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雲伺服器 » 雲計算構成包括伺服器

雲計算構成包括伺服器

發布時間: 2023-05-22 06:00:07

1. 雲計算包括哪幾種服務

包括基礎設施即服務、平台即服務和軟體即服務。
基礎設施即服務。消費者通過Internet可以從完善的計算機基礎設施獲得服務。
平台即服務燃配。PaaS實際上是指將桐辯軟體研發的平台作為一種服務,以SaaS的模式提交給用戶。
軟體即服務。它是一種通過Internet提供軟體的模式,用戶無需購買軟體,而是向提供商租用基於Web的軟體,來管理企業經營活動。皮輪指
雲計算是分布式計算的一種,指的是通過網路「雲」將巨大的數據計算處理程序分解成無數個小程序,然後,通過多部伺服器組成的系統進行處理和分析這些小程序得到結果並返回給用戶。

2. 雲計算包括哪些

問題一:雲計算的特點包括以下哪些方面 雲計算特點如下:
(1) 超大規模
「雲」具有相當的規模,Google雲計算已經擁有100多萬台伺服器, Amazon、IBM、微軟、Yahoo等的「雲」均擁有幾十萬台伺服器。企業私有雲一般擁有數百上千台伺服器。「雲」能賦予用戶前所未有的計算能力。
(2) 虛擬化
雲計算支持用戶在任意位置、使用各種終端獲取應用服務。所請求的資源來自「雲」,而不是固定的有形的實體。應用在「雲」中某處運行,但實際上用戶無需了解、也不用擔心應用運行的具 *** 置。只需要一台筆記本或者一個手機,就可以通過網路服務來實現我們需要的一切,甚至包括超級計算這樣的任務。
(3) 高可靠性
「雲」使用了數據多副本容錯、計算節點同構可互換等措施來保障服務的高可靠性,使用雲計算比使用本地計算機可靠。
(4) 通用性
雲計算不針對特定的應用,在「雲」的支撐下可以構造出千變萬化的應用,同一個「雲」可以同時支撐不同的應用運行。
(5) 高可擴展性
「雲」的規模可以動態伸縮,滿足應用和用戶規模增長的需要。
(6) 按需服務
「雲」是一個龐大的資源池,你按需購買;雲可以像自來水,電,煤氣那樣計費。
(7) 極其廉價
由於「雲」的特殊容錯措施可以採用極其廉價的節點來構成雲,「雲」的自動化集中式管理使大量企業無需負擔日益高昂的數據中心管理成本,「雲」的通用性使資源的利用率較之傳統系統大幅提升,因此用戶可以充分享受「雲」的低成本優勢,經常只要花費幾百美元、幾天時間就能完成以前需要數萬美元、數月時間才能完成的任務。
雲計算可以徹底改變人們未來的生活,但同時也要重視環境問題,這樣才能真正為人類進步做貢獻,而不是簡單的技術提升。

問題二:google雲計算技術包括哪些內容? 20分 Google雲計算的關鍵技術主要包括:Google文件系統GFS、分布式計算編程模型
MapRece、分布式鎖服務Chubby和分布式結構化數據存儲系統BigTable等。
其中:
1)GFS提供了海量數據存儲和訪問的能力;
2)MapRece使得海量信的並行處理變得簡單易行;
3)Chubby保證了分布式環境下並發操作的同步問題;
4)BigTable使得海量數據的管理和組織十分方便。

問題三:雲計算的特點包括哪些方面? 200分 我們都知道,雲計算採用計算機集群構成數據中心,並以服務的形式交付給用戶,使得用戶可以像使用水、電一樣按需購買並襪雲計算資源。結合雲計算的應用背景,雲計算的特點可歸納如下:
1 彈 ***
服務的規模可快速伸縮,以自動適應業務負載的動態變化。用戶使用的資源同業務的需求相一致,避免了因為伺服器性能過載或冗餘而導致的服務質量下降或資源浪費。
2 資源池化
資源以共享資源池的方式統一管理。利用虛擬化技術,將資源分享給不同用戶,資源的放置、管理與分配策略對用戶透明。
3 按需付費
以服務的形式為用戶提供應用程序、數據存儲、基礎喊蔽橋設施等資源,並可以根據用戶需求,自動分配資源,而不需要系統管理員干預。
4 服務可計費
監控用戶的資源使用量,並根據資源的使用情況對服務計費。
5 泛在接入
用戶可以利用各種終端設備(如PC電腦、筆記本電腦、智能手機等)隨時隨地通過互聯網訪問雲計算服務。

是因為雲計算具有上述5個特性,使得用戶通過雲計算存儲個人電子郵件、存儲相片、從雲計算服務提供商處購買音樂、儲存配置文件和信息、與社交網站(例如
Facebook,LinkedIn,MySpace
)互動、通過雲計算查找駕駛及步行路線、開發網站,以及與雲計算中其他用戶互動。使用戶處理生活、工作等事務更加便捷快速。這也是為什麼雲計算能在短時間
內迅速的傳播並流行發展起來的重要因素。
雲和軟體與服務!您身邊的雲計算專家!!

問題四:雲計算包括哪些服務層次 雲計算可以認鄭猛為包括以下幾個層次的服務: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平台即服務(PaaS)和軟體即服務(SaaS)。1、IaaS(Infrastructure-as-a-Service):基礎設施即服務應用:消費者通過Internet可以從完善的計算機基礎設施獲得服務。2、PaaS(Platform-as-a-Service):平台即服務應用:PaaS實際上是指將軟體研發的平台作為一種服務,以SaaS的模式提交給用戶。因此,PaaS也是SaaS模式的一種應用。但是,PaaS的出現可以加快SaaS的發展,尤其是加快SaaS應用的開發速度。3、SaaS(Software-as-a-Service):軟體即服務應用:它是一種通過Internet提供軟體的模式,用戶無需購買軟體,而是向提供商租用基於Web的軟體,來管理企業經營活動。

問題五:雲計算的特點包括以下哪些內容 雲計算包括;iaas,saas,paas,這三層形式,不知道你問的是這個嗎?

問題六:什麼是雲計算?雲計算包含哪些內容?雲計算和物聯網有什麼關系? 看了也許能給你些啟發!
目前雲計算是新新事物,新新事物風險和機遇並存。
雲計算最有價值的理念之一是資源整合,物盡其用,之二是即服務的盈利模式.
以直白的方式來表達:
雲計算是整合資源以即方式提供服務(按需分配及支付),它主要在三個層面體現技術和服務。
一個是硬體基礎設施層面,讓硬體資源以即方式提供服務;
(客戶要硬體環境資源,登錄資源池自己定製、然後交錢、最後獲取資源,用多少付多少錢;
付費對象是:應用開發者,企業IT管理者,應用平台供應商等。);
一個是應用平台層面,讓應用平台以即方式提供服務;
(供應商提高軟體平台,平台可以開發、部署、管理、監控應用,提供開放的類APP商店;
付費對象是:應用開發者。)
一個是應用層面,讓應用以即方式提供服務;
(應用開放商,把應用部署在應用平台,用戶可以去使用這些應用,按即方式享受服務和付費;
付費對象是:終端消費者。)
即方式服務:
像水電一樣,從你開始使用到你結束使用進行度量,你登錄應用入口就可以直接使用應用,
甚至不用在你本地安裝應用,就像打開水龍頭就可以用水一樣,然後付費,它本質是一種推
的服務、盈利模式。
所以,雲計算要學習就多方多面。
不過,他們的根本基礎還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包括網路、硬體、軟體等,
只是硬體或平台會比較側重虛擬機、網格計算、分布式計算等方面的技術,
而應用會比較在意用戶體驗、大眾互聯方面,應用主要技術還是軟體開放技術,
特別可能會熱於android或ios或wm的WIFI移動應用的開發。
下一波的IT浪潮就是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慧、生物技術。
目前雲計算是新新事物,教學資源緊張是正常的,新新事物風險和機遇並存。
請相信機遇的東西確實是過了這個村,沒了這個店,雲計算目前就像初期的計算機專業一樣,
等它成熟了,等你看到它的發展了,那時候你就落後,只能在前人後面撿煙頭。
好好把握學習這個專業的機會,目前雲計算處於發展初期,等你畢業剛好是大展拳腳的好時機!
相信選擇這個新新行業有風險,但機會總是給第一個敢吃螃蟹的人。
~~~~~~~~~~~~~~~~~~~~~~~~
來自:廣州溯源―物聯網、雲計算、人俯智能---構建綠色未來

問題七:雲計算的特點包括以下哪些方面 雲計算具備的特點如下:
1 超大規模
「雲」具有相當的規模,Google雲計算已經擁有100多萬台伺服器, Amazon、IBM、微軟、Yahoo等的「雲」均擁有幾十萬台伺服器。企業私有雲一般擁有數百上千台伺服器。「雲」能賦予用戶前所未有的計算能力。
2 虛擬化
雲計算支持用戶在任意位置、使用各種終端獲取應用服務。所請求的資源來自「雲」,而不是固定的有形的實體。應用在「雲」中某處運行,但實際上用戶無需了解、也不用擔心應用運行的具 *** 置。只需要一台筆記本或者一個手機,就可以通過網路服務來實現我們需要的一切,甚至包括超級計算這樣的任務。
3 高可靠性
「雲」使用了數據多副本容錯、計算節點同構可互換等措施來保障服務的高可靠性,使用雲計算比使用本地計算機可靠。
4 通用性
雲計算不針對特定的應用,在「雲」的支撐下可以構造出千變萬化的應用,同一個「雲」可以同時支撐不同的應用運行。
5 高可擴展性
「雲」的規模可以動態伸縮,滿足應用和用戶規模增長的需要。

問題八:雲計算平台有哪些 雲計算平台可以劃分為3類:以數據存儲為主的存儲型雲平台,以數據處理為主的計算型雲平台以及計算和數據存儲處理兼顧的綜合雲計算平台
雲計算平台是雲計算時代兵家爭奪激烈的地方。
1.開源雲計算平台
(1)AbiCloud(Abiquo公司)
AbiCloud是一款用於公司的開源的雲計算平台,使公司能夠以快速、簡單和可擴展的方式創建和管理大型、復雜的IT基礎設施(包括虛擬伺服器、網路、應用、存儲設備等)
(2)Hadoop(Apache基金會)
該計劃是完全模仿Google體系架構做的一個開源項目,主要包括Map/Rece和HDFS文件系統
(3)Eucalyptus項目(加利福尼亞大學)
創建了一個使企業能夠使用它們內部IT資源(包括伺服器、存儲系統、網路設備)的開源界面,來建立能夠和Amazon EC2兼容的雲
(4)MongoDB(10gen)
MongoDB是一個高性能、開源、無模式的文檔型資料庫,它在許多場景下可用於替代傳統的關系型資料庫或鍵/值存儲方式
(5)Enomali *** 彈性計算平台
它提供了一個功能類似於EC2的雲計算框架。Enomali *** 基於Linux,同時支持Xen和Kernel Virtual Machine(KVM)。與其他純IaaS解決方案不同的是,Enomali *** 提供了一個基於Turbo Gears Web應用程序框架和Python的軟體棧
(6)Nimbus(網格中間件Globus)
Nimbus面向科學計算需求,通過一組開源工具來實現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的雲計算解決方案
2.雲計算平台廠商
(1)微軟
技術特性:整合其所用軟體及數據服務
核心技術:大型應用軟體開發技術
企業服務:Azure平台
開發語言:.NET
(2)Google
技術特性:儲存及運算水平擴充能力
核心技術:平行分散技術MapRece,BigTable,GFS
企業服務:Google AppEngine,應用代管服務
開發語言:Python,Java
(3)IBM
技術特性:整合其所有軟體及硬體服務
核心技術:網格技術,分布式存儲,動態負載
企業服務:虛擬資源池提供,企業雲計算整合方案
(4)Oracle
技術特性:軟硬體彈性虛擬平台
核心技術:Orackle的數據存儲技術,Sun開源技術
企業服務:EC2上的Oracle資料庫,OracleVM,Sun xVM
(5)Amazon
技術特性:彈性虛擬平台
核心技術:虛擬化技術Xen
企業服務:EC2、S3,SimpleDB、SQS
開發語言:
(6)Saleforce
技術特性:彈性可定製商務軟體
核心技術:應用平台整合技術
企業服務:Force
開發語言:Java,APEX
(7)EMC
技術特性:信息存儲系統及虛擬化技術
核心技術:Vmware的虛擬化技術,一流存儲技術
企業服務:Atoms雲存儲系統,私有雲解決方案
(8)阿里巴巴
技術特性:彈性可定製商務軟體
核心技術:應用平台整合技術
企業服務:軟體互聯平台,雲電子商務平台
(9)中國移動
技術特性:堅實的網路技術豐富的帶寬資源
核心技術:底層集群部署技術,資源池虛擬技術,網路相關技術
了解更多開源相關,去LUPA社區看看吧。...>>

問題九:雲計算管理都包含什麼? 包含安全管理就是數據安全,包括硬體平台管理、包括虛擬平台的管理(就是面向運行和維護的虛擬硬體平台)、面向應用開發的中間件管理,還有一個是雲計算的應用管理。這是按照雲計算的「雲層」來分的。

問題十:雲計算是什麼?它的相關技術有哪些? 雲計算很廣
和網路,伺服器,存儲都有關系
也和各種應用有關,你知道蘋果的Cloud就和第三方合作開發的應用,提供給大家用
記住一點,多少資源是一定的,但利用率才是其中的關鍵
復用,這個詞;還有,彈性,這個詞,雲計算提到的非常多

3. 雲計算是什麼

雲計算,通俗的講,就是統一建沒,規范管理 ,集中調動,運算資源,用以滿足各種小,中,大,特,超級用戶的高效優質應用體驗。

打個比方說,目前的互聯網個人企業,機關的計算使用,好比用電戶,自己用汽柴油發電機發電,來滿足用電需求,(照明,動力等),缺點,投入大,發電機,燃油,維護修理,另外一但出現故障,使用將停止,給生產生活代來不便,如果建成國家電網,不但價格便宜,使用方便,不會停電。

雲計算就相當於國家電網,其中火,水,核,油汽,風等電站場,就相當於,各地建立起來的雲計算大型伺服器巨陣,計算機用戶即個人電腦,以及單位,企業,大仔液中小計算機用戶,均可以去主機化,電腦四大件,滑鼠,鍵盤,顯示屏 ,聯入寬頻即可,不要主機了爛戚稿,8千元的電腦,只需1千元就行了,企業大計算應用客戶猶期省錢。個人用戶不必擔心貯存卡小造成死機,大流量平台,如中鐵總公司春運訂票死機,春節搶紅包死機,都是雲平台存貯海量信息功能不夠,雲端建設緩慢,當未來5G普及,雲平台的存貯計算能力無窮大時,各地雲平台搭建完成後就不會出現,並且的計算十服務會衍生出更好更新的服務模式,配合生產生活科研軍事的發展,助推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的快速發展。

總有網友問我雲計算,我在此做一個詳細科普。

最近網上有一段老視頻火了,是2010中國(深圳)IT領袖峰會的嘉賓對談,馬雲、馬化騰和李彥宏交鋒飢孝討論雲計算。 當時馬雲的地位不如李彥宏和馬化騰,李彥宏和馬化騰坐在主席台上,而馬雲只坐在觀眾席的前排。

李彥宏:雲計算這個東西,不客氣一點講它是新瓶裝舊酒,沒有新東西。1995年大家講客戶端跟伺服器這個關系,再往後大家講基於互聯網web界面的服務,現在講雲計算。實際上,本質上都是一樣。

馬化騰:說未來各種綜合性業務軟體,都不需本地區域網伺服器處理,而是由公共網路設施完成,這的確是有想像空間的。可能你過幾百年、一千年後,現在確實還是過早了。開玩笑說要等到阿凡達時代太有可能。 很明顯兩位大咖都不看好。

馬雲:從觀眾席上站起來反對,他認為雲計算最後是一種分享,數據的處理、存儲並分享的機制。我們自己公司對雲計算是充滿信心和希望。

我9年前初次看到這段訪談的時候。非常理解,李彥宏和馬化騰的觀點,他們說的非常對。 當時還很感慨,李彥宏和馬化騰是名校信息專業畢業的,他們真懂技術,而馬雲並不懂技術。李彥宏和馬化騰的說法才是真知灼見。

為啥會有這種想法呢?其實,只要經歷過上世紀末計算機網路發展的專業人士,都會有這種看法。

上世紀末有一家名為SUN的美國 科技 公司,提出了一個令人矚目的觀點:計算機就是網路,網路就是計算機。

強調要將個人計算機的存儲和計算功能交給遠端的伺服器來做。個人計算機作為客戶端,就變得非常簡潔輕便。

當時在建計算機教室的時候,特別興無盤工作站,學生所使用的計算機非常簡單,只有一套鍵盤滑鼠、顯示器和網路介面,存儲計算都在遠端的伺服器上面進行。

為什麼當時興起了這種風潮呢?其實道理也很簡單,計算機的兩大功能是存儲和計算,存儲和計算的資源存在著大量浪費,如果放在伺服器上面進行集中處理,資源利用率和工作效率就會顯著提高。

例如,小區里每家都有一間地下存儲室,裡面大部分空間是浪費的,但因為有存大件物品的可能性,這種浪費的空間是必須有的。

如果小區搞一個大的倉儲庫,那總的使用面積就會比零散的儲藏室總面積要小的多,而且每個人也不擔心自己的大件物品沒地方放。

同樣道理,個人計算機的硬碟有很大部門是沒用的,但因為偶爾有存大文件的可能,還不能刻意選擇太小容量的硬碟,因此會有很大的浪費,而集中存儲能夠更能夠節省磁碟空間。

計算能力也是如此,播放一段學習視頻,玩一玩翻牌和掃雷的小 游戲 ,絕大多數CPU資源都是浪費的。但為了偶爾的高復雜度數學計算的需要,CPU資源的應該有很大的冗餘度,而在絕大多數情況下處於浪費狀態。

集中存儲和計算聽起來挺有道理,但當年由於網路支撐能力和集中處理能力的不足,實際上並沒有應用起來,因此李彥宏認為雲計算是15年前失敗的「客戶伺服器模式」翻版,馬化騰也不看好它的前途,其實都是有些 歷史 經驗和證據的。

反而是不懂技術的馬雲,並沒有受那段時間的失敗嘗試所影響,堅定地選擇了雲計算,現在看來馬雲是對的,不懂技術反而做出了更正確的戰略。

現在的雲計算,的確是建立在過去的「客戶伺服器」模式之上的,強調將計算放在遠端的伺服器上進行,但跟以往的概念又有所不同,伺服器並不再是專屬的,而是分布式的,這句話怎麼理解呢?

例如一個計算機教室,學生機都沒有計算能力,計算全交由一個伺服器來完成,這個伺服器是專屬的,是專門為這個計算機教室提供服務的,並不與其他的系統相連。

那這就存在了兩個問題,一是全系統對這個伺服器的依賴太大,萬一它出故障了,那整個計算機教室就全部不能工作了。

二是難以應對集中業務,如果計算機教室中所有學生同時進行高難度的數學計算,那這個伺服器就會應接不暇。

現在的雲計算,有一個核心特點,就是計算能力是分布式的,不再是一個專屬的伺服器負責,而是由一個更大的計算資源網路來提供服務。

即使某一個計算伺服器出現了故障,也會有計算資源網路中其他的計算資源給予補充。

當有一個應用的計算要求暴漲時,整個計算網路會調動調動多方資源來給它進行保障。這就是雲計算的動態擴展能力, 同時,雲計算中的計算能力與一個個獨立的計算伺服器是隔開的,這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界限,將計算能力虛擬化了。

例如冬奧會期間張家口賽場的計算數據量暴增,本地的計算能力肯定不夠,雲計算會調動相對空閑的海口三亞的計算網路來支撐。 雲計算的可靠性很高,說可靠性高並不是指不會發生故障,任何設備都會發生,這本身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雲計算的動態規劃能力,能夠快速的將故障的計算資源屏蔽掉。

簡單說,就是當某一個計算資源出現故障的時候,計算網路就給它做一個標注,讓他退出工作序列,所有應用也就不再向它提出請求,就好像它消失了一樣。然後由剩餘的處於良好狀態的計算資源來給各種應用提供計算服務。

雲計算的性價比高。將資源放在虛擬資源池中統一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優化了物理資源,用戶不再需要昂貴、存儲空間大的主機,可以選擇相對廉價的PC組成雲,一方面減少費用,另一方面計算性能不遜於大型主機。

李彥宏和馬化騰當初不看好雲計算是有道理的,客戶伺服器模式的確沒有發展起來,但雲計算的分布式虛擬化,使得一個老概念煥發了青春,雲計算已經成為了5G的核心技術之一。

雲計算簡介:

雲計算(Cloud Computing)是分布式計算(Distributed Computing )、 並行計算 ( Parallel Computing ) 、網格計算 ( Grid Computing)、網路存儲(Network Storage Technologies)、虛擬化(Virtualization)、負載均衡(Load Balance)等計算機和網路技術發展融合的產物。

並行計算:同時使用多種計算資源解決計算問題的過程。

分布式計算:將需要巨大計算資源的問題分成許多小部分進行處理,最後綜合結果。

網格計算:在動態、多機構參與的虛擬組織中協同共享資源和求解問題。

雲計算的架構:

雲計算通常被認為包括以下幾個層次的服務(三個不同交付模式):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平台即服務(PaaS)和軟體即服務(SaaS)。

雲計算三層架構構成元素示意圖:

雲計算的特徵:

超強處理能力:雲端具有大規模計算、存儲等資源;

規模化效應:為多用戶提供共享服務,降低租用/使用費用;

資源配置動態化:動態劃分或釋放不同的物理和虛擬資源;

網路訪問便捷化:通過標準的網路訪問實現具體應用;

服務可計量化:通過計量的方法,資源的使用可被監測和控制;

虛擬化:將分布在不同地區的資源進行整合.實現基礎設施資源的共享;

高可靠性:通過雲計算可以實現備份、監控、負載均衡、動態遷移等。

大家好,我是小棗君。

「雲計算」很復雜?其實,一個小故事你就能看懂了——

周末快到了,李雷和他的幾位小夥伴們約好,一起去春遊、燒烤。

於是,到了這天,每個小夥伴都帶來了燒烤所需的器材和食材:

大家帶的器材和食材

(每人都帶齊了一整套)

然後,他們就開始烤、開始吃...

燒烤結束之後,大家雖然都吃得很好,但是覺得並不開心。。。

為什麼不開心呢?因為:

1 每個人都帶著一整套的器材和食材,背包太重,很累

2 每個人都要搭架子,生火,穿鐵簽,抹醬料整個流程走一遍,時間太久

3 有的人木炭不夠用,有的人卻浪費了很多

第二周,大家又嘴饞了,於是,又相約去燒烤。

鑒於上次燒烤的經驗教訓,大家商量了一下,決定提前進行分工。

分工方案如下( 方案A ):

在這個 方案A 中, 李雷 專門負責帶木炭、燒烤架、打火機,並且全程負責把火燒好。

而其他4人,負責各自食材的燒烤。

當然,最後烤好之後,四個人給李雷一份自己烤好的食物。

這次燒烤之後,大家都覺得比第一次好多啦!

但是,還是存在一些問題,如下:

1 有人醬料用得多,也有人醬料用得少,既有不足,也有浪費。

2 韓梅梅、吉姆、露西、莉莉每個人都要負責各自食材的燒烤,覺得太累。

第三周,小夥伴們又又相約去燒烤。。。

大家商量了之後,進一步進行分工調整,推出了新的方案,如下( 方案B ):

方案B 中, 李雷 帶的東西不變,工作分工也不變。

韓梅梅 改成只帶醬料、醬料刷、鐵簽,並且,全程負責穿鐵簽,烤食材,刷醬料。

剩下的3個人,負責帶食材。

當然,烤好之後,3個人都需要給李雷、韓梅梅一份烤好的食物。

這次燒烤之後,大家覺得更方便了,很開心,很滿足。。。

到了第四周。。。。。。

Duang...

李雷、韓梅梅、吉姆這三個小夥伴,瞅准了燒烤帶來的商機,乾脆合夥開起了燒烤攤。。。專門賣給遊客烤好的雞腿、雞翅、羊肉。。。(這就是 方案C

他們三個人開始了幸福的生活。。。

故事結束。。。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小棗君~

上面的這個燒烤小故事,不知道大家看明白了沒有?沒明白也不要緊,大家聽我慢慢解釋。

今天我要說的,是關於 「雲計算」 的知識。

雲計算,相信大家都聽說過,如今是一個很火爆的 科技 概念,到處都能看見對它的宣傳,還有很多與之相關的企業。

那麼,到底什麼是雲計算呢?

實際上,關於雲計算的解釋眾說紛紜,每個人的理解都不太一樣。比較流行的一種書面定義,是這個說的——

雲計算是一種按使用量付費的模式。這種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網路訪問, 進入可配置的計算資源共享池(資源包括網路,伺服器,存儲,應用軟體,服務),這些資源能夠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與服務供應商進行很少的交互。

這實在不是一句人話。

如果讓我來解釋,雲化就是把每個人手中的獨立資源集中起來,放在一個地方進行統一管理,然後動態分配給每個人使用。而雲計算,就是把計算資源集中起來,這個計算資源,包括CPU、內存、硬碟等硬體,還有軟體。

雲化,集中化

嗯,是不是有點像人民公社的大鍋飯?

換句話說,雲計算就是讓用戶使用互聯網來使用在雲端的 應用,數據,或者服務

不同的用戶,接入到雲,獲取資源

這些 應用,數據,或者服務 ,就是雲計算的 資源。

雲計算的結構里,這些資源是如何提供的呢?到底是怎麼一個運作模式呢?

這里,就要提到三個我們經常會看到聽到的詞:

很多人搞不清這3個「ass」是什麼意思。其實,它們是雲計算的三種最常見的服務模式。

最底層的,就是 IaaS ——

IaaS: Infrastructure -as-a-Service(基礎設施即服務)

Infrastructure就是基礎設施的意思,IaaS有時候也叫Hardware-as-a-Service,一下子就理解了吧?就是提供硬體相關的服務。以前,你要建個網站,建個FTP,需要自己買伺服器和交換機等硬體設備,現在不用了,可以使用IaaS服務商提供的IaaS服務。

剛才的故事裡, 方案A 的李雷,其實就類似一個IaaS服務商。

再往上,就是——

PaaS: Platform -as-a-Service(平台即服務)

P就是Platform,平台。某些時候也叫做中間件。基於硬體之上,平台開發都可以在這一層進行。PaaS服務提供商提供各種開發和分發應用的解決方案,比如虛擬伺服器和操作系統,以及資料庫系統等。

方案B 的李雷+韓梅梅,類似一個PaaS服務商

繼續往上,就是——

SaaS: Software -as-a-Service(軟體即服務)

這一層是和你的生活每天接觸的一層,在這一層上,就可以直接訪問和使用服務功能了!例如通過網頁瀏覽器收發電郵,訂購商品,查看航班信息等。在你的面前,就是具體的應用服務。

方案C,好基友燒烤攤,就是一個SaaS

遊客們可以直接購買食物,買了就能直接吃,什麼都不用自己操心,無需自己去准備器材、食材、也無需自己進行燒烤。

以上3個「ass」概念,一旦你理解了,雲計算你就基本上算是理解了。

怎麼樣,並不難吧?

其實,除了IaaS、PaaS、SaaS之外,現在還衍生出了很多相關的概念,例如BaaS(後端即服務,Backend-as-a-Service)、CaaS(通訊即服務,Communications-as-a-Service)、DaaS(數據即服務,Data-as-a-Service)。這些都是創造出來的概念,表達了你提供服務的層面到底是什麼。

就好像我給大家提供知識,也可以算是KaaS(Knowledge-as-a-Service)。

雲計算之所以成為一種普遍採用的流行技術,就是因為它有這么幾方面的優點:

1 能力強

雲計算可以達到很龐大的規模,例如Google公司的雲計算,就有100多萬台伺服器,這意味著超強悍的計算能力。

2 很可靠

雲計算採用各種容災措施,可以保證服務的高可靠性,比本地服務更穩妥。

3 靈活性

雲計算很靈活,可以根據用戶需求或規模提供相適應的資源,並支持動態伸縮,想多就多,想少就少。

4 低成本

雲計算看上去很龐大,很花錢,但實際上,因為節點更為廉價,資源動態管理,所以,用戶花的錢反而更少,可以根據自己的使用情況定製服務,控製成本。

總之,雲計算作為一個新的技術趨勢,已經在不斷改變了我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在網路等基礎設施日益發展的支撐下,雲計算將得到更快速的發展。

也許在未來,我們人類的大腦也會成為雲計算的一部分,那也說不定哦!

雲計算為何物?

網上對於雲計算的定義有很多,至少可以找到100種解釋。但說到雲計算,就不得不說到的就是我國自主研發的 「阿里雲」 。從2009年不知雲為何物,到現在成為全球雲計算3A陣營一。

阿里雲已走過九個年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阿里雲的發展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我國雲計算產業的發展 歷史 。

圖片源於網路,侵刪。

這個問題很高深,一口咬不出血來,但是願意嘗試一下!雲計算是什麼呢?答案應該是多種多樣的。

我們查閱了網路,上面說:雲計算(Cloud Computing)是分布式計算的一種,指的是通過網路「雲」將巨大的數據計算處理程序分解成無數個小程序,然後,通過多部伺服器組成的系統進行處理和分析這些小程序得到結果並返回給用戶。

網路還告訴我們,雲計算早期,簡單地說,就是簡單的分布式計算,解決任務分發,並進行計算結果的合並。因而,雲計算又稱為網格計算。通過這項技術,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幾秒種)完成對數以萬計的數據的處理,從而達到強大的網路服務。現階段所說的雲服務已經不單單是一種分布式計算,而是分布式計算、效用計算、負載均衡、並行計算、網路存儲、熱備份冗雜和虛擬化等計算機技術混合演進並躍升的結果。

從廣義上說,雲計算是與信息技術、軟體、互聯網相關的一種服務,這種計算資源共享池叫做「雲」,雲計算把許多計算資源集合起來,通過軟體實現自動化管理,只需要很少的人參與,就能讓資源被快速提供。「雲」實質上就是一個網路,雲計算不是一種全新的網路技術,而是一種全新的網路應用概念。

從一些大佬們的言談中也能理解一二,李彥宏曾說:雲計算這個東西,不客氣一點講它是新瓶裝舊酒,沒有新東西。1995年大家講客戶端跟伺服器這個關系,再往後大家講基於互聯網web界面的服務,現在講雲計算。實際上,本質上都是一樣。

馬化騰則認為:說未來各種綜合性業務軟體,都不需本地區域網伺服器處理,而是由公共網路設施完成,這的確是有想像空間的。可能你過幾百年、一千年後,現在確實還是過早了。開玩笑說要等到阿凡達時代太有可能。 很明顯兩位大咖都不看好。

有著「外星人」之稱的馬雲對前兩種理解並不認同,另一方面他對雲計算充滿信心和希望。他眼裡的雲計算是這樣的,雲計算最後是一種分享,數據的處理、存儲並分享的機制。

綜合之後不難發現,雲計算是一種模型,可以實現隨時隨地、便捷地、按需地從可配置計算資源共享池中獲取所需的資源(例如網路、伺服器、存儲、應用程序、服務等)。雲計算是提供服務的一種形式。雲服務指任何可以通過雲遠程訪問的信息資源。

雲計算指的是通過網路以自助服務的方式獲得所需要的互聯網資源的模式,雲計算將計算能力作為一種可以輸出的全新資源,它的輸出管道是互聯網,將計算所需要的硬體和軟體集中在一起的群被稱為「雲」,用戶通過互聯網和龐大的雲系統相連接,需要時就進行付費使用,不需要時也不需要承擔任何責任,避免了資源的浪費。

雲計算這種全新的形式,完全改變了互聯網資源的使用方式,整個數據中心的運行模式都將發生改變。現有的數據網路中心雖然大多數都符合建設標準的要求,但是每個數據中心都有自己特點,也正是因為這種差異性才能使自己擁有忠實的用戶。

雲是指一個獨特的信息環境,其設計目的是為了遠程供給可測量和可擴展的信息資源。雲最初用於比喻互聯網,但雲具有有限的邊界,並且通常是私有的。

雲計算 是一種模型 ,可以實現隨時隨地、便捷地、按需地從可配置計算資源共享池中獲取所需的資源(例如網路、伺服器、存儲、應用程序、服務等)。

雲計算是 提供服務的一種形式 。雲服務指任何可以通過雲遠程訪問的信息資源。雲計算中「服務」一次的含義非常寬泛。雲服務可以是一個簡單的基於網路的軟體程序,使用消息協議就可以調用其技術介面;或者是管理工具或更大的環境和其他信息資源的一個遠程接入點。用戶能夠通過已發布的服務合同遠程訪問雲服務的軟體程序和服務,以及運行某些軟體的工作站、便攜電腦和移動設備。

雲環境有 六個比較常見的特徵 :(1)按需使用。雲用戶能夠通過自助服務來使用所需的基於雲的服務,無需與雲提供者交互。(2)隨處訪問。基於雲的服務能夠被各種雲服務用戶訪問。(3)多用戶。資源池允許雲提供者把大量資源放到一起為多個雲用戶服務。每個用戶都不會意識到該資源還在被其他用戶使用。(4)彈性。雲根據運行時條件或雲用戶或雲提供者事先確定的要求,自動透明地擴展資源。彈性通常被認為是採用雲計算的核心理由,其與降低投資和與使用成比例的成本等好處聯系在一起。(5)可測量的使用。雲平台有能力記錄信息資源的使用情況。可測量的使用特性與按需使用特性密切相關。(6)可恢復性。雲可以實現配置好資源,當一個資源出現故障時,就自動轉移到另一個冗餘的存儲上進行處理。雲用戶可以增加其應用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隨著「互聯網+」熱風襲來,雲計算可謂風靡一時,已經成為大家津津樂道的話題。「雲」是個大家非常熟悉的名詞,但當它與"計算"相結合變成「雲計算」,它的含義就演變的泛泛而且虛無縹緲。

一、專業人員的定義

1、狹義雲計算

狹義的雲計算是指IT基礎設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即通過網路以按需、易擴展的方式獲得所需的資源(硬體/平台/軟體),其中提供資源的網路被稱為「雲」。「雲」中的資源對使用者來說有四大特性,即無限擴展、隨時獲取、按需使用和按使用付費。

2、廣義雲計算

廣義的雲計算是指服務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過網路以按需、易擴展的方式獲得所需的服務。這種服務可以是IT、軟體、互聯網相關的,也可以是任意其它的服務。

二、雲計算的類型

雲計算目前還處於萌芽階段,有大大小小魚龍混雜的各色廠商在開發不同的雲計算服務,從成熟的應用程序到存儲服務再到垃圾郵件過濾不一而足。根據不同的廠商、分析師和IT用戶對雲計算的看法,可以將雲計算細分為七大類:軟體即服務(SaaS)、效用計算(Utility computing)、雲計算的網路服務、平台即服務(Platform as a service)、管理服務供應商(MSP)、服務商業平台和網路集成。

三、雲計算之我見

雲計算到底是什麼?我認為雲計算就好比是從古老的單台發電機模式轉向了電廠集中供電的模式。它意味著計算能力也可以作為一種商品進行流通,就像煤氣、水電一樣,取用方便,費用低廉。傳輸介質是互聯網便是雲計算與其最大的不同。

雲計算其實說簡單也很簡單,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比如雲盤、搜尋引擎、電子信箱等,使用者只要輸入簡單的指令即能得到大量信息。在未來,雲計算的應用將會不斷拓展和更加人性化。相信未來如分析DNA結構、基因圖譜定序、解析癌症細胞等,都可以透過這項技術輕易達成。

隨著雲計算的不斷發展,「雲時代」將會離我們的生活越來越近!

一、雲計算是什麼?

雲計算 (cloud computing)是基於互聯網的相關服務的增加、使用和交付模式,通常涉及通過互聯網來提供動態易擴展且經常是虛擬化的資源。雲是網路、互聯網的一種比喻說法。過去在圖中往往用雲來表示電信網,後來也用來表示互聯網和底層基礎設施的抽象。因此,雲計算甚至可以讓你體驗每秒10萬億次的運算能力,擁有這么強大的計算能力可以模擬核爆炸、預測氣候變化和市場發展趨勢。用戶通過電腦、筆記本、手機等方式接入數據中心,按自己的需求進行運算。

美國國家標准與技術研究院(NIST)定義:雲計算是一種按使用量付費的模式,這種模式提供可用的、便捷的、按需的網路訪問, 進入可配置的計算資源共享池(資源包括網路,伺服器,存儲,應用軟體,服務),這些資源能夠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與服務供應商進行很少的交互。XenSystem,以及在國外已經非常成熟的Intel 和IBM,各種「雲計算」的應用服務范圍正日漸擴大,影響力也無可估量。

雲計算是繼1980年代大型計算機到客戶端-伺服器的大轉變之後的又一種巨變。

二、雲計算特點

4. 雲計算主要有3種服務類型,每種類型的功能和服務對象都是什麼

1、平台即服務(PaaS)

平台即服務是面向開發者的雲計算。這種雲計算最大的特徵是它自帶開發環境,並向開發者提供開發工具包。

2、軟體即服務(SaaS)

軟體即服務是普通消費者可以感知到的雲計算,這種雲計算最大的特徵就是消費者並不購買任何實體的產品,而是購買具有與實體產品同等功能的服務。

3、基礎架構即服務(IaaS)

基礎架構即服務一般面向的是企業用戶,這種雲計算最大的特徵在於,它出租的是伺服器的計算能力和存儲能力。



雲計算的實現形式

雲計算是建立在先進互聯網技術基礎之上的,其實現形式眾多,主要通過以下形式完成:

(1)軟體即服務。通常用戶發出服務需求,雲系統通過瀏覽器向用戶提供資源和程序等。值得一提的是,利用瀏覽器應用傳遞服務信息不花費任何費用,供應商亦是如此,只要做好應用程序的維護工作即可。

(2)網路服務。開發者能夠在API的基礎上不斷改進、開發出新的應用產品,大大提高單機程序中的操作性能。

(3)平台服務。一般服務於開發環境,協助中間商對程序進行升級與研發,同時完善用戶下載功能,用戶可通過互聯網下載,具有快捷、高效的特點。

(4)互聯網整合。利用互聯網發出指令時,也許同類服務眾多,雲系統會根據終端用戶需求匹配相適應的服務。

(5)商業服務平台。構建商業服務平台的目的是為了給用戶和提供商提供一個溝通平台,從而需要管理服務和軟體即服務搭配應用。

(6)管理服務提供商。此種應用模式並不陌生,常服務於IT行業,常見服務內容有:掃描郵件病毒、監控應用程序環境等。

5. 通用的雲計算體系結構是由哪些部分組成的

雲計算到目前為止架構主要可分為四層,首先:顯示層,多數據中心雲計算架構這層主要是用於以友好的方式展現用戶所需的內容,並會利用到下面中間件層提供的多種服務,主要有五種技術:

HTML:標準的Web頁面技術,現在主要以HTML4為主,但是將要推出的HTML5會在很多方面推動Web頁面的發展,比如視頻[1]和本地存儲等方面。

JavaScript:一種用於Web頁面的動態語言,通過JavaScript,能夠極大地豐富Web頁面的功能。

CSS:主要用於控制Web頁面的外觀,而且能使頁面的內容與其表現形式之間進行優雅地分離。

Flash[2]:業界最常用的RIA(Rich Internet )技術,能夠在現階段提供HTML等技術所無法提供的基於Web的富應用,而且在用戶體驗[3]方面,非常不錯。

Silverlight:來自業界巨擎微軟[4]的RIA技術,雖然其現在市場佔有率稍遜於Flash,但由於其可以使用C#[5]來進行編程,所以對開發者非常友好。

其次:中間層這層是承上啟下的,它在下面的基礎設施層所提供資源的基礎上提供了多種服務,比如緩存知吵服務和REST服務等,而且這些服務即可用於支撐顯示層,也可以直接讓戶調用,並主要有五種技術;

REST:通過REST技術,能夠非常方便和優雅地將中間件層所支撐的部分服務提供給調用者。

多租戶:就是能讓一個單獨的應用實例可以為多個組織服務,而且保持良好的隔離性和安全性,並且通過這種技術,能有效地降低應用的購置和維護成本。

並行處理:為了處理海量的數據,需要利用龐大的X86集群進行規模巨大的並行處理,Google的MapRece是這方面的代表之作。

應用伺服器:在原有的應用伺服器的基礎上為雲計算做了一定程度的優化,比如用於Google App Engine的Jetty應用伺服器。

分布式緩存:通過分布式緩存技術,不僅能有效地降低對後台伺服器的壓力,而且還能加快相應的反應速度,最著名的分布式緩存例子莫過於Memcached。

再有:基礎設施層這層作用是為給上面的中間件層或者用戶准備其所需的計算和存儲等資源,主要有四種技術:

虛擬化:也可以理解它為基礎設施層的「多租戶」,因為通過虛擬化技術,能夠在一個物理伺服器上生成多個虛擬 機,並且能在這些虛擬機之間能實現全面的隔離,這樣不僅能減低伺服器的購置成本,而且還能同時降低伺服器的運維成本,成熟的X86虛擬化技術有 VMware的ESX和開源的Xen。

分布式存儲:為了承載海量的數據,同時也要保證這些數據的可管理性,所以需要一整套分布式的存儲系統。

關系型資料庫:基本是在原有的關系型資料庫的基礎上做了擴展和管理等方面的優化,使其在雲中更適應。

NoSQL:為了滿足一些關系資料庫所無法滿足的目標,比如支撐海量的數據等,一些公司特地設計一批不是基於關系模型的資料庫。

最後:管理層這層是為橫向的三層服務的,並給這三層提供多種管理和維護等方面的技術,主要有下面這六個方面:

帳號管理:通過良好的帳號管理技術,能夠在安全的條件下方便用戶地登錄,並方便管理員對帳號的管理。

SLA監控:對各個層次運行的虛擬機,服務和應用等進行性能方面的監控,以使它們都搭族侍能在滿足預先設定的SLA(Service Level Agreement)的情況下運行。

計費管理:也就是對每個用戶所消耗的資源等進行統計,來准確地向用戶索取費用。

安全管理:對數據,應用和帳號等IT[6]資源採取全面地保護,使其免受犯罪分子和惡意程序[7]的侵害。

負載均衡:通過將流量分發給一個應用或者服務的多個實例來應對突發情況。

運維管理:主要是使運維操作盡可能地專業和自動化,從而降低雲計算中心的運維成本。

雲計算架構其中有三層是橫向的,分別是顯示層、中間件層和基礎設施層,通過這三層技術能夠提供非常豐富的雲計算能力和友好的用戶界面,雲計算架構還有一層是縱向的,稱為管理層,是為了更好地管理和維護橫向的三層而存在的。

參穗困考資料:陽光互聯_雲論壇《雲計算的架構》

6. 雲計算提供的服務類型有哪三種

雲計算提供的服務的三種類型分別是軟體即服務(SaaS)、平台即服務(PaaS)和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

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這里的「基礎設施」指的就是「服務」,是一種為雲計算供應商提供虛擬化的計算資源,例如虛擬機、存儲、網路和操作系統等。平台即服務(PaaS),平台即服務指的是為開發者提供一個平台,讓開發者可以在全球網際網路上建立相關應用和服務。

軟體即服務(SaaS),雲計算供應商可以託管和管理各種應用軟體,軟體即服務就是指軟體開發商、運營商可以通過雲計算來為客戶提供按需支付的軟體使用許可權。其實除了以上被大家公認的三種服務類型以為,其實雲計算還有很多功能,比如說互聯網的整合、管理服務提供商等等,物閉具體的每個使用者都有自己不同的感受。

雲計算簡介:

雲計算是一種分布式計算技術,它能夠將龐大的數據運算處理器通過「雲」進行分解,再由多台伺服器構成的系統對其慎蘆進行相關的處理。雲計算又稱為網格計算,簡單的來說就是可以在罩孝裂很短的時間內處理數以萬計的數據。

雲計算並非是一項新的網路技術,它只不過是一種新的網路應用理念。雲計算的核心就是以網路為中心,在網路上提供快速、安全的計算與數據儲存服務而而已。雲計算也是一種提供方便、按需的方式接入可配置計算資源(包含網路、伺服器、存儲器、應用軟體等),僅需少量的管理工作和維護就能實現數據運算的需求。

熱點內容
我的世界電腦版伺服器小游戲怎麼下載 發布:2025-05-20 08:17:12 瀏覽:532
離線語音識別android 發布:2025-05-20 08:11:37 瀏覽:153
小鳥雲如何去看客戶伺服器密碼 發布:2025-05-20 07:58:51 瀏覽:898
怎麼更改app的密碼 發布:2025-05-20 07:54:32 瀏覽:784
汽車配置物品怎麼處理 發布:2025-05-20 07:47:23 瀏覽:225
怎麼修改華為wifi密碼 發布:2025-05-20 07:45:12 瀏覽:41
php函數遞歸 發布:2025-05-20 07:39:36 瀏覽:781
登陸認證失敗請檢查伺服器地址 發布:2025-05-20 07:06:55 瀏覽:831
無限分類實現php 發布:2025-05-20 06:57:40 瀏覽:681
數據結構c語言版嚴蔚敏李冬梅 發布:2025-05-20 06:55:05 瀏覽: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