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資產演算法
A. 平均資產總額怎麼算
法律分析:納稅人填報資產總額的全年季度平均值,單位為萬元,保留小數點後2位。具體計算公式如下:季度平均值=(季初值+季末值)÷2。全年季度平均值=全年各季度平均值之和÷4年度中間開業或者終止經營活動的,以其實際經營期作為一個納稅年度確定上述相關指標。為了計算出來這個資產總額需要通過3月,6月,9月,12月的資產負債表才能計算出來。先計算季度平均數,再把四季度平均數合計再除4計算平均數。例如一季度就是年初數加3月末資產總額除2,二季度是3月末資產總額加6月末資產總額除2,以此類推,計算出來四季度的平均數。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五百三十八條 債務人以放棄其債權、放棄債權擔保、無償轉讓財產等方式無償處分財產權益,或者惡意延長其到期債權的履行期限,影響債權人的債權實現的,債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
第五百三十九條 債務人以明顯不合理的低價轉讓財產、以明顯不合理的高價受讓他人財產或者為他人的債務提供擔保,影響債權人的債權實現,債務人的相對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情形的,債權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撤銷債務人的行為。
B. 平均資產總額的計算公式
年度「平均資產總額」=(年初資產總額+年末資產總額)÷2
假如要計算多年的平均資產總額,則計算舉例如下:以2002-2004年三年的平均資產總額計算為例
「平均資產總額」=(2002年度平均資產總額+2003年度平均資產總額+2004年度平均資產總額)÷3
C. 平均資產總額計算公式
平均資產總額是指計算對象在某個時期里資產總額期初數與期末數的平均值。 計算公式:平均資產總額=(計算時間初期資產總額+後期資產總額)÷2。
注冊資本是公司注冊規定對公司債務承擔償還責任的投入資產部分。
投資總額是投資人投入的總資產,包括注冊資產部分,投資總額減去注冊資產部分以負債形式。
資產負債表上的資產總額是企業掌握的用以盈利的財產,等於負債和所有者權益總和。
投資總額和注冊資本在公司章程里規定的,注冊資本是強制性的必須到位,投資總額是投資意向,可以不到位。
平均資產總額是指企業資產總額年初數與年末數的平均值,平均資產總額=(資產總額年初數+資產總額年末數)÷2。
(3)平均資產演算法擴展閱讀:
平均資產總額與權益乘數
權益乘數又稱股本乘數,是指資產總額相當於股東權益的倍數。表示企業的負債程度,權益乘數越大,企業負債程度越高。
股東權益比率的倒數稱為權益乘數,即資產總額是股東權益的多少倍。該乘數越大,說明股東投入的資本在資產中所佔比重越小。它用來衡量企業的財務風險。
權益乘數較大,表明企業負債較多,一般會導致企業財務杠桿率較高,財務風險較大,在企業管理中就必須尋求一個最優資本結構,以獲取適當的 EPS/CEPS,從而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
再如在借入資本成本率小於企業的資產報酬單時,借入資金首先會產生避稅效應(債務利息稅前扣除),提高EPS/CEPS,同時杠桿擴大,使企業價值隨債務增加而增加。但杠桿擴大也使企業的破產可能性上升,而破產風險又會使企業價值下降等等。
權益乘數,代表公司所有可供運用的總資產是業主權益的幾倍。權益乘數越大,代表公司向外融資的財務杠桿倍數也越大,公司將承擔較大的風險。
但是,若公司營運狀況剛好處於向上趨勢中,較高的權益乘數反而可以創造更高的公司獲利,透過提高公司的股東權益報酬率,對公司的股票價值產生正面激勵效果。
D. 平均資產總額怎麼算
平均總資產是指計算對象在一定時期內初始和最終總資產的平均值。
年平均總資產=(年初總資產+年末總資產)/2
如果要計算多年平均總資產,計算示例如下:以2002年至2004年三年平均總資產為例
「平均總資產」=(2002年平均總資產+2003年平均總資產+2004年平均總資產)/3
計算每個季度的平均值。以第一季度為例。2010年12月31日的資產負債表總額為1月份的季初值,3月份的資產負債表總額為季末值將兩個數相加,除以2得到平均值;
計算四個季度的平均值後,第二步是將這四個數字相加,再除以四,這就是需要填寫的總資產。
拓展資料:
平均數(average)是統計學中最常用的統計量,是表示一組數據集中趨勢的量數。
平均數的計算方法是:一組數據中所有數據之和再除以這組數據的個數。
用平均數表示一組數據的情況,有直觀、簡明的特點,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如平均速度、平均身高、平均產量、平均成績等等。
定義
平均數是統計學中最常用的統計量,用來表明資料中各觀測值相對集中較多的中心位置。在畜牧業、水產業生產實踐和科學研究中,平均數被廣泛用來描述或比較各種技術措施的效果、畜禽某些數量性狀的指標等等。
統計平均數是用於反映現象總體的一般水平,或分布的集中趨勢。數值平均數是總體標志總量對比總體單位數而計算的。
平均數是統計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小學數學里所講的平均數一般是指算術平均數,也就是一組數據的和除以這組數據的個數所得的商。在統計中算術平均數常用於表示統計對象的一般水平,它是描述數據集中位置的一個統計量。既可以用它來反映一組數據的一般情況、和平均水平,也可以用它進行不同組數據的比較,以看出組與組之間的差別。用平均數表示一組數據的情況,有直觀、簡明的特點,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如平均速度、平均身高、平均產量、平均成績等等。
平均數非常明顯的優點之一是,它能夠利用所有數據的特徵,而且比較好算。另外,在數學上,平均數是使誤差平方和達到最小的統計量,也就是說利用平均數代表數據,可以使二次損失最小。
因此,平均數在數學中是一個常用的統計量。但是平均數也有不足之處,正是因為它利用了所有數據的信息,平均數容易受極端數據的影響。
例如,在一個單位里,如果經理和副經理工資特別高,就會使得這個單位所有成員工資的平均水平也表現得很高,但事實上,除去經理和副經理之外,剩餘所有人的平均工資並不是很高。這時,中位數和眾數可能是刻畫這個單位所有人員工資平均水平更合理的統計量。
中位數和眾數這兩個統計量的特點都是能夠避免極端數據,但缺點是沒有完全利用數據所反映出來的信息。由於各個統計量有各自的特徵,所以需要我們根據實際問題來選擇合適的統計量。
E. 平均凈資產計算公式
平均資產總額=(年初資產總額+年末資產總額)/2。
平均凈資產=(年初凈資產總額+年末凈資產總額)/2。
分類。
凈資產根據行業類別的不同,主要可以分為三類,分別是行政單位凈資產、事業單位凈資產和民間非營利組織的凈資產。
而根據其使用是否受到限制,又可以分為兩類,限定性凈資產和非限定性凈資產。
行政單位凈資產其實就是指行政單位的總資產減去了負債以及收入減去了支出後的差額,主要包括固定基金、結余等等。
事業單位凈資產就是單指資產減去負債後的差額。包括有事業基金、固定基金、專用基金、事業結余和經營結余等。
民間非營利組織的凈資產是指資產減去負債後的余額。也是我們通俗所說的凈資產。
F. 平均凈資產怎麼算
計算公式如下:凈資產=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平均資產總額=(年初資產總額+年末資產總額)/2。平均凈資產=(年初凈資產總額+年末凈資產總額)/2。平均凈資產是指計算日所有上市公司凈資產的平均值。根據中國證監會發布的《公開發行證券公司信息披露編報規則》第9號的通知的規定: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ROE)的計算公式如下:ROE=P/(E0+NP÷2+Ei×Mi÷M0-Ej×Mj÷M0)。
其中:P為報告期利潤;NP為報告期凈利潤;E0為期初凈資產;Ei為報告期發行新股或債轉股等新增凈資產;Ej為報告期回購或現金分紅等減少凈資產;M0為報告期月份數;Mi為新增凈資產下一月份起至報告期期末的月份數;Mj為減少凈資產下一月份起至報告期期末的月份數。
注冊會計師考試章節知識點歸納,祝你輕松取證。
移動端題庫:http://m.hqwx.com/tiku/zckjs/?utm_campaign=hehuoren
PC端題庫:http://hqwx.com/tiku/zckjs/?utm_campaign=hehuoren
G. 資產總額(全年平均數)怎麼算
月平均資產總額值=(月初值+月末值)/2。
全年月平均資產總額值=全年各月平均值之和/12。
凈資產(所有者權益總額)=資產總額-負債總額
資產總額指企業擁有或控制的全部資產。包括流動資產、長期投資、固定資產、無形及遞延資產、其他長期資產等,即為企業資產負債表的資產總計項。 一般可以認為,某一會計主體的總資產
金額等於其資產負債表的「資產總計」金額。與聯合國SNA中的核算口徑相同,我國資產負債核算中的「資產」指經濟資產。所謂經濟資產,是指資產的所有權已經界定,其所有者由於在一定時期內對它們的有效使用、持有或者處置,可以從中獲得經濟利益的那部分資產。
(7)平均資產演算法擴展閱讀:
1、反映企業財務結構是否合理的指標有:
(1)凈資產比率=股東權益總額/總資產
該指標主要用來反映企業的資金實力和償債安全性,它的倒數即為負債比率。凈資產比率的高低與企業資金實力成正比,但該比率過高,則說明企業財務結構不盡合理。該指標一般應在50%左右,但對於一些特大型企業而言,該指標的參照標准應有所降低。
(2) 固定資產凈值率=固定資產凈值/固定資產原值
該指標反映的是企業固定資產的新舊程度和生產能力,一般該指標應超過75%為好。該指標對於工業企業生產能力的評價有著重要的意義。
(3)資本化比率=長期負債/(長期負債+股東股益)
該指標主要用來反映企業需要償還的及有息長期負債占整個長期營運資金的比重,因而該指標不宜過高,一般應在20%以下。
2、反映企業償還債務安全性及償債能力的指標有:
流動比率=流動資產/流動負債
該指標主要用來反映企業償還債務的能力。一般而言,該指標應保持在2:1的水平。過高的流動比率是反映企業財務結構不盡合理的一種信息,它有可能是:
(1)企業某些環節的管理較為薄弱,從而導致企業在應收賬款或存貨等方面有較高的水平;
(2)企業可能因經營意識較為保守而不願擴大負債經營的規模;
(3)股份制企業在以發行股票、增資配股或舉借長期借款、債券等方式籌得的資金後尚未充分投入營運;等等。但就總體而言,過高的流動比率主要反映了企業的資金沒有得到充分利用,而該比率過低,則說明企業償債的安全性較弱。
速動比率=(流動資產-存貨-預付費用-待攤費用)/流動負債
由於在企業流動資產中包含了一部分變現能力(流動性)很弱的存貨及待攤或預付費用,為了進一步反映企業償還短期債務的能力,通常,人們都用這個比率來予以測試,因此該比率又稱為「酸性試驗」。
在通常情況下,該比率應以1:1為好,但在實際工作中,該比率(包括流動比率)的評價標准還須根據行業特點來判定,不能一概而論。
3、反映股東對企業凈資產所擁有的權益的指標主要有:
每股凈資產=股東權益總額/(股本總額×股票面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