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操作系統 » 程序開發資料庫

程序開發資料庫

發布時間: 2022-09-25 11:04:18

1. 資料庫在軟體開發中的作用是什麼

(1)數據以「文件」形式可長期保存在外部存儲器的磁碟上。由於計算機的應用轉向信息管理,因此對文件要進行大量的查詢、修改和插入等操作。

(2)數據的邏輯結構與物理結構有了區別,程序和數據分離,使數據與程序有了一定的獨立性,但比較簡單。數據的邏輯結構是指呈現在用戶面前的數據結構形式。數據的物理結構是指數據在計算機存儲設備上的實際存儲結構。程度與數據之間具有「設備獨立性」,即程序只需用文件名就可與數據打交道,不必關心數據的物理位置。由操作系統的文件系統提供存取方法(讀/寫)。

(3)文件組織已多樣化。有索引文件、鏈接文件和直接存取文件等。但文件之間相互獨立、缺乏聯系。數據之間的聯系需要通過程序去構造。

(4)數據不再屬於某個特定的程序,可以重復使用,即數據面向應用。但是文件結構的設計仍是基於特定的用途,程序基於特定的物理結構和存取方法,因此程度與數據結構之間的依賴關系並未根本改變。

(5)用戶的程序與數據可分別存放在外存儲器上,各個應用程序可以共享一組數據,實現了以文件為單位的數據共享文件系統。

(6)對數據的操作以記錄為單位。這是由於文件中只存儲數據,不存儲文件記錄的結構描述信息。文件的建立、存取、查詢、插入、刪除、修改等操作,都要用程序來實現。

(7)數據處理方式有批處理,也有聯機實時處理。

2. 在程序開發中,程序員通常使用mysql或oracle做資料庫,但是用excel做資料庫和其它資料庫有什麼區別呢

我來通俗的回答一下你的疑問吧.
EXCEL是電子表格,用來保存辦公數據,能保存的數據量也有限制.但與資料庫最大的區別其實不是存儲的數據量,而且數據的組織形式.
EXCEL的數據可以是由使用者隨意填寫保存,附加上各種格式.但mysql或oracle則有嚴格的語法要求和存儲規則,並且數據之間可以用嚴格的關系來限制.
之所以會有嚴格的語法要求,是為了方便各種程序保存和讀取.
而EXCEL則一個封閉的個體,同一張表(sheet)中的數據十分隨意,大多數情況下是由來人組織和訪問.
程序也可以訪問EXCEL的數據,但非常的不方便,正確讀取數據也很困難.

3. 資料庫在程序開發中起到什麼作用

顧名思義,資料庫就是用來存放你程序所需要的數據的,比如你要做用戶管理,那麼用戶的帳號、密碼等信息就可以存放在資料庫庫中,這樣就可以持久的保存用戶的信息,當然你也可以選擇用文件來保存這些信息,但是,你要花很多的時間去開發一個文件的管理程序出來,用於操作你的文件,比如,用戶要修改信息,你就要去修改你文件中的記錄了,而且還考慮到安全問題,所以這是很復雜的,你選擇了用資料庫來管理你的信息,那你就不用去做這些復雜的工作了,你只需要在你程序中用一些簡單的sql語句就能更改資料庫中的記錄,然後在需要用的地方用select語句從資料庫中去數據了,你好考慮一下就能理解他的強大的用處了。

4. 什麼是Java web開發中資料庫的連接池技術,它的原理大致是什麼

什麼是連接池
資料庫連接池負責分配、管理和釋放資料庫連接,它允許應用程序重復使用一個現有的資料庫連接,而不是再重新建立一個。
為什麼要使用連接池
資料庫連接是一種關鍵的有限的昂貴的資源,這一點在多用戶的網頁應用程序中體現得尤為突出。 一個資料庫連接對象均對應一個物理資料庫連接,每次操作都打開一個物理連接,使用完都關閉連接,這樣造成系統的 性能低下。 資料庫連接池的解決方案是在應用程序啟動時建立足夠的資料庫連接,並講這些連接組成一個連接池(簡單說:在一個「池」里放了好多半成品的資料庫聯接對象),由應用程序動態地對池中的連接進行申請、使用和釋放。對於多於連接池中連接數的並發請求,應該在請求隊列中排隊等待。並且應用程序可以根據池中連接的使用率,動態增加或減少池中的連接數。 連接池技術盡可能多地重用了消耗內存地資源,大大節省了內存,提高了伺服器地服務效率,能夠支持更多的客戶服務。通過使用連接池,將大大提高程序運行效率,同時,我們可以通過其自身的管理機制來監視資料庫連接的數量、使用情況等。

5. 程序開發選擇資料庫

這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問題。建議這位網友去看看有關軟體工程的書籍。當然,看書是一件非常煩悶的事情,在這,盡管試試將我的經驗寫一點吧。
首先,要明確你要做一個什麼系統。想達到什麼目的。想怎樣去使用。有了明確的目標後,便要開始計劃整個資料庫系統該怎樣去做。
第二,是選擇資料庫後台。資料庫是保存數據的工具,可以理解為保存數據的一個大倉庫,它把你所需要的數據全部保存起來。但要怎樣使用這些數據,使之可以根據你的需要顯示出來,那就不是資料庫的責任了,這就需要程序來實現了。不同的資料庫後台各有優點缺點,不可一概而論哪個好哪個差,要看系統實際來斟酌。即是說,確定目標後就需要選擇資料庫。
第三,確定後台資料庫的內容,即確定數據結構。既然整個資料庫等於一個大倉庫,此時就要把倉庫劃分成一個個區域,用於保存不同類別的東西。這就是確定數據表及每個表的欄位及各欄位的數據類型。這是非常巨大的工作,你需要把有可能使用到的內容都設計到你的數據表中,以便以後可以保存及調用數據。還要想到表與表的關系,欄位與欄位的關系。好的數據結構會使到整個程序設計方便、科學、全面。這些內容,必須去查看相關書籍,同時不斷積累經驗,並非三言兩語可以說得清楚了。
第四,選擇合適的前台開發工具。對於後台資料庫的操作,目前常用的前台開發工具基本都可以與之相連並對之操作,但是不同的開發語言有各自的長處。選擇哪一種語言並不太重要,最重要是看你是否願意一心一意鑽研下去。對於初學者,什麼語言都是一樣的,就如小孩子學語言,學中英意日其實都一樣容易,也一樣難。
第五,當清楚資料庫後台和開發前台的特性與功能後,就可以開始規劃系統的流程了。一般可以根據系統功能先將其劃分為幾大功能模塊,然後再細分為各個細功能模塊,然後對於各個功能模塊進行設計。一般流程可以是這樣的:
1、設計流程圖。把整個功能用流程的方式顯示出來,讓自己的思路清楚地記錄在流程圖上,這樣可以輕易地模擬模塊的運算過程,查找出不合理的地方進行修改。
2、編寫程序。確定流程合理無誤後,便可以開發進行程序的編寫。由於現時硬體的強大,對語句的要求已經不再強調。只要可以達到目的,就可以了。
第六,試運行程序。完成一個功能後,可以試運行,輸入數據進行測試,不斷修改,最後達到完全無誤。
第七,測試。完成程序後,就要進行全面的測試。一般來說,自己是找不到自己的錯誤的。明知是錯就不會寫進去,所以我喜歡找別人來為我測試。讓別人去用,而且是讓別人隨便地用,不一定按自己所說的操作方法去用。這樣最容易找到程序中的錯誤。
第八,不斷地修改。不斷修改程序,使其所有的漏洞都改正過來。
第九,編譯。程序確認無誤後,就可以進行編譯。
第十,投入使用。

其實我所寫的並不能回答這個問題,完全解答這個問題,最後還是去學習一下軟體工程。不看書總是不行的。希望可以為你帶來一點點幫助吧。

6. 程序開發用到資料庫有哪些

微軟的sql Server
甲骨文的Oracle
mySQL
Access
這幾個用的比較廣,另外好像還有IBM的DB2?

7. 使用AD0.NET開發資料庫應用程序的開發流程,一般流程主要分為哪幾個步驟

資料庫應用系統的開發是一項軟體工程。一般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1.規劃
2.需求分析
3.概念模型設計
4. 邏輯設計
5.物理設計
6.程序編制及調試
7.運行及維護。
這些階段的劃分目前尚無統一的標准,各階段間相互聯接,而且常常需要回溯修正。

在資料庫應用系統的開發過程中,每個階段的工作成果就是寫出相應的文檔。每個階段都是在上一階段工作成果的基礎上繼續進行,整個開發工程是有依據、有組織、有計劃、有條不紊地展開工作。
1.規劃

規劃的主要任務就是作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在收集整理有關資料的基礎上,要確定將建立的資料庫應用系統與周邊的關系,要對應用系統定位,其規模的大小、所處的地位、應起的作用均須作全面的分析和論證。

明確應用系統的基本功能,劃分資料庫支持的范圍。分析數據來源、數據採集的方式和范圍,研究數據結構的特點,估算數據量的大小,確立數據處理的基本要求和業務的規范標准。

規劃人力資源調配。對參與研製和以後維護系統運作的管理人員、技術人員的技術業務水平提出要求,對最終用戶、操作員的素質作出評估。

擬 定設備配置方案。論證計算機、網路和其他設備在時間、空間兩方面的處理能力,要有足夠的內外存容量,系統的響應速度、網路傳輸和輸入輸出能力應 滿足應用需求並留有餘量。要選擇合適的OS,DBMS和其它軟體。設備配置方案要在使用要求、系統性能、購置成本和維護代價各方面綜合權衡。

對系統的開發、運行、維護的成本作出估算。預測系統效益的期望值。

擬定開發進度計劃,還要對現行工作模式如何向新系統過渡作出具體安排。

規劃階段的工作成果是寫出詳盡的可行性分析報告和資料庫應用系統規劃書。內容應包括:系統的定位及其功能、數據資源及數據處理能力、人力資源調配、設備配置方案、開發成本估算、開發進度計劃等。

可行性分析報告和資料庫應用系統規劃書經審定立項後,成為後續開發工作的總綱。

2.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大致可分成三步來完成。

(1) 需求信息的收集, 需求信息的收集一般以機構設置和業務活動為主幹線,從高層中層到低層逐步展開

(2) 需求信息的分析整理, 對收集到的信息要做分析整理工作。數據流圖(DFD, data flow diagram)是業務流程及業務中數據聯系的形式描述。圖4.1是一個簡單的DFD 示例。

數據字典(DD, data dictionary)詳細描述系統中的全部數據。

數據字典包含以下幾個部分。

· 數據項:是數據的原子單位。

· 數據組項:由若干數據項組成。

· 數據流:表示某一數據加工過程的輸入/輸出數據。

· 數據存儲:是處理過程中要存取的數據。

· 數據加工過程 數據加工過程的描述包括:數據加工過程名、說明、輸入、輸出、加工處理工作摘要、加工處理頻度、加工處理的數據量、響應時間要求等。

數據流圖既是需求分析的工具,也是需求分析的成果之一。數據字典是進行數據收集和數據分析的主要成果。

(3) 需求信息的評審. 開發過程中的每一個階段都要經過評審,確認任務是否全部完成,避免或糾正工作中出現的錯誤和疏漏。聘請項目外的專家參與評審,可保證評審的質量和客觀性。

評審可能導致開發過程回溯,甚至會反復多次。但是,一定要使全部的預期目標都達到才能讓需求分析階段的工作暫告一個段落.

需求分析階段的工作成果是寫出一份既切合實際又具有預見的需求說明書,並且附以一整套詳盡的數據流圖和數據字典。
3.概念模型設計
概念模型不依賴於具體的計算機系統,他是純粹反映信息需求的概念結構。

建模是在需求分析結果的基礎上展開,常常要對數據進行抽象處理。常用的數據抽象方法是『聚集』和『概括』。

ER方法是設計概念模型時常用的方法。用設計好的ER圖再附以相應的說明書可作為階段成果

概念模型設計可分三步完成。

(1) 設計局部概念模型

① 確定局部概念模型的范圍

② 定義實體

③ 定義聯系

④ 確定屬性

⑤ 逐一畫出所有的局部ER圖,並附以相應的說明文件

(2) 設計全局概念模型

建立全局ER圖的步驟如下:

① 確定公共實體類型

② 合並局部ER圖

③ 消除不一致因素

④ 優化全局ER圖

⑤ 畫出全局ER圖,並附以相應的說明文件。

(3) 概念模型的評審

概念模型的評審分兩部分進行

第一部分是用戶評審。

第二部分是開發人員評審。

4.邏輯設計

邏輯設計階段的主要目標是把概念模型轉換為具體計算機上DBMS所支持的結構數據模型。

邏輯設計的輸入要素包括:概念模式、用戶需求、約束條件、選用的DBMS的特性。

邏輯設計的輸出信息包括:DBMS可處理的模式和子模式、應用程序設計指南、物理設計指南。

(1) 設計模式與子模式

關系資料庫的模式設計可分四步完成。

① 建立初始關系模式

② 規范化處理

③ 模式評價

④ 修正模式

經過多次的模式評價和模式修正,確定最終的模式和子模式。

寫出邏輯資料庫結構說明書。

(2) 編寫應用程序設計指南

根據設計好的模式和應用需求,規劃應用程序的架構,設計應用程序的草圖,指定每個應用程序的數據存取功能和數據處理功能梗概,提供程序上的邏輯介面。

編寫出應用程序設計指南。

(3) 編寫物理設計指南。

根據設計好的模式和應用需求,整理出物理設計階段所需的一些重要數據和文檔。例如,資料庫的數據容量、各個關系(文件)的數據容量、應用處理頻率、操作順序、響應速度、各個應用的LRA和TV、程序訪問路徑建議,等等。這些數據和要求將直接用於物理資料庫的設計。

編寫出物理設計指南。

5.物理設計

物理設計是對給定的邏輯數據模型配置一個最適合應用環境的物理結構。

物理設計的輸入要素包括:模式和子模式、物理設計指南、硬體特性、OS和DBMS的約束、運行要求等。

物理設計的輸出信息主要是物理資料庫結構說明書。其內容包括物理資料庫結構、存儲記錄格式、存儲記錄位置分配及訪問方法等。

物理設計的步驟如下:

(1) 存儲記錄結構

設計綜合分析數據存儲要求和應用需求,設計存儲記錄格式。

(2) 存儲空間分配

存儲空間分配有兩個原則:

①存取頻度高的數據盡量安排在快速、隨機設備上,存取頻度低的數據則安排在速度較慢的設備上。

②相互依賴性強的數據盡量存儲在同一台設備上,且盡量安排在鄰近的存儲空間上。

從提高系統性能方面考慮,應將設計好的存儲記錄作為一個整體合理地分配物理存儲區域。盡可能充分利用物理順序特點,把不同類型的存儲記錄指派到不同的物理群中。

(3) 訪問方法的設計

一個訪問方法包括存儲結構和檢索機構兩部分。存儲結構限定了訪問存儲記錄時可以使用的訪問路徑;檢索機構定義了每個應用實際使用的訪問路徑。

(4) 物理設計的性能評價

① 查詢響應時間

從查詢開始到有結果顯示之間所經歷的時間稱為查詢響應時間。查詢響應時間可進一步細分為服務時間、等待時間和延遲時間。

在物理設計過程中,要對系統的性能進行評價。性能評價包括時間、空間、效率、開銷等各個方面。

⊙ CPU服務時間和I/O服務時間的長短取決於應用程序設計。

⊙ CPU隊列等待時間和I/O隊列等待時間的長短受計算機系統作業的影響。

⊙ 設計者可以有限度地控制分布式資料庫系統的通信延遲時間。

② 存儲空間

存儲空間存放程序和數據。程序包括運行的應用程序、DBMS子程序、OS子程序等。數據包括用戶工作區、DBMS工作區、OS工作區、索引緩沖區、數據緩沖區等。

存儲空間分為主存空間和輔存空間。設計者只能有限度地控制主存空間,例如可指定緩沖區的分配等。但設計者能夠有效地控制輔存空間。

③ 開銷與效率

設計中還要考慮以下各種開銷,開銷增大,系統效率將下降。

⊙ 事務開銷指從事務開始到事務結束所耗用的時間。更新事務要修改索引、重寫物理塊、進行寫校驗等操作,增加了額外的開銷。更新頻度應列為設計的考慮因素。

⊙ 報告生成開銷指從數據輸入到有結果輸出這段時間。報告生成佔用CPU及I/O的服務時間較長。設計中要進行篩選,除去不必要的報告生成。

⊙ 對資料庫的重組也是一項大的開銷。設計中應考慮數據量和處理頻度這兩個因數,做到避免或盡量減少重組資料庫。

在物理設計階段,設計、評價、修改這個過程可能要反復多次,最終得到較為完善的物理資料庫結構說明書。

建立資料庫時,DBA依據物理資料庫結構說明書,使用DBMS提供的工具可以進行資料庫配置。

在資料庫運行時,DBA監察資料庫的各項性能,根據依據物理資料庫結構說明書的准則,及時進行修正和優化操作,保證資料庫系統能夠保持高效率地運行。

6.程序編制及調試

在邏輯資料庫結構確定以後,應用程序設計的編制就可以和物理設計並行地展開

程序模塊代碼通常先在模擬的環境下通過初步調試,然後再進行聯合調試。聯合調試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幾點:

(1) 建立資料庫結構

根據邏輯設計和物理設計的結果,用DBMS提供的數據語言(DDL)編寫出資料庫的源模式,經編譯得到目標模式,執行目標模式即可建立實際的資料庫結構。

(2) 調試運行

資料庫結構建立後,裝入試驗數據,使資料庫進入調試運行階段。運行應用程序,測試

(3) 裝入實際的初始數據

在資料庫正式投入運行之前,還要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1) 制定資料庫重新組織的可行方案。

(2) 制定故障恢復規范

(3) 制定系統的安全規范

7.運行和維護

資料庫正式投入運行後,運行維護階段的主要工作是:

(1) 維護資料庫的安全性與完整性。

按照制定的安全規范和故障恢復規范,在系統的安全出現問題時,及時調整授權和更改密碼。及時發現系統運行時出現的錯誤,迅速修改,確保系統正常運行。把資料庫的備份和轉儲作為日常的工作,一旦發生故障,立即使用資料庫的最新備份予以恢復。

(2) 監察系統的性能。

運 用DBMS提供的性能監察與分析工具,不斷地監控著系統的運行情況。當資料庫的存儲空間或響應時間等性能下降時,立即進行分析研究找出原因,並 及時採取措施改進。例如,可通修改某些參數、整理碎片、調整存儲結構或重新組織資料庫等方法,使資料庫系統保持高效率地正常運作。

(3) 擴充系統的功能

在維持原有系統功能和性能的基礎上,適應環境和需求的變化,採納用戶的合理意見,對原有系統進行擴充,增加新的功能。

8. 現在企業進行程序開發時,主要用什麼資料庫

本人學習的SQL2000還有Orancle。

在對中小企業開發是用的多的還是SQL2000或者是SQL系列。
如果對像航空企業等大型企業,還是用Orancle比較安全、快捷

當時學習資料庫的時候平均一天要建表刪表查詢幾百幾千遍,就是多練,對語句熟悉才能勝任

9. 資料庫開發是做什麼東西的

和軟體開發類似,兩者都要互相用到,彼此交叉。比如銀行的自動取款機系統,就是資料庫開發的典型例子。你會覺得這個應該是軟體開發的寫代碼啊,但是事實上寫代碼只是取款機系統實現的一步而已。資料庫開發分六步:需求分析、概念結構設計、邏輯結構設計、資料庫的物理設計、資料庫的實施、資料庫的運行和維護。寫代碼只是資料庫實施中的一部分,這樣講應該能明白吧。還有像超市的收銀系統,學校的教務系統都是資料庫的例子,光會寫代碼是編不出來的。我目前已經考了資料庫系統工程師,這學期准備考個軟體設計師。兩者的區別是資料庫的語言主要是SQL,軟體設計師則是寫代碼,C、C++ 、Java等

10. 資料庫在軟體開發中的作用

顧名思義,資料庫就是用來存放你程序所需要的數據的,比如你要做用戶管理,那麼用戶的帳號、密碼等信息就可以存放在資料庫庫中,這樣就可以持久的保存用戶的信息,當然你也可以選擇用文件來保存這些信息,但是,你要花很多的時間去開發一個文件的管理程序出來,用於操作你的文件,比如,用戶要修改信息,你就要去修改你文件中的記錄了,而且還考慮到安全問題,所以這是很復雜的,你選擇了用資料庫來管理你的信息,那你就不用去做這些復雜的工作了,你只需要在你程序中用一些簡單的sql語句就能更改資料庫中的記錄,然後在需要用的地方用select語句從資料庫中去數據了,你好考慮一下就能理解他的強大的用處了

熱點內容
內置存儲卡可以拆嗎 發布:2025-05-18 04:16:35 瀏覽:333
編譯原理課時設置 發布:2025-05-18 04:13:28 瀏覽:374
linux中進入ip地址伺服器 發布:2025-05-18 04:11:21 瀏覽:609
java用什麼軟體寫 發布:2025-05-18 03:56:19 瀏覽:30
linux配置vim編譯c 發布:2025-05-18 03:55:07 瀏覽:105
砸百鬼腳本 發布:2025-05-18 03:53:34 瀏覽:940
安卓手機如何拍視頻和蘋果一樣 發布:2025-05-18 03:40:47 瀏覽:736
為什麼安卓手機連不上蘋果7熱點 發布:2025-05-18 03:40:13 瀏覽:800
網卡訪問 發布:2025-05-18 03:35:04 瀏覽:507
接收和發送伺服器地址 發布:2025-05-18 03:33:48 瀏覽:369