伺服器的吞吐量怎麼算
發布時間: 2025-07-31 21:25:12
A. QPS,TPS,吞吐量,響應時間詳解及關系
並發數
系統負載能力體現在同時能處理的請求數量上,即並發數。
吞吐量
單位時間內系統處理請求數量的能力,是衡量系統性能的關鍵指標。
響應時間
執行請求到收到伺服器響應的總體時間,直接影響系統速度。
QPS
每秒查詢率,反映伺服器在規定時間內處理流量的能力。
TPS
事務數每秒,軟體測試結果的衡量單位,反映系統處理事務的能力。
QPS與TPS區別
QPS記錄單個頁面請求的總查詢次數,一次頁面請求可能包含多次伺服器交互,故QPS通常大於TPS。
計算關系
QPS = 並發量 / 平均響應時間
並發量 = QPS * 平均響應時間
實例計算
對於每天300萬PV,單台機器需QPS:(3000000 * 0.8) / (86400 * 0.2) = 139 QPS
一台機器QPS為58,需機器數:139 / 58 = 3
單線程QPS
每秒處理請求次數由1000ms除以響應時間計算得出。例如,RT為80ms時,QPS = 1000/80 = 12.5
多線程場景
線程數增加QPS線性增長,但實際操作中達到伺服器瓶頸後,繼續增加線程反而會導致響應時間延長。
最佳線程數量
消耗伺服器瓶頸資源的臨界線程數,確保QPS穩定,響應時間最優。
超過最佳線程數
資源競爭加劇,響應時間延長,QPS不再提升。
QPS與RT的關系
大部分web系統中,響應時間主要由CPU執行時間和線程等待時間組成。QPS與RT成反比關系。
實際測試環境
QPS與RT的直接反比關系在實際測試中可能不明顯,更多受系統架構和資源限制影響。
熱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