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庫實體屬性
A. 資料庫 ER圖實體的屬性是要把所有屬性的都要寫出來嗎
資料庫 ER圖實體要把所有屬性的都要寫出來。
ER圖構成:
1、實體型:用矩形表示,矩形框內寫明實體名。比如學生張三豐、學生李尋歡都是實體。
2、屬性:用橢圓形表示,並用無向邊將其與相應的實體連接起來;代表實體所包含的所有屬性。比如學生的姓名、學號、性別、都是屬性。
3、聯系:用菱形表示,菱形框內寫明聯系名,並用無向邊分別與有關實體連接起來,同時在無向邊旁標上聯系的類型(1 : 1,1 : n或m : n)就是指存在實體類之間的三種關系(一對一,一對多,多對多)。比如老師給學生授課存在授課關系,學生選課存在選課關系。
轉換為關系模式的原則:
1、一個實體轉化為一個關系模式。實體屬性就是關系的屬性,實體的碼就是關系的碼。
2、一個1:1聯系可以轉化為一個獨立的關系模式,也可以與任意一端所對應的關系合並。
3、一個1:n聯系可以轉化為一個獨立的關系模式,也可以與任意n端所對應的關系合並。
4、一個m:n聯系轉化為一個獨立的關系模式。
5、三個或三個以上實體間的多元聯系可以轉換為一個關系模式。
6、具有相同碼的關系模式可以合並。
B. sql資料庫中, 簡述實體、屬性、欄位、記錄的關系
信息世界裡稱一個事物為實體,對這個事物的描述稱為它的屬性;
計算機世界裡將一個實體的可區分唯一的一些描述組合成一條記錄,那實體的描述稱為記錄的欄位.
比如學生是一個實體,學生有它的屬性(學號,姓名,年齡,班級,學科等),學號就是能區分唯一的;學生中有個叫王三的2年級學生,學號是20235,那麼王三的這一條信息就稱為記錄,記錄裡面每個信息就是它的欄位.
C. 資料庫的幾個基本概念,數據,對象,實體,屬性,數據模型
人們把客觀存在的事物以數據的形式存儲到計算機中,經歷了對現實生活中事物特性的認識、概念化到計算機資料庫里的具體表示的逐級抽象過程,即現實世界-概念世界-機器世界三個領域。有時也將概念世界稱為信息世界;將機器世界稱為存儲或數據世界。
一、三個世界
1、現實世界 人們管理的對象存於現實世界中。現實世界的事物及事物之間存在著聯系,這種聯系是客觀存在的,是由事物本身的性質決定的。例如學校的教學系統中有教師、學生、課程,教師為學生授課,學生選修課程並取得成績。
2、概念世界 概念世界是現實世界在人們頭腦中的反映,是對客觀事物及其聯系的一種抽象描述,從而產生概念模型。概念模型是現實世界到機器世界必然經過的中間層次。涉及到下面幾個術語:
實體:我們把客觀存在並且可以相互區別的事物稱為實體。實體可以是實際事物,也可以是抽象事件。如一個職工、一場比賽等。
實體集:同一類實體的集合稱為實體集。如全體職工。注意區分"型"與"值"的概念。如每個職工是職工實體"型"的一個具體"值"。
屬性:描述實體的特性稱為屬性。如職工的職工號,姓名,性別,出生日期,職稱等。
關鍵字:如果某個屬性或屬性組合的值能唯一地標識出實體集中的每一個實體,可以選作關鍵字。用作標識的關鍵字,也稱為碼。如"職工號"就可作為關鍵字。
聯系:實體集之間的對應關系稱為聯系,它反映現實世界事物之間的相互關聯。聯系分為兩種,一種是實體內部各屬性之間的聯系。另一種是實體之間的聯系。
3、機器世界 存入計算機系統里的數據是將概念世界中的事物數據化的結果。為了准確地反映事物本身及事物之間的各種聯系,資料庫中的數據必須有一定的結構,這種結構用數據模型來表示。數據模型將概念世界中的實體,及實體間的聯系進一步抽象成便於計算機處理的方式。
二、E-R模型
E-R模型(實體聯系模型)簡稱E-R圖。它是描述概念世界,建立概念模型的實用工具。E-R圖包括三個要素:
實體(型)――用矩形框表示,框內標注實體名稱。
屬性――用橢圓形表示,並用連線與實體連接起來。
實體之間的聯系――用菱形框表示,框內標注聯系名稱,並用連線將菱形框分別與有關實體相連,並在連線上註明聯系類型。
聯系歸結為三種類型:
1)一對一聯系(1:1)
設A、B為兩個實體集。若A中的每個實體至多和B中的一個實體有聯系,反過來,B中的每個實體至多和A中的一個實體有聯系,稱A對B或B對A是1:1聯系。注意,1:1聯系不一定都是一一對應的關系。可能存在著無對應。如一個公司只有一個總經理,一個總經理不能同時在其它公司再兼任總經理,某公司的總經理也可能暫缺。
2)一對多聯系(1:n)
如果A實體集中的每個實體可以和B中的幾個實體有聯系,而B中的每個實體至我和A中的一個實體有聯系,那麼A對B屬於1:n聯系。如一個部門有多名職工,而一名職工只在一個部門就職,部門與職工屬於一對多的聯系。
3)多對多聯系(m:n)
若實體集A中的每個實體可與和B中的多個實體有聯系,反過來,B中的每個實體也可以與A中的多個實體有聯系,稱A對B或B對A是m:n聯系。如一個學生可以選修多門課程,一門課程由多個學生選修,學生和課程間存在多對多的聯系。
必須強調指出,有時聯系也有屬性,這類屬性不屬於任一實體只能屬於聯系。
三、數據模型簡介
數據模型由三部分組成,即模型結構、數據操作和完整性規則。這里主要介紹模型結構。DBMS所支持的數據模型分為四種:層次模型、網狀模型、關系模型、面向對象模型。其中第四種數據模型目前並未成熟,因此傳統的說法有前三種數據模型。
1、基本層次聯系
層次模型和網狀模型有共同點,可以把它們統稱為格式化模型。基本層次聯系就是包括兩結點和一邊的基本單元,兩個實體間的有向邊代表的基本層次聯系表示一對多的聯系。通常把表示1的實體放在上方,稱為父結點,把表示N的實體放在下面,稱為子結點。
2、層次數據模型
用村形結構表示實體及其之間的聯系的模型稱為層次模型。該模型的實際存儲數據由鏈接指針來體現聯系。特點:有且僅有一個結點無父結點,此結點即為根結點;其它結點有且僅有一個父結點。適合用表示一對多的聯系。
3、網狀模型
用網狀結構表示實體及其之間的聯系的模型稱為網狀模型。允許結點有多於一個的父結點,可以有一個以上的結點無父結點。適合用於表示多對多的聯系。
層次模型和網狀模型從本質上都是一樣的。存在的缺陷:難以實現系統擴充,插入或刪除數據時,涉及到大量鏈接指針的調整。
D. 資料庫屬性是什麼意思
資料庫屬性即是資料庫欄位,指資料庫中表的列。
我們把表中的每一行叫做一個「記錄」,每一個記錄包含這行中的所有信息,就像在通訊錄資料庫中某個人全部的信息,但記錄在資料庫中並沒有專門的記錄名,常常用它所在的行數表示這是第幾個記錄。
欄位是比記錄更小的單位,欄位集合組成記錄,每個欄位描述文獻的某一特徵,即數據項,並有唯一的供計算機識別的欄位標識符。
(4)資料庫實體屬性擴展閱讀
資料庫屬性的數據類型介紹(以mysql為例):
1、數值類型,例如int、SMALLINT、MEDIUMINT、double、float等。
2、日期和時間類型,例如DATE、TIME、TIMESTAMP、DATETIME、YEAR等。
3、字元串類型,例如char、VARCHAR、blob、text、MEDIUMBLOB、MEDIUMTEXT等。
E. 資料庫中的實體解釋
就資料庫而言,實體往往指某類事物的集合,把每一類數據對象的個體稱為實體,資料庫實體可以是具體的人事物,也可以是抽象的概念、聯系。
E-R稱為實體-聯系圖,是描述概念世界、建立概念模型的實用工具。資料庫的設計過程是先使用E-R圖描述組織模式,再進一步轉換成任何一種DBMS支持的數據模型。
E-R圖的三要素為實體、屬性和聯系,分別用矩形框、橢圓形和菱形框表示。
(5)資料庫實體屬性擴展閱讀:
實體的相關術語:
1、實體屬性:
將食物的特性稱為實體屬性,每個實體都具有多個屬性,幾多個屬性才能描述一個實體。實體屬性值是實體屬性的具體化表示,屬性值的集合表示一個實體。
2、實體屬性值:
實體屬性值是實體屬性的具體化表示,屬性值的集合表示一個實體。
3、實體類型:
用實體名及實體所有屬性的集合表示一種實體類型,他剪真實體型通常一個實體型表示一類試題。因此通過實體型可以區分不同類型的失誤。
F. 資料庫中,實體聯系模型的中什麼是主屬性
(01)
實體、實體類型、實體集
解釋:
實體是一個數據對象,指應用中可以區別的客觀存在的事物,如人、部門、表格、物體、項目等.
那麼同一類實體就構成實體集(EntitySet).
實體的內涵用實體類型(Entity
Type)來表示.實體類型是對實體集中實體的定義.
(02)
聯系、聯系類型、聯系集
解釋:
現實世界中,實體不是孤立的,實體之間是有聯系的.例如
"職工在某部門工作"
是實體"職工"和"部門"之間的聯系.......等.聯系是一個或多個實體之間的關聯關系.同一類聯系構成聯系集(Relationship
Set).聯系的內涵用聯系類型(Relationship
Type)來表示.聯系類型是對聯系集中聯系的定義.
(03)
屬性、基本屬性、復合屬性、單值屬性、多值屬性、導出屬性、空值屬性
解釋:
實體的某一特性(在C#(面向對象中)特性和屬性是有區別的,只是叫法上不同而已)稱為屬性.如
人有姓名、性別等.
在一個實體中,能夠唯一標示實體的屬性或屬性集稱為"實體標識符".但一個實體只能有一個"實體標識符"。
G. 資料庫實體、屬性、域的含義
實體:把客觀存在並且可以相互區別的事物稱為實體。實體可以是實際事物,也可以是抽象事件。如一個職工、一場比賽等。
屬性:描述實體的特性稱為屬性。如職工的職工號,姓名,性別,出生日期,職稱等。
域就是列的取值范圍,比如性別的域就是(男,女)
H. 我總是分不清資料庫中的實體和屬性
實體包含若干屬性,實體一般對應一個表,屬性是一個欄位。
I. 資料庫 ER圖實體的屬性是要把所有屬性的都要寫出來嗎
ER圖的屬性一般只把主要的標出來,一般主鍵和外鍵都要標出來。在具體實現物理模型時,就需要把所有能用到的屬性都設置好。
ER圖中規定: 用矩形表示實體(等同於表) 用橢圓形表示實體的屬性(等同於表中欄位) 用菱形表示實體關系(等同於外鍵),還要將有關系的實體用線連接上,線上畫菱形。 這是資料庫ER圖的規定,沒有什麼原因,平行四邊形ER中沒有。
在ER圖中有如下四個成分:
矩形框:表示實體,在框中記入實體名。
菱形框:表示聯系,在框中記入聯系名。
橢圓形框:表示實體或聯系的屬性,將屬性名記入框中。對於主屬性名,則在其名稱下劃一下劃線。
連線:實體與屬性之間;實體與聯系之間;聯系與屬性之間用直線相連,並在直線上標注聯系的類型。(對於一對一聯系,要在兩個實體連線方向各寫1; 對於一對多聯系,要在一的一方寫1,多的一方寫N;對於多對多關系,則要在兩個實體連線方向各寫N,M。)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ER圖
J. 資料庫設計中實體與屬性以及關系的確定
資料庫設計中,其實這個與網站數據的設計差不多的。實體其實相對於網站資料庫中常說的記錄,而屬性則相當對欄位。如下面的實例,物品鉛筆為實體,而數量、顏色、價格就是三個屬笥:實體屬性1屬性2屬性3 物品數量顏色價格鉛筆10黑1 上面的例子在網站資料庫中的叫法就有點不同,"數量""顏色""價格"叫做欄位,而「鉛筆10黑1」也就是一行稱為一條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