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搭建高清視頻伺服器
Ⅰ 如何在家搭個小型伺服器
送你一個神器, wgcloud監控系統 ,免費的,只要是伺服器,肯定選它就沒錯了。
我們項目中就用的它,主要是領導喜歡它的UI風格,它用戶體驗做的確實也好。
它能對伺服器各種指標進行實時監測,比如cpu,內存,磁碟,網路流量等,部署簡單,上手容易,雖然是英文名字,但卻是地地道道的國產軟體,運行幾乎不佔用資源,性能超好。
搭建家庭小型伺服器,建議搭建黑群暉系統,對於離線下載高清電影,大容量素材的存儲十分方便,對於黑群暉系統的搭建,下面和朋友們簡單談一下:
1選擇主板CPU套裝
由於群暉系統對於硬體要求較低,一般主要考慮搭建低功耗平台,推薦使用華擎j3455B-ITX CPU主板套裝,對於群暉系統的兼容性較好,功率較低,比較省電。
選擇專用的黑群暉機箱和電源
根據硬碟的數量和個人偏好選擇相應盤位的黑群暉機箱,並選擇和機箱配套的電源即可。
內存黑群暉系統對於內存要求不高,一般選擇2g內存就可以滿足需要,也可以根據需要選擇4g內存。
組裝黑群暉電腦
硬體准備齊全後就可以組裝黑群暉電腦了,和普通電腦裝機差別並不是很大。
安裝黑群暉系統 黑群暉電腦組裝成功後,需要升級專用主板BIOS以兼容黑群暉系統。製作黑群暉系統啟動U盤,並下載黑群暉系統鏡像。用系統啟動U盤啟動黑群暉電腦後,在同一網路的電腦上使用群暉助手就可以將黑群暉系統鏡像安裝到黑群暉電腦中。詳細教程網上都有,可以具體參考一下。
搭建黑群暉成本比購買白群暉要低很多,但功能方面基本相同,很適合高清影片離線下載和影視素材的存儲。
建議你購買一款群暉Synology NAS,輕松搭建一個小型工作站,簡單以我自己的群暉NAS做為簡單演示。
首先你得購買一台群暉NAS,京東天貓都有旗艦店,作為家庭小型伺服器的搭建對硬體配置要求不用太高,參考我的配置即可:
硬碟推薦選擇大一些,比如我選擇了3TB的兩塊硬碟,雖然貴點,但是一步到位,可以較長一段時間內足夠放大量的圖片和視頻,我第一次因為沒經驗選擇了1TB的硬碟,結果沒用兩年就空間不夠了,不得不另外購置3TB的硬碟升級,幸好群暉升級硬碟非常省心,只需要將做RAID1的其中一塊拆卸下來,放入一塊新的硬碟,啟動系統以後系統會自動提示有硬碟有沖突問你是否要fix,你就點擊fix確定,然後系統會自動將其中一塊舊硬碟的數據全部鏡像到另外一塊,等幾個小時後徹底同步好了,再拆卸掉舊的,如法炮製裝上另外一塊空白硬碟再次同步,然後就成功將兩塊硬碟都升級為了3TB。
搭建好了NAS以後,就是通過遠程訪問了,一般如果默認只需要區域網訪問就很簡單,只需要將此NAS通過有線插入路由器,然後通過同一個區域網里的一台電腦通過瀏覽器遠程訪問此NAS,一般區域網內會默認通過: http://192.168.1.105:5000的方式來訪問,然後就是進行一些常規的設置,進入Synology自帶的Pacage Center,去安裝一些常用的套間,群暉最大的特點就是操作系統非常牛逼,自帶的套間也非常多,有些還非常好用,比如最新推出的一款Drive,里邊包含了類似Google Doc和Zoho Doc的Office套件,完全支持多人協同作業,用戶體驗一級棒,反正我用了這個套件以後,團隊內部協作就再也沒出現過問題了:
從上圖可以看出,有了這個Drive套件以後,基本滿足了我們整個團隊內部的文檔協作,而且極大的提高了協作效率,為此我們真的要給予Synology團隊點一百個 。
同時Synology Pacake Center還有大量的多媒體套件,可以滿足各種多媒體存儲和展示需求,比如如下這些套件:
搭建一個家庭影音休閑中心是完全沒問題的。
Synology還有一個很厲害的地方就是,可以通過設置,讓外網輕松訪問到,從此只要這台NAS開啟,無論出差到哪裡都可以輕松讀取NAS上的任何文件,是不是很酷?
如上圖所示,簡單兩步設置以後,就徹底將這台區域網內的NAS變成了一台對外的公網伺服器,從此只要你將此NAS一直保持開機狀態,無論你到天涯海角都可以輕松讀取文件,存取文件,從此無需再裝任何第三方隨時可能坑爹的雲服務了。
或許有些人會擔心這種NAS的安全性,我可以負責任的高速你,Synology這套操作系統是基於Unix內核開發的,類似Mac一樣的一個分支,穩定性和安全性都絕對沒問題,而且有一點就是,你可以隨時隨地物理的接觸到這台伺服器,有任何問題可以隨時拆卸查看硬體問題,況且如今這個時代硬體產生問題的可能性幾乎很小很小,只要放置的地方保持一定的溫度和乾燥,基本和放機房沒太大區別。
說了這么多可別以為我是在為群暉打廣告,本人和群暉公司沒有任何關系,只不過確實是這幾年用下來的一個真實感受,不吐不快,希望能夠幫到你,最後祝你好運。
「網路極客」,全新視角、全新思路,伴你遨遊神奇的網路世界。
家庭小型區域網,往往在裝修的時候,已經以弱電箱為匯聚點完成了綜合布線。
其實,並不建議按照此種方式布局,但是沒有辦法,只能夠按照裝修的規劃來布置了。
一起來看看,如何圍繞著弱電箱來搭建家庭小型區域網吧。
整體網路布局思路具體設置
關於家庭小型區域網組網,是否海域更好的建議?
歡迎大家留言討論,喜歡的點點關注。
既然你問的是小型的,那麼這非常簡單:
1)需要一台無線路由器。其中「無線」兩個字,就意味著手機等等無線數碼設備也可以連入區域網。
2)如果家裡有電腦,除了可以通過無線網卡接入區域網外,更推薦用網線連接到路由器的LAN口上。一般路由器上有4個LAN口,即最多可以通過網線接入4台設備(如電視機、高清盒子、藍光播放機……等等)。
3)如果希望用網線接入區域網的設備超過4台,那麼可以增加一個交換機,網購價只需幾十元。此時的連接方法是,用一根網線從路由器的LAN口接入交換機的任何一個介面上即可。此時其它要接入區域網的設備就可以通過交換機的網線口連接了。
我家就是這樣連接的。我家除了各位家庭成員的手機和iPad等通過無線連接外,通過網線連接的設備有兩台電腦、智能電視機、藍光碟機、4K網路盒子、卡拉OK點歌機。
「IT狂人日誌」來回答你這個問題,推薦你使用TrueNas,簡單說幾個優點:
1、開源,免費使用;
2、支持NFS,SMB、SCSI、WebDAV等多種協議,尤其是還支持:蘋果文件協議(AFP),多平台使用非常方便;
3、安裝部署簡單。
建議采購一台群暉,或者威聯通的NAS這樣就什麼都有了,php+mysql環境,tomcat環境,java都可以,要是對dock了解那就很快上手,再有文件共享,音頻,視頻服務,個人網站,wordprees,crm系統在NAS上都可以一鍵搭建,NAS可以做vpn伺服器,郵件伺服器,監控伺服器,最關鍵是比較小巧不佔地方,購買一台2盤位的足夠用了,除非你要有大量小片放!
窮玩黨,沒錢買伺服器,閑的蛋疼又不甘墮落的,在寢室或家裡寬頻60m,身邊還有台電腦,夢想把家裡的電腦 如何架設成伺服器 ?自己當網管,肯定比買某雲的強太多了,即使不能保障365*24持續維護,但能夠爽個一年半載也是不要不要的。即使不同的伺服器提供的服務並不相同,但每種伺服器由規劃、架設到後續的安全維護, 流程是沒太大差別的。
下面介紹一下第一種,操作的話還需自己琢磨。比如說光纖貓是網通的,有公有地址,平時用nat連接,本質就是埠映射,如果將光纖貓的某個固定埠,映射到自己電腦上的服務埠(就80吧),那應該就ok的,雖然正常是dhcp分配的,臨時映射埠,但是提供映射的應該還是有的吧。想要原理,自己上網。網上有人成功把私有地址改成了公有地址,那就下面是過程。
1、直接輸入網關地址登錄進去了,進去直接看到一個應用的,埠是應用層的了。
2、然後,可以看到nat伺服器,可以直接設置,添加,
3、外部埠就是貓的埠,也就是客戶端訪問的時候的埠了。初始和終止的,直接設置80,
4、然後,還要選擇伺服器,默認的就什麼telnet之類的,直接其他伺服器地址的話,選擇電腦的地址。
5、確認了。設置好後,首先是進入狀態,了下公有地址了(沒有的話,就網上搜下查看自己的共有ip啥的就行了),
6、輸入,如果成功,可以試試電腦、手機了,輸入發現ok的話可以斷下wifi,用的數據,如果,連接不上。首先,就apache(我用的wamp)是不是受限了,反正跟著網上的搞了很多httpd.conf的東西,把所有的deny from all改成allow了,
7、如果不行就可能是防火牆了,電腦防火牆是關著的,測試了下把防火牆打開,還是不行。那就只能是貓的防火牆了。但是,一打開,發現貓的防火牆只有高中低,不能關閉,
8、還不行就是超級管理員的問題,但這個管理員才能修改,賬戶只能查看,也可以直接修改啊,
9、期間還可以把apache的許可權搞一遍,重啟幾遍,還是不行就映射其他埠試試。可以把埠改成了8520,這自己調試。
解決了問題關鍵是到一千還是兩千是熟知埠,到8000以上的,肯定是自定義埠了,最低級別就是屏蔽這些埠了。可能,nat映射,這些熟知埠就默認沒拿來映射(現在只是光纖貓,如果是主機那就廢了)所以,埠映射的時候,最好還是選擇自定義埠的。
人名幣玩家如何架設伺服器?
只需要兩步:1、購買伺服器。2、搭建伺服器。
1、先登錄wenidc.com/這個網站,在上面完成登錄和注冊,根據自己需要的產品進行充值。
2、充值後才可以購買伺服器,要選擇與我國關系友好的地區,如台灣等。在此選擇香港。
3、伺服器的類型(現在大多數的計算機都是64位操作系統的,所以一般選擇64 bit os),但是由於在下面要在linux操作系統下遠程部署伺服器,所以選擇apache。
4、選擇伺服器的大小,在這里進行付費,付費後如果感覺伺服器不理想,可以刪除伺服器,再重新購買。
到此,伺服器購買完成,接下來就是部署伺服器了。
第二步:部署伺服器
2、安裝後打開該軟體,點擊新建。
填寫兩項:名稱(隨意),主機(剛剛購買的伺服器的IP地址)
在這里可以查到IP地址。輸入完後點擊確定。然後點擊鏈接進入用戶名界面,確認後開始輸入密碼。
那麼如何查找密碼呢?點擊剛剛購買的伺服器 ,進入後即可找到密碼。
復制代碼,確定後,進入部署界面,表示與伺服器連接成功。
3、部署伺服器
完成後出現設置新密碼的界面。
設置完密碼出現設置埠的密碼。
設置完埠後,出現以下幾個界面直接回車確定
出現上面那張圖像時表示部署成功。(最後的這個的這個圖最好保留下來,因為其中包括很多重要信息。)
三、用shadowsocks登陸 【客戶端下載】
第一次電腦系統使用SSR/SS客戶端時,需要安裝NETFramework 4.0,不然無法正常使用,微軟官網下載。NET Framework 4.0是SSR/SS的運行庫,沒有這個SSR/SS客戶端無法正常運行。有的電腦系統可能會自帶NETFramework 4.0。
打開ssr,在對應的位置,填上伺服器ip、伺服器埠、密碼、加密方式、協議和混淆。密碼和埠就是在部署伺服器的時候自己設置的。
您的伺服器將需要每日備份。也可以購買相關備份的軟體,但必須監控並保持備份安全。可以存儲在當前伺服器或將它們存儲在不同的計算機上。備份的一個主要問題是傳輸文件和知道備份是否可行的時間。大多數公司不知道他們的備份在他們真正嘗試恢復數據之前已經損壞。此時,如果備份損壞,則數據將丟失。
因此,在搭建伺服器時,請確保考慮備份過程,並花時間驗證備份是否可行。大多數調度軟體還會對備份進行檢查,以確保數據不被破壞,但只有在測試過以後才發現,想要免去備案及相關麻煩其實還是租用一台香港免備案伺服器更劃算一點,你覺得呢?
我有個案例,幫朋友公司弄的用了半年了還沒有出現過問題叫我去維護的,我自己用了也兩年了
需要的硬體大致列一下:
1、h61平台一套 一個質量好一點容量在32G—64G的固態(我跟我朋友的配置都是i3 8G的內存,區別:我是ASUS的普通主板,朋友用的是最便宜的Dell塔式伺服器)
2、我用的是黑裙 ,玩nas誰不想省兩個毛爺爺。當然還有其它的開源平台
3、固態硬碟寫好引導,輸入ip地址進入後台進行相關設置,只要主板的SATA介面多,電源功率夠,硬碟數量不是問題,黑裙裡面可以組軟陣列
這是自己的
這是朋友公司的
家中搭建,最關鍵的是外部網路。公網IP的ddns和埠轉發。
然後是內網。根據你的訴求,視頻為主。那麼內網傳輸速度非常關鍵。如果家中PC無法長期開機,可能需要買nas設備和千兆網卡等附屬硬體了。買買買就可以。
如果是丐版能用就行。可以選擇樹莓派。300對塊錢,待機才幾瓦。
Ⅱ 怎樣搭建區域網視頻點播
HoinWare®流媒體錄播&無線直播&VOD視頻點播軟體適合於會議、教學、信息發布廳等需要同屏直播的場景,讓普通配置的PC主機結合無線網路,快速搭建強大的音視頻流媒體服務。1080P高清畫面實時傳輸、低延時、低CPU佔用率;桌面、多個應用窗口、攝像頭畫面可同時疊加傳輸,傳輸同時可同步錄制,客戶端軟體支持Windows、Android、IOS操作系統。支持VOD視頻點播功能,高清視頻點播列表一鍵生成,瀏覽器端實時點播,支持進度拖放。
Ⅲ 如何搭建個人視頻點播伺服器
如果有人都把電影共享了,這下可好了,很多電影都不用重復下載了。不過,每次都要下載後再看,有的文件有1GB多,下載需要很多時間,有沒有不用下載就直接觀看電影的好辦法。的確,動輒幾百兆的大片,同學之間共享也非常麻煩。如果在宿舍內搭建一個VOD視頻點播系統,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收看電影是只要在自己電腦上打開點播系統的網頁,不用下載就能收看自己想看的電影。而且多個同學可以同時點播同一個電影,互不幹涉。而組建這樣一個點播系統並不復雜,這里我們以美萍VOD點播系統(共享軟體)為例介紹,它的客戶端支持WEB界面點播和應用程序界面點播兩種。
1、設置電影伺服器
運行程序後,單擊系統設置按鈕,進入到程序設置界面。
第一步:首先在伺服器設置項中的系統設置界面在本伺服器IP地址項中輸入本機的IP地址,如192.168.1.3,隨後在埠項中輸入埠值,程序默認為6666(圖1)。
進行基本系統設置
第二步:切換到點播設置界面,在該界面的點播方式設置項中點選客戶機通過VOD伺服器點播節目。如果你想只允許特定用戶點播電影,在下面的客戶端IP地址限制項中輸入允許點播的用戶的IP地址即可。
第三步:切換到播放軟體選擇窗口,程序列出了多種播放格式。在此我們還可以添加其他的電影格式,添加時,切換到播放軟體選擇項中,在新格式文件夾中輸入需要添加格式的擴展名,單擊添加即可。隨後在客戶端使用的播放器中選擇需要使用的播放工具。
第四步:在下面的選擇播放器項中點選客戶機使用系統默認程序播放, 設置後單擊保存設置按鈕,返回程序主界面。
2.添加電影文件
接下來我們在電影伺服器上添加點播的電影文件。在程序界面的左側列表中選擇某個分類,進入下層的分類後,在程序右側窗口中單擊滑鼠右鍵,選擇項目添加彈出項目添加窗口,此處我們可以直接輸入電影文件的路徑、網址(圖2)。
直接輸入電影路徑網址
提示:程序支持拖放功能,我們可以將電腦中的某個或多個電影文件用滑鼠拖到相應文件夾中即可。
Ⅳ 如何創建自己的「家庭媒體流伺服器」使用Plex與FreeNAS
1 序
前段時間終於把自己設想了好久的家用NAS配好了,想好好寫一下自己的心得,希望對別人有一點幫助,也希望和大家交流關於ZFS和Freenas的意見和想法。
2 你需要NAS嗎?
你認為數據的價值很重要,願意投入一點資金來降低數據丟失的風險。比如,你自己原創的文字和圖片、各種word和excel的文件、各種照片和視頻,這些原創性的內容都是全世界僅此一份的,還有一些你認為很難再從網路上下載到的資源,這些內容都需要一個比台式機(或者手提電腦)、U盤、移動硬碟和光碟等,更安全可靠的儲存方式。由於網路條件和價格的限制,或者是由於對雲儲存的不信任,把大容量的文件備份到雲端好像也不是最好的選擇。
你的家庭網路內有2台或更多的電腦,需要中轉空間來傳遞文件,特別是大容量的文件。如果只有2台電腦的話,網路鄰居共享或者FTP訪問也算可行。但如果3台或更多電腦,動輒幾個G容量的內容,還要分發到每一台電腦,這個時候如果有一個大容量、訪問速度快的共享儲存空間就方便很多了。
如果以上兩段描述符合你的實際,那麼你應該開始考慮入手一台NAS了。
3 買成品還是DIY?
3.1 NAS與其它備份手段的比較
3.1.1 U盤和移動硬碟
NAS一般容量相對比較大。如果U盤和移動硬碟也是在線使用,除了RAID 0的配置,個人覺得其它RAID配置的可靠性都比U盤和移動硬碟好。當然,如果把U盤和移動硬碟作為離線備份的手段,可靠性應該會提高不少,不過要犧牲部分的數據可用性。
3.1.2 光碟(DVD和藍光)
如果是可擦寫的,每次重新擦寫的速度比較慢。如果是不可擦寫的,倒可以作為離線備份的手段。數據的不可更改始終會帶來不方便,比如整理好資料目錄,刻碟完,結果以後又發現要往中間加內容。
3.1.3 雲儲存
主要有三方面的限制:速度、容量和價格。那些不是世界知名的IT巨頭搞的,會擔心它不知道哪一天就宣布停止服務。Amazon的S3倒是信得過(相比之下),但是訪問速度和價格又是個問題。
3.2 成品NAS和自己DIY的區別
3.2.1 安全性、價格和售後服務
幾個著名的品牌(如synlogy、qnap、thecus、zyxel、buffalo、netgear等等)提供的家用NAS,大部分最多到六盤位,組RAID 6吧?(不知道可不可以組多個RAID 1),理論上是最多允許兩只硬碟損壞。如果是自己DIY的話,無論是硬RAID或者基於ZFS,RAID的配置都可以更加靈活,只要硬體配置跟得上,提供更高的可靠性完全沒有問題。
盤位越少,成品NAS的價格貌似更有優勢。假如需求只是兩個盤組RAID 1,那毫無疑問成品NAS更便宜。DIY的話,固定成本是主板、CPU、內存、機箱和電源(或者加上RAID卡),硬碟數量一般不少於3個。同樣是4個盤位,不算硬碟的話,DIY的價格已經大大低於成品NAS。6個盤位,京東上有個要9k+,自己DIY的話,2k搞定。
自己DIY的NAS,各個零配件的售後服務要看你選擇的硬體品牌的生產商。整台NAS在組裝和調試的時候,以後的使用中要排除故障或增加功能,都需要你自己在網上找資料或者和別人討論,所以如果你是伸手黨,還是買成品NAS好了。
3.2.2 功能、靈活性和功耗
成品NAS提供的功能,大部分可以通過各種開源的解決方案來實現。而DIY的NAS提供的靈活性,比如和htpc或者網關結合在一起,硬體配置的更改都是成品NAS所不能比擬的。
功耗方面,DIY的NAS要追求低功耗,可以選擇直流電源+整合主板,貌似網上也有人可以做到待機十幾瓦的。個人就覺得沒必要苛求,相比節省的電費,我更希望電源和UPS都穩定可靠,機箱內空間夠大方便散熱。
3.2.3 噪音控制和外形
現在很多DIY的機箱,也足夠小巧和精緻了,擺在客廳或書桌檯面都完全沒問題。捨得花錢的話,用無風扇電源和CPU散熱器,加上機箱內全用靜音風扇,相信可以把噪音控制在非常低的范圍。
3.3 DIY NAS的種類
首先要把專用和多用途的NAS區分開來。專用的NAS一般只提供文件共享和相關的網路服務,可能也作為24*7的下載機。多用途的NAS有的是作為HTPC,連接電視來直接播放媒體內容,也有是利用虛擬化,通過一台硬體伺服器提供網關、媒體伺服器等多台虛擬伺服器的功能。主要有以下三種組建RAID的方式:
軟RAID,利用主板晶元組自帶的功能組建RAID。性能比不上硬RAID,和ZFS的比較我不清楚,感覺應該也不如。好像有些軟RAID認主板,轉移的時候一定要同型號的主板才可以認出來原有的RAID配置,也有人說intel的是認晶元組,不要求同型號主板。雖然不需要額外的硬體RAID卡投入,也限制了安全性的提示和功能的擴展,除非是換主板。
硬RAID,在主板上插RAID卡,RAID卡再接硬碟。注意有些便宜的RAID卡其實是把運算交給CPU的,自己純粹就是一個介面。一般好的硬RAID卡上有專門的運算晶元,還要帶電池,防止數據丟失。硬RAID是目前最主流的解決方案,價格範圍廣,可以投入很小,也可以很發燒。
基於ZFS,不需要安裝RAID卡,也不利用主板晶元組的RAID功能。硬體配置豐儉由人,數據安全可靠。。。(ZFS的特點請看4.1)
4 軟硬體配置
4.1 ZFS的特點
請允許偷懶一下,介紹ZFS的資料網上已經有很多了,如果有興趣,一定可以深入了解,
簡單來說,基於ZFS的儲存,不怕斷電(就算正在寫入的時候斷電了,數據也不會損壞或者丟失,用硬RAID卡的有可能的哦),有快照功能,不怕誤刪除(而且快照佔空間很小),可以通過加入固態硬碟來大幅提高讀寫性能(跑滿千兆區域網很輕松),容易擴充(把原來的RAID裡面每個硬碟都換成容量更大的,總容量自動增加),硬體無關(換主板都毫無壓力),操作簡單(常用命令才幾個,如果是用Freenas的圖形管理界面的話,更加簡單)。
4.2 操作系統的選擇
所有支持ZFS的操作系統(或發行版)都可以在ZFS的wiki查到,主要用來做NAS的系統有以下幾個:
4.2.1 Oracle Solaris和 OpenIndiana
Oracle Solaris的zpool(ZFS的管理軟體)版本最新,不過是商業軟體;OpenIndiana是OpenSolaris的後續,開源的,我自己沒有用過,跟FreeBSD一樣,應該沒有ZFS的圖形管理界面。
4.2.2 FreeBSD
網上介紹也很多,簡單說就是穩定、穩定和穩定。我在virtual box裡面用FreeBSD,對照著文檔,測試過ZFS的各種操作和功能。另外,FreeBSD的Handbook寫得非常好,有中文版哦,喜歡折騰的同學首選。
4.2.3 Freenas
主角登場,熱烈鼓掌!安裝簡單,界面清爽!第5章將會介紹安裝和配置的過程。這是一個商業公司維護的開源,基於FreeBSD,專門用於NAS的系統。
4.2.4 NexentaStor Community Edition
跟Freenas一樣,都有ZFS的圖形管理界面,根據網路上的測試報告,貌似這個的IO性能比Freenas好。一點小限制是免費版最大容量為18TB。
4.3 硬體配置
4.3.1 終於寫到我最喜歡的部分了,確定硬體搭配讓我糾結了n長時間,最終結果兼顧了錢包、個人喜好和性能,還算滿意。我的NAS的配置如下:(推薦配置從4.3.2開始)
UPS:APC Smart-UPS SC420
(UPS最重要,所以排第一。雖然說ZFS不怕斷電,不過有個在線式的UPS,應付各種拔插頭、按開關和電網的浪涌,還可以接NAS的串口實現市電中斷時自動關機,實在是硬體配置裡面的MVP。這個UPS是以前買的,伏安只有420,容量有點小,現在拖三個硬碟,估計拖5個沒問題)
電源:全漢(FSP)藍暴節能版360
CPU:AMD A4-3300
技嘉(GIGABYTE)GA-A75M-D2H
(選這個主板CPU的搭配是因為功耗較低又有較多的SATA 6G介面,最大內存又可以到32G,跑ZFS的話,內存越大越好。寫文章的時候才看到技嘉出了F2A75M-D3H,更加適合,搞到我都想換主板了,T_T)
三星(SAMSUNG)DDR3 1600 4G *2
西部數據 WD20EARX *3
(這三塊硬碟是跑去廣州的百腦匯買的,第一次的時候自己小白了,居然買到兩塊是換標簽的WD20EARS,只好跑多一次去換,大家如果在電腦城買的請小心)
聯力PC A04A
(我是第一次用聯力機箱的土人,一邊安裝一邊贊嘆「做工果然好啊」,然後各種調整硬碟位置,各種拆裝硬碟籠子,各種調整走線。圖片等寫完這篇文章的第一版再補上)
因為一開始就確定了NAS要配已有的UPS,而且不兼任HTPC,所以我的NAS是放在書房裡面的。書房裡面有一台D-Link的5口百兆交換機,連接一台台式機,一台手提和NAS,再通過電力貓連接整個家庭網路的核心交換機和無線路由Linksys WRT610N。
功耗測試用的是深圳北電的電力檢測儀,實測數據如下:
關閉NAS電源(全漢藍暴)上的開關,0 W
打開NAS電源上的開關,NAS未開機,3.2 W
按NAS機箱面板的開關開機,功耗一直爬升,最高達到 72 W
NAS的啟動過程結束,進入正常狀態,44 W
測試連續讀取,通過百兆的LAN連接,台式機播放NAS共享出來的mkv文件,44W
測試連續寫,用FTP上傳大文件,速度大概10MB/s,56W
在NAS的web管理界面點關機,等到機箱的電源指示燈熄滅,1.5W
另外,在Freenas裡面可以設置每個硬碟的電源選項,比如多長時間之後進入待機。我這台NAS現在還負責BT下載,所以硬碟是一直沒有停的,測不了全部硬碟都進入待機時候的功耗。
4.3.2 普通版配置
強烈推薦UPS作為標配,花的錢不多,可靠性大幅提高。後備式的也可以接受。注意UPS一般容量標的是伏安,要轉換成瓦特。這里插播一段網上找來的計算硬碟功率的方法:先通過spec sheet找到硬碟12V的最大電流(據說就是啟動的時候了),比如WD20EARS的是1.75A,然後在硬碟標簽上找到5V的電流,這個例子裡面是0.55A,所以這個硬碟的最大功率就是12V x 1.75A + 5V x 0.55A = 24W。在挑選UPS和NAS的電源的時候就要注意考慮功率了。當然,伺服器專用的主板通常有逐個啟動硬碟的功能,可以降低對功率的要求,這個在高帥富版的推薦配置裡面談。
千兆網路,你懂的。
最少三個硬碟,組RAIDZ 1,可以承受其中一個硬碟損壞。ZFS當然也支持條帶(RAID 0)和鏡像(RAID 1),還有RAIDZ 2和RAIDZ 3,還可以加熱備,加L2ARC等等,看需求和預算來配置吧。如果你的配置裡面硬碟數量超過9個,最好分組,具體參考:
8G+ 的內存,跑ZFS的話,內存越大越好,所以挑選主板的時候注意選最大內存容量比較大的。
一個4G+的U盤,做系統盤。把Freenas的系統裝在U盤上是最簡單快捷的,還可以把這個系統U盤備份多幾個。安裝到硬碟上的話,Freenas一定要獨占整個硬碟,浪費空間和一個SATA介面。
4.3.3 屌絲版配置
百兆網路,我用的就是了,淚奔。
兩個硬碟,組鏡像。其實這個組合也很靈活,以後你可以把這兩個硬碟都換成容量翻倍的,那麼你的ZFS的容量也翻倍。或者再增加一對鏡像配置的硬碟,跟原有的鏡像做條帶,總容量也可以增加。再或者為了提高可靠性,加入第三塊硬碟到鏡像裡面,變成1:3的鏡像,ZFS果然很靈活吧,呵呵。
4G內存,最低配置了。
4.3.4 高帥富版配置(其實這些高端硬體我也不是很懂,不過yy起來好爽,哈哈)
全屋強電弱電的防雷裝置,這個算題外話,不過確實很必要,特別是多雷雨的地區。
在線式UPS,作用前面講過了。
冗餘電源,這個算伺服器的基本配置了吧。
伺服器主板、伺服器CPU和ecc buffered內存。可以用容量更大、可靠性更高的內存,可以接更多的硬碟,可以熱插拔,可以ooo,可以xxx。。。
SAS硬碟,N個,怎麼組RAID就只看對容量、可靠性和速度的需求了。記得其中一些硬碟做熱備。
固態硬碟,N個,做L2ARC,大幅提高NAS的讀性能;做ZIL(ZFS Intent Log),大幅提高NAS的寫性能。
千兆網卡,N張加上支持LACP(鏈路聚合)的千兆網管交換機,突破千兆區域網的帶寬就靠它們了。
機箱,塞得進上面所有東西的,隨便挑吧。
作為高帥富,當然不只一套房子了,請把以上配置克隆到每一套房子,這樣就可以實現異地容災遠程鏡像自動備份了,鼓掌!
5 Freenas的安裝和配置
大概的流程是這樣的:
把映像文件寫到U盤
用U盤啟動,進行初始化設置,包括網卡、DNS和Web界面的密碼
創建volume
設定scrub(對volume的定時檢查)
在volume裡面創建dataset(dataset是Freenas裡面的管理單位)
針對dataset設置snapshot(快照,用於回滾和遠程備份)
建立用戶和用戶組
針對dataset設置許可權
設置share(有CIFS、NFS、iSCSI、AFP等等)
從客戶端測試(測試連接和讀寫許可權)
備份配置文件和系統U盤 。
Ⅳ 如何自建家庭監控系統
步驟1:確定視頻傳輸通道
由於查看視頻監控伺服器的畫面需要通過網路傳輸,因此視頻監控伺服器必須能連接互聯網。在這之前為了能正常訪問視頻監控伺服器,必須解決一個問題——如何從外部網路訪問視頻監控伺服器。一般來說,監控伺服器的聯網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直接由監控伺服器電腦撥號上網,這種聯網方式比較簡單,只要監控伺服器成功運行,然後撥號上網,再運行動態域名解析軟體和視頻監控軟體即可。另一種方法主要針對使用路由器上網的電腦進行埠映射,要想從外網訪問,就必須給內網分配一個外網IP地址。因此必須申請動態域名解析服務。
步驟2:監控設備的選擇
設置完網路參數,接著搭建視頻監控伺服器。視頻監控伺服器就是一台配有攝像頭且可以上網的電腦。由於需要長時間開機,因此要求電腦穩定性較高、功耗較低。筆者在客廳放置的視頻監控伺服器選用的是整合凌動CPU的小型主板,並配有靜音風扇。軟體方面,可以使用Webcamxp充當視頻監控軟體客戶端。
步驟3:確定音/視頻源
為了讓用戶能夠訪問視頻攝像頭,還需要對客戶端軟體的視頻和音頻監控源進行設置,在視頻監控軟體的「sourcesmonitor」選項卡的「tools/options」中有兩個類別,分別是音頻源(audiosource)和視頻源(videosource),可在此設定對應的攝像頭設備和麥克風設備。
步驟4:建立外部監控通道
由於用戶要通過網路查看視頻監控伺服器上的監控視頻,因此接下來要把客戶端軟體獲取的視頻和音頻對外發布。可通過客戶端軟體的「web/broadcast」選項卡中的「內部http伺服器」選項進行設置。
如果直連互聯網,可以使用「搜索WANIP」選項,勾選「啟動時檢測WANIP」選項,這樣客戶端軟體會自動獲取視頻監控伺服器的公網IP。如果使用寬頻路由器進行聯網,則在軟體的「內部IP地址」中輸入手動分配給該視頻監控伺服器的內網IP地址,並關閉「啟動時檢測WANIP」選項。完成這些設置後,點擊WEBServer按鈕即可啟動對外廣播功能。
經過以上設置後,只要在任何一台已經連接網路的電腦上輸入自己申請的域名,即可看到家中情況,真正實現家用監控的效果。
Ⅵ 怎樣搭建電影伺服器
首先你的網路已經設置好了,能通過網上鄰居實現互訪,這是基礎(如果你的客戶機能上網了,這不是問題吧^!^)
1.選擇一台電腦(也可能是數台,比一台麻煩一些)做影視伺服器,把你的電影拷至硬碟,把電影文件都設置為共享(通常是共享文件夾, 每個文件夾中放一定數量的電影);
2.在客戶機安裝播放軟體, 建立影視伺服器上電影文件的快捷訪問方式;
3.已經ok了,就是這么簡單,(暈,還沒完嗎?別告訴我你的音效卡還沒裝^!^)
當然其中還有些學問,以讓你的影視系統發揮出最佳的性能:
選擇合適的播放軟體
以下是我用過的幾種播放軟體:
windows mediapalyer+divx(mpeg的編碼解碼器),主要用來播放mpeg格式的電影,它的優點是啟動快速,佔用系統資源小,缺點是很多格式不支持(致命)大多網吧都在用realplayer,因為它是rm格式的專用播放軟體,界面簡單,容易*作,real的 老版本的不支持其它格式的影片,新版本因為增加了多個插件,可支持的格式大量增加,包括mpeg格式的,但我使用中發現,某些版本的real播mpeg的時候,不能快進,一拖滾動條就出現假死機, 非要三鍵結束任務才能解決。金山影霸iii支持的格式最全(包括音樂文件),而且安裝不很占空間(完全安裝小於四十兆),佔用系統資源也較少。東方影都支持的格式很多尤其是立體版能看立體電影,效果真爽,但缺點不少,如安裝比較占空間(完全安裝要80兆),而且消耗系統資源比較厲害。另外超級解霸2003據說不錯,我沒有用過,不敢妄下結論(但如果沒有比2000有質的轉變不用也罷),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試一下,和其它的軟體比較比較。根據我的經驗我首推金影iii做網吧的播放軟體(本人嚴正聲明:本人絕沒有收取金山公司的一分錢廣告費^!^)
附:兩種流行的壓縮影像格式釋疑, mpeg(對應文件擴展名為avi)其實是一種影音壓縮技術,它是一種通過記錄原始影音文件的信息,用一定的演算法進行代碼替換處理的有損壓縮,播放時通過 mpeg編碼解碼器解碼。rm是我們最常見的壓縮格式,它使用的另一種演算法壓縮比例更大(文件大小可壓至mpeg的二分之一),故失真較大,效果不如 mpeg格式。
注意事項
1,影視伺服器最好不要和網路伺服器作為一台,如果你的網吧夠大,建議使用專用的影視伺服器(如果不對外營業,配置可以很低,主頻300即可;內存64m即可128m最好,多了就是浪費了;支持大硬碟的主板即可,但要穩定;硬碟當然要大,但5400轉即可;如果要對外營業配置就要稍高一點的,建議使用賽揚二代的處理器),當然如果你的網吧很小15台以下,那就沒有必要專設影視伺服器了。
2,盡量安裝rm格式的電影,優點是佔用硬碟空間小,傳輸速度快,一台影視伺服器支持的終端多,缺點的效果沒有mpg4和vcd的效果好,但只要光碟做的不是太差一般沒有什麼影響。
3,一定要為你的所有電影共享並創建快捷方式,使其能在任何一台終端能看到所有的影視,如果你的電影是分在幾台電腦里放置的,應該先建立個文件夾,把其它電腦上電影的文件的快捷方式放進來,然後把這個文件夾復制到每台終端的桌面上,換上漂亮的圖標,取個類似「影視欣賞」的文件名就ok了。這種方法同樣適合各種歌曲的使用,可用類似的方法建立個「音樂欣賞」。
4,網路設置:在微軟網路客戶中選擇快速登錄,這樣啟動過程中將不檢測網路驅動器,加快啟動速度;登錄中選擇windows登錄,啟動過程將不出現登錄對話框,可以避免因登錄時點取消而未登錄網路的情況(這種情況下,客戶機可以上網,但不能訪問網上鄰居)。
5,同一部片子能同時被數台電腦同時調用,一般不影響效果,但應該盡量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對硬碟損耗較大),如果某個片子同時看的人實在太多,應事先多在硬碟中復制幾份(盡量選擇不同的分區)供調用。
6,一台電影伺服器可支持多少用戶同時觀看?中等的網吧(單影視伺服器,客戶機50台以下,使用10m的網路即可,當然百兆的網路就更好了)一台影視伺服器可同時支持二十台左右的電腦同時播放rm電影(mpeg或vcd就要少了)。事實上網吧中不可能所有的顧客都一起看電影(通常在50%以下),所以這個數目可基本滿足五十台以下的網吧了.
實際環境舉例(我的網吧):
依拖一所大學,電腦三十六台,10m網路,單影視伺服器(c2-600, 128m , 2*40g/5400轉,對外營業);把電影按類型(如成龍全集,007全集,美國大片,賀歲片,某某電視劇,某某動畫片等等)存放在不同的文件夾中,把這些文件夾共享出來,將影視伺服器在各個電腦上建立快捷方式,將共享名改為影視欣賞;四個hub(三個16口,一個8口),採用堆疊;在全滿的時候通常是十五人左右同時看電影,最高達到十九人同時觀看(還有同時從影視伺服器調音樂聽的),運轉正常,從未出現廣播風暴。
建議:
1, 多做廣告,有很多人以為「網吧就是上網的」,其實不然,我們可以把電影這部分作大,讓它成為我們營業的一個重要部分,擴大網吧的市場,達到這樣目的的途經只有宣傳。
2.有條件的可以在寬敞位置的電腦安裝雙耳機(滿足那些經濟條件稍差一些顧客和特殊的顧客),經常有情侶上我這渡假的,內容就是一起看電影。
3,觀注當地影院,及時引進最新,最好的電影(至於引進方式嗎,如果您的經濟條件允許的話,請支持一下正版。暈,我也學會這么說了,遺憾的是電影方面我還沒支持過^!^,我是那種經濟條件不允許的^!^)
失敗的例子(請引以為戒)
我到過一個網吧,有四十台電腦,都是20g的硬碟,每個硬碟里都裝了不少的影片,但在他的任何電腦上都看不出來它有電影在,必須訪問網上鄰居才知道,而且還不知道哪裡有什麼電影,知道看電影的還要問老闆哪個電影在哪台機器里,真是麻煩,優勢一點也出發揮出來,大量的硬碟資源實際上是浪費了。
Ⅶ 本地電腦搭建外網可以在線觀看視頻的視頻伺服器
1、首先安裝phpstudy.下載的話可以去網路一下很好下載:
Ⅷ 家庭影院怎樣搭建區域網視頻點播
通過使用伺服器作為傳輸中樞,播放器點播影音伺服器的視頻內容,就可以搭建成為區域網視頻點播。建議用專業的碧維視影音伺服器,適合組建影吧。
Ⅸ 如何建立一個簡單的視頻伺服器
是這樣的
QQ點播已經直接滿足了您的需求了
可以到qq.com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