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電腦龍芯伺服器
❶ 龍芯電腦的基本信息
龍芯1號(英文名稱Godson-1)於2002年研發完成,是一顆32位元的處理器,內頻(也稱:主頻)是 266 MHz。
2005年,龍芯在微軟授權和幫助下,完成了BSP支持包的設計,並通過了微軟的NSTL內部測試,從而成為第一款事實上全面支持WindowsCE系統的國產通用處理器。在此後龍芯曾經試圖委託微軟公司作NSTL測試,但是遭到MIPS以侵犯知識產權為由的干預而取消。
2006年3月,龍芯通過購買意法半導體授權MIPS64架構獲得MIPS指令的使用權,暫時通過購買技術脫離知識產權的法律糾紛。 龍芯2號(英文名稱Godson-2)於2003年正式完成並發布。
龍芯2號是64位元處理器,內頻為300MHz至500MHz,500MHz版約與1GHz版的IntelPentium III、Pentium 4擁有相近的效能水平。此處所指的效能以SPEC CPU2000(整數運算效能)的測試項為主要依據。由於架構設計問題,在浮點性能上,龍芯的效能遠遠落後於同頻pentium處理器。。
龍芯2號最初的版本是用0.13微米的製程技術。事實上龍芯2號當稱為一個系列,過程中經過數次步階進化,已知的有2、2A、2B、2C、2E、2F等型號。
2006年6月,龍芯2E繼成功在法國流片成功後,全世界排名第五位的集成電路生產商--意法半導體公司與中科院計算所簽訂技術許可協議,購買龍芯2E的生產和全球銷售權。
2006年9月13日,中國科學家宣布研製成功通用中央處理器晶元龍芯2E。它是一款採用64位元MIPSⅢ指令集的RISC處理器,擴展了多條多媒體指令,採用90納米的CMOS工藝,晶體管數目是4700萬個,晶元面積是6.8mm×5.2mm。最高主頻達到1.0GHz,一般頻率是800MHz,功耗大約是5-7瓦。實際運行頻率定於660MHz。規格方面,龍芯2E處理器有128KB一級緩存、512KB二級緩存。性能方面,它的單精度浮點運算速度是每秒80億次,雙精度浮點運算速度是每秒40億次。龍芯2E在1.0GHz主頻下,SPEC CPU2000的得分為500分,綜合性能達到Pentium III和Pentium 4的水平。
2007年12月,研製成功集成了336顆64位龍芯2F處理器的國產首台萬億次高性能計算機KD-50-I,其理論峰值計算能力達到1.008萬億次。項目由中科大教授陳國良院士主持。該計算機成本控制在80萬人民幣以下 。 龍芯3在2009年亮相。第一顆多核心的龍芯處理器。處理器採用65nm製程。
龍芯3A的工作頻率為900MHz~1GHz,頻率為1GHz時雙精度浮點運算速度峰值達到每秒160億次,單精度浮點運算速度峰值每秒320億次。龍芯3A採用意法半導體公司(STMicro)65納米CMOS工藝生產,晶體管數目達4.25億個,晶元採用BGA封裝,引腳的數目為1121個,功耗小於15瓦。
龍芯3A集成了四個64位超標量處理器核、4MB的二級緩存、兩個DDR2/3內存控制器、兩個高性能HyperTransport控制器、一個PCI/PCIX控制器以及LPC、SPI、UART、GPIO等低速I/O控制器。龍芯3A的指令系統與MIPS64兼容並通過指令擴展支持X86二進制翻譯。
龍芯3號在包括伺服器、高性能計算機、低能耗數據中心、個人高性能計算機、高端桌面應用、高吞吐計算應用、工業控制、數字信號處理、高端嵌入式應用等產品中具有廣闊的市場應用前景。
龍芯3A等不支持windows操作系統。
❷ 中國的龍芯CPU怎麼沒消息了
跳動的「龍芯」
新聞背景:正在北京召開的全國「兩會」上,由江蘇一企業帶給代表、委員們試用的80台筆記本電腦引起大家關注,這些8.9英寸屏幕的電腦內跳動的均為國產核心——「龍芯」,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據悉,「龍芯」筆記本在「兩會」已是第二次亮相,而今年展現在人們面前的電腦已有了很大進步,核心頻率已相當於英特爾奔騰4處理器中的較高水平,屏幕解析度、儲備空間以及輸出輸入功能都與目前流行配置相當,可基本滿足人們上網、學習及視聽需要,價格卻只有2000多元。
劉錕鋒點評:在整個消費電子領域,國產品牌在關鍵部件缺少自己的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狀況已持續了很多年,如近幾年已成為市場主流的液晶和等離子電視,由於國內家電企業不掌握面板生產技術,使得大部分利潤都被外資品牌拿走了。電腦行業其實比彩電更慘,因為電視面板生產核心技術還分散到不同國家和地區,相互之間的競爭對手有很多,國家電視企業在「亂戰」中還有不少的選擇空間,而電腦的核心CPU,卻主要由intel和AMD兩家公司生產,即使是高端伺服器包括超級計算機關鍵部件,也只掌握在少數企業手中,在此情況下,即便已做到超大型規模的聯想,其產品利潤仍然很低。更為嚴重的是,在信息化時代,電腦已浸透到從民用到國防的各個領域,如果我們的國防設備里,安放的是一顆外國心臟,而那心臟是由數十億個晶體管組成的,也許某一個晶體管實際上就是一個隱藏的後門,關鍵時候敵方一個指令,就可以讓設備停擺癱瘓。
所以,無論從企業自主知識產權角度還是從安全形度,研發自己的核心,都是非常必要的,而「龍芯」的出現,終於打破了國外對計算機技術核心部件的壟斷,給我們的計算機製造業帶來了曙光。相比而言,CPU的技術壁壘遠高於電視產業的面板,這一技術突破,更有利於提振科技人員的信心,對於其他行業的科技研發具有極大的鼓舞作用。
是拿來還是自主研發,這一問題無論是在家電、IT行業還是在科研部門都一直處於爭論不休狀態。從企業經營和市場拓展講,也許拿來比研發更快更容易,不需要承擔研發失敗的風險,即使是「龍芯」電腦已經量產上市,面對與intel和AMD的巨大差距,其市場推廣進程肯定充滿曲折,然而,這些年中國家電、IT行業的發展事實證明,如果沒有自己的關鍵技術,要在市場競爭中真正掌握主動權,非常困難,自主創新才有出路。
❸ 龍芯電腦的產業化
目前基於龍芯2號的產業化工作主要由江蘇龍夢進行。龍芯2E盒子已經上市,龍芯2F盒子於2008年6月30日正式上市。搭載2F晶元8.9寸筆記本逸瓏將於進一步改版後上市,逸瓏目前的主要配置為龍芯2F CPU、8.9寸LCD寬屏高亮顯示屏、WIFI 、攝像頭、多種介面和讀卡器、160G SATA硬碟或4GSSD硬碟,重量約1KG。
由於集成電路工藝問題,導致龍芯產品時鍾頻率提升緩慢。
目前龍芯的發展方向龍三是以多核來提高晶元的性能。
同時提高龍芯2系列CPU的集成度。龍芯2F已經集成PCI介面,串口,以及DDR2的內存控制器,在2G中將進一步把顯示部分等也集成進CPU中。
龍芯2F盒子售價人民幣1800,其商品名為「福瓏2F迷你電腦」,主要規格為:
處理器:Loongson 2F CPU,主頻800-900MHz,內建DDR Ⅱ內存控制器,北橋; 內存插槽:SO—DIMM DDRⅡ內存插槽,配置標准512MB DDRⅡRAM; 南橋:AMD CS5536; 顯示:XGI V2圖形處理器,32MB顯存,VGA顯示輸出,DVI顯示輸出; 網路:板載單網卡,Realtek RTL 8110SC 1000Mbps網路控制晶元; 聲音:南橋AC′97,Realtek ALC 655; IDE插槽:內置120G Ultra ATA 2.5英寸硬碟; COM埠:三線串口,提供DB9轉介面; USB埠:USB2.0高速介面; 紅外介面:紅外遙控接收器介面; 按鈕:開關按鈕、復位按鈕; 指示燈:電源指示燈、IDE指示燈; 主板尺寸:14cm×18cm; 整機功耗:<14瓦; 電源適配器:輸入85~265V, 47~63Hz輸出12V,3.5A; 操作系統:新華華鐳Rays 2.0, debian, gentoo 龍芯使用了四條MIPS具有專利的指令,但該專利並沒有在中國申報。
有觀點認為:龍芯目前並無自身特有的專利技術,採用的設計方式亦為中科院通過模仿MIPS架構或者購買專利授權獲得相應技術,再由意法半導體企業代工而少量生產。 9月13日,由中科院計算所承擔的「龍芯2號增強型處理器(龍芯2E處理器)晶元設計」項目通過了由「十五」863計劃信息技術領域專家組組織的專家驗收。中科院計算所所長李國傑院士在驗收情況通報會上稱,中科院計算所將會在「十一五」期間研發8至16核的龍芯3處理器,爭取與國際先進水平同步。
科技部部長徐冠華表示,龍芯2E處理器的研製成功是我國在信息領域邁出的重要一步,打破了處理器領域外國企業設置的技術壁壘。在「十一五」期間高端通用晶元的研究仍是重點,他還透露龍芯2E處理器通過驗收只是一個開始。不久後,還有幾種由計算所之外其他團隊開發的處理器產品要接受專家組驗收、經受市場的考驗。
專家組經過鑒定認為龍芯2E通用64位處理器是目前全球除美日之外性能最高的通用處理器。龍芯2E處理器主頻為1GHz,封裝了4700萬晶體管,峰值運算速度達到每秒40億次雙精度浮點運算,實測性能高於英特爾1.5GHz奔騰4處理器,同時流水線效率高於英特爾主流處理器水平。龍芯2E處理器還是我國大陸地區第一個採用90納米製程的產品。
中科院計算所所長李國傑表示,龍芯處理器完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不存在任何專利糾紛。中科院計算所將在龍芯2E處理器的基礎上研發龍芯2F處理器,預計年底可以做出流片,與龍芯2E相比龍芯2F具有性能更高,功耗更低的特點。而龍芯處理器的研發成功,標志著我國掌握高性能的處理器的技術。
據海外媒體報道,英特爾微處理器技術實驗室主管Shekhar Borkar表示,中國的CPU設計能力已取得長足進步。博卡表示,對於中國在晶元設計能力所取得的成就,英特爾並不視之為競爭,而認為這是中國CPU技術取得進展的信號。博卡說:「英特爾對『龍芯2號』的發展持歡迎態度,這樣有利於培育中國晶元市場的生態系統。」
龍芯2號為64位處理器,主頻為500MHz,開發團隊為中科院計算所。與32位、266MHz的「龍芯1號」相比,龍芯2號採用的技術更為先進。「龍芯2號」開發者稱,「龍芯2號」將避免與英特爾、AMD發生正面交戰,而會借機進軍機頂盒等設備市場。除此之外,「龍芯2號」還可應用於使用Linux操作系統的低成本PC。據悉,龍芯系列的「東家」北京集成電路設計有限公司已正式與重慶市政府牽手,雙方組建成立重慶神州龍芯科技有限公司,公司落戶於北部新區,目前已完成驗資並在當地工商部門注冊。據知情人士透露,該公司由重慶政府方面出資2000萬元組建,而北京集成電路設計公司則以技術入股。在本屆高交會上,「龍芯一號」、「龍芯二號」都將在展場亮相。
據了解,龍芯一號是神州龍芯公司推出的兼顧通用及嵌入式CPU特點的新一代32位CPU,龍芯一號的問世,標志著我國在現代通用處理器設計方面實現了「零」的突破。繼「龍芯一號」後,該公司又研製出「龍芯二號」,達到「奔四」水平。據透露,目前神州龍芯公司正在對「龍芯三號」進行攻關。「龍芯三號」問世後,可達到世界同類產品先進水平。
曙光公司總裁歷軍透露,中國自主研發的計算機中央處理晶元「龍芯」,將於2008年正式應用於曙光下一代超級計算機。這也是由我國自主研發的CPU真正實現商用的時間表。據介紹,中科院計算所的「超龍計劃」就是把中國開發的龍芯系列處理器用到本土生產的高性能超級計算機上。目前該計劃進展順利,已開始在一些夥伴企業中進行合作實驗。
「超龍計劃」將採用多核處理器龍芯三號,製造更高性能的新一代超級伺服器曙光系列。目前,中國計算機技術專家正在討論研發峰值運算速度達每秒千萬億次的尖端超級計算機,研發費用可能會超過10億元人民幣。而龍芯是國家863計劃重點扶持的項目之一,總投資為200億元人民幣,其研發成果應用的范圍涵蓋家電,電腦以及稅控系統等多個IT領域。
如今在經過激動人心的驗收之後,龍芯2處理器將面臨產業化的問題,李國傑坦言如何讓整機廠商採用,如何通過影響更多的用戶將是龍芯2處理器產業化的關鍵。目前龍芯系列處理器主要應用於低成本電腦、機頂盒等領域。此前,計算所龍芯實驗室使用的電腦已經安裝上了龍芯晶元,可以進行上網、發郵件、看電影、打字等多種操作。
據龍夢科技有關人士介紹,首期推向市場的龍芯電腦將採用龍芯2 E處理器,操作系統則為全部採用南京新華公司開發的Linux,價格應該在1000多元人民幣。不久後,中科夢蘭會推出首批3000台龍芯電腦。有關人士稱,至於首批電腦3000台是否在10月推出還不清楚,但估計到年底會有3000-10000台龍芯電腦面市。
曾有歐美硬體愛好者表示,「作為一家中國公司的產品,它使用本土製造的處理器和其他一些軟硬體,將會適合中國國情。」實際上,無論在印度、阿根廷還是中國,對於廣大發展中國家來言,電腦和網路普及資金緊張是首先遇到的最大的問題。隨著龍芯產業進程的不斷推進,我國國產的千元龍芯電腦有望普及。
對於龍芯電腦的具體上市時間表,據稱第一批十幾台已經在市場試用。下一步會有50台小批量龍芯電腦拿給合作廠商進行市場化前的試用,並進行軟體方面的優化。從某種意義上說,以「龍芯」武裝的電腦或「龍芯盒子」,更像一個類似於機頂盒或學習機的產品,不惜以犧牲性能為代價就可以批量生產的千元電腦,低廉的價格是其最大的殺手鐧。
❹ 國產伺服器何時能裝上國產龍芯最新的處理器和國產的干操作系統
關於國產操作系統,相信大家已經聽說很多了,大部分國產操作系統都是基於Linux改的。這一次國產操作系統雖然也是基於Linux,但卻有比較獨特的地方。今年7月份,統一操作系統聯盟成立,其中的參與者包括中興、深度等國產廠商。
統一操作系統UOS的獨特之處就在於,其針對國產晶元進行了適配,比如龍芯、飛騰、兆芯、海光和華為。也就是說,搭載上述五家旗下處理器的PC均可安裝統一操作系統UOS,這在以往是不可能的。
❺ 中國的龍芯CPU怎麼樣,能和酷睿相比嗎
酷睿目前是全世界用得最多的,質量與效率等也非常穩定了,這是經過大家實際檢驗的了,龍芯的話,當支持國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