巴的閉門羹,雖然氣憤,但並沒有因此懷恨在心,跟劉巴過不去。按張飛的地位,要想報復劉巴並不是做不到,但他沒有這樣去做。兩相比較,「兵子」張飛的品質、器量,倒是「高士」劉巴所比之不及的。

張飛「愛敬君子」盡管有的「君子」不領其情,討了個沒趣,但畢竟無傷大雅,也不是他的一個短處。張飛的致命弱點在於「不恤小人」,最終被「小人」所算,導致身首異處。陳壽在《張飛傳》中指出:「(關)羽善待卒伍而驕於士大夫,(張)飛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這兩個人的個性特點正好相反,最後都「以短取敗」,令人惋惜,如果能互補一下那有多好。劉備對張飛「不恤小人」的毛病更是常常告誡,希望張飛能引起注意,加以改正。他說:「卿刑殺既過差(過度),又日鞭撾(打)健兒,而令在左右,此取禍之道也。」張飛沒聽進去,硬是不改,結果被帳下將張達、范疆殺害。史書中對張飛被害的原由未作具體交待,只是說劉備決定伐吳,奪回荊州,張飛時在閬中(今四川省閬中市),按令應率兵萬人前往江州(今重慶)與劉備大部隊會合,張飛就是在閬中臨發之時被張達、范疆殺害的。《三國演義》第81回寫張飛遇害,是因為急於為關羽報仇,鞭打部下所致。當時張飛下令軍中:限三日內制辦白旗白甲,三軍掛孝伐吳。負責此事的帳下將范疆、張達報告張飛,說三日之內難以籌措,須寬限些時方可。張飛大怒曰:「吾急欲報仇,恨不明日便到逆賊之境,汝安敢違我將令!」當即叱令武士把這兩人縛於樹上,各打五十大鞭,打得兩人滿口出血。范疆、張達回營,於是商定夜殺張飛。演義這樣寫,為劉備對張飛的告誡作了最好的注釋,是合乎張飛「取禍之道」的。張飛「不恤小人」是劉備一直為張飛擔心之處。當張飛遇害後營中都督上表報告劉備時,劉備聞聽張飛都督有表上奏(而不是張飛有表上奏),第一反映就是:「噫!飛死矣。」張飛被害後,跟關羽一樣也是身首異處。世傳張飛「頭在雲陽,身在閬中」。按《三國志》等史書記載,張、范二人殺害張飛後,「持其首級,順流而奔孫權。」據此,張飛首級應在東吳荊州(時孫權在公安),而不在雲陽,但一般都認為在雲陽,其中有多種說法。民間傳說張、范二人投奔東吳時,將張飛首級拋入江中,首級不下沉,順江飄浮至雲陽境,被一漁翁撈起,葬於雲陽長江南岸飛鳳山麓。這是張飛頭在雲陽的普遍說法。也有說是因為孫權害怕劉備伐吳,為向劉備求和,將張飛首級送還蜀國,時值劉備大軍已東下,遂將張飛首級葬於軍旅之中的雲陽。

縱觀張飛英雄一生,只因「不恤小人」而終釀禍患,是夠使人感嘆的。

⑥ 關於張飛的故事50字

1、新亭侯刀

中國古代十大名刀之一,古今刀劍錄記載:漢末名將張飛初拜為新亭侯時,命鐵匠取煉赤珠山鐵,打造成一刀,刀銘「新亭侯」,隨身佩帶。後關羽戰死,張飛為報兄仇出征東吳,出兵前,酒後鞭打士卒,部將不堪忍受,趁夜晚潛入張飛營帳,用新亭侯刀斬下張飛首級,連夜叛逃東吳。

2、大破張_

公元215年曹操擊敗漢中張魯,張魯逃入巴西,劉備聽說後派黃權前往迎接,但張魯隨後向曹操投降。張魯投降後,曹操因後方叛亂而回師,一方面留夏侯淵鎮守漢中,另一方面命令張_進犯巴西,擾亂巴西郡民。張_進兵至宕渠縣,寇犯百姓。劉備一方面自己親自駐扎江州,另一方面令張飛駐扎閬中,進攻張_。

張飛率軍與張_相據五十餘日。張飛率領精兵萬餘人主動進攻宕渠的張_,張_率兵迎擊,張飛將張_引到瓦口關,山道狹窄,張_軍前後軍不得救應,被張飛打得大敗,張_為了逃命,只得放棄戰馬攀山而逃,率領部下十餘人逃到南鄭。巴西郡自此獲安。

3、以短取敗

公元221年(章武元年),劉備稱帝,張飛被封為車騎將軍,領司隸校尉,進封西鄉侯。同年六月,劉備為關羽報仇,出兵伐吳,讓張飛從閬中出兵江州。因為張飛敬愛君子但從不體恤士卒,劉備常常告誡張飛:「你經常鞭打健兒,但之後還讓他們在你左右侍奉,這是取禍之道。」

果然,張飛臨出兵前,被其麾下將領張達_范強(演義中誤寫作范疆)謀殺,並將張飛的首級去投奔孫權,張飛軍營都督送表給劉備,劉備聽聞後不由得嘆道:「噫!飛死矣。」蜀漢後主追謚張飛為桓侯。

4、據水斷橋

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曹操揮師南下,劉表病死,劉琮投降。劉備得知後南逃,數十萬百姓相隨,曹操派遣曹純率領虎豹騎急追一日一夜,於當陽長坂追到劉備,劉備軍被擊潰,只率領諸葛亮、張飛、趙雲等數十騎逃走,曹操大獲人馬輜重。

慌亂間又不見了趙雲,劉備乃派張飛去斷後,張飛召集二十餘騎立於當陽橋上,曹軍大眾至,張飛據水斷橋,曹操軍都害怕張飛的勇猛,雖然看見張飛人少,但也沒有人敢上,劉備軍因此獲安,而後趙雲又救出了劉備的妻子甘夫人和兒子劉禪,與劉備匯合州喊,此時關羽從水道前來接援,張飛與劉備等前往江夏。

赤壁之戰後,劉備將張飛借給周瑜攻打南郡,圍攻一年後,南郡守將曹仁潰逃。劉備佔領荊州後任命張飛為宜都太守、征虜將軍,封新亭侯,後轉到南郡。

5、義釋嚴顏

建安十七年,劉備受劉璋之邀,入西川幫助劉璋抵禦張魯,張飛與關羽、趙雲、諸葛亮等共守荊州。東吳得知劉備入川,派遣大船迎接孫夫人回吳,孫夫人趁機將劉禪一同帶走,張飛得知後,與趙雲一起截住孫夫人,奪回劉禪,放孫夫人歸吳。

公元213年(建安十八年),劉備與劉璋決裂,軍師龐統中流矢身亡。張飛、諸葛亮、趙雲等領荊州兵入川增援。大軍到達江州,江州守將嚴顏據守不降,張飛將其攻破,佔領江州,並生擒嚴顏,張飛對嚴顏大喝到:「大軍到來,你怎麼不投降還敢與我大戰!」

嚴顏回到:「你們無理侵奪我們疆土,我們這里只有斷頭將軍,沒有投降將軍!」張飛大怒,令牽下去斬首,嚴顏面不改色大聲說道:「斬首就斬首,你發的什麼怒!」嚴顏拒降的豪氣感動了張飛,張飛冊歲野將其釋放,並將其引為上賓。

公元214年(建安十九年),張飛等攻破江州後,與諸葛亮、趙雲兵分三路掃盪西川,趙雲平定江陽、雀猜犍為等郡,張飛平定巴郡、巴西兩郡。五月,張飛兵至成都,與劉備會合,劉璋投降。劉備平定益州後,賜張飛黃金五百斤,銀千斤,錢五千萬,錦緞千匹。並任命張飛為巴西太守。

⑦ 張飛小故事

1、新亭侯刀

中國古代十大名刀之一,古今刀劍錄記載:漢末名將張飛初拜為新亭侯時,命鐵匠取煉赤珠山鐵,打造森森成一刀,刀銘「新亭侯」,隨身佩帶。後關羽戰死,張飛為報兄仇出征東吳,出兵前,酒後鞭打士卒,部將不堪忍受,趁夜晚潛入張飛營帳,用新亭侯刀斬下張飛首級,連夜叛逃東吳。

2、劉巴輕視

張飛曾經到劉巴處就宿,劉巴卻不理會張飛,使張飛十分惱怒。諸葛亮對劉巴說:「張飛雖是武人,但他非常仰慕先生你。主公正召集文武人才,以成就一番大事業。先生你雖然天性清高,但也應該放低一些格調吧。」

劉巴回答道:「大丈夫處世,當交四海英雄,怎麼能教我去和一介武夫交談?」劉備聽聞後異常憤怒。東吳的張昭也曾和孫權談論此事,張昭認為劉巴心胸過於狹隘,不應如此抗拒張飛。孫權則說道:「若讓劉子初隨世俗沉浮,為了取悅玄德而結交張飛,怎麼能稱得上是高士呢?

向左轉|向右轉

3、大破張郃

公元218年(建安二十二年),曹操擊敗漢中張魯,張魯逃入巴西,劉備聽說後派黃權前往迎接,但張魯隨後向曹操投降。張魯投降後,曹操因後方叛亂而回師,一方面留夏侯淵鎮守漢中,另一方面命令張郃進犯巴西,擾亂巴西郡民。

張郃進兵至宕渠縣,寇犯百姓。劉備一方面自己親自駐扎江州,另一方面令張飛駐扎閬中,進攻張郃。據五十餘日。張飛率領精兵萬餘人主動進攻宕渠的張郃,張郃率兵迎擊,張飛將張郃引到瓦口關,山道狹窄,張郃棗亂軍前後軍不得救應。

被張飛打得大敗,張郃為了逃命,只得放棄戰馬攀山而逃,率領部下十餘人逃到南鄭。巴西郡自此獲安。

4、義釋嚴顏

公元213年(建安十八年),劉備與劉璋決裂,軍師龐統中流矢身亡。張飛、諸葛亮、趙雲等領荊州兵入川增援。大軍到達江州,江州守將嚴顏據守不降,張飛將其攻破,佔領江州,並生擒嚴顏,張飛對嚴顏大喝到:「大軍到來,你怎麼不投降還敢與我大戰!」

嚴顏回到:「你們無理侵奪我們疆土,我們這里只有斷頭將軍,沒有投降將軍!」張飛大怒,令牽下去斬首,嚴顏面不改色大聲說道:「斬首就斬首,你發的什麼怒!」嚴顏拒降的豪氣感動了張飛,張飛將其釋放,並將其引為上賓。

5、據水斷橋

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曹操揮師南下,劉表病死,劉琮投降。劉備得知後南逃,數十萬百姓相隨,曹操派遣曹純率領虎豹騎急追一日一夜,於當陽長坂追到劉備,劉備軍被擊潰,只率領諸葛亮、張飛、趙雲等數十騎逃走,曹操大獲人馬輜重。

慌亂間又不見了趙雲,劉備乃派張飛去斷後,張飛召集二十餘騎立於當陽橋上,曹軍大眾至,張飛據水斷橋,對著曹軍大喊:「我就是張翼德,可以來決此岩畝一死戰!」曹操軍都害怕張飛的勇猛,雖然看見張飛人少,但也沒有人敢上,劉備軍因此獲安。

而後趙雲又救出了劉備的妻子甘夫人和兒子劉禪,與劉備匯合,此時關羽從水道前來接援,張飛與劉備等前往江夏。赤壁之戰後,劉備將張飛借給周瑜攻打南郡,圍攻一年後,南郡守將曹仁潰逃。劉備佔領荊州後任命張飛為宜都太守、征虜將軍,封新亭侯,後轉到南郡。

熱點內容
壓縮長抱枕 發布:2025-07-18 16:13:38 瀏覽:503
如何使用wifi熱點配置網路 發布:2025-07-18 16:06:25 瀏覽:968
android軟鍵盤數字 發布:2025-07-18 16:03:18 瀏覽:610
三菱plc編程軟體官網 發布:2025-07-18 15:59:59 瀏覽:437
gse源碼 發布:2025-07-18 15:58:15 瀏覽:626
編譯鏈c語言執行速度 發布:2025-07-18 15:52:51 瀏覽:554
在線編程課程 發布:2025-07-18 15:46:56 瀏覽:172
生兔子演算法循環 發布:2025-07-18 15:44:32 瀏覽:46
背包規劃演算法 發布:2025-07-18 15:44:27 瀏覽:109
微信安卓手機哪裡設置鈴聲 發布:2025-07-18 15:36:54 瀏覽: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