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4解析源碼
Ⅰ 我想用易語言做各播放器的vip視頻解析軟體請問怎麼解析,源碼什麼急求會了必須採納
輸入:超文本瀏覽框1.地址 = 「http://000o.cc/jx/ty.php?url=」 + _啟動窗口.編輯框1.內容(如果沒有介面,那就使用我給的試試)
Ⅱ c語言程序設計MP3或MP4文件基本信息的解析
找了個MP3看了下,comment是29個位元組。
可參考 http://www.chineselinuxuniversity.net/articles/27374.shtml
拿VC的C語言寫了下:
頭文件:
#include <stdio.h>
// TODO: reference additional headers your program requires here
#define MP3_ID3_LENGTH 10
typedef struct tag_ID3_INFO
{
} ID3_INFO;
#define IDENTIFY_LEN 3
#define TITLE_LEN 30
#define ARTIST_LEN 30
#define ALBUM_LEN 30
#define YEAR_LEN 4
#define COMMENT_LEN 30
#define GENRE_LEN 1
// IDENTIFY_LEN + TITLE_LEN +...
#define MP3_INFO_LENGTH 128
typedef struct tag_MP3_INFO
{
char Identify[IDENTIFY_LEN + 1]; //TAG三個字母
//這里可以用來鑒別是不是文件信息內容
char Title[TITLE_LEN + 1]; //歌曲名,30個位元組
char Artist[ARTIST_LEN + 1]; //歌手名,30個位元組
char Album[ARTIST_LEN + 1]; //所屬唱片,30個位元組
char Year[YEAR_LEN + 1]; //年,4個位元組
char Comment[COMMENT_LEN + 1]; //注釋,28個位元組
char Genre[GENRE_LEN + 1]; //類型 ,1個位元組
} MP3_INFO;
C文件:
#include <string.h>
#define MP3_OK 1
#define MP3_ERROR 1
FILE *OpenMp3File(char *pFileName);
int ReadMP3Info(FILE *pFile, MP3_INFO *pstInfo);
int OutputMP3Info(MP3_INFO *pstMp3Info);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FILE *pFile = NULL;
MP3_INFO stMp3Info = {0};
char *pfname = "E:\\Project\\MP3\\test.MP3";
pFile = OpenMp3File(pfname);
if (NULL == pFile)
{
return MP3_ERROR;
}
ReadMP3Info(pFile, &stMp3Info);
printf("\r\nMP3 file: %s", pfname);
OutputMP3Info(&stMp3Info);
printf("Hello World!\n");
return MP3_OK;
}
FILE *OpenMp3File(char *pFileName)
{
FILE *pFile = NULL;
pFile = fopen(pFileName,"rb");
if (NULL==pFile)
{
printf("open read file error!!");
return NULL;
}
return pFile;
}
int ReadMP3Info(FILE *pFile, MP3_INFO *pstInfo)
{
int len = 0;
if ((NULL == pFile) || (NULL == pstInfo))
{
return MP3_ERROR;
}
fseek(pFile, 0, SEEK_END);
len = ftell(pFile);
if (len <= (MP3_INFO_LENGTH + MP3_ID3_LENGTH))
{
return MP3_ERROR;
}
memset(pstInfo, 0, sizeof(MP3_INFO));
fseek(pFile, -MP3_INFO_LENGTH, SEEK_END);
len = fread((char *)(pstInfo->Identify), 1, IDENTIFY_LEN, pFile);
len += fread((char *)(pstInfo->Title), 1, TITLE_LEN, pFile);
len += fread((char *)(pstInfo->Artist), 1, ARTIST_LEN, pFile);
len += fread((char *)(pstInfo->Album), 1, ALBUM_LEN, pFile);
len += fread((char *)(pstInfo->Year), 1, YEAR_LEN, pFile);
len += fread((char *)(pstInfo->Comment), 1, COMMENT_LEN, pFile);
len += fread((char *)(pstInfo->Genre), 1, GENRE_LEN, pFile);
if (MP3_INFO_LENGTH != len)
{
return MP3_ERROR;
}
return MP3_OK;
}
int OutputMP3Info(MP3_INFO *pstMp3Info)
{
printf("\r\nTag : %s", pstMp3Info->Identify);
printf("\r\nTitle : %s", pstMp3Info->Title);
printf("\r\nArtist : %s", pstMp3Info->Artist);
printf("\r\nAlbum : %s", pstMp3Info->Album);
printf("\r\nYear : %s", pstMp3Info->Year);
printf("\r\nComment: %s", pstMp3Info->Comment);
return MP3_OK;
}
測試:
MP3 file: E:\Project\MP3\test.MP3
Tag : TAG
Title : TrackTitle
Artist : ArtistName
Album : AlbumTitle
Year : 2012
Comment: This is a comment
Ⅲ mp4里下的視頻為什麼無法解碼怎麼解決
因為mp4視頻有不同的解碼構成,例如avc 或mpeg-1。目前全兼容型播放器還比較少,在手機上只有盡可能多的試用新版本播放器,或者自己在電腦上自備轉碼軟體來解決。MP4播放器可以通過USB或1394埠傳輸文件,很方便地將視頻文件下載到設備中進行播放,以及獨立的音頻播放系統,以滿足隨時播放視頻的需要。
MP4:
MP4播放器,是一種集音頻、視頻、圖片瀏覽、電子書、收音機等於一體的多功能播放器。MP4播放器是一個能夠播放MPEG-4文件的設備,它可以叫做PVP。(Personal Video Player,個人視頻播放器);可以叫做PMP(Portable Media Player,攜帶型媒體播放器);也可以叫做PIA。(Personal Imagine Assitant個人圖像助手)。
Ⅳ mp4文件格式解析
註:概念
MP4文件中的所有數據都裝在box(QuickTime中為atom)中,也就是說MP4文件由若干個box組成,每個box有類型和長度,可以將box理解為一個數據對象塊。box中可以包含另一個box,這種box稱為container box。一個MP4文件首先會有且只有一個「ftyp」類型的box,作為MP4格式的標志並包含關於文件的一些信息;之後會有且只有一個「moov」類型的box(Movie Box),它是一種container box,子box包含了媒體的metadata信息;MP4文件的媒體數據包含在「mdat」類型的box(Midia Data Box)中,該類型的box也是container box,可以有多個,也可以沒有(當媒體數據全部引用其他文件時),媒體數據的結構由metadata進行描述。
box中的位元組序為網路位元組序,也就是大端位元組序(Big-Endian),簡單的說,就是一個32位的4位元組整數存儲方式為高位位元組在內存的低端。Box由header和body組成,其中header統一指明box的大小和類型,body根據類型有不同的意義和格式。
標準的box開頭的4個位元組(32位)為box size,該大小包括box header和box body整個box的大小,這樣我們就可以在文件中定位各個box。如果size為1,則表示這個box的大小為large size,真正的size值要在largesize域上得到。(實際上只有「mdat」類型的box才有可能用到large size。)如果size為0,表示該box為文件的最後一個box,文件結尾即為該box結尾。(同樣只存在於「mdat」類型的box中。)
size後面緊跟的32位為box type,一般是4個字元,如「ftyp」、「moov」等,這些box type都是已經預定義好的,分別表示固定的意義。如果是「uuid」,表示該box為用戶擴展類型。如果box type是未定義的,應該將其忽略。
表明文件類型,該box只有一個並且只能被包含在文件層,不能被其他box包含。同時,他應該出現在文件的最開始的位置,指示該MP4文件應用的相關信息。ftyp box包含一個32位的major brand(4個字元),一個32位的minor version(整數)和一個以32位為單位的compatible brands數組。
註:box的類型為ftyp box大小為24個位元組,其中major_brand和minor_version都是isom。
該box包含了文件媒體的metadata信息,「moov」是一個container box,具體內容信息由子box詮釋。同File Type Box一樣,該box有且只有一個,且只被包含在文件層。一般情況下,「moov」會緊隨「ftyp」出現。「moov」中會包含1個「mvhd」和若干個「trak」。其中「mvhd」為header box,一般作為「moov」的第一個子box出現(對於其他container box來說,header box都應作為首個子box出現)。「trak」包含了一個track的相關信息,是一個container box。
Ⅳ 誰給我講一講有關mp4屏幕和解碼的知識
如今,MP4播放器已經進入RM/RMVB隨身看時代,在快閃記憶體MP4領域,市場已經基本確立了ADI BF533/BF547方案定位高端,瑞芯微RK2706方案及華芯飛JZ4732方案定位中低端的格局。由於大多數MP4採用的瑞芯微或華芯飛主控方案的性能差距並不明顯,因此,MP4圍繞屏幕所展開的面子比拼就成為市場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下面,筆者將為你全息掃描主流MP4屏幕的技術、尺寸、解析度和發色數等特性,面面俱到,撥雲見日,為你呈現MP4屏幕真實的魅彩本色。
第一面 家族掃描
屏幕技術:一強稱霸 兩雄並起
目前,包括電腦顯示器、筆記本電腦、數字電視、手機和便攜播放器在內的各類電子產品,都已廣泛採用LCD(Liquid Crystal Diode/液晶顯示器)技術。
在早期的彩屏MP3時代,CSTN(彩色超扭曲向列液晶)屏幕曾經風靡一時,不過,隨著近年來LCD液晶顯示技術的進步與提升,MP4已經過渡至主流的TFT時代,同時,性能更好的LTPS和AMOLED屏幕技術也得到了較好的應用與推廣,其中,AMOLED技術的前景令人看好。
1.傳統霸主——TFT-LCD技術(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晶體管液晶)
對於TFT-LCD屏幕,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它屬於AM-LCD(Active Matrix-LCD/有源矩陣型液晶顯示屏幕)的一種分支,通過在液晶基板的背部設置背光板和彩色濾光板,可以主動的對屏幕上的各個獨立象素進行控制。
和早期的STN-LCD(Super Twisted Nematic/超扭曲向列液晶)相比,TFT-LCD技術具有色彩飽和度更高、色彩還原能力更強、對比度更高(200:1)、響應速度更好(30ms)等優點,它曾作為LCD的開路先鋒,擊敗了傳統的行業霸主CRT屏幕技術。
作為一項誕生多年、日趨成熟的液晶技術,TFT-LCD因產能規模較大、成本較低、配置靈活,已經被廣泛應用於各個領域,市場上絕大多數MP4播放器都採用該屏幕,魅族、昂達、藍魔等本土廠商以及大多數國外廠商的產品基本都是採用TFT-LCD屏幕,不過,隨著硬體技術與消費需求的提升,顯示參數日漸落後的TFT-LCD正面臨著新一代屏幕技術的嚴峻挑戰,其正在逐步退出歷史舞台。
2.改進超越——LTPS-LCD技術(Low Temperature Polycrystalline Silicon/低溫多晶硅)
LTPS-LCD是在TFT-LCD基礎上改進而來的新一代技術,它在屏幕的封裝過程,通過對傳統非晶硅(a-Si)玻璃面板進行準分子激光處理,使其轉變為多晶硅結構,將晶體管中的電子流動速度提高約100倍,從而獲得更高的解析度和更豐富的色彩。
LTPS-LCD技術的特點在於簡化了屏幕外圍電路的結構,LTPS-LCD模塊中的元件數量可減少40%,連接部分更可減少95%,極大的降低了產品的故障率。此外,LTPS-LCD技術的能耗更低,在顯示參數上,LTPS-LCD屏幕的垂直和水平可視角度都可達170度,顯示響應時間達到12ms,顯示亮度達到500尼特,對比度可達500:1,各方面性能均大幅超越了傳統TFT-LCD。
目前,LTPS-LCD屏幕的推廣和應用進程日益加快,上游領域的京東方、統寶光電等廠商均以初步實現規模化量產,雖然其現階段成本比傳統TFT略高,但因其性能參數更好,諸如艾諾、愛國者、歌美、海暢等較為注重產品品質的國內MP4廠商都在大力推廣採用該技術的產品,但這一技術具有一定的過渡性質,前景並不明朗。
3.希望之星——AMOLED技術(Active Matrix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主動矩陣有機發光二極體面板)
AMOLED技術被稱為下一代顯示技術,其主要通過在薄膜電晶體搭配電容來儲存訊號,以此控制OLED面板的亮度灰階表現,因為OLED屬於自發光體,故屏幕不需要藉助TFT以及LTPS屏幕採用的背光板和彩色濾光板,因此AMOLED屏幕的結構更加輕薄小巧,符合消費電子產品輕薄化的發展需求,而且,其屏幕功耗僅為同尺寸TFT屏幕耗電量的60%,可以顯著提升產品的續航時間。
AMOLED技術的顯示參數同樣十分出色,其響應時間可達0.01ms,顯示色域能夠達到114% NTFS色域(傳統TFT為68% NTFS色域),對比度可達10000:1,屏幕的垂直和水平可視角度接近180度。
可以說,AMOLED技術代表了目前液晶顯示技術的一流水平,不過,由於工藝復雜、良品率低,導致目前的成本較高,影響了這一技術更廣泛的應用,現階段MP4市場上僅有艾利和與台電兩家廠商推出了相應產品。不過,三星電子、三星SDI、LG飛利浦、友達光電等上游廠商以及索尼、東芝、松下、夏普等電視製造商都在全力推進AMOLED技術的研發及推廣,這一技術的前景頗為樂觀。
MP4的屏幕尺寸和解析度作為屏幕最重要的實力表現,決定了消費者對於一款MP4的外在印象與感性評價,這兩個指標融合緊密,單獨說明實在困難,故這里統一放在一起談。
屏幕尺寸,就是指屏幕對角線之間的直線距離,目前,主流市場的MP4屏幕尺寸的跨度從2.4英寸、2.6英寸、2.8英寸、到3英寸、3.5英寸、再到4.0英寸、4.3英寸,基本涵蓋了一般用途的需要。
輕松帶和舒服看,是消費者對MP4提出的整體要求,但對於廠商而言,這就像是矛盾統一的兩極,偏重便攜性就要保持較小的產品體積,於是就很難採用大尺寸的屏幕,就會影響觀看的舒適性;而偏重觀賞性就要採用較大尺寸的屏幕,則很難保持產品的體積,就會制約產品的便攜性,不過,具體到每一個消費者,其口味有別,需求各異,故而廠商還是能夠找到合適的平衡點。
屏幕解析度,是指畫面的解析度,它通過屏幕水平方向像素點數與垂直方向像素點數相乘的方式來表示,例如常見的320×240解析度,就是指屏幕水平方向有320個像素點,垂直方向有240個像素點,這一數值越大,顯示圖像就越清晰。
當然,顯示的清晰度還與屏幕的點距和尺寸有關,點距是指屏幕上兩個相鄰熒光點的距離,用顯示區域的寬和高的數值(單位為毫米)分別除以屏幕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像素點(即屏幕解析度),即可得到屏幕的點距,點距越小,則屏幕顯示越清晰。
上文所說的320×240解析度即為最常見的QVGA(Quarter VGA)解析度,它的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像素點數均等於標準的VGA解析度(640×480解析度)的1/2,故其像素總數為VGA解析度的1/4。近期,隨著本土廠商大力推廣寬屏MP4產品,一種新的400×240 (Wide QVGA)解析度也漸漸被大家所熟知,其實,細心的朋友就能發現,400×240解析度僅僅是在QVGA解析度的基礎上增加了水平方向的像素點,垂直方向的像素點沒有任何改變,只是將屏幕簡單的拉長,其屏幕比例為15:9。國際標準的WQVGA解析度應為480×272解析度(16:9屏幕比例),它是通過在QVGA解析度基礎上增加水平和垂直方向像素點實現的,不過,由於廠商的大力宣傳,似乎市場已經認可了400×240像素為WQVGA解析度,因此,我們也不會太排斥這一稱謂。
屏幕尺寸對於清晰度的影響也就在此,在同等解析度條件下,屏幕尺寸越大,則點距越大,顯示的清晰度當然會變差(即通常所說的顆粒感明顯)。下面,筆者就結合屏幕尺寸與解析度的關系,簡單談談主流MP4的屏幕尺寸與解析度的搭配定位與產品特性:
為了直觀清楚的展現各類屏幕設計的特點,筆者特將各個屏幕尺寸/解析度的特性做了一個簡單的比較,你可以參考下面的對比與結果,根據你的偏好選擇最適合你需求的屏幕設計。(對比僅供參考)
3英寸(含)以下主流MP4屏幕對比:(單項按從低到高得1-6分,兩者相等取平均分,綜合評價按總分高低排列)
便攜性:
2.4英寸普屏(6分)>2.6英寸寬屏(5分)>2.8英寸寬屏(4分)>3.0英寸寬屏(3分)>2.8英寸普屏(2分)>3.0英寸普屏(1分)
4:3節目播放畫面面積:
3.0英寸普屏(6分)>2.8英寸普屏(5分)>3.0英寸寬屏=2.4英寸普屏(3.5分)>2.8英寸寬屏(2分)>2.6英寸寬屏(1分)
16:9節目播放畫面面積:
3.0英寸寬屏(6分)>2.8英寸寬屏(5分)>3.0英寸普屏(4分)>2.6英寸寬屏(3分)>2.8英寸普屏(2分)>2.4英寸普屏(1分)
綜合評價:
3.0英寸寬屏(12.5分)>2.8英寸寬屏(11分)=3.0英寸普屏(11分)>2.4英寸普屏(10.5分)>2.8英寸普屏(9分)=2.6英寸寬屏(9分)
2.後備組:大小S——3.5英寸 & 4.3英寸
適當放鬆了便攜性的制約,廠商就可以在更大的屏幕尺寸上施展拳腳,目前,蘋果iPod Touch率先採用了3.5英寸屏幕設計(480×320解析度,3:2比例),因其屏幕的點距較小、顯示清晰度較主流MP4有較大提升,但其高昂的價格同樣拉開了與主流MP4的距離。
Ⅵ mp4文件是什麼編碼的
MPEG-4 不同壓縮編碼格式介紹 運動圖像專家組,英文簡稱MPEG(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隸屬於ISO/IEC的一個專家工作組,主要負責為數字音視頻編碼演算法開發和制定標准。該組織始建於1988年,並於1992年制定出MPEG0-1標准,它是將視頻數據壓縮成1-2Mb/s的標准數據流,工業產品VCD機和MP3播放器都是以該標准為基礎洐生出來的。隨後的1994年,制定出MPEG-2標准,它是為了獲得更高的解析度(720*486),提供廣播級視頻和CD品質的音頻而產生的高質量音視頻編碼標准,傳輸速率在3-10Mbit/s之間,它也是數字電視、DVB和DVD所遵循的壓縮標准。 隨著研究工作的深入發展,ISO又公布了「超低比特率活動圖像和語音壓縮標准」,排序MPEG-4,1998年10月批准第一版,1994年4月又公布了第二版及其校驗模型(VM),MPEG-4正式編號是ISO/IEC國際標准14496,它是一種新型的多媒體標准,它與前標准一個重要區別就在於它是一個基於對象的視編碼壓縮標准,它所定義的碼率控制的目標就是獲得在給定碼率下的最優質量,它為互聯網上傳輸高質量的多媒體視頻提供了很好的技術平台。 1998年微軟開發了第一個在PC上使用的MPEG-4編碼器,它包括MS MPEG4V1、MS MPEG4V2、MS MPEG4V3的系列編碼內碼,其中V1和V2用來製作AVI文件,一直到現在它都是作為Windows的默認組件,不過V1和V2的編碼質量不是很好,一直到MS MPEG4V3才開始有好轉,畫質有了顯著的進步,但是不知微軟出何居心,卻將這個MS MPEGV3的視頻編碼內核封閉,僅僅使其應用於Windows Media流媒體技術上,也就是我們熟悉的ASF流媒體文件中,ASF文件雖然有一些優勢,但是由於過分的封閉不能被編輯,末得到廣泛的應用,這便惹怒了那些個不怕天不怕地的視頻黑客和致力於鑽研視頻編碼的高手,後來,這些小組不僅破解了微軟的視頻編碼,而且經過他們的修改,一種新的視頻編碼誕生了:那就是廣為流傳的MPEG編碼器-DivX3.11。 DivX採用了MS的MPEGV3,改良後並加入自己功能稱之為DivX3.11,也是目前互聯網上普通採用的MPEG-4編碼器之一。很快,DivX被傳得紅得發紫,幾乎成了業界的標准,但是總是同樣很快的出現了,DivX的基礎技術是非法盜用微軟的,微軟聲稱將對所有推動DivX發展的人、企業進行追究,可是DivX技術的創造者之一羅達(Rota)正全面申請將DivX合法化,這是基於DivX雖然是從Window的發明出來的,但卻沒有用過任何微軟的技術,更組建新公司DivXNetworks全力推廣DivX,看來DivX(俗稱壓縮電影)蓬勃發展的大潮是勢不可擋了。 然而——看來任何吸引眼球的故事在關鍵時刻都會發生轉折,DivX的發展竟也不能脫離這一俗套,就在DivX順利發展時期,DivX的技術逐漸成熟,商機無限的時候,一台好戲上演了,DivXNetworks成立初衷就是擺脫微軟的技術封閉,因而發起一個完全開放源碼的項目,名為「Projet Mayo」,目標是開發一套全新的、開放源碼的MPEG4編碼軟體,由於它完全符合ISO MPEG標准,又是完全開放源代碼,OpenDivXCODEC吸引了很多軟體,視頻高手參與,很快便開發出具有更高性能的編碼器Encore2等等,就在DivX最輝煌的時期,DXN公司突然封閉了DivX的源代碼,並在Encore2的基礎上發布了自有產品DivX4,原來DXN早就給自己留了後門,DivX採取的是LGPL協議,而不是GPL協議,雖說它們都是公共許可證協議,保障自由使用和修改軟體或源碼的權利,但LGPL允許私有,DXN就是利用這一協議初其不備的擺了所有人一刀。 接著——就象好萊塢復仇電影那樣,所有被DXN公司狠狠涮了一回的軟體、視頻團體另起門戶,逐漸重新聚攏開發力量,高舉復仇大旗,在OpenDivX版本基礎上,再次開發出一種新的MPEG-4編碼--XviD,名字的順序和DviX剛好相反,僅僅從名字就可以看出Xvid充滿了復仇的力量。 從技術上來說,Xvid已經基本上與DXN公司的最新版本DivX5接近,或者還有所超越,它可以在保
Ⅶ 源代碼MP4下載
《源代碼》網路網盤免費資源下載:
鏈接:
影片《源代碼》是由鄧肯·瓊斯執導,傑克·吉倫哈爾、維拉·法米加、米歇爾·莫娜漢等人聯袂出演。影片於2011年4月1日在美國上映。影片講述了一位在阿富汗執行任務的美國空軍飛行員柯爾特·史蒂文斯,醒來時發現自己正處在一輛前往芝加哥的火車上,並就此經歷的一系列驚心動魄的事件。
Ⅷ 為什麼下載的mp4視頻會出現解碼錯誤
因為mp4視頻有不同的解碼構成,例如avc 或mpeg-1
目前全兼容型播放器還比較少,在手機上只有盡可能多的試用新版本播放器,或者自己在電腦上自備轉碼軟體來解決。
Ⅸ 怎樣把一個軟體解析成源碼
源程序,有人又稱源代碼!
指的是所用程序的原始代碼!是軟體或是游戲的最初始的代碼的集合!
和一般的程序相比,源程序具有最初始性,不可生成性!
比如你現在看的這個網頁,可以通過點擊滑鼠右鍵→查看源文件的方法查看該網頁的程序!但這個程序就不是源程序,是通過網頁伺服器的網頁服務的源程序所生產組裝的程序!
通常某些源程序是很隱秘的,,能創造巨大的經濟效應!比如WINDOWS的源程序,如果有人能拿到,那肯定可以賣個好價錢!
總之,程序可以由源程序來生成,但源程序只能有人來進行編寫!如果你不太確定收件箱中的某封電子郵件或某個需要瀏覽的網站頁面是否附帶了病毒時,可以通過「查看源文件」的方式,查看後台HTML源代碼。如果源文件中顯示的URL與真實的鏈接無法匹配,那說明該郵件或網頁有問題。 如果「查看源文件」這一功能無法使用了,確實是件很麻煩的事情。導致該問題出現的原因有很多,下面將一一列舉:
第一類情況是,當瀏覽器的緩存被裝滿時,「查看源文件」功能將失效。如果你想確定自己的電腦是否屬於這類情況,可以點擊IE的「工具」菜單中的「Internet選項」 「常規」標簽,然後,再點擊「Internet臨時文件」一欄中的「刪除文件」按鈕。
第二類情況,當你打開某些特殊的瀏覽器窗口(比如說用JavaScript腳本語言編寫的網頁)時,「查看源文件」功能也會失效。如果你在瀏覽任何網頁時,都無法「查看源文件」,那就不屬於這類情況。
第三類情況,當一個網頁還沒有被完全載入到桌面時,「查看源文件」功能也是不能使用的(在這種狀態下,「文件」菜單中的「另存為」選項也是屏蔽的)。這也算不上是真正的問題。
第四類情況,查看Windows文件夾,如果找不到Notepad.exe,將會導致「查看源文件」功能無法使用。
第五類情況,如果TEMP(或TMP)環境變數指向某一個不存在的文件夾,也會導致「查看源文件」功能無法使用。打開命令提示符(command prompt)窗口,鍵入SET TEMP(或SET TMP),就可以查看到這些變數的值。
第六類情況,通過注冊表設置也可以限定命令行的有效性。首先,點擊「開始」菜單,在運行對話框中鍵入「REGEDIT」,調出注冊表編輯器,點擊「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 PoliciesMicrosoftInternet Explorer Restrictions」,在右邊的窗格中找到一個名為NoViewSource的值,如果當前的數值數據設置為1,則雙擊它,將數值數據更改為0。
第七類情況,通過查看注冊表設置,你還會發現:如果指定的調用程序不正確,也將導致「查看源文件」功能失靈。調出注冊表編輯器,點擊「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 MicrosoftInternet ExplorerView Source EditorEditor Name」,如果該鍵存在的話,右邊窗格中所顯示的默認的「數值名稱」應該是記事本程序的完整路徑,一般以「C:windowsnotepad.exe」的形式表示。如果該鍵不存在,先核實記事本程序的正確位置,然後雙擊默認鍵值,修改錯誤路徑。
第八類情況,組策略的設置也有可能會屏蔽「查看源文件」這一菜單項。從「開始」菜單中調出「運行」對話框,鍵入GPEDIT.MSC。如果桌面上彈出一個提示框,提示該文件名不正確,則說明「查看源文件」功能的失效與組策略的設置無關;否則,桌面上將會彈出一個「組策略編輯器」窗口,點擊「User ConfigurationAdministr-ativeTemplatesWindows ComponentsInternet ExplorerBrowser」,在右邊的窗格中找到View menu: Disable Source menu,如果這個鍵值被設置為「Enabled」,則將它更改為「Disabled」。
注意,上面介紹的第一類情況(即由於IE所保存的Internet臨時文件過多而造成「查看源文件」功能失靈)是最常見的。如果刪除了所有離線內容之後,該功能仍然無法使用,你再依次檢查後面所介紹的幾種可能性,直到問題消除為止。
Ⅹ mp4文件是什麼編碼的
MPEG-4 不同壓縮編碼格式介紹
運動圖像專家組,英文簡稱MPEG(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隸屬於ISO/IEC的一個專家工作組,主要負責為數字音視頻編碼演算法開發和制定標准。該組織始建於1988年,並於1992年制定出MPEG0-1標准,它是將視頻數據壓縮成1-2Mb/s的標准數據流,工業產品VCD機和MP3播放器都是以該標准為基礎洐生出來的。隨後的1994年,制定出MPEG-2標准,它是為了獲得更高的解析度(720*486),提供廣播級視頻和CD品質的音頻而產生的高質量音視頻編碼標准,傳輸速率在3-10Mbit/s之間,它也是數字電視、DVB和DVD所遵循的壓縮標准。
隨著研究工作的深入發展,ISO又公布了「超低比特率活動圖像和語音壓縮標准」,排序MPEG-4,1998年10月批准第一版,1994年4月又公布了第二版及其校驗模型(VM),MPEG-4正式編號是ISO/IEC國際標准14496,它是一種新型的多媒體標准,它與前標准一個重要區別就在於它是一個基於對象的視編碼壓縮標准,它所定義的碼率控制的目標就是獲得在給定碼率下的最優質量,它為互聯網上傳輸高質量的多媒體視頻提供了很好的技術平台。
1998年微軟開發了第一個在PC上使用的MPEG-4編碼器,它包括MS MPEG4V1、MS MPEG4V2、MS MPEG4V3的系列編碼內碼,其中V1和V2用來製作AVI文件,一直到現在它都是作為Windows的默認組件,不過V1和V2的編碼質量不是很好,一直到MS MPEG4V3才開始有好轉,畫質有了顯著的進步,但是不知微軟出何居心,卻將這個MS MPEGV3的視頻編碼內核封閉,僅僅使其應用於Windows Media流媒體技術上,也就是我們熟悉的ASF流媒體文件中,ASF文件雖然有一些優勢,但是由於過分的封閉不能被編輯,末得到廣泛的應用,這便惹怒了那些個不怕天不怕地的視頻黑客和致力於鑽研視頻編碼的高手,後來,這些小組不僅破解了微軟的視頻編碼,而且經過他們的修改,一種新的視頻編碼誕生了:那就是廣為流傳的MPEG編碼器-DivX3.11。
DivX採用了MS的MPEGV3,改良後並加入自己功能稱之為DivX3.11,也是目前互聯網上普通採用的MPEG-4編碼器之一。很快,DivX被傳得紅得發紫,幾乎成了業界的標准,但是總是同樣很快的出現了,DivX的基礎技術是非法盜用微軟的,微軟聲稱將對所有推動DivX發展的人、企業進行追究,可是DivX技術的創造者之一羅達(Rota)正全面申請將DivX合法化,這是基於DivX雖然是從Window的發明出來的,但卻沒有用過任何微軟的技術,更組建新公司DivXNetworks全力推廣DivX,看來DivX(俗稱壓縮電影)蓬勃發展的大潮是勢不可擋了。
然而——看來任何吸引眼球的故事在關鍵時刻都會發生轉折,DivX的發展竟也不能脫離這一俗套,就在DivX順利發展時期,DivX的技術逐漸成熟,商機無限的時候,一台好戲上演了,DivXNetworks成立初衷就是擺脫微軟的技術封閉,因而發起一個完全開放源碼的項目,名為「Projet Mayo」,目標是開發一套全新的、開放源碼的MPEG4編碼軟體,由於它完全符合ISO MPEG標准,又是完全開放源代碼,OpenDivXCODEC吸引了很多軟體,視頻高手參與,很快便開發出具有更高性能的編碼器Encore2等等,就在DivX最輝煌的時期,DXN公司突然封閉了DivX的源代碼,並在Encore2的基礎上發布了自有產品DivX4,原來DXN早就給自己留了後門,DivX採取的是LGPL協議,而不是GPL協議,雖說它們都是公共許可證協議,保障自由使用和修改軟體或源碼的權利,但LGPL允許私有,DXN就是利用這一協議初其不備的擺了所有人一刀。
接著——就象好萊塢復仇電影那樣,所有被DXN公司狠狠涮了一回的軟體、視頻團體另起門戶,逐漸重新聚攏開發力量,高舉復仇大旗,在OpenDivX版本基礎上,再次開發出一種新的MPEG-4編碼--XviD,名字的順序和DviX剛好相反,僅僅從名字就可以看出Xvid充滿了復仇的力量。
從技術上來說,Xvid已經基本上與DXN公司的最新版本DivX5接近,或者還有所超越,它可以在保持DivX5畫質基礎上,大大提高壓縮時間,被認為是目前最快的MPEG4編碼。除此之外,Xvid還吸收了前車之鑒,依照GPL發布,也就是說,誰要是想做成產品而不開放源碼是非法的。
跌宕起伏的故事講完了,從技術和應用上來說,MPEG是非常好的壓縮技術,甚至有人說它是21世紀數字視頻壓縮的標准,由於從MPEG-4洐生出來的格式很多,並且各大電影廠商也對MPEG-4技術存有戒心,雖然在互聯網上可以找到基於MPEG-4標準的高質量的電影節目,但實際支持MPEG-4技術的硬體產品不是很多,Sigma公司的MPEG4解碼卡NS4000支持ISO MPEG4和DivX,但卻不兼容微軟公司的WMV,直到Snazzi推出Snazzi*DV AVIO,全面兼容MPEG-4的WMV、DivX和Xvid格式,是一款性價比極高的MPEG-4實時編解碼卡。今天,我們終於有幸用硬體實時製作高畫質的MPEG-4格式的電影了,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相信今後會有更多MPEG-4硬體產品可供我們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