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編程軟體 » 三星顯示器編譯器

三星顯示器編譯器

發布時間: 2025-10-17 05:42:45

『壹』 roid 4.4的時代,那時android還是用的dalvik虛擬機,配合的是jit編譯器just in tim

首先,在感官界面設計上,我們徹底迎來了Android系統的扁平化時代,新的系統不僅使用了新的配色,同時看起來也很時尚。未來我們相信包括三星的TouchWiz或LG的 Optimus自定義UI都會遵循Lollipop的新風格。此外,谷歌全面改善了原來乏味的通知中心,讓原生系統也擁有了像第三方插件那樣強大的功能。另外,多任務系統也加入了更多的卡片式風格,同時還有大量的其它新特性,包括64位編譯器和增強電池續航能力能。目前,除了Nexus設備之外,包括摩托羅拉、HTC等都表示旗下的智能手機大部分都支持升級到Android Lollipop,相信不就的將來我們將迎來一陣升級的熱潮。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Android 5.0 Lollipop新增的十個最主要變化。 1、全新Material Design設計風格 Android有史來最大改變 Lollipop十大新特性 Android Lollipop全新的設計語言是受到了多種因素影響,是一種大膽的平面化創新。換句話說,谷歌希望能夠讓Material Design給用戶帶來紙張化的體驗。新的視覺語言,在基本元素的處理上,借鑒了傳統的印刷設計,字體版式、網格系統、空間、比例、配色、圖像使用等這些基礎的平面設計規范。 另外,Material Design還推崇實體隱喻理念,利用實體的表面與邊緣的質感打造出視覺線索,讓用戶感受到真實。熟悉的觸感讓用戶可以快速的理解、認知。在設計中可以靈活的運用物質,在符合物理規律的基礎上,打造出不同的使用體驗。最後是是有意義而且更合理的動態效果,為了吸引用戶的注意力,以及維持整個系統的連續性體驗。 2、支持多種設備 現在無論是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筆記本電腦、智能電視、汽車、智能手錶甚至是各種家用電子產品,谷歌的Android系統已經可以在所有設備的屏幕上出現。而這一概念與微軟不謀而合,之前微軟也宣布將會把Windows 10打造成跨設備跨平台的統一系統,幫助自己走出困境。 3、全新的通知中心設計 Android有史來最大改變 Lollipop十大新特性 谷歌在Android Lollipop中加入了全新風格的通知系統。改進後的通知系統會優先顯示對用戶來說比較重要的信息,而將不太緊急的內容隱藏起來。用戶只需要向下滑動就可以查看全部的通知內容。 新的通知系統另外一個很酷的新功能是在鎖屏界面也可以直接查看通知消息了。不僅如此,用戶還可以直接在鎖屏的情況下就行回復或進入應用。另外,如果在操作手機的過程中有電話進入,也不會進行全畫面切換,而是同樣以彈出通知的方式告知用戶。 4、支持64位ART虛擬機 Android有史來最大改變 Lollipop十大新特性 新系統不僅在視覺效果上帶來了巨大的變化,Android Lollipop還在內部的性能上進行了飛躍。首先,新系統放棄了之前一直使用的Dalvik虛擬機,改用了ART模式,實現了真正的跨平台編譯,在ARM、X86、MIPS等,無處不在。 ART 虛擬機編譯器在內存佔用及應用程序載入時間上進行了大幅提升,谷歌承諾所有性能都會比原來提升一倍。另外,對64位的支持也讓ART虛擬機如魚得水,開發者可以針對像ARM Cortex-A57這樣的64位架構核心開發應用程序。Android Lollipop支持更大的寄存器,支持新的指令集,提升了內存定址空間,未來Android智能手機將支持4GB以上的內存。 5、Project Volta電池續航改進計劃 Android有史來最大改變 Lollipop十大新特性 Project Volta計劃增加了新工具可以讓開發者能夠更容易的找出為何自己的應用程序會對電量產生比較大的影響,同時確保在執行某型任務時將手機電量的影響降至最低。首先,Battery Historian可以列出手機電量消耗的詳細情況,幫助開發者識別電量消耗的原因或者是哪個硬體或任務對電池壽命的影響比較大;而Job Scheler API則可以讓開發者更容易的選擇合適的時機觸發電量消耗比較高的任務,避免在低電量或未完成充電時更新應用程序。 上面是針對開發者的改進,而在用戶層面上,Android Lollipop增加了Battery Saver模式,這與三星和HTC上的超級省電模式有些類似。在低電量的時候系統會自動降低屏幕亮度、限制自動更換背景等功能。 6、全新的「最近應用程序」 Android有史來最大改變 Lollipop十大新特性 除了界面風格設計的改變之外,新的最近應用界面還借鑒了Chrome瀏覽器的理念,採用單獨的標簽展示方式。更重要的是,谷歌已經向開發者開放了API,所以第三方開發人員可以利用這個改進為特定的應用增加全新的功能。 7、改進安全性 Android有史來最大改變 Lollipop十大新特性 現在個人識別解鎖還是一個比較新鮮的智能概念,當用戶的藍牙耳機連接到手機或平板電腦時,設備可以基於當前的位置或用戶的聲音自動解鎖。比如當特定的智能手錶出現在Android設備的附近,那麼就會直接繞過鎖屏界面進行操作。而Android Lollipop也增加了這種針對特定特任識別解鎖的模式。換句話說,當設備沒有檢測到附近有可用的信任設備時,就會啟動安全模式防止未授權訪問。 另外,Android Lollipop還默認開啟了系統數據加密功能,並且通過SELinux執行應用程序,這就意味著對於惡意軟體來說,新系統變得更加安全。 8、不同數據獨立保存 Android有史來最大改變 Lollipop十大新特性 谷歌表示Android Lollipop將擁有一個全新的特性,讓用戶通過一台設備就可以搞定所有的工作和生活娛樂活動。該特性首先將各種數據獨立保存,並且讓所有新數據的生成都有依據。 我們已經看到谷歌已經與三星加強了合作,包括三星的Knox安全系統同樣可以像Android Lollipop一樣將重要數據和其它數據分開保存。另外谷歌還允許向三星以外的Android設備提供支持。 9、改進搜索 Android有史來最大改變 Lollipop十大新特性 谷歌將新系統的搜索功能重點放在了「重新發現」上,因此這意味著Google Search將會更好的意識到用戶正在做什麼。比如系統會根據用戶當前的位置自動過濾無關的搜索結果。 另外,當用戶在進行應用搜索時,可以直接展示相似或部分提示,並且進入特定的應用程序而無需將內容全部輸入。 10、新的API支持,藍牙4.1、USB Audio、多人分享等其它特性 Android Lollipop還增加了多個新的API支持、藍牙4.1、USB Audio外接音響及多人分享等功能。其中多人分享功能可以在用戶手機丟失的情況下,使用其它Lollipop設備登錄賬戶,從雲端下載聯系人、日歷等資料,並且不影響其它設備的內容。 安卓5.0唯一的缺點就是在短期內僅支持Nexus系列以及三星、HTC、摩托羅拉等廠商的熱門機型,國內用戶想要用到安卓5.0恐怕要等很長一段時間嗎,事實上去年發布的安卓4.4至今沒有在國內普及開來。

『貳』 請問各位大神華為M系列和三星N系列哪個好

1.先簡單介紹一下三星手機業務和華為手機業務目前的發展情況 2.電池/存儲/相機/內存對比

性能方面,華為Huawei Mate 20 Pro的CPU採用了海思麒麟980八核晶元,參數是八核(2.6 GHz,雙核,Cortex A76 + 1.92 GHz,雙核,Cortex A76 + 1.8 GHz,四核,Cortex A55),而Samsung Galaxy Note 9採用了Exynos 9810晶元,性能不相上下。兩者的存儲都是最大128GB。Mate 20 Pro的相機配置是40MP + 20MP + 8MP,Note 9的是Mate 20 Pro則遜色不少。就電池容量來說,Mate 20 Pro達到了4200毫安,Note 9為4000毫安。Mate 20 Pro的顯示尺寸是6.39英寸(16.23厘米),Note 9則稍微大點,有6.4英寸(16.26厘米)。RAM內存則都是6GB。

3.感測器對比

Mate 20 Pro有光線感測器,接近感測器,加速度計,氣壓計,指南針,陀螺儀;Note 9有光線感測器,接近感測器,加速度計,氣壓計,陀螺儀,少了指南針功能。Mate 20 Pro指紋感應器位置在屏幕上,Note 9則在後方,這點就體現出來了三星的設計目前是落後於用戶使用趨勢的,去年屏幕指紋解鎖明顯大火, 三星就沒跟上腳步

4.系統/介面/網路對比

快速充電方面兩者相差不大,操作系統方便,Mate 20 Pro採用了Android v9.0(Pie)系統,Note 9則採用了Android v8.1(奧利奧(Oreo))系統,當然了後期都會更新的。SIM卡槽方面,兩者都是雙卡雙待,GSM + GSM,網路方面都是支持4G/3G/2G,個人覺得華為手機的信號挺不錯的,畢竟通信起家,基帶優勢在那放著呢。Mate 20 Pro的音頻插孔是USB Type-C,Note 9保留了3.5毫米,個人還是習慣使用3.5mm介面去聽音樂哈。

5.尺寸/防水性/顏色

就厚度和重量來說Mate 20 Pro更輕薄,Note 9寬度更寬,兩者的防水以及防塵等級是相同的,外機顏色也是五花八門哦。Mate 20 Pro的像素密度達到了538 ppi,Note 9則只有514 ppi,這方面三星明顯不及,屏幕解析度來說,前者像素是1440 x 3120,後者為1440 x 2960像素,也是Mate20 Pro更勝一籌。

6.相機性能

就相機性能來說,二者均有曝光補償,ISO控制,圖像解析度的話,Mate 20 Pro更高,當然了,軟體成像質量跟演算法優化也有很大關系,物理孔徑華為達到了F2.0,這個對夜間成像很重要,不是軟體演算法可以搞得定的。

總結

三星手機的價格過高,但是三星手機的體驗沒有達到與價格相稱的水平。華為Mate系列令人印象深刻,在日常使用中比三星的更實用。當然了,三星的屏幕顯示做的確實不錯,這點無可非議,華為在日常使用中,系統優化更好,不卡頓,至於電池壽命,它讓三星相形見絀。而且相機設置是華為的一大優勢,因為與其他智能手機製造商相比,他們與徠卡合作,給你一種更像專用數碼相機的攝影體驗。華為手機的定價也比三星更合理。

先說結論三星明顯撐不到4年,華為也撐不到4年。

我來說說有幾點原因哈

系統

華為與三星目前都是安卓操作系統 ,鴻蒙在目前大家聽聽就好。安卓系統的軟體太多、太雜了,手機廠商無法對每一個軟體都適配。這里就要提一嘴——蘋果。蘋果手機的軟體,開發時工程師就要對蘋果系統做適配。 換言之——安卓的生態要差不少。也因為安卓與iOS的機制不同,iOS流暢度要高出安卓不少。不過這兩年,各大手機廠商對安卓的優化越來越好,主流的1年內的旗艦機流暢度不輸於iOS

但要,注意,雖然三星更新了one UI2.1,但是,在國內三星的本地優化要遠遠低於國際版one UI。

而華為這些年各種黑 科技 ,方舟編譯器,gpu turbo3.0一系列的系統優化,流暢度要高於one UI2.1。

屏幕 三星>華為

華為這些年手機銷量增長速度飛快,已經搶佔了不少三星高端用戶, 所以三星不會將最好的屏幕賣給華為,事實也的確如此

華為目前主要採用京東方國產屏,雖然京東方這些年勢頭很猛, 但是,在頂級屏幕要差三星不少

安卓機,最好兩年就要換一下。四年實在太久了

網上鼓吹性能過剩,我覺得就是胡扯,我這里直接拋一個觀點:性能再強,軟體也會給你吃光的,題主喜歡玩 游戲 , 游戲 廠商跟進速度極快,90,120幀,你還會說你的手機能流暢運行嗎?

PS:我的手機是k20 Pro,剛買的時候特效全開,但現在,已經不敢開了,團戰容易掉幀。

最後哈,mate系列,note系列都偏商務一些

華為Mate系列是主打高端商務屏幕,整體設計也是一條成熟穩重的線路,外觀大氣,耐用性強,主要供成熟商務人士使用,該系列代表了華為手機最高 科技 的水平。

代表華為M系列很流行的mate30,搭載處理器麒麟990,4200mAh超大電池容量。同時配備40W有線超級快充,27W無線超級快充,續航更強勁,充電更快捷。

三星N系列偏向於商務屬性,更像是S系列的加強版,不僅硬體升級,而且還將配備標志性S Pen手寫筆,可看作是「最強安卓旗艦機」。電池容量比s系列要強。

代表三星N系列很流行的note 10,搭載高通驍龍855處理器 4300mAh超大電池容量。

首先呢這兩款手機主流的 游戲 是肯定能玩的,但是對於平常玩 游戲 的玩家來說,發熱、幀率、畫質、耗電狀況也不得不考慮的。

從電池和續航來看,兩者區別不大,那就從畫質、幀率、發熱方面分析下。

華為mate30賣6000多,不得不說貴有貴的道理,根據網上測評來說,能夠開啟極限幀數,畫質流暢,幀數維持在50-60左右,已經很不錯了。 游戲 發熱就不說了,哪個手機玩 游戲 不發熱是吧。

三星note 10在 游戲 方面具有碳纖維液冷系統,還專門有" 游戲 助推器"。這是當前全行業唯一的64位 游戲 優化程序,它會逐漸學習不同 游戲 的畫面特徵、耗能場景等等信息,從而和玩家一起成長,讓手機玩 游戲 時幀率更高、耗電更少。根據網上測評,在高畫質下,跑出38幀數,畫面還相當的流暢。

小夥伴們,你們會怎麼選?

我選華為,支持國貨

『叄』 AIDA64的版本更新

AIDA64最新版本4.50.3000
1、新增OpenCL GPGPU AES-256加密測試
考察當今GPU顯卡、APU處理器的通用計算能力。實時OpenCL內核編譯,自動向量化與展開優化。多線程運行,支持AMD CrossFireX、AMD DualGraphics、NVIDIA SLI,可同時測試所有可用的GPU、APU。完全支持混合顯卡(A卡加N卡)、多GPU、OpenCL集成顯卡。
同時還有高度優化的原生x86/x64測試模塊,便於對比。
2、增強AMD Mantle顯卡檢測
詳細列舉支持AMD Mantle的獨顯、集顯的規格,包括GPU核心頻率、紋理單元數量、編譯器信息、API版本、顯存規格等的功能。GCN架構顯卡還會顯示隊列、內存跳躍、設備擴展枚舉
3、支持DDR4內存,支持XMP 2.0內存配置
4、支持Intel新平台
- 首次支持Intel Z97、H97晶元組主板
- 改進支持Intel Haswell-E處理器(沒提X99主板)、Haswell-EP Xeon處理器
- Broadwell桌面和筆記本處理器測試優化,支持AVX2、FMA指令集
- 支持Broadwell PCH-LP晶元組、Broadwell集成內存控制器
- 初步支持Intel Skylake(第六代酷睿)、Cherry Trail(下代平板機)、Denverton(下代微型伺服器)
5、支持新顯卡
- 詳細支持AMD Radeon R9 295X2、FirePro W9100
- 詳細支持NVIDIA GeForce GTX Titan Z、GeForce GT 740/720/705
- 修復支持AMD Hainan、Sun GPU
6、支持威剛SP920固態硬碟
7、CRT/LCD顯示器支持顯示模式頁面重寫
AIDA64 4.00.2700 新功能:- 新增OpenCL GPGPU基準測試套件,考察顯卡的通用計算能力- 改進支持OpenCL 2.0標准- 詳細支持AMD Radeon R9、R7、R5系列顯卡- 詳細支持NVIDIA GeForce GTX 780 Ti、GeForce GTX 760 Ti顯卡- 優化AMD Kaveri、Bald Eagle(嵌入式版本) APU 64位基準測試- 優化Intel Bay Trail處理器基準測試- 新增支持Razer SwitchBlade掌上游戲電腦液晶顯示- 改進支持Intel Avoton/Rangeley Atom C2000處理器- 初步支持Intel Clanton Quark X1000處理器- 支持VirtualBox v4.3、VMware Workstation v10虛擬機軟體- 支持OCZ Vector 150、三星XP941固態硬碟
AIDA64 V3.20更新列表如下:1、支持Windows 8.1 RTM版以及Windows Server 2012 R2 RTM版;2、最大支持雙路處理器以及128顆邏輯核心;3、SensorPanel感測器面板支持圖表和柱狀圖顯示;4、優化64位基準測試對Ivy Bridge-E處理器的支持;5、HTML格式的檢測報告全新改版;6、完善對LGA1150主板以及FM2+插槽主板的支持;7、支持DX11.2、OpenGL 4.4、APP SDK2.8.1,SPIR支持OpenCl 1.2;8、支持Bochs PC Emulator 2.6.2;9、完善對Intel 525/530以及三星840 EVO SSD的支持;10、更新GTX 750 Ti以及GTX 760的詳細信息。AIDA64 Extreme Edition V3.00 更新日誌:- 對多線程緩存和內存基準測試,AVX2、AVX以及SSE等指令集進行了優化;- 新增塊隨機緩存和內存延遲測試;- 對AMDKabini/Temash系列APU的64位基準測試進行了優化;-對Intel Haswell處理器ACX2、FMA指令54位基準測試進行優化;- 初步支持Intel「Crystal Well」(含GT3核顯的Haswell)處理器的L4緩存;- 新增對美光M500、OCZ Vertex 450 SSD的支持;- 新增AMD Radeon HD 7990「Malta」、NVIDIA GeForce 700等顯卡的詳細規格信息,包括AMD 7730、HD 7990,NVIDIA GeForce GT 705M、GeForce GT 735M、GeForce GT 740M、GeForce GT 745M、GeForce GTX 760M、GeForce GTX 765M、GeForce GTX 770、GeForce GTX 770M、GeForce GTX 780、GeForce GTX 780M、GeForce GTX Titan LE、Tesla K20、Tesla K20X等。
V2.85.2447
改進的支持SanDisk固態硬碟SMART /存儲
更好地支持英特爾 Valleyview SoC
初步支持英特爾Avoton的系統晶元
英特爾Haswell ULT SoC的初步支持
識別AMD Athlon X2 3XX(aka Trinity)
識別AMD速龍X4 7XX(aka Trinity)
識別:英特爾Atom S12xx(aka Briarwood)
英特爾處理器號檢測G470賽揚1019Y
英特爾酷睿i3-3245處理器編號檢測
SMBus支持英特爾Avoton的系統晶元
SMBus支持英特爾Centerton/Briarwood
SMBus支持英特爾 Valleyview SoC
擴展參考OpenGL擴展列表(NVIDIA GK110)
SMSC EMC2103,EMC2104,EMC2105,EMC2106感測器晶元的GPU感測器信息
索泰ZBOX AD06系列主板的感測器信息
修復:Y系列移動處理器的英特爾處理器號檢測
修正:Windows視頻驅動程序的內存大小超過4GB的檢測
關於NVIDIA GK110修復:GPU風扇占空比檢測
修正:緩存和內存基準面板/雙擊標簽上的啟動子測試(S)
修正:檢測感測器的信息被隱藏或最小化窗口時,主窗口
2.70.2239
更新時間:2012.05.30
硬體監控/改進小型驅動器的驅動器大小測試
GPU AMD Radeon HD7870
英特爾酷睿i3-3229Y處理器數量檢測
英特爾酷睿i5-3339Y,3439Y處理器數量檢測
英特爾酷睿i7-3689Y處理器數量檢測
英特爾處理器號檢測,B980奔騰2129Y
華擎Z77 OC式的主板上特定的感測器信息
主板特定的感測器,D33217GKE,DCP847SKE為英特爾D33217CK的信息
刪除:戴爾的Alienware M17xR4 SMI感測器支持
2.60.2000
-支持VIA DX11集成顯卡、Nano X2/QuadCore處理器.
-AMD Trinity APU 64位測試優化.
-支持Windows 8/Server 2012 RTM.
-圖形開發支持.
-支持最新硬體.
2.50.2000
更新時間:2011.10.26
-硬體監視增加了對Vista邊欄的支持,用戶可以在Vista邊欄中直接看到自己設備的相關信息.
-增加了IPMI System Event Log和IPMI Sensor信息的顯示支持.
-增加了ACPI BIOS信息列表支持.
-增加了擴展OpenGL信息列表支持.
-改善了System Stability Test測試.
2.00.1700
更新日期:2011.10.4
AIDA64 2.00首先增加了在線自動更新功能。今後如果再有新版本出現,無需重新下載完整安裝包即可升級。
硬體支持當然是更新重點,尤其是完善了對Intel LGA2011 Sandy Bridge-E處理器的支持,另外還初步支持AMD 28nm Krishna/Wichta APU處理器、Intel Cedarview Atom處理器、Intel Ivy Bridge處理器和7系列晶元組,並且將西部數據硬碟的型號支持增加到了13.3萬款,還能給出AMD Radeon HD 6625M、NVIDIA GeForce GTX 570M兩款筆記本顯卡的詳細資料。
軟體方面加入支持虛擬工作站工具VMware Workstation v8,ACPI列表的枚舉和解碼也進行了重新組織。
1.85.1647Beta
詳細更新:
1、自動聯機更新;
2、英特爾處理器的Core i3 - 2332M,2394M檢測;
3、英特爾處理器為奔騰G632,G694數檢測;
4、改進和固定的支持AMD黑盒版處理器;
5、英特爾Lincroft IGP GPU信息;
6、AMD Sumo, Wrestler, Trinity的擴展和固定的GPU信息;
7、主板為華碩M4A87T,M4A87T,M5A99X,P8Z68-VLX特定的感測器信息。
2011.9.12
1.85.1625Beta
詳細更新:
1、主板/ ACPI /擴展APIC,ASF,BERT,RSDT,SPTT,XSDT表詳細說明;
2、Malwarebytes反惡意軟體的反間諜軟體支持;
3、Malwarebytes反惡意軟體的軟體許可證支持;
4、英特爾處理器的Core i5 - 2310數檢測;
5、戴爾的OptiPlex 790 SMI感測器支持;
6、主板為華碩M4A785TD - V EVO F1A55 - V,P8H61/USB3特定的感測器信息;
7、主板特定的感測器信息eMachines的ER1401;
8、新的NVIDIA GeForce GT 555M GPU的信息(GF116M);
9、固件:主板/ SPD /極端的內存配置文件V1.2支持。
2011.8.18
1.85.1600
詳細更新:
1、支持AMD的Bulldozer和Llano的處理器;
2、NVIDIA的GeForce GTX 580M GPU的詳細信息;
3、支持的OpenGL 4.2。
2011.6.15
1.80.1450
詳細更新:
1、SensorPanel;
2、即將推出的AMD推土機和Llano的處理器的支持;
3、FMA4和XOP優化的64位基準和系統的穩定性試驗;
4、威盛QuadCore處理器的優化基準;
5、AMD的Radeon HD 6970M,NVIDIA的GeForce GTX 560M GPU細節;
6、RivaTuner中OSD功能伺服器支持。
2011.5.4
1.70.1400
詳細更新:
1、支持LGA1155 B3步進的主板;
2、初步支持AMD「Bulldozer」和「Llano的」處理器;
3、Intel 320, Intel 510, OCZ Vertex 3, Samsung PM810 SSD支持;
4、AMD的Radeon HD 6770M,Radeon HD 6790 GPU細節的NVIDIA GeForce GT 520,GT 520M,GT 550M,GT 555M,GTX 550Ti,GTX 590 GPU細節。
2011.2.18
1.60.1300
詳細更新:
1、支持的AMD Fusion「Ontario」和「Zacate」的APU;
2、英特爾為「Sandy Bridge」處理器的支持;
3、進一步優化的64位AVX加速分形和安全基準;
4、為PCI Express 3.0控制器和設備的支持;
5、AMD的Radeon HD 6XXX和NVIDIA GeForce GTX 560Ti的GPU細節;
6、AMD和的JMicron RAID控制器的增強支持。
2010.12.20
1.50.1200
詳細更新:
1、支持英特爾即將推出的Sandy Bridge的台式機和移動處理器;
2、增加基於64位的AVX優化,更新安全基準;
3、AVX優化,增加系統穩定度試驗模塊;
4、支持64位多線條狀圖案裝飾的VP8錄影內碼基準;
5、改良ZLib數據壓縮基準;
6、修正AMD的Radeon HD 6900系列和nVIDIA GeForce GTX 570 GPU若干問題;
7、增強支持NVIDIA RAID控制器;
8、新增愛沙尼亞語。
2010.11.28
1.20.1165
詳細更新:
1、更好地支持Intel Sandy Bridge處理器
2、英特爾Core i5 2300處理器的核心數檢測
3、Intel Pentium G620,G620T,G840,G850,P6100處理器核心數檢測
4、硬體監控/新項目:利用GPU MC運用
5、硬體監控/新項目:利用GPU VE運用
6、硬體監控/新項目:GPU +12V電壓
7、硬體監控/新項目:GPU VRM電源
8、對於索尼VAIO延長感測器支持
9、改進的負溫度支持
10、對ATI Mobility Radeon HD 6370(Robson)GPU的信息
11、電壓調節器CHiL CHL8266的GPU晶元感測器信息
12、NVIDIA GF10x,GF11x GPU風扇使用率檢測
13、修正:W83667HG,W83677HG感測器晶元風扇轉速測量
14、修正:華碩Rampage III系列主板北橋及南橋溫度測量
2010.11.21
1.20.1158
詳細更新:
1、添加對ATI催化劑10.11的檢測;
2、添加對Intel Core i7 990處理器的檢測;
3、改進對於華擎主板感測器的具體信息檢測;
4、修正Intel ICH/PCH AHCI控制器啟用SMART的問題;
2010.11.11
1.20.1150
詳細更新:
1、初步支持Intel Sandy Bridge處理器。
2、完全支持AMD Radeon HD 6800系列、NVIDIA GeForce GTX 580顯卡。
3、支持USB 3.0控制器和設備。
4、圖標樣式更新為Windows 7風格。
5、Bug修正:
- Windows Vista/7系統下控制面板項目問題
- Intel Dunnington、Gulftown、Westmere處理器的內存寫入測試問題
- Intel Core i7/i5/i3三級緩存帶寬問題
- Windows 7安裝程序包問題

熱點內容
計算機配置資源有哪些 發布:2025-10-17 08:33:35 瀏覽:741
我的世界斗羅大陸伺服器手游下載 發布:2025-10-17 08:28:30 瀏覽:575
tslib交叉編譯 發布:2025-10-17 08:20:43 瀏覽:940
ftp新建文件華為 發布:2025-10-17 07:59:31 瀏覽:505
私服奇跡pk腳本 發布:2025-10-17 07:54:20 瀏覽:115
博看暢銷期刊資料庫 發布:2025-10-17 07:39:39 瀏覽:209
初級演算法書 發布:2025-10-17 07:36:45 瀏覽:37
壓縮模具圖 發布:2025-10-17 07:18:03 瀏覽:667
我的世界基岩版怎麼弄伺服器地址 發布:2025-10-17 07:16:45 瀏覽:200
安卓是Linux 發布:2025-10-17 07:14:30 瀏覽: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